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1600000032

第32章

人生岁月能有几何?少年多不更事,到老壮之秋,始知前日为名为利俱是消磨岁月,枉费精神,欲寻归根复命之术,往往不遇其师,到头来,不但一事无成,空手归去,且将自己本来之物消耗殆尽。岂不大可痛哉!生等既逢法会,又遇吾师指示上上乘真诀,当此斜阳欲暮,好景无多,还不勤加修炼,一到西山日落,雾影沉沉,悔之晚矣。但修炼法工,在他们不过以后天之意收敛有形之丹,纵得造成,亦小术耳;即使闻得性工,非合全体大用而论之,还是拘于形色,不能超然于色相之外寻得真正本来人,所以儒门修性之学,到有得时,犹是纷纷纭纭逐于世境,不能空诸一切。他如但修下田中田者,又渺乎其小,即成亦难与上上乘相提并论,盖以此等修士只知以凡心为运用,识神作主张,不得生生之原也。夫意念一动,知识一起,先天真灵之体、浑浑沦沦者,不知消散何有。先天纯朴之体既散,后天知觉之心遂为我身主宰,纵使保固形身,要不过一个守尸鬼而已,乌能出有入无、分身化气、而成百千万亿化身、享百千万亿年华哉?吾故教生等于玄关一窍大开时,寻出那真灵乾谛之真人也。此个真人,不离色相之中,却又不在色相之内,日用行为概是他作主张,但因气质之拘,物欲之蔽,一有动机,不为气质之性所障碍,即为物欲之私所牵缠,非有大智慧者,不能烛其幽隐也。吾示生等须于万缘放下、一丝不挂之际,静久而生动机,不从想象而来,不自作为而出,混混沌沌之中,忽有一点灵光发现,此即我之元神也。若能识得元神,常为我身之主,自是所炼之丹,必成天然大丹。否则,不识元神,懵懂下手,焉能与天地同德、为万古不坏金仙哉?三丰云:“人能以清净为体,镇定为基,天心为主,元神为用,巧使盗机,返还造化,何患不至天仙地位?”生等于有事无事之时,常常以清净为宗,镇定为体,如如不动,惺惺长明,此即天心作我主也。若有动时,即是元神作事,方可行返还法工,知否?然而下手之初,又要勉强操持,具一个刻苦心,真实心,不可一味贪虚静,落于顽空一流,自家本来生机全无动气。要知凡事先难而后获,漫说自然,必无自然。古人云:“先用武火猛烹急炼,后以文火温养。”自然私欲顿除,智慧明净,而先天元神昭然发现。生等近虽闻吾大道精微,然未到还丹之候、用炼虚一步工夫,仍不离武炼文烹以薰蒸其浊垢、销镕其渣滓,始有先天元气元神浩浩而出。若炼虚一著,一私不有,万事无为,乃属自然之工。否有半私一蒂,当行烹炼之法焉。他若玄关一窍,并无形色可窥,亦非心肾之气两相交会,始有其兆。但心有心之玄关,肾有肾之玄关,不经道破,不成佳谛。始而以性摄情,忽然肾气冲动,真机自现,此肾之玄关也。继而以情归性,忽焉心神快畅,气机大开,此心之玄关也。即真知灵知之体也。人能于此立得住脚根,不为他物而迁,自然日积月累,以几于光明之域。要之,玄关何定,到得大开之时,一身之内无处不是玄关,一日之间无事不是玄关。此非粗浅人所能识也。然吾今日所传,虽曰命工,其实上上乘法,此为玉液还丹、见性明心之事,不同旁门之但言命工,死死在色身作工夫、寻生活也。生等须慢慢的将心性真髓认真修炼,此处得手,以后工夫无非将此心性造成一个有形之物而已。若论归根复命,证圣成真,则又全在积铅添汞,不区区于景象之迟早分也。夫人多谓少壮人易于积铅,老年人难于添汞,殊不知真铅真汞全非色身上物事,总不在老少分也。古云:“此铅不是尘中物”,此汞亦不是色相中有,须于清空一气、鸿濛未判时求之。所以道云:“积铅于尘世。”如为色身物事,尘世攘攘,无有清净之区,安能累积真铅哉?虽然,铅亦有别。命阳发生,静里修持之事,此积铅之一法也。若性地之铅,即孟子所谓浩然之气由集义而生者是。夫义之所在,不止一端,或于敦诗说礼而有得,或于谈今论古而有感,或于朋友相会而有所悟,或于观山玩水而有所见;更有行仁讲义,济困扶危,种种义举,偶然感孚,忽地悟入大乘。此等积义,犹为真真踏实行持。人能于机关偶露之际,实实认得为吾家本来故物,一眼觑定,一手握定,日用绵密寂照之工,如此之悟,是为真悟;如此所得,是为永得。此为集义妙法。孟子云:“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等语,我能如心而出,平情以施,且随时随处将所发情景常常酝酿,不使随来随去,旋灭旋生,即是扩充集义之真行持也。自是日夜谨慎,不稍使心有不仁不义之处,以负惭于幽独,抱憾于神明,则我心无不快畅,我志自然圆满,即孟子所说“直养无害,至大至刚,塞乎天地之间”是。是即积铅积到极处也。若偶尔微露,不自觉察,将我一点真元心体,虽浩浩渊渊实有所得之象,一转瞬间,或一事不谨,一念稍差,此心便不快畅圆满,此即孟子云:“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生等亦知之否?此为动处积铅,性中之玄关窍发端。吾观今之修士,多有专务命蒂,竟忘性根,只说静里修持可以积铅添汞,不知动中铅汞犹须随时采取,以故所得不敌所失,生之日少,而丧之日多也。如果能向动中,不论大功小德,一概行去,恰如分际,适中机宜,此神无有不快不足,此气自觉浩然勃然,腾腾欲上,有凌霄冲汉之状。我即乘此一觉而扩充之,推广之,防闲之,自然气势炎炎,升腾霄汉,足包天地、亘古今、而不可思议名状者也。岂但如静时之养,氤氤氲氲、蓬蓬勃勃、穿筋透骨、洗髓伐毛已哉!无奈而今学人多昧于此,往往习惯安常,反以世上金玉财帛、娇妻美妾、声色之娱为自得。殊不知此中虽有所得,而其间一段暴躁气、骄傲气、满假悭吝气,种种尘缘污垢,真气为之汩没者多,独惜其迷而不悟至于如此其极也。今为生等叮咛嘱咐,举凡日用事为万感千端之来,我总一个因物付物,以人治人,无论大纲小节,随处有一段太和之气,我即于此把持之,使不再纵,则义积矣。由此一点欢欣鼓舞之意,凡有动处,我即积之,日充月盛,不难冲举四海,包合六合。只怕学者不细心辨认,当前错过此本来人耳。生等具有真心,自有真气,有真气,自有真精,以故把玩无穷,嘉赏不已。喜怒哀乐,在在皆然。只要留心体验,自无有不得其真者焉。而又非等人世乐境,惟有一点清凉恬淡之意,不独人不能知,即己亦不知其所以然者焉。切不可此气既生,不自扩充,又另去寻他,是仁之端、义之端,则又为事所役、为理所障,其有害于道、有伤于气,则一而已矣。

吾言集义生气,是去人欲以存天理之学;金丹大道,是化气质以复本来之方。此中大有分别。何者?去人欲之学,洁流之学也;化气质之学,清源之学也。盖人欲缘于后起,气质禀于生初,因气质之有偏,而后物欲因之而起。若但去乎外诱之物,不化其气质之累,本源未清,末流安洁?纵使造诣极深,其如气质未化、根柢犹存何耶?所以古人炼丹,其间只有炼己,不闻克己。可见古仙于生初气质,曾经神火煅炼,犹除恶如除草而拔其根,树德如培树而深其柢,不似集义之学只向外面驰求,而不知先从根株是拔也。如《道德》、《黄庭》等经,其中所传惟教人煅炼工法,其余克去己私之学盖未详及,何也?人之所以有生死者,由阴阳之根未除。夫乾三阳也,坤三阴也,有此三阳三阴,而生死即于此系矣。古人知阴阳之根不除,而生死尚牢牢系定,由是将吾三阳种一阳于坤宫,坤遂实而成坎,复抽一阴以寄于乾,乾遂虚而为离,此即以有投无、以无制有两段工法。取坎之法,即是取我所种之阳纳之于中黄正位,以与离之灵汞为一,炼出一段氤氲之气,即丹本也。学人得此丹本,于是运起神火,加以外炉火符,催逼而升于泥丸,复自泥丸而还于绛宫,以与阴精配合,炼出一个元神,慢慢的以神火温养,异日胎圆,即化出一个真人出来,灵通无比,变化不穷。此即“将他坎位心中实,点我离中腹内阴”是也。无非以先天一元之气取为丹母,丹母之中又产阳铅,以此阳铅制伏离中阴精,久之精神血气都化为一个纯阳至刚之体,薰肌灼骨,直将后天气质之性煅化殆尽,更将血肉之躯灭完,只剩得一点真灵乾阳之气,能有能无,可大可小,所以超生死,出轮回,天地有坏期,而我独无坏期,天地有生死,而我独无生死,以此个阳神至虚至无故也。然虚之极,即实之极;无之极,即有之极,故我能生天地万物,天地万物不能生我也。由此思之,学人造到此境,就是天地之大亦不能及我矣。生等莫谓此境为难事,只怕人不肯积精累气以立其基。如能立起根基,自有真乐所在,并无劳苦不堪之处。但昔人比初步工夫为铁馒头,不易嚼耳。苟能于无味中嚼出有味来,以后工夫势如破竹,不难渐次而造其极矣。

十一

古云:“混沌一觉,即成仙种子。”洵非虚也。但要知此一觉,不是有心去寻,亦不是无心偶得。从混混沌沌中涵养既久,蕴蓄得深,灵机一触,天籁自动,所谓前后际断是。是即性光也,即正觉也,即无上正等正觉也,亦即本来人也。吾不先将神气二者交会于虚无窍内,积习既久,神融气畅,打成一片,两不分开,安有突然而醒之一觉哉?此殆无心有心,有心无心,犹如种火者然。始而一团薰蒸之气凝聚于中,不见有火而火自在此,犹混沌内蕴知觉之神。迨积之久久,火力蓄足,忽然阳光发现,烧天灼地,有不可遏之机,而火初不自知,亦不自禁,是即知觉中仍还混沌之象,此喻最切。生等须从混沌中有如此之蕴蓄,使神光凝而不散,然后一觉,始圆明洞达,无碍无欠,才是我一点灵光本来真面,可以超无漏、证涅槃而成大觉如来金仙。尤要知一觉之前,只有一段氤氲,一觉之后,只有一段灵光独运空中,并无有半点念虑知觉夹入其中;莫道以外之事,就是我灵光一点亦不自知也,惟适其天而已矣。凡人一觉之后,千思万想,一念去,一念来,即一刻中亦有无穷之生死轮回,安问没后不受鬼神之拘执、阴阳之陶镕耶?是以神愈昏,气愈乱,幻身尚且难保,何问法身?即神气尚存,而沉沦日久,以苦为乐,认毒作甘,至死昏迷,尚不醒悟,所以贪嗔痴爱无异生前,以故生生世世无有出头之期,不至消灭尽净不已也。若此者,皆由一觉之余,不克蕴之为性、发之为情、任诸自然之天、听其物感之虑、隐显一致、寂照同归,故时而喜怒,时而哀乐,以邪为正,将伪作真,直将固有之良澌灭殆尽。又谁知起灭无常,当下即是火坑,目前无非黑狱,岂待死后乃见哉?惟至人穷究造化妙义,识得生死根源,于此混沌忽然有觉,立地把持,不许他放荡无归,但只一星灵光洞照当空,惺惺长存,炯炯不昧,初不知有所觉,并不知有所照,更不知有所把持,斯为时至神知,知几其神。由此日运阳火,夜退阴符,包裹此太极无极之真谛,久久神充气盛,顿成大觉金仙,永不生灭。勿谓此一觉非我仙家根本,而别求一妙术也。盖此时一觉,但见我身心内空洞了灵,无尘无翳,不啻精金良玉,故一觉之后,其乐陶陶不可名状。是一念之觉,即一念之菩提,一刻晏息,即一刻之涅槃也,不诚一觉神仙哉?虽然,混沌一觉有真亦有伪。如今之人,昏迷一下,即以为混沌,知识忽起,即以为一觉,此皆认贼作子,断难有成。惟一无所有中,忽然天机发动,清清朗朗,虚虚活活,方才算真混沌真觉,不然,未有不以昏迷为混沌,知识为一觉也。生等须知混沌非本,一觉非根,必从混沌一觉中,而有湛寂圆明、清虚玄朗之一境,方得真际,切勿以恍惚二字混过可也。

十二

同类推荐
  •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置酒行

    置酒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紫元君授道传心法

    紫元君授道传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菩萨处胎经

    菩萨处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剑子

    灵剑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订阅:数字时代的商业变现路径

    订阅:数字时代的商业变现路径

    数据显示,年轻人现在每天看视频的时间已经超过电视。YouTube平台每天的视频观看总时长超过10亿小时,这个数字还在增长。数字视频牢牢占据着人们的注意力。数字时代如何实现创意变现?视频平台如何提升自己的品牌认知和广告号召力?想要在这个庞大的媒体生态中占据流量入口,你需要先了解YouTube。在过去的10年里,互联网视频平台YouTube已经像60多年前的电影、广播和电视的发明一样,深刻地改变了媒体和娱乐产业。长期以来,媒体行业主要依赖三种收入来源:广告、交易和订阅。而订阅服务在智能手机的推动下得到了迅猛发展,已经成为移动经济的主导商业模式。YouTube作为订阅模式的探索者,如何推动内容创新,视频分发的逻辑是什么,如何增加订阅,如何取悦广告主又不让粉丝反感?这本书是了解数字时代新型商业模式的第一手资料。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梁山伯与祝英台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梁山伯与祝英台

    美丽少女祝英台假扮男妆。来到寒山寺。遇到梁山伯,同窗三载,感情挚深。因父亲得病,祝英台要回家。梁山伯十八里相送。英台表露自己女儿身,梁山伯甚为惊讶,互表爱慕之情。英台被嫁给马文才,英台不从,与梁山伯密会,倾诉衷肠。马家迎亲时。英台来到梁山伯坟前,悲痛欲绝,出人意料的事情出现……
  • 元印神帝

    元印神帝

    李云风拥有神印大陆上最恐怖的修炼天赋,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选择了只能做辅助的元神印,主动变成了一个废物……正好!既然你们都看不起元神印师,那就等着被摁在地上摩擦吧……
  •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本书生动地刻画了19世纪上半期聚居在巴黎贫穷的拉丁区的一群青年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他们是孤立又执着地坚守在生活边级的一群人,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更谈不上任何社会地位,终日过着白日混迹酒馆、夜晚宿于阁楼、以裁缝为妻、以面包屑果腹的穷苦生活。书中描写的那些落拓不羁的艺术家形象对日后西方的文学潮流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波德莱尔、本雅明到金斯堡、凯鲁亚克,波希米亚人的精神血脉一代又一代地传续下来。如今,波希米亚已成为随意率性、开放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成为主流生活的新装点。
  • 虚无战法

    虚无战法

    人道渺渺,仙道茫茫,鬼道乐兮!当人生门,仙道贵生,鬼道贵终;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高上清灵美,悲歌朗太空;唯愿天道成,不欲人道穷。寻道难,成道难,证道难。难,难,难。破劫难,渡三灾,体人心,问天心。只为长生!
  •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别对自己说如果

    别对自己说如果

    “如果那时没有怎样,现在又会怎样?”“如果当初我那样做了,现在就不一样了……”“如果从头再来一遍,我的现在完全不同了……”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曾经说过诸如此类的话,当人们这样说时,都带着后悔、遗憾、哀伤甘的心情。虽然很多人都在喊着“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可却很少会有人想“我今天要怎么过”、“要把握好现在”,仍旧沉浸在回忆中无法自拔。当你总是说“如果”时,就表明你活在过去,也表示你无法开始新的生活,无法珍惜现在,无法活在当下。即使今天很精彩,你也会视而不见。从这一刻起,少说一些“如果”,如果没有“如果”,你的生活会精彩许多!
  • 魂梦锦瑟

    魂梦锦瑟

    一串红豆串联着两个人的万种相思,一块玉佩牵动着梦里梦外。青梅竹马却因误会与无奈分离,再见时已是生离死别之时。一束奇光又使他们在异世相遇,是奇遇还是别有用心的安排......她教会他如何去爱,她却不知他只爱她一人
  • 夜啼

    夜啼

    这是一部中短篇悬疑恐怖故事集,书名取自《山海经》,“夜啼”是一种中医病名,婴儿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称为夜啼。在本书中可以理解为一种人与生俱来的恐惧。本书每篇都是一个单独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大多都是普通大众,几乎每篇故事都刻画讽刺了人性的劣根,对人们所担心、害怕、渴望的东西提炼为故事的元素。
  • 求索之星空问道

    求索之星空问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一个少年一步步修炼,最后踏上宇宙星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