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6500000015

第15章

续编下

此卷所载着近年一种学术议论类渊源于老佛其失尤深而尤显也

王阳明答人书云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体段工夫大略相似但佛氏有个自私自利之心所以始有不同耳

王阳明答人书云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皦如明镜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无所住以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为非也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

问佛氏有常提念头之说其犹孟子所谓必有事夫子所谓致良知之说乎其即常惺惺常记得常知得常存得者乎于此念头提在之时而事至物来应之必有其道但恐此念头提起时少放下时多则工夫间断耳虽曰常提不放而不加戒惧克治之功恐私欲不去若加戒惧克治之功焉又为思善之事而于本来面目又未达一闲也如之何则可阳明先生答曰戒惧克治即是常提不放之功即是必有事焉岂有两事耶此节所问前一段已自说得分晓末后却是自生迷惑说得支离

此三条谓佛氏与圣人同下三条谓仙家与圣人同阳明学术根源骨髓尽在此矣朱子尝论陆氏谓道听涂说于佛老之余而遽自谓有得盖尝笑其陋而讥其僭使朱子而今生也当以阳明为何如

传习录问仙家元气元精元神阳明先生曰只是一件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

王阳明答人书云精一之精以理言精神之精以气言理者气之条理气者理之运用原非有二事也但后世儒者之说与养生之说各滞于一偏是以不相为用前日精一之论虽为爱养精神而发然而作圣之功实亦不外是矣又曰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谓之精安可以形象方所求哉真阴之精即真阳之气之母真阳之气即真阴之精之父阴根阳阳根阴亦非有二也苟吾良知之说明则凡若此类皆可以不言而喻不然则如来书所谓三关七返九还之喻尚有无穷可疑也

王阳明答人书云养德养身只是一事果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专志于是则神住气住精住而仙家所谓长生久视之说亦在其中矣

按阳明良知之学本于佛氏之本来面目而合于仙家之元精元气元神据阳明所自言亦已明矣不待他人之辩矣奈何犹强称为圣学妄合于儒书以惑人哉程氏遗书曰神住则气住是浮屠入定之法论学若如是则大段杂也朱子杂学辩谓苏子由合吾儒于老子以为未足又并释氏而弥缝之可谓舛矣愚谓阳明良知之说其为杂为舛孰甚近日士大夫乃有以阳明为真圣学尊信传授而随声以诋朱子者亦独何哉

阳明谓佛氏有个自私自利之心所以不同愚按良知之说归于养生三住无往非自私自利也阳明奈何责人而忘己同浴而讥裸裎邪使佛氏反唇相稽阳明其将何辞以对

传习录问佛以出离生死诱人入道仙以长生久视诱人入道究其极至亦是见得圣人上一截后世儒者又只得圣人下一截阳明先生曰所论上一截下一截亦是人见偏了如此若是论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更有甚上一截下一截

按阳明讲学通仙佛儒上下而兼包之谓为圣人中正一贯之道诚舛矣昔朱子辩吕舍人谓左右采获而集儒佛之大成今阳明又广为笼罩而并仙佛儒三教之大成也诚杂矣

王阳明答人问神仙尝云吾儒亦自有神仙之道颜子三十二而卒至今未亡也足下能信之乎后世上阳子之流盖方外技术之士未可以为道若达磨慧能之徒则庶几近之矣然而未易言也足下欲闻其说须退处山林三十年全耳目一心志胸中洒洒不挂一麈而后可以言此

阳明一生讲学只是尊信达磨慧能只是欲合三教为一无他伎俩谓颜子至今未亡此语尤可骇岂即佛氏所谓形有死生真性常在者邪

王阳明答人问道诗云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傅灯录或问慧海禅师修道如何用功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一切人吃饭时不肯吃百种思量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考阳明讲学一切宗祖传灯

王阳明示诸生诗云尔身谷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乾坤是易原非画心性何形得有尘莫道先生学禅语此言端的为君陈

王阳明送门人诗云簦笈连年愧远求本来无物若为酬又书太极岩诗云须知太极原无极始信心非明镜台又无题诗云同来问我安心法还解将心与汝安

心非明镜心性何形本来无物等语皆本传灯录慧能一偈也安心之说本于传灯录达磨示二祖也故纸之说本于传灯录古灵讥僧看经也皆已见前矣朱子尝谓试取大慧语录一观则象山之来历可见愚谓今学者试取传灯录一观则阳明之来历不容掩矣

按象山阳明虽皆禅然象山禅机深密工于遮掩以故学者极难识得他破若阳明则大段漏露分明招认端的为君陈矣今略与拈出其禅便自显然矣近日乃有以阳明为圣学而尊信之者又有以为似禅流于禅而不察其为达磨慧能正法眼藏者区区皆所未喻

王阳明示门人诗云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阳明此诗说禅甚高妙首句即说鉴象之悟也第二句心法起灭天地也后二句皆传灯录语也阳明于禅学卷舒运用熟矣朱子尝谓陆子静却成一部禅愚谓阳明亦成一部禅矣

王阳明杂诗云至道不外得一悟失羣闇又云悟后六经无一字静余孤月满虚明又云谩道六经皆注脚凭谁一语悟真机又云悟到鸢飞鱼跃处工夫原不在陈编

朱子尝谓以悟为则乃释氏之法而吾儒所无有又谓才说悟便不是学问不可穷诘不可研究一味说入虚谈最为惑人阳明奈何以为至道拾先贤所弃以自珍哉尝记昔人作举用有过官吏判语一联云将唾去之菓核重上华筵吹已弃之烬灰再张虐焰阳明之讲学亦当以此语判之

阳明撰山阴学记有曰圣人既没而心学晦支离决裂岁盛月新闲有略知其谬而反本求源者则又哄然指为禅学而羣訾之骇以为禅而仇视之不自知其为非不亦大可哀乎愚谓阳明既明宗禅又讳人訾己为禅履其实而欲避其名以惑人何耶若阳明曾不自知其为非可哀而顾以非人哀人何耶

王阳明作见斋说或曰道有可见乎曰有有而未尝有也曰然则无可见乎曰无无而未尝无也曰然则何以为见乎曰见而未尝见也道不可言也强为之言而益晦道无可见也妄为之见而益远夫有而未尝有是真有也无而未尝无是真无也见而未尝见是真见也颜子如有所立卓尔夫谓之如则非有也谓之有则非无也非有非无是故虽欲从之未由也已故夫颜氏之子为庶几也文王望道而未之见斯真见也已夫有无之间见而不见之妙非可以言求也子求其见也其惟人之所不见乎夫亦戒慎乎其所不睹也已斯真睹也已斯求见之道也已

阳明此说推援儒佛翻誊作弄高妙奇诡禅陆镜象之见正是有无之闲见而未尝见之妙也朱子语类曰如今所论却只于渺渺茫茫想见一物县空在更无捉摸处将来如何顿放更没收杀又曰古之圣贤未尝说无形影底话近世方有此等议论谈玄说妙便如空中打个筋斗大学或问曰今欲藏形匿影别为一种幽深恍惚艰难阻绝之论务使学者莽然措其心于言语文字之外而曰道必如此然后有以得之则是近世佛学诐淫邪遁之尤者而欲移之以乱吾儒之实学其亦误矣三复斯言深中阳明之病朱子尝谓伊川快说禅病如湖南龟山之病皆先曾说过愚谓如近日阳明诸人之病朱子皆先曾说过朱子真快诋禅病也哉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玄之又玄至道之门庄子曰夫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按此言即阳明议论宗祖

传习录问颜子没而圣人之学亡此言不能无疑阳明先生曰见圣道之全者惟颜子观喟然一叹可见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以语人须是学者自修自悟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即文王望道未见意望道未见乃是真见颜子没而圣学之正派遂不尽传矣

此条即同前意见斋一说皆是说道难语人也愚按圣贤言道不外人伦日用故曰达道曰道不远人曰道在迩曰道若大略固非所谓窈冥昏默何尝曰道无可见道难语人也惟禅学识心镜象之见然后窈冥恍惚见而不见难以语人阳明奈何亟援文王颜子妄为印证其诬道诬圣诬学诬人不亦甚乎惜夫建生也晚不得与阳明同时鸣鼓对垒奉此编窃效箴规观阳明何以为复不有益于彼必有益于我

又按颜子没而圣学亡阳明送湛甘泉文有此言也信斯言则曾思孟子皆不足以语圣学而阳明直继孔颜之绝学矣传习录又谓尧舜犹万镒文王孔子犹九千镒禹汤武王七八千镒信斯言则文王孔子均未得为至圣矣阳明之猖狂无忌惮甚矣呜呼阳明一生所尊信者达磨慧能而于孔曾思孟皆有所不满颜子非有喟然一叹类其禅见亦不能免于阳明之疑矣朱子所谓是犹不敢显然背叛而其毁冠裂冕拔本塞源之心固已窃发一种心髓大抵皆然

王阳明送门人归文或问儒与释孰异乎阳明子曰子无求其异同于儒释求其是者而学焉可矣曰是与非孰辩乎曰子无求其是非于讲说求诸心而安焉者是矣

阳明此说正朱子所谓依违两闲阴为佛老之地如前所陈皆其求是而学求心而安焉者也又按朱子语类云项平父尝见陈君举门人说儒释只论其是处不问其同异遂敬信其说此是甚说话原来无所有底人见人胡说话便惑将去考阳明溺禅之弊无一不经朱子之辟真拾先贤所弃以自珍矣

又按阳明答人书云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人不敢以为非也愚惟求心一言正阳明学术病根自古众言淆乱折诸圣未闻言之是非折诸心虽孔子之言不敢以为是者也其陷于师心自用猖狂自恣甚矣夫自古圣贤皆主义理不任心故不曰义之与比惟义所在则曰以礼制心在正其心一毫任心师心无有也惟释氏乃不说义理而只说心惟释氏乃自谓了心照心应无所住以生其心而猖狂自恣呜呼此儒释之所以分而阳明之所以为阳明与

王阳明月夜与诸生歌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羣英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

按阳明学专说悟虽六经犹视为糟粕影响故纸陈编而又何有于朱子阳明一生尊信达磨慧能虽孔曾思孟犹不免于疑而尚何有于朱子盖儒释之不相能犹冰炭之不相入朱子一生辟佛而阳明以为至道欲率天下而趋之无惑乎抵牾朱子而亟加诋訾矣罗整庵谓拾先贤所弃以自珍反从而议其后至哉斯言

或曰阳明尝非朱子解格物而别释大学古本矣其是非子亦尝考之耶曰常考之矣阳明之训格物曰物者意之用也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而必尽乎天理也此其训与正心诚意淆复窒碍乖经意矣又传习录云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如此言则是先致知而后格物盖颠倒舛戾之甚矣阳明乃以此议朱子宁不颜汗原其失由于认本来面目之说为良知援儒入佛所以致此朱子尝谓释氏之说为主于中而外欲强为儒者之论正如非我族类而欲强以色笑相亲意思终有闲隔碍阻罗整庵亦云世有学禅而未至者略见些光影便要将两家之说和合为一弥缝虽巧败阙处不可胜言弄得来儒不儒佛不佛心劳日拙毕竟何益之有阳明正是此病

或曰阳明讲学每谓知行合一行而后知深讥程朱先知后行之说如何曰阳明莫非禅也圣贤无此教也圣贤经书如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曰知至至之曰知及仁守博文约礼知天事天之类未易更仆数而中庸哀公问政章言知行尤详何尝有知行合一行而后知之说也惟禅宗之教然后存养在先顿悟在后求心在先见性在后磨炼精神在先镜中万象在后故曰行至水穷山尽处那时方见本来真此阳明知行合一行而后知之说之所从出也大抵阳明翻誊作弄横说竖说诳吓众生无一字不源于佛

或曰近世为此说者夷考其行而尤多不掩焉何邪曰此有数说朱子已备言之矣谓只守此心而理未穷致有错认人欲为天理谓不察气禀情欲之偏而率意妄行便谓无非至理此尤害事此一说也又曰禅是佛家自举一般见解如秀才家举业相似与行己全不相干学得底人只将许多机锋来作弄到其为人与俗人无异只缘禅自是禅与行不相应耳此又一说也又曰释氏之学大抵谓若识得透应于罪恶即都无了然则此一种学在世上乃乱臣贼子之三窟耳王履道做尽无限过恶迁谪广中刬地在彼说禅非细此正谓其所为过恶皆不碍其禅学耳此又一说也观此数说其故可知矣故朱子谓近世为此说者观其言语动作略无毫发近似圣贤气象又谓其修己治人之际与圣贤之学大不相似呜呼象山且然而况瞠乎其后者乎

程篁墩文集有对佛问一篇论辩数千言谓佛为贤知之流使生与孔子同时当为孔子所与谓佛教为其流之弊同于夷惠之隘不恭谓梁武亡国非好佛之罪谓佛徒奉佛像守佛法为吾儒忠孝之伦谓盗贼呼佛免罪为圣人大改过谓建斋救度为周官小祝祷禳谓佛骨佛牙天堂地狱阎罗夜叉之说皆为非诞谓佛教归于为善而谓儒者斥其徒为不仁辟其妄为不智愚按篁墩素志佑佛故作此编惓惓曲为辩解推此而道一编之作又何足多怪邪昔人称吾儒左右异端者为作法门外护为张皇佛氏之势若阳明良知之说篁墩佛问之对真所谓作法门外护以张皇佛氏之势哉

篁墩对佛问设为问答凡十余节今举一节以见其谬余不足尽辩也或曰先正尝病学佛者之髡也缁也奉佛之居太丽也以为勿髡勿缁而庐其居则其教可渐亏也曰此非子之所知也古有三年无改于父道者孔子以为孝为楚囚南冠而不易者君子以为忠父肯堂子肯构者见称于先王之世佛之去今千余年矣为其徒者奉其师饰其居守其法而不变则其立法之严明与受教之坚定固世之所难也诗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则存其徒以励吾人亦无所不可也按篁墩此对不以佛法为非而以能奉佛为美正与象山赠僧尤怀同意至引儒书忠孝之道以掩饰无父无君诐淫邪遁之教尤为非伦篁墩学识乖谬大率类此

昔韩绛吕惠卿代王安石执政时号韩绛为传法沙门吕惠卿为护法善神愚谓近日继陆学而兴者王阳明是传法沙门程篁墩则护法善神也二事相类

陈白沙诗云元神诚有宅灏气亦有门神气人所资孰谓老氏言下化囿乎迹上化归其根至要云在兹自余安足论又曰人惟觉便我大而物小物有尽而我无尽夫无尽者微尘六合瞬息千古生不知爱死不知恶尚何暇铢轩冕而尘金玉耶愚按白沙神气之说溺于老氏之谷神不死也无尽之说溺于佛氏之法身常在形虽死而神不灭也视阳明无二辙也抑岂知吾儒正理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而已更无许多贪想佛祖戒贪嗔痴近世为此说者堕落贪痴窠臼矣

近日阳明门人有着图书质疑附录专诋朱子专主养神至谓神为圣人之本而引易孟子说神处以证者愚按神字有三义有鬼神造化之神有在人精神之神有泛言神妙之神如易说神以知来以神道设教阴阳不测之谓神神无方而易无体皆是说鬼神造化之神孟子说所存者神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此是说神妙之神易说至精至神精义入神亦只是说神妙皆非指人心之精神也未闻以神为圣人之本也惟庄列之流然后说神全者圣人之道说心之精神是谓圣其所指与易孟子自殊何得混淆推援借儒饰佛

学蔀通辨终编叙

愚着学蔀通辩终编毕,或曰:吾子所著前后续三编,其于三蔀之辩亦既详且明矣,乃复有终编之辩者何?曰:前后续三编辟异说也,终一编明正学也。前后续三编撤蔀障也,终一编着归宿也。前后续三编外攘也,终一编内修自治之实也。苟徒明于议人而不知正学之所归,以内修而自治,非圣贤为己之学也,蔀虽辩无益也,此愚所以于三编之后,而尤不容已于终编之辩也。曰终编云者,辩至此而始终也。呜呼,终编之辩,其辞虽约,然而朱子一生所以讲学而教人者,其要不出于此矣。不独朱子一生所以讲学而教人者其要不出于此,虽千古圣贤所以传道而教人者,其要不出于此矣。学者欲求儒释真似是非之辩,其要亦无出于此矣。一得之愚,不忍自弃,敬裒成袠,系三编之后,以俟天下与来世知道君子相与正之。东莞清澜居士陈建谨叙

同类推荐
  • 汉诗总说

    汉诗总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秦观词选

    秦观词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分律藏

    四分律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黄宗羲梨洲文

    黄宗羲梨洲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随勇尊者经

    佛说随勇尊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3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3

    十岁,单单母亲重病在床,父亲却带着私生子单依安堂而皇之地进入家门。单单出钱请人绑架单依安为母亲出气,却反被抢钱欺负,幸好被从学校逃课的唐小天所救。十四岁,单单在美国街头遇见满身仇恨的唐小天,原来此刻他青梅竹马的初恋舒雅望被人玷污。从此她开始了一场不可能的单恋:她十八岁表白被拒;二十四岁以为得到幸福,却亲眼看见刺骨的真相;二十六岁她因爱生恨,差点亲手将他最爱的女孩推下深渊……这是一个爱的疯狂,追的执着,恨的竭斯底里,毁的彻底的故事。
  • 权谋盛宠之侯门贵妻

    权谋盛宠之侯门贵妻

    前世她因倾城之貌,让恶毒太子盯上,百般折磨,家破人亡甚至连腹中刚成型的骨血都不放过,只能眼睁睁被自己的亲妹妹剖腹杀死,却无能为力临死她才知道,看似和睦美满的姐妹真情,实则虚假无比,更是阴谋算计甚至手足至亲一个个都是披着人皮面具的‘恶鬼’,恨不得要将她生吞活剥,利用殆尽苍天有眼,知她心有不甘,给她重来一次的机会她一心只想把握机会,报了这血海深仇,然后离开这片让她伤心的所在,再过属于自己的生活谁曾想,她小心避祸,筹谋一切的时候,其实早已经踩进某人的深坑里,再也爬不出来了一旨赐婚,她不嫁也得嫁,被强行塞进洞房才知道,什么治不好的顽疾破病都是假的!那个叫嚣着要让她乖乖承付的男人,还是她认识的宸亲王吗?简直厚颜无耻不要脸到了极致!十四岁时,他嘴上嫌弃她的样貌京都内外比比皆是,十六岁后,让他高攀不起……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心机男孩处心积虑搞走竹马,搞死侄子,搞乱江山,也要把媳妇娶回家的故事。正经版简介:报仇可以,前提是先嫁给本王,把娃生了。然后苏伶馨就发现,其实一切早就被这个男人都搞定了。【全文1v1,男、女身心双洁,女主重生,偶尔会出来点闹腾搞事情的‘妖魔鬼怪’,也不是真能影响到两人感情的战五渣,属于甜宠,时不时加一点玻璃渣,可以放心食用喔。】
  • 酒验方

    酒验方

    药酒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酒与医药的结合是我国医药发展史上的重要创举。本书共分十二个部分:前五个部分突出药酒在养生保健上的作用;第六、七部分按强筋壮骨、外用擦疗分门别类;另外五个部分则按内科诸症、外科疾病、妇科、泌尿系统疾病和其他分类。每一部分以疾患为纲,读者朋友可以很方便地从中查找出自己所需药酒的有关内容,本书是一部极具实用价值的工具书。
  • 秃三儿回乡

    秃三儿回乡

    秃三儿回乡了。秃三儿回乡的时间是在去年的秋天的一个上午。秃三儿回乡的细节老五是在当天晚上听老婆说的。很像电影里的胡汉三喊着“我又回来了——”的样子。五辆熏黑锃亮的小趴趴车,看上去秃三儿哥并不像六十多岁的年纪。穿一身灰色的西服,头顶一顶深灰色的礼帽,戴一副茶色墨镜,右手拿一根同样是锃亮的拐棒。司机打开的车门,一个穿着着漂亮的姑娘搀着他下的车。老婆向老五说这些的时候,唾沫四溅,眼里放着光。这令老五很不快。尤其是在老婆称秃三儿是“秃三哥”的时候,老五皱了皱眉头。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 《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 穿越之多情王爷杀手妃

    穿越之多情王爷杀手妃

    她,有点天真!作为杀手的她仍天真的相信爱情,在完成任务的她,与爱的人坐在湖边上谈论以后的生活!紫星之钻,无价之宝!却没想到他只是利用她,他一枪夺走她的生命,令他没想到的是:她倒下湖中,祡星之钻却在她身上,无价之宝与她一同坠入湖中…她发誓:如果有来生不想再爱…当她以为自已死的时,却发觉还活着,一场圣旨婚姻把她与他邦在一起!但他却有爱的人,他对她冷漠,她无视,原本‘她’无才无艺现在的她多才多艺,迷倒众生…她和他能否在一起?她和他爱的人斗智斗勇,又能有怎样的结局?…无意中她成为古代杀手的堂主,暗杀堂!老者传她绝世武功,带暗杀堂走向顶盛…他融化她的心,她爱他,但他却不明白他对她是不是爱!她融化的心再次冰封!而且她怀了他的孩子……
  • 主角逼我写的一本书

    主角逼我写的一本书

    本来是不想写这本书的,但由于上一本书前期把主角塑造的太弱智,结果他从书中跳了出来,拿刀架着我的脖子,让我把上一本书的真实情况写出来,以便挽回他的形象。所以本作者只能用不同的角度来讲述同一个故事,并将主角后来的故事告诉大家
  • 道系少女宅斗日常

    道系少女宅斗日常

    异世短命游魂穿越至低能儿贵族少女身上,本是装傻充愣偏安一隅,奈何时不与她,宅斗剧本毫无预兆开启,为了小命绝地反击,斗姨娘,斗姐妹,却在不知不觉间扯上朝廷风云,无奈与皇帝结盟,借助异世历史暗中为皇帝出谋划策,稳定四野,却胸无大志,只为斩断觊觎自家男人的桃花,自家姐妹,高门大户的贵女,异国的公主,甚至是手持始祖皇帝信物的无名小姐,来一朵我杀一朵,便是杀尽天下不长眼的桃花也在所不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盛世妖宠

    盛世妖宠

    天界仙女,一朝母亲被父亲所杀,而自己成为妖孽,带着滔天恨意她决绝赴死。濒死之时遇见妖界至尊——暗王,宠她入骨的男人,从此她剔去仙骨,重生为妖。传说妖界的夜离洛俊美邪魅天下第一,可生来残忍,杀伐成性,无人见过他发自内心的笑,也无人触及他心。只因为一个毫无心机的拥抱,如命中注定一般虏获了夜离洛波澜不惊的心,他抱起还是孩子的她,笑的邪魅,对她身后的追兵轻声说道,“既然是上天送的礼,那从今往后你就是爷的人,谁若敢动,诛他全族。”当她身份暴露,天女现世,传说得其血肉炼丹便可百毒不侵长生不老,一时间惊动天、妖、魔、人四界,争抢不断。妖孽腹黑男却挽着她,一同杀伐天下,征服四界,只为替她救出母亲,还她一片安静清幽之地。她亦愿为他化身成魔,斩巨兽,收仙兽,治理反叛者,统一妖界,玩转人界,收服魔界,最后征战杀伐仙界,因为她说过,她若不死,必定颠覆天界!最后和心爱的男子一统四界,共创盛世。绝对宠文,盛世豪宠,双强,无虐,无小三,一对一。<片段一>“小若离,你变回人形,爷带你去赏花可好?”某王抱着怀里软绵绵的某狐狸真身的某女,诱骗着。“赏美人我就变。”某银白色的小狐狸一脸渴望。“……为什么。”“洛喜欢的我就喜欢。”某王看着怀里粉雕玉砌的小娃娃,瞬间觉得自己仿佛出轨了,厉声命令到,“把宫里长得有些姿色的女人都赶走,以后本王不赏美女只赏花。”<片段二>“王!鬼魅魍魉他们正被小姐追的满宫跑。”“哦。随她高兴吧,难得她对其他的人有兴趣。”某王正在计划着接下来的日程。“可是……可是,小姐追着他们说要问好,可那分明是要亲他们!!”某属下惶恐道。“什么?”某王瞬间消失。花园里,某王抱着某天真女,心里暗自后悔,当初就不该诱导她说亲吻就是问好。“小若离,爷不是说过吗,这种问好只能和爷来?”“可是洛每次都笑我不会问好,我想找他们练练……”还没说完,某王就低头封上某女的嘴,含糊见只听见,“练也只能和爷练。”<片段三>“王,不知这些人觊觎小姐的人怎么处置?”某王拥着正在看医书的某女,头也不抬的说道,“既然他们想炼丹,那就拿他们去炼丹好了。”“等一下。”某王突然唤道,“他们的族人,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世世为娼,看谁还敢觊觎我的宝贝。”
  • 静静流淌的河

    静静流淌的河

    诗歌如同音乐,富有韵律、节奏的变化,与人物的情感相呼应,产生出动人心弦的共鸣。写景时瑰奇独特,抒情时低回吟咏。晦涩的音调,神秘的隐喻表达悲哀、失望、痛苦和死亡。视觉,听觉,幻觉在字里行间起舞。沉睡的石雕,断碣残碑,空旷孤寂的草原,静静流淌的河流,令人心酸的落叶,等等,伴随着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而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