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4300000040

第40章

右三代。缁素共五十一人。出经律论及传录等。一百六十二部一千三百二十六卷 历代三宝纪第十二(译经大隋)

右隋代。华戎缁素十有九人。所翻新文及杂旧本论传法式。合七十五部四百六十二卷 历代三宝纪第十三(大乘录入藏目五百五十一部一千五百八十六卷) 大乘修多罗有译一(三百三十四部八百八十五卷) 修多罗失译二(三百三十五部四百二卷) 毗尼有译三(一十九部四十卷) 毗尼失译四(一十二部一十四卷) 阿毗昙有译五(四十九部二百三十八卷) 阿毗昙失译六(二部七卷) 历代三宝纪第十四(小乘录入藏目五百二十五部一千七百三十九卷录云七百一十二卷者误) 小乘修多罗有译一(一百八部五百二十七卷) 修多罗失译二(三百一十六部四百八十二卷) 毗尼有译三(三十九部一百八十五卷) 毗尼失译四(三十一部六十七卷) 阿毗昙有译五(二十一部三百五十一卷) 阿毗昙失译六(一十部二十七卷) 开皇三宝录总目一卷(内典录云房录所出经律论传总二千一百四十六部六千二百三十五卷非入藏数算得七十四部三十七卷与内典不同)

右兼总目共成一十五卷(其第十三十四大小乘入藏目录合一千七十六部二千三百二十五卷房录本数三千三百九十二卷者计数错也)内典录云。房所撰者。入藏之中瓦玉相谬。得在繁富未可核通。非无凭准未可偏削(撰录者曰余检长房入藏录中事实杂谬其阙本疑伪皆编入藏窃为不可又如大乘录中贤劫经贤劫三昧经此是一经两名今存二部一误须菩提品及长安品此并般若钞之异名今别存两部二误须真天子经须真天子问四事经亦一经两名重载二部三误象步经即无所希望经异名二名各存四误菩提无行经即文殊问菩提经异名存其二本五误以僧佉外道论入大乘中六误小乘录中达摩多罗禅经与不净观经总是一经其不净观约法为名达摩多罗就人立称二部俱存七误十诵律六十一卷十诵律五十九卷二本不殊其六十一卷者卑摩罗叉伽毗尼序置之于后余并无异今云重译二本俱存八误律二十二在于律中明了论在于论录一题分二九误其律二十二乃是明了论之半题今存律二十二卷误中重误也众事分阿毗昙论代录之中即言宋朝求那跋陀罗共菩提耶舍译入藏之内则言失源前后差违十误余者在录不能繁叙) 隋众经目录五卷(仁寿二年敕请兴善寺大德与翻经沙门及学士等撰)

都合二千一百九部五千五十九卷

单本(原来一本更无别翻合三百七十部一千七百八十六卷)

右第一卷

重翻(本是一经或有二重翻者乃至六重翻者合二百七十七部五百八十三卷)

贤圣集传(贤圣所撰翻译有原合四十一部一百六十四卷)

右第二卷(已前二卷三分合六百八十八部二千五百三十三卷入藏见录)

别生(于本部内抄出别行合八百一十部一千二百八十八卷)

右第三卷

疑伪(名虽似正义涉人造合二百九部四百九十一卷)

右第四卷(已前二卷二分合一千一十九部一千七百七十九卷不须抄写)

阙本(旧录有目而无经本合四百二部七百四十七卷请访)

右第五卷

其序略云。别生疑伪不须抄写。已外三分入藏所收。至如法宝集之。流净住子之类。还同略抄例入别生。余有僧传等。词参文史体非淳正。事虽可寻义无在录。内典录云。即今京辇通写盛行。直列经名仍铨传译。所略过半未足捡寻(撰录者曰余检寻此录非无差谬只如弘道广显三昧经与阿耨达龙王经此是一经两名俱云竺法护译存其两本一误又如普曜经八卷云西晋竺法护译阙本录中复云普曜经八卷亦云竺法护译见阙俱载二误又入藏录中普曜经八卷即云单本阙本录中复云重译阙本前后差舛三误真谛所译摄大乘论十二卷者与十五卷者卷虽增减文则不殊今二本俱存四误弥沙塞羯磨阙本录中前后重载五误以随愿往生经遗教论等编为疑伪六误余在录中不能备记) 大唐内典录十卷(麟德元年甲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 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第一(谓代别出经及人述作无非通法并入经收故随经出) 后汉朝传译道俗一十二人所出经律等(三百三十四部四百一十六卷失译经一百二十五部一百四十八卷) 前魏朝传译僧六人所出经律等(一十三部二十五卷) 南吴孙氏传译道俗四人所出经传等(一百四十八部一百九十五卷失译经一百一十部二百九十二卷) 西晋朝传译道俗一十三人所出经戒等(四百四十六部七百一十三卷失译经八部一十五卷) 东晋朝传译道俗二十七人所出经传等(二百六十四部五百七十四卷失译经五十部五十四卷) 前秦符氏传译僧八人所出经传等(四十部二百三十九卷) 西秦乞伏氏传译僧一人所出经等(一十五部二十二卷失译经八部一十一卷) 后秦姚氏传译僧八人所出经传等(一百二十四部六百七十六卷) 北凉沮渠氏传译道俗九人所出经传(三十四部二百七十卷失译经五部一十七卷) 宋朝传译道俗二十四人所出经传(二百一十七部五百三卷) 前齐朝传译道俗二十人所出经传(一十二部三百九十六卷) 梁朝传译道俗二十一人所出经律传等(八十九部九百二卷) 后魏元氏传译道俗一十四人所出经论传录(八十八部二百九十八卷) 后齐高氏传译道俗二人所出经论(八部五十二卷) 后周宇文氏传译道俗一十一人所出经论天文等(三十二部一百五卷) 陈朝传译道俗三人所出经论传疏等(五十四部二百五十一卷) 隋朝传译道俗二十五人所出经论等(一百六部六百三十三卷) 皇朝传译僧等十有二人所出经论等(一百一十七部一千六百六十八卷)

都合一十八代。所出众经。总有二千四百八十七部。八千四百七十六卷(其第一卷初都数与第十卷中都数多少不同又与诸本对勘数亦少多差别未详何者为正)

已上一录分为五卷(从第一至第五) 历代翻本单重人代存亡录第二(谓前后异出人代不同又遭离乱道俗波迸今总计会故有单重缘叙莫知致传失译) 大乘经单重译本并译有无录(合三百八十六部一千一百五十二卷一万八千五百二十二纸) 大乘律单重译本并译有无录(合二十二部三十四卷) 大乘论单重译本并译有无录(合七十二部五百卷九千二百二十纸) 小乘经单重译本并译有无录(合二百四部五百四十四卷七千六百七十四纸) 小乘律本译有无录(合三十五部二百七十四卷五千八百一十三纸) 小乘论单重译本并译有无录(合三十三部六百七十六卷一万二千一百七十七纸) 贤圣集录通大小乘(合四十七部一百八十四卷二千七百六十纸)

右一录分为第六第七二卷 历代众经分乘入藏录第三(谓经部繁多纲要备列从帙入藏以类相从故分大小二乘显单重两译) 众经律论传(合八百一部三千三百六十一卷五万六千一百七十纸三百二十六帙) 大乘经一译(二百四部六百八十五卷一万一千四十三纸六十六帙) 大乘经重翻(二百二部四百九十七卷七千二百九十纸四十九帙) 小乘经一译(一百八部四百三十五卷六千六百九十纸三十九帙) 小乘经重翻(九十六部一百一十四卷九百七十七纸六帙) 小乘律(三十五部二百七十四卷五千八百一十三纸二十八帙) 大乘论(七十四部五百二卷九千一百三十纸五十二帙) 小乘论(三十三部六百七十六卷一万二千一百七十七纸六十八帙) 贤圣集传(四十九部一百八十四卷二千八十四纸一十八帙)

右一录为第八卷(撰录者曰寻此录数与次前录部卷有同者有不同者前录出大乘律此合入经中又单重交杂前后差舛凭何准定) 历代众经举要转读录第四(谓转读寻玩务在要博繁文重义非曰被时故随部撮举简取通道自余重本存而未暇) 大乘经正本(二百五十四部七百九十五卷一万三千七十九纸) 大乘律本(二十部三十二卷四百三十纸) 大乘论本(六十三部四百四十五卷八千一百一十五纸) 都合大乘经律论合三百三十七部。一千二百六十七卷(二万一千六百二十五纸) 小乘经(合一百一十八部四百三十三卷六千七百一十三纸) 小乘律(合三十五部二百七十四卷五千七百一十八纸) 小乘论(合二十九部五百六十五卷九千九百九十七纸) 都合小乘经律论。合一百八十二部。一千二百五十二卷(二万二千四百二十八纸) 贤圣集传(合四十三部一百七十七卷二千九百九十七纸)

右一录为第九卷(撰录者曰寻此中意上所列者是转读数诸重译经但存一本余并义理无异删而不存) 历代众经有目阙本录第五(谓统检群录校本则无随方别出未能通遍故别显目访之) 历代道俗述作注解录第六(谓注述圣言用通未悟前已杂显未足申明今别题录使寻览易晓) 历代诸经支泒陈化录第七(谓别生诸经典顺时俗未通广本且接初心一四句颂未可轻削故也) 历代所出疑伪经论录第八(谓正法深远凡愚未达随俗下化有勃真宗若不标显玉石斯滥) 历代众经录目始终序第九(谓经录代出须识其源) 历代众经应感兴敬录第十(谓经翻东夏应感征祥而有蒙祐增信故使传持惟远)

右六录合为第十卷(欲具委之恐繁故略)

内典录中。宣律师云。余少沐法流五十余载。宗匠成教轨范贤明。每值经诰德能无不目阅亲谒。至于经部大录欣悟良多。无论真伪思闻其异(云云)故魏晋之后。腾译郁蒸制录讨论居然非一。或以数列。或用名求。或凭时代。或寄参译。各纪一隅务存所见。斯并当时稽古。识量修明而缀撰笔削。不至详审者。非为才不足而智不周也(云云)上集群目取讯僧传等文勘阅详定。便参祐房等录祐录征据文义可观。然大小儡同。三藏糅杂。抄集参正。传记乱经。考括始终莫能通决。房录后出该赡前闻。然三宝共部伪真淆乱。自余诸录胡可胜言。今余所撰望革前弊(撰录者曰宣公所撰类例明审实有可观作者之风见于兹矣然少有差杂未能尽善述作之事诚谓难哉今略叙数科以详厥误非欲指陈臧否实惟甄异是非只如人代存亡录中新小品等六经并云大品之同本者不然义理虽通据会全异而言同本一误菩萨净行经与宝髻菩萨经俱云竺法护译此是一经两名存其二本二误弘道广显三昧经与阿耨达龙王经亦是一经两名二本俱存三误须弥藏经二卷此是高齐耶舍所翻前后重上四误摄大乘论真谛译者有十二卷本有十五成者二本俱存五误般若钞经大乘录中及集传内二处俱载六误又如分乘入藏录中深密解脱经前后重上前与菩萨处胎经同帙后与解深密经同帙七误以旧十轮经为单本新十轮经为重译八误以起世经为单本楼炭经为重译九误此类非一不能备举如举要转读录中信力入印法门经虽是华严支类大部中无同于度世渐备等经摄归大部不为转读之数一不然也诸部般若唯举大品一经放光等九部云重沓罕寻举前以统大义斯尽玉华后译大般若者明佛一化十有六会得存供养难用常行今谓不然岂可以凡愚浅智而堰截法海乎人性不同所乐各异岂以自情好略令他同己见耶般若大经转读极众佛记弘阐在东北方而言难用常行窃为未可又小品大品据本全殊一废一兴二不然也如须弥藏经等虽是大集别分大部中无摄而不行理为未当又须弥藏经前则摄归大集后即别举流行前后差殊三不然也如楼炭经等摄入长含起世一经别令转读起世之与楼炭梵本何殊一废一兴四不然也如安般守意与大安般无殊此乃何缘二俱转读五不然也如十八部论与部异执梵本不殊此复何缘俱令转读六不然也又云录外有外道金七十论破外道涅槃论破外道四宗论未暇故阙者如金七十论外道所撰非是佛法除之可然涅槃四宗同彼删削将为未可此是内论破于外宗一例删除七不然也又如人代存亡录及举要转读录大乘录中三藏备具入藏录中大乘无律岂可前后俱有中间独无自为矛盾八不然也如上所列非无乖舛而云革弊或所未然差错极多卒难陈委明达之辈幸自详焉) 续大唐内典录一卷(开元庚午岁西崇福寺沙门智升撰)

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从麟德元年甲子至开元十八年庚午前录未载今故续之) 大唐古今译经图纪四卷(大慈恩寺翻经沙门靖迈撰)

大慈恩寺翻经堂内。壁画古今翻译图变。靖迈因撰题之于壁。但略费长房录。翻经之者纪之。余撰集者不录。逮至皇朝总成四卷。房所错者此亦同然。更欲广陈恐繁故止 续古今译经图纪一卷(开元庚午岁西崇福寺沙门智升撰)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乱世安身旅

    乱世安身旅

    普通少年在一个特殊的世界一步一步走下去,感情生活不断磨练。
  • 重生校园:洛少,轻轻抱

    重生校园:洛少,轻轻抱

    她本是组织里的王牌特工,却被信任之人所背叛,意外陨落。她,性格懦弱胆小,在校被同学欺负致死。当她成为她,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浪。欺负她,把他揍得爹妈都不认识。说她懦弱胆小,却杀人都不眨眼。一眨眼就必定杀人。这一世,沐颜有了前世所没有的,有疼她的妈妈和哥哥,还要背后宠她入骨的男人……
  • 谁让你是我未来老婆呢

    谁让你是我未来老婆呢

    双总裁文,一个傲娇霸道,一个高贵冰冷;这是一场‘先婚后爱’的故事,也是一场‘先爱后婚’的故事~~“你放开我。”“我为什么要放?”“那你,那你为什么亲我?”“我亲我未来老婆有什么不可以么?”舒雨哀怎么都没有想到她给自己惹了这么一‘麻烦’,明明恋爱智商为负数的季溪南怎么一到她这儿就完全变样了呢,难道她真给自己挖了个坑?
  • 全职女特助

    全职女特助

    备孕期间渣夫搞事,出门捡漏遇男神怼前夫的小姐姐逆袭之路;But,男神不一定是真男神!
  • 毒女归来,冷王追妻忙

    毒女归来,冷王追妻忙

    沈氏诞下死胎,有负皇恩,羞愧自尽死胎?明明是你的小妾捂死了我的儿子忘川水不止,奈何桥不断,此恨不休沈清漓含恨重生,回到未出嫁时吃软饭的爹,势利眼的祖母虚伪冷血的未婚夫,阴毒狠辣的姐姐去你丫的,一包药粉通通毒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逃离亡者农药

    逃离亡者农药

    众生皆蝼蚁,万物为尘埃。一名高中生穿越进亡者农药世界,得知亡者农药的存在是幕后boss马老大的阴谋。与此同时,他终于发现,自己并非普通人。随着天书一一现世,尘封的记忆开始觉醒。故事从逃离亡者农药开始......
  • 荒凉神座之第一梦

    荒凉神座之第一梦

    一个普通人,一堆狗血故事,一群不明所以的人,一众草草了事的结尾,这就是第一梦的全部。——韩独生
  • 望归来

    望归来

    再次回到这个世界,陶墨的任务是干掉自己悉心教养的穿越女。昔日平静安宁的世界涌现大量穿越/重生/金手指,从前看重的亲友也显出她所不知的另一面。陶墨∶既然我回来了,那么这里该是什么样子,就要回到什么样子。
  • 霸道总裁:俏皮甜妻萌萌哒

    霸道总裁:俏皮甜妻萌萌哒

    被男色吸引,糊里糊涂签下“卖身契约”,自此成了总裁大叔的小妻子。总裁大叔:晚睡扣分!关小玉:O__O"…总裁大叔:太吵扣分!关小玉:O__O"…总裁大叔:裙子太短扣分!关小玉:O__O"…总裁大叔:领口太低扣分!蜀黍可忍,婶婶不能忍!关小玉额头青筋直跳,她指着大叔怒斥:大叔不要找借口扣我零花钱!大叔摸着下巴邪笑:挂着已婚牌子在操场跑两圈加一百分。她咬牙切齿:大叔,离婚!围观群众喜出望外:大叔,我来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