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1200000022

第22章

杨氏曰:痘疹毒根在里,妄下之则毒气得以深入,土不胜水而成黑陷。胡氏曰:若其救痘疮于黑陷之后,孰若保脾土于未下之先?由二公之言观之,因其妄下而虚其里,以致黑陷,此医责虚取实之过,非肾之疾也,故戒之。若救黑陷于妄下之后,孰若保脾土而不下之为善耶?钱氏曰:凡疮疹当乳母慎口,不可令饥及受风寒,必归肾而变黑难治也。又曰:治之宜解毒,不可妄下,下则内虚,多归于肾。上言即保脾土之法,下言即不可妄下而成黑陷之说也。盖痘疮始终以脾胃为主。经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所以不可令饥及受风冷也。疮疹之邪,自内而外,苟壮热烦躁,大渴,大小便不通,目赤唇焦,此毒伏在内而不即出,下之可也。若疮尽发于外,清便自调,不渴不烦,此里无邪,不须服药。如妄下之,则诛罚太过,反虚其里,所以归于肾矣。然则变黑归肾,皆由外受风冷,内伤饮食,及妄下之所致,非肾本有之疾也。其曰土不胜水者,经曰: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又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水入于胃,必待脾为转化而达于川海也。今脾虚则不能转化,使之四布,而潴畜于胃,脾恶湿,为水所渍,则土益败,故曰土不胜水也。肾虽主水,乃天元真一之气,道之本也,非此水则天地之生意息矣。若土所不胜之水,及饮食形质之物,非肾之真水也。既非肾水而曰归肾者,肾主骨髓,又主闭藏,言妄下则里气虚,疮疹之毒,复自外陷入于里。其外黑陷者,肾之化也。其里入于骨髓者,肾之主也。况汗之则亡阳,亡阳则心先受之;下之则亡阴,亡阴则肾先受之,所以归于肾也。其曰:保脾土于未下之先者,谓不可妄下也,谓适其寒温,节其饮食也。时俗不识此理,乃谓四君子汤保脾土之要药,宜常服之,以防变黑归肾之证。陈氐曰:凡疗疮疹,先分表里虚实,若虚实不分则无所治。又曰:若无他证,不宜服药。如里气果虚,四君子汤要药也,里实可以服之乎?盖参、朮补阳,芎、归补阴,阴阳不可偏胜,偏阴偏阳则病矣。经曰: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又曰: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之夭殃。脾胃素实,又服实补之药,正所谓盛盛也。常服之,则久而增气,两实相轧而变生焉。谓之变者,经云: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渴;又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又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懑也;又曰: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又曰: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又曰: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又曰: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凡若此者,皆妄补之过也。夫妄下则脾虚而归肾,妄补则脾实而乘肾。经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乃受邪,乘之谓也。惜乎人但知妄下之则脾虚,变黑而归肾,不知妄补之则脾实,反增溃烂倒靥,而亦归于肾也。然则百祥丸之所下者,何邪也?钱氏曰:青干紫陷,睡昏汗出不止,烦躁热渴,腹胀啼喘,大小便不通者,困也。若黑紫干陷者,百祥丸下之;不黑者甚勿下。盖左肾水也,右肾命门相火也。相火常挟君火之势以侮肾。相火者,肾水之贼也。水火不并立,一胜则一负。疮疹之火,起于命门之下,因相火之势,假君火之威,煎熬真阴,津液内涸,肾不能制,反为所胜,毒邪留连于内而不肯出,所以紫黑干陷也。其证昏睡汗烦躁渴,腹胀喘啼,大小便闭,皆里实之证,故宜以百祥丸下之,苟无是证,必不可下也。钱曰:所用百祥丸,以泻膀胱之腑,腑若不实,脏自不盛也。何以不泻肾?曰:肾主虚,不受泻。噫!钱氏一则曰不可妄下,一则曰肾主虚不受泻,其惓惓立命之心,抑何深长也哉!夫肾主虚,不受泻,如此安得妄补脾土,以为肾水之贼与?其泻膀胱之腑,又有深意存焉。盖脾输精于肺,肺下输于膀胱,膀胱之水,乃是平日所饮渣滓之物,非肾之真水也。膀胱又足太阳之经,为十二经之属,四通五达之衢也,凡有邪气,必先经此而传。疮疹之邪,由膀胱之经,上风府至巅,下额会手太阳小肠之经于面。小肠者丙火也,亦挟君主丁火之势而不受邪,其毒留于足太阳膀胱之经,而不得散。膀胱者,壬水也,为火所迫,不免自附于肾,引癸水以自救。钱氏恐其毒归于肾,先于膀胱中泻之,亦迎而夺之之意。二服不效而作寒颤,则毒入于肾矣。肾变动为栗,真脏证见,故知死也。曰:腑不实者,邪气去也;脏自不盛者,不入于脏也;不实不盛,息邪气也。岂有泻正气之理乎?可见由膀胱受邪而黑陷者,里实也,宜以百祥丸下之。由脾受邪而黑陷者,里虚也,不可以百祥丸下之。不审虚实之证,概以百祥丸下之,谓之里虚。经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此之谓也。其曰:下之复恶寒不已,身冷出汗,耳骩反热者死。肾水太旺,脾虚不能治也。此即所谓无里证而妄下之者也。无里证而下之,则脾土无故而被转下之药,肾未受泻,脾已先伤,阴气内盛,阳气外绝,故恶寒不已,身冷汗出,耳骩反热也。肾何以旺?阴气盛也。阴阳相离,则受伤之脾,安能复为之主,而使之再合邪?故曰:脾不能治也。其曰:下后气温身热欲饮冷水者可治,以脾旺胜肾,寒去而温热也,治之宜解毒。此即所谓有里证而宜下之者也。盖先则烦躁热渴,腹胀啼喘,大小便不通,今下之身热气温者火气去也,欲饮冷水者余邪未尽也。故又曰:治之宜解毒。脾旺胜肾者,大戟主行十二水,脾土本强,能运其物注于下焦,以泄下焦之邪,此脾旺胜肾也。寒去而温热者,太阳寒水之邪已去,布散于经,小肠热火乘之,故温热也。大抵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外寒内必热也;阴并于阳,则阳实而阴虚,邪自内而外,外热里必平也,故曰可治。不但痘疮恶变黑,如阳毒发斑内伤发斑黑者皆不可治,抑岂肾水为邪乎?故病疮病虫皆恶黑者,北方属水,其色黑,入通于肾,居亥子之位,万物生于子而死于亥,肾者生死之户也,变黑而死,归根复命之时也。此天地之道,阴阳之化,生长收藏之机,非知道者不足以语此。噫!此实出吾肝膈之要,非有蹈袭,亦非好辩以乱人听,但恐世之曲学者,不知虚实之理,补所不当补,泻所不当泻,盛盛虚虚,遗人夭殇,无异于操刃之杀人也。借使钱氏复生,必谓吾言为信,观此者不主先入之言,亦必谓吾言之不诬也。

泻脓血痂皮水谷

钱氏曰:疮黑而忽泻,便脓血痂皮者顺,水谷不消者逆。夫痘疮自内而外谓之正出,自外而内谓之倒陷,从外收者谓之正靥,从内收者谓之倒靥。倒靥倒陷,内穿膈膜,坏脏腑,皆恶候也。倒陷者十无一生,倒靥者十或救其一二。钱氏谓疮黑而忽泻,其倒靥之类乎?盖疮黑本是死证,里实者可下之。忽然作泻,则不必下。毒气由外入内,脏腑之气不通,营卫之气不行,表里俱病,不急下之,转增躁闷而死,故主百祥丸下之。若自利则火性急速,不少停于肠胃之间,肠胃热甚,亦自失其转化之常,故暴注而泻,泻则毒从利减,亦若下之义。当时暴泻,未必便脓血痂皮也,抑将淹延数日,而后有是脓血痂皮也。何以有是脓血痂皮者?痘疮内陷,则脏腑膈膜之间,亦如外出之状,泻脓血者内溃之证也,泻痂皮者内靥之证也。泻脓血痂皮为顺者,邪在腑也,在腑得由肠胃而出,故顺。泻水谷者脏也,邪在脏不得由肠胃而出,所去者肠胃之水谷耳。人绝水谷则死,故逆。然其水谷不化,不可误认为寒。仲景曰:邪热不杀谷。水谷不化者,火迫而出也。钱氏谓泻痂皮者,是脾气得实,肾虽用事,脾可制之。泻水谷者,是脾虚不能制肾,故自泄也。读者不识此义,即谓脾土可以制肾水,有欲专补脾土之意。殊不知脾胃者,仓廪之官,以纳水谷者也。肾开窍于二阴,以司开阖者也。火气下迫,肾必受之,开阖不利,不能禁固便溺,所以暴泻也。曰肾用事者,肾为火所役也。若自用事,则能封闭约束而不泻矣。脾可制之者,言门户虽弛,食廪犹藏,能制其水,不为湿所胜也。至于水谷不化,则泌别无统,幽阑不关,脾亦不能自胜其湿,故自泄也。然五虚之中,泄泄为甚,痘疮自利不止,鲜有痊者。予以一言断之,曰:能食者吉,不能食者凶。故经曰:浆粥入口,泄住止则虚者活,此其验也。

斑疹

斑疹之证,布在方册者,或谓心为疹,或谓心为斑,或谓脾为疹胃为斑者,何也?经曰:少阴所至为疡疹。少阴者,心与肾也。心配离,离中之阴,己土也。丁己同生于酉,酉者肺金,帝旺也。肾配坎,坎中之阳,戊土也。戊癸化火而生于寅,寅者三焦火长生也。斑隐隐在于皮肤中,大者成片,小者状如蚊蚤所咬,点点赤色,疹则成颗粒,见于皮肤之外,如疥子然,有形可模,俗名麻子者是已。斑之方萌,又与蚊迹相类,发斑多见于胸腹,病人昏愦,先红后赤者是也,伤寒热病多有之。蚊迹只在于手足,病人安静,先红后黄者是也,内伤热病多有之。此二证发斑,人常有之,非由胎毒,乃时行热证也。至于疹子,则与痘疮相似,彼此传染,但发过不再作也。乃心移热于脾,脾移热于肺,发而为疹。凡病疹者,必欬嗽,火刑肺也。丁心火,己睥土,辛肺金,皆囗于酉,造化之理同一位。谓疹为心者语其本也,谓疹为脾者语其标也,语心脾而肺在其中矣。肾主二阴,司开阖,三焦之火亢甚,妻从夫,化合于胃而为斑。凡病斑者必自利,或大便结燥也。癸肾水,戊胃土,与寅三焦相火同位者,亦造化之理,语三焦而心在其中矣。故发斑见于胸腹者,三焦之位也。蚊迹见于手足者,胃主四肢也。疹者,母传子也;斑者,妻从夫也。知造化之理,而治斑疹不难矣。

五行生死

同类推荐
  • 布萨文等

    布萨文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禅林宝训笔说

    禅林宝训笔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朝小史

    明朝小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黄帝阴符经解

    黄帝阴符经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Masque of the Red Death

    The Masque of the Red Dea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让孩子一生快乐的36件事

    让孩子一生快乐的36件事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每一位父母的责任,也是每一位父母必须做到的,家庭教育必须是快乐的教育,让孩子选择快乐,让快乐伴随孩子成长,生活中能让孩子快乐的事情很多,我们选择了能影响孩子一生、决定孩子一生,能让孩子快乐一生的36件事,既有专家的观点,也有编者的建议。
  • 圈子圈套

    圈子圈套

    本书以两个大型项目的销售商战为主线,环环相扣,机变迭出,计谋重重,故事精彩,情节扑朔迷离。更因基于真实案例,令人信服,完全可以称得上供各行业广大营销人员研读的营销“胜经”。书中所涉及到的IT行业的残酷商战和外企圈子内幕均以真实事件为原型,基于作者深厚的生活积淀,生动描写了在华外企高层的各地各色人物。各行各业的广大从业人员及外企白领们,都会觉得小说真实而深刻、生动而亲切。
  • 故思

    故思

    “百年之后,我的祖国将再无压迫,再无饿殍,再无侵略,我们的后代,会永远地生活在一片灿烂的阳光下。为此,我即使粉身碎骨堕入黑暗,亦是甘之如饴。”“乱世中幸存,犹如苟且偷生,惶惶然不可终日也。”
  •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低俗”小说:钱德勒短篇小说全集

    “低俗”小说:钱德勒短篇小说全集

    本书为钱德勒全部13部短篇小说结集。较之那些批量炮制、来钱容易的快手同行,这批创作于1933—1939年间、登载于通俗期刊的作品,钱德勒耗费其上的心血更多,耗时也更长,这位严谨细致的慢手因此并没有从中赚得更多。钱德勒以创作严肃文学的心态去对待这些“低俗、廉价”小说,旨在寻找“一种雅俗共赏的手法,既有一般人可以思考的程度,又能写出只有艺术小说才能产生的那种力量”。
  • 扮猪吃虎:女帝的病娇夫君

    扮猪吃虎:女帝的病娇夫君

    别人穿越,不论是穿成农女、大家小姐、弃妇、废后、废材......但最起码所处的时代是个盛世,有可能卷入的,也只是皇室恩仇、夺嫡之争。可谁能告诉她,为啥她一穿越,就穿到了如此流民遍地、饿殍遍野的乱世中?她从最低端开始往上爬,爬啊爬,等等,这些美男是怎么回事?一个、两个、三个......哦不不不,她可是个专一的人呢,绝对不会为美色所迷。所以,夫君你准备好迎接你这些情敌了吗?人家可是很有魅力的女皇陛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伪装者(胡歌 王凯 靳东主演)

    伪装者(胡歌 王凯 靳东主演)

    胡歌、靳东、王凯主演《伪装者》独家剧本小说,原著作者张勇打造,靳东作序,首曝神秘番外篇。这是最残酷的殊死较量,他们于层层伪装之下,共同演绎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千秋家国梦,一场惊心动魄的隐秘对弈!抗战时期,本不谙世事的明氏家族小少爷明台,却在赴港大读书途中被军统高官“疯子”王天风看中并绑架,残酷受训成为军统特工,代号“毒蝎”。为完成秘密任务,明台和“生死搭档”于曼丽潜回上海,此时的上海滩暗潮汹涌,各方力量潜伏其中明争暗斗,冲突一触即发。而披着伪装外衣的明台回到家中发现,自己的大哥大姐仿佛也在伪装。
  • 长生俱乐部

    长生俱乐部

    天使和魔鬼在吧台买醉,恶魔正和试图勾搭一位美丽的女性吸血鬼。仙人酒保一如既往的教训着法老王。古老的精灵正和宙斯,波塞冬,哈迪斯玩着麻将,完全没有看见对方的眼神交流的作弊方式......很轻松,但是我就倒霉了,你们那些胡乱牵扯的因果全都要我来擦屁股,你们倒是长点心啊!!!
  • 神秘少主轻点抱

    神秘少主轻点抱

    “芊芋,老大生病了你帮忙照顾一下。”“芊芋,老大心情不好你去哄哄他。”“芊芋,老大今天没吃饭你去点一下外卖。”……身为一个高冷帅气的保镖,到了君墨玖这就变成了贴心小棉袄……
  • 一世情缘胭脂泪

    一世情缘胭脂泪

    相思寄,雪纷飞,柔情似水深似海,白骨红豆寄情丝。相思寄,雪白头,胭脂泪,相留醉,不求几生几世,只求白首不相离。她是个颗石头,生而为神,天生亘古无情之命格,无心亦无情,却在遇到他之后,知情缘,晓情爱,入相思。他是魔界君主,以一己之力,掌控整个魔界,生性残暴,不知情为何物,却在遇到她之后蜂,红鸾星动,情深似海。从此之后,宠妻入骨……一日她说:“我今生只仰慕师傅一人。”从此之后,她家师傅的桃花,蜂蛹而至,来一个她灭一个,来一双她灭一双。后来她召告六界,“此生此世唯爱云泽一人”世人便明白有些事,是一个乌龙,本以为没人找她麻烦了,没想到云泽的烂桃花,比师傅的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