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2000000054

第54章 成就大医(109岁~141岁)(5)

孙思邈从书肆得知,友人们看来皆守诺言,未曾将该书出售以图利。他却由此生出另一念头,即如何像书肆售书那样,让药方公开流布,谁都可随意获得。因友人们得其书稿,虽密不外传,却同样与“欲使家家自学,人人自晓”宗旨相违。

一日孙思邈路过一座教坊,见一块方方正正的石碑迎面立着,上面刻着许多文字。孙思邈瞥了一眼,石上所刻,为周文王东征事迹。他大受启发:倘将药方也用石碑刻录,让感兴趣者自行观看、抄录,或制作拓片,岂不是好。如此则秘方不秘,我亦可省去誊抄工夫,另干点儿有益之事。

孙思邈便想着如何竖立药碑,包括确定合适地点。为利于百姓,医碑只能立于乡间。他后来从路旁指路碑得到启示,决定将石碑立于交叉路口。

往石碑上刻写药方从来没有,故夫人有点担心:“人家不会说咱们脑子有毛病?古来刻碑,只为了歌功颂德。”

“这倒没事,总有人创先。再说药碑既可活人,与那颂德大碑便有一拼。”

“万一刻错了咋办哩?处方关乎人命,药方剂量一毫一铢也出不得错。”

“请匠人刻字时,我可一旁看着,及时校勘。”

主意就这样定了。然刻碑需要银钱,非义诊所能解决,孙思邈才向皇上开口。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第一块药碑终于刻成,所选录者,为治疗幼儿常见病处方。碑高八尺,宽约五尺,一行行正楷小字工整清晰,让人一看就懂。孙思邈躬着身子,睁大眼睛,将所列处方反复校勘,确保无误。

为防止有人抄了处方生吞活剥,胡乱套用,孙思邈对药方反复挑选,只取那适用范围广者刻录。他且知大众买药缺钱,故特别列出许多野生药材,于山林水边随意可采。每药皆述其性能、功效和配用方法。且嘱注意事项,切记不可滥服。同时一病多方,利于病家挑选。例如:

妊娠忽苦心腹痛,烧盐令赤热,三指撮,酒服之立产。

又方:吞槐子二十七个。

又方:菟丝子或车前子(末),以酒或米汁服方寸匕,即生。

妊娠时疾子不下,灶中黄土,水或酒,或泔清,调涂脐方寸,干再上。

又方:葱白一把,水三升,煮熟,食葱令尽。亦安胎。胎死者即出。

小儿伤寒发黄,捣土瓜根汁三合服之。

又方:捣青麦汁服之。

又方:捣韭根汁,澄清,滴儿鼻中,如大豆许,即出黄水,瘥。

小儿客忤,吞麝香大豆许,立愈。

又方:以母月衣覆儿上,大良。

又方:取热马屎一丸,绞取汁饮儿,下便愈。

凡诸食中毒,饮黄龙汤及犀角汁,无不治也。饮马尿亦良。

又方:含贝子一枚,须臾吐食物瘥。又服生韭汁数升亦得。

如此等等。[152]

刻字匠古铜色脸庞,做事用心,与孙思邈愉快合作了这一段时间,深为老人高尚精神所感动。石碑既成,匠人见所有资费皆由孙思邈给付,便将手缩回,道:“多谢先生,这工钱我不能收。”

“这钱也不属老朽,乃朝中所赐。”

“老先生功德无量,且年纪大了,该买些补品才是。”

“我营养已足,而你需养一家子。”

“老先生您做下这等善事,我也该尽一份义务。”

他二人争论许久,刻字匠才收下工钱。且与孙思邈约定,如这块药碑立下后效果特好,再多刻几块,必不取分文。

孙思邈又雇来几个民夫,用车拉着,将石碑稳稳地立于郊外一处十字路口。

由于皇上支持,使孙思邈终了一桩大愿。此大道由京城通往陇东,重要性与驿道等同。百姓因不能在驿道行走,只能走黄泥小路。小路越踩越宽,遂成绵延曲折的石板大道。

孙思邈自小熟悉这条大道,知它在关中人生活中的地位,乃将医药石碑树立于此,便于来往客人看到。打这儿经过者,多为无钱骑马乘车的穷苦百姓,倘或有病,一般难得有钱求医买药。

药碑才立,乡亲们便闻讯赶来观看。有识字者,有不识字者。识字者见了处方,感觉新奇,赶紧抄录。不识字者则请求别人诵读,以记下常见野生药草名字和简易疗法。于是这石碑前每日总有人或蹲或立,自日出至于日落。孙思邈看着人们传抄药方,制作拓片,心里倍感欣慰。

与开展“义诊”一样,孙思邈所立药碑,同样侵犯了某些人的利益,于是再次出现药碑被人为破坏之事。此举自然不得人心。为对付居心不良者,有人将药碑重新补字,迁入那临近大路的庙堂永久竖立。

孙思邈刻碑传方的故事,在关中地区一直流传。在众人心中,那药碑亦被拟人化,被视为“石大医”。还有故事称,破坏“石大医”者曾遭雷击,后果悲惨。再往后,长方形石碑演变为立柱体。今日陕西铜川耀州区药王山上所立的药方石柱,则由此演变而来。

受孙思邈刻立药碑的影响,后有北宋人郭思,从孙思邈两部《千金方》中精选出《千金宝要》一书,亦以巨石刻成药碑,于宋宣和六年(1124)立于华州公署,供人们传抄拓印。可惜此碑已经不存。再有明代秦王守中(朱敬镕)等,于隆庆六年(1572)重刻《千金宝要》药碑,至今保存完好,立于今之药王山药王殿,供拜谒者和游人观摩、传抄。

以当时传播技术,若使药方普及于大众,此举无疑上策。可见孙思邈用心良苦。

六 挺身护弱 令恶疾患者绝处逢生

孙思邈晚年居住长安,与朝廷上下都有联系。如那位求他预测诸子前途的孙处约,后来官至宰相。接诊患者中,亦有不少特殊身份者,或朝中显宦,或文人雅士。这些人虽为名流,所患之疾却也无奇不有,包括不愿启齿的秽病。其中一人,名卢照邻,即患上麻风恶疾。只是卢照邻命运不济,向孙思邈求诊时,早将最佳治疗时机误了。时为唐咸亨四年(673),孙思邈年已一百三十二岁。

卢照邻得闻孙思邈之名,是在蜀王府为僚属之时。彼时卢照邻少年英气,才华横溢,且放纵恣意,得闲便寻花眠柳。他还喜欢豪饮,饮则必醉,每与友人狂欢则通宵达旦,于是不觉间健康大损,诸疾缠身。最使他痛苦不堪者,竟不知何时染上了麻风病毒。

卢照邻本幽州大兴人氏。幼时家尚殷实,拥有籍田数百亩,大宅数十间,每日共食者多达八十余人,真可谓钟鸣鼎食之家。不料其父不善经营,又不精于官场,日子久了,便被同僚挤兑,迭遭斥贬,其家境也就由盛而衰,最后落得寒碜窘迫,人丁四散,由是一蹶不振。

卢照邻年少之时,尽享锦衣玉食,长成之后,则深深跌入困境。他既受过良好教育,又曾领略世态炎凉。临近“而立”,卢照邻不愿再在家里瞎混了,乃携着书箱,远离家乡,满怀憧憬,西向而行,准备去京师考取功名。

这时朝中对科第取士历经改革,已有一整套成规。自杨坚父子开始,至李渊、李世民父子,皆对此事极为用心。李世民早在做秦王时便设立文学馆,吸纳贤才。不能说中榜者皆是庸才,也有出类拔萃者跻身其列。然而却确有不少才华横溢之士,偏与朝廷科考的要求格格不入,以至于考场屡战屡败,蹉跎岁月,白首之年也未能取得一官半职。卢照邻也不幸属于后者。

卢照邻在京师居住期间,对长安各色人等看了个透彻,愤懑之情难以压抑,乃愤而疾书,几日工夫便写出长篇诗作《长安古意》,其中写道: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

这首诗题于长安东南曲池牌坊,怀有同感者争着观赏,读过无不叫好,争相传抄,于文士中迅速流传。卢照邻一时诗名大振,与那同样出名的王勃、骆宾王、杨炯并称“初唐四杰”。

这诗名对他考科入仕却帮不了忙。幸有邓王李元裕封于巴蜀,念他谋生不易,乃招去王府做了主簿。卢照邻算是谋得一桩差事,整日忙些公文起草和誉抄事务。卢照邻因觉屈才,便偷着干些泄愤解闷之事。见那蜀地年轻貌美的女子俯拾皆是,便去那青楼妓馆放纵。此则卢照邻染上麻风病毒的起因。

孙思邈自第一次接触麻风病患者以来,将近百年,一直坚持跟踪治疗,因之对他们了解透彻。此类患者从身份说,“颇有士大夫,乃至有异种名人”;从行为说,“皆云自作不仁之行,久久并为极猥之业”;从心态说,“及遇斯患,皆爱恋妻孥,系著心髓,不能割舍,直望药力,未肯近求诸身”;还有人“数年患身体顽痹,羞见妻子,不告之令知,其后病成,壮貌分明,乃云犯药卒患,此皆自误”。[153]

故孙思邈为之哀叹:“平康之日,谓言常然,纵情恣欲,必所欲得,则便为之,不拘禁忌,欺罔幽明,无所不作。自言适性,不知过后一一皆为病本。及两手摸空,白汗流出,口唱皇天,无所逮及。”[154]

卢照邻染疾之后,自认倒霉,那邓王府职务也不敢再做,隐姓埋名浪迹江湖,四处寻访可治毒症的名医。然却无人愿意收治,都被他吓得赶忙避闪。卢照邻无奈,只好辞别蜀国,来到长安附近一个远离闹市的去处,于那人迹罕见的水边掘一土窑,下半截全在土里。他在这地窟式住处无聊度日,一边读书,一边等着死神光临。

“此乃报应,不得不认。”卢照邻其时已变得头发稀疏,眉毛半拉,脸上长满毒疮。他对着水面照照自己,不禁喟然长叹,有时恨不得一头扎进水里,了此残生。

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季春某日,卢照邻实在闷得不行,如此了结人生亦有所不甘,便从地窖钻出,以一特大幞头将前额至眉骨全都紧裹,拿出仅有的铜钱,预备去药肆买点药草给自己治病。

行了半日,卢照邻来到一交叉路口,见许多人围作一堆观看什么。他也悄悄贴上。透过人缝,他看到一块高大石碑,上面刻了一些文字。再凑近看时,竟是一块药碑。听人们议论,知是孙思邈所为。

这事让卢照邻惊叹不已,猛想起时在四川,即听说过孙思邈给穷人治病故事。那时他体质尚好,对这类传闻不当回事。现既患绝症,他突然萌生一个念头:可否求孙思邈给予诊治?能将药方刻碑立于路旁的人,岂是庸常之辈?

卢照邻正在遐想,旁边却有人注意到他的古怪打扮,一个劲儿盯着他看。卢照邻先不注意,待那人试图扯他的幞头,才引起警觉。卢照邻知道时俗,一旦被认出本相,不是被活活打死,就是被烈火烧死。他忙从人群中退出,也不去药肆了,将幞头压得更低,赶紧往土窑那边跑。卢照邻一路上吓的,总觉得在自己身后,追赶的脚步声紧咬着不放,未至土窑,便一头栽倒在河堤乱草中。

然而,卢照邻却再也无法掐灭求生的欲火,满脑子都是孙思邈的影像。他虽未见过这位奇人,却把他想象成专为拯救自己而来。我卢照邻虽非显宦,却是吟诗妙手,怎能被恶疾击倒?不行,必得找到这位大医。卢照邻再一打听,知孙思邈常在长安义诊,乃将自己更严密包裹,大着胆子朝长安城里走去。因包裹严密,入城时竟未被发现体貌有异。

此乃卢照邻的伤心之都,亦是激发他创作灵感之都。卢照邻见那豪华马车迎面而来,又气又恼,妒忌得两眼发红,只想将坐车人揪出,扔在街上。想着治病要紧,才没干出鲁莽之事。因不知孙思邈居住何处,只得逐条街坊寻访。每当临暮,一座座街坊大门将闭,他不敢住进馆舍,只找一个不显眼的偏僻角落,以麻布铺地,过那流浪汉生活。那时长安各街巷彼此以高墙隔开,中有坊门,每当日暮,坊门即闭。流浪汉无处可去,便傍着街角将就过夜。

卢照邻凭着一股毅劲儿,将长安大街小坊全都问遍,终于访得孙思邈行医之所。其时蒙李治关心,孙思邈有了固定住处,即昔日鄱阳公主邑司。据传鄱阳公主早亡,留此空空庭院,被一些人视作凶宅。孙思邈不予计较,对皇上仍满怀感恩之情。

其时孙思邈年岁已大,体质渐弱,乃隔日接诊,故卢照邻当天未能见到。不过他已相当知足,总算看到一丝希望。将近日暮,卢照邻又在街巷拐弯死角席地而卧,预备第二天早起,去孙思邈义诊处叩门。为早点儿见到救命大医,其所择夜宿街角,距孟诜药肆只有咫尺距离。

他却太累太乏,一觉睡下,竟数个时辰不醒。待睁开眼睛,已是日头当空。卢照邻这下急的,幞头也不及细心整理,忙拿了那随身的简单包袱,往孟诜药肆猛跑。

已有好些人满怀希望在那儿排队等候。卢照邻一阵狂喜,第一个念头是看这医学奇人究竟长得怎样,便想往队列前面挤。

“站队,站队。自觉站队。”卢照邻的举动招致一阵责难。他因幞头不整,其异相很快让人质疑。一些人悄悄私议:“看他眉毛。”“脸上毒疮。”“啊,他患的是不是麻风病?”不知谁看出破绽,一把将卢照邻的幞头扯下。卢照邻那麻风病患者特有的丑怪异相,立时展现无余。

“打,打死他!”现场出现混乱。大家先是纷纷躲避,接着便有侠义心肠者怀着为民除害之心,朝卢照邻发起攻击。他们先用鞋底抽打,接着用石子投掷,马上又有人就地抄起棍棒。

这一切都发生在极短时间内,卢照邻自己也反应不过来。就在那石子暴雨般朝他袭来时,一个银须飘拂、精神饱满、背稍弯曲的老人从里屋疾步走出。他就是孙思邈。

“大师救我。他们不能容我。”卢照邻说时,“扑通”朝孙思邈跪下。

“你患的啥病?”孙思邈忙问。

“大师救我。我患的确是麻风病。”卢照邻连连磕头,如实应道。

同类推荐
  •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经学家,所著《资治通鉴》为中华古史学经典绝品。他品行高洁,而为时人所赞叹。本传系统叙述司马光生平,突出其史学成就,文笔也较为清丽。——文史专家王曾瑜本传富有独特的个性视角,传人传事,客观真实。作者在短小生动的章节叙述中,见人见事见故事见性格见品德见作为,将传主的繁复人生给予公正生动的文学呈现,很好地写出了司马光在社会大变革时期行为“泥古”与道德坚守的性格形象。——文学专家李炳银《通鉴载道--司马光传》历史上的司马光不仅是一位私德高尚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本书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客观的视角,用生动幽默的文学语言为读者再现了一个立体的司马光的形象。
  • 一代兵圣:韩信

    一代兵圣:韩信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兵圣:韩信》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兵圣韩信传奇的一生。
  •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天才音乐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巴顿传

    巴顿传

    乔治·巴顿,二战战史上最牛的将军。他的坦克军团驰骋欧陆,所向披靡,从诺曼底到柏林,从塞纳河到易北河,每一块鲜花初绽的土地上,都有他铁血军魂的贯注。他的部队如天降神兵,没有给纳粹德国任何一丝喘息的机会。他凭着出神入化的军事才能,堪称“20世纪的拿破仑”。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热门推荐
  • 肥妻娇宠记

    肥妻娇宠记

    耿墨羽表示,他对齐籽萱这种球形身材开始是拒绝的,渐渐却发现圆脸女孩看起来更可爱,再后来发现肉肉的女孩抱起来更有手感。后来的后来,高冷公子成了炫妻狂魔,逢人就夸:“我媳妇儿那不叫胖,那叫珠圆玉润懂不懂?我媳妇儿能三年生俩你媳妇儿能吗?”齐籽萱捂脸放闺女:“齐蓝,把你那丢人的傻爹拉回来!”推新书《部长大人,宠妻无度》,甜宠无虐,欢迎入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特情局诡案录

    特情局诡案录

    一部真正敢于讲述中国特工调查人员故事的小说。一个由普通案件指向的全人类大灾难。我叫秦祎氘,在上海一家名为DD的侦探公司上班。公司表面是家普通侦探社,实际上是国家安全部特情局下的分支。我与美女同事谷姐在接到一位商人要求调查其女友——一家古董店小老板的普通民间侦探任务时,一连串怪事接踵而至。而每天晚上,我都会做一个奇怪的梦。梦里全是雪白的头骨,每个头骨顶上都有一个乳白色的光晕状的东西。一位老人和一位女孩在抚摸那些光晕,他们告诉我,从那些光晕里面可以读出死者生前的信息。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梦在向我传达一个要我在现实中去完成的重要任务。
  • 梦回唐朝做宰相

    梦回唐朝做宰相

    既然穿越过来,那就要有个穿越的样子,大唐我来啦!!!!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腹黑奶爸PK偷心妈咪

    腹黑奶爸PK偷心妈咪

    惨遭所有人背叛,怀上神秘男子的孩子,最后被逼得远走他乡,夏汐然的人生可谓是一片狗血。她花了五年时间为自己舔舐伤口,却在回国第一天被一位长相可爱的小包子逮住叫妈咪,还强行给她介绍他的爹地。小包子的爹地是……盛慕琛?盛家那位高高在上,冷酷霸道,传闻只对男人感性趣的未来继承人?夏汐然表示,她对给别人当后妈没兴趣,哪怕小包子真的生得很可爱。岂料,盛大总裁毫不客气地将她壁咚在墙边,笑出了满脸邪魅:“抱歉,我儿子说你身上有妈咪的味道,所以……委屈你嫁一次了。”…男女主双强双洁,有宠有虐,结局HE……--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世繁华终不遇

    三世繁华终不遇

    我曾经为妖,相遇若不曾相见,我坠入魔道,相杀若昨夜烟雨,我转生为人,相爱若浮世繁华,我皈依真门,相知若清风拂楼,若是不曾有,兴许我依旧明朗,爱让我疯狂,愿你我永不相见,三世繁华尽,你我仍形同陌路。
  • 金丹正宗

    金丹正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窈窕萌女君子好逑

    窈窕萌女君子好逑

    容浅,华萧,容华浅笑异世相遇他们的生命轨迹本应相交后相驰而去却因为两条手链重新交缠在一起三千世界她在,他也始终都在吾在河之彼岸,守望汝之归来
  • 末世之姐开挂了

    末世之姐开挂了

    末世土特产是什么?超人?丧尸?妖魔?还是各种恐怖的厉鬼?不、不,应该是各种异能者,飞天遁地无所不能,酷炸天的产物。我苏米米,原本也是这类精英之中的精英,却让自已作死给作没了。苍天、大地阿!我后悔了,还好老天爷开眼了,竟然让她开挂了,重生回到了高中时代,人生的转折点。这次姑奶奶绝对不会活的那么窝囊,誓要脚踢白莲花,拳打穷屌丝,火烧连盟军,手推优质男,怎么精彩怎么来。呃?等等,怎么情况跟我想象的不一样啊!“小妮子,赶紧从了爷吧!”“从,从你妹啊!姑奶奶好不容易重活一世,怎么着也得找个阳光、帅气、任劳任怨,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超级优质男,就你这种货色,那里凉快那里去,我闪”“哟喝,还真敢说啊!给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