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800000005

第5章 生乎乱,长乎军(4)

引发这惨痛的一幕,竟然是为了一个女人。虽说曹操惯有喜欢“熟女”的癖好,但这一次却是令他最刻骨铭心的一段灼痛之情。还有那寡妇婶娘,更是一夜春宵苦短,一缕香魂殒于烽烟。

消息传来,丁夫人痛不欲生,当她弄明白张绣反叛的原因之后,更在哀伤之余,恨透了曹操。曹昂虽非她亲生,但她始终把曹昂当作自己的孩子宠着护着,又仗着自己是曹操的结发妻子,理所当然地在曹家女人中自恃老大。当年曹操纳卞氏,她就十分妒恨,而卞氏接连给曹操奉献儿子,对于不会生育的丁氏来说,更是莫大的刺激。但她无法阻止曹操不找新的女人,就像她无法不让卞氏生孩子一样。曹昂之死对她是致命一击,一连几宵哭声堪似狼嚎,见曹操竟敢指着他的鼻子哭骂道:“你个贪花好色的曹阿瞒,你害死了我的儿子,居然对他连一点思念追悔都没有!”

看着大哥曹昂、堂兄曹安民、悍将典韦的遗体被白布裹着装进棺材,曹植竟也无所顾忌地大声号啕起来。他第一次感受到生与死,阴阳两界,竟如窗户纸一样一戳即穿。当日深夜,他看到母亲独自坐在孤灯下,哼着忧伤的曲儿:“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当听到隔壁大娘那狼嚎一样的哭声,他心里更是十分难过,觉得大娘很可怜。他悄悄跟母亲说:“娘,子修哥哥死了,咱们以后要对大娘好啊……”卞氏把儿子搂在怀里,更觉得他是个心地多么善良的孩子,于是深叹一声说道:“这事搁到谁身上都心痛难受,这都是你爹爹惹的祸……”听到母亲哀怨的话,曹植又有点担心害怕起来,不知道又会发生什么事……

面对不依不饶的丁夫人,不管曹操怎么辩解怎么献殷勤,丁夫人都没有好脸色给他看,当面骂,背后骂,弄得曹操在姬妾儿女奴婢面前颜面扫地。当时很盛行一句话:“宁为英雄妾,不做庸人妻。”但是,真正有资格说这句话的女人实在不多,而有资格做英雄妻的女人更是少之又少。以曹操之威,十个男人有九个半心生畏惧,可是世上偏偏有一个嫁给他的女人,敢把他这个男人不放在眼里。曹操虽然对丁夫人和曹昂心怀愧疚,但是终也忍耐不住这女人没完没了的埋怨、咒骂、悲伤,下令将丁夫人送回娘家。他原以为丁夫人在曹府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返回娘家必然难耐清贫,很快就会回心转意。可是没料到丁夫人却泰然自若地坐在织布机前织布,对曹操派去的使者连看都不屑看一眼。

这时的曹操已是睥睨天下,堂堂曹府居然没有正室夫人岂不令人笑话。于是曹操亲自带着侍从人马,去丁家接妻子回来。丁家人听说阔女婿来了,简直如雷轰顶,连忙让丁夫人出来迎接。谁知丁夫人恍如未闻,雷打不动地专心织布。曹操见妻子不出来,就只得自己走过去,抚摸着她的背请求:“你就不能回头看看我?跟我一起回去好吗?”

丁夫人既不回头,也不答话。曹操等候良久,只得退了出来。侍从请曹操上马,他却犹豫着再次折返回来冲着丁夫人的背影问道:“真的再也不肯原谅我了吗?”

丁夫人仍然不理不睬,手里的梭子一直没有停下来。曹操只得长叹一声:“看来真是下了决心与我分手了。”

曹操回到府上,派人传话给丁家,既然已无法挽回夫人的心,也不想耽误了她的年华,任其改嫁好了。这倔强刚烈的女人依然不把曹操的话当回事,也一直守在娘家没有改嫁。

于是,曹操将卞氏扶立为继室正妻。从这时起,三十八岁的卞氏才真正成为了卞夫人。

成为正妻的卞夫人仍然一如既往地辅助丈夫,善待姬妾。其他没有母亲的儿女也由卞夫人养育起来,她对这些孩子的生母毫无芥蒂,皆尽心尽意地关爱照料,这使得曹操很是欣慰。丁夫人当初瞧不起卞氏母子,卞氏正式由妾转为续弦妻室后,不念旧恶,常派人送东西给丁夫人,每逢佳节也不忘把丁夫人邀来赴宴,把与丈夫并排的嫡妻座席留给丁夫人,自己退居妾位。这让丁夫人很是有些过意不去,说道:“我是被废了的女人,你怎么还能像往常一样对我?”她向卞夫人说这般客气话时,对旁边眼巴巴看着自己的曹操依然是一脸的冷若冰霜。后来,丁夫人在娘家静静地死去,曹操非常痛心,感慨自己再无赎罪机会,叹息道:“我这一辈子最难释怀的就是丁妻,对她始终未曾当真负心,可是做错了事却难以挽回而致决裂。假如人死后当真有灵魂,我在阴间里遇到昂儿,他若问我:‘我的母亲在哪里?’我该如何回答他呢?”卞夫人敏锐地体察到丈夫悲痛的内心,主动提出由自己操办丁夫人的丧事,把她安葬在许都城南。

这一切的经过和结果,都被少年曹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所担心害怕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他看到一个既说不清又看不透,性情狂放而又知错思过的男人;同时看到一位能忍受,会宽容,不计小恶,愿为男人补漏子、擦屁股的女人——她就是自己的母亲!

应该说,在少年曹植的身上传承了曹氏贵族的血脉,同时也注入了母亲慈悲善良的基因。

建安五年(200)春,曹操在官渡[9]与袁绍展开决战前夕,一直在寻找机会消灭张绣,一雪杀子之仇。此前已三讨张绣未果,让他颇失颜面。同时他决定让十五岁的曹丕、十三岁的曹彰随他出征。这让卞夫人很是不安,说道:“子修已死于张绣刀下,你这不是又让孩子们去送死吗?”曹操劝说道:“你一百个放心,就是我死也不会让儿子们去送死,有许褚、于禁诸将军打头阵,且有众勇护卫,不会出任何差池。不在战场厮杀中磨砺他们,将来能堪何大用?”曹操相信后天的习染是可以弥补先天不足的,让曹家男孩子们亲历战争,是曹操培养其子弟的一项必修课程。

说起来令他有点好笑。几个孩子的天分各有所偏,不够全面,并没有按他所希望的方向成长。当初他给曹丕起名字是寄予他的志向和意志的,丕的字意显而易见,说一不二,有朝一日做周武王、齐桓公式的王者,但眼下看来还欠火候,武不强,文不精。给曹彰起名字是希望儿子能彰显曹家风华,成一名士,谁知这小子一读书就喊头疼,弓马击剑、舞枪弄棒倒成了一把好手。给曹植的名字才真真寄予更大的期许,文韬武略,堪有建树,可这儿子少小颖慧,善属文,言出为论,下笔成章,而对武功不是太痴爱。对此,卞夫人也感到怪纳闷的:俗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但也万不能矫枉过正啊!

曹植听说两个哥哥要随父出征,争着闹着也要去。曹操说:“你们几个轮着去,子建这次先留下,阿翁下次即带你出征。”曹植只好听从。

大队人马刚刚出发,突然有信使来报:张绣率部来许都投归曹公。张绣本打算归附袁绍,遭到谋士贾诩的反对,贾诩劝道:“袁绍与袁术兄弟尚且不能相容,怎么能容天下国士呢?若屈从袁本初,不如归附曹公。”张绣说:“我等曾与曹操结下怨仇,归附于他不等于自投罗网吗?”贾诩向张绣作出缜密的分析:“将军的这种担忧正是我们归附曹操的原因。曹公奉天子以号令天下,现已讨杀了袁术、吕布,这是其一。袁绍强盛,我们这么少的兵众投奔他,他必定不把我们看得很重。曹公兵力不如袁绍,得到我们这支兵马,定会十分高兴,这是其二。据我多年观察,此公气度不凡,胸怀宽阔,有建立霸业之志,眼下他招贤纳士,必定不会计较个人私怨,这是其三。我已思量再三,希望将军不要有什么疑虑,归附曹公,事不宜迟。”

在贾诩的说服下,张绣大胆率部投奔曹操。如贾诩所料,曹操大喜过望,不计杀子侄和爱将之仇,热情地欢迎张绣,“执其手,与欢宴”,立即任命他为扬武将军,还与他结为儿女亲家,为己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曹操对贾诩自然也是亲热异常,拉着贾诩的手说:“使我取信于天下的,就是您啊!”他上表举荐贾诩为执金吾(相当于卫戍司令),封都亭侯,很快又提升为冀州牧。从此,贾诩同荀彧、荀攸、郭嘉等人一起,成为曹操身边的重要谋士。

我们有理由相信曹操这样做是真诚的。他确实是冰释了恩怨,为天下人做一个不计私仇、宽宏大量的榜样。因为他的势力还不够强,因为他的远大志向还没有完全实现,因为他还需要招徕大量人才为己所用。张绣能抛弃前嫌投归于他,他可算是找到了一个展示自己博大胸怀的绝好机会,找到了一个化敌为友的绝好典型,找到了一个可以达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的绝妙境界。

张绣更是十分感激曹操对他的信任,在紧接着展开的官渡之战中,他因力战有功,被提升为破羌将军,封邑增加到二千户。曹操说,如果没有张绣效命,他在官渡就不可能以少胜多击败袁绍大军。

曹操以儿女婚嫁与政治联姻,为己所用,不乏其例。此前他将曾追随袁术的孙策结纳于己,上表奏准任命为讨逆将军,封吴侯。为稳住孙策,曹操把从弟曹仁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弟弟孙匡,又让只有十二三岁的儿子曹彰娶孙策从兄孙贲之女,并以礼征召孙策的弟弟孙权为茂才。此后为瓦解袁绍儿子们的势力,曹操拉拢其长子袁谭,并将儿子曹整与袁谭女儿约为“娃娃亲”。

曹操不惜代价网罗天下人才,并先后三次发布求贤令,使四面八方人才纷纷聚集在自己周围,形成谋臣如雨猛将如云的局面。

最先投靠曹操的荀彧乃东汉名臣荀淑之孙,少有才名,董卓乱起时,荀彧率宗族追随冀州牧韩馥,后来袁绍夺了韩馥官位,以上宾之礼对待荀彧。但荀彧认为袁绍不能成就大业,便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与他谈论时事,荀彧见解精辟,曹操大悦道:“文若(荀彧字)乃吾子房也!”把荀彧比作张良(字子房),并任命他为奋武司马。建安元年(196),曹操接受毛玠和荀彧等人建议,至洛阳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曹操以荀彧为侍中,守尚书令,并让荀彧推荐一些“策谋之士”,荀彧便推荐他的侄子荀攸和颍川人郭嘉。曹操与荀攸会面交谈后,十分欣喜道:“公达(荀攸字)乃非常之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于是以荀攸为军师。郭嘉乃著名谋士,堪与诸葛亮匹敌,最初追随袁绍,见袁绍不知用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难成大事,便离之而去。曹操召见郭嘉,纵论天下,窥见他见解不凡,异常高兴,事后对人称赞:“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事后也对人感叹:“曹公真吾主也!”曹操即任郭嘉为司空军祭酒(高级军事参谋),也就是他的贴身谋士。

在曹操麾下已先后聚集了一大批足智多谋的文臣和骁勇善战的武将,其代表人物是他身边的五大谋士和五大良将。五大谋士是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五大良将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正是依靠众多智谋良才的辅佐,曹操纵横乱世,扫荡群雄,藉以完成统一北方的伟业。

而最令曹操遗憾的是,他最终没能挽留住关羽。建安元年(196),刘备被吕布打败,前来投奔曹操,曹操待以上宾之礼,并以刘备为豫州牧。有人对曹操说:“备有英雄之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曹操征求郭嘉的意见,郭嘉说:“公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诚杖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也。如此,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人一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也,不可不察。”曹操笑道:“我乃意如此也!”于是,曹操不仅不杀刘备,还“益其兵,给粮食,使东至沛,收散兵以图吕布”。其间,曹操曾让张辽私下劝说关羽留下,关羽不应,随刘备而去。建安五年(200)正月,正当曹操在官渡部署对袁绍作战之时,刘备起兵反曹。曹操为避两面作战,出人意料地率精兵东击刘备,关羽为掩护其主被擒,刘备率残部投奔袁绍。曹操旋即还军官渡与袁绍对峙。曹操十分钦佩关羽的为人和勇武气概,很想把他留下来,在俘获关羽后即任他为偏将军,平常礼遇十分优厚。但曹操发现关羽常常心神不定,似乎并没有长期留下来的意思,便找张辽说:“你同云长交情甚笃,不妨再同他聊聊,我之诚意,天地可鉴。”张辽遵命去见关羽,说明来意后,关羽感慨道:“我深知曹公待我不薄,一心留我。但我受刘将军厚恩,曾发誓同他共生死,我无论如何不能背弃于他。我终究不会留在这里,不过,也想找机会报效曹公一番后再走。”张辽听了这番话,甚感为难。若如实向曹操禀报,恐怕曹操把关羽杀了;若不如实汇报,这又不合乎事君之道。考虑再三,还是如实向曹操作了禀报。曹操听后,非但不怒,反而十分赞赏关羽的忠义,赞叹道:“事君不忘其本,真是一个难得的义士啊!”不久,袁绍率十万大军南渡黄河攻打许都,同时派大将颜良突袭白马[10]。曹操派张辽、关羽率兵出击。颜良于阵间措手不及,为关羽所杀,遂提颜良首级来见曹操。曹操立即表奏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曹操因关羽有言在先,预料关羽即将离他而去,因此更对关羽厚加赏赐,希望借此稳住关羽,再留些时日。无奈关羽去意已决,他把曹操赏赐的贵品珍物全部封好,留下一封告别信,径自跑到袁绍军中寻找刘备去了。曹操部下要求前去追击,被曹操下令止住。曹操深沉地说道:“他这也是各为其主,就不用再去追了!”

同类推荐
  • 岳麓风云(上下)

    岳麓风云(上下)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独具特色,它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发展、人才培养起过巨大的作用。岳麓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具有神奇色彩的岳麓山下,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至今已有一千零三十年。期间讲习绵延,弦歌不断,一直是湖南的最高学府,湘楚人才的摇篮。在有关资料所列的世界万.所大学中,其历史悠久仅次于摩洛哥加鲁因大学。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南宋初年,理学进入繁荣时期,人才辈出,学派林立,理学家纷纷以创办或主持书院为契机进行讲学和传播学术思想,岳麓书院成为重要理学学派之一——湖湘学派的主要活动基地。
  • 大卫王评传

    大卫王评传

    古代以色列国在中东地区有着巨大影响,而大卫王就是以色列国影响力的奠基人,至今在当地许多民族中仍流传着大卫王的故事。本书根据历史记载,总结了这位被称为合神心意的君主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生,包括他的成功、他的失败以及他人性的软弱等等,将这位三千年前的以色列王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本书深度剖析大卫王的一生,祝福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拾取属于您的珍珠!
  • 法兰西学院的华人艺术家:朱德群传

    法兰西学院的华人艺术家:朱德群传

    本书讲述了法兰西学院艺术院士朱德群的童年时代、在杭州求学的经历、在巴黎获得的艺术高峰。本书讲述了法兰西学院艺术院士朱德群的童年时代、在杭州求学的经历、在巴黎获得的艺术高峰。
  • 梁启超传(全集)

    梁启超传(全集)

    《梁启超传》以梁启超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梁启超与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人的交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重新评估了梁启超及其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并以宽广的视野和宏大的格局,以梁启超为中心展示了晚清民国大变局中一代知识分子的痛苦、彷徨及艰难求索的历程。《梁启超传》堪称梁启超辞世83年来最为详尽、客观的传记。
  • 威震敌胆的抗联将军杨靖宇

    威震敌胆的抗联将军杨靖宇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很好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热门推荐
  • 大道真传

    大道真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嫡女为妻:庶夫狠嚣张

    嫡女为妻:庶夫狠嚣张

    丈夫设计害的她家破人亡,将他恨入骨髓,相互争斗不死不休,直至最后病死榻上。重生后本以为和那人再无交际,不想十里红妆,郡主二次下嫁,入住太傅府,再度成为庶子媳。现实却像是和她开玩笑一般,许多前世并未发生的事情接踵而发,在她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不怀好意的接近。姐妹之间为了利益相互利用、谋算、各种想踩着她上位。阴谋不断,手段层出不穷,躲不过就只能迎面而上!想踩着她上位?你得爬得上来才行。引祸江东到她身?反将一局管你去死!上有嫡母眼不眼存有嫉妒一心想让将她镇压。下有嫡子长媳不渝,妯娌之间各种不对付。在外玩别人,在家玩庶夫,郡主表示,其实这样的日子也挺不错……
  • 快穿:丞相大人,您的人设又崩了

    快穿:丞相大人,您的人设又崩了

    作为一国之相,莫名被马车撞死之后,来到了一个莫名的地方,还有个莫名的系统,要完成莫名的任务。[丞相大人,你高冷的人设呢?][你温柔的人设呢?][你可爱的人设呢?][......]任锦,“滚!老子不要了!” 〈我比较喜欢断更,不过答应更多少,你一定会更多少,时间可能不照。〉 「作者还没想好到底要不要有cp」
  • 霉妃憾江山

    霉妃憾江山

    推荐新文《天命狂妃惊天下》她坚信世上不会有比她更倒霉的人了,稀里湖涂的穿越古代,成为最最下等的婢女,而那个害她穿越而来的“同乡”竟一跃登上高位。天理何在啊!!!眼看他利用现代知识混的风生水起,她心有不甘情有不愿,现代她是猫他是鼠,怎么如今却反了过来?而那只鼠居然趾高气扬对她说,“听我的话,顺我的意,皇宫便有你一席之地。”本猫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Kitty啊!她开设八卦山庄,大肆宣扬此太子非彼太子。不想屋漏偏逢连夜雨,居然被当成反臣抓了起来,关健时刻幸得他相救,一句话让她愣了一个时辰“做我的太子妃吧!”她助他登上帝位,他帮她穿越回现代,互利互惠的交易,本以为悲催人生就此终结,却不想只是另一个倒霉的开始!八王夺位险象环生,准太子的他成为众矢之的,利用之后还是利用,几次死里逃生又遇险,她终于忍无可忍!自己到底是有多倒霉啊?“喂喂喂!那个不要脸的,虽说是互助关系,但能不能有点真情啊!”“真心一开始便有,只是你不信罢了,挺过这个生死劫,你就是我独一无二的皇后?”“后宫无妃?”“可以,即是后也是妃,我心中,仅你一个席位!”这这这……准皇上如此深情表白,她到底还要不要回现代啊?
  • 人之初

    人之初

    本书选收作者报告文学12篇,作品讴歌世间真、善、美,赞美改革大潮中涌现的新生事物。
  • 柳叶传

    柳叶传

    六百年前,他救了她一命。观音说:净瓶柳叶化坠,助你还他一世的恩情。她欲赎她欠下的债,却一直寻觅不到对的人。他究竟是谁?山上采药的书生?金戈戎马的将军?民间捉妖的少年?还是地府收魂的白无常?这几世一首歌,究竟唱予谁听?
  • 武侠三千年

    武侠三千年

    三千年江湖风雨何时休,一代新人换旧人。这里有民国的血雨腥风枪林弹雨和民族浴火重生的家国情怀;这里有万国来朝,天佑大明的权利纷争,武林争雄和剑气纵横;这里有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的逍遥仙。这里有以天下为棋局风云变幻的道统之争,英雄与豪杰并起的盛世大唐。这里有玄门兴起,魔帝出世,修仙问道的文人雅士求长生的故事。这里还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霸气绝伦和“海外寻仙药,反手断长生”的决绝气魄。更有远古时代神话传说,人神杂居的神仙大劫和洞天福地大破灭的上古元凶。
  • The Inn of Tranquility and Others

    The Inn of Tranquility and Oth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与万物对话:霍金传

    与万物对话:霍金传

    这是一本关于霍金的传记,不仅仅写了他的童年和少年以及在大学的日子,还写了他的婚姻生活。
  • 甜妻在上:总裁宠妻如命

    甜妻在上:总裁宠妻如命

    他是天之骄子,因为她的样貌囚禁了她。这一个月的囚禁,她屡次逃跑都会被抓回来!“到底要怎样你才肯放过我?”她在怀里挣扎,不知道为何招惹上了这个暴戾的男人。“女人,有我在的一天,你就别想逃!”他厉声令下。他带给了她前所未有的恐怖,可她却渐渐臣服,面对他的爱,他的深情惬意慢慢令她沉沦无法自拔。他说:我最后悔的还是没对你解释,我最害怕的是你和别人牵了手。她说:孤独一生,有了你才锦上添花,只是那曾经炙热的心已被你揉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