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7300000044

第44章 702疑问(2)

几小时后天亮,星期天的太阳升起于东方,钟昭死讯正式通知其夫人。钟夫人赶到县城,钟昭的遗体已经做过简单清理,暂藏于县殡仪馆的冷藏冰柜中。

其妻情绪冲动,难以自持:“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有关领导相继赶来劝慰,保证尽快搞清情况,请钟夫人节哀顺变。

这天上午有两个人相继投案自首。

于事故现场逃逸的大货车司机跑到市交警支队投案,称自己不是肇事逃逸,是一时慌张,糊里糊涂,慌不择路。肇事者不是他,是警车司机,货车车身的撞痕可以验证,如果是他肇事撞人,货车车头必定有伤,但是他的车头完好,伤在车厢前部,表明是人家撞他。当时他一看交警的车翻在地上,心里害怕极了,跑离现场后越想越怕,所以到市交警大队投案自首。

另一位投案自首者最让人意外,是一个小货车驾驶员。钟昭一行三人在老鸦坡出事后十几分钟,该自首者开着自己的小货车经过事故现场,他把车停在一旁,下车查看究竟,后边忽然传出喇叭声,另有一辆轿车快速从坡下拱上来,自首者赶紧爬上自己的车,一踩油门离去。这个自首者应当是事故之后第一个到达现场者,他应当及时向警方报告自己发现的情况,但是他一声不吭。现在他忽然跑出来自首,强调自己只是路过者,并不是肇事者,警车在他到达之前已经出事,不要怀疑他。

经过事故现场而未报告,并不涉嫌犯法,此人又何必要出来自首?因为他听到了一些传闻,知道那场事故非同一般,除了警车被撞,里边还死了一个做官的,这种事肯定会查的,凡沾上边的都脱不了干系。他离开现场时,后头追来一辆小轿车,小轿车上的人一定看到他的车牌了,因而与其等警察上门,不如他自己投案。

这个人之所以需要投案,因为他在事故现场捡了点便宜。他在下车查看时,脚下踩到一个石块,仔细看看却不是石块,是一部手机,他捡了那手机。回过头他看到地上黑糊糊还有一块小桌板,捡起来看看不是小桌板,是个密码箱。密码箱不大,却很结实,被从车里甩出来,撞到山崖又摔在路上,边角受到损伤,却没摔开。他把该密码箱也拎走了,丢在小货车的车斗拉回家,回家后他还设法把密码箱弄开。

经查,自首者上交的手机是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郭水龙的用品,它已经在车祸中摔坏。自首者上交的密码箱来历不明,里边装有五万元人民币。

自首者咬定只有这些钱,他知道这种钱一分钱都拿不走,因为警车里摔死的那个人不是普通百姓,警察肯定会一查到底,所以他把钱如数上交,权当自己无效劳动,这个便宜真叫白捡,眼下别给自己找麻烦就好。

这笔钱让星期日午夜二时事件备受关注。

2

我把这起事件称为“702疑问”,这是一种私人提法,出自个人原因,与公共部门对外正式公布的口径无关。

所谓“702疑问”的命名依据主要有两条,一是时间,事件发生于星期天午夜二时,星期天可视为一周第七日也就是人们开玩笑所称的“星期七”,凌晨二时即为当天的2时,可简称为702。另一条依据是其清晰度,这个事件存在若干看上去不太清楚,让人感到可疑,有待解答之处,该解答与我相关。

有一件事需要在疑问解答前先行处理,这就是死者的遗体。本事件中一共产生两具遗体,女尸有些特殊情况,先不说她,钟昭这具尸体比较重要,在确定身份和直接死因之后,应当尽快办理后事,用大家熟知的说法,叫“入土为安”。古时候实行土葬,死人不入土就会发臭,气味很不好。如今实行火葬,同时发明有大型冰柜存放死者遗体,想藏多久藏多久,气味已经不成为问题,但是成本高昂,而且不是上策。人肉并非食物,冷藏死人既无谓耗电,还容易节外生枝产生其他问题,所以应尽快处理,先让死者入土为安,再来解疑。

钟昭的遗体于四天之后,也就是星期三上午火化。按照目前惯例,其葬礼被称为“遗体告别仪式”,我以相关部门人士,以死者生前故旧的身份参加了仪式。钟昭为在任县委副书记,他的葬礼规格与其身份相称,市里所有领导都送了花圈,数位重要领导到场参加仪式,告别仪式由该县县长主持,县委书记亲自介绍生平。我注意到该生平介绍措辞谨慎,却也相当巧妙,在谈到钟昭死因时,说他是因公参加文化与经贸活动,连夜赶回县城处理突发事件,途中不幸遭遇车祸身亡。定性为因公,同时避开驾车肇事等敏感细节。如此处置可以理解,人已经死了,遗体准备拉去烧了,值此悲痛场合没必要过多计较。

葬礼程序依次完成,最后与遗体正式告别,参加葬礼人员排队依次从钟昭遗体边走过,三鞠躬,然后跟站在一侧的遗属握手致意。我注意到玻璃棺里的钟昭似乎变成了另一个人,不像与我相熟的那一位。究其原因,可能是他在车祸中破了相,殡仪馆化妆师费尽吃奶之力为之涂抹美化,希望死者以尽可能美好的形象告别世人,但是一不小心就把他变成了另一个人。遗体化妆师对钟昭的美化重点是他脸上的伤口,该长条伤口已经缝合,伤痕蜈蚣般爬在其右额与左上唇之间,断开其鼻梁,化妆师使尽浑身解数也很难将其彻底掩盖。这位化妆师对死者了解有限,否则说不定会突发奇想放过它,那么钟昭脸上就会有一条醒目的路线图蜿蜒,效果可能会好得多。这只是我的个人观感,估计很难为钟昭家人认同。钟的父母已经过世,他有一弟一妹,弟妹率其侄甥辈在现场哭哭啼啼,感情真切,但是他们并非主要人物。钟昭的岳父汪国华、妻子汪玲,以及钟昭正在读初中的儿子组成了第一亲属方阵,站在最突出位置。痛失爱婿的汪国华显得很悲痛,他垂首无语,却不失风度,他的手掌让我感觉温润,与平时握手时无异。突然成为寡妇的汪玲则表情麻木,她没掉泪,她的手掌冰凉。钟昭的儿子茫然失措,似乎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钟昭入土为安的第二天,领导给我打了个电话。

“李和,到我这里来一下。”

我去了副部长办公室。

“昨天你也去了?”他问我。

领导知道我跟钟昭是老相识,昨天领导也在场,他看到我了。

“外头有些说法,听说了吧?”他问。

我听说了。事情已经捅到网络上,我看到了其中一些帖子。

“省领导也看到了。”领导说,“已经决定你为主,具体负责这个事。”

什么事呢?钟昭事件的调查。用我私下里的话说,就是“702疑问”的破解,这件事归我了,于公于私,该任务我都必须承担。

钟昭的遗体已经顺利火化,从物理学层面看,这个人已经从人间消失,可算“入土”,却尚未“为安”。事实上,遗体之火化并不意味其他事情全部一笔勾销,钟昭死得比较突然,死亡的具体情节比较曲折,涉及的面比较宽,难免会引发外界注意。如今是信息时代,电话、短信、微博之类传播媒介和渠道一个比一个发达快捷,钟昭去世第三天也就是星期二上午,他的死讯就成了新闻被传播于网上,有人以“一官员离奇死亡”为题,在网络上提出质疑,追问钟昭半夜三更开警车是在干什么?县交警副大队长为什么不去开车?死于同一起车祸的妙龄女子到底怎么回事?最受热议的是那个密码箱,几乎所有发表议论网民都认为里边的钱肯定是贿金,车上的官员肯定涉嫌腐败。钟昭生前不过是本地一个县级副职官员,出了他那块地盘,除了我们这些“生平故旧”,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岂料死后一炮走红,从一个普通地方官员一跃而为网络名人,这让大家始料不及,也给我们增加了许多压力。事情已经引起上级领导关注,省里一个网络舆情部门把这件事登在简报中,省领导做了批示,要求本市认真对待,查清情况,回应质疑并反馈。市领导按照上级要求,决定从纪委、组织和政法几家抽人组成一个小组调查此事,组长由我们领导挂,具体事项要我协调。

我在本市干部监督室工作,为副主任。干部监督室是组织部一个内设科室,所处理的干部监督事务与纪委有所不同,各有侧重。我们室主任由副部长兼,日常工作主要交给我管。钟昭这件事涉及几个相关部门,领导考虑避免外界误解,以我们监督室为主调查较妥当,因此我就奉命领衔解答“702疑问”,这么说当然属于调侃。

我与钟昭是早年故旧,钟昭与我同龄,月份稍大一点,他毕业于警校,进市公安局后干刑警,业余兼做青年团工作。我本人在大学读文,毕业后通过考试进了团市委,工作中与钟昭有所接触,因而结识。当年有一次团委开会,本市各界青年领袖坐主席台,我和钟昭叨陪末座旁听,两人的位子正好相邻。会议期间我们偷偷讲话,交流各自情况,钟昭拿手比划,说从我们这里一直到主席台上,直线距离不过二十来米,这段距离其实很长,有的人可以走过去,有的人一辈子也走不到。能不能走过去要看机遇,也靠努力,努力不能盲目,心里要有一张路线图。

他的话让我印象很深。

钟昭干刑警搞破案,他干的那一行挺特别,让我免不了好奇。我打听他们平日里如何破案?他告诉我有的案子确实错综复杂,破案过程很有意思,但是他不会一直干那个,因为他的路线图不是那么画的。

当时钟昭已经显得老成持重,比我成熟,心里很明白,知道自己要些什么。他行事周到,话并不多,开会时碰上,有时就是笑笑,握个手,什么都没说,却能让人感觉不错。他跟我说的话比其他人要多,一来我在上级团委机关工作,二来我们背景差不多。我出自乡村,父母都在乡下小学教书,他是城里人,父母是城区小学老师,如钟昭所说,彼此背无大树,万事只靠自己,心得可以交流。每次碰上面,只要时间允许,他会给我讲一讲案子,交流心得,话题比较广泛。

有一次他问我:“知道汪玲吗?”

我当然知道。

“她怎么样?”

我说:“钟昭你得想清楚。”

他说他很清楚。

汪玲后来成了钟夫人,在此之前可算钟昭的领导。她比钟昭大两岁,早两年当警察,在市公安局办公室干机要,局团委书记。汪玲为人直爽,嗓门很大,笑起来哈哈哈,如钟昭自己形容,十公里外都听得见。她的长相比较一般,脸很长,身子矮胖,自然条件相对困难,但是她择偶标准很高,我们单位几位老团干都张罗过给她介绍对象,无一成功,因为她很挑。人家有资格挑选,她虽然模样不怎么样,背景却好,她的父亲汪国华时为市委常委、秘书长,本市一大人物。

汪玲看上钟昭了,钟昭比她年纪小,家境一般,人家并不计较。他俩其实不太般配,门户不对,外在形象差别也比较大。钟昭长得帅气,个头细长,有模有样,身上透着股聪明却又老成持重,很招女士喜欢,当年我们身边一些年轻女团干总在打听他,问小伙子找了没有?不少热心者为他牵过线,一一败落,因为钟昭也挺会挑。他脸上笑笑,心里有一套,自有要求,高不成低不就,如本地俗话所说,“没挑个青蛙,也没挑个蛤蟆”,结果让汪玲看上了,落入汪书记之手。

他问我汪玲怎么样?其实并不是让我说,是他自己要说。他告诉我汪玲的脾气挺大,这一点不奇怪,那种家庭娇生惯养,自然弄成这样。这个可以克服,不怕。汪玲长相不尽如人意,比较勉强,这一点可惜。有什么办法?她父亲汪国华就是那个矮胖模样,要怪只能怪她老爸,不好怪她。要是长得好一点,恐怕等不到这个时候,早被人家牵走了。说起来模样好坏没什么了不起,眼睛一闭都一样。

我问他:“要那么勉强吗?”

他笑笑:“老弟,咱们这种人机会不多。”

于是他就成了汪玲的丈夫、汪国华的女婿。敢于接受挑战,克服困难,勇挑重担总是会有回报。钟昭娶了汪玲之后一帆风顺,几年一个台阶,雨后春笋一般节节拔高,先在市公安局提任副科长,不久派到分局当副局长,几年后调到另一个县当公安局政委,而后不当警察了,调任县政法委书记,去省里挂一年职,回来后升为县委副书记,一步一个脚印,在他的路线图上奋勇前进。

跟他比我自愧不如。身处眼下这种环境,心里难免会有想法,也知道自己得做些什么,但是基本上得过且过,随遇而安,缺乏明确计划,没有清晰目标,我这种人能够走到今天,领衔探讨“702疑问”,想来真是有点奇怪,老天爷实在太关照了。当年我在团干位子上一直干到不能再干之时,就是说我的年纪已经不再可以混迹青年队伍,必须走人,这才转岗到了组织部。组织部管干部,很多人想去去不成,怎么会有我这种人的机会?因为我在当团干期间埋头苦干,号称“一大笔”,单位里的大材料基本由我包干。写材料看似堆砌文字,实为重体力活,平时要知道收集资料,时候一到脑子里要有东西,笔要出得了水,加班加点、突击作业是常事,躲得开的人都想躲,很少有人愿意一直干那个。我因为没有其他本事,自觉吃苦耐劳,其他的不敢奢求,以“一大笔”为荣,结果被组织部领导看上了,人家那里的研究室恰好需要笔手,于是我顺利转岗,写了几年材料,而后调到干部监督室。

同类推荐
  • 彩色面纱

    彩色面纱

    容貌娇美而又爱慕虚荣的英国女子凯蒂,接受了生性孤僻的医生瓦尔特的求婚,随瓦尔特远赴神秘的东方殖民地——香港。瓦尔特发现妻子不忠后开始了奇特而可怕的报复计划:凯蒂必须随他前往遥远的中国内地,平息一场霍乱瘟疫。……在爱情、背叛与死亡的漩涡中挣扎的凯蒂,终将生活的面纱从她的眼前渐渐揭去,从此踏上了不悔的精神成长之路。《彩色面纱》是毛姆最具争议的作品,同名电影好评如潮。
  • 最慢的是活着

    最慢的是活着

    小说用第一人称,回忆自己与奶奶的点点滴滴。奶奶重男轻女思想的桎梏,导致主人公从小就对奶奶充满抵触与偏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似乎在重走奶奶的路,也渐渐理解了奶奶对生活的执着,两人相互不喜欢却又相依为命。最终在奶奶去世时候,她彻底原谅奶奶,面对周而复始的生活。
  • 安定团结

    安定团结

    安小刚是打出租车去宾馆的。宾馆不远,三公里路,起价五元,是安小刚日工资的百分之一。但是,就是这百分之一,安小刚一般情况下也是不会轻易出手的。不过,今天安小刚的心情好,加上同学定远行的电话催命似的让他感觉只有出租车的速度才可以适应当下的心情。于是,看看时间过了上午十一点四十,他连忙穿好衣服小跑着从家里出来拦车。安小刚今天要去参加同事定远行孩子的十二岁生日宴会。出租车行驶在前往宾馆的街上,车速不是太快,因为这是安小刚所在山城一条最重要的街,路面不宽却好车不少,桑塔纳、现代抬头就能看到一辆,宝马、奥迪、奔驰也会间或飘来一辆,彰显着小城人民的富足。
  • 人性的枷锁(全两册)

    人性的枷锁(全两册)

    《人性的枷锁》是毛姆的长篇半自传体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于1915年出版,作品尽管在批评界有所争议,但出版后便长印不衰,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也被翻拍成影视作品。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了主人公菲利普前半生的迷惘、探索、失望、挫折和痛苦。作品的主题是命运羁绊之下的人性的自由。
  • 天鹅洲Ⅱ

    天鹅洲Ⅱ

    《天鹅洲》是续《故河口物语》后的一部小说。鹿女作为那群拓荒者的后代,源乘了她的父辈们的品质,继续奋战在那座村庄上。在天鹅洲开了米厂,酒厂,养猪厂,发展拥有中国农村现代一体化生产线。历尽了无论身体还是心理的艰辛与磨难。最终在此家大业大,辉煌腾达。它不仅是一座村庄的变迁史,更是一部中国农民的心理变迁史。
热门推荐
  • 90后为梦而狂

    90后为梦而狂

    父亲的一句话,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歌手。一个注定一生都无法得到身体自由的人,却活出了别样的精彩。一个女孩,在爱情和梦想面前,她坚定的选择后者。就算被全世界所抛弃,她也不曾后悔。梦想本为空,只看如何做。成功只有定义不同,没有结果不同。坚持与放弃,不管如何选,只要不后悔,一切就都是最好的安排。愿你我,无悔青春。别人眼中的白日梦,做成真的。用事实堵上所有人的嘴。
  • 党的好干部

    党的好干部

    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 女王降临请接驾

    女王降临请接驾

    莫太太勾着莫先生的下巴,调戏道,“同学,我有场恋爱想和你谈一下?”莫先生摇头,“我妈妈不让我谈恋爱。”莫太太捧着莫先生的脸颊,深情开口,“那我们直接结婚好不好?”莫先生把莫太太揽入怀中,“明天上午九点,民证局门口不见不散。”“莫先生,余生请多多指教。”“莫太太,余生请多多指教。”
  • 罗特小说集4:无尽的逃亡

    罗特小说集4:无尽的逃亡

    《无尽的逃亡》是罗特早期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佟达是奥地利军队中尉,在世界大战中被俄国人俘虏,被波兰人救出后在西伯利亚偏远农庄待到战争结束。他在试图取道乌克兰回到维也纳的途中,因受伤被救而成为苏联红军的一员。佟达经历了苏维埃建立之初的战争与和平,在与娜塔莎和阿尔雅的爱情结束之后,重新返回维也纳,寻找未婚妻伊蕾妮。此时欧洲的一切已与往日不同,他再也无法用从前的目光和态度来融入旧日生活。小说展现了欧洲年轻一代在战争之后的迷茫与失落,在时代大变革的背景下,冷静深刻地书写了个体的彷徨与思索。《草莓》属于罗特同时期的作品,以罗特式的精准笔墨,描述了欧洲东部一个小城的众生相,记录了现代工商业来临之前的旧世界的最后面貌。
  • 绝宠娇妻

    绝宠娇妻

    简悠,一个从小无父无母的孤儿,可是她从来没有自卑过,相反她每天还过着有滋有味的生活!直到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她开始逐一遇到在她生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四个男人!到底在这场爱情的游戏中谁才是她最后真正的归属?!夜靳,一个神秘组织的领头人物,又是一个世界级集团的神秘决策人,多重的身份却没有阻碍他们的认识…“悠悠,你难道不知道早在你“捡”我回家的时候,我就属于你了吗?”程司楠,他们在浪漫的国度相识,他一眼便钟情于她!他愿意用漫长的守候换取她的心,但是真能如他所愿吗?“你不爱我吗…没关系,我愿意等…等到你的心里可以容下我!”东方宸,叱咤整个欧洲军火界的黑道首领,霸道,肆虐是本性,可是又有谁看到他内心的孤独?“简悠,你,只能属于我,我是绝对不会放你走的!”滕子枫,一个豪门的花花公子,从来就不曾在哪个女人身上停留过脚步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小女人可以如此轻易就骗走他的心!“悠悠宝贝,从现在开始,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跟定你了!”本文绝对为宠文!一宠到底!没有虐心!喜欢宠文的亲亲要多多支持哦!如无特殊情况,本文周日至周五每日一更,周六每日两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的潜能刚刚开始

    你的潜能刚刚开始

    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这是上帝赋予每个人均等的能力,这是一本影响孩子一生励志成长的青少年读物,是兼优、品德高尚模范生必备天天进步手册。
  • 网王之与幸村的约定

    网王之与幸村的约定

    幸村精市我,来了。来到你生活的故乡。你,还记得吗?在你旁边的小小少女。(人物形象会崩塌)
  • 殷冬以致

    殷冬以致

    自小懒散的木冬以为能一辈子的悠闲自在,可谁知天降灾难摧毁了家园。木冬挑起了族中重任,带领众人前往松州寻安身之地。可一路哪有想象中的安全…
  • 刹那清欢

    刹那清欢

    当命运作弄我们的爱情时,你是否还会像最初时那样坚定地牵着我的手?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野草般倔强存在的少女,为了爱,收敛张扬、努力奋斗,所有的一切都只为能在百转千回的尽头,以最美好的姿态等待你。与【伤痛治愈系】白槿湖一起谈一场永不落幕的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