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800000034

第34章 祸降司马门(4)

一提到曹操平生所吃之败仗,不能不提“宛城战张绣”。如本书前面已叙,那是曹操输得最为凄惨的一仗,长子曹昂、侄曹安民及贴心猛将典韦皆在此战中阵亡,他的坐骑“绝影”马也中箭而死,可以说狼狈至极。殊不知,这一仗曹操其实是输给了贾诩。接着,贾诩又赢了曹操一回合,那一仗虽无多少战略意义,却极端神奇:曹军刚摆开阵势开战突然撤退了,张绣急不可待地领兵追赶,贾诩连连阻止他也不听。贾诩曾对张绣下过这样的一个判断:这是一个没脑袋的主儿。而张绣此时难免会想,与曹操交战,竟能逼得他退军,不痛下杀手乘胜追击,更待何时。然而,张绣的追兵却被曹操殿后部队杀得大败,狼狈逃回。张绣极后悔地向贾诩说:“文和,我不该不听你的劝。”贾诩说:“先不忙后悔,请将军重整队伍,再追一次曹操。”“什么?”张绣大惊失色,“追兵刚被曹操击败逃回,若再去追不是白白送死吗?”贾诩有点不耐烦了:“将军莫迟疑,只管去追,如不胜,把贾某的头拿去。”此时张绣心里肯定是一百个不相信,但还是去追了。果然,这二次追击,张绣大有斩获,把曹军追杀得死伤惨重。

不仅曹操对自己的失败极为纳闷,张绣回营后见到贾诩,恐怕也得好好地重新把这位谋士打量一番,以确定他是人还是鬼,是神还是仙。此时张绣最想做的,就是让贾诩说个明白。“其实很简单,”贾诩摆了摆手说道,“曹公一开始与将军交战,并没有占丝毫下风,突然撤退,肯定后方有事。将军不察,误将曹公的主动退军视为不敌,盲目进击,必无胜算。曹公用兵何等精明,必有精兵良将为之殿后,以防追兵。待将军败走,曹公因急着赶路,不再设防,便会调整步伍,将后卫挪为前锋。此时将军纵用败兵追击,亦必能奏效。”三国鼎立之所以多智谋,端赖贾诩者流出没各方之间。

当曹操和袁绍两大军事集团纷纷吞并、剿灭诸侯之后,天下虽然没有变得安宁,局势却已明朗不少。在曹、袁两只巨螯的钳制下,暴露在外的张绣,势必沦为瓮中之鳖。投靠袁绍还是曹操,就成了张绣迫在眉睫的选择。投靠袁绍的理由似乎是不言而喻,一是袁强曹弱,二是张绣与曹操有杀子之仇。于是,当袁绍主动派使臣前来招降时,张绣恨不得立刻跪下身来,唯袁绍之命是从。谁知贾诩从幕后悠然闪出,以疾言厉色之态,对袁绍使臣痛加训斥:“替我谢谢袁本初好意,再转达这样一句话,一个连自家兄弟袁术都不能相容的人,不可能成就大事。张将军敬谢不敏!”张绣大惊:“文和,你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不然,”贾诩平静地说,“投降曹操吧,将军虽与曹操有过节,但依我看来,曹操有雄杰之气,肚量宽宏,肯定不会为难将军。再说,袁强曹弱,将军这点兵马,袁本初未必看得上眼,对曹公却不失为雪中送炭。请将军再听我一回。”果然,曹操竟好像完全忘记了与张绣结下的深仇大恨,亲自率众出城迎接,给予张绣极高的礼遇。私下里,曹操也紧握着贾诩的手,一脸诚恳地道谢:“使曹某信义著于天下,正是阁下呀!”贾诩之所以甘冒奇险,正因为他看透了曹操的内心。

至此,东汉元恶之一的贾诩,人生航道进入另一片相对平静的海域。虽然作为曹操谋士之一,他仍不时献计供策,尤其在曹操讨伐马超、韩遂的征战中,贾诩功不可没。但他淡出江湖的意图正日益渐显,故而韬光养晦,轻易不发一言,显得乖觉平常,谢绝交流,闭门不出。为杜防他人猜疑,连儿女婚嫁之事,也力避攀附名门。虽然如此,在曹操立太子的过程中,他以四两拨千斤的谋略,促使曹操立嗣的天平向曹丕一方倾斜。

对于曹植来说,不管曹丕玩了多少心计,耍了多少妙招,也不管有多少人替曹丕说话、推崇“立嫡以长”,但只要曹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力争有一个上好的表现,他还是很有希望让父王为他加重砝码。然而,事实是,他非但对立嗣无动于衷,也无意参与这场储嗣之争。

他不愿斗,更不想争。面对来自父亲的各种考验和试题,相比曹丕极力笼络重臣、宫人左右、为其游说,曹植只是被动应付,几乎不曾有过主动出击。甭说无意去拉拢重臣,即使对围绕在自己身边具有重要舆论导向的邺下文士们,曹植也仅仅和他们止于文学关系,而不涉及政治。如果曹植真有意于储嗣之位,他何不及早趁此良机向邢颙打声招呼,人称“德行堂堂邢子昂”,曹操倾慕其人,特意任他为曹植的家丞。但在立嗣问题上,固守俗规的邢老夫子居然力挺曹丕。还有那些文人名士,倘若曹植有借文学之名行政治之实的话,断不至于在《与杨德祖书》中讽刺陈琳、针砭刘修等人,且言语如此尖利,全然不留情面。实际上,曹植非但无意于储嗣之争,相反,他的种种行为似乎都表明,他还在刻意躲避这场太子之争。所以,从一开始,就预示曹植败局已定。

说来实在可怜,查遍史书资料,可以被定性为曹植羽翼者,仅仅三个半人:丁仪、丁廙、杨修和邯郸淳[48]。所谓曹植“同党”则是曹丕一手伪造,并不关乎曹植之事。丁氏兄弟因与曹丕有过节,才极力支持曹植,经常在曹操面前为曹植几尽赞言。杨修则自始自终态度暧昧,既与曹植关系密切,又和曹丕交情匪浅。作为曹操主簿的杨修与曹丕的关系,并非如人们想象的你死我活的政敌。而曹植与杨修的交往,主要是文学上的交流,也因杨修的机敏,曹植请求他协助自己应付来自父王的一些考题,杨修碍于人情自然不得不从。但杨修察觉到太子之争的政治敏感性,自始至终没向曹操表露支持曹丕还是支持曹植,一切由魏王酌定。面对曹丕的主动出击和曹植的无动于衷,杨修只好暗自一声长叹。而丁氏兄弟后来也完全没有料到曹植对于争夺太子之事非但毫无兴趣,甚至还有意避之。

但他们发现这一点时早已经骑虎难下,不曾想到会把自己大好的政治前途白白搭在曹植身上。

丁氏兄弟、杨修乃至包括权力欲极强的曹丕,都难以理解世界上竟有这样一种人:对于父亲的宠爱这个巨大优势而不去占有利用,既沉醉于美好的文学世界而不愿自拔,又抱负使然会主动请缨,愿为百夫长,长驱蹈匈奴;其足迹南至赤岸驰临北塞,其情志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对苟苟营营的庸腐鼠辈根本不屑一顾。

这就是胸怀洒落、光风霁月的曹植啊!一个彻底的浪漫才子,一个与浊世格格不入的性情中人。前不见屈原,后不见李白;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天才曹植在这个时代是高傲而孤独的!

所有心怀平和的目击者无不为之所动。曹操也看出了这一点。但是,才华归才华,政治的裁决另有一套规则,哪怕像曹操这样雄才大略之人,也不得不顾及于这个规则。当曹操与贾诩一对一问答之时,曹植的命运似乎已开始发生颠覆性的翻盘,这让深爱他的父王曹操也感叹不已。

当然,曹操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所谓“密访群司”在他看来只是一种形式,如果他觉得必要,即使贾诩等人如何机巧的劝说也不足以改变他的主意。“立嫡以长”的传统律条,对于他来说也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他考虑更多的是兄弟相争而阋于墙,将给外人带来可乘之机。所以他必须全面考量,获得他所期望的最佳效果。而这一切,最后都集中在曹植身上,其态度和作为,在最后关头将决定曹操的抉择,也将决定曹植自身的命运。

曹操在曹丕、曹植之间择嗣的意向公开化之后,令曹植不安起来。他本无争嗣之心,经父王这么一番折腾,邺宫上上下下都认为他与哥哥争宠。尤其是崔琰“露板而答”,直接把他和曹丕抛到大庭广众面前,如同被人剥掉衣服,赤条条地在众目睽睽之下,供人们评头论足。他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侵害,他甚至感到一种耻辱!你崔琰作为自己妻子的娘家叔,你秉公无私,你为子桓说话并要誓死捍卫,这是你的意志,你的自由,你可以这么做,可是你别忘了,这是父王的“密函”,是要共同遵守秘密的规则,在幕后隐秘地进行。而你可好,打破规则,直接跳上前台大声叫板!你可知道你这么做将曹子建置于何等境地?叫我尴尬无比,叫我生不如死啊!这样一来,让人怎么看我,都以为我曹子建不仁不义,权欲熏心,与“立嫡以长”的哥哥争嗣。

那天夜里,曹植泪眼含悲,一宵未睡。甚至连崔氏和槐花都痛恨叔叔不该这么做。本来崔氏满怀信心地认为,自己的丈夫很受父王恩宠,且父王又有意立子建为嗣,用不了多久,子建准能当上太子。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混蛋叔叔当头打过来一闷棒,把人都打蒙了,连父王都有点蒙了。叔叔啊叔叔,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拿你侄女婿的命运前程下赌注,保你的名节!

这一夜,崔氏和槐花一直陪曹植坐到天明。

此时,只有槐花最能理解曹植的心情,她知道此时也只有母亲能解开曹植的心结。这天早上,她悄悄去了鸣鹤堂。很快,她便回来,走到曹植身边:“三哥,咱娘叫你去见她。”

其实,卞夫人也在为崔琰的“露板”生气呢:这个老东西这么做不知是何居心!是唯恐曹家不乱吗?但她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把错归在了曹操头上:若不是主公你想出这种花样去“密访群司”,事情会弄到这步田地吗?让你尴尬不已,让你哭笑不得,让你无地自容。这不是生生把孩子往火炉上烤往鏊子上烙往热锅里炒吗?这给子桓、子建心田都埋下了阴影。曹阿瞒啊曹阿瞒,难道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了吗?

曹植见到母亲,依然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很委屈地抱着母亲痛哭起来:“娘,您知道孩儿心里有多苦吗?我一开始就没有与哥哥争什么的心思,可是竟有人往我头上泼脏水,还有那琰叔直叫板,让人觉得是我在争嗣。娘,您说,这不冤枉死人吗?”

卞夫人安慰儿子:“娘知道你苦,你是冤枉的,娘也是憋了一肚子气。话又说回来,你和子桓都是曹家的顶梁柱,你父王不论立你还是立子桓为嗣,都是为了继承父辈功业,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曹植说:“娘说的对,子建也是这样想的。可是,父王为何要以这种方式……”

卞夫人知道儿子对父亲这一套有看法,于是又说道:“你父亲这么做也许有他的考量,希望你能理解,你要坚强。至于子桓心里怎么想,母亲会跟他说,不要让他对你产生误解。”

经母亲这般安慰开导,曹植苦闷的心情排遣了许多。母亲说得对,父王之所以这么做,自有他考量的目的。遵礼规立嗣,那本来就是哥哥的名分,作为弟弟不该有非分之想。听母亲的话,一定要坚强。何谓坚强,就是高傲地看着不属于你的东西离你而去。

当天下午,卞夫人就把曹丕唤了过来,开口便问:“子桓,你现在心里怎么想?”

曹丕答道:“回母亲,子桓自我砥砺,随时听从父王的召唤,绝不会做违背情理的事情。”

卞夫人严肃地问:“你是指你父王这么做违背情理吗?”

曹丕马上分辩:“子桓不敢。父王所做的这一切都为孩儿好。父王考察的结果,想必母亲也有所知晓。”

卞夫人笑了笑:“你现在是不是觉得特别心安理得?母亲是要告诉你,子建并没有做违背情理的事情,他不想与你争太子。”

曹丕陪笑着:“他不想争,可有人在为他争。”

卞夫人说:“你是指丁仪、丁廙兄弟吧,那有何奇怪的,不是有更多重臣、文士为你争吗?娘希望你这做哥哥的不要误会你弟弟子建,他没有与你争什么,没做任何小动作。”

曹丕当然知道母亲话里有话,只是没明说那专搞小动作的又是谁。于是说:“请母亲放心,我不会误会子建的,不管我能不能当太子,我都会对子建好的,决不会做兄弟阋于墙的事。”

卞夫人听了,颇感欣慰地笑了:“这就好,这就好,你父王听了一定很高兴。”

曹操知道后,确实很高兴。曹操称赞卞夫人是“贤内助”。卞夫人说:“我只是尽做母亲的职责而已,让两个儿子听从为父的召唤,不要计较一己的得失。曹家事,曹家人皆有其责,不为外人纷扰而故。”曹操听得心里直热,越发觉得本夫人如此了得,这话里也有警诫他须保持头脑清醒的意味。然而,在整个立嗣过程中,卞夫人虽然心里偏爱于曹植,但她却始终保持沉默,静若观火,不随意发表任何言辞,决不干预其政。这正是她的明达过人之处,这也是曹操对她最信宠的仪态风韵。

崔氏痛不欲生的哭叫声惊动了侯王府。

崔氏一见到曹植就浑身瘫软地倒卧在地上,泣诉道:“君侯,君侯!我叔叔被捕入狱了,我求你援之以手,快救救他吧。”

曹植也是刚刚从丁氏兄弟口中得知此事,是父亲下令逮捕崔琰的。罪名是他写给杨训的信中有“不逊之辞”“傲世怨谤”“时有变机”,使得父王为之大怒。曹植心里倒也明白几分,崔琰罹罪,不外是为立嗣“露板”引之祸端。这麻烦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就看父亲一念之转。

按说,这也是为曹植大大出了一口恶气,但他心情为之沉重,作为侄女婿,他十分敬重崔琰的耿直正气,为人坦荡磊落,即使有点不慎之言和小过失,劝诫劝诫就是了,怎么能说抓就抓呢?

曹植故作负气的样子对妻子说:“叔叔入狱,我也很痛心。可是,你也知道,叔叔为子桓说话,并要以死守之,如此露板,不只是把我也把父王推到旁邪之道,置于众目睽睽之下,无地自容。既然叔叔如此作绝,那就去叫子桓救他好了,何况叔叔本来就是子桓的师傅。”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之所以能受人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良田千顷,华屋万间,而是在于他们的甘于淡泊,他们不贪安逸,不务奢华,只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断地升华、滋长。《中国古代高僧传》这本书中讲述了大约10位高僧的故事,主要介绍了“法显、鸠摩罗什、真谛、智顗”等等高僧的故事。
  • 杜月笙全传(下)

    杜月笙全传(下)

    杜月笙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生意场上,他机灵诡诈,善敛财,会散财;社交场上,他善于处理与各派军阀之间的关系,善解人意、附庸风雅,笼络社会上各种人物,从政治要人、文人墨客到帮会骨干,无所不有。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的黑帮帮主;他文质彬彬,却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为虎作伥,却又有着鲜明的爱国心;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他出身贫民窟,却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出入于黑白两道,游走于商界、政界……杜月笙所塑造的黑帮神话,早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人其事也因历史的重重迷雾越发充满传奇色彩。
  • 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张謇

    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张謇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很好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赵无极传

    赵无极传

    本书以生动的文笔,酣畅淋漓地描绘了赵无极的无极世界,从他的名门望族的出身,到他气象万千的作品,再到他的标新立异的理论,全书都有出色的表现,当然,传主的人格、爱国情操与独特的追求,也在字里行间得到充分的展现。
  • 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传

    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传

    《卓文君(文墨生香泪成诗)》是流芳百世的浪漫传说。一代才女卓文君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用自 己的坚毅、勇敢褪下华服,冲破世俗,奔向自己的爱 人。人们透过纸张感受心灵的温热,惊叹共鸣。若爱 情是场赌局,她险些血本无归。当他洗尽铅华,回头 找寻自己心爱的人时,她已泪流满面。一场圆满的倾 世爱情,迷倒了后世太多的痴情怨女。
热门推荐
  • 福州府志万历本

    福州府志万历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法律史的视界:梁治平自选集

    法律史的视界:梁治平自选集

    《法律史的视界:梁治平自选集》由梁治平将其近三十年学术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编为自选集,偏重于法的历史和理论。梁治平先生一向立足于“用文化去阐明法律,用法律去阐明文化”的法律文化观,拒绝套用流行的历史分期和法律分类去撰写历史,更反对对历史作教条式的裁断,而是将法律现象置于更广阔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去理解。
  • 逗比殿下请接招:女王么么哒

    逗比殿下请接招:女王么么哒

    她是圣格学院的王??她还没有爆发出全部的力量!她……真正的释放,会强大的令人恐慌!!“王,只能有一个!”“王,我没有兴趣,要比就上吧!”她眸光清冷,嘴角轻轻扬起,带着一种致命的魅惑。她安静的完全无害,可是谁要触碰到了她的逆鳞,便仿若魔鬼复生,带着强大的气场,让你退无可退!!他是豪门贵少,她是高冷公主,第一眼看到她,他就死死地缠上了她,追爱路上,他步步紧逼,她且战且退。一路纠缠,到最后,她都没有想到……他们竟然……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天从复制开始

    逆天从复制开始

    林天养带着PS软件穿越了,无论是什么东西,他只需要看一眼,便能完美复制,甚至还能进行改良!“林大师!我的功法已经是天品了!”“给我看一眼,神品的要不要?”“……”世人感慨:“天养天养,这般混蛋果真只能天养,人怎么可能养得出来!”
  • 我在异世卖副本

    我在异世卖副本

    别人穿越我也穿越,别人有金手指我也有金手指,但我的金手指是老板,要我支付天文数字的穿越费,付不起只好替老板打工还债,每月还需要高额的利息,看来只好先订他个小目标了,先从还利息开始。
  • 白发弃妃太绝情

    白发弃妃太绝情

    有谁知道,她曾是那个惊才艳绝,让多少男人都为之着迷的,圣雪无双……◆红罗帐中,他亲吻她唇角,笑得邪魅而森然:“鸣悠,用你的身体和智慧迷惑凌御风,然后,杀了他!”她仓惶后退,却终只剩冷然一笑,“玄苍,若我属于了别人,只愿你……不要后悔!”一身纯净染满血污,一身才华皆付流水,以为这一生不会再痛得如此噬心锉骨,却在真相大白时悚然心惊,痛彻心扉!原来,她所有的爱恋,所有的牺牲,所有的痛苦,全都是一场空,她从不曾爱过谁,而这一切都只是因为她……原来,这些年来她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一场,笑话……“哈哈哈”凄厉的笑声恸彻天际,槿树下,她白发轻扬,一身红衣,如子规啼血,凄艳绝丽。只是那红色,究竟刺痛了谁的双眼,而又是谁,在她不愿再回头时,悔不复当初?她嗜舔着指尖鲜血,绝美的脸上满是不屑与狠绝,“玄苍是谁?凌御风又是谁?我不管他是谁,通通,杀掉!”【霜是简介无能星人,亲们直接看文吧,霜灰溜溜爬走】
  • 浮灯烬

    浮灯烬

    十烬自以为一世等待甚是久远,留她一人在这无他的孤寂人世寻找,却未曾想,他许十烬之意,浮生万年,千百回眸,万载孤寂只为换你半声轻唤。“我想让你记住我。”“师父……这一次,不要再把我忘记了。”等待真的很苦,尤其是等待未知的结果。万年以来,十余千年,我都在不停寻你,我既望你记起我,又怕害了你,千余年来,我与这天地同寿,与他一同承受着这枯寂的禁锢,也在等待着你。“照溪,你何苦如此这么折磨自己,修复琉璃坠容烬也不一定能回来了。”“你等了如此久,你就甘心丢了她?”纵然这并非我心中所愿,我也不能放任万年前的事再在她身上发生一次,即使是让我再也不见她。只要她安好,与你共品这六界枯寂有何不可?
  • 愿风安

    愿风安

    我想,想在星空下,想在湖面上,想你。…!!!!!!!!
  • 仙君如月我如星

    仙君如月我如星

    “千年,可苦?”“苦,但苦尽甘来。这一次,我不会等你,我去寻你。”话音落,拂衣化作一团白雾飘散,只留下青弦以及一滩血水。……第一世,拂衣是仙界罪人。第二世,拂衣赎罪,却将青弦再次丢在了世间。第三世,青弦不愿等待,主动找到拂衣,可人的生命哪有那么久?唯有得道成仙……第四世,安好。【反正我就是简介废啦】【四世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