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5900000008

第8章

齋名鈔

夫入靜登真,要資齋戒,假其形外之法,以暢心內之儀。《度人經》云:天地運終,亦當修齋、行香、誦經;星宿錯度,日月失昏,亦當修齋、行香、誦經;四時失度,陰陽不調,亦當修齋、行香、誦經;國主有災,兵革四興,亦當修齋、行香、誦經;疫·毒流行,兆民死傷,亦當修齋、行香、誦經;師友命過,亦當修齋、行香、誦經。夫齋戒誦經,功德甚重。上消天災,保鎮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生死受賴,其福難勝。《聖紀經》云:齋有六種,第一上清齋,有二法:一者,絕羣獨晏,靜氣遺形;二者,清壇肅侶,依太真儀格。先拔九玄,次及家門,後及己身。第二靈寶齋,有六法:一曰金籙齋,救度國王;二曰黃籙齋,拔度祖世;三曰明真齋,懺悔九幽;四曰三元齋,首謝犯科;五曰八節齋,懺洗宿新之過;六曰自然齋,為百姓祈福。第三洞神齋,精簡為上,絕塵期靈。第四太一齋,以恭肅為首。第五旨教齋,以清素為貴。第六塗炭齋,以勤苦為功。以此諸齋目,自古至今,儀格甚重,時移代異,不無詳略於靈寶齋中,或為半景。半景之齋,即是宿啟,宿啟齋無言功,唯只一時、兩時懺悔,亦不三時上香,既闕步虛,亦略禮經一節,或小小齋中三歎,願隨時去取,逐便製儀,既非大集,心達而已。

齋月鈔

《三元品戒》云:正月,天官檢校之月;七月,地官檢校之月;十月,水官檢校之月。此三月,並可長齋。《度人經》云:正月長齋,為上世亡魂;七月長齋,以為己身;十月長齋,安鎮國祚。

《明真科》曰: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一年六齋月。《旨教經》云:此六齋月,上三天,令天帝太一使者,司察天下人過失。此日能

齋,令除十苦,拜謁太上。《上清八道祕言經》云:正月、三月、四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此九月,九真齋月。

齋日鈔

《玄都大獻經》曰:正月十五日,天官校戒,上元齋日;七月十五日,地官校戒,中元齋日;十月十五日,水官校戒,下元齋日。此三日能齋,三官勒名善簿。《皇人本行經》云:月中三齋,一日,十五日,二十九日,乃可清齋。《上清飛玄經》曰:西王母常以正月、二月、四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一月、十二月,一年十月,月三日、五日、九日、十五日、1一十五日,一月五日,清齋攝心。元始錫禪,西元九靈上真仙母,給九色鳳衣,鳳雲之舄,神鳳紫輪,飛行羽蓋,二十四乘,令百姓子男女人,至此日,能清齋誦念,隨心獲果,去三千之重罪,契九天而受福。《聖紀經》云:正月七日,名舉遷賞會;七月七日,名慶生中會;十月五日,名建生大會。右三會之日,三官考覈功過,依日齋戒,呈章賞會,以祈景福。又云五臘曰:正月一日,名天臘;五月初五日,名地臘;七月七日,名道德臘;十月一日,名民歲臘;十二月節日,名王侯臘。五臘通三元,名八解日,皆可設淨供,建齋求福,兼祀先亡,名為孝子,得福無量。餘日名為淫祀,有罪。

《明真科》曰: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名為十直齋。《旨教經》曰:一日,北斗下;八日,北斗司殺鬼下;十四日,太一使者下;十五日,天帝下。天帝下者,日月星宿,諸官俱下。十八日,天一下;二十三日,太一八神使者下;二十四日,北辰下;二十八日,下太一下;二十九日,中太一下;三十日,上太一下。太一下者,日月五星、二十八宿、璇璣玉衡、七星北斗、司命司錄、司罰司殺、大聖尊神、妙行真人、天帝大王俱下。當此之日,天神地祇,莫不傾悚,周行天下,伺人善惡。其日有執心精進,不違經教,親敬守戒,誦經行道,遠宣法教,太一歡喜,益其筭祿,度著左契,刻名玉籙,拜為真人。其日若殺生,詐欺淫盜,罵辱道士,訾毀經教,太一大怒,减其筭祿,度著右契,下名三官,稱為罪人。若甲子日,太一遣中臺大使下;八節日,太一八神下。此日並攝齋,太一歡悅。庚申日,身中伏尸上,言人罪過。本命日,受法之身,吏兵上天,計人功失,並須攝齋。《三皇內文》曰:甲子日,天皇直官下,以夜半時;甲戌日,天皇直官下,以黃昏時;甲申日,地皇直官下,以哺時;甲午日,地皇直官下,以日中時;甲辰日,人皇直官下,以食時;甲寅日,人皇直官下,以平旦時。右天官下直,五嶽四瀆之神,各依方列位,料察善惡,言功記過,無不上聞兆。當以其日修齋,定籙南昌。丁卯日,天皇直官下,以日出時;丁丑日,天皇直官下,以雞鳴時;丁酉日,地皇直官下,以日入時;丁亥日,地皇直官下,以人定時;丁未日,人皇直官下,以日昳時;丁巳日,人皇直官下,以禺中時。右六丁日,是三皇之陰神日也。依日持齋,五嶽真人各遣五神營衛,記名仙籙也。

齋時鈔

《千真科》曰:齋時,先步圭取影。天陰日,以水刻分時。《皇人本行經》曰:齋依時,不依時。法先堅尺圭,圭上為尺寸,於中庭,依二十四氣,取圭影之長短,以為法焉。立春後,影長六尺五寸以為時,五尺六寸為非時。雨水後,影長六尺以為時,五尺二寸為非時。驚蟄後,影長五尺五寸以為時,四尺七寸為非時。春分後,影長五尺以為時,四尺二寸為非時。清明後,影長四尺五寸以為時,三尺七寸為非時。穀雨後,影長四尺以為時,三尺三寸為非時。立夏後,影長三尺五寸以為時,二尺七寸為非時。小滿後,影長三尺以為時,二尺二寸為非時。芒種後,影長二尺五寸以為時,一尺七寸為非時。夏至後,影長二尺以為時,一尺二寸為非時。小暑後,影長二尺五寸以為時,一尺七寸為非時。大暑後,影長三尺以為時,二尺二寸為非時。立秋後,影長三尺五寸以為時,二尺七寸為非時。處暑後,影長四尺以為時,三尺二寸為非時。白露後,影長四尺五寸以為時,三尺七寸為非時。秋分後,影長五尺以為時,四尺二寸為非時。寒露後,影長五尺五寸以為時,四尺七寸為非時。霜降後,影長六尺以為時,五尺二寸為非時。立冬後,影長六尺五寸以為時,五尺七寸為非時。小雪後,影長七尺以為時,六尺二寸為非時。大雪後,影長七尺五寸以為時,六尺七寸為非時。冬至後,影長八尺以為時,七尺二寸為非時。小寒後,影長七尺五寸以為時,六尺七寸為非時。大寒後,影長七尺以為時,六尺二寸為非時。《皇人》曰:諸善男女,持齋不失,節度童子記名天官簿中。若犯戒失度,為地官所考罰。

法師鈔

《玄都律》云:夫齋者,正以清虛為體,恬靜為業,謙卑為本,恭敬為事,戰戰兢兢,如履冰谷,肅肅慄慄,如對嚴君。至經句處起禮拜,當一心稱善,隨意願念,唯令丹苦,必蒙感應。今以建齋之家,非不用意應赴之者,多不存法,特由大德我慢,使下訛怠,鈔集此律,略示恭勤。《自然訣下》曰:夫感天地,致羣神,通仙道,洞至真,解積世罪,滅凶咎,卻怨家,修盛德,治疾病,濟一切物,莫近乎齋。《金籙簡文》曰:登齋,當舉高德法師一人,都講一人,監齋一人,侍經一人,侍香一人,侍燈一人。明日行道,各典所署師一人,廣須宣令。

《太真科》曰:若就齋戒儀軌,大德之人,應當前行前坐,約語徒眾,必使齊整,勿使主人有所嫌鄙,或各爭異論,無有畏忌,非唯道俗,賢善同惡,亦乃十方大聖冥鑒,為罪招殃,各自己受。

《太真科》曰:作齋之家,請清廉道士,患無多耳。請人不限於數,令不篤信者聞之,生於歸敬,自積福德,非齋不濟。然清廉之人,實堪歸敬;貪淫之輩,人我甚高。就請應物,恒希先首,設所簡選,曾不責躬,為建福家,作大患害,能自退省,是稱道子。《金籙簡文》曰:建齋之家,未至一宿,當自沐浴,灑掃內外,丁劫大小,齋等一心。

《太真科》曰:齋官宿到,悉香湯沐浴畢,俱入法堂,宣示科戒,威儀庠序。有違一刑律論。科曰:不從法師,各私用意,二刑論。科曰:不及宿啟,不得入齋,今時之人,明朝尚闕行道。今夜宿啟,豈為存懷,或貪求外緣,或房中睡臥,分簡受職,即有闕如。明日行香,乃生推注,當由法師,夜不宣告。臨事沸亂喧爭,一則冥府書愆,二則交違法事,三則不生敬信,四則福善無憑。論云:為不善於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為不善於幽闇之中者,鬼得而誅之。明乎人,明乎鬼,然後能獨行。老君云: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既當主人禮供,豈得坐致愆殃,幸各思之,令從己悟。

《太真科》曰:齋官具受宣告,不得與外人交言,二刑論。科曰:齋日清靜,存神念道,標門斷客,內外禁隔。

《千真科》曰:建齋之家,未至三日,灑掃內外,於門首堅一長膳標門,使人客知之,葷辛之倡,不敢至家,敬信之人,來乃恭肅。

都講鈔

夫行齋引眾,唱說為先。知去就之儀,定早晚之節。《敷齋威儀》曰:都講,其職也,克明正典,詮舉職任,至如行道時節,禮誦容止。先鳴法鼓,次引朋眾,法則執儀,敬憑唱說。夫以建齋行事,都講要用明能:一則參詳法師,二則知主人齋意,三則先定時節,四則擊鼓鳴鐘。若參詳法師者,先取法師進止,可不進退,要共評論,不得自出一意,專制法徒。若知主人齋意者,若主人吉樂齋,威儀悅眾,若主人疾戹齋,勤苦為務,先定三時、六時行道之數。《金籙簡文》云:朝、中、日入、人定、夜半、雞鳴,為六時行道。若三時者,朝、中、人定而已。

《太真科》曰:凡為人告齋,皆三時下,息苦救急,謝罪消災。請福,皆晝夜誦詠祝願,不得臥息,若積日疲困,分時下息,讀經說戒,晝夜不輟,行道齊同,不得虧闕。若齋官病則啟告,眾則退出齋堂。齋所嚴肅,不得養痾,養痾別房,勿喧齋所。若幸堪在齋,登堂整肅,不得低睡,密相督勵,不須行罰,行罰參差,乖祈感之至乎。常修習用黜罰之科,使內外齊同,令改昏見曉。師不得濫罰弟子,弟子受罰,不得有辭,所罰必謬,許有薄訴,達心而已。不得苦言,苦言怨己,師與弟子,同五行論。若三時行道,當中後下息至哺時,夜半下息至雞鳴,餘皆上講誦經。若六時行道,當中後下息至哺時,黃昏後下息至人定,夜半後下息至雞鳴,三時下息,餘時皆上講誦經。使心目同注,意念玄虛,舉動施為,每依儀典。若擊鼓鳴鐘,招仙集聖,法鼓有二:一則叩齒,二則金鐘玉磬。一則叩齒者,《威儀》云:先鳴法鼓,次引朋眾。然鳴法鼓,或三通、七通、九通、十通、十二通、二十四通、三十六通、四十九通、七十二通、八十一通,隨時所用。《老君經序》云:叩齒三,咽液三也。《昇玄經》云:即便叩齒七通為七曜,道明當發故。《生神章》云:叩齒九通。《昇玄》又云:叩齒十二通,三噓。又云:叩齒二十四通。《度人經》云:叩齒三十二通,上聞三十二天。《昇玄經》云:天師西向叩齒七七四十九通,太上東向叩齒七十二通。又云:太上叩齒九九八十一通。《上清八道祕言經》曰:叩齒之法,左左相叩,名曰折制天鐘;右右相叩,名曰震椎天磬;中央上下對相叩,名曰嚴鳴天鼓。若卒遇凶惡不祥,當折天鐘三十六通;若經凶辟邪、威神大祝,當椎天磬;若存思念道、致真招靈,當嗚天鼓。叩齒雖一,其實有三,故凶惡而畏天鐘之響,山神而攝天磬之洞,招神而肅天鼓之震矣。宮商有節,希微內感,不可以一槩而求,不可以偶然而合召也。《酆都記》云:鮑助,濟北人,年四十餘,亦無道術,中風至口面,齒常自啄。年得一百二十七後,遇大水,隨長壽河而死。北帝數遣殺鬼取之,鬼不敢近。鬼官問其故,殺鬼答云:此人乃多方術,以制於我,常行叩齒,鳴打天鼓,以警身神,神不得散,鬼氣不得入也。二則鐘磬者,《太真科》曰:齋堂之前,經臺之上,皆懸金鐘玉磬,鐘磬依時鳴。行道上講,悉先叩擊,非唯警戒人眾,亦乃感動羣靈,神人相關,同時集會,弘道濟物,盛德交歸。又曰:法身叩鐘,清嚴束帶,諦心存神,與己相見,調槌正擊,漸微至著,數十二、二十四、三十六,隨眾多少。《皇人本行經》曰:鳴鐘,正法服,先至鐘所,手執鐘槌,祝曰:圓槌震法鐘,流聲徧十方。入下通長夜,登高響玉房。九幽聞離苦,七祖上仙堂。鳴三下,法陰數生於二,成於十。爪彈十下,發長牙之音,陽數生於一,成於九。次引九槌,震瓊瑤之響。三下者,上聞清微、禹餘、大赤之三天,中應無色、色、欲之三界,下警地獄、餓鬼、畜生之三徒。三天,三界,三徒,三三為九,故九槌也。歛長法,歛長二十七槌,上九通九天之道君,中九覺九宮之真帝,下九招九幽之苦魂。連三下,合四九三十六槌,上聞三十六天帝,中應三十六部尊經,下徹三十六地戶。若得法,左仙童記善;若失法,右玉女記惡。明各詳之,犯科冥考。《玄都律》曰:若都講行事不唱,自罰香一斤。今出家之人,不依節制鳴鐘,信任在下,師主又無軌儀,非但依帔鞋履不端,亦乃遲疾之節失度,一則人聞可醜,二則龜鏡失常,寫圖樣以示人,庶當來而可軌。

監齋鈔

夫道因聖顯,福寄人弘,若不糾彈,無遵典憲。《敷齋威儀》云:篤勵虧怠,彈糾愆過,不偏不黨,無隱無濫,秉執憲章,務存允愜。然所為法事,要假其人,若不切磋,何取成例,只可依法,勿惜人情。《昇玄經》云:監齋十事。一者,令設供之家,先齋前三日,投辭於法師,陳說所願,並修所、請齋人姓名、道位多少,法師受辭,即對辭主騰辭,上刺請監齋官屬;二者,令供主還家,更報所請齋人云,已投辭上刺訖,宜各潔淨,勿與俗人共同牀座,莫作諸惡、不善之行,此至齋竟,保全身口意,一如太上威儀之令;三者,令供主不得盜鬼神之餘物,及市買熟食以供齋人;四者,令供主見有異人聞齋、欲來聽經者,不得計飲食之費,遏截不聽;五者,令供主上刺訖,還家便於靜室、齋堂,燒香明燈,為監齋官屬,當下監察;六者,供主不得辭託齋事,不供當賓客;七者,當令供主解齋布施,隨家豐儉,一錢一縷,亦足表心;八者,令供主不得緩帶裙裳,如給使法;九者,令供主不得迎師,有人去便不送,是去就異心,皆思忘義;十者,不得令供主因解齋之餘,以解神福,是名貪利惜費,無恭肅心。

《玄都律》云:主人內外,不預相檢勑,音聲高厲者,罰油五升;若主供辦,諸物有闕,罰油二升;若執糾見過,不彈私隱,罰油六升;若受闕不啟上補,罰油三升;若齋人妄言綺語,論及私鄙,罰香一斤、油五升、朱三兩。

律曰:若有犯威儀、彈糾不伏者,當啟告三寶,退出齋次;若彈糾不實,以罪罪之;若上座法師,自覺有失,須收愆送失,如不自收,監齋准法彈糾;若法事有虧,從一至三,監齋依事罰糾,若從三以上,斷功削除,宣示同學,不得容在法座;若監齋容縱不糾,亦與同罪。

侍香鈔

夫水以洗塵,香能破穢,假玆百和,託信三清。《敷齋威儀》云:侍香,其職也。炎鑪肅整,芳馨恒然,使畢夜煙流,終朝火續,此法事之所先,宜晨昏而勿怠。《本際經》云:散天香花,猶如雪下,繽紛芳馥,悅樂眾心。又云:燌百和反風名香,散萬種天樹寶花。《眾篇經》云:飛香八凑,流電揚烽。又云:金童揚香,月宮散花。《定志》云:百和寶香,不燌自薰。《昇玄經》云:香氣苾芬,薰於八方。《五符序云:然百和之香以破穢。又云:燒香醮五帝,看流芳所歸。氣正上中央,黃帝先降;氣東流者,青帝先降;氣南流者,赤帝先降;氣西流者,白帝先降;氣北流者,黑帝先降。

《玄都律》曰:誥朝拜竟,其日燒香,災殃自滅。違律,罰筭一紀。

《玄都律》云:若翻覆香火,罰香二斤;若侍香煙中絕;罰油四斤;若臨燒香突行,罰油二斤;若行香不洗手、漱口,罰油二斤。《登真隱訣》曰:香者,天真用玆以通感,地祇緣斯以達言。是以祈念存注。必燒之於左右。特以此煙能照玄達意,亦有侍衛之者宣讚辭誠故也。又云:建城縣及高陵,並有然石一燒,令赤便永不糜耗,得一九以燒香,實為省要。

侍燈鈔

夫就齋入靜,燈燭居先,朗耀八門,光暉九夜,續明之功既舉,長更之福可修。《敷齋威儀》云:侍燈,其職也。蘭釭晚映,係明西日,灼爍壇場,照灼清夜。若遇雨權停,值風暫息,賓主參詳,與時興廢,幸勿抑斷,用虧成典。《登真隱訣》曰:真人攝日暉以通照,役月精以朗幽。

《四極明科》曰:立春、春分之日,然九燈於中庭;立夏、夏至,然三燈;立秋、秋分,然七燈;立冬、冬至,然五燈;本命之日,然十二燈。夜半,露出燈下,春則向東,夏則向南,秋則向西,冬則向北,本命則向太歲,叩齒二十四通,祝曰:

高上太真、萬聖帝皇、五帝玉司、總仙監真,今日吉良,八節開陳,陽絕陰考,絕滅九陰,於今永始,拔釋七玄,兔脫火鄉,永離刀山,三塗五苦,不累我身,得同天地,長保帝晨,五願八會,靡不如言。畢解巾叩頭百二十過,當額向地而叩,竟復巾仰天,心念我身,今日上享天恩,賜囗形骸,受生飛仙,因仰咽二十四氣止。如此三年,宿愆並除,身與真同,不履五苦,脫過火鄉,尅得真人,遊宴玉房,可謂妙訣,慎勿輕宣。《金籙簡文》曰:拔度生死,建齋於中庭。土壇縱廣,上壇二丈四尺,下三丈二尺,開四面四角、上下十門,門廣五尺,闌纂標牓,法天象地。壇中央,安一長燈,令長九尺,上然九燈,每令光明,上照九天,下照九幽。於門外四面,各安九燈,合三十六燈,以圍壇。《金籙簡文》云:入堂靜,明燈訖,向燈三拜,咒曰:

正一陽光,焰上朱煙,開光童子,一十二人,洞照一宅,及得我身,百邪摧落,殺鬼萬千,光明朗徹,通真達靈,昇入無形,與道自然。畢,退出堂,滅

燈,咒曰:

玄陰閉光,長燈續明,太陽已朗,八威開清,燈通太陰,光附景生,日月二真,與我合并。便滅火。本命上然燈,以照七魄;行年上然燈,以照三魂;太歲上然燈,以照一身;大墓上然燈,以照朽骸;小墓上然燈,以照太陰;堂前然七燈,以照七世;中庭然九燈,以照九幽;俠門然二燈,以照宮宅;地戶然二十四燈,以照二十四生氣;八方然八燈,以照八卦;中央然九燈,以照九宮;天門然十燈,以照十方;然二十八燈,以照二十八宿;然三十二燈,以照三十二天;然五燈,以照五嶽。《金籙簡文》曰:然燈威儀,功德至重,上照諸天,下明諸地,八方九夜,並見光明。侍燈之官,勤為用意,每令燈光竟夕。《明真齋儀》曰:於中庭,然九燈於竿上,以照九幽。壇四面,各然九燈,合三十六燈,露經中庭,巡繞九幽,燈燒香行,道禮懺也。《黃籙簡文》曰:然九十神燈。

《明真科》曰:若有災急,可丹書五篇真文於中庭,五方安。又上金五兩、仆五龍,以鎮五篇,五色紋繒之信,以鎮五帝。春則然九燈,亦可九十燈,亦可九百燈;夏則然三燈,亦可三十燈,亦可三百燈;秋則然七燈,亦可七十燈,亦可七百燈;冬則然五燈,亦可五十燈,亦可五百燈;四季之月,則然十二燈,亦可百二十燈,亦可千二百燈。中央安一長竿,上然九燈。

《玄都律》曰:若侍燈火中滅,香一斤;若翻燈燭,罰油五升。

同类推荐
  • 无上赤文洞古真经注

    无上赤文洞古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解脱道论

    解脱道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谷赘言

    东谷赘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洪氏集验方

    洪氏集验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定慧相资歌

    定慧相资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云峨喜禅师语录

    云峨喜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拿起来就放不下的80个自然地理之谜

    拿起来就放不下的80个自然地理之谜

    本书对世界地理悬而未决、不为人知的谜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索,包括:令人疑惑的古代英伦巨石阵、神奇的变色巨岩——艾尔斯巨岩、人类最后的秘境——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
  • 教子

    教子

    教子继承了教父全部的智慧、手腕与意志,却与教父走上了针锋相对的道路。他必须提防教父,但他更要提防自己。
  • 泐史·白古通记·玄峰年运志:傣族史书 白族史书(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泐史·白古通记·玄峰年运志:傣族史书 白族史书(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泐史》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事始于傣历五四二年(宋淳熙七年,公元一一八〇年),终于傣历一二二六年(清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年),时间跨度近七百年,详细记叙了西双版纳傣族各世领主的姓名、生卒年、在位时间及其配偶、儿女、封地、俸禄等,对于制度、历史大事及与泰、老、缅等邻邦关系,也有所涉及,是研究中国西南边疆地方史和傣族史的重要史料。《白古通记》(有名《白史》)与《玄峰年运志》为云南白族古代史书,原书均系白文、作者均不详,且都早已失传。此次所出《白古通记》与《玄峰年运志》由王树武据群书索引辑出,是研究南诏、大理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 神宠复苏

    神宠复苏

    星落如雨,灵气复苏,异能觉醒,世界迎来了新的变化。御能系、灵战系、御兽系、精神系、神秘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陈林只想安安静静的养宠物。【您的灵宠进化成功,蜕变为神兽九尾狐】【您的灵宠进化成功,蜕变为神兽白虎】【您的灵宠进化成功,蜕变为神兽凤凰】“你们想干什么我都不管,但别和我抢资源,要不然我的这群小宝贝吃不饱的话,脾气会变差的。”陈林满脸认真地说着,肩膀上的小狐狸轻轻舒展着自己的九条尾巴,背后如山一般高大的身影仰天长吼,头顶传来清脆的凤鸣,身下的白虎浑身闪烁着紫电。这是一段无敌的御兽师传说。……群号:881426473
  • 镜无言

    镜无言

    现代中,当生命只有一个月的时候,你会用这个月做什么?王梧用最后的生命,结束了那段可笑的感情,和钰既然敢劈腿,又何必再去争取延长王梧的寿命。是不甘,还是情愿?三角恋情,应该是拯救还是成全?古镜再现,王梧死而复生,弃狐与凶、灵兽们三只齐聚,美男美女又将发生怎样的故事?
  • 我有一颗外挂树

    我有一颗外挂树

    重活一世,本想着能够逍遥自在,走上人生巅峰。却不想画风突变,一切变得不同寻常了。武者,修士,宗派,武校,国策院,镇守府……不过幸好,我有一棵长满兵器丹药的树。但是,为毛丹药摘不下来?难不成只能看不能吃???!玩我呢??……
  • 都市全能无敌高手

    都市全能无敌高手

    看无敌高手如何勇闯都市!如何群踩各界!如何走上人生巅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见习死神日记

    见习死神日记

    每一个灵魂背后,都有一个雷同的故事。成为灵魂的他,她,它的故事会是怎样呢?(其实每一章基本都是一个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