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6600000007

第7章

唐永泰中,李汤以牛五十,引索出之,索末锁一青猿,高五丈许,水浪大作,复拽牛入水。明洪武以千人拽出看之,大吼水涌而入。又有共工氏之臣相柳氏,因共工氏败,投于河,变为水神,九首,人面蛇身而青色,能作大浪,与巫支祁一同为害。禹遣天将治之,相柳氏遁入荆州去了。彭蠡既定,禹又凿峡石山以通淮水,峡石山今在寿州。又于今淮安府赣榆县羽渊中,见黄龙鼓浪甚猛,禹遣天将治之。天将曰:“此系伯鲧,不可治,可祷之,则患自息。”禹知是父,乃泣下,因具表启奏于其父。鲧见表大悦,遂置息壤于岸而去。禹得息壤,仍埋之于江陵城南门外,后世若遇大旱,掘出之,必有大水,埋之则止。禹又凿宛委山,得赤圭如日,碧圭如月。又藏书于石匮山。宛委、石匮二山,今在绍兴府。禹乃注水于越东,势猛,积沙成岩,是为海门,今在绍兴府新昌县南岩山。山下岩洞中有佛寺,禹遂凿丫溪,引水入海。丫溪、今在嵊县。禹弃余粮于丫溪山上,今化为禹余粮石,因以名山。

事毕,乃至荆州,济大江。相柳氏知禹济江,急遣黄龙覆其舟。黄龙如命负舟,舟中人大惧。禹仰天叹曰:“吾受命于天,竭力以劳万民,生寄也,死归也,视龙如蝘蜓耳!”颜色不变。急命天将拥护。龙乃俯首低尾而去?相柳氏乃据九江之中,遣罔象鼓起九江之水,作起风沙大雾,雷电晦暝,白昼如夜,迷失道路,对面不见人,浪大如山,将一切山头尽行沉没。

百姓半入波臣。又遣巴蛇,身长三千尺,腰大五十围,不论人马驼象,尽行吞入。

禹大怒,知是相柳氏所为,乃使羿聚兵,先射瞎巴蛇双眼,乱剑斩之。蛇死积骨成丘,今湖广岳州府巴丘山是也。又急遣天将擒捕相柳氏党羽。罔象大惧,急循入海中去了。相柳氏遁入梁州地界。禹乃平定九江之水,又治沱、潜诸水。荆州水患既平,禹于峋嵝山上,勒碑以记其事,凡七十二字,皆科斗,不可晓,今在衡州府。

事毕,乃至豫州。大河原从豫州经过,天吴自从兖州一直从黄河直上,遁入豫州,潜居河底,并不敢鼓水作浪,自以为禹未必到此。谁知一日,益纵火焚山,后羿畋猎杀兽,复与昔日光景一般。天吴大骇,无计可施。禹率三军掘堑疏河,天吴乃作起浪来。三军四散奔逃,见天吴踏行水面,往来如飞。禹急请天将擒治,天将曰:“是不可杀。须得铁门四扇,各长八尺,厚十尺。铁柱十六根,各长一丈,各重八百斤。铸成,用索贯之。又用锁一开。沉之水底。令千兵呐喊助威,可锁此怪于河底。”禹如言,令军人如法铸成铁门、铁柱、铁索、铁锁,沉之水中,金鼓呐喊之声,闻百余里。只见阴云四布,怪风异浪拍击不绝。须臾云开浪息,禹令止金鼓,分拨疏河,旬日告成。禹乃于峡州城外,铸铁牛一个,头在河南,尾在河北,以镇河患。又凿阙塞山以导伊水入河。乃导洛水,有神龟负文出于洛,是为“洛书”。禹叙之为《洪范九畴》,而天下之义理,尽具于“河图洛书”内矣。

禹又导瀍水、涧水、荥水、波水,俱入于河。豫州治毕,乃从豫至梁州。导汉水、沱水、潜水,俱入于江,再往北,疏通渭水。相柳氏见禹又至,大惊无措。复鼓浪来争,大阻一阵,知不能敌,竟遁至雍州昆仑山北,黄河之源,藏身去了。禹知其恶不可纵,竟至雍州,急遣天将追捕,搜擒之于昆仑山北,遂斩之。其血腥臭,不可以治五谷,乃以其地为众帝之台。又从昆仑西至岷山,见长人,授禹以黑玉圭,上有字,禹拜受之,乃疏凿江河,至白帝城。见其悬崖削壁,水门狭隘,令军人用火燔之,不开。工人曰:“此不可为也。”禹曰:“岷山周围千里,惟此一道,若不安流,其害更有甚于淮河之水者。”乃命应龙为助,次日兴工,崖崩如雷,上起西陵峡,中巫峡,下至归峡止。三峡共七百余里,顷刻疏通。至今西陵峡壁岸犹有影不灭,故人皆称神禹焉。禹导弱水西流,复导泾水、渭水、漆水、沮水、澧水,俱入于河。雍州原系诸水上流,治之最后。

雍州之水治,而九州之水尽治矣。

初,禹承命治水时,娶于涂山氏,才得四日,遂出外治水,凡三过家门而不入。涂山氏自夫离后,生子四岁,名曰启,闻夫治水过家,抱启出视,启呱呱而泣,禹不之顾。在外十三年,所在欢声载道。水患始息,民可耕种粒食。禹乃任土作贡,以在岷山长人所授之元圭为贽,告成功于帝。帝大悦,心服禹之功,后来禅位之命基此矣。

时冀州有一仙狐,原系洪荒时物,神通广大。因狐属众多,散居宇内,伯益放火,后羿和猎,狐狸之属,杀死过半。老狐不愤,心生一计,以为大禹能治水者,未必能治火。乃以乌鸦精九只,各衔大玻璃一块,借日之光,映照于地,与日略同。

并真日俨然如十日之并出,遍地若火,禾稼干槁,草木焦枯,百姓惊惶,竟有为日所晒死者,屋宇竟有无故自焚者。帝大以为忧,问群臣以弭灾之术。后羿进曰:“臣观此九日,附日而行,虽光焰如火,而不甚高。日边有飞鸟之形,待臣登高射之,看是如何?”帝曰:“或得射之而中,此生民之福也。姑试为之。”

羿乃登三峻山,见九日过来,皆有一乌衔之。后羿看得亲切,一箭射去,只见堕下一只乌鸦,口衔一片玻璃,如日一般。

羿见射落一日,精神倍增,连射八矢,八日皆落。羿试将真日连射数矢,分毫不动,遂走马复命。帝大悦,封羿于穷,是为有穷后羿,其子孙袭爵。因有帝相时之乱,后羿既屡立大功,又得封赏,喜气洋洋,朝散回家。见妻出迎,手内擎药一丸,光闪焰灼,香气袭人。羿问曰:“卿手中所执何物?”妻曰:“此长生不死药也。”羿曰:“有此佳宝,卿从何处得来?”妻曰:“自君奉差去后,仙人西王母怜我孤身独宿,夜夜到此相伴。遇月明时,则呼侍女捣药。试问所捣何药?西王母曰:‘此长生不死药也。每百年捣成一丸,服之后天而老。’三日前,恰好捣成一丸,命我收起,她去蓬莱探望东王公,约至半月后到此取讨。我今夜见月明如昼,取出试一展玩耳。”羿曰:“卿何不吞之?”妻曰:“他来讨时,我何词以对?是欲求长生,先得短命也。”羿曰:“既号灵药,是处可以潜形,何必拘此而自误乎?汝不能吞,我代吞之,看是何如?”其妻沉吟不语。羿曰:“我昔从禹治水,尝至西王母家,王母许我丹药,必此是也。我当吞之。”妻见势不可遏,因思我若自吞之,有此灵药,或可回避不死。若夫吞之,王母问我取讨,我系凡身,必死无疑矣。遂自吞之,习习欲飞,身轻若云,遂奔入月宫之内。羿紧揽其衣,随之而去。妻为嫦娥,羿为蟾蜍云。时帝尧八十年甲辰八月十五日夜也。

彼时,明昕佐禹治东方有功,封于卯地,尝与嫦娥相好。

其八世孙需,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入月宫,窃嫦娥。蟾蜍讼之天帝,天帝捕之急,遂变为兔,此是后话不提。

却说舜自摄位以来,作璇玑玉衡之浑天仪,以占日月五星之七政,祭天地寒暑日月星辰水旱,及山川岳渎之神,以时巡狩于四方。光阴迅速,不觉二十八载。帝尧游于阳城,忽沾疾,数日而崩,在位一百载,寿一百一十七岁。百姓如丧考妣。三年,舜与天下,终帝三年之丧,舜避尧之子丹朱于南河之南。

天下之人,不归尧之子而归舜。舜不得已,乃于丙戌元载正月上日,舜至文祖之庙,即天子位,号有虞氏。帝舜有虞氏,以土德王天下,色尚赤,都蒲坂。帝明目达聪,广天下之视听为视听,咨于十二州诸侯之长。命禹作司空,宅百揆。弃作后稷,播百谷。契作司徒,敷五教。皋陶作士,明五刑。垂作共工,理百工。益作虞,治山泽。伯夷作秩宗,典三礼。夔典乐,教胄子。龙作纳言,出纳帝命。是为九官。封尧之子丹朱于丹渊,以奉尧祀,谓之虞宾而不臣。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宪其行止。贵德尚齿,恭己无为。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自治。其词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作《九韶》之乐,而凤凰来翔。景星出,庆云兴。百工相和而歌曰:“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八伯咸进,稽首曰:“明明在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宏于一人。”帝载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顺经,万姓允诚。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贤圣,莫不咸听。鼚乎鼓之,轩乎舞之。精华为竭,褰裳去之。”

舜之子商均亦不肖,舜于是荐禹于天,使之代己,命之曰:“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从。”帝曰:“朕志先定,鬼神其依。卜不习吉。”禹拜稽首固辞。帝曰:“毋惟汝谐。”正月朔旦,禹受命于神宗帝尧之庙,率百官若帝之初。初,帝已窜三苗之君于三危,其臣民不服,相聚为乱。舜命禹征之,兵临其地,已是一月,苗民仍然逆命。

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至诚足以感神,矧兹有苗。”禹拜昌言曰愈。乃班师而回。愈修文德,有苗来格,乃考其善恶而分别之。善者仍居故土,恶者迁之他乡。

禹摄位十七年,舜南巡狩,至苍梧之野,忽然染病不起,乃召禹及群臣至苍梧,后娥皇、女英亦至。帝曰:“朕出南巡,陡沾风寒,想不能起矣。朕子商均不肖,众臣可立禹以代朕位。”又谓禹曰:“昔帝尧以重任付朕,朕今以付卿,卿其勉之。”又谓二后曰:“朕蒙先帝之不弃,授以天下,又以二卿配朕,此恩此德,无有报日。但朕承位,不敢偷安,今得天下安宁,皆赖二卿内助之力。不想一病不起,不能与二卿相随久远。朕崩之后,以天下授之禹,二卿其自爱。”言罢而崩。舜在帝位五十载,寿一百十岁。娥皇、女英大恸,泪洒于竹,皆成斑痕,今谓之湘妃竹。禹同群臣即行殡礼。葬帝于九嶷山,众臣随二后还朝。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人不归商均而归禹,共请禹还朝即位。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栎社沿革志略

    栎社沿革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伤寒寻源

    伤寒寻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Good Wives

    Good Wiv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垒元戎

    医垒元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滦京杂咏

    滦京杂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来迷宫开商店吧

    来迷宫开商店吧

    罗伊:因为拥有数种稀有技能,被尊称『练金大师』的他,从小的梦想就是能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商店。经过10年的光阴,他的梦想终于成真,然而这间等待10年的商店,却是开在全世界最危险的迷宫旁边。对于罗伊而言,在迷宫开商店是件很危险的事,但更让他无法接受的事,是他生平最大的『仇人』,也就是老板的女儿爱琳,她硬是以『顾问』的身份,跟著他经营这间迷宫商店。
  • 萌学园之种族公主

    萌学园之种族公主

    『将此文,送给所有热爱萌粉的宝贝们,我与你们一样,始终如一。』 宇宙数千年大小的战役,造就了如今的种族内斗。种族介壮丽辉煌的外表下,那内在黑暗的一幕幕却令人作呕。她统治宇宙,手握大权,嗜血如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辉奇迹,百年后,一度成为宇宙最伟大的神话。但亲情远去,欺骗利用,那短短的一刹那,却彻彻底底的毁了她的一生,在最艰苦的时光里,她能否打破命运之轮的转盘?又该如何拼搏?一段谎言赤心的纠结;一段头脑与能力的较量;一场阴谋中的阴谋,即将展开……读者群:574601847
  • 斗罗之傲世

    斗罗之傲世

    冰神裁决神之子,万年之后再临斗罗大陆。当年的月光,是否还是同样的颜色?爱恨情仇,浊酒情殇,一切都在《斗罗之冰凰》第二部--《斗罗之傲世》。欢迎加入雪家大院:783820847
  • 爱很缠绵

    爱很缠绵

    那年,班上一位男同学堕入情网。在神魂颠倒之际,他还能在课业上发愤图强,独占鳌头,人人对他刮目相看。在毕业前夕的叙别会上,同学追问他恋爱感受,他眼泛柔光,坦然细述:“两人相爱后,我便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孔雀。”哇,男人自喻孔雀?人人屏息聆听。“孔雀把它光辉灿烂的美集中在开屏的一刹那;而我呢,希望在她面前永远是一只开屏的孔雀,把我最好的一切展现给她看,让她为我而骄傲,所以,我拼命努力地充实自己……”我莫名感动。这是一个懂得爱的真谛的男人。他以内涵装饰“尾屏”,自我奉献。他的爱里,明显的有“敬”的成分;而“敬”,正是爱的酵母,能使爱情日益发酵而成香醇佳酿。现在,这位男同学早已和他的爱人同结连理了。衷心地希望他要作为开屏孔雀的这份心意永恒不变。
  • 中国恐怖故事

    中国恐怖故事

    我用手机拍照,无意中拍到了一个没穿衣服的女人。诡异的是,当我想要删除这张‘不雅’照片的时候,却怎么删都删不掉!这张删不掉的照片,引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神秘世界!而那个没穿衣服的女人,也因此赖上了我!之后,我的身边陆陆续续发生了许多可怕的事情!龙井茶园里的千年狐妖,灭门凶宅里的鬼魂幻影,大学校园里的恶婴传说,永不干涸的神秘水塘,百年禁地的恐怖传闻......鬼实可怖,人亦胜之。
  • 中老年常见病调理食谱

    中老年常见病调理食谱

    药补不如食补。《美食天下(第2辑):中老年常见病调理食谱》选用最常见易得的食材药材,用最简单易做的烹饪方法,教您制作近200道经典药膳食谱,帮您轻松对症食疗。
  • 以爱之名,见血封喉

    以爱之名,见血封喉

    三年前,他说,“欣然,如果活着回去,我们就结婚。”三年后,他们结婚,她却成了他最厌恶的女人,他说:“穆欣然,就算结婚,你永远别妄想我会爱上你!”她在婚姻的围城中苦苦坚持,得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伤害。当她终于提笔签下离婚协议书的时候,他却亲手打破,只为把她留在身边,“穆欣然,这辈子,你都别想离开我!”
  • 一斛珠【全本+出版】

    一斛珠【全本+出版】

    对郗屹湘来说,过去几年的生活像是一场浑浑噩噩的逃离。逃离记忆,逃离亲人,逃离情感。斗转星移,事易时迁,她攒足勇气,回来面对曾经逃离的一切。青梅竹马的昔日恋人,依旧恨她入骨;偶然邂逅的温润君子,则步步紧追……一场又一场的遭遇,让她身心交悴、疲惫不堪。是向前,还是回头?当浮华褪去、恩怨呈现,他们确然明白的只是——如果生命能够再来一次,我依然会选择爱你。
  • 小猪弗莱迪:空中大历险

    小猪弗莱迪:空中大历险

    《小猪弗莱迪》系列童话故事书每册都是一个精彩独立的故事。或是迷案重重、悬疑跌宕的侦探故事,或是意外横生、步步惊心的冒险故事;或是斗智斗勇、充满惊险的间谍之战;或是想像奇特、笑料十足的太空旅行……
  • 明天天会晴

    明天天会晴

    故事发生在一群80后90初的年青人身上,在他们身上,我们会看到青春与活力,梦想与朝气。更重要的还有那年青人向往的、追求的浪漫爱情!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经历,同样的向往,同样的追求,同样的梦幻,同样的期待,那就请走进《明天天会晴》吧。。。相信你会看到一些自己想看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