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800000029

第29章 棠棣之华(4)

最后要说的就是郭嘉,世人称他为“鬼才”。汉末大乱,各路诸侯割据一隅,并无鲸吞四海之志。唯有郭嘉对一个个敌手心理判断精准,便常常成为曹操获胜的关键。比如他“十胜十败”之说获得官渡大捷;比如他“有勇无谋者若气衰力竭之时,便不久于败亡”的进谏,劝曹操急攻下邳,擒杀吕布;比如他建议曹操南下佯攻刘表,断定袁氏兄弟爆发内讧;最难忘当是征乌桓,曹操和众臣担心自己孤军远征之际,刘备会在背后发难,挑拨刘表袭击许昌。郭嘉力排众议,进谏曹操:“明公您尽管放心远征,留下一座空荡荡的许都也无妨,我料定刘备无法给您添麻烦,而是有人会代替您来阻止他,此人就是刘表。现在虽是虚国远征,但一劳永逸,就再也没有后患了。”郭嘉所谋一针见血,曹操听罢茅塞顿开,立刻进兵辽东。奇袭白狼山,俘敌二十余万。曹军刚到易城,郭嘉嫌推进速度太慢,遂又进言:“千里远征,兵贵神速,留下辎重,轻兵疾进。”果然乌桓军被打得措手不及,首领蹋顿也被击杀。千里奔袭,一路荒旱无水,粮食断炊,将士们不得不先后杀了几千匹战马充饥,才艰难抵达目的地,从柳城回来途中,郭嘉因气候恶劣,日夜急行又操劳过度,不幸患疾英年早逝,一个旷世奇才就这样如流星一般陨落了。郭嘉平时不拘常理,多被陈群检举奏本,而曹操对郭嘉多有袒护,说“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只有曹操这种雄才大略之胸怀,才敢使用郭嘉这类藐视法礼之奇才,并把他引为知己。每逢军国大事,郭嘉谋策从无失算,曹操本打算平定天下之后,把身后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而郭嘉在曹操帐下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甚至可以将曹操戎马生涯按郭嘉之死分为前后两部分:郭嘉生前帮曹操统一了北方,居功至伟;郭嘉死后,曹操除了在西征马超、韩遂等草寇军阀的战争中取得一些战绩外,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境地。赤壁之战后,更留下一个天下三分的无奈结局,不然曹操不会在赤壁战败后的退却路上,发出这样一声孤猿泣血般的哀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要论郭嘉在战略战术上的卓识,与荀攸不相上下;其言论雄辩大都与荀彧相仿,论述极为完备;但郭嘉话语明快,常用短句,多排比对仗,富有音韵美感。他的分析相比荀彧,更加清晰流畅,环环相扣,逻辑严谨,每每进谏,善于抓住核心进行剖辨,结论高妙,出人意料。他比荀彧多了一份果敢,比贾诩多了一份积极,比程昱多了一份亲切感。郭嘉的谋略大多是战略层面,而之于战术则敢于弄险,面临困境,善出奇招,大放异彩,即使诸葛亮与其相论也稍逊风骚。啊,目光犀利、明察秋毫的郭嘉,锐意勃发、华实兼备的郭嘉,能将理性雄辩与情感血肉搅得水乳交融的郭嘉,怎不令曹公称其为鬼才也!即便因为这种个性,而被陈群诟病举止行为,然正其为缺憾,郭嘉才更契合“鬼才”二字。

评点罢五大良将、五大谋臣,曹植稍作停顿,突然将话锋指向父亲曹操。他说,曹公论武功不及麾下五将,论谋策也时有不敌帐下诸臣,动怒之下或得意之时而无忌后果之虑,乃至情势无可挽回,如赤壁之战终为遗恨!还因求贤若渴,亦时有用才失当之虞。然古今圣贤皆非完人,善能察纠痛改之而不失英明矣。眼下,论其强大而后发者,并非我父王曹公,他力不能达的周边时有敌手与之抗衡,麾下帐中也有卧薪尝胆之人窥视其软肋或空穴,伺机夺之,以求一逞。其实,真正强大者,不是武力而是内功,有时一念之亏,转头皆空。身为晚辈为之放言,决非无端造势,危言耸听!

听他语气,好像他不是曹操的儿子,俨然是一个毛头小子在那里不知天高地厚地信口开河,指手画脚。

仙风道骨的邯郸淳一直在倾心聆听,中间既不插话,面容也无异色,看上去平淡若水,气定神闲。只是不由得暗自称道:这一曹家贵公子,似乎超然于庙堂之外,不在权贵之中,对曹操麾下的诸亲将谋臣的评价,坦诚中肯,毫无一己之好而有偏私之嫌,甚至对令尊的优缺得失乃至性情也概以评点,而决无“大不敬”之忌讳,别人无论如何是不敢如此放言的。尤其说到郭嘉病逝,他痛惜地流泪了。这样的后生真乃是曹家的骄傲啊!

邯郸淳似乎再无更多的话题要与曹植交谈,转身告辞而去。

由此,曹操对曹植更加青睐,已暗下决心把他当作“最可定大事者”。有时曹操会突然召曹植回答问题,而曹植“每进见难问应声而答,故特见宠爱”。其出自《三国志》裴注引《魏书》曰:“而于时世子未立,太祖俄有意于植,而淳屡称植材。由是五官将颇不悦。”

曹丕着急了。

他感到很无奈的是:他有一位淡漠礼法、不按常理出牌的父亲的同时,又有一位才华横溢远甚于自己的胞弟,这使原来应该属于他的储嗣之位变得岌岌可危。虽然一时还看不出子建有争嗣之心,但事态越来越明朗了,父亲确有立子建为嗣的打算,徙封他为临淄侯,又让邯郸淳当他的文学属官。这分明是一个信号!这个邯郸淳不光在父亲面前夸赞子建,还到处称子建为“天人”。

曹丕简直想不通,子建究竟靠什么竟得到父亲如此宠爱?也许就是他的那点文才打动了父亲。那么好吧,咱们就来比试比试!

于是,曹丕在继续用心写他的《典论》诸篇的同时,以五官将文学属官一职将“建安七子”中的徐干、应玚、刘桢等都聚拢在自己帐下,大搞文学沙龙。表面上谈诗作赋,实际上是在借文学之名,行政治之实。同时又汇集一批名儒,编撰一部百科全书——《皇览》。他特别在《典论》的“自叙”中,讲自己六岁学射箭,八岁能骑马猎杀走兽,文能通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之言,武能以甘蔗击败剑术高手。且盖言曰:“余少小好学思专,诵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夫文武之道,各随时而用,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是以少好弓马,于今不衰;逐禽辄十里,驰射常百步,日多体健,心每不厌。”为充分显出自己武艺高强且又举例说明:“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曹昂亡命是因为他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了父亲曹操,并非骑术不济,而曹丕以兄长之死反衬自己的骑术高超才幸免遇难。

洋洋大观千余言,给人的印象是,他不仅勇武雄健,还有广识博学的鸿儒气派。但是,曹丕致力于文学恐怕是醉翁之意,化文学为政治。

据胡冲《吴历》记载,《典论》的传播范围甚广,甚至连大江对岸的孙权和张昭都莫名其妙地收到了曹丕寄来的《典论》及诗赋,请他们雅正。据此可以想见,在曹丕的运作之下,其文论在曹魏广传之盛。

只能这般解释:曹丕旨在借《典论》来塑造自己文武全才的形象,增强自己的影响力,为立嗣之争增加砝码。

《皇览》的编撰也别有用心,顾名思义,这书是提供给朝廷阅览的。书中涵盖的不外乎儒家正统的治国安邦的理念,这正好迎合了曹操希望自己的继承者深谙治国理政之术,建立一个繁荣昌盛的曹魏帝国的愿望。

化文学为政治,究竟效果如何,还有待静观其变。

曹植是如何看待、评价乃兄及其动机的呢?他在后来写给当了皇帝的曹丕的《魏德论》一文中,赞美曹丕的文治武功:“既游精于万机,探幽洞深;复迫遥乎六艺,兼览儒林。抗思乎文藻之场固,容与乎道术之疆衅……”虽看似极尽巴结奉承之能事,但从字里行间倒也不难看出曹丕的“用功”与“用心”。

尽管曹丕竭尽全力,大搞宣传攻势,大树自己文武全才的形象,但曹操却更加看好曹植。建安二十年(215)七月,曹操出征孙权,首次让曹植留守邺城。以往守邺重任都交曹丕承担,这次则破例了。曹操对曹植说:“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

这番话若出自普通人之口,不过是父亲对儿子的口头勉励而已;可是由曹操说出来,那分量就不一样了。你的事业是什么事业?是治国平天下之伟业!你要儿子像你当年那样去干事业,这不就等于明说,儿子曹植将是你的继承人了吗?

随父出征的曹丕一听,差点晕倒,直觉得脑袋轰的一下炸响了一声闷雷:完了,一切都完了。他将脸转向一边,竟凄然地掉下两滴眼泪。

曹植向曹操表决心,决不辜负父亲重望。并以满怀的热情写下《东征赋》:“顾身微而任显兮,愧责重而命轻。”曹植感到,父亲的信任和他肩负的责任一样厚重。他预祝父亲“挥朱旗以东指兮,横大江而莫御;擒元帅于中舟兮,振灵威于东野”。

曹操对曹植的偏爱,不只是他超凡的文才。长期以来,曹植都是作为一个“才高八斗”的文人形象锁定在我们的脑海中,其实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误解。曹植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破坏了我们对他的整体印象的构建,实际上,曹植文武兼备,世所罕有,而又绝不是他的自我吹嘘标榜。曹操让邯郸淳与曹植相见,其实就是让这位世外大佬对儿子进行全方位的考察。那场谈话,天文地理、政治军事无所不至,“坐席默然,无与抗者”。邯郸淳归去,慨叹曹植是个“天人”。何谓“天人”?其含义有三:一为知天象和人事,洞悉宇宙人生之本原,即天人合一;二为神人,即才能和容貌出众之人;三为天子,特指皇帝或继位太子。

如果说曹植之于天人有点夸饰的话,最起码他拥有天人之境,确是超凡脱俗。邯郸淳的话意是在告诉曹操,你这儿子文韬武略是立嗣的不二人选,堪当大任,尽可放心使用;至于用与不用,则由你这个做父亲的来最后定夺。

而曹植对自己的军事才能颇为自信,他在后来给魏明帝曹睿的一份上疏(《太和二年疏》)中说:我过去跟着武帝(曹操)南征北战,对行军用兵的神妙已窥堂奥;如果陛下能让我统兵作战,即便不能生擒孙权活捉诸葛亮,也将虏其雄率,歼灭他们的众兵。这并非是他吹牛,而是言之不虚。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围曹仁于樊城,宛洛震动,许都摇荡,当此危急之时,曹操唯命曹植以南郡中郎将、征虏将军率援军救曹仁。若不是对曹植的军事才能如此信任,明哲知人的曹操断不会在这种危机关头如此调遣领兵之将,否则岂不是玩火自焚吗?

在政治上,曹植也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远见卓识,当司马懿被曹丕倍加信崇而多方袒护之时,他就曾对曹操说,司马仲达韬光养晦,腹有险谋,不要哥哥与其结交甚笃。后来曹操也告诫曹丕:司马懿有狼顾之相,“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后来曹植给魏明帝曹睿《上疏陈审表》和《与司马仲达书》,前者虽未指名道姓,但已暗示明帝,司马氏有篡权之野心,“凶在其患也”;后者则尖锐无情地指出司马氏只守不攻,拥兵自重,以相机图事,怕遭兔死狗烹之灾。当时司马懿已是只手遮天,万人之上。然而曹植一封上疏、一封公开信,差点将司马懿这么多年来的苦心经营和偌大家底全盘废掉,足见曹植的政治敏感和议政能力如此高超。

说到这里,暂且埋个伏笔,按下不表。

以上所述,可见历史上真实的曹植是一个罕见的文武全才。只不过他的文学光华过于耀眼而掩盖了他的整体容貌。曹植文武兼备的出众才华是曹操为之动心的主要原因,曹操寄希望将曹植培养成自己心目中具备继往开来素质的接班人。

次年春天,曹操东征回营后,稍作休整,又亲驾西征张鲁。邺下文人来不及相聚,又随曹操从征汉中。曹植仍留守邺城,曹丕则派驻孟津以作汉中后援。兄弟朋友天各一方,只盼别来无恙。

此时,曹植的心情十分爽朗,他甚至预感到父亲将把一副更重的担子放在他肩上。他也曾暗自期许:如果上苍能成就他的功业,他决不会让父亲失望,他会像那些留名青史的明君或贤臣,让后人景仰。但有一条:凭自己的人格和能力去赢得,而不会不择手段地去争去抢。这是他的操守。

他每天都要亲率一队虎贲卫士绕城四周巡察,不容懈怠;晚上还不定时对哨卫突然查岗,要他们恪尽职守。一次他对正在执勤的卫兵发问:“你知道你头上戴的鹖冠是什么意思吗?”卫兵发窘,答不出。曹植对他说:“以鹖尾为武冠,不仅仅是显示你的武风神气,要知道鹖鸡有猛气,战斗时唯求取胜,不辞以死。故以鹖为冠,取其义也!”说罢,他让卫兵照他说的重复一遍,并要所有卫兵理解鹖冠的义勇之意。

一日,他抽空来拜会邯郸淳,见老者正伏案以苍劲的篆体书写一副楹联:“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植马上便知道此语出自哥哥的《典论》。于是问道:“先生书此楹幅,赠与何人?”

邯郸淳说:“五官将出征前嘱我,书写此语,然后刻于匾,挂于五官将府。”

同类推荐
  • 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名人传记丛书:诺贝尔

    名人传记丛书:诺贝尔

    名人传记丛书——诺贝尔——他的名字不仅是一项荣誉:“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一部自传: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一部自传: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一部自传: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美国建筑大师赖特的自传,以“家族”、“入行”、“事业”、“自由”、“形式”五卷,展现了赖特传奇的一生:童年的美好、懵懂与自然的启蒙;初入社会的青涩与憧憬;事业起步的欣喜与磨练;以及他自立门户、与流俗决裂的卓越不群。在赖特优美流畅的文字与奇巧清新的哲思中,我们可以窥见一名建筑大师的成长历程,以及整个建筑界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可以感受到美国社会以及整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 名人传记丛书:肖邦

    名人传记丛书:肖邦

    名人传记丛书——肖邦——用柔弱纤细的手指诠释了一个民族坚强纯真的灵魂:“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著名作家罗银胜的一部倾力之作,演绎了一个文艺青年的梦想之路,同时也是一本内含文艺见解的轻松读物。记述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领军人物贾樟柯的成长历程,以及富有个性的独特导演经历,尤其是对贾樟柯心路历程的描写十分细腻,不少是独家披露,一个文艺青年动人的成长故事跃然纸上,相信一定会勾起曾经或正在抱有文艺梦的青年的追忆和共鸣。 生动展现了贾樟柯对电影、文艺理解的精神世界,让我们认识到,贾樟柯的思考和探索,触及文艺的核心和本质。
热门推荐
  • 灵界万物有灵

    灵界万物有灵

    一个男孩,带着自己的鱼和梦想,探索着这个万物有灵的世界。(致敬宠物小精灵、宠魅、以及心中那个奇幻的世界。)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争做追梦人

    争做追梦人

    生活不是电影,没有固定好的情节,没有固定好的解结局,你的人生由你来决定,是选择颓废到底还是选择积极向上努力为梦想而奋斗,完全取决去你的选择。成功只能是追逐梦想的一个缩影,追逐梦想的主角不是梦想而且追逐。生而为人,努力追梦。本书以我和我身边的朋友的实际情况举例说明追梦的旅途即使坎坎坷坷也要硬着头皮走过去,熬过低谷期你终将迎来属于你的成功。
  • 名门暖爱之傲娇萌妻

    名门暖爱之傲娇萌妻

    【这是一对一狮一狐斗智斗勇,算计和反算计,最后双双认栽的故事!】他是晏家第一人,宴氏掌门人,天生站在顶端俯瞰众生。她是身负血海深仇的孤女,玩世不恭的外表下,暗地里却在默默查探家庭突遭变故背后的真相。青山别院中,玉兰香满园,当那个浑身染血的娇小身影从天而降,砸断了窗前一地花枝,与屋内悠闲喝着酸奶的那人四目相对。一个是亡命逃亡,一个是静心修养。一场谈不上美好的初遇,却从此羁绊了两个人的一生。从此你追我逃,你闯祸我收尾,你报仇我伴驾。这个帝王般的男人,平生之愿,却是把她宠成一个女王。尔之所愿,我亦为之前驱。平生最骄傲,是揽你入怀。古墓迷途,大漠戈丹,死神训练营……在她的身后,始终有一双眼睛,冷静自持,运筹帷幄,心黑手狠,为她荡开一片坦途。
  • 重生火影之小心发育别浪

    重生火影之小心发育别浪

    重生在火影,太危险,一个不小心流浪街头。没有系统,没有神器,从卖烤面筋开始的传奇之旅。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网王之王牌双打

    网王之王牌双打

    凌玖歌,凌玖沫,中国网球双打选手,全国网球双打大赛的三连霸,也是中国泽西学院的王牌双打选手,因为一则消息,两人踏上了日本网球之旅。【更新时间不定。】
  • 猹

    经过二月中旬那场50厘米厚的暴风雪之后,多伦多强劲的冬天终于减了势头,气候慢慢温和了下来。三月初的一个早上,我站在书房的窗口望着后园,发现邻居家屋顶上厚厚的雪都融化得只剩薄薄一层了。那本来松软的积雪现在呈现出冰的晶体,底部开始有淙淙融雪水流淌着。那些树枝已经泛青,还在严冬的时候它们的芽苞就已经悄悄鼓起。再过上个把月,冰雪就会不见踪影,郁金香和黄水仙会最早开放,接下来什么苹果花接骨木花日本樱花都会悄然绽放,我们这一带街道两边会被争先恐后出现的花团锦簇所包围。来加拿大定居已有十多个年头了。
  • 我家男神有点怪

    我家男神有点怪

    天才推理小说家一休大师从未在公众面前露过脸,众人皆传是因为长得太抱歉。而有一天一休大师被爆照,全网震惊:这个帅哥是谁?彼时,刚好刷到这条热搜的夏汐抬头望了望不远处俊朗的男人一眼,浅浅笑开:这个帅哥是我的呀!只是,她家顾大神有点怪。日常篇——“夏汐,猜猜这本书的凶手是谁?”恋爱篇——“汐汐,猜猜幕后黑手是谁?”婚后篇——“老婆,猜猜死者的身份是谁?”夏汐怒了:“滚。”
  • 罗汉传(残缺本)

    罗汉传(残缺本)

    《罗汉传》全称《新刻全像二十四尊罗汉传》,书中将中国高僧、信徒(如慧可、梁武帝、宝志等)混入西来诸罗汉之中,反映了达摩来东土自传佛教的特点。书题二十四尊罗汉,实为二十三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