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0900000021

第21章 喉症白腐例言

一是论发前人之所未发,为喉科提纲挈领,专指属虚伤燥立言,故证治在于肺肾,重以养阴清润为主,缘因治验良多,阅历不爽,乃不揣固陋,互参而详辨之,俾患是疾者,咸登寿域焉。

一凡病无不感于六气而是症亦然,缘六气之中,惟燥之治最难,况乎燥金之发于喉,白为尤难,故集中专论伤燥之虚而不及诸候之实。其余五气感发者,俱易于辨治,或表散辛温,或寒凉清降,以及吐下等法,随治自愈,安用哓哓致辩哉?一唯晓六淫之气为患,殊不知六淫之外犹有七情忧郁,郁久而为热,为内伤,值燥金之令而发者,或本质水亏,因嗜食辛辣炙 之味以致者。然则此二者,宜表散乎,宜清降乎,宜辛温吐下乎?抑又作为伤寒伏气乎,乃不于证之属虚、属实、属寒、属热、属燥,详察而确别之,徒执一症名为空谈,何异风马牛之不相涉也。为人司命者,贵于临证识治,权变活泼为要,不在纷纷,徒以名目炫惑也。至于小儿,虽无七情忧郁,然每由先天不足,金水失养者,亦易于伤燥也。

一伤寒伏气,考之诸书及《医学心悟》,名为肾伤寒,谓其非时暴寒伏于少阴,寒气抑郁,内格阳气,始初不发,旬日乃发,上行于咽门经会之处,寒热相搏而成,咽痛脉息微弱,后必下利,当以辛热药攻其本病,顺其阴阳,则水升火降而咽痛自己。按:此即少阴喉痹症也, 非喉白之属可知。若谓伏气,惟伏寒、伏暑、伏火、无容别辨,至于伏燥、伏风、伏湿,其义牵强矣。即如喻氏、陈氏大辟惊风二字命名之谬,其理可推,又何必穿凿命名,附会其说乎?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者,即此理也。

一羌活,乃足太阳膀胱经药,直达肌表,于喉症非宜。且十二经中,惟足太阳膀胱之脉,上额交巅,络脑,下项,循肩膊,挟脊,抵腰,结于缺盆。不循咽喉则喉患,非太阳膀胱之属明且着。况喉白之属虚燥,尤非羌活所宜投也。喻氏曰:不明十二经络,动手便错,乃有以羌活为能事者,不论虚实,一见发热,动辄用之,只皆因平日不肯详细参审而随手写惯耳。殊不知其利害,以致贻误者多矣!一是症每误于不辨虚实,忘用表散寒凉者多。又因听信旁言指引,专科高明,遂遭固执之方之害者,更多也。

一初起未服表散寒凉及升发攻下苦降药者,易治。虽属燥金,而肺肾未伤,只从本缓治当渐愈。

一有医每遇症,无论虚实轻重,豫存自己地步,便云此症极险,万难着手,以为交代在先,如是任意妄施,动手乱挑乱刮轻则致重,重则致危,莫可挽救,此乃不因病死多因治死耳。及至后患者,仍复如是疗之,终不悔悟,以致一家数口,皆遭是 者,不可胜数。因而清夜思之,无以塞责,乃声言假白腐可疗,其真白腐证,万无一生,如此不学无术之辈,犹有为其所惑而深信不疑者,不亦谬乎!一因畏熟地如砒石,及庸医诽谤之非,竟将功亏一篑之际,复为寒凉攻下,而突变舌黑如墨,气喘音哑,目直口张,以成败症者比比。此本属易治不死之症,乃遭庸医而竟杀之,殊深痛恨耳!一《医门法律》,首列医之罪过二十有五条,夏卓溪铁镜着有九,恨讵医道之难明,不特罪过日多而为恨,亦益增广也。为仁术者,当如是乎。

一临证贵于望闻问切之际,审察周详,机巧灵变,则一切自无贻误。经云:望而知之者,上工也。凡小儿伤燥发为白腐者,面色必 白带青,鼻声粗塞,手尖必冷,右脉必数大于左,或两脉俱数无力,其肺肾阴虚无疑。

先一望而消息已得再证之以脉,而虚实立判,殊不难于施治也。何其忽略,而不审辨,概用清降泻利法,执定刷板呆方,安得使人不夭枉耶?是故夏卓溪曰:医有十三不可学也,一下愚之人,必无慧思不可学,一固执之人,必难融通不可学,纵使熟读《灵》、《素》,博览群书,徒于稠人中谈论,觉无人可及,一经临证,则旧态复萌,仍系故套呆方而已,不啻于大涅 经旧医客医之说。夫旧医之治病,不别风热寒温,悉令服乳药,禁用客医之厉药。由是观之,虽谒大自在而求之,岂可得耶!一是证,或曰土凝霜卤是也。考之《素问》运气篇五郁之发,论曰:金郁之发,天洁地明,气清气切,大凉乃举,草树浮烟,燥气以行, 雾数起,杀气来至,草木苍干金乃有声,山泽焦枯,土凝霜卤,怫乃发也,其气五。又曰:燥胜则干。阳明所致为收,为 雾。金燥受邪,肺病生焉。阳明燥化,施于厥阴。阳明所致,为烟埃、为霜、为劲切、为 鸣。阳明所致为燥生,终为凉(注云)。金位之下,火气乘之,故阳明生凉,终为燥也。又曰:火郁之发,有土浮霜卤。

愚按:喉白形色如酒坛中倾酒时浮出白腐一般,此由热郁于内,从湿生焉。因坛中沸热之气闭闷不得泄,阴气凝,则 雾浓,即土浮霜卤之义。此热郁之属,而非燥生也。夫燥为肺金之本象,值阳明之令,感发而燥益甚,是以土凝霜卤,由燥气行,故山泽焦枯,土面凝白,卤结为霜。其发也,在气之五以土凝霜卤较论近是,是亦缘本于燥也。然则论治当养阴清润乎,不当养阴清润乎?乃有明知为土凝霜卤,而临证仍复,茫然用药,尚习故套,是诚何心哉!若谓从俗易于近人并为行,道之法门,其如苍生何吁?为人司命者,能无恻隐之心乎?一肺实可泻,肺虚则断不可泻。白腐发于燥者,实由肺虚而致之也,故桑白皮、马兜铃之类,毫不可犯,用之速其殆矣。皆因医者,囿于所习,不肯于肺虚处考究,执定为蕴热实症治之,以此每多致误。虚实之辨,毫厘千里,焉可忽诸。

一小儿阴虚,非谓血分之阴虚,乃真阴肾水之不足也。真阴之不足,由于赋禀之故耳。况今之禀受十有九虚,而所因实亦缘气化之薄,故燥症多本于水亏,且燥为肺金之本象,若金水相生,得浚其源,而安其流何燥之有?纵值燥令,亦无所伤,是燥之袭虚皆由真阴不足而致之也。试思论治当如之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蜀山仙侣传

    蜀山仙侣传

    陈年旧事引起新一代人之间的恩恩怨怨,谁知天赐良缘,配得才子佳人成双结对。事从此行,其中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姻缘之中难免一次次劫波厄难!这段情比金坚的爱情是否可以顶得住天昏地暗?这就要看主人公们的造化如何了。江湖恩怨,难了难断,修理还乱,甚至会惹火自焚!天下真的会永远太平么?江湖就真的永远不会有恩怨纷争了么?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天下不足称之为天下,也就更没有所谓的江湖了!因为,悲欢离合,情仇恩怨就是江湖!
  • 我娘子是重生大佬

    我娘子是重生大佬

    我叫袁子潇,我被人盯上了!她是个大佬,还是我娘子......上一世的!按她的意思,我重生的时候不小心把她也拉上了,这应该是我坑了她,可怎么她成了大佬,我却成了个天生痴傻的小城少爷!?为了找回记忆,她要我努力修行,也成为大佬,一开始我是拒绝的,但是,她真的是那种男装很帅,女装很美,为人成熟智慧,修为还特别高,平日霸气却唯独对我温柔的人,我.......嘿嘿。“娘子?”“啊哈~”PS:不舔不软饭,互补有爱,轻松热血两不误~
  • 太古魔神

    太古魔神

    乡村少年遭遇魔族屠村。亲人,兄弟全部死了。只有他活了下来。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握紧手中剑,屠尽天下魔!你们是魔王,那我就是魔神!曾经我在你们面前瑟瑟发抖,现在我让你们连仰望都不敢。记住,我叫牧灵。
  •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沙与沫?散文集》是纪伯伦久负盛名的散文诗,那一串串珍珠一样的文字,多一颗嫌其多,少一颗不完整,犹如一件无缝天衣,若不是抵达智慧堂奥的心灵绝然写不出这样滴水见海的文字。《人子耶稣》是纪伯伦思想的另一高峰,成就绝不在《先知》之下,长期以来这部高峰之作被披上宗教的面纱,实际上在纪伯伦的笔下,耶稣早已不是十字架上熠熠生辉供信徒朝拜的基督。他只是一个平常的“人之子”,他痛苦又无奈,有悲欢有笑泪。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他的最大的神迹就是告诉人们:一个普通的人也能尊严地活在皇皇市井之中。纪伯伦写的耶稣,就像我们的邻居,绝不是教堂和圣经里的耶稣,这耶稣好亲切,就像是纪伯伦自己。
  • 青山有幸识君策

    青山有幸识君策

    林玉:刘大哥,原来打一开始你就对我动机不纯? 刘策:玉儿,话不能这么说。要不是我也经历了重生,我怎么敢娶一个饿死过的人? 跟着媳妇这么些年,刘策也学会了巧舌如簧……且看一个丫鬟与猎户如何在重遇后再续前缘,依靠种田经商,开创出属于他们的蓝图。
  • 六十种曲东郭记

    六十种曲东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理想是用来实现的

    理想是用来实现的

    有价值的图书就像一部经典电影一样,不会从主角的出生絮絮叨叨的聊到去世。本书将马云人生中最精彩、最实用的片段剪切出来,以布阵、聚人、借势、变脸、御敌、正已、育人、坚守为核心 ……
  • 精灵之虹晶

    精灵之虹晶

    重生神奇宝贝世界初见的小智只有四岁超能力少女娜姿没学会变娃娃华蓝扛把子依旧建在美少女希罗娜刚结束家乡的旅行踏上关东大陆这个时间点似乎不对,但问题不大。毕竟他可是口袋妖怪系列中最可怕的萌新!Q君羊:426347359
  •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在这个独生子女的时代,我们往往过多地干预孩子的成长,将他们捧在手心,当做盆栽来浇灌养育,为他们浇水施肥、修枝剪叶、遮风挡雨,甚至早早地为他们规划好了未来。殊不知,教育者的每一次强势干预都是对孩子内在成长动力的一种破坏,盆栽的花草永远不可能像野花那样富有生命力!《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作者林格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对中国教育内涵发展与突破之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