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0600000043

第43章 歌唱在太行山上(5)

最后的结果却令米高扬大为惊讶。从他来,一直到一周后离开,始终没有一家通讯社报道过有关他西柏坡之行的消息。米高扬临行前,致电斯大林,给予中共极大的信任,说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巨大创造和发展,中国革命有自己的道路,有自己的特点……后来,苏联给予了我们诸多方面的帮助。当然,米高扬带走的也有对平山这块土地的信任。

新中国成立后,齐复华担任中南海第三集中台台长。1949年10月1日,全世界人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最为激动人心的、永远回荡在中国历史天空的声音,就是通过齐复华亲自组织实施安装、亲自调试的音响设备发出的。在最为艰难的时刻,党中央把信任给了这位平山人,在最为辉煌的时刻,也一样把信任给了齐复华。在开国大典前,中央办公厅指定齐复华安装天安门城楼的设备,并嘱要确保万无一失!

齐复华听着毛泽东那熟悉而又振奋的声音,心潮澎湃,他见证了无数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伟大时刻。他或许知道,广场上人们唱的歌曲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是平山人曹火星写的;在天安门前的观礼台上,有来自平山的子弟兵母亲戎冠秀;走上主席台的领袖们脚上还带着西柏坡的泥土,走在方阵里的有许多平山子弟兵;平山县早期的播火者于光汉、栗再温、王昭也见证了这无比庄严神圣的时刻。

齐复华曾在军委通讯部工作,后到中央广播事业局工作,一直兢兢业业、默默无闻。1962年,齐复华被授予上校军衔。

在寻访到齐复华时,忽然又找到一个警卫中南海的“平山团”。

党中央进驻北京后,齐复华的家也住进中南海。1949年7月,齐复华的妹夫曹火星在北平出席全国第一次文代会,闲暇之余,他想去找齐复华聊天。他只知道齐复华在中央电台工作,具体做什么连家里人也不清楚。那天,他来到新华门,向警卫说明自己要进去找齐复华,那个警卫听了他说话,表情显得亲切,等警卫一开口回答,竟然是平山话。

原来,党中央从西柏坡来京时,专门选拔了500名平山青年子弟随行,到中南海担任警卫工作。此后的几十年中,中央警备团源源不断地从平山征招新兵。戎冠秀的孙子就曾服役于8341部队,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中南海站岗执勤。他们和父辈一样抒写着忠诚,赢得了党中央的信任。

曹火星的平山话就像是“通行证”,一路打听,所有人都热情地给他指路,很容易就找到了齐复华。他们俩相谈甚欢。见面后,齐复华恋恋不舍地要把曹火星送出中南海。没走多远,一个小院的门口站着一个清瘦的身影,正和来人挥手告别。曹火星猛然搜索脑海,哦,周副主席!齐复华急忙介绍。周恩来说,我们见过面,看过你们的《宝山参军》。又微笑说,进来坐会儿嘛!两人跟在周恩来身后进了小院。曹火星打量着,这是和齐复华家一模一样的四合院,客厅简朴,一组沙发几把椅子而已。周恩来为他们斟茶后,询问曹火星剧社进城后的情况,鼓励曹火星发扬解放区的优良传统,创作更优秀的文艺作品。谈话中,周恩来不觉中轻叩节拍,哼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曹火星非常感慨,在平山,领袖们住咱平山百姓灰沙砸顶的小土屋,到了中南海,咱的子弟兵也和领袖们毗邻而居,真是让人感到欣慰和亲切。

在50年代中期,齐复华还把老母亲从平山接到中南海住,尽尽孝道。他经常搀扶着腿脚不便的老母亲在院里遛弯,有时候会碰到领袖。不管哪位领袖看到,都会停下来和老母亲打招呼,问候一下。这个老妈妈在中南海受到的礼遇,享到的福气,一定飞回平山,让数以万计奉献出“亲骨肉”的平山母亲们感到温暖……

齐晓明告诉我他亲见的片段:毛泽东主席去世那天,齐复华事先得到消息。他异常沉痛地回到家,一个人关在屋里,轻轻地抽泣着。他对领袖几十年积累的情感长河,瞬间决堤。在外面悄悄看到此景象的儿子,心里感到非常奇怪,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这是怎么了?懂事的儿子实在忍不住,就问父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父亲却说,你问这个干什么?他什么也没有告诉儿子。最后只是喃喃说一句:“下午四点听广播吧。”这位保守秘密成为习惯的机要工作者,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做到守口如瓶。

毛泽东最信任的平山子弟兵,最终是带着一颗最为忠诚的灵魂追随他的领袖去了,连带永远深藏在心底的秘密。

无独有偶,我采访齐复华后,又发现了毛泽东主席身边的另两位忠诚厚道的平山人——齐观山、齐得平。巧的是,“平山三齐”不但是近亲,而且都做着比较特殊的工作,都得到毛泽东的高度信任。

齐观山(1925~1969),出生于平山县北庄头一个殷实的农民家庭。1939年参加八路军,到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摄影训练队学习,受教于著名摄影家沙飞。曾任《晋察冀画报》《冀热辽画报》《东北画报》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新闻署新闻摄影局记者,新华通讯社摄影部记者、采访科科长。曾拍摄大量有历史文献价值的照片。作品有《斗地主》(成为反映我国土地改革这一伟大历史运动的典型艺术佳作)、《宋庆龄接受斯大林国际和平奖》、《毛主席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投票》等。

1942年,他作为《晋察冀画报》的一名战地记者。只身冒着生命危险采访过“无人区”。曾遭遇日本侵略军的突袭,由于老乡的掩护,他才躲过了这一劫。其所拍的图片是现今中国照片档案馆仅有的反映“无人区”的作品。

1945年,齐观山随大部队开赴东北。参与了《东北画报》的创办,并担任首席摄影记者。齐观山参加过几乎所有东北地区的重大战役。他在四平保卫战和锦州战役中两次负伤。1948年投入平津战役的采访。其间曾三度历险。他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东北解放战争的历史镜头。他为本溪市长期遭受日寇蹂躏的矿工拍摄的照片,震撼人心,使人不能忘却。

1952年,齐观山担任了新华社摄影部中央记者组组长。齐观山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负责报道党中央和毛泽东重大国事活动的专职记者。

中央和领袖的重大国事活动桩桩件件都是顶级重要的事,绝对不能出一丝差错。然而,那时摄影器材笨重不易操作,散叶胶片、闪光灯泡都是拍一张换一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关键时刻稍纵即逝,快门只能按一次,很难有机会再拍第二张。齐观山以其在战争期间锻炼出的沉着作风和高超技术,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次次成功,从未失误过。他拍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们栩栩如生、亲切感人的形象,为开国年代的中央新闻报道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后代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历史资料。

齐观山非常善于研究拍摄细节,勤于总结经验。一次,同事为朱德总司令拍照,洗出照片后发现朱老总的眼睛是闭上的。齐观山告诉他:“要在朱老总说‘同志们’的同时按快门,他的眼睛就是睁开的。”在拍摄毛泽东主席的活动中,他也总结出一系列拍好照片的诀窍。例如,给毛主席拍照时通常有三次好机会:一是毛主席与对方谈话时,只有在双方话题相互对应成趣的时候才会露出笑容;二是毛主席与人握手时眼睛总爱看座位,而等他坐下时拍摄的机会就比较好;三是毛主席总是在门口接送客人,神情也很好。就是这样,齐观山拍出了毛泽东非常精彩的照片,成为深得毛泽东信任的摄影家。

1966年,齐观山拍摄了《毛泽东身着军装在天安门上》,这张照片在当年被印制成数以亿计的招贴画在全国发行,这张照片特有的红色的时代记忆,深深地印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里。今天看来,他的摄影作品或许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

齐观山有着一丝不苟的精神,有着雷厉风行的作风,同时有着平山人的朴素和厚道。领袖们和同事们都知道,齐观山即使在紧张地抢拍新闻镜头的时候,也会做得稳当得体,他赢得了大家的信赖和尊敬。

齐观山英年早逝,仅44岁。他的儿子说:“父亲给毛主席拍了十几年照,留下了毛泽东和战友们数以万计的照片,却连一张和领袖的合影都没有!”

齐得平,他是至今健在的一位“特殊”档案工作者。他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夕跟随毛泽东“进京赶考”的平山子弟。他从1950年就开始参加中共中央档案的管理工作。1960年,中央档案馆领导决定将毛泽东手稿集中,指定由齐得平专门负责保管。从此,他几十年如一日,精心负责毛泽东手稿的管理工作,直至退休。

齐得平勤于思考,厚道正直,敢于坚持真理。毛泽东一生勤于笔耕,纵文落墨,留下洋洋几千万字的墨宝。他书写的许多信件、电报、文件一般只有月日,有的连月也不注,要将之按顺序排列,就要对毛泽东书体演变的特点进行研究,以便真实反映历史和毛泽东本人的思想发展脉络。经过多年辛苦钻研,齐得平终于对此有了深刻把握。

在“文革”初期的一天,“***专案组”的人拿来一份所谓***的“罪证”,让齐得平鉴定。原来,1948年底由***修改过的两份中央文献被翻找出来,其中两处写有“毛泽东思想”的5个字被划掉了,“专案组”认定这出自***之手,立即如获至宝,为使“证据确凿”,特地来找齐得平。齐得平仔细辨认后,告诉对方:“这是毛主席自己划掉的,不是***的笔迹。”后经公安部门做了技术鉴定,得出和齐得平一致的结论,这使***少受了一次不白之冤。

1964年,齐得平在整理毛泽东文稿时发现了一篇毛泽东1941年写的、却没发表过的文章,毛泽东知道后提笔写了一段话:“这篇文章是在延安写的,曾经送给***、任弼时两同志看过,没有发表。送出去后也就忘记了。1964年有人从档案馆里找出这篇文章的原稿,送给我看,方才记起确有这回事。”

在改革开放的1982年,齐得平在毛泽东墨迹中发现了1963年毛泽东亲笔书写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央有关领导得知后,立即指示在中央党校《理论动态》上发表,这对正在进行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解放运动起了很好的作用。

因为长期研究毛泽东文稿,齐得平成为毛泽东笔迹鉴定专家。他曾仔细梳理毛泽东不同时代的手稿,得出规律:早年的字正楷、工整,40年代写流畅的行书,后来行草兼备,1958年后喜书狂草。

在《毛泽东书信选集》出版时,齐得平帮助鉴定。他发现毛泽东写给邓宝珊将军的一封信,信末写着“1936年”。但齐得平从字迹上判断这封信不像毛泽东1936年时所写,而应该是1946年前后的,进而提出了疑问。有人不以为然,觉得毛泽东自己写的日期还会有错?后经多方查证,证明这确实是毛泽东本人一次罕见的笔误。

一次,齐得平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参观“毛泽东事迹展览”。那里展出了毛泽东1949年4月2日致傅作义的信件手稿。齐德平一眼就看出,那不是毛泽东亲笔,是江青代抄的!江青模仿的毛泽东笔迹,的确很像。但江青的字僵硬刻板,没有毛泽东书法行云流水的气韵。所以,逃不过齐得平的“火眼金睛”。

前几年,网上流传一篇文章,所谓《〈 毛泽东选集 〉 真相》(以下简称《真相》)的文章,称:“《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160余篇文章中,由毛泽东执笔起草的只有12篇,经毛泽东修改的共有13篇,其余诸篇全是由中共中央其他领导成员,或中共中央办公厅以及毛泽东的秘书等人起草的。”以至于不少不明真相的人被这种别有用心的编造弄得迷惑了,至今还有人写文章进行引证,以讹传讹。

齐得平看到后非常气愤,他容不得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诋毁领袖。他奋笔撰文,摆出铁的证据,澄清事实,他说:“……本着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的精神,我作为一名老档案工作者,深深感到有责任谈谈我所知道的真实情况,尤其是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毛泽东文稿的情况,以正视听。”齐得平参加过为编辑《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提供文稿档案等项服务工作。他在文章中一一用毛泽东手稿的细节回击造谣者。证明诸如《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等文章,“都是毛主席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而非《真相》一文中所说的是“由康生、艾思奇、胡乔木等人起草”的。

在证明《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一文时,齐得平这样写道:

正文第1~15页是用铅笔写的,第16~31页是用毛笔写的,均用毛笔修改过。有过两次竖排铅印的清样稿。第一次清样稿16页,标题原为《二十八年》。毛泽东同志用毛笔改为《论人民民主专政——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年》……第二次清样稿也是16页,毛泽东同志用毛笔作了一些修改,又增加了一些内容。

齐得平还附上有毛泽东亲笔署名的文稿照片,证明《真相》中所说“主要执笔人是陈伯达、艾思奇和邓力群”,是向壁虚构,信口雌黄。

齐得平用赤诚和耿直的平山话“说”出:“档案是历史的见证,而历史不容篡改!”

同类推荐
  • 春回天府(成人卷)

    春回天府(成人卷)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力量、新家园、援建工地上的旗帜、告亲人书、当新家从手中一寸一寸升起、目光中的光、小城阳光、奠基、重建、悬空、你的名字在援建的路上疾行、还是那片土地、种在废墟上的太阳、记得、援建工人印象、重建,重建、家在彭州等等。
  • 有一天,老爸成了小孩

    有一天,老爸成了小孩

    他曾经是“我”的依靠,是为了女儿不肯再婚,努力工作,不断付出的父亲。后来他身患烟雾症,智力衰退,甚至记不清自己的女儿到底是谁,变成了需要“我”来照顾的老小孩儿。作者用温馨可爱的文字记述着与患病父亲的这段时光,有苦有乐,有温暖有心酸,但是因为爱,温暖与欢乐往往战胜病痛和生活的心酸。而关于这段爱,正如文中所讲:所谓父母与孩子,不过一场目送的轮回。
  • 岁月的坚果

    岁月的坚果

    “端上一盘岁月的坚果/轻轻敲开一颗,蓦然发现/青翠翠的色彩和记忆/亮晶晶的幽默和基因。”像我们这个年龄段写诗的人,一颗心已经被岁月的风霜磨砺成为一颗坚果,外表是坚硬的,内在仍然是柔软的,甚至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如此。
  •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
  • 有梦楼随笔(格致文库)

    有梦楼随笔(格致文库)

    本书所收录文章为之前发表在报纸、杂志的,有对异域电影的看法,有对中国影片的见解,更有对中国传媒的的认知。还有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对过往之事的回忆,有对北大学习生涯的回顾,也有和朋友往事的记忆,另外,还有对“艺术”“义”的看法。
热门推荐
  • 隐婚歌神是妻奴

    隐婚歌神是妻奴

    都说身高不是距离,年龄不是问题,当158的小矮子遇上187的大长腿,当19岁的萌妹子遇上31岁的糙大叔,意料之外的爱情也会在悄然间生根发芽。初见。他是歌坛神话,她不过是他众多迷妹中的一员,他却主动伸出了手,说,“我们如此有缘,就作个伴吧。”那时候的他还不知道,这伴,一作就是一辈子。而父不疼,母不爱,兄厌弟嫌的她,生平第一次知道,原来作伴这个词,是这样的温暖。恋爱前。他对她温柔体贴,而她深陷其中,使出百般手段,只为了能够站在他的身边。面对她的告白,他说,“我只是把你当做侄女。”结婚前。她厚颜无耻,誓将推到男神为己任,而他却冷静自持,千般推阻。面对她的套路,他说,“我怕你未来会后悔。”结婚后。大龄男青年在再一次被老婆踹下了床之后,终于领悟到一个人生道理。flag千万不要乱立!他万般求情,只求能和她同床共枕,而她却熟视无睹,转身就睡。面对她的冷淡,他却不再多说,而是用实际行动向她证明,他究竟老不老!第二天,她扶着腰,一个用力又将他踹下了床。她说:“未来一个月你别想要回卧室睡觉!”她是陈姝轻,人前的普通大学生,人后的神秘制作人。他是程书卿,公认的抒情皇太子,有着近乎完美的嗓音。类似的名字,类似的兴趣,也让两颗渴望的心逐渐靠近。无关乎年龄地位,有的不过是两个相似的灵魂在互相吸引。他曾被她视为光芒,但在后来,她成为了他的太阳。男女双洁,甜宠暖文,欢迎入坑。
  • 重生之旺家小农女

    重生之旺家小农女

    陆洛说不出哪里不对劲,是婴孩却什么都懂!懂的还很不合宜,睡觉时常出现一些奇怪的梦,丛林竹舍、亭榭楼阁.....不急、慢慢的、会弄明白。食不果腹,衣着忧,那就个人尽个人本分,东风我来寻!重生农家小说,无撕逼,无分家,一样人旺家旺!
  • 报告系统,我需要女主光环

    报告系统,我需要女主光环

    浩瀚宇宙,茫茫星河!穿越到霖家叶林身上的女汉子,开始了自己拿血打出来的女战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美杜莎

    美杜莎

    美丽而又神秘的少女乔安娜拥有绝世的美貌。别人都视她为美女蛇,她也始终认为自己凭借美貌可以无事不成。可她倾倒众生,却倾不了她的心上人——司徒城。司徒城说,他爱的是乔安娜最好的朋友舒姝。于是乔安娜仿佛变成了被雅典娜下了诅咒的美杜莎,为了得到司徒城,她开始伤害身边的人,制造误会让两人分开。可是做了坏事的乔安娜却日日夜夜受着煎熬,直到将舒姝带到了司徒城的面前,看到他们热烈的拥抱,乔在墙的另一边,泪流满面。因为她知道,自己最终获得了雅典娜的赦免。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可可少女梦想纪

    可可少女梦想纪

    拥有“挂科女王”称号的夏可可,面对“梦想”这两个字时,她会一脸正经地告诉你,她最大的梦想是吃遍天下美食。不管妈妈如何恨铁不成钢,她就是“吃心不悔”,没有人知道,她只是为了要尝出一种属于爸爸幸福的味道。为了进入风韵学院学习烹饪,夏可可卯足了劲准备,却在入校考试时,与学校董事长的儿子温皓一战成仇,并被老师赶出考场。之后,夏可可和温皓大闹实验室,结果被电击,阴错阳差地导致对方能读懂彼此内心的秘密。夏可可和朋友以此要挟温皓,让夏可可入读风韵学校,温皓和夏可可的战役正式打响。因为能读懂彼此的心,两个人开始斗智斗勇,那些最脆弱、最难堪却最难过的内心柔软部分,使得两颗较劲的心在不断的摩擦和发掘中相互取暖……
  • Troll

    Troll

    "A wily thriller-fantasy … Each discovery sounds like the voice of a storyteller reminding us of how the gods play with our fates."New York TimesWinner of the Finlandia Award, Troll: A Love Story is an enchanting novel that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sensation. Angel, a young photographer, comes home from a night of carousing to find a group of drunken teenagers in the courtyard of his apartment building, taunting a wounded, helpless young troll. He takes it in, not suspecting the dramatic consequences of this decision. What does one do with a troll in the city? As the troll's presence influences Angel's life in ways he could never have predicted, it becomes clear that the creature is the familiar of man's most forbidden feelings. A novel of sparkling originality, Troll is a wry, beguiling story of nature and man's relationship to wild things, and of the dark power of the wildness in ourselves.
  • 诸天之画

    诸天之画

    这里的琴师,能一曲离殇屠仙戮魔!这里的棋师,能一副棋局逆转天地!这里的儒者,能一句圣言停滞时空!这里的画师,能一画招漫天神兽,唤九幽凶魔,创万世之不朽!
  • 八零年代进城记

    八零年代进城记

    穿成八十年代小萝莉,看她怎么带上父母进城讨生计
  • 把酒不言欢

    把酒不言欢

    “烟花散尽人将去,把酒言欢再十年”洛言欢这十年其实过得十分如意,蒋大公子一手包揽了报仇重任,自己每天只需要吃吃喝喝发发呆就可以了。唯一不那么如意的地方,便是洛言欢觉得蒋大公子似乎总是想做她的爹?我把你当兄长,你却想做我的爹?一直以为洛言欢和自己两情相悦的蒋大公子在得知她的想法后,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