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0100000005

第5章

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

敬法篇第二(此有八缘) 敬僧篇第三(此有三缘) 述意缘 说法缘 听法缘 渐顿缘 求法缘 感福缘 报恩缘 谤法缘

述意缘第一

盖闻寂灭不动。是则无象无言。感而遂通。所以有名有教。是以一四之句难闻。三千之火易入。庶使凝寒静夜。朗月长宵独处空闲。吟诵经典。吐纳宫商。文字分明。言味流美。词韵相属。适众人心。利生物。善足使幽灵欣跃。精神悦豫。久习纯熟。文义洞晓敬心殷诵。至诚冥感。信知受持一偈福利弘深。书写一言功超累劫。是以迦叶顶受。靡吝剥皮萨陀心乐无辞洒血。此是甘露之初门。入道之终德也

说法缘第二

夫法师升座。先须礼敬三宝。自净其心。观时择人。具慈悲意。救生利物。然后为说。故报恩经云。听者坐说者立。不应为说若听者求说者过。不应为说。若听者依人不依法。依字不依义。依不了义经不依了义经。依识不依智。并不应为说。何以故。是人不能恭敬诸佛菩萨清净法故。若说尊重于法。听法之人亦生宗敬。至心听受不生轻慢。是名清净说

又五分律云。除其贪心。不自轻心。不轻大众心。慈心喜心。利益心。不动心。立此等心。乃至宣说一四句偈。令前人如实解者。长夜安乐利益无量

又涅槃经云。若有受持读诵书写宣说。非时非国不请而说。轻心轻他自叹。随处而说。反灭佛法。乃至令无量人死堕地狱。则是众生恶知识也

又十诵律云。有五种人。问法皆不应为说。一试问。二无疑问。三不为悔所犯故问。四不受语故问。五诘难故问。并不得答。若前人实有好心。不具前意。为欲生善灭恶者。法师随机方便好心为说。若自解未明。或于法有疑者。则不得为说。恐令前人有错传之失。彼此得罪

又优婆塞戒经云。佛言。如法住者。能自他利。不如法住者。则不得名自利利他。如法住者有八智。何等为八。一法智。二义智。三时智。四知足智。五自他智。六众智。七根智。八上下智。是人具足如是八智。凡有所说具十六事。一时说。二至心说。三次第说。四和合说。五随义说。六喜乐说。七随意说。八不轻众说。九不诃众说。十如法说。十一自他利说。十二不散乱说。十三合义说。十四真正说。十五说已不生憍慢。十六说已不求来世报。如是之人能从他听

又正法念经云。若有众生正行善业。为邪见人说一偈法。令净信佛。命终生应声天。受种种乐。从天还退随业流转。若为财物故与人说法。不以悲心利益众生。而取财物。或用饮酒。或与女人共饮共食。如伎儿法自卖求财。如是法施其果甚少。生于天上作智慧鸟。能说偈颂。是则名曰下品法施也。云何名为中品法施耶。为名闻故。为胜他故。为胜余大法师故。为人说法。或以姤心为人说法。如是法施得报亦少。生于天中受中异报。或生人中。是则名曰中品法施也。云何名为上品法施耶。以清净心。为欲增长众生智慧。而为说法不为财利。为令邪见众生等住于正法。如是法施自利利人。无上最胜。乃至涅槃。其福不尽。是则名曰上品法施也

又迦叶经。尔时世尊而说偈曰

三千大千界  珍宝满其中

以此用布施  所得功德少

若说一偈法  功德为甚多

三界诸乐具  尽持施一人

不如一偈施  功德为最胜

此功德胜彼  能离诸苦恼

若恒沙世界  珍宝满其中

以施诸如来  不如一法施

施宝福虽多  不及一法施

一偈福尚胜  况多难思议

又十住毗婆沙论云。在家之人当行财施。出家之人当行法施。何以故。在家法施不及出家人。以听受法者。于在家人信心浅薄故。又在家之人多有财物。出家之人。于诸经法读诵通达。为人解说在众无畏。非在家者之所能及。又使听者起恭敬心。不及出家。又欲说法降伏人心。不及出家。如偈说曰

先自修行法  然后教余人

乃可作是言  汝随我所行

身自行不善  安能令彼善

自不得寂灭  何能令人寂

又出家之人。若行财施则妨余善。远离阿练若处。必至聚落。与白衣从事多有言说。发起三毒。于六度等心薄。乃至贪着五欲。舍戒还俗。故名为死。或能反戒易起重罪。是名死等诸烦恼苦患。以是因缘故。于出家者称叹法施。于在家者称叹财施

又金光明经云。说法者有五种事。一者法施彼我兼利。财施不尔。二者法施能令众生出于三界。财施者不出欲界。三者法施利益法身。财施之者长养色身。四者法施增长无穷。财施必有竭尽。五者法施能断无明。财施唯伏贪心。故知财施不及法也。就法施中自有阶渐。若有所解不用他知。恐他胜己秘而不说。则自未来常不闻法

又智度论云。若吝惜法。则常生边地无佛法处。由吝法故障他慧明。此则不如卖法他人反胜过此

又诸法勇王经云。阎浮提中。所有水陆空行众生。尽得人身。若有一人教是诸人。令其安住五戒十善。所得功德。不如有人教诲一人令得信行

又十住毗婆沙论云。有四法。能退失智慧。菩萨所应远离。何等为四。一不敬法及说法者。二于要法秘匿吝惜。三乐法者为作障碍坏其听心。四怀憍慢自高卑人。复有四法。得其智慧。应常修习。何等为四。一恭敬法及说法者。二如所闻法及所读诵。为他人说。其心清净不求利养。三知从多闻得智慧者。勤求不息如救头然。四如所闻法受持不忘。贵如说行不贵言说

听法缘第三

夫欲听法。要须真心。敬法重人。至诚出离。不希人天。有为之法。故阿含经佛说偈云

听者端心如渴饮  一心入于语义中

闻法踊跃心悲喜  如是之人可为说

又优婆塞戒经云。从他听时具十六事。一时听。二乐听。三至心听。四恭敬听。五不求过听。六不为论议听。七不为胜听。八听时不轻说者。九听时不轻于法。十听时终不自轻。十一听时远离五盖。十二听时为受持读诵。十三听时为除五欲。十四听时为具信心。十五听时为诸众生。十六听时为断闇根。善男子。具八智者。能说能听。如是之人能自他利。不具足者。则不得名自利利他

又阿育王经云。昔阿恕伽王使道人说法。时以步障遮诸妇女使其听法。尔时法师为诸妇女说法。恒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有一妇女分犯王法。发幕向法师前。问法师言。如来大觉。于菩提树下觉诸法时。觉悟施戒耶。更悟余法耶。法师答言。佛觉一切有漏法皆苦。犹若融铁。此苦因从习而生。犹如毒树。修八正道以灭苦习。是女人得闻此语。获得须陀洹道。以刀系颈往到王所。而白王言。我今日犯王重法。愿王以法治我。王问言。汝犯何事。答言。我破王禁制至道人所。譬如渴牛不避于死。我实渴于佛法。是以默突听法。王问言。听法时颇有所得不。答言。得见四真谛解阴入界。及以诸大皆知无我遂得法眼。王闻是语踊跃欢喜。即为作礼即唱令言。自今已后不听作障隔。乐听法者听直至法师所对面听法。叹言奇哉。我宫内乃出人宝。以是因缘当知听法有大利益

又杂宝藏经云。尔时般遮罗国以五百白雁献波斯匿王。王命送着只桓精舍。众僧食时人以食乞。雁见僧聚来在前立。佛以一音说法。众生各得类解。当时群雁亦解佛。语闻法欢喜。鸣声相和还于池水。后毛羽转长飞至余处。猎师以网都覆杀之。一雁作声诸雁皆和。谓听法时声。乘是善心生忉利天。生天之法。法有三念。一念本所从来。二念定生何处。三念先作何业得来生天。便自思惟。自见宿日更无余善。唯佛僧边听法。作是念已。五百天子即时来下。在如来边。佛为说法悉得须陀洹。波斯匿王遇到佛所。常见五百雁罗列佛前。是日不见。便问佛言。此中诸雁向何处去。佛言。欲见诸雁者。先雁飞去他处。为猎所杀命终生天。今此五百诸天子等。着好天冠端正殊特者是。今日听法皆得须陀洹。王问佛言。此诸群雁以何业缘。堕于畜生。命终生天今日得道。佛言。昔迦叶佛时。五百女人尽共受戒。用心不坚毁所受戒。犯戒因缘堕畜生中。作此雁身。以受戒故。得值如来闻法获道。以雁身中听法因缘。生于天上

又旧杂譬喻经云。昔有沙门昼夜诵经。有狗伏床下。一心听经不复念食。如是积年。命尽得人形。生舍卫国中。作女人长大。见沙门分卫。便走自持饭与沙门欢喜。后作比丘尼得应道果。又付法藏经云。佛言。一切众生。欲出三界生死大海。必假法舡方得度脱。法为清凉除烦恼热。法是妙药能愈结病。法是众生真善知识。作大利益济诸苦恼。所以然者。一切众生志性无定。随所染习。近善则善。近恶则恶。若近恶友。便造恶业。流转生死无有边际。若近善友。起信敬心听受妙法。必能令离三涂苦恼。由此功德受最胜乐。华氏国王有一白象。能灭怨敌。若人犯罪令象蹋杀。后时象厩为火所烧。移象近寺。象闻比丘诵法句经偈云。为善生天。为恶入渊。象闻法已。心便柔和起慈悲心。后付罪人。但以鼻嗅舌[舌*氐]而去。都不肯杀。王见斯已心大惶怖。即召诸臣共谋此事。智臣白王。此象近寺必闻妙法。是故尔耳。今可移近屠肆处系。王用其言。象见屠杀恶心猛炽。残害更增。是以当知一切众生志性无定。畜生尚尔闻法生慈见杀增害。岂况于人而不染习。是故智者宜应觉知。见恶须弃。睹善宜近。勤听经法。又于往昔有婆罗门。持人髑髅其数甚多。诣华氏城中遍行炫卖。经历多时都无买者。时婆罗门极大嗔恚。高声骂言。此城中人愚痴闇钝。若不就我买髑髅者。我当与作恶名闻也。尔时城中诸优婆塞。闻畏毁谤便将钱买。即以铜箸贯穿其耳。若彻过者便与多价。其半彻者与价渐少。都不通者全不与直。婆罗门言。我此髑髅皆悉无异。何故与价差别不等。优婆塞言。前彻过者。此人生时听受妙法。智慧高胜。贵其如此相与多价。其半彻者。虽听经法未善分别。故与少直。全不通者。此人往昔都不听法。故不与价。时优婆塞持此髑髅。往至城外起塔供养。命终之后悉得生天。以是因缘。当知妙法有大功德。此优婆塞。以听法人髑髅起塔。而供养之。尚得生天。况能至心听受经法。供养恭敬持经人者。此之福报实难穷尽。未来必当成无上道。是故智者。欲得无上安隐快乐。应当至心勤听经法

又贤愚经云。昔佛在世时。舍卫国中须达长者。信敬佛法为僧檀越。彼僧所须一切供给。须达家内有二鹦鹉。一名律提。二名赊律提。禀性黠慧解人言语。见比丘来。先告家内令出迎逆。阿难后时到长者家。见鸟聪黠。为说四谛苦集灭道。门前有树二鸟闻法。飞向树上欢喜诵持。夜在树宿野狸所食。缘此善根生四天王天。尽彼天寿生忉利天。忉利天寿尽生夜摩天。夜摩寿尽生兜率天。兜率寿尽生化乐天。化乐寿尽生于第六他化自在天。他化寿尽还生化乐天。如是次第还复下至四天王天。四天寿尽还复上至他化自在天。如是上下经于七返。生六欲天自恣受乐。六天之寿而无中夭。后时命终来生人中。出家修道得辟支佛。一名昙摩。二名修昙摩

又贤愚经云。昔佛在世时。有一比丘林中诵经。音声雅好。时有一鸟闻法敬爱。在树而听。时为猎师所射命终。缘此善根生忉利天。面貌端正光明昉然。无有伦匹。自识宿命。知因比丘诵经听法。得生此中。即持天华到比丘所。礼敬问讯。以天香华供养比丘。比丘具问知其委曲。即命令坐为其说法。得须陀洹。既得果已还归天上。禽鸟听法尚获福报无边。岂况于人。信心听法宁无善报

又善见律论云。昔佛在世时。到瞻婆罗国迦罗池边。为众说法。时彼池中有其一蛤。闻佛池边说法之声。即从池出入草根下。听佛说法。时有一人持杖放牛。见佛在坐为众说法。即往佛所欲闻法故。以杖刺地。误着蛤头。即便命终生忉利天。以福报故。宫殿纵广十二由旬。与诸天女娱乐受乐。即乘宫殿往至佛所。头顶礼足。佛知故问。汝是何人忽礼我足。神通光明相好无比。照彻此间。蛤天即以偈而答曰

往昔为蛤身  于水中觅食

闻佛说法声  出至草根下

有一牧牛人  持杖来听法

杖劖刺我头  命终生天上

佛以蛤天人所说偈。为四众说法。是时众中八万四千人。皆得道迹。蛤天得须陀洹果。含笑而去

渐顿缘第四

如百喻经云。昔有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村中有好美水。王敕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人疲苦。悉欲避远此村去。时彼村主语诸人言。汝等莫去。我当为汝白王。改五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来不疲。即往白王。王为改之作三由旬。众人闻已便大欢喜。有人语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无有异。虽闻此言信王语故。终不肯舍。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修行正法。度于五道向涅槃城。心生疲倦便欲舍离。顿驾生死不能复进。如来法王有大方便。于一乘法分别说三。小乘之人闻之欢喜。以为易行。修善进德求度生死。后闻人说无有三乘。故是一乘。以信佛语终不肯舍。如彼村人。亦复如是

同类推荐
  • 佛说兜沙经一卷

    佛说兜沙经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八大灵塔梵赞

    八大灵塔梵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顿悟入道要门论

    顿悟入道要门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于役志

    于役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阵图

    阵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最后之魂

    最后之魂

    当黎明划破黑夜,当破晓刺破黑暗,当那曙光照耀在人间,他在哪儿,在哪无尽的黑暗中,化作黑暗拯救着那个被黑暗吞噬的人
  • 跟曾国藩学做官,跟胡雪岩学经商

    跟曾国藩学做官,跟胡雪岩学经商

    本书分成上下两篇:上篇结合曾国藩的真实故事,从修身、掌权、升迁、政事、用人、管人六个角度分析了他的为官之道下篇穿插胡雪岩的传奇经历,从商德、借力、机遇、共赢、投资、变通六个角度阐述了他的经商智慧。
  • 狄小杰侦探社3

    狄小杰侦探社3

    他是狄仁杰的第36代孙,虽祖上门楣显赫,人生却穷困潦倒;她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忠实拥趸,虽为人聪明伶俐,生活却霉运连连。他们是一对欢喜冤家,时而横眉相对,时而相濡以沫。他们无数次患难与共,却从未享受美好;他们无数次出生入死,却从未停下脚步……他们命运的齿轮,已经紧紧咬合在一起。他们共同上演了一出史上最华丽的纸上青春悬疑单元剧!悬疑青春派,推理非主流,尽在精彩永远不断的《狄小杰侦探社》!
  • 王的专宠冷妃

    王的专宠冷妃

    穿越到即将灭亡的北宋,她成了亡国公主,为了联合小部落抵抗金国的侵占,她牺牲自己嫁给部落的王子联姻。她凭借所有的能力构筑能够抵御他的城墙,试图有尊严的活下去。她不择手段,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然而,背叛、出卖使她最终沦为他的奴隶……当她逃出皇宫,消失在他面前时……他才明白自己的感情……他强迫她做了自己的皇后,却遭到她的鄙视和冷漠。直到他深陷敌营,命在旦夕时,她才明白,爱原来一直都在……
  • 罗刹孤女之逆绝九天

    罗刹孤女之逆绝九天

    罗刹混血孤女,儿时能燃石成炭,念力移物。八岁,遭养父卖了抵债,十六岁,本为罗刹复国唯一希望,却一夕间成师长弃子,不管她多努力,命运总抢先一步设下路障。尽管清丽动人,绝色姿容,却深信,世上无人有真心,只有强大,才能生存。她,斩钉截铁,「我是罗刹,不懂人类情爱。」直到遇见了他,一个徐徐如春风般温暖的男子,总竭尽所能保护这朵荆棘丛中的玫瑰。心中那块不知名的角落,好似有些松动。
  • 我们生命中的八一五

    我们生命中的八一五

    本书为纪念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出版。十四年抗战不仅撼动世界,更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本书精选十余位作家关于“八一五”的记载文字,令人重新感受抗战胜利日之于时代及其个人的意义,再次见证那段感人肺腑的民族记忆。
  • 金刚顶经多罗菩萨念诵法

    金刚顶经多罗菩萨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紫阙赋

    紫阙赋

    他是她儿时暗恋的情愫,她是他追求权利的棋子,他是王,她是妃,纷纷扰扰,爱恨情仇,终究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呢?
  • 不灭灵主

    不灭灵主

    破后而立,方为涅槃!冲击轮回失败的林宇意外重生,他誓要渡涅槃,掌轮回,重新踏上这大陆的巅峰!
  • 王爷的弃妃

    王爷的弃妃

    简介:穿越,她以为获得了重生。怀了孩子是否排得上本年度最倒霉的十个穿越女?从此,她成了被王爷遗弃的侧妃。本想平平静静地过剩下的日子,谁知五年后却发现她的儿子…===片段1:“你不配见他,既然我都不能见他,你凭什么?”柳烟的唇畔噙着一抹笑,但眼神却愈来愈冷,“你不过是一双破鞋而已!”片段2:“他?”柳烟难掩吃惊地挑眉,然后静默了好一会儿,又蓦地疯狂大笑,笑得前仰后合,眼角已然溢出泪花。她用手指擦了擦眼角,满脸鄙夷地看着岚西,语气尖刻无比,“岚西啊岚西,你真是令我太吃惊了。当年,你苟且偷生,还选择生下这个野种;而如今,你更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么多年了,你居然惦着他,哈哈,你知道他是什么人吗?一个乞丐,他不过是我找来羞辱你的一个乞丐而已。你居然惦记着他?看来你还真是一个人尽可夫的荡Fu!”---------------------------------------------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漓城篇,凤族篇和京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