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83800000027

第27章 内集(17)

虾游脉在皮肤,始则苒苒不动,少焉瞥然而去,久之倏尔复来,脾胃绝也。

更有釜沸涌如羹,旦占夕死不须药。

釜沸脉在皮肉,有出无入,涌涌如羹上之肥,皆死脉也,若用药饵克伐暴见者,急宜参归附救之,多有复生者。此数种脉,亦可总看得之。

一般鬼贼脉堪推,容胜主脱死尤促。春得秋脉肺克肝,死在庚辛申酉里;夏得冬脉亦如然,还于壬癸为期耳;严冬诊得四季脉,戊己辰戌还是厄;秋得夏脉亦同前,为缘丙丁相刑克;季月夏季得春脉,克在甲乙(寅卯)病应极。

脏气喜所生,而畏所克。如肝得肺脉,死于秋,庚日笃,辛日死,时则申酉也;心得肾脉,死于冬,壬日笃,癸日死,时则亥子也;肾得脾脉,死于四季,戊日笃,己日死,时则辰戌丑未也;肺得心脉,死于夏,丙日笃,丁日死,时则巳午也;脾得肝脉,死于春,甲日笃,乙日死,时则寅卯也。

春得冬脉只是虚,急宜补肾忌泄疏。若得夏脉缘心实,还应泻子自无虞;夏秋冬脉皆如是,在前为实后为虚。春中若得四季脉,不治多应病自除。

抑论诀云:得妻不同一治,生死仍须各推。假令春得肺脉为儿,得心脉乃是肝儿,肾为其母,脾则为妻。

春得脾而莫疗,冬见心而不治,夏得肺而难瘥,秋得肝亦何疑?此四时休旺之理,五行生克之义。但既以春得四季脉为不治自愈,又云春得脾而莫疗者,何耶?盖春脉肝弦带缓者,为微邪无病。若肝弦全无,独见缓脉者,则土盛生金,反来克木,故曰:得妻不同一治。夏秋冬脉仿此。

六脉若失更无凭,可诊三脉于其足,太冲太溪冲阳穴,有无生死决之速。

太冲穴肝脉,在两足大指行间上二寸动脉中。太溪穴命门脉,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凡诸病必诊太冲、太溪,应手动者生,止而不动者死。若伤寒必诊冲阳穴,在足跗内庭上五寸骨间动脉,乃足阳明胃经,动则为有胃气,止则为无胃气。是三脉虽不比手之六脉可通十二经,然手脉既失,亦可诊以决断死生。古人设此者,正欲冀其万一耳。

形色脉相应总诀

形健脉病患不久,形病脉健亦将危。

假如健人诊得浮紧而涩,似伤寒太阳经病脉,其人虽未头痛发热恶寒,此则不久即病,病即死也,谓之行尸。又如十五动一止一年殂,其人虽未病,期应一年,病即死也。病患脉健者,假如形容羸瘦,精神枯槁,盗汗不食,滑泄不止者,劳损之症,而脉反见洪健者亦死。

色脉相生病自已,色脉相胜不须医。

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得相生之脉者,病即自已。盖四时之色,仍以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例看假令色红心病,热痰火癫狂斑疹等症,其脉当浮大而散。色青肝病,胁痛干呕便血等症,其脉当弦而急。色黄脾病,湿热、肿胀伤食、呕泄、关格等症,其脉当中缓而大;色白肺病,气喘、痰饮、痿悴、咳嗽等症,其脉当浮涩而短;色黑肾病,腰脚疝瘕、淋浊、漏精等症,其脉当沉濡而滑。

其间多动则为虚为火,静则为寒为实,皆当与脉而言之也。又五色应五脏,间有绿色,乃任督阴阳会也。

肥人沉结瘦长浮,矮促长疏尽莫违。

肥人肉浓,脉宜沉结;瘦人肉薄,脉宜浮长。人形矮则脉宜短促,人形长则脉宜疏长。相违相反而又不和者皆死。非但形体相应,虽皮肤滑涩宽紧,亦宜与脉相应在。经言:脉数,尺之皮肤亦数;脉急,尺之皮肤亦急;脉缓,尺之皮肤亦缓;脉涩,尺之皮肤亦涩;脉滑,尺之皮肤亦滑是也。

针灸

古谓医者必通三世之书:其一《黄帝针灸》,其二《神农本草》,其三《岐伯脉诀》。脉诀察症,本草辨药,针灸祛疾,非是三者,不足言医。集本草于后者,均卷帙也。

子午八法

针法多端,今以《素》、《难》为主。子者,阳也;午者,阴也。不曰阴阳,而曰子午者,正以见人身任督,与天地子午相为流通,故地理南针不离子午,乃阴阳自然之妙用孔。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言子午八法者,子午流注兼奇经八法也。

神针大要有四:曰穴法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故谓之奇经。

曰开阖燕避戊己,蝠伏庚申,物性且然,况人身一小天地乎?故缓病必俟开阖,犹瘟疫必根据运气;急病不拘开阖,犹杂病舍天时而从人之病也。

曰迎随迎者,逆也;随者,顺也。逆则为泻,顺则为补。迎随一差,气血错乱,目前或见小效,久后必生异症。谚云:目不针不瞎,脚不针不跏。

曰飞经走气今人但知飞经走气为难,而不知迎随明,而飞走在其中矣。

穴法子午流注。

流,往也;注,住也。神气之游行也。

十二经脉,每经各得五穴,以应五行。

井荥俞经合也。经言所出为井,井,常汲不乏,常注不溢,言其经常如此也。应东方春,万物之所始。

所流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应北方冬,万物之所藏也。夫人身经脉,犹水行地中。井者,若水之源始出也;流之尚微者,谓之荥;水上流下注,而流之不息者,谓之俞;水流过者,谓之经;经过于此,乃入脏腑与众经会者,谓之合。《素问》云,六经为川,肠胃为海是也。

井主心下痞满,肝邪治之于井。

荥主身热,心邪治之于荥。

俞主体重(四肢)节痛,脾邪治之于俞。

经主喘咳寒热,肺邪治之于经。

合主逆气而泄。

肾邪治之于合。

手不过肘,足不过膝,阳干三十六穴,阴干三十穴,共成六十六穴。其阳干多六穴,乃原穴合谷、腕骨、丘墟、冲阳、京骨、阳池是也。

脏井荥有五,腑井荥有六。经言胆原丘墟,肝原太冲,小肠原腕骨,心原神门,胃原冲阳,脾原太白,大肠原合谷,肺原太渊,膀胱原京骨,肾原太溪,三焦原阳池,胞络原大陵。十二经皆以俞为原者,三焦阳气通行诸经,脐下肾间动气者,十二经之根本也,故曰原。五脏六腑皆有病者取其原,脏病针俞,腑病针合。

井穴肌肉浅薄,多不宜针,故经每言荥俞。

歌曰:手大指内太阴肺,少商为井荥鱼际,太渊之穴号俞原,行入经渠(经)尺泽(合)类。盐指阳明曰大肠,商阳(井)二间(荥)三间(俞)详,合谷(原)阳溪(经)根据穴取,曲池为合正相当。中指厥阴心包络,中冲(井)掌中劳宫(荥)索,大陵为俞本是原,间使(经)从容求曲泽。(合)无名指外是三焦,关冲(井)寻至液门(荥)头,俞原中渚阳池取,经合支沟天井求。手小指内少阴心,少冲少府井荥寻,神门俞穴为原穴,灵道(经)仍须少海(合)真。手小指外属小肠,少泽(井)流于前谷(荥)内,后溪腕骨是俞原,阳谷为经合小海。足大指内太阴脾,井荥隐白大者推,太白俞原商丘(经)穴,阴陵泉合要须知。足大指端厥阴肝,大敦为井(荥)行间,太冲为俞原都是,经在中封合曲泉。第二指端阳明胃,厉兑(井)内庭(荥)须要会,陷谷(俞)冲阳(原)经解溪,三里(合)膝下三寸是。足掌心中少阴肾,涌泉(井)然谷(荥)天然定,太溪为俞又为原,复溜(经)阴谷(合)能医病。足第四指少阳经,窍阴为井侠溪荥,俞原临泣丘墟穴,阳辅(经)阳陵泉(合)认真。足小指外属膀胱,至阴通谷井荥当,束骨(俞)次寻京骨(原)穴,昆仑经合委中央。

经曰: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右痛未已。而左脉先病。

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

如此者,必巨刺之。此五穴临时变合,刺法之最大者也。

巨刺者,刺经脉也。

窦师曰: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脱外关逢。后溪督脉内背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又云:阳跷阳维并督脉;三脉属阳。

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带,五脉属阴。

去心腹胁肋在里之,此奇经主病要也。

《兰江赋》云:先将八法为定例,流注之中分次节,欲解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拦法。头部须逢寻列缺,痰涎壅塞及咽干,噤口喉风针照海,三棱出血刻时安。伤寒在表并头疼,外关泻动自然安,眼目之症诸疾苦,更用临泣使针担。后溪专治督脉病,癫狂此法治还轻,申脉能除寒与热,头风偏正及心惊。耳鸣鼻塞胸中满,好用金针此穴寻。盖公孙配内关为子母,合于心胸胃冲脉;临泣配外关为妻夫,合于目锐耳后、颊车肩颈缺盆胸;后溪配申脉为夫妻,合于小肠膀胱内、背颈耳肩膊属,列缺配照海为母子,合于肺及肺系喉咙胸膈,此八脉交会也。凡脾经左右四十二穴,统于公孙二穴,一切脾病皆治。余经仿此。心包络内关,胆临泣,三焦外关,小肠后溪,膀胱申脉,肺列缺,肾照海。

配卦后天,干坎艮震巽离坤兑,以五行生旺为次。就干宫起甲顺行,则甲胆窍阴配干,乙肝大敦(附干),丙小肠少泽配坎,丁心少冲配艮,戊胃厉兑配震,己脾隐白配巽,庚大肠商阳配离,辛肺少商配坤,壬膀胱至阴(附坤),癸肾涌泉配兑,三焦寄壬,包络寄癸,此论天干然也。地支干宫起子顺行,则子属干,午属巽,卯属艮,酉属坤,(即子午卯酉四正也)寅属坎,申属离,巳属震,亥属兑。(即寅申巳亥四旁也)辰戌丑未寄旺,故不入卦,但在卦则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干三男震坎艮,坤三女巽离兑)在十二经脉与奇经,则为大阴大阳、少阴少阳;(卦为虚,穴为实,犹地理用穴不用卦,卦向穴中作也)经曰: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其气无常,不入经俞,命曰缪刺。(缪刺者,刺络脉也。言络脉与经脉缪处,身有蜷挛疼痛,而脉无病,刺其阴阳交贯之道)此八穴配合定位刺法之最奇者也,是故头病取足,而应之以手;足病取手,而应之以足;左病取右,而应之以左;右病取左,而应之以右。散针亦当如是也。(头为阳,足为阴,头病取足者,头走足也。足病不取头者,头不走头也。左右病必互针者,引邪复正故也)散针者,治杂病而散用某穴,因病之所宜而针之,初不拘于流注也。若夫折伤跌扑、损逆走痛,因其病之所在而针之,虽穴亦罔顾其得与否也。(指痛针痛,徐氏谓之天应穴)此穴法之大概也。

附:杂病穴法

针家以起风废瘫痪为主,虽伤寒内伤,亦皆视为杂病。《灵枢》杂证论某病取某经,而不言穴者,正欲人随经取用。大概上部病,多取手阳明经,中部足太阴,下部足厥阴,前膺足阳明,后背足太阳。因各经之病,而取各经之穴者,最为要诀。百病一针为率,多则四针,满身针者可恶。

杂病随证选杂穴,仍兼原合与八法;经络原会别论详,十二原穴与八会穴,皆经络气血交会之处。别即阳别,乃阳交穴也。前论颇详。

脏腑俞募当谨始;五脏六腑之俞,俱在背二行,肺俞三椎下,心五、肝九、脾十一、肾十四椎下是也。五脏之募俱在腹部,心募巨阙、肝期门、脾章门、肺中府、肾京门。惟三焦、胞络、膀胱无募,此言脏腑杂病,当刺俞募之穴。但《素问》明言中脏腑者不立死,则为害非小,故禁针穴多,后世每以针四肢者为妙手,初学可不谨哉!根结标本理玄微,经云:足太阴根于隐白,结于中脘;足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足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堂;足太阳根于至阴,结于目也;足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钳耳也;足少阳根于窍阴,结于耳;手太阳根于少泽,结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阳根于关冲,结于天牖、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结于扶突、偏历也,手三阴之经未载,不敢强注此言。能究根结之理,根据标本刺之,则疾无不愈。足太阳之本在足跟上五寸,标在目也;足少阳之本在窍阴,标在耳也;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挟项颡也;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标在胃俞与舌本也;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上三寸中,标在肾俞与舌下两脉也;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中,标在肝俞也;手太阳之本在手外踝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也;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一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也;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别阳,标在颔下合钳上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脉也;手少阴之本在兑骨之端,标在心俞也;手厥阴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三寸也:此十二经之标本。有在标而取本者,有在本而取标者,有先治其标者,有先治其本者,无非欲其阴阳相应耳。此《内经》至论。

四关三部识其处。

四关,合谷、太冲穴也。十二经原皆出于四关。三部,大包为上部,天枢为中部,地机为下部。又百会一穴在头应天,璇玑一穴在胸应人,涌泉一穴在足应地,是谓三才。以上兼原、合八法诸穴,虽不悉针,亦不可不知其处也。

伤寒一日刺风府,阴阳分经次第取。

伤寒一日太阳风府,二日阳明之荥,三日少阳之俞,四日太阴之井,五日少阴之俞,六日厥阴之经。在表刺三阳经穴,在里刺三阴经穴,六日过经未汗刺期门、三里,古法也。惟阴证灸关元穴,为妙。

汗吐下法非有他,合谷内关阴交杵。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人脉决定命脉全集

    人脉决定命脉全集

    一个人被众人接纳和认可,并不一定是这个人能力超群或者才华横溢,很多时候,一个事业上成功的人背后往往有着一群人在为之付出努力。自古以来,总有不少怀才不遇者,却鲜有善于经营人际关系而找不到出路的人。本书在告诉人们人脉的重要性的同时,教会人们如何去编织、完善、维护和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从而最终为读者追求成功打好基础。
  • 那个画室那群人

    那个画室那群人

    一群已经成为或者即将成为美术生的高中日常一个关于友情和青春期的喜欢的故事
  • 1分钟读懂顾客心理

    1分钟读懂顾客心理

    顾客的心理有多种,其中包括“求实惠”和“求便宜”的心理,对抱有这种心理的顾客,一般可以用价格和产品的质量来说服,重点指出自己产品的“物美价廉”,那么他们就很容易被打动。抓住顾客的“面子”心理,给顾客“面子”不要吝惜你的赞美之词,这点对任何顾客都适用。另外顾客的求“效率”心理,求“舒适”心理,求“安全”心理,求“方便”心理等,在读懂消费者心理的旅途中,本书将为您一一展现!让您1分钟之内读懂顾客心理,打开顾客的钱袋!
  • 梨园记

    梨园记

    《梨园记》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梁鸿鹰主编。选录了当代知名女家阿袁在国内著名文学期刊上发表过的中短篇小说8篇,其中包括全国获奖的小说。阿袁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携带着古典诗词般地迷离”,是个典型的学院作家,在小说的“谱系”上,又与张爱玲、钱钟书、白先勇等一脉相承,小说就像莲藕,又像拔丝苹果,总能带起千丝万缕的历史文化记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隋唐秘史

    隋唐秘史

    从东汉末年到隋朝初年三百多年的时间,中华民族饱受战乱之苦,隋文帝杨坚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南征北讨,终于终结了五胡乱华的局面,又使中华大地归于一统,然而由于隋炀帝杨广的骄奢,又把大好河山拱手让给了李唐,这之间演绎了怎样的惊心动魄、肝胆狭义、儿女情长,请看......
  • 星流毁灭
  • 纨绔郡主桃花劫

    纨绔郡主桃花劫

    她一朝魂穿,阴差阳错的成为了青龙国帝都的第一纨绔女——宁玉珑小郡主。作为宁王府唯一的嫡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整个青龙国帝都敢招惹她的人屈指可数。有青龙国皇后的亲姑姑,有玄武国女将的奶奶,有朱雀国摄政王的娘亲,有......在这开挂般的背景下,她的人生走向又会如何呢?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逍遥古神

    逍遥古神

    大道苦修,那是世人的道,我的道,何须苦修,庸人修道才会自持苦修,漫漫闭关,蹉跎岁月。我本世外之人,求世之前因后果,登临此世。转世也好,重生也罢,曾经拥有的,我一定会珍惜,未来期待的,我一定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