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6000000036

第36章 唐宋以来之私修诸史(13)

右举诸书,如《宋》、《辽》、《金》、《元》、《西夏》、《左传》、两续《通鉴》等纪事,悉由采摭正史及本书而成;然如《明史》、《三藩》二纪事,则俱撰于明、清二史未成之日,固无本书之可采也。明代临朐冯琦,始撰《宋史纪事本末》,未就而殁,御史刘曰梧得其遗稿,属陈邦瞻续成之,大抵本于琦者十之三,出于邦瞻补撰者十之七。《宋史》最为繁芜,南渡以后尤甚,邦瞻凡立一百九目,条分缕晰,眉目井然,故其书虽稍次于袁枢,而其难则倍之,学子颇患《宋史》难读,如能先读此书,则可寻得头绪,而《宋史》亦不难治矣。又邦瞻之意,以辽、金大事可附于宋,故于是书中兼详辽、金,此犹柯维骐、王惟俭诸氏之见解也。《四库提要》因谓是书可称宋、辽、金三史纪事,第李有棠所撰辽、金二《纪事本末》,不惟依据正史,复能旁采他书,以极其博,又仿裴注《三国》、胡注《通鉴》之例,自为之注,名曰《考异》,亦属难能可贵,可与陈邦瞻书并行。陈氏《元史纪事》,则失之略,元初事迹,既已叙入《宋史纪事》,元亡事迹,又待叙入未成之《明史纪事》,而本书无一语及之,则其所纪者亦仅矣。谷应泰之《明史纪事本末》,则异说甚多,一说山阴张岱撰此稿,应泰以五百金购得之;一说谈迁《编年》(即所撰《国榷》一百卷),张岱《列传》,两家具有《本末》,而应泰并采之,以成《纪事》(《四库提要》引邵廷采说);一说此书出自海昌谈迁,而后论则杭州陆圻所作也(姚际恒说);一说此书乃德清徐焯代作(朱彝尊说)。总之应泰位跻通显;倩人代作,势有可能,至攘人之善以为已有,则非有确证,不敢信其然也。书中所纪,如《成祖设立三卫》、《亲征漠北》,以及《沿海倭寇》、《议复河套》,皆视《明史》为详,且多有出入。盖明末清初之际,私撰《明史》者有数家,为应泰所见,故据以撰《纪事》,不得以清修之《明史》未成,遂谩诋为无据,其叙“建文逊国”一事,则据野史传闻,谓其遁迹为僧,亦可姑备一说矣。张鉴之纪《西夏》,实开吴广成《西夏书事》之先河;杨陆荣之纪《三藩》,又温曰睿《南疆逸史》之别体也。杨仲良《长编纪事本末》,撰于南宋,卷首有欧阳守道一序,未言为何人所撰(《宋史 艺文志》以为守道撰,误),阮元《四库未收书目提要》据陈均《九朝编年》引用书目,始知出于仲良,此书幸得不亡,可据以补《长编》之阙,而为考宋事者所宝焉。武威李铭汉为毕氏《续通鉴》撰《纪事本末》,盖以上续袁枢之书,刊于光绪二十九年癸卯,而行世未广,武进孟森得一帙于北京,作跋张之,世人乃知有此书,此亦叙纪事本末一体所应附记者也。

往者马骕撰《左传事纬》及《绎史》二书,皆用纪事本末体,论者谓《左传事纬》,实胜于高士奇之《左传纪事本末》,盖持平之论也。《绎史》凡一百六十卷,起开辟,迄秦末,首太古,次三代,次春秋,次战国,每事立一标题,详其始末,且有别录,以当诸史之表、志,皆博引古籍,附以辨证,意在补《史记》所未备,供学人之撷取。惟其所引诸书,不尽可据,盖以多为胜,遂不复加以别择,斯则美中不足耳。至《三朝北盟会编》一书,本为编年中之纲目体,而《四库提要》以之入纪事本末类者,盖以其书专叙北盟,不杂他事故也。类此之书,又有多种,为避繁冗,故从略焉。

近年坊间印行《清史纪事本末》一书,凡八十卷,署曰黄鸿寿撰,以一题为一卷,自太祖迄德宗十一帝之事迹,悉采《东华录》,而参以私家记载,宣统一朝,则杂采群书以成之。时《清史稿》尚未印行,然清代各帝,均有实录,视《东华》为详,宣统朝亦有《政纪》,又清国史馆之《诸臣列传》亦汇印成书,而撰者未及采取,则其内容可知矣。如以世祖贵妃董鄂氏,为冒辟疆之姬人董小宛,出于野史记载,近者孟森已谓其诬,而本书亦谩为采入,尤不得谓之信史也。兹以清代有《史稿》,而无纪事本末,又其为书明晰可寻,故取而并论之。

四、属于典志之通史专史

典谓典礼,志谓方志,二者之书,属于官修者,上章已略论之矣。私家著述之属于典礼者,有《通典》及《文献通考》二书,是盖古官礼之遗,而以明因革损益为务者也。昔者杭世骏课士必以“四通”,谓杜佑《通典》、郑樵《通志》及马端临《文献通考》、司马光《资治通鉴》也。或于《通典》、《通志》、《通考》之外,益以秦蕙田之《五礼通考》,称为“四通”,至《通鉴》则摈而不数焉 。初刘知幾之子秩于开元末,采经史百家之言,侔《周礼》六官所职,撰分门书三十五卷,号曰《政典》,大为时贤称赏,房琯以为才过刘更生。杜佑得其书,以为条目未尽,因广其所阙,参以《开元礼》,勒成《通典》二百卷 。凡分八门:曰《食货》,曰《选举》,曰《职官》,曰《礼》,曰《乐》,曰《兵刑》,曰,州郡》,曰《边防》,每门又各有子目。其《自序》云:

所纂《通典》,实采群言,征诸人事,施诸有政。天理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称聚人曰财,《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管子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夫子曰,既富而教,斯之谓矣。夫行教化在乎设职官,设职官在乎审官才,审官才在乎精选举,制礼以端其俗,立乐以和其心,此先哲王致治之大方也。故职官设然后兴礼乐焉,教化隳然后用刑罚焉,列州郡俾分领焉,置边防遏戎狄焉。

此盖释其编第之旨,皆有深意存焉。兹考其书,盖采群经诸史,每事以类相从,举其始终,历代沿革废置及当时群士议论得失,靡不条载,上溯黄、农,下迄有唐天宝之末,肃、代以后,间有因革,亦附载注中。佑于代宗大历中,为淮南节度掌书记,实纂斯典,至德宗贞元十七年官淮南节度使,乃奏上之,历时盖甚久也 。吾考其书之美善,应与《通鉴》并称:《通鉴》穿贯十六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事,以为一书,鎔铸群史,如出一手,而《通典》亦镕铸群经诸史,成一家言,简而能备,蔚乎其文,一也。《通鉴》叙君臣事迹,详于治乱兴衰,盖出于诸史之纪传,《通典》记典章制度,明乎因革损益,盖原于诸史之书、志,二者如辅车相依,必合观之乃备,二也。《通鉴》之学,已成专门,胡注王释,均称绝业,而《通典》言礼一门,多至百卷,鸿博论辨,悉具其中,又能征引古经,时存旧诂,三也。未几杜氏又删其要为《理道要诀》十卷,凡三十三篇,皆设问答之辞,末二卷又记古今异制,自谓详古今之要,酌时宜可行,于贞元十九年表上之,盖后于《通典》之成二年也 。迨至宋末马端临出,以杜氏之书,天宝以后阙而未备,理宜续辑,乃因杜书而广之,以撰《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凡立二十四门:曰《田賦》,曰《钱币》,曰《户口》,曰《职役》,曰《征榷》,曰《市籴》,曰《土贡》,曰《国用》,曰《选举》,曰《学校》,曰《职官》,曰《郊社》,曰《宗庙》,曰《王礼》,曰《乐》,曰《兵》,曰《刑》,曰《舆地》,曰《四裔》,凡十九门,俱因《通典》之成规,而离析其门类,天宝以前,则增益其事迹之所未备,天宝以后,至宋嘉定之末,则续而成之;曰《经籍》,曰《帝系》,曰《封建》,曰《象纬》,曰《物异》,凡五门,则《通典》所未有,而采摭诸书以成之者也。至其增析之故,端临于《自序》中曾申明之。其言曰:

有如杜书纲领宏大,考订该洽,固无以议为也,然时有古今,述有详略,则夫节目之间,未为明备,而去取之际,颇欠精审。盖古者因田制赋乃米粟之属,非可析之于田制之外也。古者任土作贡,贡乃包篚之属,非可杂之于税法之中也。乃若叙选举,则秀孝与铨选不分,叙典礼,则经文与传注相汨,叙兵则尽遗赋调之规,而姑及成败之迹,诸如此类,宁免小疵。至于天文、五行、艺文,历代史各有志,而《通典》无述焉。马、班二史,各有诸侯王列侯表,范晔《东汉书》以后无之,然历代王侯未尝废也。王溥作《唐会要》及《五代会要》,首立帝系一门,以叙各帝历年之久近,传授之始末,次及后妃、皇子、公主之名氏、封爵,后之编会要者仿之,而唐以前则无其书。凡是二者,盖历代之统纪典章系焉,而杜书亦不复及,则亦未为集著述之大成也。

至其以《文献通考》名书之故,端临亦自释之曰:

昔夫子言夏、殷之礼,而深慨文献之不足征,释之者曰:文,典籍也,献,贤者也。生乎千百载之后,而欲尚论千百载之前,非史传之实录真存,寸以稽考,儒先之绪言未远,足资讨论,虽对人亦不能臆为之说也。窃伏自念,业绍箕裘,家藏坟索,插架之收储,趋庭之问答,其于文献,盖庶几焉。……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考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语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为献也。其载诸史传之纪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辨而未当者,研精覃思,悠然有得,或窃著己意附其后焉。命其书曰《文献通考》(《自序》)。

盖端临为宋末宰相马廷鸾之子,家于饶州之乐平,承其家学,而有是著,名以文献,盖有由也。《宋史》廷鸾有传,而不为端临著一字。端临于度宗咸淳中,漕试第一,会廷鸾忤贾似道去国,端临因留侍养,不与计偕。宋亡后,曾任衢州路柯山书院山长。据《通考》卷首所载,有元仁宗延祐六年王寿衍之《进书表》,英宗至治二年之抄白,去宋亡已四十余年,而端临尚健在,度已七八十岁矣。《元史》亦不为端临立传,故其事迹不甚可考。端临本南宋世家子弟,国亡之后,闭户著书以终老,其志有足悲者。今本《通考》,刊于元代,书中屡称宋朝,殊为不辞,盖即《国朝》二字之刊改,其不肯仕元,又可知也 。《通典》之美善,可比《通鉴》,然杜书行时,《通鉴》尚未出世也。至《通考》一书,则撰于《通鉴》之后,而端临之意,盖以取配《通鉴》。其言曰:

《诗》、《书》、《春秋》之后,惟太史公号称良史,作为纪、传、书、表,纪、传以述理乱兴衰,八书以述典章经制,后之执笔操简牍者,不能易其体。然自班孟坚而后,断代为史,无会通因仍之道,读者病之。至司马温公作《通鉴》。取千三百年之事迹,十七史之纪述,革为一书,然后学者开卷之余,古今咸在。然公之书详于理乱兴衰,而略于典章经制,非公之智有所不逮也,编简浩如烟埃,著述自有体要,其势不能以两得也。窃尝以为理乱兴衰,不相因者也,晋之得国异乎汉,隋之丧邦殊乎唐,代各有史,自足以该一代之始终,无以参稽互察为也。典章经制实相因者也,殷因夏,周因殷,继周者之损益百世可知,圣人盖已预言之矣。爰自秦汉以至唐宋,礼、乐、兵、刑之制,赋敛、选举之规,以至官名之更张,地理之沿革,虽其终不能以尽同,而其初亦不能以遽异。如汉之朝仪官制,本秦规也,唐之府卫、租庸,本周制也,其变通张弛之故,非融会错综原始要终而推寻之,固未易言也。其不相因者,犹有温公之成书,而其相因者,顾无其书,独非后学之所宜究心乎(《自序》)。

同类推荐
  • 观光日记

    观光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广宁县志

    广宁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施设论卷

    施设论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菩萨经

    新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

    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汉宫未央之询君录

    汉宫未央之询君录

    帝王之妻,名为皇后。闺名为君,更显贵重。携手江山,虽是意外,夫妇齐心,宏图霸业却也可期。本只想为王者贤妻,却注定不得所愿。手中鲜血若沾满,可否换来君王一顾……为女为妇本无意,故人所托不敢负。一朝为后天下惊,君王之心却已明。汉宫未央夜深沉,夜深人静苦人心。大汉英明神武的中兴之主、汉宣帝刘询,一生与三位君后爱恨痴缠。故事,就此开启。
  • 故氏墓事

    故氏墓事

    两个初出茅庐的小青年在火车上遇见了一个上辈的故友,而引出的一系列离奇的盗墓经历。
  • 星际猎兵团

    星际猎兵团

    太空吃鸡,开局一个轨道空降舱!白河在游戏中与挂逼们斗智斗勇,终于吃鸡的时候,却因为开挂玩家的一句“不要以为你赢了!”而弄得电脑崩溃。他重新将电脑恢复正常后,却发现自己电脑里运行着一个从来没见过的全新游戏!来自不同文明的生物被塞入轨道空降舱中,发射到蛮荒的星球上,为了各自文明的未来生死搏杀。对于白河来说,这只是个游戏,但是对于一个文明来说,这却是跨越星河的唯一希望!
  • 守护甜心之星辰璀璨

    守护甜心之星辰璀璨

    落红云霞并蒂天,万丈星辰不及你。我转身跌落黑暗,迎面而来的是星辰璀璨。这是一部偏向生活风的衍生文,写甜心的场面可能不是很多,望喜。
  • 抱剑

    抱剑

    这是一个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的故事。江湖,庙堂,世外,当一人抱剑而行走入这些浊浊大世后,一切,就都变了。无论是仗剑醉酒,鲜衣怒马的江湖,还是魑魅魍魉,鬼怪神谈的传说,或是震古烁今,传颂千载的绝唱,我都曾走过,见过,杀过…………“人活天地间,如何得逍遥?”“不过……道在人为罢了……”…………《本书无限流。》
  • 慕容家的掌上明珠

    慕容家的掌上明珠

    慕容思懿觉得她一定是走了什么狗屎运。不但魂魄一分为二,还遇到了这样一个“坑爹神器”。把她从现代穿越到异世界就罢了,可若是在这异世界被人算计的死翘翘了,现代的她也就死翘翘了。慕容思懿咽下一口气,好,我忍,你掌握着我年轻的生命,你任性。可……这是什么鬼操作?!!?夺取太子殿下的初拥,不然爆体而亡夺取太子殿下的初吻,不然爆体而亡……为嘛人家都是神器在手,天下我有。她……她她就这么……倒霉?某太子是这样解释的:成了我的人,不就拥有了天下?慕容思懿一脸懵逼,所以说……系统是默认的走……捷径?——本以为穿越都是死而复生,结果就因为一个小玩意,她不但和前世的自己互换灵魂,还每天“视频通话”?慕容思懿:啊,我太难了
  • 碧蓝航线大咸鱼

    碧蓝航线大咸鱼

    罗明,又叫罗欧洲,罗船霸,自碧蓝航线开服以来活动大建一发十连必定毕业。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罗同学常规的一发大建,然后常规的出货,然后天降正义劈死这个欧洲狗。然而,欧洲狗就是欧洲狗,这一劈把他劈到了碧蓝航线的世界了,还穿越成了一位大佬。“欸,该有的舰娘都有了,无敌真是寂寞啊”罗船霸左手搂着光辉,右手揽着胡德,肚子上还坐着一只埃尔德里奇,一边在沙滩上晒着太阳,一边享受贝尔法斯特的按摩。
  • 重生之首辅大人的新妻

    重生之首辅大人的新妻

    "重生归来,她披一身月华,耀眼如星辰,开启她完全不同的人生,绝不会重蹈覆辙让悲剧再次上演。这一生一世,她拼尽全力只为守护她的家,守护她爱的人。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之绝品狂尊

    都市之绝品狂尊

    五年之前,他父母双亡,家门被灭,本人也被扔进了茫茫东海之中,自生自灭。五年之后,他携带一身本领强势回归,却发现当年之事并不简单,从而决定查清当年事由,让所有仇敌尽数伏诛!诛仇敌、灭枭小、踩纨绔,且看景云如何纵横都市,书写他的传奇!雄兵铁骑一战摧悍勇魔王凯旋归天教我心如烈火直教鼠辈化劫灰!
  • 天衍神榜

    天衍神榜

    在天衍大陆,传说有一至尊神物——界榜。相传此榜分天、地、人三榜,共108个天印,千年一现,万年一封!凡有人或物,在此榜上留名,那么天意青睐,机缘不尽,福缘不断!从此受天印,领天命,承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