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800000056

第56章 萁豆相煎(5)

相似的遭遇,相同的情怀,曹植恍若自己就是放逐沅湘之畔的屈大夫。他在屈原那里找到了共鸣,他从屈原身上找到了上下求索的信念和力量:“履先王之正路,岂淫径不可尊!知犯君之招咎,耻干媚而求亲”,“宁作清水之沉泥,不为浊路之飞尘”。

但曹植十分清楚,他又不同于屈原,他遇到的不是楚怀王,而是他一奶同胞的兄长。正是这个兄长让他怨不得,说不得,更惹不得!他内心的纠结、憋屈、郁闷,是屈原所不能及的啊!

尽管仿楚辞抒情,托屈原说事,但泄愤了一通之后,竟又变回了他自己本身,甚至怀疑起自己来了:“亮无怨而弃逐,乃余行之所招。”本来是斥责昏君群小,到赋的最后变成了自我检讨。

其实,这正是曹植苦苦思量后的一番用心:苦也诉了,气也出了,人也骂了,事也明了,但又不得不表明一种态度,也许这一切都是因我而起,是我招惹的麻烦,所以无论怎么处置我都无怨。

然而,不屈的曹子建岂肯向无情的命运低头!他在无奈、隐忍和悲愤中期待天恩……

上苍终于大开法眼了吗?还是曹植的诚心感动了天地?他蜗居雍丘等待,没有等到兴兵伐吴的捷报,但是等到了皇帝的光临。

广陵江边的寒意,冷却了曹丕伐吴的雄心。黄初六年(225)冬,曹丕收兵回朝,自故乡谯地过雍丘,来到曹植封地。

此时的曹丕,大概预感到自己所剩时日有限,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既然路经此地,到旧都许昌巡视,固然要播洒下些皇恩甘霖,施舍善意。何况,与吴蜀相比,曹植毕竟是自己的同胞兄弟,他现在应该知道自己怎么做方能获得皇上满意和放心。看来,除了死亡,没什么不能原谅的。

曹丕见到受他几番折磨的胞弟,似乎表示歉意,即给曹植增户五百,见曹植衣服穿得单薄破旧,遂赐衣十余服,作《诏雍丘王植》。毕竟是皇帝,出手也大方。

突如其来的浩荡皇恩,令曹植受宠若惊,他在《黄初六年(225)令》中记下了皇兄丰厚的恩赐和他胸中澎湃的别样的感动。他开头这样写道:“吾昔以信人之心,无忌于左右,深为东郡太守王机、防辅吏仓辑等枉所诬白,获罪圣朝。身轻于鸿毛,而谤重于泰山。赖蒙帝王天地之仁,违百寮之典议,舍三千之首戾。反我旧居,袭我初服,云雨之施,焉有量哉!……机等吹毛求瑕,千端万绪,然终无可言者!”

诚然,兄弟君臣之间关系的改善,是以曹植的低头让步开始的。曹植自负身怀利器,却没有施展的余地。而机会,只有可能来自对自己没有好感的皇帝。只要曹植还存有报国的雄心,就不由他不放下身段。低声下气一次接一次地求试用。昔日他最受父王宠爱时,哪个有胆子谤他?恃才傲物是可谓有实力,何言为轻狂?今天他如此示恭示谦全都是为了成就一番报国大业。所以当他被徙封雍丘王的时候,便借上京的机会,“上表献诗”,对皇兄毕恭毕敬,歌功颂德。对曹丕来说,当初把亲弟弟逼上生死线,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冷落,也似觉尴尬,所以“还过雍丘,幸植宫”是为曹植也为自己提供台阶,他衔接得天衣无缝。可曹植固然对曹丕恭谦,但是对往日之相待依旧痛愤,所以他继续写道:“然卒归不能有病于孤者,信心足以贯于神明也。昔雄渠、李广,武发石开;邹子囚燕,中夏霜下;杞妻哭梁,山为之崩:固精诚可以动天地金石,何况于人乎!”

这番话,与其表现的是自己的乐观与信心,倒不妨说是不需要他者可怜的决绝。这也体现了曹植的秉性与尊严。曹植的辞文,极少有顾影自怜,绝非其兄啼女怨妇者流,难怪史笔陈寿捉以“矫情自饰”形容曹丕,读来细想,不禁令人莞尔。

“今皇帝遥过鄙国,旷然大赦,与孤更始,欣笑和乐以欢孤,陨涕咨嗟以悼孤。丰赐光厚,资重千金,损乘舆之副,竭中黄之府,名马充厩,驱牛塞路。”不难看出兄弟和睦欢洽的背后,不过是曹植先抛后坠的酝酿。接下来,他笔锋一转,“孤以何德,而当斯惠;孤以何功,而纳斯贶。富而不吝,宠至不骄者,则周公其人也。孤小人尔,身更以荣为戚。何者?将恐简易之尤,出于细微;脱尔之愆,一朝复露也。故欲修吾往业,守吾初志,欲使皇帝恩在摩天,使孤心常存入地,将以全陛下厚德,究孤犬马之年……”

字字自责,却又字字偾张。想必曹丕读了脸上也会麻热。兄弟聚首,懂得察言观色的曹植在挑拣一堆好话里面潜伏着冷厉,公然抬出周公,把自己贬得无处容身,这饱含酸愤的一句句中,全是胸中难以发泄的对自己遭遇的不平,面对这一切的主策划和制造者,处下风又不甘吞声的曹植只有将愤懑转为对自己的无情贬责,曾经的他何曾有过?他可以不服奸小的诬白,却无力抗拒天子的不信,可以痛斥离间骨肉的群小,却不能诋讦皇兄一句。改变不了,似乎注定的血脉纠缠。谁又想到今日君臣之分既定,亲和孽相差多大?然而,即便低首,也不可以将茕茕孑立的自尊出卖,他的天性,划定他的底线。他可以在杨修面前恭谦地称“仆”,却定要在皇帝兄长面前骄傲地称“孤”。纵是枝头孤芳,也要恪守这一分凄零高贵。

但无论怎样,想来兄弟二人相见的场面,一定十分感人。毕竟近四十年的骨肉亲情,犹如冬日的暖阳,照耀着兄弟相聚的第一寸时光。

无论从何说,说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只要饱含亲情的一道目光,一个手势,一声问候,便胜却一世的抚慰。以往所有的委屈、怨忿、猜疑和忌恨都化作血浓于水的情义,所有煎熬的日子无须再提,所有美好的回忆都被唤起……这是人间最温暖的时刻,也是兄弟二人一生最后的欢合。

一幕手足相聚的人间喜剧,美得如梦如幻。

离开雍丘,曹丕御驾到许昌。行至旧都城下,忽听前行官禀报:城南门于晨时无故崩塌。曹丕惊闻,“心恶之,遂不入”,改道回洛阳。

城门崩塌是何征兆?是天谴,还是人怨?是神灵咒孽,还是死亡暗示?……也许戾气太重,油尽灯枯,曹丕回到洛阳就病倒了。

卞太后前往儿子卧榻的嘉福殿探望,看到在曹丕身边服侍他的女人,竟然大都是曹操生前所爱幸的歌伎宫女,非常诧异!便问道:“你们几时进宫服侍皇上的?”

有女子答:“先王‘伏魂’刚过就来了。”

卞太后这才知道,曹操死后七天招魂日刚过,仍在大丧之时,曹丕就将这些服侍父王的佳丽占为己有。

卞太后感到不可思议,更不可理喻,她望着昏迷不醒的儿子,在心里怒斥道:难道天下的女人都死绝了吗?吃别人剩下的东西你不觉倒胃口?父王的优长你未袭承,好色之癖倒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大丧未过,你如此作为,你的孝在哪里?你的义在哪里?你落到今天这副模样,是上天的安排,也是你自作自受得到的报应!曹冲的死,曹彰的死,曹熊的死,还有甄氏的死,你都脱不了干系!自立嗣事起,你对子建百般嫉恨,嫉恨他的才华,嫉恨为父对他的宠爱,处处为难他、贬斥他、诬陷他,若不是老身为他求情呵护,他也成了你刀下的冤鬼!你挥皇权,扬天威,可你作为人子心里还有兄弟情义、夫妻情分、人伦之理吗?你既不忠亦不孝,你的所作所为都要以折寿来赎罪!正值盛壮之年,你却过不去四十这道坎啊!

卞太后瞥了儿子最后一眼,拖着悲愤而又悲伤的身影,一步一摇头、一步一叹息地走了。

黄初七年(226)五月丙辰日,即公元二二六年六月二十八日,曹丕病危,立二十一岁的儿子曹睿为太子。次日(丁巳),曹丕驾崩于嘉福殿,从他出生日即汉中平四年(187)冬算起,卒年三十九岁。

当日,太子曹睿即位,大赦天下。

惊悉曹丕驾崩的噩耗,曹植五内俱焚,失声大恸。皇兄留给他最后的温情,还在记忆中发酵。他无法不悲伤,自父王死后,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得到亲哥的眷顾,难得在雍丘兄弟二人相会,多舛的命运刚刚向他露出一丝微笑,就突然消逝了,不见了,永远也看不到了。

作为兄长,在世时与弟弟明争暗斗,大打出手,就是死了,也让这位难弟心神不安——只为了临死前向他表示的那么一点善意。

在接到噩讯的同时,朝府百官典选曹植为皇兄写诔文和祭辞。为何让他来写,外人不得而知,只有颇居一番心计的内情人才晓得其用意。当然这主意出自曹丕“挚友”。

曹植当即挥毫,竭尽心力写下了《文帝诔》,极言文帝驾崩对国家社稷的巨大不幸,他甚至表示愿“追慕三良,甘心同穴”。称颂以魏代汉是“受命于天”;称颂曹丕圣质非凡,品性“其刚如金,其贞如琼。如冰之洁,如砥之平”;称颂曹丕又是那么贤明,“心镜万机,揽照下情”;大赞曹丕招贤纳士,爱惜人才,为政以德,举止有节,威仪天下,八方来朝,以至天昭祥瑞,应天承运。

无法不相信曹植的真诚,他为这篇哀悼文煞费苦心。思来想去,他必须这样写。因为他大概看破了那些绞尽脑汁者的用意。

写好了诔文,曹植便收拾行李,套好车马,准备携妻儿一起赴洛阳吊丧。但是,他去不成。遣使官只带走了诔文,却下令不让他前行。曹植从遣使官那麻木的表情里似乎又读出一点血腥的味道,如果说曹丕在世,他的后半生想有所建树已不可能,尽管他在《七步诗》中向曹丕暗示外人专权篡位的警告,但曹丕已被狭小心胸和权欲遮蔽了双眼,而眼下曹丕已故去,又是哪些人对他继续进行排挤打压呢?当年他想去祭父王于河上,朝中博士宦官以庶子不得祭宗庙为由,不让他去;眼下皇帝驾崩,作为亲弟又为何不让前去吊丧?是皇兄临终前钦嘱,还是那几个被皇兄视为心腹的谋臣另有企图?

无限哀思寄何处,默默无语两眼泪,欲祭无处,魂兮何在?

不去就不去吧,皇兄在雍丘留给他的那缕微笑,让他追思,让他缅怀,让他真真切切地念之又念。

古老的阴阳五行学以“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有相术师言,人与人岁数相差六岁,乃为“大冲”;相差五岁,则为“相害”。甄氏比曹丕大五岁,曹丕比曹植大五岁,他们依次相差五岁,莫非他们命中注定一辈子纠缠于恩怨情仇之中而彼此相克相害?

如果人生在世确有“命中注定”之说,曹丕一死,曹植的流年运势应该发生变化,那么往后的日子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呢?

同类推荐
  • 元帅智慧:徐向前

    元帅智慧:徐向前

    徐向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党和国家及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戎马一生,驰骋疆场,擘画军事,大智大勇.足计多谋,奇韬伟略。徐向前善于从全面分析敌我力量强弱、战争态势优劣、战场环境利弊等实际人手,施谋展计、用兵布阵,由此创造了诸多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有效战法,提出了对中国革命战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军事理论,提供了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不同样式的成功战例。江泽民同志说:“徐向前同志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战功卓著,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和深厚的军事理论造诣。
  • 人心至上:杜月笙传

    人心至上:杜月笙传

    本书以杜月笙为人处世原则及智慧为切入点,以其生平为线索,通过对其一生历程的娓娓道来,涵盖了发生在其人生每一阶段的大事要事,以及其应对这些事的技巧、心态、解决方法等,展示了杜月笙高超的为人处世智慧,亦体现了其性格、心理,以及其在特殊境遇下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救世情怀,堪称迄今为止杜月笙传记的上佳之选。
  • 张居正传

    张居正传

    张居正于嘉靖四年(1525年)五月初三在荆州府江陵县出生,而他的祖籍却并不是在这里。张居正的家谱十分简单,只能向上推算到元末。张居正在他回忆父亲的一篇文章里记载,张家族谱上的远祖是张居正的七世祖,名为张关保。张关保是南宋抗金名将张浚的后人,家住凤阳府定远县,就是现在的滁州。张关保与明太祖朱元璋是同乡,与明朝的开国名将李善长也是同乡。在元朝末年张关保加入了红巾军的队伍,和乡亲们一起造反。在这期间,张关保一直追随朱元璋打天下。
  • 生存,并不是苟活:鲁迅传

    生存,并不是苟活:鲁迅传

    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上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毛泽东说:鲁迅为“中国的第一等圣人”、“现代中国的圣人”,“我算贤人,是圣人的学生”。本书记录了一个同学、同事、终身挚友眼中的鲁迅。许寿裳于日本留学期间与鲁迅相识,并结为终身挚友。鲁迅去世后,他多次撰写回忆文章,内容翔实,感情深挚,文笔淳厚。许寿裳笔下的鲁迅,不是神,而是人,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但另一方面,他和我们大多数人所习惯的人是不一样的,是一个特别的人,因为特别所以稀少,因为稀少所以我们需要鲁迅。许寿裳是最能理解鲁迅的同时代人,鲁迅的伴侣许广平在给许寿裳的信中说:“回忆之文,非师莫属!”
  •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作者以生动流利、饱含深情的笔触从迈克尔·杰克逊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中,用记事的方式书写了其童年生活、成名经历、辉煌与悲哀的人生、从黑人楷模到苍白怪人等无数经典片段,内容丰富而翔实,重现了其生前一个个生动的瞬间,让一代歌王波澜壮阔而又多姿多彩的一生在书中得到了几近完美的展现。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风过的快乐

    风过的快乐

    我们所享用的快乐常常赁于忧愁,快乐地振翅飞升,却又必须负载痛苦的铠甲。但是,我们仍然愿意以快乐慰藉自己,让快乐成为人生的一个亮点,哪怕它即时、简单,稍纵即逝,无论它涉及爱情、艺术,还是涉及财富、地位。
  • 我会瞬移

    我会瞬移

    2019某日,一觉醒来,开瞬移外挂的卿行想去二十光年外的Gliese581星系。标准纪元9021年(参考集体意识——元的活跃时间衡制定)。元从时墟中取出一粒宇宙体,将之按时间塑形成无限的长条,抛向浮沉的熵河。突然,兢兢业业的祂收到了一个差评——卿行仰天长啸:“冤枉,别封我号啊!”
  • 贪财王妃不要惹

    贪财王妃不要惹

    她最不喜欢的就是娃娃亲,让她自己追求幸福不好吗?一朝穿越竟成了邕宁国将军府上的二小姐,还是个孩子?老天爷可不可以不跟她开玩笑。一日,她偷偷溜出府外,却阴差阳错救了自己的未婚夫。她可以后悔吗?若重来一次,她定先杀人灭口,然后抛尸荒野。层层故事的展开,一桩桩一件件的阴谋却全部指向她过世的母亲。而她真正的身世之谜又是什么呢!……小剧场。爹爹愁眉苦脸:丫头,你能不能不成天穿男装啊,我都怀疑你到底是个男孩还是女孩。叶妙儿无奈:若不是您多管闲事为我定下婚约,我有必要整天穿男装吗?爹爹:……某男浅笑:岳父,无碍,妙儿穿什么都好看,随她好了。叶妙儿抽抽嘴角:妙儿是你叫的吗?爹爹:谁是你岳父?[宠文,宠文,宠文]
  • 暮光深处烟暖城

    暮光深处烟暖城

    唐烟暖以为,自己在人间地狱已淬炼成钢,却不想与盛暮城的重逢,竟将她的伤口再度撕裂。心如钢铁不能再碎,却依旧有熔点。过去的五年,原来他们彼此谁都不曾好过。
  • 你好周秋

    你好周秋

    不知道,随便写的,没写好别骂我!谢谢,拜拜!再见
  • 憾然一梦

    憾然一梦

    初夏傍晚学校临时放假,孟笙和江一白一起吃过晚饭,经过滨河大桥。孟笙笑着跑到前面。江一白:木木!孟笙转身。江一白:你想不想飞呀?孟笙:怎么飞啊?江一白:(跑到孟笙面前,弯下身子)上来!孟笙:(小羞涩)可以吗?江一白:可以的!(捏了捏胳膊上的肌(肥)肉)孟笙小心扒上江一白的背,胳膊环上江一白的肩膀。江一白:出发咯!耳边吹来的风装满初夏的清香,少年的青涩。这是孟笙系列的第一本,其实第二本我写了很多存稿,其实我很想发第二本,但是,没有以前的孟笙,哪有之后的孟笙呀!这一本说起来是青春校园恋爱,其实更多是对高中生活的怀念,谨以此文献给我的青春,和活在当中的温柔的人儿。
  • 朝天卷

    朝天卷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问鼎记

    问鼎记

    大夏年间,山村少年夏祥进京赶考时,无意中得罪了权倾朝野的三王爷,科举时被有意除名。夏祥虽出身平民,却不畏权贵,愤而以黑榜事件昭示天下考子,最终高中进士,礼部尚书因科场舞弊被免。然皇上被奸人陷害,重病在身,无力主持朝政,三王爷和宰相联手把持朝纲,无数忠良之臣被罢官或是贬谪,民间怨声载道。夏祥考中进士之后,被派到真定担任知县,真定是龙潭虎穴之地,他如何是以一人之力周旋在四位王爷和四大世家之间,面对三王爷联合两大世家自下而上的一场逼宫,而皇上膝下无子只能传位于几位王爷之一的困境,夏祥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问鼎之路。
  • 沙门日用

    沙门日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