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0100000011

第11章

又杂宝藏经云。昔舍卫国中有一长者。造立塔寺。后时命终生忉利天。其妇昼夜追忆夫故。愁忧苦恼。以忆夫故。常扫治夫所造塔寺。夫下观见即来妇所。问讯安慰而语之言。汝忆我故大忧愁耶。妇即语言。汝为是谁。天寻答言。我是汝夫。以作塔寺功德因缘得生天上。见汝忆我修治塔寺。故来汝所。妇言。近我。夫即答言。人身臭秽不复可近。汝复欲得为我妻者。勤供佛僧修扫塔寺。愿生我天。若得生天。我必当还以汝为妻。妇用夫言。作诸功德发愿生天。其后命终得生天上。还为夫妇。夫妇相将来至佛所。佛为说法。夫妇并得须陀洹果。既得果已还归天上

又分别功德论云。昔舍卫城中有夫妇。二人而无子息。夫妇精进信敬三宝。时妇早亡。由信敬故生忉利天。以为天女。面首端正天中少比。天女自念。我极端正。今此间谁任我夫。便以天眼观见本夫。今以出家年老暗短。专信而已。常勤扫除塔庙为业。见其扫塔必应生天。天女寻下。光明照曜住其夫前。比丘见已问其因缘。天女答曰。我是君妇今为天女。我观天上无任我夫。见君精进常勤扫塔。必应生天。若得生天。愿同一处还为我夫。是以故来陈其情状。白意已讫还归天上。时夫比丘见此事已。从是以后增加精进。修补塔庙积功转胜。应生第四兜率天上。天女忆夫复来语言。君福转胜应生兜率天。我今不复得君为夫。语讫还去。比丘闻已倍更精进。遂获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又百缘经云。昔佛在世时迦毗罗城中。有一长者。财宝无量。其妇生一儿。端正殊妙。见者敬仰。渐大见佛得阿罗汉果。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乃往过去九十一劫有毗婆尸佛。入涅槃后。有王名槃头末帝。收取舍利造四宝塔。而供养之。其后小毁。有童子入塔见此破处。和颜悦色。集唤众人共涂治塔。发愿而去。缘是功德。九十一劫不堕地狱畜生饿鬼。天上人中受乐。常为天人所见敬仰。乃至今值于我。为诸人所见敬仰。出家得道。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颂曰

遗身八万塔  宝饰高百丈

仪凤异灵乌  金槃代佛掌

积拱承雕角  高檐挂树网

宝地若池沙  风铃如积响

刻削生千变  丹青图万像

烟霞时出没  神仙乍来往

晨雾半层生  飞旛接云上

游霓不敢息  翔鹍讵能仰

福地下金绳  天报岂虚抂

愿假舟航末  彼岸谁云广

摄念部第三(此有四缘) 述意缘 十念缘 六念缘 发愿缘

述意缘第一

惟夫凡情难禁。譬等山猿。常随外境。类同狂象。三业鼓动。缘构滋彰。故佛立教令常制御。故经云。当为心师。不师于心。身口意业不与恶交身戒心慧不动如山。又经制之一处无事不办。然心性惑倒。我见为先。烦惑难摄。乱使常行。于一切时高举难屈。自非托处寂静。摧伏三毒。身不游行。口默缄言。少睡多觉。常坐省食。思量正法。知非有无。直身正意。系念在前。如斯等教。是名摄念也

十念缘第二

如增一阿含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十法。便成神通去众乱想。至致涅槃。一谓念佛。二谓念法。三谓念众。四谓念戒。五谓念施。六谓念天。七谓念休息。八谓念安般。九谓念身非常。十谓念死。当善修行

佛法圣众心  戒施及天念

休息安般念  身死念在后

第一念佛者。专精念佛。如来形相功德具足。身智无崖周旋往来。皆具知之。修行一法自致涅槃。不离念佛便获功德。是名念佛

第二念法者。专精念法。除诸欲爱。无有尘劳渴爱之心。永不复兴于欲无欲。离诸结缚诸盖之病。犹如众香之气。无有瑕疵乱想之念。便成神通自致涅槃。思惟不离便获功德。是名念法

第三念众者。谓专精念如来圣众。成就质直无有邪曲。上下和睦。如来圣众四双八辈。当敬承事。除诸乱想自致涅槃。不离僧念便获功德。是名念僧

第四念戒者。所谓戒者。息诸恶故。戒能成道令人欢喜。戒璎珞身现众好故。犹如吉祥瓶所愿便克除诸乱想自致涅槃。不离戒念便获功德。是名念戒

第五念施者。谓专精念施。所施之上。永无悔心无反报想。快得善利。若人骂毁相加刀杖。当起慈心不兴嗔恚。我所施者施意不绝。除诸乱想自致涅槃。不离施念便获功德是名念施

第六念天者。谓专精念天。身口意净不造秽行。行戒成身。身放光明无所不照。成彼天身善业果报。成彼天身众行具足。除诸乱想自致涅槃。不离天念便获功德。是名念天

第七念休息者。谓心意想息志性详谛。亦无卒暴。恒专一心意乐闲居。常求方便入三昧定。常念不贪胜光上达。除诸乱想自致涅槃。不离休息便获功德。是名念休息

第八念安般者。谓专精念安般者。若息长时。观知我今息长。若复息短。亦当观知我今息短。若息极冷极热。亦当观知我今息冷热。出入分别数息长短。除诸乱想自致涅槃。不离安般便获功德。是名念安般

第九念身者。谓专精念身。发毛爪齿皮肉筋骨胆肝肺心脾肾大肠小肠。曲直旁光屎尿百叶。沧荡脾泡溺泪唾涕。脓血脂涎髑髅脑等。何者是身。地种水种火种风种是也。皆是父母所造。从何处来。为谁所造。此之六根于此终已当生何处。除诸乱想自致涅槃。不离身念便获功德。是名念身

第十念死者。谓专精念死。此没生彼往来诸趣。命逝不停诸根散坏。如腐败木。命根断绝种族分离。无形无响亦无相貌。除诸乱想自致涅槃。不离死念便获功德。是名念死。而说偈曰

佛法及圣众  乃至身死念

虽与上名闻  其义各别异

六念缘第三

又分别功德论云。第一念佛何事。佛身金刚无有诸漏。若行时足离地四寸。千轮相文迹现于地。足下诸虫七日安隐。若其命终皆得生天。昔有一恶比丘。本是外道假服诽谤。逐如来行。自杀飞虫着佛迹处。言佛蹈杀。然虫虽死。遇佛迹处寻还得活。若入城邑。足蹈门阈天地大动。百种。音乐不鼓自鸣。诸聋盲哑百病自除。睹佛相好随行得度。功德所济不可称计。总会万行运载为先。所谓念佛其义如此

第二念法者。法是无漏道无为无欲。佛者是诸法之主。法者是结使之主。法出诸佛。法生佛道。若然者。何不先念法后念佛耶。答曰。法虽微妙无能知者。犹如伏藏无处不有。要籍通人示处。方得自济贫穷乏者。法亦如是。理虽玄妙非如来不畅。是以念佛在先。称法为后

第三念僧者。谓四双八辈十二贤士。舍世贪诤开导天人。则是众生良福田故。昔有薄福比丘。名梵摩达(律名罗旬喻比丘也)在千二百五十众中。令众僧不得食。莫知谁咎。佛使分为二部。一部得。一部不得。复分为二部。半得。半不得。如是展转乃至二人。一得食。一不得食。乃知无福。虽得至钵自然消化。佛愍其厄。自手授食在于钵中。福力所制不能化去。佛欲令现身得福故。令二灭尽比丘以食饱此。即时得福。时波斯匿王。闻此薄福佛愍与食。我今亦当为其设福。即遣[米*乍]米。时有一乌飞来衔一粒米去。使人呵曰。王为梵摩达设福。汝何以持去耶。乌即持还本处。所以然者。此比丘蒙僧福力。乌兽不侵害也。用是证知为良福田。既自度度人。至三乘道。念众之法其义如此

第四念戒者。从五戒十戒二百五十。至五百戒。皆禁制身口敛诸邪非。敛御六情断诸欲念。中表清净乃应戒性。昔有二比丘共至佛所。路经旷泽顿乏水浆。时有小池汪水众虫满中。一比丘深思禁律以无犯为首。若饮此水杀生甚多。宁全戒殒命。于是命终即生天上。一比丘自念。饮水全命可至佛所。焉知死后当生何趣。即饮虫水所害甚多。虽得见佛去我甚远。啼泣向佛自云同伴命终。佛指上天曰。汝识此天不。此是汝伴。以全戒功即生天上。今来在此。卿虽见我去我大远。彼虽丧命常在我所。卿今见我。正睹我肉形。岂识真戒乎。以是经云。波罗提木叉是汝大师。若能持戒展转行之。即是如来法身常住而不灭也。夫戒有三种。一是俗戒。二是道戒。三是定戒。五八十具戒等为俗戒。无漏四谛为道戒。三昧禅思为定戒。以慧御戒使成无漏。乃合道戒。声闻家戒喻若膝华。动则解散。大士持戒喻若头上插华。行止不动。小乘捡形动则越仪。大士顾心不拘外法。大小轨异。故以形心为殊。内外虽殊俱至涅槃。故曰念戒也

又佛般泥洹经云。又欲近道。当有四喜宜善念行。一曰。念佛意喜不离。二曰。念法意喜不离。三曰。念众意喜不离。四曰念戒意喜不离。念此四喜必令具足。而自了见当望正度。求解身要。可以除断地狱畜生饿鬼之道。虽往来生天上人中。不过七生自断苦际(施天同前)

又三千威仪经云。当念有五事。一当念佛功德。二当念佛经戒。三当念佛智慧。四当念佛恩大难报。五当念佛精进乃至泥洹。复有五事。一当念比丘僧。二当念师恩。三当念父母恩。四当念同学恩。五当念一切人。皆使解脱离一切苦

又处处经云。譬如大海中沙不能计知。如人所作善恶殃福前后所不可复计。要在命尽。作恶逢恶处。作善逢善处。殃福皆预有处。亦预有父母兄弟妻子眷属等。得道便止。若不得道便不断绝。佛语比丘。当念自身无常。有一比丘即报佛言。我念非常。如人在世间极可至五十岁。佛言。莫说是语。复有一比丘言可三十岁。佛言。莫说是语。复有一比丘言可十岁。佛言。莫说是语。复有一比丘言可一岁。佛言。莫说是语。复有一比丘言可一月。佛言。莫说是语。复有一比丘言可一日。佛言。莫说是语。复有一比丘言可一时。佛言。莫说是语。复有一比丘言可呼吸间。佛言。是也。佛言。出息不还则属后世。人命迅速在呼吸之间

又毗尼母经云。若说法比丘复应常念。观身苦空无常无我不净。莫使有绝。何以故。当得十二念成圣法故。何者十二念。一念成就己身。二念成就他人。三念愿得人身。四念生种姓家。五念于佛法中得生信心。六念所生处不加其功而得诸法。七念所生处诸根完具。八念值佛世尊出现于世。九念所生处常得说正法。十念愿所说法常得久住。十一念愿法久住得随顺修行。十二念常得怜愍诸众生心。故得此十二念。具足必得圣法

发愿缘第四

夫佛果夐绝。登之有阶。法云峻极。届之有渐。是以创发大诚。则玄德照于来际。初立弘誓。则妙愿遍于空界。一念兴志。即尘劫之瑞华。半刻虔躬。乃大千之甘露。盖是大乘之根基。种智之津衢也

又地持论云。菩萨发愿略说五种。一发心愿。二生愿。三境界愿。四平等愿。五大愿。彼菩萨初发无上菩提心。是名发心愿。愿未来世为众生故。随善趣生。是名生愿愿正观诸法无量等诸善根。思惟境界。是名境界愿。愿未来世一切菩萨善摄事。是名菩萨平等愿。大愿者即平等愿

菩萨又说十种大愿

一者愿一切种供养无量诸佛

二者愿护持一切诸佛正法

三者愿通达诸佛正法

四者愿生兜率天乃至般涅槃

五者愿行菩萨一切种正行

六者愿成熟一切众生

七者愿一切世界悉能现化

八者愿一切菩萨一心方便以大乘度

九者愿一切正行方便无碍

十者愿成无上正觉

是菩萨住于初地。方便净信现在修行。于未来事生十大愿

一者以清净心常愿供养一切诸佛

二者受持守护诸佛正法

三者劝请诸佛转未曾有法

四者顺行菩萨正行

五者一切器界具足成熟

六者一切世界悉能现化

七者自净佛土

八者一切菩萨同一方便以大乘化

九者利益众生一切不空

十者一切世界得阿耨菩提作一切佛事

颂曰

牧杖信为急  调弦贵不奢

腾猿安可制  逸马本难罝

驱驰习声色  冠盖竞豪华

既入王孙第  还向季伦家

静心澄业累  省念勖身瑕

庶兹凭七觉  时用免三邪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豪门辣妻

    重生之豪门辣妻

    他,姒悬,28岁面瘫处女男,擅长高冷装酷,爱好宠养娇俏小萝莉!她,丁荼蘼,18岁,软绵绵腹黑萌妹纸,擅长扮猪吃老虎,爱好泡上某个高冷男!他,以为自己养的不过是只柔弱萌哒哒小猫咪,渐渐察觉这只伪猫咪原来是藏着锋利爪子的小狐狸!
  • 不尽尘烟

    不尽尘烟

    本以为身负绝世神功后,自己便可在江湖横行无阻,傲世天下。现在想来自己简直幼稚的可笑,儿时读的那些侠以武犯禁,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类都是骗人的。武艺问鼎天下又如何?师父三百年前在整个武林,几乎没有敌手,最终还不是落得个“弱水别府”不复出焉,那其中寂寞,又有几人懂?若只为了活下去而以武犯禁,那要这一身武艺又有何用?自己习武,不正是为了保护自己最爱的母亲么?
  • 典论

    典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生活的畅想

    生活的畅想

    遇到什么想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记录生活。
  • 漫威里的炼丹术师

    漫威里的炼丹术师

    只是突然觉得如果漫威里面出现了炼金术的话估计会很有趣
  • 皇室俏甜心

    皇室俏甜心

    韩奕希那家伙欺负完了我,竟然还很过分的把我当成他的专属,逼我24小时都不准离开他的视线!拜托,别那么幼稚好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释义与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释义与案例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这是继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之后又一部规范行政行为的重要法律。为了配合行政强制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全国人大法工委行政法室参加这部法立法工作的同志编写了这本书,对条文的具体含义逐条解释。 本书作者具有权威性,条文释义准确,便于广大读者对于行政强制法精神和内容的学习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