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800000044

第44章 萧瑟秋风(6)

卞后听儿子这么一说,连连点头。曹操也不禁蹙紧了眉头:没想到这黄须儿竟也在一副刚烈威猛的躯干里生长出令人刮目的灵性,如此分析颇有一番道理。

家宴散后,曹彰送母后去歇息,而后单独来到父亲身边。曹操即问:“须儿,你有何事?”

曹彰从腰间掏出蛇伯的证词,一桩命案蓦然在曹操眼前浮出水面。他看了许久,一言未发,脸上的肌肉在抽搐。突然,他将证词拍在桌案上,声音发颤地问:“须儿,你相信这是真的?”

曹彰说:“人证物证俱在,不由得不信。”

曹操又问:“那蛇伯现在何处?”

曹彰说:“在邺城,我想子建会保护好证人。”

曹操脸上突然又浮现出一丝笑容,他显然是想到了什么:由此看来,子建比起子桓还是嫩了点,眼下那证人还在不在人世都难说喽!

然后,曹操这样对曹彰说:“须儿,父王断定,这样的证词是捏造的,鬼都不会信。”

曹彰急了:“什么什么?父王您是不是老糊涂了?”

曹操火了:“父王是老了,可是我的脑袋还清醒!”

曹操知道,他不仅是在欺骗儿子,也是在欺骗自己。他现在经不起折腾了,不想再作选择,正因为太子有谋有术,他铁心扶持曹丕。他冷冷地甩给儿子一句话:“太子已确立,不容更变!”

曹彰叹了一口长气,也甩下一句话:“子桓是嫡长子,您既然已立他为太子,他就当他的太子好了!”

曹操决定东还洛阳,而后亲自提兵南下,与风头正盛的关羽决一死战。恰在这时,曹丕派人专程送来了为父王、母后精心制作的衣物和精选的养生补品,还给父王写了一封亲笔信。信中说,当下邺城,秩序井然,民心安定,子承父德,不辞劳辛,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云云。

曹操阅毕,甚感欣慰,竟也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子桓你总算让父王放心了,父王成全你。如今为父能替你做的都做了,最后一桩事,唯有解决关羽这个老对手了。

众所周知,二十年前,正与袁绍官渡决战的曹操,剑走偏锋,出乎意料地打垮了刘备,生擒关羽。曹操仰慕关羽的武略和忠义,拜之为偏将军,礼遇甚厚。关羽却不忘故主刘备,横刀立马斩杀袁氏名将颜良以回报曹操,然后封金拜书而去。曹操深感遗憾,却不勉强。两个风华绝世的男人心有默契地成就了一番千古佳话。如果关羽从一开始便跟定曹操,也许曹魏历史乃至三国历史都将是另一种结局,然而,仿佛天注定二人走不到一起。弹指一挥,二十年过去,这两位绝世风华的男人,都已经步入暮年,二者之间的恩怨,没必要留到下一代了,那就在今日来个了断吧。

眼看着前线的徐晃迟迟没有新的突破,曹操即从洛阳动身,直抵郏县东南的摩陂。曹操下了狠心,要与关羽决死一拼。为此,他特意派一支护卫队将卞后护送回邺城。

看来这位垂暮的老夫要发少年狂了,紧随其后的司马懿极为担心。如果这位垂暮的老夫老马失蹄,在这最后博弈中受挫,曹操本就衰弱的身体势必受到致命的打击,一旦魏王归天,加上战役失利,则后方风雨飘摇的局势必将更加混乱,这对即将继承王位的曹丕会极为不利!

司马懿欲上前进谏劝阻曹操。幸好,侍中桓阶站了出来,力劝曹操不必亲自带兵冲锋陷阵,按兵压镇即可威慑对方。曹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居然心明眼亮,听取劝阻,兵压前线而按兵不动,确也达到了威慑对方而给己方将士壮胆的战略目的。

不必曹操出手,关羽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尽头。

孙权的部将潘璋、马忠等杀掉关羽及儿子关平后,孙权派专人把关羽的首级献给曹操,一是为了向曹操示好邀功,同时又是想以此嫁祸曹操,挑起刘备对曹操的攻伐。孙权还上书曹操,称说天命,劝曹操禅位当皇帝,自己愿意称臣。曹操看穿了孙权的诡谋,断然不会上孙权的当。然后曹操以隆重的诸侯礼节将关羽的头颅安葬于洛阳,立碑志念。

杨修被杀一百多天后,曹操病危。

曹操的意图是要好好经营洛阳为新都,以期实现国家大统。据说在动工兴建始殿时,曹操让属下苏越负责移栽树木,在挖掘一棵梨树时,根部受伤,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汁液。苏越将情形报告曹操,曹操前去察看后,认为不祥,回去后就病倒了。

曹操这年六十六岁。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一生戎马倥偬,身上多次被创,几度险些丧命。加之立太子事而引发的种种不该发生的事,终未达到他所期愿的结果而大伤气血;再加上近期西征汉中,南讨关羽,连续作战,鞍马劳顿,心力交瘁,终于不堪重负,一副越老越不能忘怀统一大业、直到临死前仍在为之奔波拼杀的躯体,轰然倒下了。他知道自己大限已到,一边命人到长安急召曹彰,一边作《遗令》交代后事。

令文对自己的一生功过作了简略的回顾,对自己的后事作了具体安排。认为自己持法治军严一些,至于犯的大过失,发的小脾气,不值得效法,自己死后不要事事照办,全盘照搬。反映出曹操胸怀磊落、实事求是、不文过饰非的一面。

令文要求对自己的丧事简便办理,强调薄葬。天下尚未安定,不得古礼行事。入殓时穿当时季节所穿的衣服,因有头风病,很早就戴上了头巾,死后仍戴头巾;文武百官来哭吊,只要哭十五声,安葬完毕即脱掉丧服;驻防各地的将士,都不要离开驻地;官吏要各守职责;不要用金玉珍宝陪葬。

曹操遗令薄葬,不仅是对“古礼”的反叛,而且是对现实的警示。东汉以来,厚葬成风,虽有不少《遗令》或《终制》提到要薄葬,但大都不过说说而已。尤其董卓之乱以来,蜂起争雄的各路军阀经费严重不足,纷纷打起盗墓的主意。曹操、袁绍等当年都干过盗墓的勾当,看到过许多坟墓被盗后尸骨遭践、什物狼藉的场面。他由此叹道:“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因此,他一再强调薄葬,从自己做起。

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二十三日,曹操病逝洛阳。

此时曹操的几个儿子都不在身边。曹彰接到父王召令,正火速从长安赶往洛阳。曹丕、曹植与卞后都在邺城,而曹丕肩负守邺重任,不能离开,卞后让曹植立即动身赶赴洛阳。

谏议大夫贾逵、军司马司马懿等人出面主持丧事,等候诸子的到来。众官担心发生变乱,主张秘不发丧。贾逵不同意,坚持立即发丧,令在洛阳的文武百官前来吊唁,且按魏王《遗令》吊唁完毕后,各安其位,各尽其责,不得轻举妄动。前来吊唁的青州兵以特殊的哀悼方式擅自击鼓离去,隆隆的鼓声,敲得人心惶惶,大有天下将乱之哀。有人提出应加制止,不服从者武力镇压。贾逵则认为,眼下正当大丧之时,太子尚未即王位,对青州兵应当安抚。于是给沿途发布文告,要求各郡负责他们的食宿。在一路的擂鼓声中,这些早期就跟随曹操打天下的青州兵返回了驻地。

自始至终,有一个人只是一脸的哀伤,却很少说话,他一直在这种肃穆的氛围中窥视着群僚的情绪与事态,以及可能发生的突然事变,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这个老谋子一直在揣测:曹操临死前为何急召曹彰前来见他?他到底要跟这个黄须儿交什么“底”?尽管他没想到未能见到曹彰这么快就归天了,他交代儿子的那个“底”谁也无从得知,永远地成为不解之谜。但是,司马懿暗自告诫自己,万不可轻心大意,曹操从骨子里是排斥司马家族的,那曹彰如若能真正领悟父王的“底”意,在他老曹家窝内翻盘易主已是弹指间事。

不,决不能让这种事变发生!决不能让自己苦心经营二十余载的谋略落空!决不能让杨修的下场在自己身上重现!

他想好了,他严阵以待,他不失时机地在曹氏诸子未赶来之前,多做些正在前台张罗的贾逵等僚臣的幕后工作。

曹彰马不停蹄赶到洛阳,见到已经瞑目的父亲,想起不久前与父亲在长安聚家宴时的情景,他大放悲声,痛哭撼心!凭吊父亲之后,他呼地站起,走到贾逵跟前便问:“先王的玺绶在哪里?”

玺绶,即魏王的大印和绶带,代表着权力和王位。曹彰此问,众僚皆惊。

同类推荐
  • 文学、文化理论建构与中国学术的国际化:庆祝王宁先生六十寿辰文集

    文学、文化理论建构与中国学术的国际化:庆祝王宁先生六十寿辰文集

    王宁(1955—)不仅是我国外国语言文学界的领军人物,而且也是当今人文学界最为杰出的西方文学理论家、文化学者和文化活动家。他的学术建树不仅体现于对西方现当代文学理论的引进和批判性研究与应用,还体现在多年以来他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不懈关注和海外推广。2015年欣逢王宁先生六十寿辰,我们借此机会组织编写了这一文集。本文集兼顾学术性、纪念性和趣味性,题材、体裁多样。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学术性论文集,内容主要包括对王宁的学术贡献、治学之路和治学方法的探讨和对其著作的评述等;下编主要包括王宁教授教书育人方面相关的散文或者其他回忆性文章。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永乐大帝朱棣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永乐大帝朱棣

    永乐大帝朱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借镇边扫北之机,在为国立功的同时,私蓄日后能为自己夺取皇位拼死效力的文臣武将。征漠北、平安南、通西洋、修大典、建北京,缔造了一个“永乐盛世”。人必有是非功过,他凶杀成性、冷酷无情,成为历史上颇有争议的皇帝。本书以精练的语言为读者朋友逐层揭开了永乐大帝神秘传奇的一生。
  • 卡梅伦新传:毅力创造奇迹

    卡梅伦新传:毅力创造奇迹

    《卡梅伦新传》是全球具影响力人物丛书之一。本书主人翁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缔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他拥有显赫的家世,名校学习的背景,而后一层层跃进,成功当选并连任英国首相,成为当代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颗新星。鲜为人知的是,卡梅伦曾经遭遇过种种磨难,从少年时代的求学经历到从政路上的坎坷仕途,他所经历的挫折和困难超出了常人的想象。然而,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也时刻谨记肩上的责任。他没有因为一时的失败而一蹶不振,也没有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轻狂自大。这位英国前首相有怎样的毅力、智慧和才情,确实值得研习、品评和借鉴。
  • 狡黠的张献忠

    狡黠的张献忠

    张献忠是明末著名的陕北民变领袖。他出身贫贱,因不满明末罪恶统治聚众而造反。足智多谋,善于攻战,在战争中创造了许多灵活机动的战术,建立了一支编制齐全、颇有规模、富有战斗力的军队。他一生奋战17年,横行17省市,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既创造了为人讴歌的辉煌,也留下了遭人痛骂的遗憾,是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 名人传记丛书:史蒂芬孙

    名人传记丛书:史蒂芬孙

    名人传记丛书——史蒂芬孙——“蒸汽时代”的领路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离婚,绝不

    离婚,绝不

    夜,更深露重。习习凉风撩起紫罗兰色的轻纱帐幔,如同少女的曼妙舞姿,婉约动人。窗纱背后,是一个穿着珍珠白的蕾丝睡裙的少女,光着脚丫,矗立在窗前,即使一动不动,犹如一座冰冷而美丽的雕像,但还是抵挡不住那与生俱来的古典优雅的气质。记不清有多久没有像现在这样肆无忌惮地去回忆往事了。牧少臻打电话说要回来的时候,我就会变的忙碌,等李嫂烧饭、做菜的时候,我就得进厨房炖粥。也就是简单地把五谷杂粮、核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家神灵很凶萌

    我家神灵很凶萌

    马家村村民:你是山贼?看我们村子不爽?问我家神灵是哪位?马家村村民担心道:嘘,小声点,我家神灵大人正在睡觉,要是打扰了他睡午觉,小心把你变成羊,让你吃两天两夜的草。嚣杂声后……变成羊的山贼无辜:咩……马家村村民无奈:唉!我都说了,你不要吵了,你看还是变成羊了吧!算了,我只能多给你放些草了。牵着羊走回马家村村子,村民小声地嘀咕着:也不知道上次那个变成小乌龟的黑魇神灵,有没有复原……这是一个任性的神灵,将世界闹翻天的故事。对于捣乱,我们是认真的!
  • 产鉴

    产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篁君日记·雨后·长夏(沈从文小说全集)

    篁君日记·雨后·长夏(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短篇小说集《篁君日记》《雨后及其他》《山鬼》《长夏》《不死日记》《呆官日记》《男子须知》《十四夜及其他》。该集子小说发表于1928年9月至1929年3月,这一时期是作者创作力爆发时期,各类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都能看出作家的笔触趋于成熟。
  • 桐柯霜枝爱

    桐柯霜枝爱

    顾欢桐作为一国公主,得到了自己选择爱情的权利,却必须和父王母后认定的女婿待在一起一年。就这样,顾欢桐心里有了一个计划...顾千柯(男主):走上了女主的套路!
  • 谢幕之初

    谢幕之初

    大殿之中无比空荡,回首往事尽是刀光。阅人无数,却看不清冰眸下那火热的心。苏城大神转世普通人,女王妹妹屈尊下厨做饭。挥手间,苏城回顾往日的自己,但今后的路却还不知要怎么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靓鬼

    女靓鬼

    香港地,六月三日,亚洲电视正在走红的女明星张爱爱新婚当晚被割乳残杀。民怨沸腾,警方震怒,虽全力侦缉,无奈凶犯精明异常,急切间无法破获此案。以后的七月三日、八月三日、九月三日……凶案连续发生,被害者皆当日新婚女性,她们的死法,与张爱爱如出一辙。原来,凶犯是一有身分的翩翩男士,少年时受女性刺激太深,成人后患上偏执报复狂。警方岑之威帮办巧设妙计,与女警员阿宁姑娘深入险境,终与杀手相逢。三人展开搏斗,生死几经反复,最后凶犯伏法。凶犯究竟是谁呢?揭开他的真面,却使整个警方、乃至整个香港社会都深深震动。
  • 公关办事要有“心机”

    公关办事要有“心机”

    本书的目的是教人应付人生最难办的事,让关键的那些事情都办成功。同时本书引用了大量成功人士的实例,帮助读者了解他们在关键时刻是如何把事情办得圆满融通。书中所选用的事例都是人们熟知的或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具有现实的借鉴性和可操作性。如果读者朋友能够认真通读全书,一定能找到公关办事时的最佳心态和解决方法,在事业上找到自己的成功之地,也希望本书能为千千万万个读者朋友们解决公关办事中遇到的困扰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