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3300000015

第15章

羌活(治支节痛太阳经风药也) 防风(疗风通用) 甘草(和中调诸药)肉桂(通气助阳) 桂枝(闭汗和表) 麻黄(发太阳太阴经汗) 桃仁(滋血破血) 黄芩(泻肺气)雄黄(去风) 白芷(治正阳明头痛) 知母(泄肾火助阴) 石膏(泻肺火是阳明大凉药) 半夏(去痰)柴胡(治少阳厥阴寒热往来) 芍药(止腹痛安太阴) 人参(补气和中) 瓜蒂(治湿在上头去中脘痰涎吐药)赤豆(利小便) 杏仁(润肺除嗽) 苍术(温中去湿热强胃) 草乌头(热行经) 南星(治风痰须用)天麻(治头风) 神曲(消食强胃) 白术苍术同功 陈皮(益气) 枳实(治心下痞) 枳壳(利胸中气消痞)黄连(泄心火) 白茯苓(止渴利小便太阴经药) 苦葶苈(泻肺火) 桔梗(治咽喉痛利肺气) 大黄(泄实热)浓朴(治胀满浓肠) 黄 (止汗治诸气虚不足) 槟榔(破气下行) 荆芥(清利头目) 乌梅肉(助脾收胃饮食)沉香(益气和神) 肉豆蔻(治大肠肠滑) 附子(补命及心火) 朴硝(寒咸去燥) 栀子(除烦利气行小便) 当归(补三阴血不足) 川芎(太阳头痛) 地黄(补肾真阴不足脐下痛) 萆 (补肾不足) 杜仲(壮筋骨两全)牛膝(补筋益脾) 苁蓉(益阳道及命门火衰) 沙苑蒺藜(补肾水真阴) 破故纸(补命门不足) 五味子(补五脏气不足) 巴豆(去湿痰药) 细辛(少阴头痛不足) 升麻(阳明经和解药) 蛇蜕(去皮肤风燥)茴香(利小便补肾去湿寒助阳) 苦楝子(去小腹痛) 广术(去积聚) 干姜(益气和中) 生地黄(凉血)没药(除血痛和血之胜药也) 地榆(治下部有血) 泽泻(治少阴不渴而小便不利及膀胱中有留垢)真假形金木水火土深浅色青赤黄白黑急缓性寒热温凉平浓薄味辛酸咸苦甘润枯体虚实轻重中轻枯虚薄缓浅假宜上。浓重实润深真急宜下。其中平者宜中。余形色性味。皆随脏腑所宜。此处方用药之大概耳。知此者用心。则思过半矣。

流注针法心痛脉沉。肾经原穴。弦。肝经原穴。涩。肺经原穴。浮。心经原穴。缓。脾经原穴。

腰痛 身之前足阳明原穴。(冲阳)身之后足太阳原穴。(京骨)身之侧足少阳原穴。(丘墟)针之最要两胁痛。针少阳经丘墟。心痛。针少阴经太溪涌泉。及足厥阴原穴。腰痛不可忍。针昆仑及刺委中出血。

太阳喘满痰实。口中如胶。针太溪穴。哕呕无度。针手厥阴大陵穴。头痛不可忍。针足厥阴太阳经原穴。热无度不可止。刺陷骨穴出血。骨热不可治。前板齿干燥。当灸百会大椎。小肠疝痛。当刺足厥阴肝经太冲穴。

血不止。鼻衄。大小便皆血。血崩。当刺足太阴井隐白。喉闭。刺手足少阳井。并刺少商。及足太阴井。大烦热。昼夜不息。刺十指间出血。谓之八关大刺。目疾睛痛欲出。亦大刺八关。百节疼痛。实无所知。三棱针刺绝骨出血。

眼大 痛。刺手太阳井穴少泽。

小 痛。刺少阳井穴关冲。

阴头中痛不可忍者。卒疝也。妇人阴中痛。皆刺足厥阴井大敦穴。

附∶素问元气五行稽考

珞 子云。天元一气。定侯伯之迁荣。盖论元气也。许员曰。木瘦金方火尖水肥土浓。盖论五行以元气为根。富贵寿夭系之。由有 羸而寿考。亦有壮盛而暴亡。元气固藏则 羸而无害。及其散漫。则壮盛而愈危。

是以元气为根本。五行为枝叶。夫元气者。兑之位也。元始之祖。先天地生。圆而无隙。寂而不动。感而遂通。

虚而生神。干体成焉。干为天。天一生水。故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五行形焉。四方之民。均受元气一也。

及其生焉。各类五行。形体殊异。是故西北之民。金水象。金方水肥。人方正肥浓。东南之人。木火象。木瘦火尖。

人多瘦长尖小。北人肥。南人瘦。理宜然也。北人赋性沉浓。体貌肥。上长下短。头骨大。腰骨小。此本体也。

若光明磊落。见机疾速。腰背丰隆者。元气固藏。富贵寿考。坎中藏真火升真水而为雨露也。南人赋性急暴。

体貌尖瘦。下长上短。头骨偏。腰骨软。此本体也。若宽大度。机谋详缓。脑额圆耸。元气固藏。富贵寿考。

离中藏真水降真火而为利气也。又有南人似北人。北人似南人。不富则贵。以此推之。要在察元气。观五行。

分南北。定寿夭。则攻守有方。调养有法。不妄药人也。亦犹有刑曹总其权。使执法者不私。巡禁者申具禁。使出涂者不扰。朝廷在于上。明赏罚于百官。施利气于万民。故君得以尊。无为而治。天下和平。灾害不生。君臣和于上。百官和于朝。万民和于下。庶物和于野。驯而行之于万年计也。医者明方术。制法度。以疗民病。

养性之药。防其渐也。犹巡尉也。治病之药。减其毒。犹守令也。保命之药。济其弱。犹曹宪也。延年之药。

防其危。犹朝廷也。良工总其要。明虚实于三部。调和气于百骸。故心得以宁。神得以清。则四大和平。疾患不生。神气和于上。五脏和于中。步履和于下。脉络和于体。驯而行之。不死之道也。人之生也。自幼而至壮。

自壮而老。血气盛衰。其各不同。不可一概治之。六岁至十六岁者。和气如春。日渐滋长。内无思想之患。外无爱慕之劳。血气未成。不胜寒暑。和之违也。肤腠疏薄。易受感冒。和之伤也。父母爱之。食饮过伤。其治之之道。节饮食。适寒暑。宜防微杜渐。行巡尉之法。用养性之药。以全其真。二十岁至五十岁。和气如夏。

精神鼎盛。内有思想之患。外有爱慕之劳。血气方刚。不畏寒暑。和之违也。劳伤筋骨。冒犯八邪。和之伤也。

以酒为浆。醉以入房。其治之之道。辨八邪。分劳佚。行守令之法。宜治病之药。当减其毒。以全其真。五十岁至七十岁者。和气如秋。精耗血衰。血气凝泣。思虑无穷。形体伤惫。和之违也。百骸疏漏。风邪易乘。和之伤也。风雨晦明。饮食迟进。其治之之道。顺神养精。调腑和脏。行宪曹之权。施赈济之法。守令内恤。巡尉外护。宜保命之药以全其真。七十岁至百岁者。和气如冬。五脏空洞。犹蜕之蝉。精神浮荡。筋骨沮弛。和之违也。触物易伤。衣饮浓薄。和之伤也。大寒振栗。大暑煎燔。其治之之道。餐精华。

处奥庭。行相传之道。燮理阴阳。周流和气。宜延年之药。以全其真。夫如是则调御中节。治疗得宜。阴阳协和。荣卫流畅。凡厥有生。同跻寿域矣乎。

卷下附∶素问元气五行稽考

诸吐方法

仲景云。伤寒三四日。邪气未传于里。其邪气在上。用瓜蒂散吐而瘥。岂可俟其汗。又云伤寒六七日。胸中微痞。不欲言。懊 昏眩。无下证。仲景用栀子豉汤吐之。立可。又忽然中风。不知人事。亦不须汗。喉中呷咂之声。用稀涎散吐之。亦可。又有小儿惊风潮搐。手足掣缩。用验命散吐之。又云风头痛。经云若不吐涎。

久则瞽目而不治。用瓜蒂散吐之。三吐而瘥。又暴嗽风涎上壅。咽噎不利。用茶调散吐之。

又阳痫久不愈。未成痴呆。用导涎散吐之。

又阴痫。用二圣散吐之。

又膏粱之人。食物多食生脍。胸中不下。化虫伏于胸中。胸膈不快。噎食不下。用藜芦散吐之。

又久病患胁痛。诸药莫能治。用独圣散加蝎梢半钱吐之。

诸痫不时发作。不知人事。用半生半熟汤吐之。

暗风病久不瘥。发过如故。用郁金散吐之。

疟久不瘥。发寒热无时。用常山散吐之。

蛟龙瘕痛。腹胀如蛊。用球糖散吐之。

人初患伤食。或用冷身腹闷乱。身热见食则 。用赤小豆散吐之。

妇人筋挛骨痛。用神应散吐之。

或曰。筋病吐之何为。答曰。木郁达之。所谓达者。令其条达也。或又有打扑坠堕。先吐之用金花散。后下之用承气汤。盖承者顺也。

偏枯证。半身不遂是也。用追风散吐之。须风后有目疾。眼有半明。可救之。用防风汤吐之。

小儿上喘潮热。先用蔚金散吐之。后用镇庭散下之。立效。

治颠狂病久不已。用三圣散吐之。后大下之。

诸风掉摇强直。不知人事。便可悬豆膏。涎出立效。

胸膈满闷。背痛或臂痛。可先用祛风汤吐之。后服乌药散。疠风或疮疡恶疮。便用二圣散吐之。后服苦参丸。

诸厥气厥中风不省人事。便用神圣散膏。鼻内灌之。吐出涎立效。

破伤风。牙关紧急。角弓反张。便与神圣散吐之。后汗之下之效。三法俱用之。

又有人患蛟龙瘕痛。久不愈欲死。用球糖膏吐之。吐出其物形如蜥蜴。长七八寸。立可。

吐法者。上古高医用之。今庸下之流。止看诸方。不知治法。不识病源。即不行圣人之法。去圣远矣。

可不恐欤。

卷下附∶素问元气五行稽考

治黄肿

诗曰∶白酒煎飞面。青矾百草霜。根据方炮制作。消却几多黄。

绿矾(四两) 五倍子 百草霜(一两) 木香(二钱)上为细末。用酒煎飞面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空心酒下。二三服。

又方。平胃散四两。青矾二两。醋糊为丸。米饮下。

又方。平胃散乌沉汤。四两青矾。二两酒。糊为丸。

又方。好川当归四两。用浮子酒浸七日。青矾四两。制 赤色成珠子。为细末。百草霜三两。同研细。用当归酒同研细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服后一月。黄去立效。此方祖传七世。

治诸气肿。茯苓散。

芫花(醋拌炒) 泽泻 郁李仁 甜葶苈 汉防己 本(各二钱半) 陈皮(去白) 白茯苓 白槟榔瞿麦(各半两) 滑石 大戟(各七钱半)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浓煎双白皮汤。空心调下。取下碧绿水。如烟羊脂即效。如未尽。隔日又服。肿消不服。忌食盐一百日。

治 疮方烂至胸前。两腋下有块。如茄子大。或牵至两肩上。四五年不能痊者。并皆治之。其验如神。常州府武进县朱守仁传。其项不能回头。数日减可。始看疮烂破胸前者。用荆芥根下段。 碎煎沸。待温洗疮。

良久看疮烂破处紫黑。用针刺一一出血。再洗三四次。

上真芝麻油将樟脑、雄黄为细末。用油调。鸡翎扫疮上。以出水下。次日再洗。仍用前药扫。三日又用韭菜地上蚯蚓粪。五更早晨收。作圆虎口大。用炭火上烧 红。取出净碾为末。每一丸。添乳香没药轻粉各半钱少些。穿山甲九片。 红色为末。合用芝麻油调敷患处。其妙如神。

千金漏芦汤加鸡心槟榔点眼神效紫金膏轻粉 雄黄 铜青 川芎 龙脑 麝香 黄连 青盐 海螵蛸 当归 砂 乳香 血蝎(以上净五分)朱砂 硼砂(各三钱) 没药(一钱) 炉甘石(二两童便制七次) 黄丹(二两) 白丁香(二分)先将十九味。乳制极细无声。

白砂蜜一斤。先将黄连末熬。后下炉甘石黄丹。用槐枝搅不住手。煎如紫色。用瓷器盛。用油纸七片封口。

窖土内去火。七日方用。神效。

同类推荐
  • 正觉润光泽禅师澡雪集

    正觉润光泽禅师澡雪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亲征录

    亲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镜

    女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念昔游三首

    念昔游三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爱道般泥洹经

    佛说大爱道般泥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两爱绕指柔:大辽谍女

    两爱绕指柔:大辽谍女

    一切都是阴谋,他落入一个温柔的陷阱。偏偏,他又不是一个多情的男子,负了最初的诺言,两爱纠缠成心结,结局能否无伤……
  • 九士

    九士

    主角白三千是天下第一的天才,竟然在开篇几张就挂了?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社会的冷漠?让我们一同来看九位士人,贯穿古今。掌握密卷,颠覆世界。异世大陆,开创先河。修仙斗法,商业奇才,自建军队,横扫万国!
  • 沙狐球游戏:知道这些就够了

    沙狐球游戏:知道这些就够了

    本书介绍了沙狐球游戏的历史,规则,基本的战略战术和高级战略战术,让你全面了解这个游戏,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想成为该游戏玩家的读者来说,更是一部非常实用的自学教材。
  • 北极的春天

    北极的春天

    《北极的春天》是许仙近年来创作的80篇微型小说的合集。按内容分为五辑。第一辑为头一定干净;第二辑为上帝难做人;第三辑为北极的春天;第四辑为枷锁的歌手;第五辑为情人节礼物。80篇微型小说,内容互有交叉,又各有侧重,带给读者一个色彩斑斓的小说世界。
  • 神级吐槽系统

    神级吐槽系统

    平凡无奇的小演员徐川在一次车祸中离奇穿越,竟成了圣元大陆青云城徐家的嫡长子,而且还是一个无法修炼的废物?!“老天,你在玩我吗?”“叮当!恭喜宿主激活神级吐槽系统,本系统将为您保驾护航,带你飞!”“哈哈哈,我要发达了!”徐川不禁仰天长笑,权利财富威望,这些我都收下了!
  • 人间世

    人间世

    铁石心肠的她,淡漠安静的他。“你犯了戒,如何是好?”“身堕鬼狱,永不超生。”她笑了,手臂一分分缠紧了他,如暗夜潜生的藤。“正好,我也是永不超生,不如来做个伴?”
  • 天才嫡女,废材四小姐

    天才嫡女,废材四小姐

    她本是冷酷果断,身手凌厉的顶尖杀手。一朝穿越,灵魂附身到一个拥有绝色容颜却被世人耻笑为花瓶的废材嫡女身上。当神体渐渐觉醒,再也难掩她的绝代风华。御神兽,炼神器,顺带夺走数个美男的心。这一世,谁欺辱我,必当千倍百倍一一奉还!
  • 佛说长者音悦经

    佛说长者音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纨绔王妃,王爷高抬贵手

    纨绔王妃,王爷高抬贵手

    丑陋不堪的凤大小姐,未婚先孕生下儿子,成为整个安城的笑话。某一日,从天而降天神般的男子,娶了凤大小姐,从此凤大小姐过上了纨绔王妃的日子。什么,说我王妃丑貌无盐?洗掉她脸上面具般的涂料,闪瞎你们的眼睛。什么,说我王妃不学无术?看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明阴阳,懂八卦。什么,说我王妃未婚先孕?抖出我儿子的身世,吓破你们的狗胆。---------------某日,王妃无聊,作赋一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某王爷从书中抬头,“你敢不抄白居易的诗吗?”王妃抓狂,“我靠,这什么朝代,连白居易都知道!”某宝掩面,亲娘,你大字不识一个,会背白居易的诗也是难得!*某日,王妃又无聊,作曲一首,“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某王爷吓的书本一抖,“你是羊癫疯要发作了吗?”王妃吐血三尺,“会不会欣赏啊喂?”某宝塞上耳朵,从小已经被这种声音虐习惯了。
  • 《本草纲目》对症养生饮食宜忌大全

    《本草纲目》对症养生饮食宜忌大全

    由于《本草纲目》成书的文法体例与现代汉语相去甚远,对于现在的读者来说,其语体和形式对全书的可读性造成一定的影响。鉴于此,本书特别精心遴选了《本草纲目》中现代人常用的食材,从实用的角度将这本经典著作进行了重新整合,以便于现代人阅读和吸收其中的保健智慧精华。只有健康的身体,面对美食佳肴时才能够吃得下,住进宽敞大房子时才能够睡得香……简而言之,再优越的物质条件,也要一副健康的身子骨才能够消受得起。愿我们都能从《本草纲目》中提炼“食”的智慧,选对食材,吃好三餐,从容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物质丰富的同时出现的养生陷阱,积极行动起来,通过调整自己的餐单来保持健康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