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5200000005

第5章 帮老驴屹耳找到尾巴 (1)

耳是一只上了年纪的灰驴,他独自站在森林里一片蓟刺丛生的角落里,两条前腿分开,斜着脑袋,正在想心事。有时候他伤心地想着“为什么啊”、“因为这个吗”、“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有时候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所以,当维尼拖着笨拙的步伐走过来时,屹耳很高兴能够停下来歇一会儿,因为他得和维尼打声招呼。

“你好。”屹耳用忧郁的语气说道。

“你最近过得怎么样啊?”维尼问道。

屹耳来回摇了摇头。

“不怎么样,”他说,“我好长时间都感觉很不如意。”

“哎呀,哎呀,真是太可怜了,让我来看看。”维尼说道。

屹耳站在那儿,眼睛凝视着地面,维尼绕着他转了一圈。

“怎么回事,你的尾巴怎么了?”小熊维尼惊奇地问道。

“它怎么了?”屹耳说。

“它不见了啊!”

“你确定?”

“嗯,你的尾巴要么在那儿,要么不在,这种事情是绝对不会弄错的,可你的尾巴真的不在那儿啊!”

“那里有什么?”

“什么也没有!”

“让我瞧瞧。”屹耳说着,慢慢地朝他尾巴刚才还在的地方看去,没有发现尾巴。他又从另一边转过去向后看,还是没发现尾巴,他只好把头转回到原来的位置。他低下头,从两条前腿中间向后看,最后,他伤心地长叹道:“我相信你说的是对的。”

“我当然是对的了。”小熊维尼说道。

“尾巴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怪不得我最近感觉不对劲呢,现在一切都清楚了。”屹耳沮丧地说。

“你肯定是把它忘在什么地方了。”小熊维尼说。

“肯定是有人把它拿走了。”屹耳说道。

“他们怎么会喜欢干这种事情呢?”沉默了好久,他又补充了一句。维尼觉得自己应该说点有帮助的话,但他又不知道到底该说什么。

于是,他决定去做点有帮助的事。

“屹耳,”他严肃地说,“我,维尼,会为你找到尾巴的。”

“谢谢你,维尼。”屹耳回答道,“你才是真正的朋友,而不像某些人。”

维尼开始动身去寻找屹耳的尾巴了。

一个晴朗的春日早晨,维尼出发了。天上的云儿在快乐嬉戏,它们不停地在太阳公公身边跳来跳去,好像要把它扑灭似的,一会儿却又偷偷地跑开,下一朵云儿紧跟着跳上来。透过云彩,太阳公公发出灿烂的光芒,终年常绿的冷杉树叶如今显得又老又邋遢,它的旁边,山毛榉树刚刚露出新芽,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小熊维尼钻过灌木丛,穿过松木丛,走下长满金雀花和石南花的斜坡,踏过满是石头的河床,爬上陡峭的砂岩河岸,然后又走进石南花丛中。最后,他又累又饿,来到了百亩森林,这里是猫头鹰居住的地方。

“如果说有人是无所不知的话,那就不得不提猫头鹰,他还是了解一些事情的。”维尼自言自语地说,“否则我就不叫维尼了,事实就是这个样子。”他又补充道,“好了,终于到了。”

猫头鹰住在栗树上,他的房子很古老,也很漂亮,而且比其他人的房子都大,至少对维尼来说是这样,因为这座房子既有门环又有拉铃。门环的下面写着布告:

如果想要得到回应请拉铃。

拉铃的下面也写着一行字:

如果不想得到回应请敲门。

这些布告出自克里斯托夫·罗宾之手,因为森林里只有他识字。而猫头鹰呢,虽然在许多方面挺聪明,却总是把自己的名字写成“锚头莺”,但他又能记住“麻疹”和“黄油土司”之类的比较深奥的词。

维尼仔细读着那两条布告,为了防止漏读,他从左至右读了一遍,又从右至左读了一遍。为了确定门上的布告是不是真的,他敲了敲门,又拉了拉门铃,接着大声喊道:“猫头鹰!快回答我,我是维尼。”门开了,猫头鹰探出头来张望。

“你好啊,维尼。最近怎么样啊?”他说道。

“最近很糟糕,很不好。因为我的一个好朋友——屹耳把尾巴弄丢了,现在他正在为这件事伤心呢,你能行行好,告诉我怎么样才能帮他找到尾巴吗?”

“这样啊,这种事情的一般处理方法是这样的。”

“一般处理方法是什么意思啊?”维尼问道,“你知道我是只笨熊,对我来说,这么长的单词实在是太烦人了。”

“一般处理方法,就是指你该做的事情。”

“原来是这样啊,那我能接受。”维尼说道。

“该做的事情有这些,首先你得悬赏,然后——”

“等等,”维尼举起爪子说道,“我们得干什么?你刚才说什么?你刚要告诉我的时候打了个喷嚏。”(“悬赏”的英语发音和打喷嚏的声音类似。)

“我没有打喷嚏啊。”

“你确实打了个喷嚏,猫头鹰。”

“等等,维尼,我真的没有打。要是打喷嚏了,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好吧,你要是没打喷嚏,我刚才就听清楚你说什么了。”

“我刚才说的是悬赏。”

“看看,你又开始打喷嚏了吧。”维尼沮丧地说。

“悬赏!”猫头鹰大声地说,“我们得写张布告,告诉他们谁要是找到了屹耳的尾巴,我们就给他一大堆东西。”

“我明白了,明白了。”维尼点头说道,“来谈谈这一大堆东西吧。”他做梦似的继续说着,“我通常会在这时吃点儿东西——差不多就是早上这个时候。”他渴望地看着猫头鹰家客厅角落里的橱柜,“要不就来一口炼乳吧,或者一口蜂蜜也行。”

“好了,那我们现在就写布告吧,然后把它贴到森林里的每个角落。”

“一口蜂蜜,”维尼小声地自言自语道,“没有的话,其他的也行,看情况吧。”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努力想听清楚猫头鹰在说些什么。

猫头鹰继续说啊说啊,用的单词越来越长,最后他又回到了开头,他说这个布告应该由克里斯托夫·罗宾来写。

“我家前门上的那两条布告就是他写的,你看到了吗,维尼?”

不管猫头鹰说什么,维尼一直闭着眼睛,嘴里交替说着“是”和“不是”。刚刚他在说“是啊,是啊”,现在又在说“不,不对”,他根本不知道猫头鹰到底在说些什么。

“你看到那些布告了吗?”猫头鹰有些惊讶地问道,“现在过来看看这些布告吧。”

他们走出房子。维尼看了看门环和门环下面的布告,又看了看拉铃绳和拉铃绳下面的布告,越看越觉得好像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一个和拉铃绳很像的东西,就在不久之前。

“拉铃绳很漂亮,是吧?”猫头鹰说。

维尼点了点头。

“它看起来挺眼熟的,但我就是想不起来它到底是什么,这根拉铃绳你是从哪儿弄到的?”

“我在森林里捡的,当时它就挂在一丛灌木上面。开始我以为那儿有人住,就拉了拉它,结果什么回应也没有,我又使劲拉了拉它,它就掉到我手上了,好像没人想要它,我就把它带回家了。”

“猫头鹰,你错了,有人要它。”维尼严肃地说。

“谁啊?”

“屹耳,我亲爱的朋友屹耳,他很喜欢这个。”

“很喜欢这个?”

“这个拉铃绳其实就是屹耳的。”维尼沮丧地说。

说完,维尼把它从钩子上取下来,带回去还给了屹耳。克里斯托夫·罗宾把尾巴重新钉回到原来的位置后,屹耳摇着尾巴,在森林里快乐地蹦来蹦去。维尼也很开心,他赶快回家吃了点东西,不然他要饿坏了。半个小时后,维尼擦擦嘴巴,自豪地唱起来:

谁找到了尾巴?

“我。”维尼说道。

“一点四十五分,

(实际上是十点四十五分)

我找到了尾巴!”

小猪皮杰遇到长鼻怪

天,克里斯托夫·罗宾、维尼和小猪皮杰在一起聊天,罗宾吃完嘴里的最后一口东西后,漫不经心地说道:“今天我看到了一只长鼻怪,皮杰。”

“那他在干什么呢?”皮杰问道。

“他在那儿慢慢地走,我觉得他没有看到我。”克里斯托夫·罗宾说。

“我曾经见过一次长鼻怪,”皮杰说,“至少我觉得自己见过一次,不过那也可能不是长鼻怪。”

“我也见过。”说话时,维尼心里在想,长鼻怪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一般是看不到长鼻怪的。”克里斯托夫·罗宾说道。

“现在是看不到的。”皮杰接着说道。

“这个季节是看不到的。”维尼说。

他们又聊起了一些别的事情,一直聊到维尼和皮杰结伴回家。维尼和皮杰沿着百亩森林边的小路走着,谁也没说话。来到小溪边时,他们互相搀扶着从垫脚石上走过,后来又并肩进入石南花丛中,这才亲切地闲聊起来。皮杰说:“维尼,如果你懂我的意思就好了。”维尼说:“皮杰,那正是我想说的呀。”皮杰说道:“但是,维尼,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们必须记住。”维尼说:“皮杰,你说得很对,虽然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忘记了。”随后,他们来到了六棵松树那儿,维尼朝四周看了看,确定没人在偷听他们的谈话,然后语气严肃地说道:“皮杰,我做了一个决定。”

“你做了什么决定啊,维尼?”

“我决定去抓一只长鼻怪。”

维尼在说话的同时点了点头,等着皮杰说“怎么抓”或者“维尼,你不能啊”,或者其他类似的有帮助的话,可皮杰什么也没说。事实上,皮杰在想,是他首先想到的这个主意。

“我应该这么做,”过了一会儿,维尼又说道,“用陷阱来抓他,而且必须是个巧妙的陷阱,所以你得帮我,皮杰。”

“维尼,我会帮你的。”皮杰又开心起来,“我们该怎么做呢?”维尼说道:“这是问题的关键,怎么做呢?”他们一块儿坐下来,开始想办法。

维尼想出来的第一个办法是挖一个很深的坑,长鼻怪走过来就会掉进坑里,然后——

“为什么?”皮杰说。

“什么为什么?”维尼说道。

“为什么他会掉进去呢?”

维尼用爪子挠了挠鼻子,说长鼻怪可能会哼着小曲儿走过来,仰头看着天空,心里想着到底会不会下雨,这样他就不会注意到那个深坑,掉进坑里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中计了,这时已经太晚了。

同类推荐
  • 人之废除

    人之废除

    《人之废除》是英国作家C.S.路易斯于1943年在杜伦大学的演讲稿,于同年出版,副标题为“从高中英语教学出发反思教育”。
  • 美丽的大森林

    美丽的大森林

    原始大森林,是个多么吸引人的世界啊!没有去过那里的人们都会猜想,那儿一定是个很神秘有趣的地方。千年老树高耸人云,奇花异草香气扑鼻,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蛾、群蜂尽情飞舞,狗熊、老虎、金钱豹、金雕、飞龙等各类珍禽奇兽乐在其中。故事讲述的是在齐鲁大地读小学二年级的大平、二平跟随妈妈来到东北某林区小镇的姥姥家过暑假,参加了镇小学组织的课外夏令营,昆虫小组和摄影小组活动。于是他们随着小表姐等人便走进了美丽而神秘的原始大森林。通过一系列如,夜进大森林,给狗熊拍照,捉鸟和引鸟等生动、惊险有趣的故事情节,重点刻俩了大平、二平、参花等孩子的不同性格特点。
  • 大童话家朱奎童话:了不起的勇敢号历险记

    大童话家朱奎童话:了不起的勇敢号历险记

    大明、小明兄弟俩折了一艘纸船,纸船里放上了小橡皮人、小瓷人、纸姑娘三位乘员。他们三个将完成大明小明的心愿——随流而下,到江的下流去看看。一路上,三个伙伴各司其职,互相帮助,面对危险一起努力努力,最终达成心愿。
  • 妙妙乌上当记

    妙妙乌上当记

    旮旯村不大,老鼠却多;旮旯村不富,小偷却成群结队。老鼠是鼷鼠,头领叫支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支支带着她的子孙们,悄悄溜到旮旯村定居下来,家家户户打洞,地道四通八达,可以通向每一户人家。一旦肚子需要,就分头从地洞里爬出来,偷吃居民的粮食。如今,鼷鼠们生儿育女,子孙成群,在旮旯村地下过得逍遥自在,好不快活!
  • 中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中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本书针对青少年而编写,通过本书将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介绍给读者;通过经济学家们的小故事,激励读者,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热门推荐
  • 大博学者的二次元

    大博学者的二次元

    神赋予了他全知,也给了他所有的二次元,甚至赋予了他无上的地位与能力。倘若所有二次元世界都真实存在于同一个宇宙当中,那会是怎样的世界?当命运的大潮汐再度来临,所有生命和物种都在追求着生命层次的进化,邪恶势力却也开始苏醒!生存?进化?毁灭?作为全知且公正的化身,沐云该如何抉择和引导?(注:本书慢热,是一本二次元向的种田文,主修生命层次,管它内力,真气,查克拉还是什么修练体系,全部都只是为了提升生命层次)(沐云:全知不等于全能,但是全知可以近乎全能)(沐云:说实话,我只想当幕后的咸鱼大BOSS,无奈队友都是弱鸡啊...)群:1072906387
  • 千亿暖婚:老公要抱抱

    千亿暖婚:老公要抱抱

    传言,厉家四少是个禁欲男神,然而,事实却告诉慕星染,传言都是骗人的。婚前,他经常拿着尺,在两人之间衡量距离,婚后,他恨不得诏告全世界,她是他的妻,谁都觊觎不得。某天,助理前来报告:“总裁,夫人扔下离婚书,要带着小包子离家出走啦。”厉司霆:“让她把我也带上!”
  • 穿越万界之黑王医生

    穿越万界之黑王医生

    当在手术台上奋战的军医李彦累死,噩梦世界的创世神“噩梦之神”重新给他生存的机会。看他穿越各个位面,为噩梦之神夺取位面水晶,然后成为一大堆手下的故事第一个世界迪迦奥特曼的世界第二个世界假斩赤红之瞳的世界第三个世界主角的愿望即将完成
  • 爱妃难爱

    爱妃难爱

    某男:你这辈子就注定是我的女人,跑到天涯海角我也会把找回来!不回来?哼,威逼利诱使出十八般武艺也得让你回到我身边!别忘记了,你肚子里的种是我的,走到哪里我还是孩子他爹!我看谁敢娶你!某女:悲催的命哟!某男:娘子乖乖,回来让为夫疼!
  • 圆觉经道场修证仪

    圆觉经道场修证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蓝火苗,红火苗

    蓝火苗,红火苗

    世纪之初的中国农村,正在经历一场影响深远的绿色革命。千百年来,农户砍柴搂草取暖烧饭,近乎天经地义。靠山吃山,近草用草,没有人把它同“能源消耗”联系起来。和巨大的工业能源石油煤炭电力相比,农村的耗能似乎微不足道,没有人看在眼里。人们忽视了一个常识,正由于农村依靠消耗生物能源,乡村的能源供给完全依赖大自然养奉。日甚一日的索取,环境的承受能力已经迫近危机临界。青山绿水都在乡村,乡村养护着国土,保护着环境。大气呢,水源呢,阳光呢,乡村是他们的守护神。一旦乡村的环境遭到破坏,必然爆发可怕的环境危机。
  • 一只猫的浪漫人生

    一只猫的浪漫人生

    在这个硝烟弥漫的南北朝时期,有一只家猫为了避开生灵涂炭的局面,遁入深山老林。斗转星移,历经千年,它吸收了天地之灵气,修练成了一只有超能力的猫精,一生有九条命,它在修仙的道上孜孜以求。缘起缘灭一念之间,相爱相惜三世情。H氏读者群:3284415393, 敬请关注H氏新作——关于眼镜店里的故事。一直在更新的路上,不堆文不砌字,不抛弃不放弃。
  • 高跟鞋

    高跟鞋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仙武狂歌

    仙武狂歌

    穿越到一个类似武侠+聊斋的奇妙世界,以手中刀剑劈出一个江湖神话!帝临仙武,无限狂歌!
  • 英语乐园精品系列:格言篇

    英语乐园精品系列:格言篇

    本书是美国作家、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编著的一部优秀格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