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60400000082

第82章

第十知習氣稠林中。文二同前。此中習氣者。非種子。非無堪任。但是慣習故名爾。別顯中十句。一行不行差別者。與果現在非現在差別故。謂過去慣習。如恒河女惡口習。舍利佛蛇習故。聞佛訶責食不平等。所食吐出。大迦葉聞乾闥婆王皷瑠璃琴起舞習等。此中云行不行者。謂雖有宿習。有現起不現起者故。二隨趣熏習者。道熏差別故。謂隨六道中後受生趣有受前趣中習。如人曾生地獄受苦。見同受罪者。雖不憶識。然見之不喜。或怖畏。若見曾同人天中受樂者。歡喜樂見愛。淨習不淨習。臥樂仰覆等習。乃至廣說應知。三隨眾生行者。親近眾生重故。如人狎習善人則善。狎惡則惡。唯上智下愚。其性不易。其中庸者。畜亦有之。如說戰象近寺安之即不復肯戰。近屠安之戰闘如故。四隨業煩惱者。功業煩惱重故。謂內心放逸。或由富貴自恐好行婬欲飲酒等言成就慣習。如涅槃云。如人好眠眠則滋多。貪婬嗜酒亦復如是。五善不善等者。三性業重故謂凡所營業。不出三性。營善業者。通漏無漏。不善業及無記者。一向有漏。此三性業人。乃至夢中。亦營習其業。六隨入後有者。中陰重故。謂在中陰時。有前本有習。如人樂脩梵行。至中陰中。亦無欲染故。七次第重者。與果次第重。故謂隨一慣習。於諸趣中。次第受身。皆有彼習故。八不斷煩惱等者。離世間禪因重差別。遠入重不斷煩惱煩惱掌故。差別下釋上句。謂由禪中不斷煩惱煩惱掌故。生於上界。猶有彼習故。云遠入也。九實非實等者。同法異。外道行解脫重者。謂以諸外道不同佛法故。名為異。彼取無想以為解脫。於此邪正。各有習氣故。云有實不實。實是小乘。不實是外道。十見聞等者。乘重差別故。謂大小相對。三乘人法隨有見聞親近。皆有重習故。

第十一三聚稠林中。文二同前。別中五。一約種性以分三聚。謂無涅槃法者。是邪定。有涅槃法者是正定。正定中三乘各別一向各自定。離此二種是不定性。論約位言。非定五性不會意者。妄紛淨爾。二約解惑以分三聚。謂正見是善行因。三善根中正見一種。定起善業名為正定。無貪無瞋不定起善。名為不定。邪見是惡行因。謂煩惱中邪見一種。定起惡業。名為邪定。餘名不定。三約行業。以分三聚。謂五逆中一一逆罪。定招惡道。名為邪定。梵本中。名五無間。邪定相者。此但因果。名義不相違。信等五根定感善趣。名為正定。與上相違。名為不定。四約邪正二位。以分三聚。謂翻八正名為八邪。因此以立外道邪位。名為邪定。正性離生名為正位。因此以立聲聞正位。名為正定。五直約大乘菩薩得失。以分三聚。言染著邪法邪定者。論經妬恡惡行不轉邪定相。謂捨可化機名妬。不善施財名為壞波羅蜜。相違者此中六蔽障六度行故。名相違。謂妬障後三慧定進。恡障施行。惡行障於戒忍二行。由此障故。令諸菩薩正行不成。說為邪定。正定不定。准即可知。

第三總結上三種成就。結善安住地。可知。

第四明說成就中二。先總標。後佛子此菩薩善能下別顯。

前中知眾生諸行者。牒前。入行知法器令得解脫者明稱根說法故。

後別顯中四。一智成就。二佛子菩薩住此善惡地作大下。亦智成就。亦口業成就。三以無量下唯口業成就。四佛子菩薩住第九地下法師成就。

初中二。先明隨所知者是所說法。後一切行處下明隨所依。是所逗器。前中云善能演說聲聞乘等者。說解脫器得熟故。謂說化法令眾生解脫器熟也。解脫體正度故。解脫差別。以三乘法。乃至令得佛果解脫故。後隨所依中三。初總明隨器說法。二能隨下別顯所說。三令生信解下總結化益。初中云一切處行者。隨所對器心等所行處故。(〔茲〕入行成就中有心調林此中脫也)智隨行故者。謂就說者智隨彼器者。心等行處行故。論云何者隨所依說所法對器故。名釋隨根等。言於隨應者授對治法故者。釋論經隨使。謂隨使對治故。上二句是化法。(即此中總句是也)言所說法器成者。明法器。釋隨根等。以器成說法故。隨根隨信而為說法。此義二句說者此是。末後結文。二別顯中。能隨眾生四字。及後而為說法四字。遍配中間十句。此文與前入行稠林大同。略無心行。與論經多少數異。名目有殊。此經有十稱。論經有十三種。一心者。論經有。此經前文亦有。明此文無。二使者。此中云眠縛。三根者此彼同有。四信者。此云解。前已會釋。五境界差別種種行習氣者。此是樂欲。謂於可愛事起希望故。差別者。與不希須境異故。種種行者。境非一故。六隨順一切境界智者。此是報生智通三性。非聞思脩。七性。八生。九煩惱。十業。十一習氣。十二三聚等六此彼同有。十三乘者。此無也。論總科為六種器。一初五名譬喻器。然後即引第五句。證以前四。若無樂欲。為器不成故。所以者何。聞重聚集成教體中。只言隨墮樂欲聞者識。不云隨餘心所法故。言譬喻器者。謂若化物令成器性。如稼穡法具五因緣彼所種物成就堪用。一種有心堪生者。此喻心王。二除生礙緣喻治使。三有根增益益生力。喻信等根。四是決定究竟生喻勝解。五種已後根等運運速能長進此喻樂欲故。名譬喻器。二次一隨順一切境界智。名種種異行器者。此是報生智。通有漏善等三性故。三次一隨順性行稠林名乃至得成就器。此是譬喻器家果。彼是此因。從因數習究竟成性故。云乃至成就。四次一隨生煩惱業習氣。名隨詞辦器者。謂彼起生煩惱業。三障與作。同行功辨化之重。成習令轉故。五次一隨聚差別名定不定根轉器者。謂隨其所宜。轉令勝進故。六後一隨乘信名隨乘因能乘出器者各依自所乘。乘之出離故。此文是今經木總結前諸器隨自乘獲益也。三總結前諸器。由隨順信解。增益智慧。各隨自乘解脫也。

二亦智成就亦口業成就者。論中先微問口業。結云智成。從前為智。知說儀故從後口業。具二十種法師德故。論中說者是口業。入深義也。持者。是智成就。顯守護法也。二十種法師。具如論說。

三唯口業成中二。先明無[得-彳]智能起語言。後何等下正顯四無[得-彳]。

前中四。一明法師行。謂護法。二以無量等者。名前所說。為善巧智。以能起此四辨故。知菩薩四辨不依尋伺。從淨覺起。三用菩薩等者。言詞柔耎故。四常隨等者。一切時所說不離無礙智故。後廣分別中。四無礙解。略以四門分別。一釋名。二辨體。三所依。四漏無漏。初釋名中二。先總。後別。言無礙者。說法稱根自在成就。總名四無礙。帶數釋也。別者。法義詞辨辨亦樂說。軌生物解。及持自性。名法。教所詮顯。名為義。剖折明白。名為辨。亦說稱物根。令其生喜。名樂說。四是所緣境。解是能緣智。謂即能緣教法之智。於所緣一名句等中。能現一切能詮句故。此法之無礙解。依主釋也。餘三准知。餘門分別。具如別章。

後正顯四無礙中。先略明。後廣釋。

前中二。先徵。後所謂下釋。釋中先列四名。後此菩薩下正顯。此四無礙體。但一後得智。就所緣境。分為四種。一法體者。明法自體。二依境界體者。於法體上。有差別義。三正得與眾生者。依自所得。說與眾生。四正求與無量門者。隨諸眾生正求差別。與無量門。下重釋中。初釋法無礙。內遠離二邊生所攝者。遮餘法故。名離二邊。表自體故。名生法攝。如色礙相。舉例顯示。等餘一切。二釋義無[得-彳]中。彼遠離等。牒舉前法。如實智下就法辨境。菩薩住彼。約人辨境。如色下亦舉類顯虗妄分別。正顯差別之義。若小乘。說色有苦無常等義。今約大乘。說此色法。但是妄情。理實本無是色之言。三釋詞中。隨他所喜言說正知者。解於他所樂之言。釋正智也。隨他等釋與也。四釋樂說中。先牒舉前詞無量。後約辨樂說無量種義。語是詞中差別。釋無量門也。隨知下釋與也。亦名辨無礙解者。謂剖折分明令他樂說故。

自下廣釋中。理實此四於一切法隨說皆具。今約一周圓數之則列其十門。以顯無盡。一自相。二同相。三行相。四說相。五智相。六無我慢相。七小乘大乘相。八菩薩地相。九如來地相。十作住持相。於中。初五汎知理教。後五知三乘淨德。前中。初四正就所知。明無[得-彳]。後一約能知智。前中初三知義。後一知教。前中一約知事法。事法緣別。各住不雜。名為自相。二知理法。理法遍通。名為同相。此二當相明法。三約時辨法。謂三世遷流故名行相。四對機宣教名為說相。五約能知智。分四無礙。非是知於智故。名為智相。後五中。初一總知三乘離相淨證。名無我慢。後四。前中。一通知小大。餘三別知大乘菩薩地因。後二知果。一體。二用。可知。下次第釋中。釋此十章。即為十段。

就初自相中。法義是總別一對。於緣生法。總知自相。別知差別。詞及樂說廣略一對。少名顯法名為詞。眾多異名。堅固彼義。令他愛樂。名為樂說。言想堅者。想是起言所依。是故餘論中。或云想。或云聲。或云名。或云字。或云施設。皆是名之異稱。以言名顯義。令義堅固。故名想堅。想堅多種。名想差別。重釋中不壞牒詞。隨所覺明自解。此云無錯謬說也。隨彼等顯應機說也。次第不斷名不息者。是常說也。無量眾多等。於一一法。就以無量異名廣說也。為堅彼義者。謂以異名多說意。成本義故。令堅固也。

第二下明同相。於中法義約二諦分。後二約廣略分。初一切法同。一無性。二有為法。同無常相。三假名同者。法同無。俱假以說。四假名假名同者。復以假名更重顯之。下重分別無常入無我者。釋義順法。謂觀無常即解無我。是故第二門入初門智境。如第六地中云隨順觀世諦。即入第二義諦。是也。次牒詞文。於前假名法上。復以餘假名。隨應根說故。云不斷。次不壞無邊者。牒樂說文。不壞前假名。而能以餘異假名說。謂異名雖說。不乖前詞。故云不壞也。

第三明行相。了知一念緣生現行名法。知過未緣生行名義。於前二法假設名字詞。即以此名宣說彼事。名樂說。下重釋中。一一世現在故者。通論過未。各有現在故。云彼彼世間攝。是一一世中各有多門異說。言見過未知現在者。釋義順法。如是菩薩下結後成前。謂以後義成前法無礙境。下釋樂說。言事行相不出三世者。釋前所說事。經中一一世皆不出三世。言無邊法明者。異法明。異法明則是聞思慧照法故。

第四明說相中。就教本釋。以分法義。約所隨心言。分詞樂說。謂隨物言音說故。云隨順說。隨心異說。意義不殊。故云相似說。餘文可知。

第五明智相中。法義約現比智。以分詞與樂說。約淺深。以分故。論云。一現見智。二比智。三欲得方便智。四得智謂計智。現前見法謂四行相境。境非一故差別也。比智不現前見。比類知故。餘如前說。然法比二智。諸宗說異。菩薩婆多宗。最初證知諸法真理故名法。後智境智與前相似名為類智。如俱舍二十三說。若經部宗。知現在世名法智。知餘殘名比智。如成實論二十六說。依大乘宗。法類差別自有三對。一三心法類。依別總緣於生法假故。謂治二障。各分二品。一內遣有情假緣智。能除耎品分別隨眠。二內遣諸法假緣智。能除中品分別隨眠。三遍遣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一切分別隨眠。前二是法智。是無間道。後一是類智。是解脫道。除二障上品隨眠。如成唯識第九卷說。二二種十六心法類。約能取所取別故。八觀真如八觀正智故。亦如唯識及雜集第九說。三據觀現不現境。辨法類異。謂欲界及上二界故。亦如唯識第九及瑜伽十六說。此中法有二義。一教故。二所緣理法故。類有一義。謂種類故。今此論文通諸說。以現見之言。即是緣現所取如境。亦緣欲界現在境故。詞中云欲得方便者。謂詞說世諦。與得第一義。作方便故。樂說中云得智者。說第一義。令正證得故。重釋中。釋初法智。云知諦差別者。是二諦不同。又一義如前釋。言不異方便者。釋不壞方便。謂見不異法。名不壞法智等。舉經對顯。釋比智。云如此如實等。釋顯此義。以現所知類餘知法。釋樂說中非顛倒異說者。稱理說故也。

第六明無我相中。真俗二觀。以分法義。謂觀真一相無我不壞故。觀俗蘊界等方便入無我故。說中勝妙分詞樂說。謂令世歸敬故。說法言詞愚智共識。名易解了。音聲慈耎聞者皆欣。名為美妙。樂說中理漸深益轉多故。下重釋內。釋初無礙中。先順釋。謂無我不壞故下反顯。謂取己能解名為我知。取己能得名為我證。如是壞。則明不取名為不壞也。陰等方便下釋義順法。謂觀陰等以為方便。得入真諦無我法故。是故下結後成前故。是菩薩智境也。一聚積下釋顯無我。謂迷陰故計聚積我。以迷界故計異因我。以迷入故計欲著我。以迷四諦緣生故計作者我。說此陰等。對四我。以顯無我。雜集第一中。廣顯蘊等所治之義。云云。

第七明大乘相中約權實以分法義。謂同觀唯是一乘。約權異性。說三差別詞及樂說。依總別以分。總說三乘令得解脫。名詞無礙。隨物心念。於一一乘。無量種說名樂說。下重釋中。文顯可知。

同类推荐
  • 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经

    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禅林宝训音义

    禅林宝训音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飞步五星经

    太上飞步五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审分览

    审分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美国文化管窥

    美国文化管窥

    本书是院级教研立项“美国文化研究”的结项成果,包括对待美国文化的心态与做法,感受得州的自然与文化,印度人说英语对我们的启迪等内容。
  • 汉书

    汉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会真前传

    会真前传

    至无尽追杀中远离尘世喧嚣,在万族林立的诡秘世界无声潜行。当最后一片净土沉沦,少年手持会真令,进入修真末流门派。因为复仇,而将自己卷入了一场有着无尽血雨腥风的修仙旅途。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异能娇妻:温柔总裁,求饶啊!

    异能娇妻:温柔总裁,求饶啊!

    “停停停,疼疼疼。”陈言希看着眼前的人儿在哀嚎,翻了个白眼。针还没戳下去呢,喊天喊地的。陈念晚睁开一只眼,小心翼翼地瞧着自己的手,咦?又看了一眼护士,“怎么还不扎?”陈言希实在看不下去,抢过护士的针头,撸起袖子,“我来。”护士吓得睁大了眼睛,这这这这...“哥,我错了...”某人撒腿就跑,继续在医院哀嚎,“救命啊,杀人啦……”
  • 盛世卿歌

    盛世卿歌

    她本是一介女儿身,睡了一觉就变成一国“王爷“,而且还粘上了一个牛皮糖。皇帝:拜托,睁眼看看,被扔掉的是朕好吗?
  • 在漫威添砖加瓦

    在漫威添砖加瓦

    我是祖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尽量与现阶段主资料相符。活动范围主要在国内,中间可能穿插各大主要事件。本文主要讲漫威电影宇宙,漫画不会涉及,那个时间线太乱。有X战警,无异人族,深度数据党别进,有毒不深。本文的世界规则不是OAA,相当于玄幻中的天道。有五大神明,有生命法庭,不过不会涉及太多。有宇宙段落,篇幅不会太长,主要场地还是地球。就这么多,好坏无所谓,写着玩,绝对完本。换了好多类型,也就这个写着舒服。
  • 妙医圣手

    妙医圣手

    一场意外的遭遇,让医学生林阳从此能够看见鬼,并从鬼魂身上获得医术、君子四艺以及武术等等知识和能力!从此,岳飞、吕布、项霸王;苏轼、李白、张仲景……历史上的名鬼甘愿为他效命!他的人生,注定与众不同,精彩万分!针药治人,符箓渡鬼,尽显医者慈悲;以手为笔,沾魂作墨,沟通天地阴阳!这,就是林阳的大道!(欢迎各位书友加群,五志的小黑屋:168330720)
  •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道霸主

    武道霸主

    人有三魂七魄,七魄壮,能肉搏蛟龙;三魂升,可手摘日月!少年罗峰痴情三年,却换来无情背叛!夺舍融合后,他身具五魂十四魄,成为天下第一妖孽,带着霸道之势,横扫寰宇八荒!
  • 搁浅

    搁浅

    我们八驿镇紧靠松花江,曾是北方驿道上的一个站馆。镇上很多人都是站人的后代,可许建来却不是,他家是后来从外地搬来的。离开八驿镇三里多地,有一座省属监狱,他老爸就在那儿上班,管后勤伙食一类,也穿警服,来回骑车子,从街上日日地驰过,那也是很抖精神的。监狱系统的人归省里统一调动,忽而这忽而那,自己说了不算,一纸调令,许老爸就来了。还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许建来的妈妈就病故了。我们都记得当时出殡的场面,许建来手上撅着一根雪白而琐碎的灵头幡,哗哗啦啦地飘拂在劲飕的秋风里,走着很规范也很僵硬的步子,就像仪仗队里的新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