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0700000014

第14章 色诊面色总义(7)

再舌上白苔粘腻,吐出浊浓涎沫,口必甜味也,为脾瘅病。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搏,土有余也,盈满则上泛,当用省头草芳香辛散以逐之则退。若舌上苔如碱者,胃中宿滞挟浊秽郁伏,当急急开泄,否则闭结中焦,不能从膜原达出矣。

若舌无苔,而有如烟煤隐隐者,不渴肢寒,知挟阴病。如口渴烦热,平时胃燥舌也,不可攻之。若燥者,甘寒益胃;若润者,甘温扶中。此何故,外露而里无也。

若舌黑而滑者,水来克火,为阴证,当温之。若见短缩,此肾气竭也,为难治。欲救之,加人参、五味子,勉希万一。舌黑而干者,津枯火炽,急急泻南补北。若燥而中心浓 者,土燥水竭,急以咸苦下之。

舌淡红无苔者,或干而色不荣者,当是胃津伤,而气无化液也。当用炙甘草汤,不可用寒凉药。

若舌白如粉而滑,四边色紫绛者,温疫病初入膜原,未归胃腑,急急透解,莫待传陷而入,为险恶之病,且见此舌者,病必见凶,须要小心。

杂病舌苔辨证篇

(仍与伤寒温病相出入。)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脾胃津液上潮而生。故平人舌中,常有浮白苔一层,或浮黄苔一层,夏月湿土司令,苔每较浓而微黄,但不满不板。其脾胃湿热素重者,往往终年有白浓苔,或舌中灰黄,至有病时,脾胃津液为邪所郁,或因泻痢,脾胃气陷,舌反无苔,或比平昔较薄。(尝诊寒湿误服凉剂,呃逆不止,身黄似疸,而舌净无苔,脉象右关独见沉细无力,此脾胃气陷之征也。凡水气凌心,胃阳下陷,每忽变无苔,日久即变暗变紫矣。)其胃肾津液不足者,舌多赤而无苔,或舌中有红路一条,或舌尖舌边多红点,此平人舌苔之大较也。(尝见平人舌心钱大一块光亮淡紫色,但常苦梦遗,无他病也。)若夫有病,则舌必见苔,病藏于中,苔显于外,确凿可凭,毫厘不爽,医家把握,首赖乎此,是不可以不辨。

风寒为寒燥之邪,风温为温燥之邪。风寒初起在表,风温首伤肺经气分,故舌多无苔,即有黄白苔,亦薄而滑,渐次传里,与胃腑糟粕相为抟结,苔方由薄而浓,由白而黄,而黑而燥,其象皆板滞不宣。迨下后,苔始化腐,腐者,宣松而不板实之象,由腐而退,渐生浮薄新苔一层,乃为病邪解尽。

其有初起白苔,即燥如白砂者,名曰砂苔。此温燥之邪过重,宜速下之,佐以甘凉救液。亦有苔至黑而不燥者,或黄黑苔中,有一、二条白者,或舌前虽燥,舌根苔白浓者,皆夹湿夹痰饮之故,亦有苔虽黄黑,浇薄而无地质者,胃阴虚故也。苔有地质与无地质,此虚实之一大关也。(尝见有舌根白苔板浓,如水久泡形,而两边现红肉两点者,是下焦寒水盛结,真阳不宣也。)湿为浊邪,兼证最多。风湿伤表,苔多滑白不浓;寒湿伤里,苔多腻白而浓。

暑温、湿温、温疫、温热皆湿土郁蒸之气。冬温,因阳不潜藏,亦湿土郁蒸之余气。数者皆从口鼻吸入肺胃膜原,由里而发。春温为冬伤于寒,寒郁久而化热,寒燥之气,又能搏束津液水饮,伏于膜原,与热混合,亦由里而发。暑湿晚发,名曰伏暑,因夏伤暑湿,伏于膜原,秋日凉燥之气,又从外搏遏在内之暑湿,此由表邪引动里邪而发,暑湿疟疾,亦多由此。是伏邪、时邪皆由里发,即多夹湿,故初起,舌上即有白苔,且浓而不薄,腻而不滑,或粗如积粉,或色兼淡黄;迨传胃化火,与糟粕相抟,方由白而黄而黑而燥;其暑温、湿温之邪,多黄白混合,似黄似白,或黄腻,或灰黄,而皆不燥。此等舌苔,即有下证,或大便不通不爽;宜熟大黄缓下之,以舌苔不燥,肠中必无燥粪,多似败酱汁,故不宜猛下。此燥邪、湿邪、燥湿混合之邪舌苔之大较也。(上石芾南《医原》。)舌者心之窍,凡病俱现于舌,能辨其色,证自显然。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假如津液如常,口不燥渴,虽或发热,尚属表证。若舌苔粗白,渐浓而腻,是寒邪入胃,夹浊饮而欲化火也。此时已不辨滋味矣,宜用半夏、藿香。迨浓腻而转黄色,邪已化火也,用半夏、黄芩。若热甚失治,则变黑色,胃火甚也,用石膏、半夏。或黑而燥裂,则去半夏,而纯用石膏、知母、麦冬、花粉之属以润之。至浓苔渐退,而舌底红色者,火灼水亏也,用生地、沙参、麦冬、石斛以养之,此表邪之传里者也。其有脾胃虚寒者,则舌白无苔而润,甚者连唇口面色俱痿白,此或泄泻,或受湿,脾无火力,速宜党参、焦术、木香、茯苓、炙草、干姜、大枣以振之。虚甚欲脱者,加附子、肉桂。若脾热者,舌中苔黄而薄,宜黄芩。心热者,舌尖必赤,甚者起芒刺,宜黄连、麦冬、竹卷心。肝热者,舌边赤或芒刺,宜柴胡,黑山栀。其舌中苔浓而黄者,胃微热也,用石斛、知母、花粉、麦冬之类。若舌中苔浓而黑燥者,胃大热也,必用石膏、知母;如连牙床唇口俱黑,则胃将蒸烂矣,非石膏三、四两,生大黄一两,加粪金汁、人中黄,鲜生地汁、天冬麦冬汁,银花露大剂投之,不能救也。此唯时疫发斑及伤寒症中多有之。尝治一独子,先后用石膏至十四斤余,而斑始透,病始退,此其中全恃识力。再有舌黑而润泽者,此系肾虚,宜六味地黄汤。若满舌红紫色而无苔者,此名绛舌,亦属肾虚,宜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等。更有病后绛舌,如镜发亮而光,或舌底嗌干而不饮冷,此肾水亏极,宜大剂六味地黄汤投之,以救其津液,方不枯涸。(上江笔花《医镜》。)苔因内热,致脾气闭滞不行,饮食津液停积于内,故苔见于外,若脾气不滞,则饮食运化,津液流通,虽热甚,不必有苔也。(吾每诊寒湿内盛者,往往舌不见苔,及服温散之剂,乃渐生白苔,转黄而病始愈矣。)舌青,或青紫而冷滑者为寒证。青紫而焦燥。或胀大,或卷缩者,为热证。寒甚亦必卷缩,筋脉得寒而收引也,然必不焦燥,凡舌强硬短缩,而神昏语乱者,不治。亦有痰病,而舌本硬缩,及神昏不语者,当以形证色脉参之。热病,舌本烂,热不止者死。伤寒,阴阳易,舌出数寸者死。

(按∶此乃房劳复,非阴阳易也。上郭元峰《脉如》。)

杂病舌苔辨证篇

天中发黑色,两颧上发赤色应之者,不出六十日兵死。若年上发赤色应之者,不出三十日死。若命门上发赤色应之者,(相法以耳前为命门,两眉之间为命宫。)不出百日市死。妇人产死、兵死同。(《千金翼方》。)妇人临产,或难产之际,欲知生死吉凶者,但视产妇面青、唇青、舌青,口吐涎沫,大出不可止者,母子俱死也。唇见青色,而舌赤者,母死子活,唇面俱赤如常,独舌青者,子死母活。(上巢氏。)

杂病舌苔辨证篇

舌乃心之苗,红紫,心热也;熏黑、心火极也;(亦有寒湿。)淡白,虚也。

鼻准与牙床乃脾之窍。鼻红燥,脾热也。惨黄,脾败也。牙床红肿,热也。破烂,脾胃火也。

唇乃脾胃之窍,红紫热也,淡白虚也,如漆黑者,脾胃将绝也。口右扯,肝风也;左扯,脾之痰也。

鼻孔肺之窍,干燥,热也。流清涕,寒也。

耳与齿乃肾之窍,耳鸣、气不和也;齿如黄豆,肾气绝也。

目乃肝之窍,勇视而睛转者,风也;直视而不转睛者,肝气将绝也。以目分言之,又属五脏之窍。黑珠属肝,纯是黄色,凶症也。白珠属肺,色青,肝风侮肺也;淡黄色,脾有积滞也;老黄色,乃肺受湿热,疸症也。瞳人属肾,无光采,又兼发黄,肾气虚也。大角属大肠,破烂,肺有风也。小角属小肠,破烂,心有热也。上皮属脾,肿,脾伤也。下皮属胃,青色,胃有寒也。上下皮睡合不紧,露一线缝者,脾胃虚极也。

面有五位,五脏各有所属。额属心,离火也。左腮属肝,震木也。右腮属肺,兑金也。唇之上下属肾,坎水也。五脏,里也。六腑,表也。小肠,心之表,小便短黄涩痛,心热也;清长而利,虚也。胃乃脾之表,唇红而吐,胃热也,唇惨白而吐,胃虚也;唇色平常而吐,作伤胃论。大肠,肺之表,闭结,肺有火也。肺无热而便闭,必血枯,不可通下。脱肛。肺虚也。胆乃肝之表,口苦,肝旺也;闻声着吓,肝虚也。(亦是心包有痰。每闻声,即四肢惊掣。)膀胱、肾之表,居脐下气海之右,有名无形,筋肿筋痛,肾水之寒气入膀胱也。

面有五色,一曰红,红病在心,面红者热。一曰青,青病在肝,面青者痛。一曰黄,黄病在脾,面黄者脾伤。一曰白,白病在肺,面白者寒。一曰黑,黑病在肾,面黑而无润泽,肾气败也。望其色,若异于平日,而苗窍之色,与面色相符,则脏腑虚实,无有不验者矣。(苗窍,即《千金方》门户井灶之义,非仅以辨五脏之部位也。)脐风者,风寒由脐入也,发于七日之内。(亦有禀于先天者,命火未全,寒从脐下上冲,故均名脐风。)风附木则鸣,目乃肝之窍,故两眼角先有黄色。肝邪克脾,鼻准,脾之窍,故准头又有黄色。由脾犯肾,故两唇色黄而口撮。舌强者,肾邪犯心也。初起,吮乳必较前稍松。两眼角,挨眉心处,忽有黄色,宜急治之。黄色到鼻,犹易治也;到人中、承浆,治之稍难。若已见唇口紧束,舌头强直,不必治矣。(《集成》辨儿之禀浓者,眼角准头,多见黄色,然先生从亲验得来,决非虚语,禀浓者,面色必赤,其黄深隐,而仍黄中透赤也。脐风者,面色必夭,其黄浮滞也。上夏禹铸《幼科铁镜》。)山根之上,有青筋直见,或横见者,俱肝热也。有红筋直见或斜见者,俱心热也。黄筋见于山根,或皮色黄者,不拘横直,均脾胃之证,或吐或泻,或腹痛,或不思食。(上陈远公法。)囟门凸起者,肝肾肺胃风热湿热也;下陷者,或因先天不足,或因泄利过度,脾肾虚寒气怯也;疾跳或断续无伦次者,气脱也。(添加。)

外诊杂法类

诊毛发法

须、鬓、阴、腋诸毛详前三阳上下气血多少篇,兹不复赘。

肺主身之皮毛。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五脏伤败,毛悴色夭者,死于脏气所不胜之时也。手太阴者,行气而温于皮毛者也。故气绝则不荣皮毛,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爪枯毛折。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足少阴者,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气绝则骨不濡,肉不能着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肾,其华在发,故丈夫八岁肾气实,齿更发长。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枯。(以上《内经》。)发者血之余也。心与小肠主血,故小肠绝者,发干直如麻,不得曲伸。小儿病,其头毛皆上逆者死。

其发枯黄者,心肾血气俱不足也。(以上《脉经》。)足厥阴肝脉与督脉会于巅,故勇士之怒,发立上指。平人肝热,其气上冲,头皮一块肿痛,发根为之粗硬而逆起。(以下四节添加。)

诊毛发法

平人眉忽生一长毫,异于众毛,拔之三、五日复生者,胆中血热也。在小儿必生急风。《脉经》曰∶胆绝,眉为之倾。

平人鼻中忽生一长毫,粗硬异于众毛者,肺中血热也。拨之三、五日即复生,久不治,即生肺痈发背。夏子益《奇疾方》有鼻生长毫,硬如铁丝,触之其痛彻心,为肺大热也。

发通五脏,而尤切于心肾。故病温疫热毒,及服毒药,与饮酒大醉者,以冷水浸其发。又喉蛾急疗等证,察有赤发者,急拔之,是热血上逆也。

诊鼻法

肾乘心,心先病,肾为应,色皆如是。男子色(以黑色言。)在于面王,为首腹痛,(首腹,大腹。)下为卵痛,其圜直为茎痛,高为本,下为首,狐疝 阴之属也。女子色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散为痛,抟为聚,方圆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随而下至胝(谓其色连人中。)为淫。(谓伤中淋露也。)有润如膏状,(谓鼻准色黑光浮而明如涂膏者。)为暴食不洁。(暴食即出不洁,仓公所谓迥风。)其色赤大如榆荚,在面王为不月。(《内经》。)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此承上句说下,非专论目也。)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末五句非专论鼻色。仲景。)黄色见于鼻,干燥如土偶之形,为脾气绝,主死。若如桂花,杂以黑晕,只是脾病,饮食不快,四肢怠惰,妻外家之累。(见前。)鼻头色黑而枯燥者,房劳;黑黄而亮者,有瘀血;赤为肺热。鼻孔干燥,目瞑,漱水不咽者,欲衄也。鼻孔黑如烟煤而燥者,阳毒也。鼻孔煽张者,肺绝也。但煤黑而不煽不喘者,燥热结于大肠也。黄黑枯槁,为脾火津涸。

大便燥结,鼻塞浊涕者,风热也。鼻孔冷滑而黑者,阴毒也。鼻头汗出如珠,为心脾痛极。(石顽《医通》。)按∶前《千金》五色入门户井灶篇已见者,兹不复具。览者宜互观之。

诊人中法

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肌肉,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肉先死也。甲笃乙死。(《内经》。)病患鼻下平者,胃病也;微赤者,病发痈;微黑者,有热;青者,有寒;白者不治。

(凡急痛暴厥,人中青者,为血实,宜决之。《脉经》。)凡中风,鼻下赤黑相兼,吐沫而身直者,七日死。

按∶人中内应脾胃,下应膀胱子户。凡人胃中与前阴,病湿热腐烂,或瘀血凝积作痛者,往往人中见赤颗小粟疮,或常见黑斑,如烟煤晦暗者,知其气络有相应也。

同类推荐
  • 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

    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Where the Blue Begins

    Where the Blue Begi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分别经

    分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形意拳十法

    形意拳十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陵望汉江

    金陵望汉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都市之谁都惹不起

    都市之谁都惹不起

    你敢惹我吗?我是万年重生者;你敢惹我吗?我的身上有系统;你敢惹我吗?我是仙帝穿越者。对不起,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薛宙打了一个响指,所有的人灰飞烟灭。在绝对牛逼的人面前,所有喜欢装逼的人都只有死路一条。
  • 遗落的辉煌
  • 听说你不爱我了

    听说你不爱我了

    三年前,他们相爱,陆宸对叶朝歌说:“我娶你为妻,相伴一生。”三年后,他们相遇,陆宸对叶朝歌说:“曼曼离不开我,对不起。”如若爱忘了,我该拿什么挽回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农民工问题的产权经济学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农民工问题的产权经济学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以历史逻辑为顺序,以城乡产权制度改革为背景,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结论:首先,农民工劳动力产权侵害是农民工问题的本质;其次,农民工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民工进城务工具有正的外部性;再次,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是降低交易成本、保护农民工产权、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
  • 小美后

    小美后

    (本文更新稳定,放心收藏。)一只神奇的小白狗,带来一次热爱宠物的小美女的神奇的穿越。有会说话的鸟儿,有日行千里的白龙驹,有爱宠之人,也有利用宠物之人。有儒雅的商界奇才,有身份显贵的太子,有嗜血的国王,都不肯轻易放手。是不是这颗心,终要交付?
  • 秋在枝头

    秋在枝头

    韩丽莎第一次看清秋部长的嘴脸,是全市统战工作现场会结束后的那天下午。散会以后,秋部长悄悄将市委统战部的李部长一行留了下来,在招待所的雅间里开了一桌很上档次的晚宴。秋部长满面红光,酒未沾唇便三分醉意,端着酒杯环顾了大家说,这次摆酒有两个意思,一是特别宴请李部长,二是为韩丽莎接风,谢她一调来就出了大力,使会议开得空前成功。韩丽莎一听,脸马上红了,激动之余有些紧张。她没想到秋部长居然将新来乍到的她看成一个人物。
  • 灯光下的迷失

    灯光下的迷失

    主要是以我去年大一生活为线索写下去。写主人公杨子轩在书中与几位女生的藕断丝连和念念不忘。心里想着初中喜欢了四年的李惠子,却又每周打电话关心远在贵阳的周小。同时又与学校的尚荷有暧昧关系。在去成都公交车上和初三同桌严欣晗不期而遇。并被严欣晗亘古不变的纯真所吸引,男主人公开始反思,但是,这时一直同自己称兄道弟的小平头又带自己去见世面。寒假回家,先前抛弃自己的阳子,主动联系到自己,声称自己怀孕。希望陪同去医院做人流手术。手术过后,两人在宾馆朝夕相处。阳子对杨子轩产生真正的感情,希望和杨子轩重新开始。但是,主人公的心里却一直想着在读幼儿教育的李惠子。
  • 中国历史文论选读

    中国历史文论选读

    《中国历史文论选读》是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凭编写的一部中国古代文论名篇选集。全书按照内容共分为八个单元,即:封建礼制、统一大势、布衣将相、经济贸易、朝政积弊、盛衰兴替、原道论术和历史学说。所选文章都是对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人物与事件、制度与规律加以论说的文章。同一单元所选文章繁简互参加、难易相见。为降低阅读难度,各篇文章都有详尽的解读、注释和译文。
  • 倚念归尘

    倚念归尘

    她,生来就肩负着不一样的使命,帝王之家,身不由己。她,平生的理想便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可这一路她付出的太多,舍弃的也太多,伤痕累累……他和她注定是有缘无份,却愿给她无条件的支持,只恨以天地为鉴。他们之间的距离不远,只是咫尺天涯罢了。但愿岁月如沙,从指缝中无声地流走,等所有的一切都将化为尘埃,应该就能放下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