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0200000009

第9章 生死一线间(2)

除了宗教的聚会,医院的办公区也是他们喜欢聚集的场所,甚至下了班也不走,就聚在办公区聊天,同时等待着由政府配送的只有医院才有的那顿免费的午餐。说来让人心酸,因为无处不在的贫困,塞国人一天最多吃两顿饭,有的家庭甚至一天就吃一顿饭,所以医院的免费午餐就显得格外重要。免费午餐甚至还吸引来许多无关的社会人员。后来,一些无国界医生组织的人员慕名来留观中心参观,也没有正式申请,自行进入,也是长时间滞留不去,一时间办公区里人来人往,几乎成了自由市场。

这时候,一位世卫组织官员的到来,给医疗队提了个醒。

到塞国后,医疗队员们实行封闭式管理,工作之后回到住地,队员们各居一室,跟外界也没有交往。在秦恩强的建议下,医疗队还实行强制性体温检测,早晚各一次,然后各自发布在微信群里。因为我们不能保证自己不会感染,因为我们在病区,在一线。这个制度一直持续到医疗队回国。

那么塞方人员呢?

这天,这位世卫组织官员到留观中心来参观,参观结束的时候他向秦恩强提了一个问题,他说:你们怎么监测他们?

他指的是塞方的护理人员。

秦恩强说:测体温,询问症状。

世卫官员沉吟了一下,说:还差一点,你们询问他们的流行病史吗?

就是说这些塞方人员家里有没有得埃博拉的,他有没有参加过埃博拉逝者的葬礼,他生活的环境有没有危险因素?

哟!秦恩强像被人猛击一掌,豁然警醒。这项内容之前并没有进人他们的监测范围。他立刻向医疗队做了报告,从即曰起将这项内容也纳入监测。

秦恩强忽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还只是留观中心的工作人员,那么这些每天聚集在办公区的外来人员里会不会有埃博拉病毒携带者?他们之前有没有接触过埃博拉病人?因为办公区是清洁区,医护人员在此工作是不穿防护服的,像这样人来人往,难免会有近距离接触甚至直接的身体接触,只要有一个人、一个角落发生感染,整个留观中心就有可能全盘失控。

秦恩强的担心立刻在李进那里得到了共鸣。第二天一上班,就对办公区进行了“清场”,要求塞方护理人员下班后必须离开医院,不到上班时间也不能提早进人医院,社会人员更是不得擅自进入医院。并对清洁区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同时在门卫处设立体温检测制度和出入证制度,出人人员必须持有相关证件,体温在38度以下方可准许进入医院。

好险哪!

当一切就绪之后,秦恩强和李进不约而同地长吁了一口气,真正是步步惊心啊。所幸什么都没有发生,否则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自此,医疗队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防护理念:“清洁区比污染区更危险。”道理很简单,因为在污染区,你知道病人在哪,病毒在哪,你会有意识地防范。但是清洁区如果受到污染的话,你可能不知道,你不知道病毒在哪,那么任何一个无意识的动作都有可能使你招致感染。所以,清洁区必须每天例行消毒,而且要重点消毒。

“清洁区比污染区更危险”和之前提出的“脱防护服比穿防护服更重要”,后来一并被确立为埃博拉防护工作的两个重要原则,得到了当时在塞国抗击埃博拉的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和借鉴。

事实上,医疗队在办公区实行的“新政”,对塞方的护理人员在情感上是有伤害的,就连医疗队自己的队员出于一种善良的心愿也有些不忍,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过分?毕竟一顿温饱的午餐对于贫困饥饿的人来说,往往具有非凡的意义。

但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立刻打消了人们的疑虑。

用秦恩强的话说:这时候出了一件事,把塞方的护士吓坏了。

塞国卫生部有一位协调官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他的职责是负责协调塞国和外国所有留观中心的各项事宜。这个协调官非常敬业,为了及时掌握情况,他会轮流到每个留观中心去工作几天,而且是像一个普通的医生那样进病房工作的。凡是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都对他赞不绝口。就是这样一个塞国政府的高级官员,一个优秀的医生,防护意识却十分淡薄,他甚至会在病房工作了两个小时之后,在没有做任何消毒处理的情况下,就当着众人的面,用污染的手穿过防护屏去摸内层的口罩。几天之后,卡努院长传来了他的死讯。

这件意外的事,震动了整个塞国的抗埃一线,震惊了在塞工作的来自世界各国的医护人员。

塞方的护士们吓坏了,卡努院长和艾丽丝护士长也吓坏了,而李进、秦恩强他们唯有痛惜。秦恩强说,他不只是用污染的手摸了一下口罩,他在防护的各个环节都犯了错误。

不管怎样,有一点毫无疑问,协调官是死于防护意识严重欠缺,死于违反操作规程,死于塞国人随意潦草和散漫的习性。

秦恩强告诉我,当时“协调官现象”在弗里敦普遍存在。刚到塞国时,医疗队到一个英国的留观中心参观取经,秦恩强是这样跟我描述的:你看人家那医生,也没有什么防护就和病人一起走来走去,一帮人围在那儿,该怎么交流还怎么交流,我看着心里都发慌。当时我就说,我们不能这样,我们别这样做。

有一次,秦恩强带着世卫组织的官员和一些外国专家到塞中友好医院参观,秦恩强把医疗队的防护理念、流程和工作模式做了介绍,其中特别强调了脱防护服的重要性,结果出来的时候,秦恩强还没怎么脱呢,人家一众人等已经脱完了。

脱得太糙了!秦恩强说。我一再跟他们说别着急,跟着我脱,可是不行,都脱得太糙了,有些人超级自信。

在那一段时间里,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古巴的医护人员先后都出现了散发的感染。

协调官之死是一个教训,对所有人的教训,尤其是对塞方护理人员的教训,人们在默默地接受和消化着这个教训,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只是它的代价也太过沉重了。

热,极度湿热,汗如雨下,憋闷,头疼,呼吸困难,窒息,虚脱……所有这些词汇描述的是在同一种状态下人体的感觉:穿戴上全套防护装备时的感觉。

防护装备从头到脚是11件。依次是帽子、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连体防水隔离服、外层防护衣、两副手套、鞋套、橡胶防水靴,加上一套贴身内衣队员们称它为“二道防。

11件防护装备环环相扣,层层叠加,将队员们身体的每一寸肌肤包裹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

因为会大量出汗,所以每次进入病房前不管渴不渴,队员们都要强迫自己喝大量的水。其实从开始穿上第一层防护服的时候,人就已经开始出汗了,这个过程要一直持续到他们完成工作走出病区脱下防护服为止。

央视《军情解码》做了一期解放军医疗队的专题节目,有一段关于医疗队员工作状态的描述十分生动:

在塞拉利昂的这段日子,正是当地要逐渐热起来的时候,户外温度经常达到32度,而套在几乎与外界隔绝的防护服里,防护服内温度会达到47到50度,穿着层层防护服在病房里工作,按照惯例,一般在40分钟左右,可每个医护人员都在病房中坚持一个小时以上,更有的队员在里面持续工作近两个小时。

那么,在47到50度的环境中工作,队员们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进入病房后,医疗队员们在厚重的防护用具包裹下,平时很简单的动作都显得很费力。大家要时刻注意保持勾速工作状态,这不仅是为了节省体力的需要,还是防护的需要,避免因动作幅度过大出现皮肤暴露而被感染的危险。尽管如此,队员们的衣服很快就湿透了,护目镜也随之模糊起来。呼吸加快,缺氧,憋闷的现象出现,队员们要在身体能够承受的有限时间内,完成对病人的问诊、观察、生命体征采集、药物发放等诊疗工作。这些平时医护人员得心应手的工作,在穿着11件防护用具,在30多度高温的情况下,显得异常艰难。

再来看队员们怎么说。

有一次,一个队员摘下面罩时,她脸上的每一个毛孔都顶着一颗汗珠,那些汗珠晶莹剔透仿佛镶在脸上一样。贴身穿的“二道防线”都能拧出水来,一脱掉靴子,里面沉积的汗水哗地洒了一地。由于长时间汗水的侵蚀,加上护目镜的压力,当他们脱下面罩和护目镜时,面容都有些变形了。因为长时间的持续出汗,队员们从病房出来第一件事,也是喝水,大量地喝水,以缓解身体的脱水状态,有时甚至能一口气喝掉三瓶矿泉水。

负责监工改造病房的李志伟主任说:防护服不透风也不透水,那么热的天气,一戴上口罩和面屏就呼吸困难,稍微动一动就气喘。在病房一个半小时已经是体力极限了。穿戴着这么多东西,不要说干复杂的事情,就是拧一颗螺丝钉也费很大力气。有一次病房的门坏了,我们去修门,呼出的水汽凝在面屏上,什么都看不见,又不能用手去擦,只能减慢呼吸让水汽自己慢慢干。越着急就越看不见,减慢呼吸又喘不过气来,只能强忍着。脱防护服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同事的脸已经变成紫色,全身都被汗水浸透,几乎是用尽最后的力气才能把防护服脱掉。

队长李进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像在国内一样查房治病,后来发现几个小时都做不完。有些体力差一点的队员中间不得不出去休息一下,然后还得花几十分钟穿脱防护服再进去。所以后来我们就一起研究了新流程,把所有不穿防护服就能做的工作都留在外面做好,再进病房。

出了病房之后,队员们还要经过0.5%的含氯溶液喷淋消毒,因为长期大量接触高浓度的消毒液,许多队员身上都出现了过敏性的红疹,迟迟难以消退……如此种种,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一种酷刑了,一种你甚至不需要亲身体验,只要想象一下,就能感同身受的酷刑,而这其中的精神价值和意义又岂是一个“技术问题”这样简单的词汇所能承载的呢?

队员们都知道,自从到了塞拉利昂,防控组组长贾红军的睡眠就成了大问题,他老是睡不好觉,有时整夜整夜地睡不着,实在没办法就吃安眠药。其实,在塞拉利昂睡不好觉的不只是贾红军,差不多大部分队员睡眠都出了问题,每天晚上都要靠安眠药才能人睡,而且用的都是那种药力很强很强的安眠药。可他们中大多数人都还那么年轻,好多人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服用安眠药……然而,队员们在病房里工作的时间却越来越长了。

每天晚上李进睡觉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确认在留观中心值班的医护人员是否已经从病房出来了,如果没出来他的心就一直悬着放不下来,他就会一遍遍地打电话催促,直到队员们出来为止。

防控组组长贾红军有一个著名的公式,在医疗队里尽人皆知:

31-1=0,0+0=100

意思是说,我们自己的31名队员只要有一个人感染就是0分;我们自己队员和塞方人员都做到零感染,就是100分。

在塞国首都弗里敦,共有20多家本地和世界各国援建的留观中心、治疗中心。在那段时间里,在塞拉利昂参加救援的各国及本地医护人员总共有128人感染,102人不幸去世,死亡率高达70%。而我们解放军首批援塞医疗队,在创下了“日均收治病人最多,日均在院病人最多”两项记录的同时,还创造了另一个奇迹,那就是中塞双方医护人员零感染,也是塞拉利昂做到零感染的两家大型诊疗中心之一。

在塞拉利昂,解放军医疗队是名副其实的抗埃勇士!而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就在改造病房的时候,医疗队不仅预留了一个缓冲区,还预留了一个第四病区,这个病区是医疗队准备留给自己队员的,但是那悲壮的一幕始终没有发生,直到医疗队全体凯旋,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第四病区就像一个静止的符号,无声地伫立在西非洲、伫立在大西洋的海岸边,向世界昭示着中国军人的勇气和智慧。

同类推荐
  • 孤岛的诗歌

    孤岛的诗歌

    哪怕身处黑暗,死亡如影相随,无畏、美好和善良也会带来希望,如峭壁上的花朵,像孤岛上的诗歌,用微弱的光亮,驱散无边的寒意。1954年,13岁的弗兰克·戈尔德跟随父母来到了澳大利亚,远离了战火中的匈牙利。然而,新人生即将到来之时,弗兰克却患上了脊髓灰质炎,连走路都成了一种奢望。他被送到名为黄金时代的儿童脊髓灰质炎疗养院接受治疗,那是一个仿佛脱离现实世界的孤岛,孩子们像受伤的小动物一样被扔在这里,各自舔舐自己的伤口,不安而迫切地期盼着回归从前的生活。弗兰克也是如此,他尖锐而孤独,喜欢思考、讨厌规则,黄金时代如囚笼般困住了他的身体和他的心。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艾尔莎,一切都变了,爱、欲望……
  • 爱马传奇:拯救稀有马群

    爱马传奇:拯救稀有马群

    行走在灭绝边缘的动人故事!数千年来,马一直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在中国,马象征着勇气和成功。从出现在亚洲草原的第一匹野马到纯血赛马,从体型娇小的阿根廷法拉贝拉马到雄壮的英格兰夏尔马,马类品种各异姿态纷呈。然而当世界逐渐步入机械化与自动化,马类开始衰亡。所幸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执着献身于保护稀有马类种群。从蒙古到爱尔兰,从印度到美国西部,本书正是讲述了这群爱马人的动人故事。
  • 白面孔

    白面孔

    本书为萧红散文合集。有《天空的点缀》《祖父死了的时候》《孤独的生活》等,囊括了1936年版《商业街》、1940年版《萧红散文》等散文集中几乎全部文章,并收入萧红纪念鲁迅的《记忆中的鲁迅先生》等。“只有散文,才是生活的真实面孔。”
  • 国学大讲堂

    国学大讲堂

    《国学大讲堂》是这样一把神奇的“金钥匙”,不论是在夜深人静的书桌前,还是孩童追逐的闹市中,随手一翻,就会轻松为你打开那扇沉重的大门,带你领略国学世界优美深厚的人文风光,穿越时间的阻隔走进老祖宗们的时代,聆听圣贤们的智慧之声,学习儒、道、佛、法、史、礼等中华传统经典,从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一书在手,就将历经千年的传统智慧尽收囊中。一卷在握,就能徜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里。
  • 生活的比喻

    生活的比喻

    生活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内心。畅销书作家、翻译家、摄影师陶立夏2018全新情感随笔集。生活里,都是隐喻。陶立夏用静谧的心,抒写隐喻背后的真实。这本书写给所有我在你生命里缺席的时刻。人生里总有想要放弃的时候,告别般挥手切断所有关联,不管它们是束缚也好,牵绊也好,温柔关怀也好。全部切断。于生活的细微处,留下独特的思考。神灵在微物之中,当我们能够潜心去观察,便能在这些小物或是泛着纸香的书中,找寻到自我。那些我们看过的书,遇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就像吃过的食物,给我们酸甜苦辣的滋味,最终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人生的答案,投射在生活的琐碎之处,又映照回我们的内心。
热门推荐
  • 砸回远古去种田

    砸回远古去种田

    人生一大快事莫过于苦尽甘来;但否极泰来时死翘是个什么鬼?前一秒,她还在悠哉补觉,后一秒,飞机撞鸟……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只是个以现世消失为代价的穿越梗!可穿到这鸟不拉屎的远古时代是几个意思?=-=-=-=-=-=-=-=-=-=-=-=尹沙承认,自个的确是撞了掉屎坑的霉运,然而让她直接砸在某个野人身上真的好吗?尤其这野人凶神恶煞差点将她扼杀在起点!……不就穿个越,有必要开启多灾多难模式吗?逃命——被抓——解救——继续被抓——你特么在玩土著逗傻冒?老天也真是瞎了眼,当初怎么就没把你给砸死呢?!=-=-=-=-=-=-=-=-=-=-=-=作为野外生存力为0的智障,你有什么想法不?尹沙:……干脆就让我跟飞机抱团被鸟撞死吧!=-=-=-=-=-=-=-=-=-=-=-=【加摩情动篇】月夜。心不甘情不愿跟着那身形魁梧的野人在林子某一处落脚,尹沙心塞塞。打从晨时遇见这货开始,她便是各种避坑落井,兜兜转转遭了一整天罪后,在“地球是圆的”真理下,最终她还是跟他猿粪再见!而此刻,那货正一边烤着手上的东西,一边若有所思瞄着她,神色不明。缩在那货身侧,尹沙胆战心惊,生怕他陡发不爽连带着把她也给烤了。就在她神经抽紧到濒临崩溃时,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伴随着某种怪异触碰从腿上传来,尹沙哆嗦着低了头去,只一眼便惊得条件反射跳了起来,直蹦向那魁梧野男人……至此,悲剧诞生!——直接扑倒那壮硕男人还不算,她还好死不死地坐在了他的胸腹间……尹沙石化。那野男人则是未动分毫,就着躺倒的姿势定定看她,一双异常好看的冷冽黑眸第一次在她的眼中旖旎成一片柔和水光。尹沙有些懵,那野男人却回了神,兀自伸了一双健硕手臂来,难得轻柔地拢着她的腰,将她扶起了身。末了,他指了指自己,对她轻语:“加摩。”=-=-=-=-=-=-=-=-=-=-=-=◆【本文甜宠1V1,内容纯属杜撰,考据党口下留情】
  • 爱到深处自然萌

    爱到深处自然萌

    [日更四千]如果两个人相遇,注定只为了在一起,那么我想我一定会好好爱她。比如我遇到了唐果,我就想占为己有,不因为什么,只因为她比糖果还要甜。而且遇见她时,在很小的时候就碰到了,如今碰见,可能是巧合吧。“宋医生,宋医生,我要拔牙啊!”“稍等,唐小姐。”
  • 石田法薰禅师语录

    石田法薰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之咸鱼修真者

    都市之咸鱼修真者

    姜泽没什么远大志向,成为修真者后,也只是想凭借自身能力赚点小钱,然后安静的做一条咸鱼,但生活总是有些意外,推着他一点点的踏足另一种世界。修真者、妖怪、鬼魂、魔一系列怪异事物慢慢出现......(本文没有装B打脸桥段,慎入)
  • 文怀沙老及五种人

    文怀沙老及五种人

    李辉一石激起千层浪,他后来表示了一种担忧,怕自己一番良苦用心仅仅触发了一场媒体的狂欢,情绪的烟花把天空渲染得惊红骇绿,转眼化作一地纸屑尘埃,清洁车过后,世界依然故我。这其实是过虑,民众的情绪是一种原始而实在的社会动力,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前提。这次网络上无数不假辞色的片言只语所汇聚成的民意,对日益腐恶的士林风气表达了愤懑,对越发没样的文化精英提出了警告,意义不可谓小。而且,它再一次见证了中国民众这些年通过网络这个新天地表达自我、参与社会、改造中国的洪波巨澜。当然,李辉希望公众的关注不局限于具体的人、事,而应升格为对现实和历史的深入思考,这我非常赞同。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09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09短篇小说卷

    这里其实就涉及了我们编选这套书的目的。我认为,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既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又更是一个当代化的过程。文学的经典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它需要当代人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文学的经典不是由某一个“权威”命名的,而是由一个时代所有的阅读者共同命名的,可以说,每一个阅读者都是一个命名者,他都有命名的“权力”。而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或一个文学出版者,参与当代文学的进程,参与当代文学经典的筛选、淘洗和确立过程,正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 白莲掉马日常

    白莲掉马日常

    乔小小从没想过自己会得到报应,这是每一任前任在分手时会对她说的话,直到报应来得时候,她还在想这一次分得有点早了。
  • 玄霜掌上录

    玄霜掌上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沙漏1

    沙漏1

    《沙漏》讲述女生莫醒醒,患有交替性暴食厌食症。母亲在醒醒幼年时为救一个男孩而牺牲,这个破碎的家庭从此再难有欢笑声。自幼顶着“英雄的女儿”称号长大的醒醒,拥有着女生敏感脆弱的天性,每当精神受刺激就会发病,在众人背后吃下惊人数量的食物。这个秘密被同学米砂意外知晓后,两个少女的友情迅猛发展,醒醒在米砂身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友谊和安慰…… 而后,她又认识了米砂心仪的男孩路理。当醒醒决定重新开始时,却又发现了关于母亲的惊天大秘密。母亲、路理、米砂,她身边的人似乎都有着极其微妙的联系。
  • 落花不再上枝头

    落花不再上枝头

    沐王府养女代替嫡女入宫选妃,后成为成为太子妃。助三贬三立太子终登帝座,却被妹妹夺后位,毁容。而丈夫听信妹妹谗言陷害她胎死腹中。历时边塞大军压境,直夺皇城,眼看江山不保,一把火烧掉皇城,弃城逃跑,却不曾救出芳华园里的她。她恨,她怒,她发誓如若身不死,定要他们血债血偿,让他大梁断子绝孙。命运罔顾,她被救下,后夺人性命,只为活下--“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