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0100000036

第36章

又地持论云。若菩萨布施令他受苦。若彼逼迫。若彼侵欺。及非法求。自力他力不随所欲。为众生故。宁自弃舍身命不随彼欲。令致逼迫则不施与。非是菩萨行净施时。菩萨外不施者。若有众生。求女火刀酒媒行作戏等。一切非法。来求乞者菩萨不施。若施与者而多起恶。堕于恶道不到彼岸。若他来索我之身分。即须施与。不须量他前人起退屈心

又优婆塞经云。若恼眷属得物以施。是人未来虽得大报。身当病苦。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如是施者名无怜愍。不知恩报。是人未来。虽得财宝常求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以此文证强役人物。营修福者反招苦报。何名出益。今时末世道俗讹替。竞兴斋讲。强抑求财营修塔寺。依经不合。反招前罪。不如静坐内修实行。出离中胜无过于此。若有净心为人说法。前人敬诚求法舍施。即须为说令成福智。不得见有前判雷同总拨。妄生讥谤抑遏前福。又无性摄论释云。谓菩萨见彼有情。于其财位有重业障。故不施与。勿令惠施空无有果。设复施彼亦不能受。何用施为。如有颂曰

如母乳婴儿  一经月无倦

婴儿喉若闭  乳母欲何为

宁使贫乏于财位  远离恶趣诸恶行

勿被富贵乱诸根  令感当来诸苦器

又增壹阿含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应时之施有五事益。云何为五。一者施远来人。二者施远去人。三者施病人。四者俭时施。五者若初得新果蓏。若谷食等。先与持戒精进人。然后自食。是故欲行此五施。当念随时施。若应时净施者。还得应时果报。谓随时所宜净心而施。若寒时施温室毡被薪火暖食等。若热时施凉室轻衣水扇给物等。渴时与浆。饥时给食。风雨时供送。天和请僧。如是随时应情令悦。未来获福还受顺报

福田缘第六

如优婆塞戒经云。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破戒者得千倍报。施持戒者得十万倍报。施外道离欲人得百万报。施向道者得千亿报。施须陀洹得无量报。向斯陀含亦无量报。乃至成佛亦无量报。我今为汝。分别诸福田故作是说。若能至心生大怜愍施于畜生。专心恭敬施于诸佛。其福正等无有差别。言百倍者。得如愿寿命色力安辩。施于彼者。施主后得寿命色力安乐辩才。各各百倍。乃至无量亦复如是。故我于契经中说。我施舍利弗。舍利弗亦施于我。然我得多非舍利弗得福多也。或有人说。受者作恶。罪及施主是义不然。何以故。施主施时为破彼苦。非为作罪。是故施主应得善果。受者作恶罪自钟已。不及施主。问若施圣人得福多者。云何经说。智人行施不简福田。答今释此意义有多途。明能施之人有愚智之别。所施之境有悲敬之殊。悲是贫苦。敬是三宝。悲是田劣而心胜。敬是田胜而心劣。若取心胜施佛。则不如施贫。故像法决疑经云。有诸众生。见他聚集作诸福业。但求名闻。倾家财物以用布施。及见贫穷孤独。呵骂驱出不济一毫。如此众生名为颠倒作善。痴狂修福名为不正作福。如此人等甚可怜愍。用财甚多获福甚少。善男子。我于一时告诸大众。若人于阿僧祇。身供养十方诸佛并诸菩萨及声闻众。不如有人施畜生一口饮食。其福胜彼百千万倍无量无边。乃至施与饿狗蚁子等。悲田最胜

又智度论云。如舍利弗。以一钵饭上佛。佛即回施狗。而问舍利弗。谁得福多。舍利弗言。如我解佛法义。佛施狗得福多

若据敬法重人。职位修道。敬田即胜。故优婆塞戒经云。若施畜生得百倍报。乃至须陀洹得无量报。罗汉辟支尚不如佛。况余类也。若据平等而行施者无问悲敬。等心而施得福弘广。故维摩经云。分作二分。一分施佛难胜如来。一分与城中最下乞人。福田无二也

又贤愚经云。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佛已出家。手自纺织。预作一端金色之叠。积心系想唯俟于佛。既得见佛喜发心髓。即持此叠奉上如来。佛告憍昙弥。汝持此垒往奉众僧。波提重白佛言。自佛出家心每思念。故手自纺织规心俟佛。唯愿垂愍为我受之。佛告之曰。知母专心欲用施我。然恩爱心福不弘广。若施众僧获报弥多。我知此事。是以相劝

又居士请僧福田经云。别请五百罗汉。不如僧次一凡夫僧。吾法中无受别请法。若有别请僧者。非吾弟子。是六师法。七佛所不可。故知施有三种。故不可以一概论也

相对缘第七

述曰。此别有五种相对。第一田财相对有四。一田胜财劣。如童子施土与佛等。二财胜田劣。如将宝施贫人等。三田财俱胜。如将宝施佛等。四田财俱劣。如将草施畜等

第二轻重相对有四。一心重财轻。如贫女将一叠施大众。得福弘多。二财重心轻。如王夫人心慢多将宝物施众得福鲜少(下二可知)

第三空有相对。一空心不空境。如虽学空观然惜财不施。还得贫报。二空境不空心。知财施得富恒多乐舍。得福增多(下二可知)

第四多少相对。如法句喻经云。施有四事。何等为四。一者施多得福少者。如愚痴之人祭祠。饮酒歌舞损费钱宝。无有福慧。是为施多得福少。二施少得福多者。如能以慈心奉道德人。众僧食已精进学诵。施此虽少其福弥大。是为施少得福多。三施少得福少者。如悭贪恶意施邪见外道两俱愚痴。是故施少得福亦少。四施多得福亦多者。若有贤者。觉世无常。好心出财。起立塔寺精舍园果。供养三尊。衣被履屣床榻厨膳。斯福如五大河流。入于大海。福流如是世世不断。是为施多其报亦多

第五染净相对。如智度论云。佛法中有四种布施。一施者清净受者不净。二施者不净受者清净。三施受俱净。四施受俱不净。且偏解一句。余类可解。何等二俱清净者。如佛自供养佛故。是为二俱清净。如东方宝积佛功德力所生华。寄十住法身普明菩萨。送此华来上散释迦牟尼佛。知十方佛。是第一福田。是为二俱清净(余句可解)

又优婆塞戒经云。佛言若人有财。见有求者。言无言拒。当知是人。已说来世贫穷薄德。如是之人名为放逸。自说无财。是义不然。何以故。一切水草人无不有。虽是国主不必能施。虽是贫穷非不能施。何以故。贫穷之人亦有食分。食已洗器弃荡涤汁。施应食者亦得福德。若以尘糗施于蚁子。亦得无量福德果报。天下极贫谁当无此尘许糗耶。谁有一日不食三抟糗命不全者。是故诸人。应以食半施于乞者。善男子。极贫乏人。谁有赤体无衣服者。若有衣服。岂无一线施人系疮。一指许财作灯炷耶。天下之人谁有贫穷当无身者。如其有身见他作福。身应往助欢喜无厌。亦名施生。亦得福德。或时有分。或有与等。或有胜者。以是因缘。我受波斯匿王食时亦咒愿。王及贫穷人所得功德。等无差别。如人买香。涂香末香。散香烧香如是四香。有人触者买者量者等施无异。而是诸香不失毫厘。修施之法亦复如是。若多若少。若粗若细。若随喜心身往佐助。若遥见闻心生欢喜。其心等故。所得果报无有差别。若无财物见他施已。心不喜信疑于福田。是名贫穷。若多财宝自在无碍。有良福田。内无信心不能奉施。亦名贫穷。是故智者自观。余一抟食。自食则生。施他则死。犹应施与。况复多耶。智者复观。世间若有持戒多闻。乃至获得阿罗汉果。犹不能遮断饥渴等。若房舍衣服饮食卧具病药。皆由先世不施因缘。破戒之人若乐行施。是人虽堕饿鬼畜生。常得饱满无所乏少。虽富有天地受无量乐。犹不知足。是故我应为无上乐。而行布施。不为人天。何以故。无常故。有边故

若施主欢喜不悔。亲近善人。财富自在生上族家。得人天乐至无上果。能离一切烦恼结缚

若施主能自手施已。生上姓家。遇善知识。多饶财宝眷属成就。能用能施。一切众生喜乐见之。见已恭敬尊重赞叹

又大丈夫论云。若悭心多者。虽复泥土重于金玉。若悲心多者。虽施金玉轻于草木。若悭心多者。丧失财宝心大忧恼。若行施者令受者喜悦。自亦喜悦。设有美食。若不施与而食啖者。不以为美。设有恶食。得行布施然后食者。心中欢悦以为极美。若行施竟。有余自食。善丈夫者。心生喜乐如得涅槃。无信心者谁信是语。设有粗食。有饥者在前。尚不能施与。况余胜物而能与人。若人于大水边。尚不能以少水施与众生。况余好财。是人于世间粪土。易得于水。悭贪之人。闻乞粪土犹怀吝惜。况复财物

如有二人。一则大富。一则贫穷。有乞者来。如是二人俱怀苦恼。有财物者惧其求索。无财物者。我当云何得少财物与之。如是二人。忧苦虽同果报各异。贫悲念者。生天人中受无量乐。富悭贪者。生饿鬼中受无量苦。若菩萨但有悲愍心已为具足。况与少物。菩萨悲心念施无有财物。见人乞时不忍言无。悲苦堕泪。设闻他苦尚不能堪忍。况复眼见他苦恼而不救济者。无有是处。有悲心者。见贫苦众生无财可与。悲苦叹息无可为喻。救众生者。见众生受苦悲泣堕泪。以堕泪故知其心受。菩萨泪有三时。一见修功德人。以爱敬故为之堕泪。二见苦恼众生。无功德者。以悲愍故为之堕泪。三修大施时悲喜踊跃堕泪。计菩萨堕泪已来。多四大海水。世间众生。舍于亲属悲泣堕泪。不及菩萨。见贫苦众生无财施时。悲泣堕泪。菩萨闻乞者声为之堕泪。乞者见菩萨雨泪。虽不言与。当知必得。菩萨见乞者来时极生悲苦。乞者得财物时。心生欢喜得灭悲苦。菩萨闻乞言时。悲泣堕泪不能自止。乞者言足。尔时菩萨。修行施已众生满足。便入山林修行禅定。灭除三毒。财物倍多无乞可施。我今出家断诸结使

持戒篇第二(此别二缘)

述意缘第一

窃闻。戒是人师。道俗咸奉。心为业主。凡圣俱制。良由三宝所资。四生同润。故经曰。正法住正法灭。意在兹乎。是以持戒为德。显自大经。性善可崇。明乎大论。或复方之日月。譬若宝珠。义等涂香。事同惜水。越度大海。号曰牢船。生长善牙。又称平地。是以菩萨禀受。微尘不缺。罗汉护持。纤芥无犯。宁当抱渴而死。不饮水虫。乃可被系而终。无伤草叶。书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代。言行忠信。战战兢兢。岂可放纵心马。不加辔勒。驰骋情猴。都无制锁。浮囊既毁。前路何期。德瓶已破。胜缘长绝。或复要聚恶人。朋结凶党。更相扇动。备造愆瑕。无惭无愧。不羞不耻。日更增甚。转复沉浮。似若葶苈艾蒿。枝叶皆苦。诃梨果树。遍体尤甘。从明入闇。无复出期。劫数既遥。痛伤难忍。于是镬汤奔沸。猛气冲天。炉炭赫曦。爆声裂地。镕铜灌口。则腹烂肝销。铜柱逼身。则骨肉俱尽。宛转呜呼。何可言念。如斯等苦。寔由毁戒也

劝持缘第二

如大庄严论云。若能至心持戒。乃至殁命得现果报。我昔闻。难提跋提城有优婆塞。兄弟二人并持五戒。其弟尔时。卒患胁痛气将欲绝。时医语之。食新杀狗肉并使服酒。所患必除。病者向言。其狗肉者。为可于市买索食之。饮酒之事愿舍身命终。不犯戒而服于酒。其弟极困急。兄赍酒语弟。舍戒服酒以疗其疾。弟白兄言。我虽病急。愿舍我身命不犯戒而饮此酒。即说偈言

怪哉临命终  破我戒璎珞

以戒庄严身  不用殡葬具

人身既难得  遭值戒复难

愿舍百千命  不毁破禁戒

无量百千劫  时乃值遇戒

阎浮世间中  人身极难得

虽复得人身  值正法倍难

时复值法宝  愚者不知取

善能分别者  此事亦复难

戒宝入我手  云何复欲夺

乃是怨憎者  非我之所亲

兄闻是已。答其弟言。我以亲故不为沮坏。弟白兄言。非为亲爱乃是殁败。即说偈言

我欲向胜处  毁戒令堕坠

舍戒乃如是  云何名亲爱

我勤习戒根  乃欲见劫夺

所持五戒中  酒戒最为重

今欲强毁我  不时名为亲

兄问弟言。云何以酒为戒根本耶。弟即说偈。以答兄言

若于禁戒中  不尽心护持

便为违大悲  草头有酒滴

尚不敢尝触  以是故我知

酒是恶道因  在家修多罗

说酒之恶报  唯佛能分别

谁有能测量  佛说身口意

三业之恶行  唯酒为根本

复堕恶行中  往者优婆塞

以酒因缘故  遂毁余四戒

是名恶行数  酒为放逸报

不饮闭恶道  能获信乐心

去悭能舍财  首罗闻佛说

能获无量益  我都无异意

而欲毁犯者  略说而言之

宁舍百千命  不毁犯佛教

宁使身干枯  终不饮此酒

假使毁犯戒  寿命百千年

不如护禁戒  即时身命灭

决定能使差  我犹故不饮

况今不定知  为差为不差

作是决定心  心生大欢喜

即获见真谛  所患得消除

又大庄严论云。我昔曾闻。有诸比丘。与诸估客入海采宝。既至海中船舫破坏。尔时有一年少比丘。捉得一枚板。上座比丘。不得板故将没水中。于时上座恐怖惶惧。恐为水漂。语年少言。汝宁不忆佛所制戒。当敬上座。汝所得板应以与我。尔时年少即便思惟。如来世尊实有斯语。诸有利乐应先与上座。复作是念。我若以板用与上座。必没水中洄澓波浪。大海之难极为深广。我于今者命将不全。又我年少。初始出家未得道果。以此为忧。我今舍身用济上座。正是其时。作是念已。便说偈言

我为自全济  为随佛语胜

无量功德聚  名称遍十方

躯命极鄙贱  云何违圣教

我今受佛戒  至死必坚持

为顺佛语故  奉板遗身命

若不为难事  终不获难果

若舍佛所教  失于天人利

及以大涅槃  无上第一乐

既说偈已。即输板与上座。既舍板已。于时海神感其精诚。即接年少比丘罝于岸上。海神合掌白比丘言。我今归依坚持戒者。汝今遭是危难之事。能持佛戒。海神说偈报曰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倾心计:第一皇妃

    倾心计:第一皇妃

    他是杀伐决断,果敢狠辣的王。她是艳绝天下,唯我不二的幽冥宫宫主。风起云涌,她金戈铁马,谈笑间令千军万马灰飞烟灭。凤凰涅槃,谁家江山?回首一瞥,那一身火红衣衫,尽乱世人眸眼。她曾说“我尹逝不得的东西,宁毁不留!”言犹在耳,可是谁又是舍了心,只为那曾经不堪一击的温情,甘愿纵身火海,落下万丈深渊。他一身玄袍冷眼看尽世间,自认为舍去的只是一枚棋子,可最终为何空了心,丢了一腔想念?那鲜红的景象还在眼前,他怀中那僵硬的尸身笑意不去。死了心,可伊人再见,兵临城下,她火红长袖一挥,将他逼出百米远,冷声道“你是谁?”
  • 大同平叛志

    大同平叛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空间之大佬的农家妻

    空间之大佬的农家妻

    人人都道梨花村的苏小凤命好,身边带着一对拖油瓶,还能嫁给帝都大佬,羡煞旁人。其实真相是这样的:21世纪创业大龄剩女苏小凤为怀孕意外身亡,重生到九十年代村姑身上。一过来,就得知自己意外身孕的重磅消息。苏小凤摸摸下巴,眸光潋滟,很是兴奋的摸摸肚子:“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为了宝宝出生后能够随心所欲的称王称霸,苏小凤挽起袖子就是干,一不小心还得了个名叫财貌双全的灵镜。从此在脚踩白莲花,手撕地痞流氓,狠虐无良亲妈,暴揍大佬……的路上,呃不,发财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只是她的一双娃怎么和帝都的某个大佬越长越像。本文架空,考据党慎入!
  • 大荒古意

    大荒古意

    商朝末年,西岐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奴隶军牧野大战,纣王帝辛自焚于朝歌摘星台,商朝灭亡。然而商朝征伐东夷的十万大军在大将攸侯喜的带领下,却神秘失踪……鬼方大祭师的忠告,占卜,开天眼,黑暗深渊,幽冥之瞳,海上风暴,天之浮桥,海上巨兽,骷髅岛,天堂岛,大洋彼岸的新大陆,未开化的土著……他们在这刚开化,萌发初始文明的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随着在南,北美洲的发现,抽丝剥茧,谜底被层层揭开。
  • 遇见你的独孤

    遇见你的独孤

    遇见你之前总觉得孤独,遇见你之后除了孤独还有无尽的忧愁,一身红妆,终究还是孤芳自赏。
  • 穿书女配豪门娇宠

    穿书女配豪门娇宠

    在《恶魔式情人》一书中,那个“势力横跨整个东南亚”的男人,犹如黑玫瑰一样迷人,犹如罂粟一般诱人沉沦,又犹如恶魔一般充满极致的危险。穿成书中同名炮灰女配的郁笙红唇微勾,眸光潋滟,“就算你是魔鬼,此生也将唯我独有。”
  • 充闾文集:蘧庐吟草

    充闾文集:蘧庐吟草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逆光的幸福

    逆光的幸福

    霍香,八零后的天蝎女,注定是几代单传的霍家未来的掌门人。霍家的掌权派挖空心思地想把她打造成一条龙而她却执意的要做一条自由的虫。不够乖的她经常和父辈勾心斗角,甚至是恶语相向……一系列的家庭变故让我行我素的她学会了在妥协与抗争中蜕变成长。朱未是她的“同桌的他”,无疾而终的初恋让她痛彻心扉。她的大学同学谭水清对她情有独钟,不止一次地发动“护香”运动。黯然神伤的他曾远渡英伦,不懈的坚持最终让他抱得美人归。梁家栋是她感情生活中的不速之客,与霍香在酒吧偶然重逢的他,痛不欲生的霍香历经了一次生死之后,以为自己可以摆脱噩梦的缠绕。谁知侵犯她的人却阴魂不散……
  • 择舟而行,择你而遇

    择舟而行,择你而遇

    姜梓自小被送到国外成长,为了保护姜梓的安全极少有人知道姜慕还有一个双胞胎妹妹叫姜梓,姜梓悄悄回国后,进入在姜氏集团任职。遇见了纪九舟。“听说姜公子对我有意思?哦,不是对我们的项目有意思?”“那是自然,谁不动心呢,纪公子您说是吗?”
  • 诸子百仙传

    诸子百仙传

    来自地球的张寒,因一颗石头与一把剑来到九域神州,光怪陆离的神州上到底有何幸秘?来到这陌生的世界是巧合还是什么?上古卷轴,神话人物与地球的神话故事有何渊源?沧海波澜,蜃楼独留,昆仑绝仙,奇剑引路。争仙之路,天缘纷临,诸圣证道,百仙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