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0100000016

第16章

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

受请部第七(此有八缘) 述意缘 供养缘 简伪缘 圣僧缘 施食缘 食时缘 食法缘 食讫缘

述意缘第一

夫三宝平等。旷若虚空。无怨无亲。事绝贵贱。无适无莫。乃应檀心。故冥怀遣相。与空际而为极。任时随缘。共法界而等量。因既不穷。果亦无尽。且俗俭财贫限约而施。物既有限心亦局执。或计人以选德。或约行以简浊。或取相以别形。或观容以驱陋。如是约人约财。局心难记。有涯之福不信。无边之报颇沾。故昔有毗舍佉母。别请五百罗汉。如来讥呵。不如僧次请一凡僧。得福无量。故知心无限极。则福遍十方。财无多少。则心该法界也

供养缘第二

如地持论云。菩萨供养如来。略说十种。一身供养。二支提供养。三现前供养。四不现前供养五自作供养。六他作供养。七财物供养。八胜供养。九不染污供养。十至处道供养。若菩萨于佛色身而设供养。是名身供养。若菩萨为如来故。若供养偷婆。若窟若舍。若故若新。是名支提供养

若菩萨面见佛身及支提。而设供养。是名现前供养。若菩萨于如来及支提。悕望心俱。欢喜心俱。现前供养。如一如来三世亦然。及现前供养如来支提。三世十方无量世界。若新若故。是名菩萨共现前供养

若菩萨于不现前如来及支提。及涅槃后。以佛舍利起偷婆。若多至亿百千万。随力所能。是名广不现前供养。以是因缘。得无量大果。常摄梵福。于无量大劫不堕恶趣。无上菩提众具满足

若菩萨现前供养。得大功德。不现前供养。得大大功德。共现前不现前供养。得最大大功德

若菩萨于如来及支提。手自供养。不依懈惰令他作。是名菩萨自作供养。若菩萨于如来及支提。不独供养。普令亲属在家出家悉共供养。是名自他共供养。若菩萨有少许物。以慈悲心施彼贫苦薄福众生。令供养如来及支提。令得安乐而不自为。是名他作供养。自作供养者。得大果报。他作供养者。得大大果报自作他作供养者。得最大大果报。若菩萨于如来及支提。以衣食杂宝。种种供养者。是名财物供养

若菩萨久来以财物供养。若多若少。现不现前。自作他作。淳净信心而作供养。以是善根。回向无上菩提。是名胜供养

若菩萨自手供养如来及支提。不轻他人。不放逸不懈怠。至心恭敬。不染污心。不于信心胜人所现谄曲求财。亦不得以诸不净物等供养。是名无染供养

若菩萨殊胜不染财物。供养如来及支提。若自力得。若从他求。若如意得财。若化作身。若二若三。乃至百千万亿身。悉礼如来。彼一一身。化作百千手。彼一一手以种种华香。供养如来及支提。彼一切身。悉赞叹如来真实功德。饶益众生。如是等名为如意自在力供养。不待如来出现于世。何以故。住不退转地菩萨。于一切佛刹未曾障碍故。若菩萨不自力得财。亦不从他求。而为供养。然于他众生。乃至十方无量世界。上中下心所作供养。菩萨于彼一切供养。以净信心胜妙解心周遍随喜。是菩萨以少方便。兴大供养。摄大菩提。乃至于一构牛顷。于一切众生。修四无量心等。是名至处道供养。如来第一最上。比前财物供养。百倍千倍。乃至算数譬喻不得为比。如是十事。名菩萨一切种供养。如来法僧亦尔。当知于此三宝。作十种供养。菩萨于如来所。起六种净心。谓福田无上心。恩德无上心。于一切众生无上心。如优昙钵华难遇心。于三千大千世界独一心。于世间出世间法一切具足依义心。以此六心少想供养如来法僧。获无量功德。何况多

又瑜伽论云。何菩萨于如来所供养如来。当知供养略有十种。一设利罗供养。二别供养。三现前供养。四不现前供养。五自作供养。六教他供养。七财敬供养。八粗大供养。九无染供养。十正行供养(释文大同)又优婆塞戒经云。佛言。善男子。在家菩萨。若欲受持优婆塞戒。先当次第供养六方。言

东方者。即是父母。若有人能供养父母。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财宝。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是人则能供养东方父母。是父母还以五事报之。一至心忧念。二终不欺诳。三舍财与之。四为娉上族。五教以世事

南方者。即是师长。若有人能供养师长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尊重赞叹。恭敬礼拜。早起晚卧。受行善教。是人则能供养南方师长。是师复以五事报之。一速教不令失时。二尽教不令不尽。三胜己不生嫉妒。四将付严师善友。五临终舍财与之

西方者即是妻子。若有人能供给妻子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璎珞服饰严身之具。是人则能供养西方妻子。是妻子复以十四事报之。一所作尽心营之二常作终不懈惰。三所作必令终竟。四疾作不令失时。五常为瞻视宾客。六净其房舍卧具。七爱敬当则柔软。八傥使软言教诏。九善能守护财物。十晨起夜寐。十一能护净舍。十二能忍教诲。十三能覆恶事。十四能瞻病苦

北方者即是知识。若有人能供施善友任力与之。恭敬柔言礼拜赞叹。是人则能供养北方善知识。是善知识。复以四事而还报之。一教修善法。二令离恶法。三有恐怖时能为救解。四放逸之时能令除舍

下方者即是奴婢。若有人能供给奴婢衣食病瘦医药。不骂不打。是人则能供给下方奴婢。是奴婢复以十事报之。一不作罪过。二不待教作。三作必令竟。四疾作不令失时。五主虽贫穷终不舍离。六早起。七守物。八少恩多报。九至心敬念。十善覆恶事

上方者。即是沙门婆罗门等。若有供养上方沙门婆罗门。衣服饮食房舍卧具病瘦医药。怖时能救。饥馑世施食。闻恶能遮。礼拜恭敬尊重赞叹。是人则能供养上方沙门等。是出家人。复以五事报之。一能令生信。二教修智慧。三教令行施。四教令持戒。五教令多闻。若有供养是六方者。是人则能增长财命。能得受持优婆塞戒

又智度论云。诸佛恭敬法故。供养于法。以法为师。何以故。三世诸佛。皆以诸法实相为师。问曰。如佛不求福德。何故供养。答曰。佛从无量劫中。修诸功德。常行诸善。不但求报。敬功德故而作供养。如佛在世时。阿那律长老得天眼前。盲无所见。而以手缝衣。时针纴脱。便言。谁爱福德为我纴针。是时佛到其所。语比丘言。我是爱福德人。为汝纴来。是比丘识佛声。疾起着衣礼佛足。白佛言。佛功德已满。云何言爱福德。佛言。我虽功德已满。我深知功德恩报力。故令我于一切众生中得最第一。由此功德。又为欲教化弟子。故语之言。我为作功德。汝云何不作。如伎家百岁老公而舞。有人呵之言。老公年已百岁。何用是舞。老公答曰。我不须舞。但欲教子孙故耳。佛亦如是功德满。为教弟子作功德故。而作供养。故佛乳母大爱道亡。四天王舆床送。佛在前擎香炉烧香供养。为报恩故。虽不求果。而行等供养。唯佛应供养佛。余人不知佛德。如说偈言

智人能敬智  智论则智喜

智人能知智  如蛇知蛇足

又频毗娑罗王作佛供养经云。尔时摩竭国。频毗(此云颜色)娑罗(此云端正)往诣佛所。白世尊言。我典此国界。所有资财。能有所办。欲尽形寿供养如来及比丘众。衣被饮食床座卧具病瘦医药。亦当劝率臣民使得蒙度。得离三涂永处安隐。又杂宝藏经云。佛告诸比丘言。有八种人。应决定施不须生疑。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远来之人。六远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人

又智度论云。诸菩萨无量无尽功德成就。以一食供养十方诸佛及僧。皆悉充足而亦不尽。譬如涌泉出而不竭。如文殊师利。以一钵欢喜丸。供养八万四千僧。皆悉充足。而亦不尽。复次菩萨于此一钵食。供养十方诸佛。而十方佛前饮食之具。具足而出。譬如鬼神得人一口食。而千万倍出

又文殊师利问经云。菩萨为供养佛法僧。及父母兄弟。得畜财物。为起寺舍造像。为布施。若有此因缘。得受金银财物。无有罪过

简伪缘第三

如贤愚经云。若有檀越。于十六种。具足别请。虽获福报。亦未为多。何谓十六。比丘比丘尼各有八辈。不如漫请四人。所得功德福多于彼。十六分中。未及其一。将来末世法欲垂尽。正使比丘畜妻挟子。四人已上。名字众僧。应当敬如舍利弗目揵连等。尔时弥勒菩萨。问众僧言。若有檀越。请一持戒清净沙门就舍供养。所得盈利。何如有人得十万钱。时憍陈如寻即说言。假使有人得百车珍宝。计其福利。不如请一净戒沙门就舍供养。得利弘多。舍利弗言。设令有人得一阎浮提满中珍宝。犹不如请一净戒者就舍供养。获利弥多。目揵连言。正使有人得二天下乃至满四天下珍宝。其利犹不如请一清净沙门诣舍供养。得利殊胜

又像法决疑经云。若檀越设食。并请众僧。遣人防门。遮障比丘及诸老病贫穷乞人。不听入会。徒丧饮食了无善分

又普广经云。四辈弟子若行斋戒。心当存想请十方僧。不择善恶持戒毁戒高下之行。到诸塔寺请僧之时。僧次供养无别异想。其福众多无量无边。若值罗汉四道果人及大心者。缘此功德受福无穷。一闻说法可得至道无上涅槃

又十诵律云。鹿子母别请五百罗汉。佛言。无智不善。若于僧中。依次请一人者。得大功德。果报利益。胜别请五百罗汉。一切远近无不悉闻

又请僧福田经。及仁王经。种种呵责不许别请。若别请者是外道法非七佛法

又梵网经云。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房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而先住僧独受。而不差客僧。房主得无量罪。畜生无异。非沙门。非释种姓。犯轻垢罪

又智度论云。如有富贵长者。作乐供养众僧。白僧执事。我次第请僧于舍食。日日须请及至沙弥。执事不听沙弥受请。诸沙弥言。以何意故。不听沙弥。答言以檀越不喜请年少故。便说偈言

鬓发白如雪  齿落皮肉皱

偻步形体羸  乐请如是众

诸沙弥等。皆是大阿罗汉。如打师子头。欻然从坐而说偈言

檀越无智人  见形不取德

舍是耆年相  择取老瘦黑

上尊耆年之相者如佛说偈云

所谓长老相  不必以年耆

形瘦鬓发白  空老内无德

能舍罪福果  精进行梵行

已离一切法  是名为长老

是诸沙弥复作是念。我等不应坐观檀越量僧好恶。即说偈言

赞叹呵骂中  我等心虽一

是人毁佛法  不应不教诲

当疾到其舍  以法教语之

我等不度者  是则为弃物

即时诸沙弥。自变其身皆成老年

鬓发白如雪  秀眉垂覆眼

皮皱如波浪  其脊曲如弓

两手负杖行  次第而受请

举身皆振掉  行止不自安

譬如白杨树  随风而动摇

檀越见此辈  欢喜延入坐

坐已须臾顷  还复年少形

檀越惊怖言  如是耆老相

还变成小身  如服还年药

是事何由然

诸沙弥言。汝莫生疑。平量是事。甚可伤愍。故现是化。汝当深识之。圣众不可量。如说偈曰

譬如以蚊嘴  犹可测海底

一切天与人  无能量僧者

僧以功德贵  犹尚不分别

而汝以年岁  称量诸大德

大小生于智  不在于老少

有智勤精进  虽少而是老

懈怠无智慧  虽老而是少

汝今平量僧  是则为大失

如欲以一指测知大海底。为智者之所笑。汝不闻佛说。四事虽小而不可轻。太子虽小当为国王。是不可轻。蛇子虽小毒能杀人。亦不可轻。小火虽微能烧山野。亦不可轻。沙弥虽小得圣神通。最不可轻。檀越闻是事已见是神通。身惊毛竖。合手向诸沙弥言。诸圣人等。我今忏悔。我是凡夫心常怀罪。今欲请问。于佛僧宝中信心清净。何者福胜。答言我等初不见佛僧宝中有增减。何以故。如佛一时入舍婆提城乞食。有婆罗门。姓婆罗埵逝。佛数数到其家乞食。心作是念。是沙门何以来数数。如负其债。佛时说偈言

时雨数数堕  五谷数数成

数数修福业  数数受果报

数数受生法  故受数数死

圣法数数成  谁数数生死

婆罗门闻是偈已。大圣具知我心惭愧。取钵入舍盛满美食。以奉上佛。佛不受作是言。我为说偈故得此食。我不食也。婆罗门言。是食当与谁。佛言。我不见天及人能消是食者。汝持安置小草地若无虫水中。即如佛教。持食着无虫水中。水即大沸烟火俱出。如投大热铁。婆罗门见已惊怖言。未曾有也。乃至食中神力如是。礼佛忏悔。乞出家受戒。渐渐断结得阿罗汉道。后摩诃憍昙弥。以金色上下宝衣奉佛。佛劝施僧。能消能受。故知佛宝僧宝福无多少。故说偈言

若人爱敬佛  亦当爱敬僧

不当有分别  同皆为宝故

又法句喻经。世尊说偈云

人道念有意  无食自知少

从是痛用薄  节消而保寿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傲娇妈咪,爸比求放过

    傲娇妈咪,爸比求放过

    许南露心里一直有道阴影,四年前被绑架欺辱的阴暗生活依然是她的噩梦;却没想到四年后,那个绑架她的变态男人再次现身,竟然是金城只手遮天的霸道总裁?!且总裁边上的小娃娃一把朝她扑过来;“妈咪,我爸比高大威猛又帅气,你快嫁给他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是一部全面阐述美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的著作,其显著特色在于将权威的美国电影理念与生动的好莱坞电影创作结合在一起,将清晰的美国电影历史与鲜明的电影艺术家个性结合在一起。将主流的商业电影表现与多元的美国社会文化及哲学美学背景结合在一起,打通专业性与大众性之间的壁垒,形成一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写作风格,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之中汲取美国电影的文化素养。
  • 老师陈平凡

    老师陈平凡

    陈平凡,一个普普通通的师范生,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也怀着传统文人的济世情怀,走进了北方县城的一所重点高中。在这所学校,他无根无派无背景,四处碰壁麻烦重重,既要在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奔走周旋,又要在林林总总的现实面前坚守理想。一路跌跌撞撞,不免浮浮沉沉。那么最终,他能否凭着他的才华与悟性,勤奋与执着,逆流而上,成功突围呢?
  • 胸腔里的苍穹

    胸腔里的苍穹

    作者简介:王族,甘肃天水人,一九九一年底入伍西藏阿里,现居乌鲁木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高研班,新疆作协签约作家。写作以诗歌和散文为主,多关注地域文化。出版有诗集《所在》,散文集《兽部落》、《藏北的事情》、《逆美人》、《游牧者的归途》,长篇散文《悬崖乐园》、《图瓦之书》、《狼界》等二十部作品。曾获总政治部第九届“解放军文艺奖”,《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新疆首届青年创作奖等。骏马在草原上能跑多远,长调就有多长。草原、骏马和长调,是蒙古人的三件宝。
  • 叛逆少女的穿越之旅

    叛逆少女的穿越之旅

    身处21世纪的叛逆少女,在高三的时候她遇见心仪的男生,但她却穿越了,来到一个她完全不清楚的王朝,在她模糊的记忆力好像也没有这个朝代,而且她喜欢的男生好像也在这里哦,她到底会在这里经历什么呢?
  • 易天辞

    易天辞

    昔日,神魔两族大战,魔败而封;千年之后,魔族以三千勇士血祭望渊,破崇吾之印!至此,神魔之战再度拉开。。
  • 华严经探玄记

    华严经探玄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字经

    三字经

    《三字经》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蒙学读本。《三字经》与我国古代许多书籍一样,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在各个时期都有改动和修订,至今存在多种版本。经过考证和论述,以及前人留下的总结经验,我们采用了内容齐整、流传最广泛的“宋本”。这本书出现以后,就广为传诵,宋朝以后历代文人又不断增补、修补,加上了宋朝以后的历史简述,直到民国时期,才形成这个通行的“版本”。由于这本书在中国影响极大,曾被誉为“古今奇书”、“袖里通鉴纲目”,还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发行。近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还把《三字经》列为儿童道德修养的必读书目之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等得起的好时光

    等得起的好时光

    在创作人生篇章的过程中,能让我们变得温暖、放松,涌现前进灵感的,恰是那些有意或无意的停顿时光。本书精心收集了一些“等得起的好时光”,它们或是一个女儿给母亲的一次爱的陪伴,或是一段不计回报的爱情付出,或是一次放下纠葛的长途旅行,或是一种希望渺茫下的最后坚持……正是这些小温暖与小希望,记录了我们人生。它们不值一提,却又无可代替,犹如一首首恬静的小诗,每个句子都那么温柔,每个标点都那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