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1400000010

第10章 混沌时代的泪与死(2)

在“文革”中,无数人,尤其是年幼无知的青年一代,更容易被教唆成“混沌”一样的冷酷无情、愚昧无知的“凶兽”:

几个原本站在外围的女红卫兵,便一起挤上前去。她们没有打那个老太太,但是却比那些用皮带和链条抽打,更为刺激人的中枢神经——她们中间里的一个勇敢者,竟然跳到那老太太胖胖的肚皮上,像是跳踢踏舞似的,在上面踩个不停。她一边踩,一边对那老人喊叫着:“你这死顽固,看你交不交出房契?不交出来就踩死你这资本家!”

我大着胆子探头看了那老太太一眼.原来那个被斗的老人手里死死攥着一张纸条——那可能就是红卫兵索要的房契。她或许已经死了,不然的话,为什么那些皮带、链条就是不能让她松开手掌呢?当然也不排除那个老太太是个“葛朗台”般的有产者,宁舍命也不舍那张房契——我不忍再多看一眼,跳上自行车便惶惶而去。

一路上,我想得很多很多:那个不管是不是属于“葛朗台”型的老人,要去她应去的“天堂”是无疑的了;可是那个女孩,怎么会想起在老太太肚皮上蹬踩这一手段呢?!按年纪算,她不过十六七岁,刚开始步入人生花季;老师不会教给她,她的父母也不会告诉她——那么她所以会有这种惊人的表演,是不是历史扮演了教唆犯的角色?潜藏在人类自身中的善与恶,在正常的情况下,是很难有十分出格的行为的。据《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中记载,那些以杀人取乐的德国士兵,原本都是十分善良的孩子——但是,希特勒这个恶魔掀起了罪恶的战争,“大日耳曼”的民族狂热情绪,被诱发出来之后,德国人自身中恶的潜能,便被发挥到了极至和畸形的地步——踏在老人肚皮上跳舞的那位姑娘的表现,能不能从二战的德国历史中,找到一点启迪呢!

不知为什么,一路上在我的头脑中,总是盘旋着那位女红卫兵的影子。她有母亲,她将来也要做母亲——如果没有这场“文化大革命”,在公共汽车上,她很可能给那位老太太让座,或者顺口叫一声奶奶——此时此刻,她心灵中的善良完全披邪恶占有,原始的野蛮便不唤自至;而她的这种精神错位,既是人性的,又是历史的——一个本来很伟大、但是后来被神化了的人物,在这个特定年代,诱发出来的民族狂热的能量之大,可以呼风唤雨,点豆成兵了。这位姑娘的霎间表演,可谓是人妖嬗变的一个典型。真的,从见到这一幕开始,我再不仅仅为我自己的母亲悲哀——而是为全中国的母亲们感到悲哀了。

一个本该纯洁善良、妩媚可爱的姑娘,却变成了凶暴可怕的“混沌”,成了“人妖嬗变的一个典型”。从维熙通过具有典型性的细节描写,通过极为深刻的理性反思,完成了对“文革”的极端“混沌”状态的批判,极其出色地完成了对“文革”本质的界定和揭示。

二 泪:无情世界的人性之光

从维熙情感细腻,富有怜悯心和同情心。道潜《春阴》诗云:“浮云易作雨无端,未放春泥十日干。须信杏园憔悴煞,从来花骨不禁寒。”在冰雪覆草、冷雨欺花的氛围里,从维熙对一花一草也满含深情。他喜欢在小说里描写花木,这一点,日本学者池上贞子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指出来了,——她写过一篇研究从维熙小说的文章,题目就叫《论从维熙作品中的花》。从维熙的温柔和细腻如此独特,以至于她竟以为他“不是女大学生,就是一个年轻妇女”;她认为从维熙作品中的花,“是献给受难者的赞歌。从社会意义上来说,是使真善美重新登上文坛”,同时,“又有个人艺术的追求,是他全部美学观的标志”。一个人的美学趣味,说到底,无非是他的道德精神和情感态度的折射。“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能从微小的花草身上感受到美好的情意,这说明作者自己的情感世界是健全的、正常的。

其实,最能说明从维熙情感的丰富和心性的善良的,还不是他对花的深情,而是对泪的描写。泪水里包含着人性中最温柔、最纯洁的部分;流泪是人放下伪饰之后的真情流露。一个不会流泪的人,不大可能成为好的诗人,也很难成为会写情感的作家。眼泪是屈原、杜甫的诗中最常见的意象,也是司马迁的《史记》中最见人性光芒的地方,——不仅司马迁自己会流泪,常常为自己笔下的人物涕泪泫然,就连项羽和刘邦这样的人,到动情处,也会悲从中来,泣数行下。从维熙也是一个很容易动情流泪的人。他读张志新被“极左政治”虐杀的报导,“我的心在跳,血在涌,悲愤的泪水盈满我的双眼”。在《走向混沌》中,他更是多次写到眼泪,——同情的眼泪,悲伤的眼泪,绝望的眼泪,无奈的眼泪,愧疚的眼泪,感激的眼泪,欣喜的眼泪。他对眼泪的描写,因其真诚而感人至深,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实在是很难得的,因为,经过冷酷无情的政治斗争的摧折和异化,中国作家的心冷了、硬了,情感粗糙了、麻木了,已经不太会流泪了。他们几乎丧失了正常的情感和爱的能力。他们习惯于表达对“敌人”的仇恨,习惯于表达一种空洞而虚假的“阶级情”,习惯于用夸张而粗俗的方式表达对“领袖”的歌颂和热爱,但却不会用自然而真诚的方式表达对人类的爱,以及对美的欣赏。至于深沉的悲伤和纯洁的眼泪,早在批判“资产阶级情调”和“小资产阶级软弱性”的时候,就被扫荡得无影无踪。其后果是,直到现在,缺乏爱的精神和怜悯的情怀,不会表达爱的情感和对他人的同情态度,不会描写具有普遍性的人性内容,依然是中国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然而,《走向混沌》里是有温情和眼泪的。从维熙不仅记录了1957年“反右”期间发生的落井下石的背叛,不仅记录了十年“文革”期间发生的迫害和暴行,也叙述了良知未泯的刚直之士的义举,记录了在无情时代依然未泯的人间真情。当从维熙被诬陷的时候,当众人都群起而攻的时候,房树民却不计个人安危,站出来为他辩护:“我记得那天中午,天开始淅沥淅沥地下开了秋雨。莫非是天为我哭?为那些承受命运严酷打击的知识分子而泣?我心中分明滴落着血,但眼中无一滴泪。但是,当我在会上,却被闪光的良知催落下了泪水……”

1960年寒冬腊月,从维熙夫妻二人被传唤到单位,在领导宣读了他们的“反动罪状”之后,同时被“戎装的武警”押上吉普车,送往公安局关押。面对这种猝然降临的灾难,从维熙束手无策,而性子刚烈的张沪,则体验着更为尖锐的痛苦:

“送我们去哪儿?”我想起家中的老母和幼子,急切不安地问道。

“到那儿你们就知道了。”武警回答。

我抬头看看我的妻子,她紧闭眼睑一动不动地坐在我的对面,那神态,若同已经死却了一般。我可以承受下地狱之苦,但不禁可怜起她来了。妻子是发着烧来报社开会的,没想到再也回不了家了。再看她时,她仍然像木雕般一动不动,既不看我,也不看车厢里的一切,但是有两行冰冷的泪水,从她紧闭着的眼角流淌了下来。她不擦它,任其顺着脸腮滚滚而下,一直滴落到皮大衣上……

我的麻木的心,顿时被搅起了波澜。在这一霎间,她究竟想起了什么呢?是两岁多小儿子的笑靥?还是老婆母叮咛时的神色?不,她或许是记起了当年在上海滩,刚刚16岁的她参加了学生运动,并在地下党支部举行的入党仪式上举起拳头宣誓时的情景?抑或是她想起了在小小年纪时被国民党警察局抓了去,被国民党警察狠狠地打耳光的事情?往事如烟似梦,都已成为她的过去。而现在她和我正坐在不知通往何处的吉普车上呢!押送我们的人,帽子上戴着闪亮的国徽!

沉默。死寂。

我们走进了一片混沌之中……

不经过正常的法律途径,就通过随意罗织罪名,剥夺人的自由,将人送入监狱,这在“反右”和“文革”期间,实在是很常见的事情。在如此强大的社会不义面前,个人完全无能为力。对于一个丈夫来说,没有什么比看着妻子因为冤屈和侮辱而泪水涟涟,更让他无奈和痛苦的了,也没有什么比当着妻子的面被人折磨和羞辱,更让他尴尬和难受的了。妻子的泪水,因此便具有了特别复杂、沉重的情感内容:它象征着受侮辱者的辛酸和绝望,也表达着对施暴者的愤怒和抗议。

从维熙的妻子张沪因为不堪非人的政治迫害,曾几次自杀,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她怀孕两月之后,差点死在医院里。看到奄奄一息的妻子,从维熙心如刀绞:“在市第六医院的急诊室里,我先是呆若木鸡,后是扑向病榻。她躺在一张白白的被单下,面色青黄,我伏耳在她鼻翼下,竟难以听到她的呼吸。我像个孩子似地哭了起来。我身旁的一位白衣护士劝说:‘冷静点、这儿是医院!’”当天下午,回到家里,他见到了年迈的母亲和年仅两岁的儿子:

母亲因灾祸再次临门而欲哭无泪;儿子则不知其内情,连连喊我:“爸爸抱我——爸爸抱我——”

我和小儿子脸蛋紧贴,泪水顿时洇湿了他那片小脸。

“奶奶!爸爸哭了!”他嚷了起来。

“爸爸别哭,给我逮院子里的蜻蜓好吗?”

我沉默无言,只是把他抱得更紧。

“妈妈病了,你到医院看她了吗?”

你也许没有妈妈了——我心里暗暗地自语。

“妈妈前两天给我用彩纸叠了一只小船!”

她或许在苍凉的大海里漂走了——我想。

一家人里,凡参加工作的,几乎都被打成了“右派”,包括在延安参加革命的岳父(“记得,在当天的饭桌上,老岳丈因多喝了几杯绍兴黄酒,借着酒兴对我说了延安‘抢救运动’的往事,说到最激动之处,老人竟然涕零泪落。我的老岳母几次制止他再说下去,怕我在劳改队内失言惹事生非。在我告辞时,老岳丈对我说道:‘你和阿沪受得委屈固然不小,但是你们应当想得开一些;想想那些比你们承受更大的冤枉的人,你们就会少一些失意,多一些生活下去的勇气。’老人的这一席话,我一直铭刻于心——并写信给张沪,曲里拐弯地告诉她家中老人的意思。”);母亲也因为“阶级成分”问题,要被遣返回农村。妻子生死未卜,儿子懵懂无知,在这面临家破人亡、生离死别的关头,怎能不让他心碎欲裂,凄然泪下。好在,张沪的命终于保住了。然而,当他们去向院长致谢的时候,只见她板着面孔说:“说实话吧,当时我们不知道张沪是个右派分子,如果知道的话,我们不会费那么大力气去进行抢救!”这些话,现在听起来似乎完全不近情理,但在那个人性被严重扭曲和异化的时代,却实在是很正常的,一点儿也用不着大惊小怪。

当公共生活领域只给人痛苦和耻辱而不给人温暖和尊严的时候,家庭就成了一个人精神最后的依托。如果在遭受了来自社会的打击和伤害之后,又得不到家庭的关爱和安慰,那么,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就有可能崩溃,就有可能丧失生存的勇气和与承受苦难的力量。从维熙有一个坚强的母亲。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母亲总是显得镇定而坚韧。由母亲支撑着的家,是他最后的港湾。所以,每次一见到老母和幼子,他就禁不住要哭起来:

直到夏天,母亲拐着那双缠过足的小脚,带着刚满四岁的小孙子,来营门探望我时,才带来我妻子给家里写的信:她被送往天津北茶淀(即清河)农场去了,由于身体极度虚弱无力出工干活,每月吃21斤口粮,在病号组养病(见她发表在《人民文学》1988年3期的小说《曼陀罗花》)。她不知道我去了哪支劳改队,要家里转告她我的劳改地点。信是用明信片写的,笔画绵软无力,看到这封信我的眼睛立刻涨满了泪水。再看看老母亲脸上的尘土汗痕,泪水立刻夺眶而出。小儿子对这些一无所知,连连叫着:“爸爸!爸爸!我可想你啦!”我抱起他来亲他脸蛋时,竟然“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那不是指我而言。我懦弱,我善良,我不是铮铮男儿汉。老母亲和小儿子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使我的理智堤坝完全崩溃。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然而,这种在父母面前完全放松的痛哭,却为斗争时代冰冷的原则所不容。所以,当从维熙失声痛哭的时候,不仅没有引起看管人员的同情和怜悯,反倒遭到严厉的训斥:

接见的屋子是里外套间,严队长坐在外问屋的一条长凳上,面孔严厉地监视着母子的会见。当他听到我抱起小儿子“哇”的一声哭了,便从凳子上站起来训斥我说:“这叫什么话,你哭什么?哭就表示你感到委屈,是不认罪的表现。再哭!停止接见!”

我老母亲忙向队长解释:“他想小儿子了!”

“这话没有阶级观念。”

同类推荐
  • 小巷弯弯

    小巷弯弯

    小巷弯弯,作者魏惠玲。认识魏惠玲有几年了。第一次见她,好像是去郏县参加一个活动,她是以《时代报告》驻平顶山记者的身份参与其间的,让人惊讶于一个弱女子在一地的坚守。后来知道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奔流》杂志社的副主编。虽然属于圈内人,但是不常见,也就不能说很了解。她曾将自己的作品拿给我看,这才知晓她工作之余还有文学爱好。再后来她带来一部书稿,说看看能否写个序言。我不好拒绝,也不好答应,就此拖了下来。差不多两年过去,以为她的书早已出版,她却又把重新整理的书稿送来了,可见她的慎重。书稿显然有了增减,与先前那版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
  • 蒋子丹自选集

    蒋子丹自选集

    蒋子丹的小说深刻而锐利,语言机智而酣畅,在中国当代女性主义小说中独树一帜,她的小说创作中所显示出的开创精神,为当代女性主义小说创作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本书精选和节选了蒋子丹的代表性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囚界无边》《长大不容易》,中篇小说《桑烟为谁升起》《风月@E时代》《从此以后》,短篇小说《左手》《绝响》《黑颜色》《没颜色》,散文《彭师累了》《复数史铁生》,随笔《一个人的时候》《当悲的水流经慈的河》《你看你看鹿的眼睛》等,全面反映了蒋子丹的小说创作成就。
  • 帕斯捷尔纳克诗(套装上中下册)(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帕斯捷尔纳克诗(套装上中下册)(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帕斯捷尔纳克诗(套装上中下册)》:帕斯捷尔纳克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歌巨匠,他历经白银时代、十月革命和苏联“解冻”,早年即勇于更新蜚声诗坛,终以“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国小说的传统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街角的奇迹

    街角的奇迹

    本书讲述了两个年轻人关于爱情和希望的故事:肯尼迪·欧戴德在肯尼亚的贫民窟基贝拉长大。十六岁时,无家可归、满心绝望的他得到了一本马丁·路德·金的演讲集。受到这本书的激励,他花二十分钱买了一个足球,发起了青年组织SHOFCO,决心把希望带给基贝拉的同胞。几年后,美国卫斯理大学的学生杰茜卡·波斯纳去SHOFCO做志愿者,她不顾肯尼迪的惊疑和拒绝,搬进了他的小屋,要跟基贝拉的人民同甘共苦。在零距离的相处中,他们相爱了。得到基贝拉居民以及社会各界名人的鼎力支持,他们在基贝拉创造出了一片小小的乐土,超过七万六千人不再担心缺水、疾病,并得到创业项目的资助,开启了崭新的生活。杰茜卡和肯尼迪在各个社区都发起了变革,致力于把同样的决心和热情带进更多的贫民窟。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世界篇)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世界篇)

    本丛书以探求万事万物的知识为切入点,浓缩了读者应该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识精华;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对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逐一展开,娓娓道来;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人物、文体知识、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俗语谚语、教育常识、新闻出版、称谓官衔、艺术、节日民俗、饮食、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经济科技、邮政交通、竞技体育、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识。
热门推荐
  • 欲望城市

    欲望城市

    21世纪美国最成功的时尚潮流都会喜剧!它不仅荣获2002年艾美奖最佳喜剧类的电视影集,并且禅连三届金球奖最佳电视影集、最佳女主角奖;四位纽约美女每天都充满麻辣“性话题”的欲望城市,五花八门、充满色欲及女人私密的话题,让全世界为之尖叫、疯狂!
  • 彪悍太子:有喜了

    彪悍太子:有喜了

    太子软弱无能?屁,那是你们没有见过她凶残的模样。太子昏庸,奸淫掳掠,无所不干。那是你们被蒙蔽了双眼。真实的太子手段高超,聪慧过人,智谋超群。就连他这个奸相都要甘拜下风。“有多远,你给本宫滚多远”。后来,太子有了身孕,满朝震惊,天降妖孽,这是孽种,不祥之兆。奸相大怒,哪个王八蛋敢说他的种是孽种,弄死他去。
  • My Mark Twain

    My Mark Twa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族Ⅱ:悼亡者之瞳

    龙族Ⅱ:悼亡者之瞳

    路明非在生日收到了同学聚会的邀请也接受了来自卡塞尔学院的任务,楚子航却独自承担了全部的任务并圆满完成。二人立即飞往芝加哥,开始了新的学期。在芝加哥,他们邂逅了漂亮师妹夏弥。同时昂热校长来到此地,带领路明非以亿元天价拍下了“七宗罪”。当他们在六旗游乐园的过山车上开始庆祝吐槽时,一个意外发生了——过山车面临离奇崩塌,楚子航不得不冒险使用“爆血”技能将事故化解。因为血统的不稳定,他也面临着来自校董会的审判,就在审判结束后,猎人网站却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大地与山之龙王在北京苏醒……
  • 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蛛丝马迹的故事

    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蛛丝马迹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包括《侦探出动的故事》、《高超推理的故事》、《蛛丝马迹的故事》、《扑朔迷离的故事》、《缉捕追踪的故事》、《原形毕露的故事》、《斗智斗勇的故事》、《智破奇案的故事》、《真相大白的故事》和《插翅难逃的故事》等10册,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疑案、迷案、奇案、悬案、冤案等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探案英雄大智大勇,阅读这些侦破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还可以学到自我保卫、推理破案的常识,防范日常生活的不测。
  • 学长拿到红buff了吗

    学长拿到红buff了吗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电竞小甜文,甜甜甜,日常虐狗。】KPL春季赛总决赛赛后,记者采访黑马冠军CX战队。记者:时宜,你考虑过找电竞选手谈恋爱吗?两人一起组队上分什么的,好甜蜜!野区,经济,人头都是你的!时宜:不存在的,电子竞技没有爱情!有那个耐心和电竞选手谈恋爱,我早考上清华了。记者:……楚北辰:她是清华毕业的。时宜看向楚北辰:喵喵喵,你不要拆穿我呀!……晚上,时宜和楚北辰一起开黑。野区是她的,经济是她的,人头还是她的。时宜:喂学长,你才是打野啊!楚北辰:我是你的。
  • 兽世当道早当家

    兽世当道早当家

    身为一名资深宅,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邻家女孩沈月,取个快递都能穿越?事实证明,她真的穿了。而且还是蛮荒时期的兽人世界!大好的青春年华,不得不小小年纪就‘承担’起白手起家的重任。沈月:你玩我呢?!哎,算了,还是老老实实认命吧。当家不容易啊,这材米油盐酱醋茶都要“找”她呢!好吧,她认了。那她还是从最基础的做起:走,一起回家种地吧!
  • 带着法律去旅行

    带着法律去旅行

    出门在外,难免会遇到各种纠纷,本书从读者角度出发,告诉游客在不同的环节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即学即用,既有风险预防知识又有纠纷处理技巧,一书在手,旅行无忧。
  • 乱世情劫:夫君太给力

    乱世情劫:夫君太给力

    武林中一片波谲云诡。龙寻该如何保重自己?在这暗藏汹涌的武林中为师报仇,保卫武林?颜若夕、颜若舞姐妹二人联手相抗蛮邦,究竟谁胜谁负?生死边缘的考验,真实与谎言的交替,鬼一是否还会坚信诺言,对若夕不离不弃?
  • 神奇宝贝精灵之纪

    神奇宝贝精灵之纪

    一个小男孩,变成了…小男孩表示他很方…“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