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0800000003

第3章

第二说经缘起门。问。净名经叹诸菩萨云。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所作悉不唐捐。今胜鬘既是法身大士。随感以现形。适机而演教。如肇公云。法身无像。物感则形。冥权无谋。动与事会。今有何等大因缘故演说此经。答。意乃多途。略明二种。一为逾阇国内七岁已上男女之流。宿昔共胜鬘结大乘眷属。今欲使其善根成就。故假仰请佛起诸愿行。乃至承佛神力说斯经。二者通为一切学大乘人。使禀教之流。识大乘法十五条义。则疑无不灭。解无不生。但有进路而无退道。究竟一乘得成佛也。是以第十六名云。此经断一切疑决定了义。即其明证。问。以何义故知有通别二种意耶。答。佛于逾阇国内像现虚空。胜鬘对佛演说斯教。佛去已后。胜鬘与王各化国内所有人民。令七岁已上皆学大乘法。是故当知有别为也。佛还舍卫。告命阿难及以帝释。令于天上人间广弘斯教。是故当知有通为也。

次明宗旨门。此中有二。一正明宗旨。二明同异。此经章虽十五。统其旨趣以一乘为宗。所以然者。凡有二义。一者。凡欲识经宗。宜观经题。若舒之章有十五。若卷之则归乎一乘。是故用一乘为经旨也。二者。如法华云。三世诸佛略明五乘。广则八万法藏。虽有广略不同。而意唯为显一理。教乎一人。故譬喻品云。诸有所说。皆为无上菩提。悉为化菩萨故。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此义。更明此义者。更明唯有一理。唯教一人。故知若法若譬若语若默诸有所作为明一乘。法华既尔。此经亦然问。若尔。一教便足。何烦两经。答。般若一法。遂有五时。一乘无二。何妨两说。又虽复至道唯一。转势说法。故有多门。如将适病人。回变食味。又广略有无互现。此经略说。法华广明。此有二死五住之言。则法华无也。彼有三会及种种权实。则此教无也。余有无事多。不可具叙。若约缘不同者。法华为回小入大人说。故涌出品云。除前修习学小乘者。如是等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即明证也。此经为直往菩萨说。阿逾阇国。谓无生国。此国常说无生。常有学大乘人习无生观。故为之直说一乘使成佛也。问。若尔。但应说一乘法。何故文中复辨三乘。答。为一乘人令识权实。识权则无退路。解实直进不回。又识权即能化他。解实则成自行。又此为会三故辨三。非为三缘而说三也。第二同异门者。人言此经亦以一乘为宗。于境智二门。乘义是境。例如法华会三归一。三一是二智之境。今明会五归一。一是实智之境。今谓义不全尔。若三一是所观之义。则名为境。即能照之智亦是乘。故下文云一乘即菩提。菩提即智也。大乘通境智。有人言于因果二门。乘义是因。因能趣果。今谓义不全尔乘具因果及非因果。如下会二乘归一乘。即以因果义为乘。若以三乘四智为乘。即从因趣果义。纵任自在。嬉戏快乐。此是自运名乘。佛自住大乘。还以此法度他。即以运他名乘。此则因果俱运。则因果俱乘。非因非果乘者。非因非果。言忘虑绝。故名大乘。文殊十礼经云。诸佛虚空相。虚空亦无相。离诸因果故。敬礼无所观。问。非因非果云何名运答。体悟非因果。令人出四句超百非。故是真运。故以非因非果是乘体。因果是用。江南瑶法师云。此经以三义为宗。论解惑所系。辨明八谛。谛则如解之所解。如惑之所惑也。次辨解惑之本。故明自性清净本无染。后则会二归一乘。此言三义者。以圣谛为解惑之境。即是一义。自性清净是解惑之本。是其二义。一乘明灭惑修行得成极果。是其三义。古人虽不见乘三义。而初一是乘境。次一是乘性。后一是乘得。今亦不同此说。若取三义。乘性乘境乘得。此三摄乘义尽。古人不见论明此三义。所以不说之。今明此经有十五章。悉得是经名。并得是乘体。但案题为宗。故以一乘为正也。

次辨教差别门有二。一明立教意。次明教门不同。论云。泥洹是真法宝。众生藉种种门入。门虽不同。大明二种。一藉事以受悟。如香积佛土。以香为佛事。二因无言以登圣。如寂漠世界。外无示说。内无识虑。三因方言以改凡。如娑婆国土。随物而现形。适机而演教。教虽万差。考其大宗。同是无名相中强名相说。欲令众生因言以悟无言也。但取相之徒。闻至理无言。教有于言。无言之理不得有言。有言之教不可无言。是则理教永分。生乎二见。大品云。诸有二者无道无果。涅槃云。明与无明愚者谓二。故下章云。坚执妄说违背正教。名为外道腐败种子。是故不应起理教二见。今所明者。所诠之理绝言。诠理之言常绝。故言满十方不吐一名字。如天女之诘身子。汝乃知解脱无言。而未悟言即解脱。既云言即解脱。亦应解脱即言。言即解脱。虽言无言。解脱即言。虽无言而言。言而无言。非定有言。无言而言。非定无言。故非言非无言。亦非理非教。名心无所依。乃识理教意也。如法华云。我以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像法决疑经云。我从初出世乃至涅槃。不说一字不度一人。大集经云。菩萨了一切法门疾得菩提。所谓一切法心无所著。肇法师云。其为论也。言而无当。破而不执。傥然靡据。事不失真。萧焉无寄。理自玄会。家师朗和上。每登高座。诲彼门人。常云。言以不住为端。心以无得为主。故深经高匠。启悟群生。令心无所著。所以然者。以著是累根。众苦之本以执著故。三世诸佛敷经演论。皆令众生心无所著。所以令无著者。著者是累根。众苦之本。以执著故。起决定分别。定分别故。则生烦恼。烦恼因缘。即便起业。业因缘故。则受生老病死之苦。有所得人未学佛法。从无始来任运于法而起著心。今闻佛法更复起著。是为著上而复生著。著心坚固。苦根转深。无由解脱。欲令弘经利人。及行道自行。勿起著心。此叙说教之大意也。次明教门不同。南土人云。教有三种。一顿教。二渐教。三无方不定教。顿教。谓华严之流。渐教。从趣鹿苑乃至涅槃。五时次第。目之为渐。三无方之教。出前二种之外。即胜鬘尊经是也。故此经过大品。包法华。与涅槃齐极。虽以一乘为体。而显言常住。故得与涅槃理同。虽说一体三归。而以一乘为致故包法华之说。既义适两教。故属无方。又是别应于机。非双林之说。故异涅槃。立三教者云。楞伽法鼓及以此经。并属无方之教。但法鼓居此经之前。何以知之。法鼓在舍卫城为波斯匿王说。王于佛所。始得大乘之信。方遣书报女。乃有今说。故知法鼓居此经之前。楞伽经第四卷云。我以神力建立。令胜鬘及二智满足诸菩萨等。宣说如来藏及识藏。亦文云。胜鬘夫人承佛威神力说如来境界。以此故知楞伽在此经后也。在南海楞伽山顶。为海中住大菩萨。明八识二死五住一乘无相常住如来藏等。法鼓对大迦叶说。明如来常住真我之性。又明化城穷子等譬。事似法华。佛因波斯匿王击鼓吹呗来佛所。因为说法鼓。在此经前后义实如之。三教五时非今所用。北土彰于五时。立四宗教。谓因缘假名不真及真。如是等义。法华疏内具论得失。从菩提留支度后至于即世。大分佛教为半满两宗。亦云声闻菩萨二藏。然此既有经论诚文。不可排斥。但众生闻于二藏。则起大小二心。然须知至道未曾小大。赴大缘故而强名为大。随顺小缘故假名为小。欲令因此大小。了悟至理非大非小。然既不住于两是。岂可心存于二非。识此大宗。则三藏无失。问。为大小人说二藏者何等是大小人耶。答。菩萨有二。一直往菩萨。二回小入大。为此二人说菩萨藏。为直往人说。亦得名之为顿。以不从小入于大故。为回小人说。目之为渐。以其从小入于大故。此之顿渐如法华说。是诸众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便信受入如来慧。此直往顿也。除前修习学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即回小渐也。说声闻藏亦为二人。一本乘声闻。二退大取小。为此二人说声闻藏。今此经。二藏之中菩萨藏摄。二菩萨中直往所收。以彼七岁已上。未曾入小。顿闻大乘。是故名为直往人也。问。大小二乘俱有三藏。此经于三藏中何藏所收摄。答。题既云经。经者谓修多罗。修多罗藏摄。问。何故非余二藏所收。答。修多罗通。又为三藏之本通诠一切者。名修多罗本教。局诠戒行。名曰毗尼。重辨前二者。名阿毗昙。故婆沙云。种种杂说。名修多罗。广说戒律。名曰毗尼。说总相别相。名阿毗昙。涅槃经云。此是契经甚深之义。此是戒律轻重之相。此是毗昙分别法句。故知此三。约能诠之教有其本末。约所诠有通局不同。是故此经初藏所摄。

同类推荐
  • 黄箓斋十天尊仪

    黄箓斋十天尊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今词话

    古今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诗史阁诗话

    诗史阁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冲虚经

    冲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幼幼集成

    幼幼集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凤舞天骄:绝妃废材

    凤舞天骄:绝妃废材

    上一世,她是女特种兵,这一世,她是第一世家舞家废材二小姐。“太子妃我不稀罕,皇后我也不想当,我只想潇洒走一回。”没想到,遇到他之后,被人欺凌的她也成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人。且看十三岁集嚣张、迷糊、赖皮于一身的矛盾综合体的她,如何扮猪吃老虎大闯异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带着追随神迹闯异界

    带着追随神迹闯异界

    神圣的天使在激励着军队前进龙的巫妖在凝视着无尽的死亡恶魔用死亡的游戏戏耍着众生无尽的雷电掌控在泰坦手中火焰的神凤飞舞在九天之上巨大的比蒙抓裂了一座山峰泥泞的沼泽之中九头巨蛇向着天空咆哮光明与黑暗的抗争从未停歇,死亡的阴影笼罩纷乱的大地,远古的传说流传至今,天空的星星陨落之时,和平的黎明即将到来,无尽的生命,神与魔的纷争,生与死的交响曲将在带着追随神迹闯异界展开。
  • 箫剑行

    箫剑行

    敬天十年,陈志恒父母行镖遇害。大难不死的陈志恒拜一神秘男子为师。此后神奇的功法,飘逸的剑法尽数传给陈志恒。然而某一天师傅却说也要离开。独自行走江湖的陈志恒会遇到怎么样的遭遇,是红尘逍遥还是痴心剑道?杀父之仇人又在何方?在父母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时文选粹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时文选粹

    漫漫人生寻寻觅觅,可有亳端蕴秀使你怦然心动?悠悠岁月走走停停,何处暗香袭来让我心有灵犀?与你一起,谛听时代的足音,追寻生命的履迹,发现社会的真实,感受文字的魅力。精选的时文为你采撷一路芬芳,在感悟和思索中伴你成长。
  • 在美漫成为快银的日子

    在美漫成为快银的日子

    莫名其妙成了漫威里出场活不过半集的快银。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小命然后做做任务打打反派,偶尔调戏下可爱的妹妹,过上人生赢家的生活。只是这些可恶的反派英雄一而再再而三的打破他的生活。既然你们不要我好过,那就别怪我突突了你们。这是一个想要平平淡淡的跑男,迫不得己成了人人敬仰同时令人头痛的超级英雄的故事。ps:漫画和动漫太黑暗,走的是电影版。
  • 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全集

    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全集

    《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全集》是有关心理知识、心理情绪的基础课,也是一门“入门课”。它的目标是要向读者传授有关人类心理的一般知识,使读者了解现代人的基本心理问题、基本现象和基本理论,了解人类心理现象的最一般的规律,告诉人们如何防治一般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它主要以心理健康为主,其内容涉及到心理障碍咨询、疾病心理咨询、精神疾病咨询、心理疾病的自我防治、智对失眠、坦然面对心理危机、解开心结摆脱心魔以及管理情绪等等。
  • 绝代小书生

    绝代小书生

    中西医双料博士,魂穿古代!大脑里面装着一个手机界面,有一个能够搜索任何资料的浏览器!救救人,装装逼,抄抄书,搞搞发明,郑辰本想安安逸逸的享受这个时代,生活的轨迹却让郑辰偏离了原本的航线!在这里,他活出了不一样的快意人生!
  • 穿越之锦绣荣华

    穿越之锦绣荣华

    穆锦程觉得,自己这次穿越,穿得还不错。曾祖母是大长公主,当今圣上嫡亲的姑姑,父亲是毅勇侯府的侯爷,母亲是金陵王的嫡长女……而自己,打一出生,就封了世子。这一生,怎么瞧,都该怎么着的花团锦簇,荣华无量。就是……就是,她要真的是个男的,就好了!
  • 美女娱记:撞爱霸道总裁

    美女娱记:撞爱霸道总裁

    他与她见了三次。第一次,天蓝海蓝,风清云淡。她华丽丽的撞了他满怀。第二次,夏日炎炎,骄阳似火。她闯入了他的人生。第三次,他将她错认她人。接触而来的闪光灯疯狂的将她华丽丽的冠上了横刀夺爱的小三。她出手阻止媒体拍照,却误伤了一线女星。她被扣押在了警察局,然后他又将她捞出警察局,用受害者的诉讼书威胁她做他的假未婚妻。从此,他与她的爱恨纠葛张牙舞爪的开始了。
  • 人生运势500问:面相100问

    人生运势500问:面相100问

    中国有句古话叫“相由心生”,即一个人的个性、心思与作为,会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利奥波德·贝拉克博士说:“面孔是一个人内心情感和生活经历的永久习惯记录,它就像一张地图,不仅能反映人的气质和性情,通过对它的正确解读,还可以改善各种人际关系。不要把解读面孔看做是一种算命,而是把它看做一种识别他人品质的工具。”在古代,无论是相亲、看病,还是询问前途,人们都要看相,所以相士门前常常是“朝野归凑,人物常满”。也许有人对此表示怀疑:通过面貌就可观察一个人的前程,他是健康还是生病?面相的依据是什么?它真的很灵吗?难道这不是迷信?其实,中国面相学是一门严肃的生命信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