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4300000024

第24章

总括群经录上之六

齐萧氏都建业(亦云南齐)

自高帝建元元年己未至和帝中兴二年壬午。凡经七主二十四年。沙门七人。所译经律总一十二部三十三卷(于中七部二十八卷见在五部五卷阙本) (萧齐)沙门昙摩伽陀耶舍(一部一卷经) 沙门摩诃乘(二部二卷经律) 沙门僧伽跋陀罗(一部一十八卷律) 沙门达摩摩提(二部二卷经) 沙门求那毗地(三部六卷经集) 沙门释昙景(二部二卷经) 沙门释法化(一部一卷经) 无量义经一卷(第二出见僧祐录)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昙摩伽陀邪舍。齐言法生称。中印度人。悟物居情导利无舍。以高帝道成建元三年辛酉。于广州朝亭寺译无量义经一部。邪舍手善隶书口解齐言传受经人。武当山沙门慧表永明三年赍至扬都。缮写流布 五百本生经一卷(见僧祐录祐云未详卷数房云一卷) 他毗利律一卷(齐言宿德律见僧祐录祐云未详卷数房云一卷)

右二部二卷其本并阙

沙门摩诃乘。西域人也。栖心妙道结志弘通。以武帝赜永明年中。于广州译五百本生经等二部 善见律毗婆沙十八卷(或云毗婆沙律亦直云善见律见道慧宋齐录及僧祐录)

右一部一十八卷其本见在

沙门僧伽跋陀罗。齐言众贤。西域人。怀道放旷化惠无穷。师资相传云。佛涅槃后优波离既结集律藏讫。即于其年七月十五日受自恣竟。以香花供养律藏。便下一点置律藏前。年年如是。优波离欲涅槃持付弟子陀写俱。陀写俱欲涅槃付弟子须俱。须俱付弟子悉伽婆。悉伽婆付弟子目揵连子帝须。目揵连子帝须付弟子旃陀跋阇。如是师师相付至今三藏法师(不出其名)三藏法师将律藏至广州。临上舶反还去。以律藏付弟子僧伽跋陀罗。跋陀以武帝永明六年戊辰(房云己巳)共沙门僧祎。于广州竹林寺译出。名为善见律毗婆沙。因共安居。以永明七年己巳岁(房云庚午)七月半受自恣竟。如前师法以香华供养律藏讫即下一点。当其年计得九百七十五点。点是一年。赵伯休梁大同九年于庐山值苦行律师弘度。得此佛涅槃后众圣点记年月讫齐永明七年。伯休访弘度云。自永明七年已后云何不复见点。弘度答云。自此已前皆是得道圣人手自下点。贫道凡夫止可奉持顶戴而已。不敢辄点。伯休因此算。至梁大同九年癸亥岁。合得一千二十八年。升依伯休所计推。至大唐开元十八年庚午之岁。合得一千二百一十六年。若然则是如来灭度远近参差未堪取行(此墨点记与法显所传师子国佛牙精舍唱记年岁全悬此云优波离集律藏竟自恣了已手自下点年年如是展转相付流传至今者此或不然寻此善见婆沙非是波离所集乃是部分已后二十部中随彼所宗释一家义撮要而解非全部毗尼也即此撰集已后年下一点此或如然若言波离手自下点者未可即为指南也) 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一卷(今编入妙法华在第五卷初沙门法献于于填国得梵本来见道慧宋齐录僧祐录云于高昌郡获梵本未详孰正) 观世音忏悔 除罪咒经一卷(永明八年十二月十五日译出见僧祐录及宝唱录)

右二部二卷(提婆达多品见在观世音咒经阙本)

沙门达摩摩提。齐言法意。西域人。悟物情深随方启喻。以武帝。永明八年庚午。为沙门法献于杨都瓦官寺译提婆达多品等二部。献时为僧正。初献以宋元徽三年游历西域。于于填国得经梵本并及佛牙。有迦毗罗神卫护还宋。经至齐永明中共沙门法意译出。佛牙安置钟山上定林寺(佛牙可长三寸围亦如之色带黄白其牙端拶凸若今印文而温润光洁颇类珠玉谨按内经佛有四牙一在忉利天一在龙王宫一在师子国一在乌苌国此即乌苌国牙也后忽失之乃现于填献于于填请还)

到梁普通三年正月。忽有数人并执器仗。初夜扣门称临川殿下奴叛。有人告云。在佛牙阁上请开阁检视。寺僧从其言主帅至佛牙座前。开函取牙作三礼已。锦巾盛牙绕东山去。后寻却得还安定林。隋文并陈仍在钟岳。至仁寿三年内使令豫章王暕。从杨州将献文帝。其年五月十五日敕送东禅定寺供养。佛牙灵异具如僧祐佛牙记。此不复广。其东禅定寺即今大庄严寺是也 须达经一卷(一名须达长者经出中阿含第三十九卷僧祐云建武二年出异译见长房录及高僧传) 百喻经四卷(亦云百句譬喻经或五卷天竺僧伽斯那撰永明十年九月十日译见僧祐录祐等并云译成十卷此之四卷百事足矣) 十二因缘经一卷(第五出与贝多树下经等同本祐云建武二年出见高僧传及长房录)

右三部六卷(前二部五卷见在后一部一卷阙本)

沙门求那毗地。齐言德进。中印度人。弱龄从道师事天竺大乘法师僧伽斯。聪慧强记勤于讽习。所诵大小乘经十余万言。兼学世典明解阴阳。其候时逢占多有征验。故道术之称有闻西域。建元初来至江淮止毗耶离寺。执锡从徒威仪端肃。王公已下竞相请谒。初僧伽斯于天竺国。抄集修多罗藏十二部经中要切譬喻。撰为一部凡有百事以教授新学。毗地悉皆通诵兼明义旨。以武帝永明十年壬申秋九月。译为齐文即百喻经也。复出须达及十二因缘。自宋大明已后译经殆绝。及其宣流法宝世咸美之。毗地为人弘厚有识度。善于接诱勤躬行道夙夜匪懈。是以外国僧众万里归集。南海商人悉共宗事。供赠往来岁时不绝。性颇福积富于财宝。然营建法事已无私焉。于建业淮侧造止观寺。重阁层门殿房整饰。养徒施化德业甚着。以中兴二年冬卒 摩诃摩耶经一卷(第二出一名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亦云摩耶经或二卷见王宗宝唱法上等三录) 未曾有因缘经二卷(度罗睺罗沙弥序亦直云未曾有经第二出见始兴录)

右二部三卷其本并在

沙门释昙景。不知何许人。于齐代译摩耶经等二部。群录直云齐世译出。既不显年未详何帝 腹中女听经一卷(第五出与无垢贤女经等同本房云见右录)

右一部一卷阙本

沙门释法化。以废帝宝卷永元年中。诵出腹中女听经一部。众录相承并云诵出。未详诵意依而列之。以有先译故免疑失

(又长房内典等录云齐时江州沙门道政删改弥勒成佛经一卷此或不然如后大乘录中广述又房等复云齐代沙门法度于杨都出灰河经一卷毗跋律一卷今以灰河经出杂阿含其毗跋律隋法录云法度伪造以滥律名今废不立房等又云齐代沙门释法尼译益意经二卷今以此经即是齐末梁初僧法尼闭目诵出者今见有本文理差舛不可流行若言齐末出者祐录何故不载今编疑部正录不存房等又云齐代沙门道备出九伤等经五部五卷群录并疑今依旧为定也)

梁萧氏都建业(亦云前梁)

自武帝天监元年壬午至敬帝太平二年丁丑。凡经四主五十六年缁素八人。所出经律论及诸传记等并新集失译诸经。总四十六部二百一卷(于中四十部一百九十一卷见在六部十卷阙本) 沙门释僧祐(三部三十九卷谱录集) 沙门曼陀罗仙(三部一十一卷经) 沙门僧伽婆罗(一十部三十二卷经论传) 沙门释宝唱(二部五十四卷经集尼传) 沙门释明徽(一部一卷尼戒) 王子月婆首那(一部一卷经) 沙门波罗末陀(一十一部二十四卷经论) 沙门释慧皎(一部一十四卷僧传) 新集失译诸经一十四部二十五卷经论集 释迦谱十卷(于齐代撰别有五卷本与此广略异房云四卷恐误见僧祐录及长房内典等录合入齐录随人附梁) 出三藏记集十五卷(祐录自云十卷见有十五卷长房内典二录云十六卷见僧祐长房内典等录亦齐时撰) 弘明集十四卷(祐等三录并云十卷今见十四卷见僧祐长房内典等录)

右三部三十九卷其本并在

沙门释僧祐杨都建初寺僧也。本姓俞氏。其先彭城下邳人。父世居建业。祐年数岁入建初寺礼拜。因踊跃乐道不肯还家。父母怜其志且许入道。师事僧范道人。年十四家人密为访婚。祐知而避至定林投法达法师。达亦戒德精严为法门梁栋。祐师奉竭诚。及年满具戒执操坚明。初受业于沙门法颖。颖既一时名匠为律学所宗。祐乃竭思钻求无懈昏晓。遂大精律部有励先哲。武帝衍深相礼遇。凡僧事顾疑皆敕就审决。年衰脚疾敕听乘舆入内。为六宫受戒。其见重如此。及齐竟陵文宣王子良梁临川王宏南平王伟仪同陈郡袁昂永康定公主贵嫔丁氏等。并崇其戒范尽师资之敬。凡白黑门徒万有余众。祐洞明律藏兼善文藻。搜集记录撰为部帙。庶寻览之者功省而博达。实法门之纲要释氏之元宗也。自萧齐末爰及梁代。撰释迦谱等三部。自外法苑集世界记师资传等。以非入藏故阙不论。并如三藏记等具显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卷(或一卷亦直云文殊般若波罗蜜经初出与僧伽婆罗出者及大般若第七会曼殊室利分同本亦编入宝积当四十六会见李廓录及续高僧传) 法界体性无分别经二卷(第二出今编入宝积当第八会见李廓实唱二录及续高僧传) 宝云经七卷(初出与陈代须菩提大乘宝云经及唐达摩流支宝雨经等同本异译见东录及续高僧传)

右三部一十一卷其本并在

沙门曼陀罗仙。梁言弱声。亦云弘弱。扶南国人。神解超悟幽明毕观。无惮夷险志存开化。大赍梵经远来贡献。以武帝天监二年癸未届于梁都。敕僧伽婆罗令共翻译。遂出文殊般若等经三部。虽事传译未善梁言。故所出经文多隐质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一卷(第二出与前曼陀罗出者及大般若曼殊室利分同本房云少胜前曼陀罗所出二卷者) 大乘十法经一卷(初出与元魏觉定所出十法经同本普通年译亦直云十法经) 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一卷(第二出与元魏昙摩流支入佛境界经同本) 八吉祥经一卷(若人闻此八佛名号不为一切诸鬼神众难所侵第四出与八吉祥咒及八阳神咒经等同本) 孔雀王咒经二卷(亦云孔雀王陀罗尼经第七译与唐义净大孔雀咒王经等同本见宝唱录) 舍利弗陀罗尼经一卷(此咒有大神力若能持者雪山有八夜叉王常来拥护所欲随心第九译与支谦所出无量门微密持经等同本) 文殊师利问经二卷(亦直云文殊问经天监十七年于占云馆译袁昙允笔受光宅寺沙门法云祥定) 菩萨藏经一卷 解脱道论十二卷(亦云十三卷天监十四年于占云馆译) 阿育王经十卷(或加大字第二出与西晋安法钦育王传同本异译天监十一年六月二十日于杨都寿光殿译见宝唱录)

右一十部三十二卷。其本并在(并见长房录续高僧传中都有部数名不备列)

沙门僧伽婆罗。梁言众铠。亦云僧养。扶南国人也。幼而颖悟早附法津。虽经论具探而偏习对法。声闻渐布垂誉海南。具足已后广精律藏。勇意观方乐崇开化。闻齐国弘法随舶至都住正观寺。为天竺沙门求那跋陀弟子。复从跋陀研精方等。未盈炎燠博涉多通。乃解数国书语。值齐历亡坠道教陵夷。婆罗静洁身心外绝交。故拥室栖闲养素资业。大梁御宇搜访术能。以天监五年被敕征召。于梁都寿光殿华林园正观寺占云馆扶南馆等五处传译。即以天监五年景戌至普通元年庚子。译文殊般若等经十部(其梵本并是曼陀罗献者长房等录复云婆罗更出育王传五卷者非也前育王经即是其传不合重载)初翻经日于寿光殿武帝躬临法座笔受其文。然后乃付译人尽其经本。敕沙门宝唱慧超僧智法云及袁昙允等相对疏出。华质有叙不坠译宗。天子礼接甚厚引为家僧。所司资给道俗改观。婆罗不畜私财。以其嚫施成立住寺。太尉临川王宏接遇隆重。普通五年因疾卒于正观寺。春秋六十有五 经律异相五十卷(天监十五年奉敕撰录云并目录五十五卷今阙其目但五十卷其目但纂篇题应无别事见宝唱录及长房录) 比丘尼传四卷(述晋宋齐梁四代尼行新编入录)

右二部五十四卷其本并在

沙门释宝唱。梁都庄严寺僧也。俗姓岑氏吴郡人。僧祐律师之高足也。博识洽闻罕有其匹。武帝甚相崇敬。天监年中频敕撰集皆惬帝旨。十五年景申又敕撰经律异相一部。唱又别撰尼传四卷。房录之中复有名僧传等七部。非入藏故阙不论。余并备在续高僧传 五分比丘尼戒本一卷(亦云弥沙塞尼戒本见宝唱录)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释明徽。梁都建初寺僧也。戒行精苦习弥沙塞部。徽以宋代觉寿译弥沙塞律。但出比丘戒本而无尼戒。遂以武帝普通三年壬寅。于大律内抄出尼戒一卷。即今见行者是(撰录者曰检此戒中众学之后无七灭诤律本虽略准义合安岂可尼僧有诤不殄只律正文与僧同有故彼律第四十云众学法中唯除污草及水七灭诤法随顺法并同比丘彼师不安理不通也) 大乘顶王经一卷(亦云维摩儿经与西晋法护方等顶王及随崛多善思童子经等同本第三出见长房录及续高僧传等)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王子月婆首那。中印度优禅尼国王之子(此优禅尼国或云在南天竺亦云在西天竺未能定矣或可此国据在中天之维博西近南故传说差误不定一方也)

同类推荐
  • 罗近溪先生明道录

    罗近溪先生明道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萤雪丛说

    萤雪丛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aul Prescott's Charge

    Paul Prescott's Char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竹叶亭杂记

    竹叶亭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禅宗杂毒海

    禅宗杂毒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逆诸天从聊斋开始

    逆诸天从聊斋开始

    惊!树妖姥姥是聂小倩!什么?燕赤霞是女的?吓!西天取经的是唐三葬!孙悟空在五指山下,永世不得翻身!?这是一个普(jing)通(shou)人(zhi)和各路鬼怪神仙互飙演技的故事。
  • 民国模范作文(第2季)

    民国模范作文(第2季)

    本书共分为五辑,主要内容包括:江山如画;生活映像;风物变迁;彼时心情;激昂文字。
  • 妖孽王爷毒上我

    妖孽王爷毒上我

    她是先帝册封的郡主,还嫁给了身份最尊贵的王爷,却阴差阳错的死于非命……她睁开眼看到的是他妖孽的容颜,听到的是他最冰冷的话语……邻国公主的挑衅,太后姑妈的威逼,还有美男皇上的暧昧,又是谁欠下的冤孽……妖孽夫君为救她中毒!他毒发,她做戏,伤了身,掉了心……被占便宜还卖乖,被逼与他同床共枕,还得对他那妖孽的脸免疫……身边美男云集,各色花儿争奇斗艳。某王爷满脸愤然,毒气发作,勾唇嫣笑间妖孽气质表露无疑,“娘子,还不速速与为夫回府研究解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携手相伴一世安宁

    携手相伴一世安宁

    她出生是集万千宠爱的公主,他是被自己父亲认定开创盛世之主。十六年前的一则预言,便已注定了两人相互交织的命运。
  • 荒炎法师

    荒炎法师

    全球变暖=灵力复苏?2090年,全球人口已经达到145亿之多,地球上出现了严重温室效应,很多地方出现了罕见的持续高温和干旱,与此同时,各地开始出现超能觉醒……
  • 逆天狂妃

    逆天狂妃

    太子退婚,殿前受辱,这一切,仅仅因为她的废材命格,可谁又知,她能逆天命,召百兽,令风云变色!寒风猎猎,她十指交错,眸光潋滟生辉:“欺我者,还之,害我者,除之!就算天命辱我,我也要逆天改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霸主卷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霸主卷

    这是一部让你触摸到历史人物体温的传记作品,也是最有态度的三国历史全景作品。《三国志》侧重于记载功业,《三国演义》侧重于描述战绩,都忽略了三国霸主作为普通人的性格心理和生活细节。“人性解读三国第一人”陈瓷经过多年深入研究,挖掘出许多治史者未曾关注的历史细节,从人性角度生动再现了曹操、孙权、刘备、吕布、袁绍、刘表等三国霸主的人生历程,还原了既不同于《三国志》也区别于《三国演义》的全新三国史。
  • 疯狂吧我的皇后殿下

    疯狂吧我的皇后殿下

    风云变幻,有这样一位皇后可疯狂,可温柔,可妩媚妖娆,她的出现让这个国家的陛下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读者俱乐部推出的这本《成长心声》,是由一篇篇短小的文章组成的,里面包含了成长过程中的诸多方面,讲述了各自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所感受到的,是一本阅读性很强的书籍。
  • 狐言乱乱羽

    狐言乱乱羽

    一只妖族混血小狐狸的流浪生活,混迹人类中找寻,喜欢你,便生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