登陆注册
5164000000005

第5章

今专门之学甚少,古来官制、田赋、冠服、地理之类,皆无精详可据之书,此等必时时考究得原原本本,确有条贯方好。不然,随便著作,有何关系。

巨鹿、昆阳,皆以少胜众。项羽一战而骄,诸侯膝行而前,气焰太露;光武一味收敛,伯升为更始所杀,夜间泪湿枕席,平居却不露声色,便是成事气量。(《李榕村集》)

作史全要简洁,《蜀志》后主二年终岁止八字,曰:“劝农殖谷,闭关息民。”只此的是良史才。(《李榕村集》)

场言某门人陈大章最熟《通鉴》,检得其中疏误处,便作一篇文字辨驳之。闻其师谓之曰:“不消如此,只注其下云应作如何足矣。宇宙间几部大书,譬如祖父遗训,万一偶误,只好说我当日记得是如此,若侃侃辨证,便非立言之体。”元生曰:“正是如此。今人读程朱书,于其道理精纯处,毫不理会,至于地名、人名、制度,偶然疏舛,便当作天来大事,狂呼大叫,累幅不休。虽说得是,亦令人厌。所谓‘辞有体要’也。”(《李榕村集》)

为申饬学校事。本部院奉命督学、考试畿南一道,行已告竣。见其俗尚朴厚,士子行文可观者,所在不乏,未尝不心为慰喜。然风土差殊,或有师友渊源之异,或有师生学勤惰之别,以故诸生童佻达城阙者多,楛桎穷年者少。平日学植既落,临事剽窃应文,根株浅薄,词采干枯,谬体相沿,理法不讲。自诸生甚者一县无可充优等,而新进童子不能及,皆由师儒玩姑息,不修厥事之过也。今朝重尔教职之选,分别流品,一以举贡代匮,庙堂责成之意,宜各念知。其自今顾名自爱,大变因循积弊,相与立为教学规条,月考岁计,至本部院科试程士之日,蒸蒸一变。是则金口木舌弗懈之效也。凡读书作文,须有根底,今士子徒诵几篇坊刻时文,又不能辨其美恶高下,但以选者之丹黄为趋舍,浮词填胸,千里一轨,遇题目相近,剽剥不让,公然相袭,不复知有剿说雷同之禁也。间或理致及典实题样与所习相左,则荒疏杜撰,无一语中肯綮者。何则?理致精微,非平日体认真切,熟于诸儒讲说源流,敷辞安能动洽理趣?若典实题则或系礼乐、名物、井田、学校、制度之属,或称引唐虞、夏、殷、周帝王贤圣德美功业之类,非略览《易》、《诗》、《书》、《春秋》诸经,晓其故实事迹,但就时文中搜摘应副,甫脱口而谬戾不可胜言矣。今将责士子淹该经史,骤未易至;若沉潜经书,使先儒理解融会通贯,自是诸生分内事;至于他经即不能尽究其全,固当略涉其趣,随其天资分量,左右采获,积累既多,造意措词,亦自略有本原,而坐进淹茂矣。(《榕村别集》)

余姚黄宗羲曰:“士之不学,由专工于时艺也;时艺之不工,由专读于时文也。故嘉隆以前之士子,皆根柢经史,时文号为最盛,固未尝以之流行坊社间也。万历丁丑冯具区集籍中名士文,汇刻二百余篇,名《艺海元珠》;至癸未,具区为房考,刻书《一房得士录》,此京刻之始也。然壬辰尚缺三房,乙未缺一房,至戊戍而十八房始备。娄江王房仲《阅艺随录》,此选家之始也。辛丑遂有数家。自是以后,时文充塞宇宙,经史之学,折而尽入于时学矣。”(《明文英华》)

杨子常曰:“十八房之刻,自万历壬辰《钩元录》始;旁有批点,自王房仲(士)选程墨始。至乙卯以后,而坊刻有四种:曰‘程墨’,则三场主司及士子之文;曰‘房稿’,则十八房进士之作;曰‘行卷’,则举人之作;曰‘社稿’,则诸生会课之作。至《一科房稿》之刻,有数百部,皆出于苏、杭。而中原北方之贾人,市买以去,天下之人,惟知此物可以取科名、享富贵。此之为学问,此之谓士人?而他书一切不观。昔邱文庄当天顺成化之盛,去宋元未远,已谓士子有登名前列,不知史册名目、朝代先后、字书偏旁者,举天下而惟十八房之读,读之三年五年,而一幸登第,则无知之童子,俨然与公卿相揖让;而文武之道,弃如弁髦。嗟乎!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廿一史废。昔闵子马以原伯鲁之不说学,而卜周之衰。余少时见有一二好学者,欲旁通经史而涉古书,则父师交相谯呵,以为坎轲不利之人。岂非所谓患失而惑者与?若乃国之盛衰、时之治乱,则亦可知也已。”(《明文英华》)

万季野语余曰:“子于古文信有得矣。然愿子勿泥也。唐宋号为文家者八人,其于道粗有明者,韩愈氏而止耳,其余则资学者以爱玩而已,于世非果有益也。”余辍古文之学,而求经义自此始。(《望溪集》)

先君子有言,“自晚周秦汉以来,治文术者,代降而卑,皆以为气数使然。非也。古之以文传者,未或见其诗;以诗鸣者,亦然。唐之中叶,始有兼营而并善者,然较其所能,则悬衡而不无俯仰矣。自宋以降,学者之于文术,必遍为之,夫是以各涉其流,无一能穷源而竟委也。”(《望溪集》)

凡案头必不可无古人书,如《言行录》、《伊洛渊源》之类,使心目常常与古人相接,自然意思不同,如止看诗文,恐溺于世俗。(陆桴亭《思辨录》)

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功夫,如《四书》、《五经》、《性理》、《纲目》,此所当终身诵读者也,水利农政天文兵法诸书,亦要一一寻究,得其要领。其于子史百家,不过观其大意而已,如欲一一记诵,便是玩物丧志。(陆桴亭《思辨录》)

记诵之功,读史不必用,若《五经》、《四书》、《太极》、《西铭》之类,必不可不成诵;不成诵,则义理不出也。(陆桴亭《思辨录》)

书籍之多,千倍于古,学非博不可,然汗牛充栋,将如之何?偶思得一读书法,欲将所读之书,分为三节,自五岁至十五为一节,十年诵读;自十五岁至二十五为一节,十年讲贯;自二十五至三十五为一节,十年涉猎。使学有渐次,书分缓急,则庶几学者可由此而程功,朝廷亦可因之而试士矣。所当读之书,约略开列于后。十年诵读:《小学》(文公《小学》颇繁,愚欲另编《节韵幼仪》)。《四书》(先读正文,后读注)。《五经》(先读正文)。《周礼》(柯尚迁者佳)。《太极》、《通书》、《西铭》。《纲目》(先读编。又有《历世通谱》、《秋檠录》等书,载古今兴亡大概,俱编有歌括,宜先讲读)。古文(宜先读《左传》,其《国策》、《史》、《汉》、八大家,文理易晓,易于记诵,俟十五岁后可也。予近有《书鉴》一编,专取古文中之有关于兴亡治乱者,后各为论,使学者读之,可知古今。似可备览)。古诗(《离骚经》、陶诗,宜先读。予近有《诗鉴》一编,专取汉唐以后诗之有合于兴观群怨者,后各为论。似可备览)。各家歌诀(凡天文、地理、水利、算学诸家,俱有歌诀。取其切于日用者,暇时记诵)。十年讲贯:《四书》(宜看《大全》)。《五经》(宜看《大全》)。《周礼》(柯尚迁注,近有《集说》,亦好)。《性理》(尚宜重辑。内如《洪范皇极》、《律吕新书》、《易学启蒙》、《皇极经世》等书,俱宜各自为书,不必入集)。《纲目》(宜与《资治通鉴》、《纪事本末》二书同看,仍以《纲目》为主)。本朝事实。本朝典礼。本朝律令(三书最为知今之要)。《文献通考》(此书与《纲目》相表里,不可不讲)。《大学衍义》、《衍义补》(理学、经济类书之简明者,不可不讲)。天文书(宜专学历数)。地理书(宜详险要)。水利、农田书(有新刻《水利全书》、《农政全书》)。兵法书(《孙子》、《吴子》、《司马法》、《武备志》、《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俱宜讲究。按:以上四家,苟非全才,或专习一家亦可)。古文(《左》、《国》、《史》、《汉》、八大家)。古诗(李、杜宜全阅)。十年涉猎:《四书》。《五经》。《周礼》(以上参看注疏及诸家之说)。诸儒语录。二十一史。本朝实录及典礼、律令诸书。诸家天文。诸家地理(各省《舆地志》,或旁及堪舆家)。诸家水利农田书。诸家兵法。诸家古文。诸家诗。以上诸书,力能兼者兼之,力不能兼,则略其涉猎而专其讲贯。又不然,则去其诗文。其于经济中或专习一家,其余则断断在所必读,庶学者俱为有体有用之士。今天下之精神,皆耗于帖括矣,谁肯为真读书人,而国家又安得收读书之宜哉?(陆桴亭《思辨录》)

读史当以朱子《纲目》为主,参之《资治通鉴》,以观其得失;益之《纪事本末》,以求其淹贯;广之二十一史,以博其记览。然约礼之功,一《纲目》足矣。《资治通鉴》、《纪事本末》犹不可不读,二十一史虽不读可也,备查足矣。(陆桴亭《思辨录》)

二十一史列传甚冗乱,其诸志却不可不读,盖一代之礼乐刑政存焉,未可忽也。予尝欲去二十一史纪传,别取诸志合为一书,天文地理,各从其类,是诚大观。《文献通考》,亦仿佛其意,但终不若独观一代,为睹一代之全耳。(陆桴亭《思辨录》)

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思处皆缘于学,不学则无可思。学者所以求悟也,悟者思而得通也。古来圣贤未有不重思者,思只是“穷理”二字。(陆桴亭《思辨录》)

思如炊火,悟到时如火候。炊火可以着力,火候着力不得,只久久纯熟,待其自至。然炊火亦有法,火力断续则难于熟,此孟子之所谓忘也。火力太猛则易至焦败,此孟子之所谓助长也。勿助勿忘,此中自有个妙处在。(陆桴亭《思辨录》)

读史有必不可少读书,如历代地图建置沿革、历代官制建置沿革、年号考、甲子考、帝王世系、帝王授受、建都考、历世统谱、秋檠录等书,俱不可少,意欲汇为一集,名曰《读史要览》,亦是便学者之事。(陆桴亭《思辨录》)

读史须一气看过,则前后事连贯,易于记忆。(陆桴亭《思辨录》)

读书连早起夜坐,“穷日之力”,性敏者可得二百叶,评点考索之功俱在内,更多则不能精察矣。《纲目》、《通鉴》、《纪事》三书,不下四万余纸,值二百日,其余日亦当反复玩味,优游涵泳之功,是三书者亦可以无憾矣。(陆桴亭《思辨录》)

或问天文系国家禁书,非也。国家所禁,在占验之书,恐人妄言祸福。若历数则人人当知,亦国家所急赖。(陆桴亭《思辨录》)

水利、农田是一事,两书可互相发,能知水利,则农田思过半矣。(陆桴亭《思辨录》)

同类推荐
  • The Man Between

    The Man Betwe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

    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胜鬘经疏

    胜鬘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陀罗尼门诸部要目

    陀罗尼门诸部要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实录仁宗实录

    明实录仁宗实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刀剑神域之我想活着

    刀剑神域之我想活着

    主人公欧阳言患渐冻人症身死,却重生到了刀剑神域这个游戏里,还是个女性角色,即使使用了扫描道具也无法恢复。但欧阳言并不在意,他在乎的只是可以自由活动的躯体,由于常年卧床,主人公十分向往能够自由自在的感觉,真正活着的感觉。但自从一次昏迷开始,欧阳言开始接受原来的记忆,发现自己无法恢复现实的样貌完全是应为这本来就是现实的样子,他欧阳言变成了她,一个叫川夜幽梦的女孩。面对尖锐的矛盾,她该怎样抉择。
  • 高校学生女是假的人类

    高校学生女是假的人类

    以人类的身份活了18年,你居然告诉我——我居然是一个假的人类???都9102年了还存在吸血鬼???正当陈语还在吃惊时,宁古拓带着婚约来了……
  •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1623年首次发行于《第一对开本》。尽管它首次发行时被列为喜剧类型,一些现代的编辑则将其列入“传奇剧”。因为其前三幕充满了紧张的心理描写,而后两幕为喜剧并且有一个欢喜的结局,因此一些评论家,其中包括W·W·劳伦斯,认为它是莎士比亚“问题剧”之一。尽管如此,这部作品时常非常受欢迎,并且在莎士比亚剧作表演历史中经常被一些先锋戏剧实验者改编为不同的形式和版本。
  • 报告Boss,你出局了!

    报告Boss,你出局了!

    【超甜宠爽文】宫宁重生的第一天,就把自己给嫁了。婚后,宫宁发现一件事。她的老公会害羞,会脸红。“顾少,你喜欢我吗?”男人脸红,“喜欢。”“我也喜欢你。”男人脸更红了。记者采访,“宫小姐,请问你跟顾总什么关系?”她亲昵挽住男人的手,笑道,“我老公。”【已有百万完结甜宠老文,《时先生的小心肝》】
  • 妖孽妻主拐回家

    妖孽妻主拐回家

    她曾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羲和之子太阳之鸟,却被自己的哥哥和护卫算计丢了性命。沉睡三千年,她重生于一个废物体内,再世为人,欺我者死!只是……凉竹七:夫君大人,你已经和我分居三天了……泠崖冷冷地看她,没有说话。泠崖:想死?……孤独了一辈子的人,总是败给了爱和温存。
  • 道史经

    道史经

    (新书《火尘广记》已发)布道万界薪火种,传承道意亿载空。鸿蒙界中开混沌,混沌大道梦游中。洪荒天帝谁人立,悠悠六界神来封。预知造化运轮预,尽在始古道史经。
  • 追捕逃妻:偷心俏妈咪

    追捕逃妻:偷心俏妈咪

    初遇时,她还是林家的千金大小姐,骄纵任性,一场婚礼上,她对身为伴郎的霍以铭一见钟情。为了他,她收敛性格,蓄起长发,穿磨脚的高跟鞋,打扮成淑女...换来的,不过是他的冷眼旁观,家破人亡。她绝望离开,五年后重回故地,却是他万般痴缠。林慕恩,你想要我霍以铭的孩子跟别的男人姓,不!可!能!
  • 这样用人最好:高效的用人之道

    这样用人最好:高效的用人之道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迫切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企业领导应始终把吸收优秀人才作为己任;必须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应努力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资源制度和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人才提拔到能够发挥其才能的重要岗位上来,从而提高人才的战斗力。
  • 天命王妃:不负卿

    天命王妃:不负卿

    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她沈归尘一朝魂穿,沈家嫡女的身份竟被她人取代,亲生爹娘不知所踪!丹炉在手,丹药我有!谁说她沈归尘是个灵修废材,见她手握五行神珠,谁敢匹敌!定要剑挑群雄震苍穹,名扬四海惊天地!
  • 2016中国中篇小说年选

    2016中国中篇小说年选

    花城年选系列之一种。选入10篇2016年度公开发表的中篇小说,均为今年较有影响力的作品。作者队伍既有名家又有新秀。《风中事》冷凝地描写了关鹏这个小警察先后与多个女孩的恋爱故事。作者在现代小说需要的各种元素拿捏得很到位,遣词造句游刃有余。《义乌之囚》的人物活动跨越海内外,又实实在在地缠绕于生存、生意、时世和命运之中,视野阔朗,笔法飘逸,情节承转自然,节奏徐疾自如,使探寻追究之旅充满了奇诡而又确凿的斑斓色调,执着于真相查访而处处写实,却在拐弯转角处暗放着超越本事的本质哲思的光线。《归息》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展开讨论的可能角度,话题严肃而重大,值得特别关注和推荐。《父》小说讲述的是亲情与死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