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75900000020

第20章 枣林杂俎仁集(8)

世间无一物不有主。如街上驴马虽多,必以钱雇。粮米虽多,必以钱市。眼前景物尚且如此,况日月山川,许大道理如何枉得?故曰鬼神之为德。关将军在玉泉显圣,云还我头来」,有僧语曰「颜良文丑安在。」鬼神也欺不得,此便是诚。故至诚无息,说至诚又说天地。如《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说人事又说造化。可见天地万物人事,毫无分别。大哉圣人之道,大哉干元,俱可参看。

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人知天何也?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知天而未知,不思不勉非天也。知人而未知,择执非人也。知天知人,只是一诚。诚只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质之鬼神而无疑。鬼神也是色臭上。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百世之圣人也是色臭上。此关打得破,何理不可格?何事不可为?人不曾发念耳。

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大人也。广大精微,高明中庸,新故礼厚,皆德性也。致之尽之极之道之温之知之敦之崇之,皆学问事也。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即生生之谓易,惟生生故日章。小人是袭取,不能生生故日亡。生生之本何在?以其淡,以其简,以其温,到底不着迹。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大学》、《中庸》,只一格物尽之。惟精是格物,惟一是致知。仰观俯察是格物,通德类情是致知。博文是格物,约礼是致知。知人无二,人心道心,势不得不精,精便是一。那时止有道心,无人心。

惟天下至圣,开口说聪明睿知。唯天下圣诚,说完又曰,苟不固聪明睿知,两章须合看。

聪明睿知,只是灵气。宽裕温柔,发强刚毅,齐庄中正,文理密察,皆灵气之运用条理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皆聪明睿知之灵气。生生不穷,藏诸用故显诸仁。天地圣人,原无异也。圣贤与愚夫妇,原无异也。

宋儒谓天者理而已矣,今人祭天难道是祭理?

《宗镜录》分性宗相宗。天命之谓性是性宗,体物而不可遗是相宗。淡简温是性宗,远近风自微显是相宗。

论六十耳顺,因曰吾人不独耳要顺,即目也要顺。耳无毁誉,目无好丑便是。

八识,识情也。此八识是生死极根,要从咽喉着力。曾子云「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与夫子云「夕死可矣」同。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之小人。即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之大人。

信以成之,要上下相信,彼此相信,不是一己。如信而后谏,信而劳其民皆是。

庚辰会试题:「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先生常问诸孝廉曰,这学甚么?志甚么?问甚么?思甚么?俱无对。

有性善,有性不善,尧舜桀纣是也。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中人是也。无善无不善,至善是也。

人之性,如天乙之水,空空蒙蒙,落在城市便苦,落在山溪便甘,落在江河便淡,落在海便咸。吾人亦然。水惟淡为真味,人惟善为真性。苦可使甘,甘亦可使苦,惟海中之咸再不能挽回。气质之性也。从天命之性出来。口老子只是一坤卦。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极妙。能者可勉进于贤,贤者不必其能。

干卦为尧用,坤卦为文王用。文王非不能用干,以其时则亢也。鄂侯、玖侯,便是亢龙有悔。文王也不专坤卦,盖干体而坤用。

用九,即君子行此四德,实时乘六龙。

否泰俱曰拔茅茹,可见用人关国家气运。用一君子便为泰之始,用一小人便为否之始,可不慎欤?

干母之蛊不可贞,口凡在母后事虽正道,不可认真说去。如左师触詟之说赵后,便妙。

大畜,四爻自牿其邪,五爻自豮其过。

蹇利西南,坎本之坤,六五居中故。

《系辞》或单言乾坤,或单言六子。言乾坤而六子在其内,言六子而乾坤在其内。

但言大员图,不必看方图。大员图,六十四卦在焉。天地万物,吾身亦在焉。

刚柔相摩,八卦相荡,不必如本义所云。满天地间便是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易如何与天地准?只是神无方而易无体。

《河图》五为生数,十为成数,何以专属若此?天地间五行,如甲乙木也。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便是一是二。

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数也。成变化而行鬼神,此气也。数与气,即理也。如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以至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数也。而春夏秋冬,寒热温凉,而万物生长收藏。盛德大业,于是出焉。此中何处分理分气分数!于何处寻太极也?故曰「无极而太极。」非有无极方生太极,以太极本无极也。

神以知来,即是知以藏往。知来者逆,即是数往者顺。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即是质诸三王而不谬。

着卦爻,圣人以此洗心。及钩深致远等语,俱不拘着蓍龟。

乾坤之圣人,以易简始。知险知阻,若不易己先处于险,不简己先处于阻,如何能知险阻也?不逆不亿,所以为先觉,便是易简。

觉梦即生死也,梦时即游魂为变。

天地万物鬼神,件件与吾人一体。今人语及辄不信。试观六壬射覆者,或拈一茎草便知休咎得失。夫人之休咎得失,于茎草何预?而灵通乃尔,非一体故乎?

训诂解书,不如以书解书。以书解书,不如以心解书。

《素问》人身脉名,《星经》诸星名,俱奇古,初何所取义?

唐山夫人诗、卫夫人书,千古诗字之绝。

项羽为汉祖之功臣,王郎为光武之功臣,陈友谅、张士诚为我太祖之功臣。

韩信对「陛下不善将兵而善将将,此信之所以为陛下擒也。」此非对君之礼,宜云陛下南巡,臣岂有不至之理。」

曹孟德文学书法兵略,千古一人。若正其心术,加以忠义,当在郭令公之上。令公明哲,尤有福。

周家自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武,历数圣人,始有天下。自成康后,绝不闻有令主,仅一虚王耳。商氏盛衰不一,贤圣之君六七作,周之前灵气发泄已尽,便不可继。然制度文字,绵密之甚,威烈以后,虽寄名诸侯之上,尚慑息不敢动也。

评阅古人书,心眼各别。或主经济,或主词,或主场屋,未可概论。吾意想之,彼初旨又不尔也,须通融看。

或问圣人贵象数,不贵心易。先生曰:干阳物也,坤阴物也,是象数。刚柔合德,便是心易。仰观俯察是象数,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便是心易。

萧伯玉(士玮)刻《起信论解》,语及宗门。先生曰:不肖生平不喜谭宗。瞿昙氏四十九年说法,未尝有宗,后来单留公案一则,拈花微笑而已。达摩东来始开宗乘,诸公继之,自此多事。然古德本性员悟,当下应机,偶为拈示。即如赵州和尚,一领青布衫重三斤半,不过因彼问及,不得已借证。今性相未明,狂口棒喝,岂不大误天下后世也。此事自有商量,并钻研也不中用。如《论语》或问禘之说,夫子答讫又指其掌,岂非吾孔子之宗乎?他日夫子说一贯,门人问曾子,若复指其掌,便落第二义矣。

先生语杨匏斋侍御曰:吾辈而今读书,非比诸生时博取科第也。今涉宦途,刻刻与死为邻,读书直为免死计,一日不读书有陷于死地不自知者。更要诸生体认亲切耳。

夏初见盆花,叹曰:此盆景若丐者见之,了不相关,非幻乎?然非真幻也,自有真幻在。若丐者暖衣饱食,亦知爱盆景矣,则尘心终在。即吾人视以为幻,亦非真幻也,自有真幻在。

尝论及某君子,因言居官有礼有法。予曰:袁了凡以《大明律》先丧服图,亦是先礼后法。先生曰:此人善读书,君子怀刑便是一部《大明律》。

某宦倨见邑令。先生曰:元许鲁斋家居,邑尉经其门,鲁斋闻呵殿声立起坐。人问之,曰「父母官过,不敢自安。」吾侍御时还里,适主簿治行,即入巷避之。乡绅示重,不在于此。

县令之任,切弗轻视。治朝廷之事,自上而下,至县令而止。吏民之事,自下而上,从县令而始。

凡人皆有宿根;无贫无富,无贵无贱,无智无愚。如世宗皇帝好生,是道家宿根。某学士生平不近色,是禅家宿根。驴胎马腹,披毛带角,一念不善便堕此因。然驴胎马腹,披毛带角,本性不迷,也可成佛。今人昧却因果耳。

先生里居,修海会禅院。语同年某曰:我修禅院当不费一钱。请其故,曰:财非我有,不视为己物,以世应世,何费之有?其募疏曰:窃闻有经世之学,有出世之学。经世则大成,集归尼父。出世则最胜,无隃伽文。道本相须,见分歧指。言自总角已禀志皈依,迨于结绶遂迷因逐物,今偷生且六十年于兹矣。六十岁以前,备历穷通祸福死生荣枯之相,回首尽是空华。六十岁以后,堪怜老死病苦三涂八难之因,究竟将归轮藏。将来如赴死之牛犬,步步已迫死期。现在似少水之鲋鱼,沾沾有何乐趣?驰逐于功名富贵声华歌舞之场,愈增烦恼。即寄托在烟霞丘壑友朋文字之地,未证清凉。盖前此尚有好丑两途,贤愚并骛。后来只争生死一路,豪喆难逃。刻刻不停,星星非故。且如最痛痒是血肉之躯,到头果成何物?极亲切是儿女之爱,临期略不相关。一旦眼光落地,鬼手捉人,业力所牵,不知何处可上。识神未泯,总来忘想所招。现在五浊三毒之中惘然,果不知因,业不知报。谁向人天罪福之外,照见死此生彼?舍生受身,如来说为可怜闵者,岂虚语哉。从来佛种从缘,转物须知,良以发信者因,起因者相,因相悟性。此中导引殊微,依实行权,在上感通良在。吾里有海会院者,地可布金,人斯卓锡。邑中缙绅先生,后先项背相望。云鹤翔桢,李饮兹口水。桐鸾绚釆,曾栖此双林。既现长者宰官,应身说法,合庄严供养,成就威仪。睠言练若,新此祗洹,真俗同归,人天作眼。瞻依调御,免流浪一十二缘,借渡慈航,期度脱于百千万劫。阐提悭是罪,波罗檀施为先。《经》云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知爱即是病,佛即是医。贝叶灵文中具验方,见闻喜舍便为良药。讵可无一办香,向一佛二佛试种善根。从兹读四句偈,于千劫万劫,永护善果。既以福田净土,接引中根,法雨慈云,普沾含识。至觉海澄员,性天皎洁,同臻彼岸,共拔迷涂。端有待矣,夫岂徒哉。又思韩退之力避浮图,大都是罪祸之粗,至法王奥义,未涉津涯。苏子瞻深心禅说,亦仅窥游戏之迹,止借义海余波,时资笔楮。且举而今而后,吾知免夫。所免者何事?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所得者安名?朝闻道夕死可矣,不闻则不可以死乎?未知生焉知死,知生即可谓知死乎?噫嘻!物不可以久居其所,穷于外者必反其家。古今大觉,均等仁慈,后先圣人,原同悲智。今兹盛举,良为大事因缘。借此化城,徐趋宝所。谨疏。崇祯丙子岁杪朔一日,刑部右侍郎张慎言书。或曰疏中单从只身说起,于普化之义何居?杨时化曰:此正所谓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也。

昔人论多藏厚亡,原未尝盛,则亦未始亡。天下之物,救天下之人,勿视为一家可矣。

先生有《读书说》,曰:人之读书,如用饮食也。一日不再食则饥,乃弥年经月束书不观何也。予悔壮而不知读,虽读而无用。今才知读书是须臾不可离之物,然老而眊,又不能读。利害祸福趋避之念,迫切无已,方乃读此而未也。得之则生,失之则死,不止于死而已。非喜而读,是惧而不得不读也。喜而读,欲罢不能。此中人以上,未易几及。予中人以下,但是惧而不得不读耳。贫乏之人,半菽不充,疏食饮水可幸无死,荼蓼之苦其甘如饴。何也?救死之念切也。日费千金无下箸处,强勉食之味如嚼蜡,此其故又何也?每念古人饮食之礼太尽,羹食则诸侯至于庶人无等,有膳,有醢,有馐,有饮,有修,有齐,更春夏秋冬之宜,芼蓼撰胆之制。噫!奉生之奢如此,岂作法于凉之意也与?因念读书当如古人饮食之制,《六经》则黍稷稻粱也,史则膷臐膮醢也,汉魏以后诗则三酒五醴、清醆醷醳也,《管》、《韩》诸书则豕胾鱼脍、腵修脯羹也,《韩》、《苏》诸子则糗饵粉酡也,《山海》、《水经》、《汲冢》、《越绝》则芝栭菱椇、枣栗榛梅也,《老》、《庄》诸子则姜桂椒蓼也。静则读《易》读《诗》,烦则《檀弓》短章,愁而郁则歌《诗》咏《骚》,事隟则《史》、《鉴》。如春多酸夏多苦、春宜羔豚膏芗,夏宜腒鲔,秋犊麋,冬鲜羽也。漱其精,弃其余。如鱼去乙,兔去凥,羊冷毛而毳,鸟臕色而沙,鸣则不食也。《经》则咀其实,余则挹芬。如黍稷稻粱侑以爪食雉羹、麦食脯羹也。灵文贝叶,则参术蓍苓乎初食阿含深密,次《般若》、《楞严》,次《楞伽》,卒以《法华》、《华严》饱焉。殆茗荈丹砂,阴阳日月之精气耶?噫!嗟何及矣。予饿夫也,必待珍错而后饱,则死久矣。箪食瓢饮,可以不死。不知何者是予究竟资粮也。噫!

同类推荐
  • 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

    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平胡录

    平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黄帝阴符经批注

    黄帝阴符经批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阳真人金阙玉锁诀

    重阳真人金阙玉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语言的陷阱

    语言的陷阱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在影视世界体验生活

    在影视世界体验生活

    一个普通人突然获得了穿梭世界的能力,自然会利用这份能力改善生活,然后在各个世界中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 梨花之诺

    梨花之诺

    “还有,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是说如果……在梨花盛放之时我会来找你。”“我等你!”“那时我会是最美的女人,你也一定要成为最厉害的侠客!”
  • 风云侵

    风云侵

    她是南周国太傅庶女苏元夕,父亲苏新庭虽无儿出,却教女有方,持家有道,维政有度。多年后,其与嫡姐苏南枝美名,流芳百世。她以着多重身份,自如与江湖与家国间,只为亲朋好友安宁,再有多余的力气为苍生做一点点别的事。她历着凡或不凡的磨难,尝尽喜怒哀乐。这只是一个平凡性格的人,经历的短暂一生……
  • 他是我的小浪漫

    他是我的小浪漫

    他是商界霸主,世家大少,身份尊贵,她是学渣,是被继母陷害的可怜虫,是被家里赶出来的问题少女。整个帝都的人都知道他宠她,她打架他撑腰,她拍电影,他包场请人看,有人问他,到底喜欢宋小姐什么?他说,阿黎什么都好。
  • 中马企业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中马企业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中马企业会计准则比较》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马来西亚现有的会计准则,试图揭示中国与马来西亚在企业会计准则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吸引马来西亚投资提供会计技术支持。同时,本书也为国际会计比较理论研究者、会计专业学生等提供帮助。本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目前国内对中国与马来西亚会计准则比较的研究空白。
  • 屠岸

    屠岸

    凌霄何在,可有三尺神明?有仙陨于上,落而下,世间修仙者为争夺,天地间一片血色,如同修罗地狱,这屠戮之地如何得生。
  • 从单细胞开始进化

    从单细胞开始进化

    某天,世界出现了大量连接异世界的空间裂缝。异人,巨兽,纷纷来袭。重生成单细胞,从最弱小的状态开始吞噬进化!化身猛兽,吞噬星空!
  • 老师的提包

    老师的提包

    《老师的提包》是著名作家川上弘美代表作。三十七岁的月子,总是一个人坐车,一个人散步,一个人喝酒,直到和高中老师在居酒屋相遇。她已想不起他姓什么,只好含糊地以“老师”相称。他们一起饮清酒、品和食,到林间漫步,去樱花下流连,在涛声不绝的夜晚吟诵俳句……纵然世间万物堆叠,两个看似孤寂的人,隔着遥不可触的时间,渐渐砌起三生三世难以忘怀的深情。世间爱有千万种,在《老师的提包》里,爱是欲言又止,痛是欲语还休。年少时情感激越,《挪威的森林》或许足以带来慰藉;长大后,《老师的提包》更能触动你渴望细水长流的心。
  • 余生请指教胡杨

    余生请指教胡杨

    一个关于高考关于救赎,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