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7700000024

第24章 四库珍本丛书初集所收四库辑本别集六十一种拾遗(8)

袁说友,字起岩。建安(福建)人,流寓湖州(浙江)。宋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登进士第。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东塘集》二十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袁说友讲义【二条】 袁起岩诗【九条】 袁起岩集【二条】

袁起岩东塘集【五十一条】 《苏州志》引【一条】 《吴县志》引【一条】

以上共六十六条,馆臣漏辑者二十三条。

江岸茅舍傍古梅奇甚携酒即之

不为村深与水隈,也依篱落及时开。几年寂寞无人问,一日声名动客杯。

【《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八「梅」字韵,页十四下引「袁起岩东塘集」。(影印本第三十五册)】

用谢艮斋韵题欧阳长老墨梅三首

其一

误墨虽藏白,飞埃欲敛昏。谁将草玄手,着意写前村。

其二

屏灯红灼烁,窗月正黄昏。印出横斜影,分明竹外村。

其三

溪藤横翠约,老眼颇眵昏。唤入凌烟后,江村不是村。

【《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十二「梅」字韵,页十五上引「袁起岩东塘集」。(影印本第三十六册)】

用杨诚斋韵再题欧阳长老墨梅三首

其一

红妆夸睡足,粉额趁颜开。惟有江梅样,蛾眉淡拂来。

其二

玉容曾浥麝,彷佛带香开。不比真花怯,斓斑怕雨来。

其三

从来冰雪体,引墨为君开。寄语金鸾客,和羹人正来。

【《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十二「梅」字韵,页十五上引「袁起岩东塘集」。(影印本第三十六册)】

李英才作墨梅于天庆观壁

小折霜林半壁间,春风日日付毫端。秋高为借横斜影,留与吾师岁晚看。

【《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十二「梅」字韵,页十五上引「袁起岩东塘集」。(影印本第三十六册)】

题墨梅

轻梅拂拂有余清,笔下翻成月下横。昨夜小屏幽梦断,恍如烟雨瘴江城。

【《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十二「梅」字韵,页十五上引「袁起岩东塘集」。(影印本第三十六册)】

过袁村

在昔有袁村,今到袁村路。峰傍呼父老,同姓亦三数。贵贱本无种,苗裔有疏附。我家建安派,一经立门户。安用黄金籯,守此青简蠹。庶几亢吾宗,百世传儒素。作诗示云来,聊并城南句。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十九「村」字韵,页二十一上引「袁起岩诗」。(影印本第五十册)】

季提刑自夔宪知常德府

十年踪迹两参商,【解后】【邂逅】天涯一咏觞。老景不堪朋旧别,客怀惟觉岁时长。猛辞蜀道浮江白,稳上吴船逆诏黄。我欲着鞭归路日,更期相过水云乡。

【《永乐大典》卷一万九百九十九「府」字韵,页十六上引「袁起岩诗」。(影印本第一百九册)】

送资深知潼川府

昔日班行忆旧游,天涯今已说离愁。珠玑咳唾频倾倒,风月江山几倡酬。三接自应还北阙,一麾犹欲惠东州。与君久赋莼鲈约,更约同登竹笮舟。

【《永乐大典》卷一万九百九十九「府」字韵,页十六上引「袁起岩诗」。(影印本第一百九册)】

题所书思政堂记后

后一百二十四年,建安袁某来守是邦。而堂与记石,悉无存者。怀南丰之文,想王君之政。慨然大息,恨九京之不可作也。属修荒政,弗敢从事木土,莫还思政旧观,即中和堂之东偏,饰便坐以存之。既揭堂额,又为书记文于屏间,庶几出入观省,无越思焉。若夫建堂伐石以复故事,则有俟于来者。

【《永乐大典》卷七千二百三十九「堂」字韵,页六下引「袁起岩东塘集」。(影印本第七十一册)】

跋杜牧之九日登齐山诗

右唐池州刺史杜牧之《九日登齐山诗》。吟嗟叹之意,殆与风雅同也。后世骚人逸士,诵其诗者,悟真趣而销忿欲,岂特为是邦故事而已哉。后三百四十年,而某来为郡。诣学而拜遗像,访左史洞而观留题。慨然思古,为之三叹。因得李王所书公诗,刻置山寺。庶几梦想高躅,希万一焉。

【《永乐大典》卷九百五「诗」字韵,页六上引「袁起岩东塘集」。(影印本第十册)】

谢举自代启

天子信儒生之可用,裔夷知中国之有人。静言过听,无所酬恩。

【《永乐大典》卷三千「人」字韵,页七下引「袁起岩东塘集」。(影印本第四十册)】

谢右相启

窃以馆阁萃天下之英,昔人谓之高选。奎壁象图书之府,儒者号为至荣。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一「府」字韵,页二十二上引「袁起岩集」。(影印本第一百十册)】

贺施元枢启

窃以制盛于周,合兵农而一致。世接于汉,判文武为二途。

【《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四百九十五「致」字韵,页十六上引「袁起岩东塘集」。(影印本第一百三十八册)】

论降虏当分其势

臣闻圣人有容天下之量,有爱天下之诚,而又有制天下之法。夫如是,【是】毫之负以招怨于天下。而人乃至于桀暴贪悍以泄其慢侮之毒,使君之量有所不能容,而诚有所不能爱,此岂终不可治哉?盖其制天下之法者,有所未善。而量之与诚,有不能以独立也。夫法者,将使天下有畏心。畏心存,则量之与诚在圣人为可全。今若法不足以辅之,则大恶大奸将纵横蹇骜而不已。当是时,量之所容,而诚之所爱者,有不及用,而吾所未尝疑者,乃至于乱天下矣。昔者圣人之待夷狄,盖不过此。凡乱华猾夏之俗莫不攘斥摈逐而宾之。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隶于朝著者,皆得出入以观礼。惟夫夷蛮戎狄之君,立于四门之外,使不与备物盛礼之观。夫周公当朝觐之时,而夷狄之人亦得出处于上国者,盖所以示圣人有容天下之量,爱天下之诚。而其立之四门,不得列于百执事者,又所以见圣人有制天下之法。此成周之世,四夷左衽罔不咸赖而来王者,未必不由于此。而后世之君,其初皆有意于容而爱之,惟其制天下之法者有不足,是以必至于变乱而后已。不知夫虎豹终日而不杀,则跳踉大叫,以发其怒;蝮蝎终日而不螫,则噬啮草木,以致其毒。而汉之孝宣因呼韩邪之降,使之依阻塞下。世祖因匈奴日逐之至,复建南廷以安纳之。至于魏武亦徙武都之氐,以实关辅。皆使之周旋于中国,而出入于内地。迄于晋室之兴,则中原半为夷居矣。一旦五胡之乱,东割西据,几二百年。此其为患,实兆于孝宣,渐于世祖,而盛于魏武。是岂容而爱之者为不然哉?特以制之者法有未至,故一变而不可救药。然而古之夷狄,又非今日之所可况。盖世愈久,而诈愈深。使孝宣以待呼韩邪者,而施之今,固有不待更三姓而后发,当有朝顺而夕叛者,则亦甚可畏也。国家自辛巳之冬,兴师以诛虏,迄今则已四载。其间狄人之来降者,时时有之。虽其诚伪之未必然,迟速之不可信,要以爱我之道来者,固不宜绝而使之去。夫既有以受之,必有以制之,庶足为悠久之计。而今之将帅,类悦于一时之向服,而不思所以警备者。臣恐养虎遗患,而非朝廷异日之福也。盖尝观之,此曹本无向我之心,徒以力屈势穷,迫于生死之故,故不得已而请命。况其弃主归我者,未必出于逆伺中国,又岂马援之告光武者哉?近者道路之人,皆谓降虏为今日大患者有二:当多费之时,而有无穷之用;于多故之日,而为养敌之举。今江之南北,淮之东西,皆此辈赡养之地。多者百余,而少者数十。一家之食,月粮数斛。则家以千数者,则日有千斛矣。夫外馈三军之粮,而内给降虏之粟。虽以九年之储,恐必有倾囷倒廪之患。而况未必若此也,不知执事者其何以充之。两淮之与虏鄙,不啻左右手之应,间谍之往来,足以得故主之号令。而耳目之所熟,又足以潜伺中国之所为。迟之岁月,必将反其锋以向,彼有未可以卒制者。陛下有容天下之量,爱天下之诚,不以华戎为彼己之间,然其制之之法要不可以不讲。臣愚以为宜析党以破虏奸,分戎以宽吾用。命有司藉为定数于闽广之路,视郡邑之大小,而离居之。彼必不肯于数千里之外,以自取夷灭之祸,则庶乎虏奸之可破。有某人之家,则某郡邑时以给之,官与之直,使得自谋其利。阅时既久,郡邑可以勿给,则庶乎吾用之少宽。是二者皆所以为制之之法。陛下苟忽而不图,将以为利,适以为害。后虽势压而力服之,亦已惫矣。今庸人之论,必曰:「是无益也。不若以其贱者而使之耕,以其上者而畀之禄。」而臣窃谓耕而不堪其劳,是趣其变,既变而又杀之,则将为武安君之坑赵;禄之而浸不已,是与之权,权则可以有为,则将为慕容垂之归秦矣。惟夫当长江大河,郁结盘屈之时,有以杀其流而导其势者,是臣之所以策也。以上下相安,彼己相信,而无疑忌伤裂之意。然而昔之为君,以能容之量,能爱之诚,尽心竭力以和其民。虽有天下之大恶大奸莫不绥而怀之,无

【《永乐大典》卷一万八百七十七「虏」字韵,页三上引「袁起岩东塘集」。(影印本第一百七册)】

马司归屯

臣嵬琐不才,识见卑浅。虽军旅之政未之学,而人情所可见,事势所当行者,臣亦常见一二,愿为陛下略陈之。【切】【窃】见建康都统一司系是久驻于彼,近年复拨马军行司前去,亦有统帅。今都统所管之兵四万,马军所管亦三万余人。数目亦均总司所给,尤为浩瀚。乡来朝廷拨遣军马之意,不过谓一旦或有小警,便可调发。然利一害十,似亦未便。近闻两司各相求胜,多不相,至于主帅竞利纷争,下至士卒亦各相忌。臣以谓行在所去建康止是五六日,纵有调发,亦不至甚濡滞。兼建康已有都统司,似不必更置马军。况三衙之兵拱扈阙下,尤不宜分置他处。徒使将帅各求相胜,因事成隙。或误军政,实为未便。臣愚欲望圣明灼见利害,特发睿旨,断令马司一军,依旧归屯在所。庶几两司各尽其职,亦于护卫行阙,不戾祖宗创法之意。臣妄议军事,罪在不韪,惟陛下财幸。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八十七「屯」字韵,页十五上引「袁起岩东塘集」。(影印本第五十二册)】

楚州屯戍状

臣窃谓城守以为固,不若军心以为固。盖城虽坚,而固之者在人。军无二三之心,则城甚于百二山河之险也。故曰:「众心成城。」此言诚在于众,而不专在于城也。臣兹奉选命护客有行,往来之间,道由楚州。【切】【窃】观本州岛城壁,势极雄壮。盖楚州实为扬州籓篱之卫也。臣复询之淮民与军士等,皆谓自淮而南,其陆路至扬州,则自盱眙由天长而来。其水路则自清河口,由楚州而来也。然楚州尤为要害者,以敌人粮道必由于楚。又楚在扬之前,其来则楚为之敌。若以他路至扬州,则楚又扼其后。所以朝廷以楚为重,增城设堑不敢忽也。今楚之人皆谓,顷年朝廷尝以武锋一军八千人屯驻于楚,军人家属悉在焉,诚足为缓急死守之备。自扬州增创堡寨,以一时建议者,遂移武锋一军尽屯堡寨。今不过令镇江都统司,每岁更戍于楚,仅五千人耳。既无老小同行,又每岁一替,不为久计。总司复添支食钱几二万缗。诚恐缓急之日,更戍之士各念妻儿在他郡。且非久屯更练者,恐不能责之死守。臣等欲望圣慈,以楚城为扬州腹背要害,命枢廷相度,或不复武锋一军。即乞令镇江都统司拨五千人,选择将副,各同老小,就来年二月合更戍者,密与分屯,久戍于楚,庶不张皇。其元来武锋军寨屋,见今存在,预行修葺。庶几军士老小同戍,且为久计。其与无家属而更戍者,事体全然不同。他日缓急可恃以固守,兼亦省总司每岁二万余缗之费,诚非细务。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八十七「屯」字韵,页十五下引「袁起岩东塘集」。(影印本第五十二册)】

林晞仲墓志

知公者,争招致幕府,而郡先处以曹掾,【按】【案】牍丛委。公从容涉笔,具得领要。而邑人觖望曰:「何为夺我明府?」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府」字韵,页一上引「袁起岩集」。(影印本第一百十册)】

【易经讲义】

微之累德,其去之必速;毫发之微眚,其改之也必亟。以此处己,以此治人,又焉有驯致坚之道哉?初六「履霜坚冰」止「至坚冰也」臣闻《坤》卦六爻皆阴,而「初六」为阴爻之初,盖阴气之微也。如初寒之时,有微霜之至。作《易》者因阴气方萌之始,而有防微杜渐之戒,以深明天下之事,当谨其始,以虑其终。始之能谨,则终无忧矣。譬之履践至微之霜,日积一日,苟不知戒,则自微至着,遂成坚冰。此盖驯致必然之理也,圣人戒焉。故曰:「履霜坚冰至。」而象复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其辞切,其戒深。大而为天下国家,小而一身之行事,苟微之不能防,则如履霜之不戒,将必致于滋蔓而难图,固结而不可解。是岂一手足所能求哉?如坚冰然,其去难矣。圣人知之,虽小不善而不敢为,虽一小人而不敢用。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坤」字韵,页七下引「袁说友讲义」。(影印本第四十八册)】

六二「直方大不习一尢不利」象曰「六二之动」止「地道光也」

臣闻《坤》卦,地道也,臣道也,故六爻以臣道言。《坤》之六爻,惟「六二」之爻,尽臣道之美。盖居下卦之体,于臣道为顺,又处一体之中,于位不敢过。而又以阴居阴,所以尽人臣之道者全矣。于是得以大其直之道。夫六二在中位为正,故曰直;尽臣道为义,故曰方。直方之大,得于天性之自然,不待修习,而用此无不利,故象复申言之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有臣如此,上而事君,下而处己,无愧于坤之顺承乎天,臣道斯有光矣,故曰:「地道光也。」然则欲为臣,尽臣道,在乎法《坤》爻「六二」之动而已矣。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坤」字韵,页二十五上引「袁说友讲义」。(影印本第四十八册)】

同类推荐
  •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公

    文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松漠記聞

    松漠記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儿药证直诀

    小儿药证直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English Stories Orient

    English Stories Ori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国民老公的重生暖妻

    国民老公的重生暖妻

    苏漫回到了十四岁那年的期中考试这时,父亲没有因为她的不乖出车祸而离世。这时,后妈没有因为她的任性气的离家出走。这时,奶奶没有因为她的不自重无钱医治撒手人寰。这时,弟弟没有因为她的懦弱交友不慎赔上性命。这时,自己也不是一百四十斤的四眼剩斗士。她决定痛改前非,再世为人。好好用功读书,好好学习做人,好好珍惜爸爸,好好对待后妈,好好孝敬爷爷奶奶,好好疼爱弟弟。还有,找到仇人,狠狠地报复他!她要努力改变前世种种不如意,改变命运。可是当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这一切都变得不同。原来的好友视自己如仇人。原来的劈腿恋人当自己是宝贝。原来死对头变成自己最好的朋友。为何连身世也成为一个谜团?!本文:豪门励志成长,爽文。女主是颜值爆表的学霸,没有金手指,爱情来的比较慢,但暧昧一直会有。PS:涉及校园,娱乐圈,商业。
  • 枪口

    枪口

    外商颂猜突然被人使警用枪支杀死在街头,联系几年前检察院干警丢枪,情杀、财杀、仇杀,一时难以确定杀人动机。刑警走访发现怪事,颂猜生前用探测器在白狼山寻找什么。六十年前日本宪兵井上勇夫,将未来得及运走的金子埋藏一座寺庙下,六十年后因此发生一桩怪异的血案。故事曲折迷离的惊险、藏埋金子的神秘、人性的贪婪、正义与邪恶的殊死较量,拼起一幅诡异的图景。
  • 浮生若梦,别多会少

    浮生若梦,别多会少

    他们这一代人的磨难是否就此停留在光阴荏苒中,他们的后代呢?故事将会缓缓地流经两代人,跨过大河跨过山川,却跨不过那道坎
  • 从火影开始的主神聊天群

    从火影开始的主神聊天群

    已经在火影世界生活了两年的龙轩,终于开启了属于自己的金手指。黑崎一护与火拳艾斯并肩作战,女妖战机与须佐能乎大战魔兽,当宇智波被灭族的前一刻,T-1000将宇智波全部带走,当火拳艾斯在海军总部面临行刑时,恶魔猎人带着维京战机从天而降,当蓝染在虚圈称王时刻,战列巡航舰折跃而来,上面还带着恶魔猎手,火拳艾斯,宇智波鼬,……ps作者喜欢单女主,所以没有太多人物情感。(有我也写不出来!)
  • 素手难逃

    素手难逃

    身为身负绝学的女子,姻缘不能选择。命运亦无法选择。难道世上没有给她可留恋的人或者事吗?命中注定她必须要跟随他吗?可以放下一切追随自己的心吗?不能!耳边想起他冰冷的话语!我终其一生只爱一个人就是你!你必须在我身边!心动了吗?经历过许多这就是自己的命吗?不论自己如何左右一定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吗?我,真的难以逃离吗?
  • 天下苍生记

    天下苍生记

    三国之后,自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至魏武帝司马炎正式篡魏,中国进入大晋时代。然而好景不长,晋朝内部统治骄奢淫逸,混乱不堪,痴皇帝司马衷更是将大权旁落,为了权利之争,中原引发了八王之乱,一时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此时山野小子林萧,却因为一个神秘女子的闯入,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进而遇到了一系列的奇遇。从平凡踏上传奇之旅,然后却充满了荆棘和痛苦。传说中的诸葛遗物究竟是什么宝物?八王之乱的中原,该如何平定叛乱,回归一统?中原薄弱,少数民族乘机崛起,羌,匈奴,鲜卑,氐,羯的五胡乱华又会造成怎样的混乱。面对命运的十字路口,在友情,爱情与民族责任之间,林萧又会如何抉择?
  • 半溪明月

    半溪明月

    一段民国往事,几许似海情深。民国初期,以明月为名的京剧班子因为未能抵抗同行的竞争而被迫离开北京城来到天津求生存。但自古伶人地位不高,求生不易,众多艰难困苦一一承受。他,皓月清风,为失去的恋人忍辱负重,伺机报仇;她,柔情若水,苦苦追寻自己所愿,妄想摆脱自己的身份;她,玲珑百变,聪明狡黠,大智若愚又看透一切;他们在军阀统治下风云变幻的天津,为自己而活,活得精彩。
  • 狩临堪危

    狩临堪危

    公元2120年11月1日,灾厄降临大地,世界亘古不变的规则被轻易撕碎,动物、植物、电力、汽油、火药、金属、元素等诸多事物发生异变甚至彻底消失,地表割裂,沟壑纵横,世界满目疮痍。太多物种灭绝,而从中存活下来的,得到了强大的力量,其中进化后的动物于人类而言变得最为危险,它们占据了原本人类生活的大部分地域,导致了人类的大面积死亡,幸存下来的人类恐惧地称它们为——危险种。世界万物骤然巨变,三年诡秘沉眠,吕易从坟墓中苏醒,对这一切毫不知情的他,一脚踏进了熟悉却又陌生的寂静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