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1200000079

第79章

若痘烂无脓,吐利不止,或二便下血,乳食不化者,不治之证也。

臭痘

先哲云:臭痘不死,以其得化泄阳明之毒气故耳。若臭而黑烂成窝者,元气亏损,亦死之证也。患此者,须服定金汤。

予每诊臭痘,脓血流溢者生;臭不枭痒者生;臭不延人者生;臭不抓脱者生;臭不黑烂者生。犯此须芫荽、艾叶烧,辟其秽气;随用升麻紫苏汤揩挹其臭处,净洁其衣服床被,即服前方,无不获全。若顶胁胸颈气窝处,凹烂黑臭,洞见筋骨者,必死之痘也。四明俞氏用寒水丹掺之,亦可。

蛆痘

天地间有形化者,有气化者。形化者由于胎卵,气化者忽然成形。痘之有蛆,形化气化兼之也。近有华峰道人,隐吴山治痘。有一小儿患痘,时届十一月,感发之候,痘经正顺,囊廓鼎耸,忽头项上恶痒难忍,手搔难禁,遂于溃破处将银簪挑之,则见其虫如丝细而长有寸,遂以香油取尽,花椒汤洗之,痒即止。愚按寒冬蛰令,岂有虫乎?兹乃气化然也。又有一患痘者,时值炎热之际,头项上如前作痒,予视之,见其虫如米粒,囊中或二三盘据焉,此乃蝇蚋聚啮脓血,形化然也。先哲云:蛆痘不死,以其枭毒尽发于外也。

验面

痘疹属火证,其面色赤者为顺,甚者为热。若肝木克制脾土,致面色青者,是为逆也。急用四君、升麻、柴胡,调补脾胃,色正才治。窃谓前证若伤食而呕吐搐搦,脾气受伤而泻利搐搦,或厥逆,皆慢脾风之渐也,用人参理中汤加柴胡、钓藤钩治之。或有少悞,多致不起。若有痘毒内外郁蒸发出,遇风寒相搏,凝滞于肌肉,遍身皮肤青色者,用透肌散。胃伤则生风呕吐,脾伤则生风厥逆,用五味异功散加天麻;若疮密热盛便秘,饮冷面赤者,用犀角解毒散;灌浆之后,发热烦躁,作渴面赤者,用当归补血汤;足热腰痛,目睛赤者,地黄丸,皆要法也。

痘后余毒证治

斑疮余毒,或肝虚入眼目,或肺虚为癣疥,或为痈疖,发在骨节,肾之虚也;发在肌肉,脾之虚也。或在筋,或在头,或在面,或牙齿疳蚀,或咽喉肿痛,各随经而见,皆毒不散,蕴积而成。或病人始不早治,或医者失治遗于经络,其所由来,盖有自矣,宜服解毒等剂。

痘毒攻脾则泄泻身浮,攻肝则眼生翳膜,攻心则烦躁啼哭,攻肾则耳疼脓聚,攻肺则咳嗽痰涎。

若已发后,有余毒未散,复有身热疮肿之类,当茶清下解毒丸。

痈疖

痘痈多是实毒,血热成痈,分上下用药,一日不可缓。成脓必用清热凉血为主,赤芍药、甘草节、连翘、桔梗之类;上引用升麻、葛根,下引用槟榔、牛膝;更助以贝母、忍冬、白芷、瓜蒌。大便燥,用大黄,寒热用芩、蘗。此法累效。

前证初起未成脓者,用活命饮、隔蒜灸,治而消之;欲成脓者,用活命饮解而溃之;气血虚者,八珍汤实而溃之;虚而不能敛者,托里散补而敛之。大凡发热肿痛,大便不结,用仙方活命饮及隔蒜灸法;大便秘结,用仙方活命饮加大黄;大便已通,肿痛未退,再用活命饮一服,用托里散补其元气。若发热倦怠,大便调和,用补中益气汤;未应,亦用隔蒜灸。若溃而发热口干,肢体倦怠,用东垣圣愈汤;脓水淋漓,不时发热,用四君、参、芪。若因乳母肝经血虚发热,用加味小柴胡汤;肝脾郁怒发热,用加味归脾汤;膏粱厚味积热,用加味清胃散。

如专与凉血,用败毒等药,复伤元气,必致成者不能溃,溃者不能敛矣。

瘾疹

瘾者,皮肤间隐隐成疙瘩瘙痒,爬搔更多,内服解毒防风汤,外以筚衣汤洗之。

疹者,皮间点点状如蚊蚤所咬之迹,或如小芥子,即麻子也,升麻葛根汤加防风、荆芥穗主之;热甚渴者,与人参白虎汤相合服之。

丹瘤

赤火丹瘤,此恶候也。流移红肿,其痛手不可近。从头上起者,过心即死;从足下起者,过肾即死。宜内服小柴胡加生地黄汤、黑参化毒汤,外用蜞针法吮去恶血自消。若但红不肿不痛者,斑也,人参白虎汤加黑参、大青、生地黄主之。

发热

痘疮收靥之后,浑身经热不除,别无他证,用柴胡麦门冬散;如不退,服人参白朮散。若风热咳嗽,咽喉不利,用桔梗甘草防风汤。窃谓前证有因热毒未解者,有因胃气虚热者,有因胃气实热者,其因不能枚举,当临证制宜而药之。

骨节作痛

俗名痘风。丹溪分气血虚实。以日子守之,多带气血不足。

虚则黄芪生血之剂助之,略佐以风药。

实则白芍药、黄芩为君,连翘、白芷、续断之类为佐。

若属虚寒,陈氏方可用。余详痘中风门。

水痘

小儿痘疮,有正痘与水痘之不同。新安张季明云:其疮皮不薄,如赤根白头,渐渐赤肿而有脓差迟者,谓之大痘,此里证发于脏也。其疮皮薄如水泡,破即易干,而出无渐次,白色或淡红,冷冷有水浆者,谓之水痘,此表证发于腑也,亦与疹子同,又轻于疹。发热一二日而出,出而即消,易出易靥,不宜燥温,但用轻剂解之,麦汤散主之,羌活散、消毒饮、麦煎散俱可服,又当服大连翘汤以解之。

如心闷烦躁发热,及大小便濇,口舌生疮者,通关散主之。

水痘夹黑出来,或黑水流,或手足冷者,前胡、甘草、生地、黑参、连翘、茯苓、木通、蝉蜕、麦门冬、川芎、陈皮、当归、生姜,水煎服。

麻疹

麻疹浮小而有头,粒随出即收,不结脓疱,北人谓之糖疮,南人谓之麸疮,吴人谓之痧,越人谓之痱,古所谓麻,闻人氏所谓肤疹是也,与前所谓脾为疹者不同。小儿有出一二次者。出轻而日数少者,名奶疹子;出稍重而日数稍多者,名正疹子。又出于痘前者,名奶疹子;出于痘后者,名正疹子。初出亦与痘疮相似,但痘发于脏,麻发于腑。脏属阴,其病本深,故难出难收,而药于温平为宜;腑属阳,其病本浅,故易出易收,而药于清凉为宜。

按既是心火刑肺金,即是贼邪,其证当重,何反轻于痘?余每治麻疹,但据见证,以泻白散加减大剂投之,即至危困之证,无不愈者。其他时师,用苦寒降火,辛温发表,而阽于危亡者,不可胜数,安在其为心火刑肺也?

麻疹初出,全类伤风,发热咳嗽,鼻塞面肿,涕唾稠粘,全是肺经之证。有末传泄利者,有一起兼泄利者,肺与大肠相表里,表里俱病也。惟不可触冒风寒,及于正蒸热时啖食,能变轻为重,不可不慎!

麻疹形证亦同,有如发风疹,疙瘩拥起如云头,色赤成斑,随见随没者,有如粟米头米囗元,三番俱见而不没,至三日后方收渐没者,然皆谓之麻疹。其于欲出未出之际,当用发表之药发之,则易出易愈也。

麻疹有发热至十余日始见者,大抵主在发散肺经之热毒者始事也,调理补养病后之元气者终事也。其间或兼风,或兼痰,或伤食,并随宜加对证之药。其有变证,即随病用对证之药。要不乱投汤剂,则儿无事矣。

初热

痘疹发热之初,多似伤寒,惟麻疹则咳嗽喷嚏,鼻流清涕,眼胞肿,其泪汪汪,面浮腮赤,或呕恶,或泄利,或手掐眉目鼻面,此为异耳。轻者以泻白散合三味消毒散主之,重者以金沸草散主之;兼泄利者,合升麻葛根汤,以白芷代葛根。此余创立治法,用之无不效者。即十分危证,守而勿失,终于必济。每见诸书所定方,类皆苦寒、辛凉发表之剂,不尽对证对经,恐有诛罚太过之失,用者详之。

大抵疹欲出已出之际,虽寒勿用桂枝,虽虚勿用参、朮,虽呕而有痰勿用半夏、南星。

大忌认作伤寒,妄汗妄下。汗之则增其热,为鼻衄,为咳血,为口疮咽痛,为目赤痛,为烦躁,为大小便不通;下之则虚其里,为滑泄,为滞下,多至不救,慎之!

疹子初发热时,未见出现,咳嗽百十声不止,上气喘急,面浮目胞肿,宜甘桔汤、消毒散、泻白散,三方合用。内桑白皮采鲜者多用。热盛烦渴,加石膏末、知母、黄芩、天花粉。

疹子发热吐利,乃火邪内迫,纯是热证,不可作寒论。上焦多吐,宜黄芩汤加茅根、芦根、枇杷叶。

下焦多利,宜黄芩汤送下香连丸。

中焦吐利俱多,宜黄芩汤,多加芦根、茅根,前调六一散。

自利甚,则里急后重而为滞下,宜加味黄芩汤,调六一散。

大抵疹家吐利滞下,宜于疹家求之,不可作吐利滞下而治。

疹出之时,咽喉肿痛者,乃毒火上熏而然,勿作喉痹治法,妄用针刺。喉痹内作痈肿,故宜决去恶血。痘疹只是咽干作痛,宜甘桔汤加黑参、牛蒡、连翘,或射干鼠粘子汤,细细咽之,钱氏甘露饮子亦可,外用十全散、玉锁匙点之。

疹子渴喜饮水,纯是火邪,肺焦胃干,心火内亢之故也。

初发热渴者,前发散药中多加石膏、天花粉,或葛根麦门冬散。

见形

疹子初起,多泻不妨,惟愈后最忌重热,此不可不调治者。盖疹子发热多至十一二日,少亦不下五七日,热久,元气虚矣,加之疹出,饮食不进而复重热,阴阳耗竭,不死何待?故再热者,必大补气血可也,予见忽以为常而死者屡矣。

疹退之后,微微咳嗽者,此余毒未尽也,泻白散合消毒散主之。若咳甚气喘,连声不住,甚至饮食汤水俱呛出者,此热毒乘肺而然也,宜门冬清肺汤加枇杷叶;见血加茅根汁、阿胶珠主之。但见胸高如龟壳,肩耸而喘,血出口鼻,摆手摇头,面色或青或赤,或白而枯者,皆不可治也。

疹出之时,曾作泄利,未经清解,至疹退之后,变为休息痢,不问赤白,里急后重,日夜无度,此余毒在大肠也,以黄芩汤送下香连丸。虚者加人参,滑者加椿根白皮,俱于丸药内加之,勿入煎药。

疹子既收,其毒不解,邪火拂郁,浑身发热,昼夜不退,发枯肤瘁,渐成疳瘵,以清热除疳丸主之。若不早治,以致睡则扬睛,口鼻气冷,手足厥逆,微微瘈瘲,变为慢风,不救者多矣。

如浑身壮热,未至羸瘦,但多搐掣,烦躁不宁,此热在心脾二经也,以当归养血汤、黄连安神丸间服之。

几见疹子收完之后,出入动止如常,忽然心腹绞痛而死者,还是元气虚弱,曾受疫疠之气,外虽无病,里实亏损,所以一发而死也,谓之中恶,间有用人参汤研苏合香丸而苏者。

禁忌

疹家禁忌比痘家禁忌尤甚,若悞食鸡鱼,则终身但遇天行之时,又令重出也。盐酢食之,令咳不止;五辛食之,令生惊热。所以通禁,必待四十九日之后方无禁也。

大热未退,不可与食,与伤寒同。

一发之时,既表之后,切戒风寒冷水瓜果之类。如一犯之,则皮毛闭寒,毒气难泄,遂变紫黑而死矣。如极渴欲水,只宜少与葱白,以滋其渴耳。必须使皮窍中常微汗,润泽可也。又忌梅桃鱼蜂蜜香鲜之物,恐惹疳虫上行。

同类推荐
  • History of Animals

    History of Anima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杜阳杂编

    杜阳杂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长生宝鉴图

    上清长生宝鉴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居易续谈

    居易续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Orthodoxy

    Orthodox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喜欢我的人是病娇

    喜欢我的人是病娇

    看到书名,你们一定会想到病娇,然而我是无辜的。【书友群:621412832】
  • 帛心永恒之光弈永恒

    帛心永恒之光弈永恒

    人类登陆移民光奕行星已经有500多年!因月有圆缺,光明娇美。于是这月球行星也可译为光奕行星来替代。整个光奕行星大陆,分东西两块大陆及其众多国度都在其中。在光奕505年4月3日深夜11点整时,宇宙银河之中,满天星辰,凡星闪烁。光奕行星东西大陆联合舰群,已达六年之久的宇宙银河系行星,追逐攻坚战总算快要临近尾声。为继续追捕最后为数不多,大毁灭战役叛逃的时空海盗,光奕东西大陆众船长带领舰队于宇宙混沌深渊中,大航行遨游太空。准备进入宇宙深处废弃的小行星内,哪里有前人建造的模拟真实空间,古武三国战记。好多海盗藏于其中,为了彻底清理光奕行星大毁灭战役前,遗留下来的这些内患人物。
  • 紫米

    紫米

    《紫米》为徐则臣的“故乡”系列小说之一。十六岁的木头逃离家乡来到蓝塘镇,与蓝家长工沉禾一起看守米库,因偶尔撞见沉禾与蓝家三姨太的私情而被沉禾以照顾之名荐给三姨太当杂役。在蓝家大院,木头见闻了许多奇怪的人事:不问家事、终日待在巨大猫笼与猫群厮混的老爷,同时爱上同一个男人的少爷、小姐……最奇怪的是沉禾,明明和三姨太相好,却偏偏耍尽心机娶了大小姐。最后,在沉禾和小姐的婚礼礼炮声,一颗炮弹将庄严的蓝家大院炸成了废墟……
  • 良配难求

    良配难求

    程昭曾两嫁徐玉,可是他都不爱她,可能比起爱她,他更愿意选择去死,所以她的丈夫总莫名其妙的死了……一见钟情的喜欢最是要命的,所以他从来不知她曾有何等的欣喜若狂,又是何等的心灰意冷。即便是重生,她也从未妄想过前世未有之命,只求保的程家一世平安,可一直以来她的重生只不过是为了圆别人的局。
  • 地球生命代理人

    地球生命代理人

    星际时代,物种凋敝。曾经地球上司空见惯的小生命,在星际时代要么灭绝,要么价值万金。出身垃圾星球垃圾街区的宋方在死前两个小时,跟能兑换古往今来一切生物的系统大眼对小眼。“请您为恢复生物多样性的伟大事业献出您的一份力量。不然的话,弄死您哦~”
  • 吹笙引

    吹笙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空洞少年

    空洞少年

    【耽?美】邂逅相遇,你在哪里?我曾经相遇的你,你会在哪里?记得我说的吗?我会在在这里等你。青春不枉疯狂过,至少遇见改变我一生的人。
  • 橐钥子

    橐钥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半妖尊神

    半妖尊神

    本是一介书生,想通过赶考改善生活,谁知一场花前月下彻底改变命运,监牢内意外之喜,能否助他登临修道巅峰?
  • 覆魔传

    覆魔传

    异界大陆帝国主战派借外国青年之手算计刺杀先代国王,在大陆挑起侵略战争,一时风起云涌。面对帝国的威胁,剩下的国家联合,组成由四大王国主导的人类联盟。战火起,变数生,就在双方交战的第十一年,沉眠大陆千载的魔界一朝破封,魔界日月双护座下七大魔君携七大军团凭借恐怖邪染,如同瘟疫蚕食大陆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