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6900000008

第8章 莊子九論  李士表元卓

夢蝶根

萬物同根,是非一氣。奚物而為周,奚物而為蝶。認周以為非蝶,是未能忘我也。執蝶以為非周,是未能忘物也。物我對待萬態紛糺,謂彼不齊皆妄情爾不知物。自無物,雖蝶亦非我,自無我,雖周亦幻,屍容有分也。栩栩然而夢為蝶,即蝶為周。蓮蓮然而覺為周,即周無蝶。此見之所獨而物之所齊也。夫覽一身而私膠萬物,而執以形開之,覺而為事之,實,以魂交之,寐而為夢之虛。不知一夕之覺,夢,一形之開闔是也。一形之開闔,一性之往來,是也。一化為物,戚然而惡;一復為人,听然而樂。物固奚足惡,人固奚足樂,此特萬化而未始有極者耳。一犯其形,竊竊然而私之,妄也。必有大覺而後知大夢,必有真人而後有真知。夢不知覺,故不以夢為妄。覺不知夢,故不以覺為真。周不知蝶,故不以蝶為非。蝶不知周,故不以周為是。故凡有所觸處,昔知變化代興隨遇無擇,而吾心未始有知焉。故是篇立喪我之子綦以開齊物之端,寓夢蝶之莊周,以卒齊物之意。噫。舉世皆寐,天下一夢也。櫟社之木以夢告人,元君之龜以夢求免,尹氏之役夫以夢而樂,鄭人之得鹿以夢而訟,華胥以夢遊帝,所以夢至隨其所遇而安之者,知其幻而非真也。何獨於此不然。彼致道者,疏以通其得靜以集其虛,誠以生其神寂以反其照,將視世間得失、是非、貴賤、成敗、生死,真夢幻爾,奚獨於周與蝶而疑之。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吾嘗因是說而知周非特為寓言。

解牛

即無物之自虛者,覆萬化而常通。執有物之為實者,應一塗而亦泥然。物本無物,其體自離,道無不通,安所用解。而謂之解牛者,離心冥物而未嘗見牛,乘虛順理而未嘗游刃。解牛於無解乎?且以刀則十九年,歷陰陽之數,不為不久。以解則數千牛,應世變之,故不為不多。疑若敝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者,蓋執跡則瞬息已遷,操本則亙古不去。妙湛之體,在動而非搖,虛明之用入塵而非垢。意者一身已幻,孰為能奏之刀;萬物皆妄,孰為可解之牛。有刀則能以存,有牛則所以立。物我既融,能所斯泯,浮游乎萬物之祖,其虛莫之得也。故能未嘗批而大郡自離,未嘗導而大窾自釋,未嘗爭而同然者自固,未嘗有而技經肯縈之自宜,瓦大瓠乎?以是奏刀騞然而無應物之勞,動刀甚微而無兢物之心,釋刀而對而無留物之累,提刀而立而無逐物之逝。其用之終,又將善刀而藏之,復歸於無用矣。此刀之所以未嘗傷也。雖然,至道無在而在,妙用非應而應在,手應觸而觸,不知手在;肩應倚而倚,不知肩在;足應履而履,不知足在;膝應畸而畸,不知膝在。天機自張而各不自知,大用無擇而咸其自爾。此其刀所以恢恢乎有餘地矣。一將有見牛之心,則有解牛之累。而衛生之經亦已傷矣。此良庖以其割,故歲更刀,族庖以其折,故月更刀也。是刀也非古非今,時不能攝;非長非短,數不能囿;非新非故,化不能移;非厚非薄,質不能定。本然之剛,不煆而堅;湛然之用,不淬而明。此庖丁用之如土委地,而族庖每見其難為也。以道冥之,在解無解,非碼則解亦不知。在得無得,非解則得亦不立。以庖丁而視族庖者,解其得也。以族庖而視庖丁者,得其解也。解得俱遣,虛而已矣。切原莊周之意,託庖丁以寓養生之主,次養生於齊物逍遙之栘。夫何故物物皆適,囿於形體之累者,不能逍遙。物物皆一列於大小之見者,不能齊物。以是賓賓然與物靡刃於膠擾之地,其生鮮不傷矣。惟內無我者,故能道遙於自得之場。惟外無物者,故能齊物於至一之域。夫然體是道而游於萬物之間,彼且烏乎礙哉?故莊周以是起解牛之喻,而文惠以是達養生焉。

藏舟

自物之無而觀之,真常湛寂,一旦古而不去。自物之有而觀之,大化密侈交臂而已。失達此者,即其流動之境,子乎不遷之宗。夫然遊塵可以合太虛,秋毫可以約天地,寄萬化於不化之有,宜使負之而走,將安之乎。昧此者,覽其有涯之生,託乎必逅之地。夫然而停燈者,前焰非後焰。比形者,今吾非故吾。雖使執之而留,皆自冥冥中去矣。此莊周所以有藏舟山於壑澤之喻。夫壑與澤虛明之用,所以屍造物之無心,舟與山,動止之物,所以屍有形之有體,道一而已。一固無方,壑之與澤為有方矣。一固無體,舟之與山,為有體矣。夫一隨於動止而遊於有方,一昧於虛明而囿於有體,則一者自此而對矣。有盛而衰為之對,有新而故為之對,有生而死為之對。一則無二,故獨往獨來,而無古無今,對則有耦。故相形相傾而隨起隨滅,是故以火藏火一也,藏之水則滅;以水藏水一也,藏之土則湮。又昆以舟山且有體矣,壑澤且有方矣,挈而藏之且有心矣,彼造物者之未始有物,所以夜半得以負之而走也。雖然,不物者乃能物物,不化者乃能化化。若驟若馳,且狙於一息,不留之間,化故無常也。我知之矣。此特造物者愚羣動而有心者,所以妄存亡也。是心存則物存,是心亡則物亡。方其藏之壑澤,心之所見自以為固矣。不知此纖毫未嘗立,俄而失之。夜半心之所見,自以為去矣。不知此纖毫未嘗動,惟知夫大定持之者,故能遊於物之所不得逐而皆存。夫物之所不得逐而皆存之處,乃萬物之所繫一化之所待。古之人藏天下於天下者,以此。夫天下者,萬物之所一也。而人者又萬物之一耳。誠其得一之全,故知萬化之未始有極者,動無非我,則夭老。終始皆所欲之而無所惡也。與夫一犯人形而喜之者,其樂可勝計邪?古之人嘗言之矣,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是樂也,昧者終日用之而不知且宅爾,陳人爾,與物周遊於造化之逆旅爾,安得莊周藏天下於天下而論之。

坐忘

心非汝有,孰有之哉?是諸綠積習而假名耳。身非汝有,孰有之哉?是百骸和合而幻生耳。知心無心而萬物皆吾心,則聰明烏用黜。知身無身而萬象皆吾身,則支體烏用墮。況於仁義乎,瓦於禮樂乎,若然動靜語默,無非妙處;縱橫逆順,無非大游,孰知其為忘也邪?不然厭擾而趣寂,懼有以樂無,以是為忘,則聚塊積塵皆可謂之忘矣。夫回幾於聖人,而未盡過於!衆人而有餘。順一化之自虛了乎。無物者,聖人也。隨眾境而俱逝繫乎有物者,衆人也。了乎無物則無往而非忘,擊乎有物則無時而能忘,此顏回所以坐忘乎?反萬物流轉之境,冥一性不遷之宗,靜觀世間,則仁義禮樂舉皆妄名,寂照靈源則支體聰明;舉皆幻識,忘物無物則妄名自離;忘我無我則幻識自盡,然仁義禮樂名不自名,妄者執以為名。支體聰明識不自識,幻者認以為識。知身本於無有,則支體將自墮。必期於墮之者,未離於身見也。知心本於不生,則聰明將自黜。必期於黜之者,未離於心見也,且支體聰明之尚無,則仁義禮樂之安有?向也作德於肝膈之上而物物皆知,今也無知,向也役心於眉睫之間而物物皆見,今也無見。玆乃坐忘乎?然既已謂之忘,仲尼不容於有問,顏回不容於有應,亦安知一毫之益,亦安知一毫之損,亦安知仁義禮樂之忘為未,亦安知支體聰明之墮黜為至已乎?夫即妙而觀墜者之忘車,汶者之忘水,人之忘道術,魚之忘江湖,亦忘也。即梳而觀得者之忘形,利者之忘真,怒臂者之忘車轍,攫金者之忘市人,亦忘也。將以彼是而此非乎,道無是非;將以彼真而此偽乎,道無真偽。顏氏之子背塵而反妙,損實而集虛者示,吾知其忘猶未忘也。使進此道,不忘亦忘。孔子所以行年六十而六十化也,又奚貴忘。

壺子

神之妙物者,未嘗顯妙;物之受妙者,未嘗知妙,是之謂神。彼巫則誣神之言,以死生存亡、禍福壽夭而告於人者,其驗雖歲月、旬日之可期,似妙而非妙特若神矣。既已謂之神巫,而又曰季咸者,以寓物之妙,而有感者也。且咸則有感而感,則有心方且以我之有心而感人之心,以我之有見而見人之見,故死生存亡、禍福壽夭者,妄名起矣。名既已妄,又妄見之,見既愈妄,又妄言之。世之滯於相,而不能冥妄者,又妄受之。直以是為真,故棄而走也。雖列子猶見之,而心醉以其未能刳心也。以其道之至於壺子,以其未能絕學也。故使人得而相汝。夫壺者,以空虛不毀為體,以淵明不測為用。子則有出母之道以應世者,故能託無相於有相之間。季咸則有心而感者,故每入則皆曰見。壺子則無心而應者》 ,故每至則皆曰示。彼無心者,踐形於無形之表,彼安得而相之;超數於無數之先,彼安得而知之。季咸方且累於形數而未離見,見之處直以為死生,若是而莫之逃也。故始也示之以地文,則歎之以其死。次也示之以天壤,則幸之以其生。不知死本無死,心滅則死;生本無生,心生則生。形之死生,心之起滅。心之起滅,見之有無也。至人未始有心,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與陰同德,彼亦不得而見也,必示之以地文,而文者物之所自雜也。與陽同波,彼亦不得而見也,必示之以天壤,而壤者物之所自全也。示之以太沖,遂以為不齊焉。地文則陰勝陽,天壤則陽勝陰,太沖則陰陽之中,莫勝則天地之平也。萬法一致,本無高下,彼見不齊焉。然三者皆謂之機。意其動之微而見之先,故得而見之也。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則示出於無所示矣。彼以實投我,而此以虛,彼以有受我,而此以無。彼之起心,役見為有盡,此之離人,藏天為無盡,以有盡相無盡,殆已。此季咸所以望之而走,追之而滅也。雖然,壺子之告列子且曰:是見吾杜德機。又曰,殆見吾善者機。又曰,是見吾衡氣機。皆曰吾者,猶且立我,至於吾與之虛而委蛇,不知其誰何?雖吾亦喪之,示之者其誰邪?相之者其誰邪?故逃也。壺子之心太虛矣。太虛之體,空明妙湛,總持萬有。飾之以榮華而不留,揮之以兵刀而不傷,沃之以水而不濡,燎之以火而不焚。一以是故示。壺子之心,弔之以死,受之而不惡;慶之以生,受之而不悅;名之不齊,受之而不爭。彼卒自失而滅,亦不以為騰而得,亦以是虛示。莊周方論應帝王而言此者。夫帝王應世惟寂然不動,故能感而遂通,惟退藏於密,故能吉凶與民同患。一將出其宗,敝敝然以天下為吾患,役千萬物而非所以役萬物,使人得而相汝,可乎此古之應帝王者,所以蕩蕩乎無能名也。

玄珠

赤水之北,源含陽而不流;崑崙之丘,體安靜而不撓。以昆性之自本者,南望則交物而起見,還歸則涉動而旋復。以瓦性之反太者,性夫一開,塵境並起,既湛人偽,遂遠大道,玄珠其遺乎?然性不可因人而知,使之者又其誰邪?性不可有心而知,索之者又其誰邪?夫使之而非集虛也,索之而非默契也。是三子者智窮乎所欲知,目竭乎所欲見,口費乎所欲言,而道終弗得。夫何故游塵聚塊,妙道皆存,瓦礫糠枇,至真咸在。近不間於眉睫,遠不離於象先。流出乎方寸之境,縱橫乎日用之際。追之則冥,山在前而愈遠,問之則大,塊非遷而盡迷,以其索之不得故也。且性本無知,而知非知也;性本無見,而見非見也;性本無言,而言非言也。即知是性,以知索知,反為知迷。即見是性,以見索見,反為見得。即言是性,以言索言,反為言縛。謂之象,似有而非有也。謂之罔,似無而非無也。去智而迷者靈,去見而得者徹,去言而縛者解,此象罔所以獨得之也。方其探入道之本,則聖如黃帝,有望乃遺;愚如象罔,無心乃得。及其冥大道之原,則一性無性,在得非聖;一真無,真在失非凡。向也遺之黃帝,亦無一毫之虧;今也得之象罔,亦無一毫之得。一旦古亙今而獨露真常,大感大靈而咸為覺性,庸詛知三子之弗得為非,而象罔之得為是也。故雖黃帝特異之。

濠梁

物之所同者,同乎一。一之所同者,同乎道。道之所致,無所從來。生者自生,而生本無生。形者自形,而形本無形。凡森布於貌象、聲色之間者,無不具此道。我於物奚擇焉。一性之分,充足無餘,一天之遊,逍遙無累。物與我咸有焉。惟契物我之知者,於此蓋有不期知而知,其妙冥契,其理默會,神者先受之。有不能逃遊其先者,此莊子所以知魚樂於濠梁之上也。夫出而揚游而泳,無濡沫之個,無網罟之患,從容乎一水之中者,將以是為魚之樂乎?以是為樂,《 齊諧》 且知之矣,又奚待周而後知?蓋魚之所樂,在道而不在水。周之所知,在樂而不在魚。惟魚忘於水,故其樂全。惟周忘於魚,故其知一。至樂無樂,魚不知樂其樂;真知無知,周不期知而知。然莊周以是契之於無物之表,蓋將無言;惠子嘗交于莫逆之際,蓋將無問。莊子於此非不能默,惠子於此非不能悟,以謂非問則周之言無所託,非言則道之妙無所見。直將松天下後世離我與物為兩者之蔽示。將物自有其物,則周固非魚矣,是安知我而知魚之為樂也邪?將我自有其我,則魚固非周矣,是安知我不知魚之樂也邪?知與不知皆道之末,此周所以請循其本也,其本未嘗不知昔人嘗言之矣。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無不同也。在我者蓋如也,視死如生,視富如貧,視周如魚,視人如豕,視我如人。在物者蓋如也,如則物物皆至,游無非妙處,奚獨濠梁之上也哉?如則物物皆真,樂無非天和,奚獨鯈魚之樂也哉?吾知夫周與魚未始有分也,然作秋水之篇,始之以河伯北海若相矜於小大之域,次之以蟲夔蛇風相憐於有無之地,又安知物之所以一,則樂之所以全。故周託鯈魚之樂,以卒其意,而至樂之說,因此而作也。古之明乎至樂無有者,常見於其言矣。曰奚樂,奚惡?

墜車

執物以為有,所見者誠車矣。認我以為實,所知者誠墜矣。知見立而乘墜分,庸詛無傷邪?彼醉者之全酒,知以之泯,見以之冥,乘不知有車,墜不知有地,身不知有觸,觸不知有傷。凝然無所分焉。且暫寄其全於酒者,猶足以外死生而忘驚懼,死性天之全未始離者乎?天下一車示,託而乘其上者,內開知見之營營,外逐幻化之擾擾,一將傾覆於諸妄之地,非直骨節之傷驚懼之入也。一開其受萬態俱入,猶醒者之睹車覆,且得無傷乎?雖然,探形之始,則天地與我並生。原數之先,則萬物與我為一。奚物而謂車?奚物而謂人?奚物而謂墜?奚物而謂傷?且心與物對,則開天而人;心與物冥,則離人而天。機械去而所循者,天理也,適莫融而所體者,天均也。行而無跡是謂天遊,動而無吵是謂天機。舉不足以憂之者,天樂也。舉不足以美之者,天和也。以是相天,無所助也以是事天,無所役也。夫是之謂全於天。彼其視得失、一及樂、死生、通猶醉者之墜車矣。嘗原周之意,以是說於達生之篇者,以謂有生者必盡。有盡者必生,知夫生本無生,故曰內觀。無心外觀,無身泛觀,無物乃能一其性而不二,養其氣而不耗,合其德而不離,通乎物之所造而不為,奚往而非天哉。形全於天而形形者,未嘗有;耳全於天而聲聲者,未嘗發;目全於天而色色者,未嘗顯;口全於天而味味者,未嘗呈;夫是之謂全於天。是篇既託之以醉者之墜車矣,又次之以復條者不折鏌铘,又次之以技心者不怨飄瓦也。其何故也?物自無物何心於有,我自無我何心於物,物我未始有分也。故墜者不傷,警者不折,飄者不怨,一天之自虛矣。然則以其對人,故謂之天。一性無性,死有天乎?以其對開,故謂之藏,一天無天,配有藏乎?悟此然後契達生之妙趣也?

道術

昔之語道者,以謂道烏乎在?曰無乎不在。期之以在邪?古之人嘗言之矣。在古無古,在今無今,在陰非陰,在陽非陽,在遠不離眉睫,在近獨高象先,在聚而流出萬有,在散而牧斂一毫。道果在有哉?期之以在無邪?古之人嘗言之矣。在天而天,在地而地,在谷滿谷,在坑滿坑,有在于螻蟻,有在于瓦礫。道果在無哉?無不在無,名謂之無,而真無不無也。有不在有,名謂之有,而真有不有也。而在在者有無不可得而名焉。昔之明在在之妙於天下者,不敢以形數擬,不敢以吵域睨,即其亙古今而自成,入散殊而皆一者,強名之日古。人之大體,是猶萬水著見一月之所攝也,萬竅怒號一風之所鼓也,萬象森羅一氣之所積也,萬物紛錯一道之所原也。神明得之而降出,帝王得之而生成,天人得之不離於宗,神人得之不離於精,至人得之不離於真。聖人以是而變化,君子以是而慈仁,以是為法名操稽之數,以是為詩書禮樂之文。古之人即之以為道術者,非累於心也,故不可謂之心術;非鑿於智也,故不可謂之智術;非機也故不可謂之機術;非技也故不可謂之技術。此術者而謂之道,其該褊者也。惜夫大全裂於道德之一散,百家諸子隨所見而自滯,以謂道術有在於是也。其生不歌,其死不哭,而墨翟、禽滑釐聞其風而悅之。為人太多,為己太寡,而宋鉼、尹文子聞其風而悅之。誤髁無任而笑上賢,縱脫無杆而非大聖,蒙駢、慎到聞其風而悅之。以謙下為表,以虛空無弓,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此數子者,或以獨任不堪而滯道,或以強聒不捨而滯道,或以死生之說而滯道,或以博大之域而滯道,計其術之在道中,猶礨空之在大澤也,猶稊米之在太倉也,猶小石之在泰山,毫末之在馬體也。目其所見言之則殊,而自其所造之道觀之則不知其殊也。此何故?一石之微與泰山均於成體?一米之細與太倉均於成數,一礨與大澤共虛,一毫與馬體皆備。此百家雖裂道於多方,而大體未始有離也。嗚呼。沒百家無大全,離大全無百家,非百家則不見大全,非大全則百家不立,其原一也。終日大全而不知大全者,百姓也。欲至大全而未及大全者,賢人也。已極大全而泯迹大全者,聖人也。堯、舜之相授,授此者也。禹、湯之相傳,傳此者也。周公之仰思,思此者也。仲尼之潛心,潛此者也。孟子之養浩,養此者也。伊尹之先覺,覺此者也。莊周之書卒於是篇,深包大道之本,方排百家之敝,而終以謬悠之說,無津涯之辭自列於數子之末。深抵其著書之跡,以聖天下。後世孰謂周蔽於天,而為一曲之士。

同类推荐
  •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陀罗尼杂集卷

    陀罗尼杂集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istory of Friedrich II of Prussia

    History of Friedrich II of Pruss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宝感应要略录

    三宝感应要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乐育堂语录

    乐育堂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闲时小诗

    闲时小诗

    细雨斜斜敲芭蕉,闲来无事写写诗。纪念我的岁月。
  • 极品王妃

    极品王妃

    一招穿越竟然变成了傻子加花痴!一道圣旨竟然变成冷酷王爷的妻子!
  • 重生复仇:盛世毒庶女

    重生复仇:盛世毒庶女

    前世,她全心全意的付出,却换来了夫君的无情折磨跟嫡亲妹妹的背叛拔舌,断指,都不及他亲自下旨赐死她亲生孩儿来的痛不欲生五马分尸,是她最终的结局……满心的怨愤,化为恶魂,重生归来嫡母恶毒,施计送你上黄泉嫡妹伪善,毁你清白,断你锦绣前程庶妹阴险,让你过的生不如死既然你们不给我活路,那就把你们一个一个都送进阴曹地府
  • 星海鉴妖都市狂想曲

    星海鉴妖都市狂想曲

    嗯?我想说什么来着……对了,他本是普通的初中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妾美不及妻

    妾美不及妻

    穿越了?竟是个不得宠的嫡女!亲爹不疼,姨娘不爱,庶姐庶妹们更是个个厉害,能耐大的都翘上了天,揉圆搓平由她们玩儿?靠,小样的,她韶兰倾可不是包子,有种敢咬她试试?再世为人,目光潋潋,笑容浅长,意味颇深!哟~不就是斗嘛?想占她便宜?她呸!惩姨娘,办刁仆,斗姐妹,治贱男,看她这没心没肺,过河拆桥的腹黑女,如何家场立威,混的风生水起?!唉,只可惜……一朝奉旨,嫁做正妃,换了地方,斗争不断?南俊王府,内有侧妃当道,外有小妾炸桥;更有亲亲表妹,深情款款;那什么?就连她那娇艳庶姐也想掺合?巴巴窥着她的正妃之位,欲取而代上?!OhSorry,她不是圣母,也不爱受气,所谓生活如戏,各凭演技!既然有人不让她安身,那她就一定奉陪到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大家寻寻开心,找找乐子也是不错滴……大不了最后一拍两散,天翻地覆拍屁股走人!那王爷什么的,切!她不稀罕,一个字:“休——!”【片段一】“世界如此美好,尔却手握尖刀,这样不好、不好!来,都是服侍王爷的,辛苦有余,妹妹你身为王府侧妃,掌管大局,理应大度,身当表率……”某女笑颜,看着前夜还勾引主子,现下却跪地不起的婢女,胸怀宽广的对上面前一脸盛怒之色的余侧妃,笑容浅浅,善解人意,“看,就像你姐姐我……这样!”【片段二】“这就是昨儿个给爷送甜汤的丫鬟?嗯,拉出去——剁了。”“啊?王妃饶命啊——”“哎,等等!记得剁远一点,本王妃心善,向来见不得血~~”某女真诚,对上一旁脸色煞白的人儿,满是笑意的挑眉道:“听说昨儿个庶姐也来了?也给爷送了碗甜汤……?”【片段三】“咦,夫君!干嘛冷板着脸啊?来,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说出来让我开心开心……”“韶兰倾!本王房里的侍妾,可是你一手安排的?!”“是呀,我娘说了,为妻要大度。尤其是对自家夫君的那些娇美小妾,更是要多多关爱,时时提携……”“你——你娘早就死了!”“尼玛!不带托梦的啊?!”【片段四】“倾倾,你这只雄鹰画的好!苍劲有力,隐忍威风,展翅欲翔而不翔,很有几分我厚积薄发的味道……”某男欣赏,一脸赞叹。闻言某女全身一冷,眼角不由的抽搐道,“你妹啊!姐画的那是芦花鸡!”【片段五】“韶兰倾,你说什么!有种胆敢再说一遍?!”大殿之上,某爷暴怒,面色铁青的冷板着脸!
  • 后来我们会形同陌路吗

    后来我们会形同陌路吗

    如何才能正视自己的感情,我从来不知道这是一件需要有勇气的事情。上大学遇见的美好少年郎,我们会一直一直地在一起吗,你会喜欢一个普普通通的我吗,女孩子陷入爱情的泥潭里面,竟然生出了那么多小心思,我一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我的敏感心思来源就是这份感情。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断裂

    断裂

    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下午,小男孩杰克带着两个年幼的妹妹坐在一辆抛锚的车里,等待着出去寻求帮助的妈妈。但她再也没能回来。随后,爸爸又不告而别,两个性格古怪的妹妹没人照顾……困境之下,杰克走上盗窃的道路,因作案方式无比奇特而令警察头痛不已。一直渴望破大案的总督察马弗尔负责追捕杰克,然而,在追踪案情的过程中,却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一步步地带向了三年前的那起离奇案件……
  • 汉舞龙翔

    汉舞龙翔

    东汉末年黄巾反,群雄逐鹿中原乱,英雄美名世相传,强撸飞灰谈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