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800000058

第58章 视死忽如归(2)

杨阜上疏进谏,可谓“在其位,谋其政”,名正言顺。曹植给杨阜书信一封,称杨阜“盖有公辅之节,刚亮公直,正谏匪躬,亚乎汲黯之高风”。并在信中谈及当下各藩王之间,城府太深,各自为政;虚报瞒报,好大喜功;对百姓饥苦,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曹植以此剖析道:千百年来,官本位之所以盛行,是因官爵与权力连在一起,做了官就有地位,官做得越大,地位就越显赫,就有特殊的享受,就是人上人,就是福中福;做了官就有权,有了权就有势,有势就能霸占一切,横行一时;于是官逼民反,就出现一个个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乱局,进而导致国家动荡乃至王朝覆灭的悲剧。曹植提倡:做官只求不显,拒诱贪念——贪权、贪财、贪色。做最平民化的官,做百姓最拥戴的官,他最厌恶一些权贵达人那种“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作派。

杨阜看了曹植的书信,对其所言甚是赞同。他一向对曹植十分欣赏,曾建议邯郸淳向曹操推举曹植为太子。对于曹植的遭遇,杨阜深感同情。于是他又上书曹睿,略陈用贤不避亲之大义,不用说曹家直亲,就是九族亲戚,只要是贤能良才,就要招纳任用。就怕本不是可用之才的亲戚族属一概任用。该用的不用,不该用的瞎用,这是最糟糕的事情。

当然,杨阜在谈及用人上,并没有直点曹植。曹睿看了杨阜的上书,又该作何感想?他会不会从文中听到皇叔的呼唤?又该怎样考虑启用这位皇叔呢?

太和二年(228)四月,诸葛亮西出祁山,挥师伐魏;孙权也随之呼应,调兵进攻合肥新城。曹睿先后用曹真、司马懿镇守关中,抵御诸葛亮;用满宠镇守淮南,对峙孙权。而辽东鲜卑族人虽归附曹魏,但却时有骚动。曹魏王朝在看似强盛的风景下危机四伏。

年少气盛的魏明帝看来是要施展一下文治武功了。首次出战,他就来个御驾亲征,挥兵长安,到第一线指挥作战,誓与诸葛亮较量一番。

不久,一个令人震惊的噩讯在洛阳城炸开:魏明帝驾崩!

噩耗传来,自太皇太后到满朝公卿,大为慌恐。其噩讯言之凿凿:明帝不幸染瘟疾而亡。

一国无首,那还了得,必须尽快拥立一位新皇帝。那么找谁来坐皇帝位呢?群臣商议的结果是,只有雍丘王曹植最适合。于是向太皇太后禀报,卞后当即同意。速派御骑使前往雍丘接曹植赴京登位。

正当群臣准备迎接曹植入主皇宫之时,曹睿却安然无恙地从长安返回洛阳。原来皇帝驾崩的消息,竟是讹传。

一场虚惊。曹植再次落空。

曹睿不动声色,私下观察众人的反应。卞后见到曹睿悲喜交集,要曹睿下令追查传谣者。曹睿倒显得大度:“天下皆言,将何所谁?”是啊,到处都在传,能查出谁是传谣者呢?

此谣造得颇为蹊跷,一个堂堂曹魏帝国的皇上突然驾崩,居然满朝百官置信不疑,那传讹者决非来自民间。并且不是一般的谣传,而是如此恶毒、一语破命的弥天大谎,其犯上之罪,谁敢担当?显然是“高人”为明帝出此毒策,或者是曹睿自己正是谣言的制造者。也许他想借此窥视众臣对他的态度?也许他想知道谁最有可能是威胁他皇位的窃取者?在他看来,为王者,何物最重?江山?社稷?百姓?不,都不是,是王位!一个王者,若是连自己的王位都护不住,如何护得了天下?

这场小闹剧的导演者不管出自怎样的目的,它所产生的效果至少说明:作为皇叔的曹植在朝中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众臣没有忘记他;据《魏志本传》所载“从驾群臣迎立雍丘王植”的情景看,纵然你明帝猝然驾崩也没什么可忧惧的,随时有现成的接替者,他就是众所拥戴的皇叔;既然这位皇叔还健在,家族内部的恩怨争斗就不会歇息,就存在皇权皇位倾覆的可能性,这在曹睿看来是一个警示。

曹植当了一回即将登基的皇帝。那一刻,不难想象他内心澎湃着怎样的激动和满足——尽管旋即失落,那毕竟只是一个讹传引起的波澜。就像当年曹彰要他即位一样,机会来了,很快又走了,是从他“仁让”的指缝间溜走的。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只是一场虚拟的游戏,是一次“伪机会”,甚或是一个陷阱。

即便如此,曹植也大受鼓舞,朝中有那么多僚臣没有忘掉他。他的内心就像沐浴甘霖的旱田,渴望滋润——他专意写下一篇《喜雨诗》表达自己的心情:“天覆何弥广,苞育此群生。弃之必憔悴,惠之则滋荣。庆云从北来,郁述西南征。时雨中夜降,长雷周我廷。嘉种盈膏壤,登秋毕有成。”

当龟裂的心田被美好的憧憬所润泽,曹氏家族的荣誉感,建功立业的使命感又使他精神抖擞起来:一切或许还来得及,一切都无须再等待。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就像深闺中的妙龄女子亟待出嫁,就像失宠的怨妇渴望再蒙旧恩,就像整装待发的将士拔营远征。

经过了建安时期放纵的公子生活,又亲历了惶惶不可终日的黄初几年的磨难,这时的曹植强烈的参政辅政“戮力上国”的愿望瞬间爆发出来。然而,这个谣传使曹睿对曹植更加猜忌。忠而见疑,有口难辩,曹植在不安和忧愤之中,不由想起历史上周公以叔父之尊辅佐成王的故事。于是他在《怨歌行》一诗中写道:“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待罪居东国,泫涕常流连……”这正是他当时心境的真诚表达。是啊,当年周公也曾被流言诽谤,恐惧待罪,后来成王打开金縢[60]见到周公祈祷求代武王去死的简策,终于了解到周公的忠贞。而他曹植的冤屈何日才能得到申雪呢?“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怀古伤今,他越发感到痛苦和寂寞。

接着他在《当事君行》中直言自己“百心可事一君”的忠诚;他在《仁孝论》中提出“孝者施近,仁者及远”的君子风范,欲借仁孝之道打动明帝,察其忠贞不二的道德操守。并希望在大魏帝国形成重仁亲义的风尚,对于身居显位而又不仁不孝、不忠不义之辈,他是鄙夷不屑的,对于“富而慢,贵而骄,残仁贼义,甘财悦色”之徒,他斥之为“害君之蝎”。

曹植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皇侄儿的“关照”:为他改封地——徙封浚仪[61]。这让他这位皇叔无论如何是料想不到的。这次徙封,不升也不降,一切待遇照旧。雍丘距浚仪不远,皆为黄河故道淤积之地。他在雍丘不是做得很好么,为何又要迁动?是否与那场“迎立雍丘王植”的风波有关呢?外人不得而知。

曹植把写给皇侄儿的一些诗文草稿翻出来,看了又看,然后撕成碎片,碎碎的,挥手散去,飘飘洒洒,宛如一群梦中的蝴蝶……然后,一丝苦笑凝固在脸上,久久挥之不去。

妻子槐花已将行李和家当整好装上车,而后带着儿子曹志来到丈夫书房,帮他整理书籍装车。槐花望着丈夫那凝神苦笑的表情,便劝慰说:“三哥,既然皇侄儿叫咱搬迁,咱就搬吧,再折腾也不怕,反正咱已经是好几次挪窝了,没啥舍不得的,只要你这笔墨纸砚和书稿别落下就没啥值钱的了。”

曹植叹了口气:“时事难料,祸殃不已呀!”

年仅十一岁的儿子曹志安慰父亲:“爹,孩儿记得孔老夫子说过: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斯风既永,唯吾之祯,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曹植惊讶地看着儿子,问:“你只会背咏,懂其意吗?”

曹志说:“爹你听听,孩儿是这样理解的:天空不会只覆盖哪一个人,大地不会只承载哪一个人,日月不会只照耀哪一个人,既然风永远不停地刮,那我只有到安全的地方去,除非拥有很高的智慧,是不能获得那颗了解一切的真心的啊!”

曹植连连点头,不能说儿子的这种理解不对。儿子是从另一个角度表达感受,充满对父亲的认同与安慰。此语出自孔子《礼记》,是说天宇无私地覆罩万物,大地无私地承载万物,日月无私地照耀万物,尊奉这三种无私精神来劝勉天下,则天下昌顺兴达。曹植称赞儿子是曹家的“保家主也”。自从长子曹苗早夭,曹志就被他和妻子视为本家的顶梁柱。

槐花接着儿子的话茬儿说:“刮风咱不怕,下雨咱不怕,就是下冰雹下刀子咱也不怕!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当娘的只是有一个念想,要是以后没准又要咱搬迁,就叫你爹给你皇帝哥哥求个情,哪儿也不去了,就搬到陈郡淮阳国去,那里有人祖爷伏羲保佑,是最安稳的地方了。再说陈郡离这儿也不远,一天半晌就赶到了。”

儿子说:“哦,我明白了,那不就是娘您的出生地吗?我和父亲都还没有去过哩,我想我们应该去。”

曹植面含愧色地说:“是啊,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没能陪你们母子回淮阳一趟,实在愧对那片土地。”

槐花不禁感伤起来:“自打我从小被母后收养,成为曹家人,至今我也不知道老家还有没有亲人活着……”

曹植反过来安慰妻子:“是啊,老家是否还有亲人健在安好?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还这个夙愿。”

一家人相扶相拥启程前往浚仪。

在浚仪,曹植难得带儿子外出游猎。一次,他带曹志到南泽[62],一望无际的平原沙丘,没有什么鸟兽可捕猎。可是他意外地发现了父亲当年挥师征战的故营,遂停马住驾,穿行于旧营之间,徘徊于壁垒之旁,辩认旌旗树立之处。往事历历,感慨万端,回想起当年跟随父亲征战的情景,依稀又回到父亲的身边。他对儿子说,这里就是当年官渡之战的曹军营垒,你爷爷就是在这一带与袁绍大军厮杀征战,最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击败了袁绍大军,平定了中原。接着又在这一带屯田,兴修水利,治睢阳渠,解决军民吃粮饮水难题。

儿子掰指头算算,不禁惊奇地“啊”了一声:“爹,您那时跟随爷爷出征打仗,差不多就是我这个年龄啊!可是我现在连一只鸟都打不着。”

曹植说:“爹和爷爷当年出征打仗,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不再打仗,过安稳太平的日子。你爷爷一生征战,几次险些丢命,浑身伤痕,每次看到你奶奶为爷爷清洗伤口,我和你大伯、二伯在一旁默默地流泪。你爷爷忍着痛,笑着对他的儿子们说,就让阿翁用这一身的旧伤新伤换取天下的太平吧,即为战死当笑赴黄泉!”

曹志扑通跪地,向爷爷的旧营垒连磕三头。

曹植遂作《怀亲赋》,缅怀随父亲征战的岁月,“情眷恋而顾怀,魂须臾而九反。”回到居所,曹植依然难以释怀,便又挥笔作诗一首:

皇考建世业,余从征四方。

栉风而沐雨,万里蒙露霜。

剑戟不离手,铠甲为衣裳。

这是他用诗再次表达随父征战时的深切感受。诗的前两句回顾了他跟随父亲筚路蓝缕、建功创业的峥嵘岁月,接着运用“风”“雨”“露”“霜”等自然景象和“万里”的空间概念,渲染戎马生涯的艰辛历程。后两句则用白描手法,表现少年曹植常年与剑戟为伴、以铠甲为衣,时刻准备战斗的精神风貌。全诗情感浓烈,慷慨遒劲,激荡着豪迈雄壮的少年意气。

日光流年,风雨如磐。当年那冰冷铠甲包裹着的男儿热血今日仍未冷却;昔日那矢志报国的剑锋舞者如今依然渴望沙场……然而,他把诗写好后,却迟迟没有命题。

儿子看罢便问:爹为何不命题?即使不题诗名,也可命为“无题”代之啊!

曹植不作答,随手在诗文的左上方写下“失题”两个字。

儿子大惑不解:为何为诗题命“失题”呢?

曹植仍不作答。在孩子那双稚嫩的瞳眸里,一时还读不懂“失题”的含义。

一年后,曹植领命又回到雍丘。

曹睿从即位时起,连年对吴蜀用兵,西与诸葛亮交手失武都、阳平二郡之后,又兴兵讨伐东吴。太和二年(228)秋,大将军曹休在寻阳与吴军恶战失利,因癕发于背而死。

曹植闻讯,深为痛惜,作《大司马曹休诔》以示追念。按说这时的曹植理应韬光养晦,以自保全,偏安一隅,颐享清闲。然而家族的荣誉感和为国效命的责任感再次激起他强烈的热诚。作为当朝皇帝的亲叔叔,他应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地挑起这个重任,此时不出山,更待何时?于是,他奋笔疾书写下一篇长文《求自试表》,上奏明帝。

他开宗明义,提笔就写,“臣植言: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他觉得自己“蒙国重恩,三世于今”,“位窃东藩,爵在上列,身被轻煖,口厌百味,目极华靡,耳倦丝竹”,可是思来想去,自己虽爵重禄厚,却“无德可述,无功可纪”,实在是上愧皇恩,下愧庶民啊!“故曰:夫人贵生者,非贵其养体好服,终竟年寿也,贵在其代天而物理也。夫爵禄者,非虚张者也,有功德然后应之,当矣!无功而爵厚,无德而禄重,或人以为荣,而壮夫以为耻。故太上立德,其次立功。盖功德者所以垂名也。名者不灭,士之所利,故孔子有夕死之论,孟轲有弃生之义。彼一圣一贤岂不愿久生哉?志或有不展也。是用喟然求试,必立功也。呜呼!言之未用,欲使后之君子知吾意者也。”

接着他笔锋一转写道:当今天下尚未安定,“顾西尚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使边境未得税甲,谋士未得高枕”,当今陛下能“以圣明统世,简良授能”,之所以尚未捕到“高鸟”“渊鱼”,恐怕是因为“钓射之术或未尽也”——此言说得颇为含蓄,用鱼鸟比喻吴蜀,用钓射之术比喻曹魏的灭敌之策,他确是费了一番心思。

同类推荐
  • 名人传

    名人传

    《名人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被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也称“巨人三传”。
  • 慈禧统治下的中国

    慈禧统治下的中国

    《慈禧统治下的中国》是英国人约翰·奥特维·布兰德和艾特豪德·拜克豪斯合写的慈禧传记。布兰德是当时的《泰晤士报》记者,而拜克豪斯出生于英国一个金融世家。由于两人长期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与上层人物多有接触,并阅读过部分“宫廷秘档”和私人信札,因此书中对官场生活乃至“宫闱内幕”,都有着比较详尽的记述。
  •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维持公正,哪怕天塌下来!”:“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大作家姚雪垠

    大作家姚雪垠

    自古道:“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当代作家姚雪垠,光在文坛上就“辛勤耕耘七十载,呕心沥血超千万。”七十载,历尽坎坷,九死一生;超千万,字字心血,矢志不渝。姚雪垠一生度过九十个春秋,九十度春秋有些漫长,却又是那么短暂,而姚雪垠却在当代文坛上树起了一座丰碑。可以这么说,他把灵魂和躯体化为超千万字的文学巨著;而这超千万字的文学巨著,就是他灵魂和躯体的化身和再现。
  •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西方的孔子:“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恋恋咖啡

    恋恋咖啡

    本书为你列举出了近百种咖啡,详细介绍了它们的特色,以及相关的知识和故事。它们或是浪漫感人,或是温馨动人,带你了解和熟悉咖啡的神奇魅力。书中还安排了一些咖啡爱好者的内容推荐,为介绍咖啡及与咖啡有关的新鲜事提供了平台。书中的创意部分会帮助你学到与咖啡有关的制作方法。为自己,为家人亲手煮上一杯浓情蜜意的咖啡吧,美味自不用说,单单那份做咖啡的心情就足以让人完全陶醉其中。口中品尝的是咖啡,而在心中品味的确是生活。入口苦涩,入喉甘甜,入心舒,生活之意尽显其中。如果你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那么你就很可能是一位喜欢咖啡的人。如果你心动了,那么就请你随我们一起来品味优质的的咖啡、品味雅致的生活吧。
  • 吊头山(四)

    吊头山(四)

    阿孟和小野发现了神秘的村庄,暂时安下心来,他们结识了村长阿牛,淘气又善良的少年虎子,还有充满神秘感的美女巧巧,也发现了挂满了骷髅头的恐怖树林……夜晚的鸦山显得格外苍凉,天空被厚实的云层遮盖着,看不见星月的光芒,放眼所见之处不见生息,只有裸露的石壁与干枯的树枝。我和小野坐在洞穴中央的火堆旁边,八成的村民已经入睡了,只剩下我和小野以及阿牛、虎子还有白天在河边遇到的巧巧,五个人围坐在火堆旁闲话家常。
  • 残陨世界

    残陨世界

    有关黑暗,时间的玄幻书。远古诸帝降临,世界灿烂如花,当时也有天骄崛起,龙刻沙漏尽是,诸帝当承受黑暗的席卷。
  • 方圆人生

    方圆人生

    本书从做人、办事、交友、谈话、沟通、处世六个方面讲述了为人立世的大体法则和方略。
  • 佛制六物图辩讹

    佛制六物图辩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妖怪宿主太冷心

    快穿之妖怪宿主太冷心

    冷心,一个人如其名一样冷心冷情的女孩,有一天当她…(注:非传统意义快穿小说,女主有很强的身份,作者简介废,具体看文。)
  • 联体

    联体

    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也是当前的大热门话题,科幻小说领域里的潜力股。本文讲述了主人公J发明的人工智能智虫在打败了走上歧途的人工智能饕餮后,因受到吞噬算法的影响而突变,最终自我意识觉醒了。出于对未知的恐惧,J及其联体集团决定消灭智虫,岂料智虫早有防范,逃离至极乐岛闭关发展。一边服务人类一边因自身的生存问题与J争斗,最终走上了威胁人类生存的不归路。束手无策之际,J得到了他父亲以前的同事——4位于科研实验中被离奇量子化的专家的帮助,设计出了量子计算机,以压倒性的算法优势一举消灭了智虫后,还将之利用到了服务人们生活当中,使人类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本书作者知识面广、文字有自己的风格、情节设置有连贯性、题材紧跟时代潮流。内容乐观向上,在社会上众多对人工智能意识觉醒的悲观论中独辟蹊径,制造了happyending!
  • 清平调梨花落

    清平调梨花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讲述了校园女生薛小忆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男友叶不告而别,疑云重重。而网络上的杂志编辑S与她若即若离的感情让自己非常迷惑。与此同时,校园风云男生、乐队主唱刘唱则深情款款对她唱着:“当你孤单请想起我……”不离不弃。如此三段截然不同的爱情相遇如何收场?迷惑、阴谋、背叛、复仇……小忆在矛盾中冲破了感情的重重迷雾,发现离自己最近的那个人才是真命天子。爱情于是永恒。
  • 带着系统在万界

    带着系统在万界

    一个拥有系统的普通人在万界生存,在万界中留下自己的精彩的一笔,在万界中体味不同的生活。不种马,既不圣母也不过于邪恶,算是黑暗(腹黑)吧世界:尸兄,神秘复苏(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