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2600000008

第8章 四诊正法(1)

脉论

按脉者血之府。精气之源神之。用水谷为宗。盖脉不自行随五脏元真变化于经隧之间。

显见于气口。阴阳之蕴也。自轩岐以下。难经仲景。始约言其要。迨晋王叔和以脉鸣时。撰有脉经。可谓周备详切。惜乎以大小肠诊之两寸。部位错乱。瑕瑜莫掩而后之妄男子高阳生。复创七表八里九道之名。集为脉诀。妄立图形。夫脉从心解。其可以形得耶。庸俚纰缪。大乖经旨。俗医习诵。以为权舆。迨臻颁白。脉理竟昧。讹承惑 。至今罔觉。于是脉诀行而脉经隐。至内经胗候。越人难经。仲景脉法。则益沦没不彰矣。宋庞安常始得经旨。而有人迎气口之分。西山戴同父复着刊误。亦辟其非。崔紫虚之四言脉法。滑伯仁之诊家枢要。李言闻之四诊发明。立论玄奥。李濒湖之脉学奇经。解释精详。皆有功于后学。允为当世之指南者也。医而知此。何病不瘳。故脉不明则无以别症。症不别则无以施治。脉其可以不辨乎。

夫曰浮。曰沉。曰迟。曰数。曰滑。曰涩。曰虚。曰实。曰长。曰短。曰洪。曰细。曰弦。

曰紧。曰芤。曰濡。曰微。曰弱。曰伏。曰动。曰促。

曰结。曰牢。曰革。曰缓。曰散。曰代。此二十七脉者乃脉之大纲也。逐节解悟。固无难悉。而滑伯仁谓提纲之要。不出浮沉迟数滑涩似乎太简。而实未足以尽脉。尤须察其阴阳乘伏。五行生克者。上下去来至止者。有部位不容颠倒者。有至数不容混淆者。有彼此相类者。

有疑似难别者。有真假相混者。有有胃气无胃气胃气少之殊者。有从四时。反四时者。有与证相反相合者。有一病而兼见数脉者。有一脉而兼病数症者。有杂投舛剂。致藏气不定。脉随变幻者。有确守良药。症无进退。脉不转移者。有人病而脉不病。脉病而人不病者。有脉不转移。而良剂稍辍。便见虚陷者。有老少衰旺之不同者。有新病久病之宜忌者。有寿夭吉凶之预定者。有纯阴纯阳之偏禀者。有形体之相反相应者。有合闻问望而兼诊者。有僧尼寡妇室女童男之异常人者。有贫富贵贱正人奸人六气七情之各殊者又有真藏脉。有奇经脉。有太素脉。有天和脉。有人迎脉。有关格脉。有妊娠脉。有五逆脉。有六绝脉。有七独脉。皆应详辨精确。服膺弗失。一遇诊按。生死吉凶。子了指下矣。庶神而明乎。愚按先哲有云∶余念古良医治疾。未有不先诊脉。自轩岐已然。辨人鬼。别男女。特其粗尔。微茫呼吸之间。

而生死系焉。如济北才人。颜色不变。而在死法中。其脉病也。吁、是固神于脉矣。然脉特四诊之一也。独恨近代传授匪真。偏遵脉诀。致令治疾乖讹。而倡明斯道。实乏其人。即有明良辈出。不免调高寡和。行高谤多。故刖璞怀光。鲜有识之者。嗟此生人。虽幸生偏安之宇。不死于盗贼水火。乃阴阳为患。甘枉没于时师之手。是时师本代天以降殃。固劫运所应尔。亦生人之。自取是真可为。痛哭流涕者矣。切以为医不明脉固无以别病而不明真假疑似之脉又无以别脉不明真假疑似脉之脉又无以别元气之虚实。而洞明生死吉凶之大要也脉其仅治疾云乎哉。夫浮沉迟数二十七种。

此为大纲。固无难识即其中有兼见者不过诵记之繁。有相类者而只比拟之殊。亦易易晓也。

然独此真假疑似之脉。如坡公所云∶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脉之难辨。为医之难。职此故耳。若夫二十七脉。与前论所云∶或阴阳乘伏。或息数部位。或胃气有无。或时症相应相反。一切诊法。悉宜遵根据内经难经。仲景叔和脉经。伯仁机要。濒湖脉学。是皆宗传正印。

炳如日星。无庸赘矣。至于真假疑似关头。此处差池。生死反掌虽先圣前哲。屡亦有言。但未悉阐其义。致使后学不察。往往混治杀人。余故不揣庸鄙。逐种详辨。虽未诸精奥室。但虚实犁然。一诊而明生死。未病而图预防。存神指下。识气兆先。庶几轩岐微蕴之彰而非时师拘挛之见矣。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今特举其脉之疑。似者列后。此而不力。为救正则。终无复明之日矣。

如数脉

数脉息数辐辏按举有力主阳盛燔灼侵剥真阴之实病。浮为在表沉为在里发表攻里。脉症相符。不难治也。而独有如数之脉。疑似真假之间便有生死。霄壤之殊。人多不知也。夫数按不鼓则为虚寒相搏之。脉数大而虚则为精血销竭之脉细疾。若数阴燥似阳之候也。沉弦细数虚痨垂死之期也。又有快脉即疾脉。快疾即如数脉。非真数也。若假热之病。误服凉剂。脉亦见数也。每见举世医流。诊得息数急疾。竟不知新病久病有力无力鼓与不鼓之异。一概混投苦寒。遽绝胃气。安得不速人于死乎。徐东皋云∶数候多凶。匀健略可。惟宜伤寒妊疟小儿。濒湖脉学云∶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医。实宜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据此亦尝有温补之者矣。若仅言只将君相火来医。则犹见之。未扩也夫独不有阳虚阴盛之重恙。反得洪数有力之实脉。急温桂附。旋即痊可者乎。余谨再引内经色脉篇论。以正其谬。以救其枉。为时师下一痛针法。经言冬脉曰∶其气来如弹石者。此为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为不及。

病在中。释云∶来如弹石者其至坚强。营之太过也。去如数者动止疾促。营之不及也。盖数本属热而此真阴亏损之。脉亦必急数然。愈数则愈虚。愈虚则愈数。而非阳强实热之。数故不曰。数而曰如数则辨柝之。意深矣。此而一瘥。生死反掌。愚以为何独数脉有相似者。即浮沉迟缓滑涩虚实弦紧诸脉。亦皆有相似也。又非唯脉然也。至症若如疟如痰如喘如风如淋等病。设非素娴审辨。临事最撼心目。故庸浅者只知现下。精妙者疑似独明为医之难。政此关头矣。

如浮脉

浮主于表。行从肉上。如循榆荚。如水漂木。体法天。属阳藏。司肺。时属秋。运主金也。

浮紧伤寒。浮缓伤风。浮迟中风。浮数伤热。浮洪热极。浮洪而实。热结经络。浮弦头痛。

浮滑风痰。浮虚伤暑。浮濡汗泄。浮微气虚。浮散劳极。此则大概主于浮脉。而尚有兼诊之殊者也。至若浮芤失血。浮革亡血。内伤感冒。而见虚浮无力痨瘵阴虚。而见浮大兼疾。火衰阳虚。而见浮缓不鼓。久病将倾。而见浑浑革至。浮大有力。叔和亦云∶脉浮而无根者死。然亦可以浮诊而用治表之剂乎。夫曰。浮多主表症曰。如浮悉属内病表里。不明生死系之矣。

如沉脉

沉主于里。动乎筋骨之间。如石沉水。必极其底。外柔内刚。愈按愈实。体同地。属阴藏。司肾。时属冬。运主水也。两尺若得沉实有神。此为根深蒂固。修龄广嗣之征。如病沉紧内寒。沉数内热。沉弦内痛。沉缓为湿。沉牢冷痛。沉滑痰食。沉弱气弱兼汗。沉伏闭痛。此则大率主于沉脉。而尚有兼诊之殊也。至于沉而散。沉而绝。沉而代。沉而短。沉不鼓。久病与阳病得此垂亡之候也。若沉而芤。沉而濡。沉而涩。沉而细。沉而结。主亡血伤精六极之脉诸如此类。不得概以沉属寒。属痛而混投。温散之剂也。更有如沉之脉。每见表邪初感之际。风寒外束。经络壅盛。脉必先见沉紧。或伏或止。是又不得以阳证阴脉为惑。惟亟投以清表之剂。则应手汗泄而解矣。此沉脉之疑似。不可不辨也。

如缓脉

缓为脾脉。主乎中。应乎肌肉。阳寸阴尺。上下同等。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徐不疾。不微不弱。和缓有力。鼓指有神。如丝在经。不卷其轴。又如微风轻 柳梢。蔡西山曰意思忻忻。难以名状。四时五脏得此为有胃气。其体属地天之交。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藏司脾。

时应长夏。运主季土也。不分男女老弱。心身得此。志和神畅。百病得此。不治自愈。然缓有二。此乃有胃气雍容和缓之缓也。又有缓弛之缓。缓纵之缓。缓弱之缓。缓弛者伤湿也。

缓纵者风热也。缓弱者气虚也。缓而兼涩者血虚也。浮缓者风伤经络。沉缓者湿伤脏腑。洪缓湿热。细缓寒湿。是皆有病之脉。而非真缓脉也。尚有阴虚浮洪无力而缓。阳虚沉细无力而缓是。仅肖缓之。体而非得缓之。神者也。若弦居土位。缓临水宫。盖克脉也。看此缓脉。要察胃气多少鼓击高下去来迟速便得真确。悟从心解。未可一诊了事也。

如滑脉

滑脉平匀。乃得胃气之脉也。故经云。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又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按之指下鼓击有力有神。如珠圆滑。替替不绝。男得此无病。女得此有胎。乃真滑脉也。若病则属痰饮。浮滑风痰。沉滑食痰。滑数痰火。滑短宿食。寸滑呕吐。关滑蓄血。尺滑 淋遗泄。亦脉证相应之脉也。而特有如滑之脉。骤诊亦得平和。不大不小。不见歇止。不见克胜息数如常。只是平动不鼓。牒牒而去。稍按即无此为元气已脱。仅存余气留连脏腑。经脉之中未尽断耳。先于死期旬日内便见此脉。乃绝脉也。虽有卢扁。亦难复苏。每见医者尚于此际。执以为痰。化气消痞。攻剂任投。只速其亡耳。抑何昧于生死之顿殊乎。

涩脉不同

涩脉状如轻刀刮竹。如雨沾沙。如病蚕食叶。主参伍不调。伤精亡血之病。为血痹。为寒湿入营。为心痛。为胁痛为解 。为反胃为亡阳。为肠结。为不月。为胎病。为溲淋。亦为气滞。经曰脉弱以涩。是谓久病。然亦有不同者。或人赋禀经脉不利。或七情伤怀莫解。或过服补剂。以致血气壅盛。或饮食过度。不即运化。或痰多而见独涩。或久卧久坐。体拘不运此。又非专主于伤精亡血之病也。至于虚劳细数而涩。或兼结代。死期可卜。凡诊此脉。须察病机。庶无谬治。

如迟脉

迟与数为阴阳对待之体。数六至。迟三至。息数甚悬。而缓与迟又依稀相似。但迟只三至。

缓得四至。虽略相似。主病则异。至离经之脉。则仅二至。内经谓之少气。然迟主藏病。多属寒。浮迟表寒。沉迟里寒。有力冷痛。无力虚寒。或主不月。或见阴疝。或血脉凝泣。或瘕沉痼。皆主阳虚阴盛之病也。而独有如迟之脉。凡人伤寒初解。遗热未清。经脉未充。

胃气未复。必脉见迟滑。或见迟缓。亦可投以温中而益助余邪乎。此虚实之不容不辨也。

如紧脉

紧脉形如转索无常。又如切绳。乃热为寒束之脉。故似急数而不甚鼓。暴症见之为腹痛身疼。

寒客太阳。或主风痉痫症。在尺阴冷脉疝。在关心腹沉痛。在左紧盛伤寒。在右紧盛伤食。

若中恶浮紧。咳嗽沉紧。皆主死。此证与脉反也。又有如紧之脉。乃伤寒阴症绝阳七日九日之间。得此脉。

仲景云∶脉见转索者即日死。盖紧本属病脉而非死。脉但以新久之。异便有生死之分不可不察。

如洪脉

洪脉指下极大。来盛去衰。来大去长。体为阳藏。司心。时属夏。运主火也。为阳盛阴虚之病。若逢炎夏。诊有胃气。乃应时之脉也。若泄痢失血。久嗽。及痞满反胃。见之增剧难瘥。或沉兼洪弦涩。主痰红火炽之症。若形瘦脉大多气虚死。又曰脉大则病进。若春秋冬月见之。治主升阳散火。若洪而有力。乃实脉非洪脉须投寒凉此相类。宜细别耳。又有如洪之脉。乃阴虚假热阳虚暴症。脉虽洪大。按而无力。此又不得投以凉剂。致败胃气又人临死。从阳散而绝者。脉必先见洪大滑盛。乃真气尽脱于外也。不可不察。

如细脉

细脉似微而常有。细直而 。若丝线之应指。宜于秋冬老弱。为血气两衰之病。或伤精泄汗。或湿气下侵。或泄利脱阴。或丹田虚冷。或胃虚腹胀。或目眩筋痿。脉经云细为血少气衰。有此症则顺。否则逆。故吐衄脉沉细者生。忧劳过度者脉亦细。治须温补。至有如细之脉。或因暴受寒冷。痛极壅塞经络。致脉沉细。不得宣达。是细不得概言。虚而可误施。滋补固结邪气也。又有痨怯困殆。脉见弦细而数。盖弦主气衰。细主血少。数主虚火煎熬。奄奄待毙。医于此时尚欲清之平之良可慨已。

如伏脉

伏脉深于沉。诊须推筋着骨。细寻方见。主寒凝经络脏腑。或霍乱吐泻。腹疼沉困。或宿食沉蓄。或老痰胶固。或厥逆重阴。散寒温里。急宜着力。伤寒太阳初症。得此最为吉兆。故濒湖曰∶伤寒一手脉伏曰单伏。两手脉伏曰双伏。不可以阳症见阴为诊。乃火邪内郁。不得发越。阳极似阴。故脉伏。必有大汗而解。政如久旱将雨。六合阴晦。雨后庶物皆苏之义。

又有夹阴伤寒。先有伏阴在内。外复感寒。阴盛阳衰。四肢厥逆。六脉沉伏。须投姜附。及灸关元。脉乃复出也。若太溪冲阳皆无脉者必死。以上皆正伏脉也。又有如伏之脉。乃病久阴阳两亏。脉见断续沉陷。或隐或现。真气随亡。岂初病消散之。比乎。此乃脉脱非脉伏也。至有暴惊暴怒暴厥。亦见沉伏。少待经尽气复。不治当自愈。若人年过四十以上。元气素虚。忽然昏 。不省人事。此为类中风。而非真中风也。喉声曳锯。六脉沉伏。惟急治以三生饮。加人参一两。亦有得生者。如遗尿汗泄。口开目合。便不救矣。凡诊此伏脉与如伏脉。当兼察病因。庶免枉治。

如实脉

同类推荐
  • Is Shakespeare Dead

    Is Shakespeare Dea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圣庄严陀罗尼经

    佛说圣庄严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宗门宝积录

    宗门宝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梅仙观记

    梅仙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侠义英雄传

    侠义英雄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研堂见闻杂记

    研堂见闻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王局:囚爱皇后

    帝王局:囚爱皇后

    一朝穿越,不受宠的将军府大小姐凤凰涅磐。她心狠亦毒辣,他是当朝的太子,温和如玉,是他一个温柔乞求的眼神,骗得她成为他的太子妃。嫁了之后,才发现他身边敌意重重,个个恨不得置他于死地!她大怒,太子妃在此!她的人岂容他人欺负。于是,她过三关斩六将,一一替他扫除障碍物,一步一步助他登上皇位,她成为人人钦羡的皇后。后来,她才知道,从头至尾是他一步一步精心算计,诱她入局,只为了前世,她欠了他一个为什么。摩仙殿内,他温柔淡雅、笑容如雪,“我的皇后,为了一个答案,朕…等了你一千年。”
  • 冤家的鞋子

    冤家的鞋子

    少女开杏和往常一样,与女伴们一起,坐在高高的谷草堆旁纳鞋底。女伴们一边飞针走线,一边又说又笑。只有开杏不言不语,低头纳鞋。她将又细又白的麻线在黄蜡上拉过,以便麻线在穿引的过程中更顺溜一些,然后一针一线在鞋底上穿去穿来。那银白色、又细又长的钢针可不是万能的,它要将麻绳牵过厚厚的、白白的千层布,还得需要略粗略长的锥子的引导,需要厚厚的铜顶针的暗劲。这种毛布底鞋子,做工很复杂,需要时间、精力,还需要眼到手到。而这样的手艺,开杏和小伙伴早已炉火纯青,驾轻就熟,她们在农忙的时候,和家里人一样下田劳动,农闲的时候,就让妈给她们准备了各种颜色、各种质地的布料,做出各种各样的布鞋。
  • 世界末日第3层

    世界末日第3层

    光明与黑暗……它们相互碰撞、融合,亦能世界,亦能毁灭世界。令世人为之向往──光明。令世人为之恐惧──黑暗。相传借助[?容器],光明与黑暗的力量得到了约束与控制,世界井然有序……两者相互碰撞产生的能量十分巨大,为维持两者平衡,需要[?]守护者付出一定的代价。──[?容器]破碎之日,灾难降临之时![?]守护者通过[祭祀],并向[?容器]提供相应标准的[祭品],以维持[?容器]的稳定。[祭品]的要求相当严格:?拥有强大的精神力:强大到能够与[?容器]发生共鸣;?被世界所抛弃:这样,[灵魂宿主]会自愿成为[祭品];[祭品]最好的来源:便是童年遭遇不幸的孩子,为世界所抛弃,常年的孤独造就了他们“万事靠自己”强大的意志力与精神力。孩子,你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即将拥有世间最为强大的力量……同时也将拥抱令人恐惧的孤独……这!便是[祭品]的下场!PS:业余写作,断更可能是由于工作忙碌引起。
  • 南国的冬与你

    南国的冬与你

    某次聚会,沈晔微醺着对身侧的人说:“男人,都是猪蹄子。”说罢,又不解气地继续嚷嚷着:“你看,就那个男人,人模狗样,死闷骚。”朋友伸手扯扯沈晔的裙摆,示意她闭嘴。沈晔偏不,看着越来越走近的黑着脸的男人,越发放肆:"看什么,说的就是你。”
  • 珊珊和莎莎

    珊珊和莎莎

    《珊珊和莎莎》本书收录了饶建中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 从凹凸开始的万界之旅

    从凹凸开始的万界之旅

    我从凹凸世界开始,于铠甲世界获五晶石之力,在斗破中聚天地之异火,容诸天万界之能力,推翻凹凸世界所谓的神灵,重建世界秩序。
  • 游戏异界之无敌升级

    游戏异界之无敌升级

    踏入异界的少年,随身带着有些升级装备,从此拉风打怪,装逼杀人,各种好事纷至沓来,激情热血的游戏生活。圣战辉煌,诸多英雄掀起血雨腥风。战斗吧,为信念,为命运,为爱人!
  • 这个世界我只喜欢你

    这个世界我只喜欢你

    他说:林琳,如果你考不进火箭班,我们就分手,因为我不喜欢笨女孩。他说:林琳,如果我们考不了一所大学,就分手吧,因为没有多少人可以承担异地恋。他说:林琳,我们可不可以不分手,失去你我无法活下去。自从十七岁的林琳遇见十七岁的何辰逸后,一直活在何辰逸的“分手”威胁里,交往三年,林琳从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学霸。正所谓,当一个人过于安乐后,都会忘记痛苦的存在,后来的七年,林琳活在痛苦之中。这个世界有没有一个人,你爱,却不得不说你不爱。有没有一个人,你想靠近,却不能靠近。有没有一个人,你痛苦时,他比你更痛苦。(暖文,真的暖文。好吧!后面有一点点虐,不过没事,小虐怡情。)
  • 那个令你怦然心动的瞬间

    那个令你怦然心动的瞬间

    那些关于我的生活感悟,游记,随笔…游记可以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