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800000021

第21章 平原侯亲事(1)

曹操对于儿女们的婚姻大多都有实际目的,不由得他们去搞什么自由恋爱或是为了所谓爱情去寻寻觅觅找到自己的意中人。在他看来,儿女婚事必须服从他的需要。不论是政治交易,还是笼络世家大族,乃至许配皇上进行更加亲密无间的控制,一切从需要出发。比如让儿子曹彰娶孙权的侄女,曹均娶张绣的女儿,曹宁娶张鲁的女儿,差点又让曹整娶袁谭的女儿;像安阳公主嫁给荀彧的长子荀恽,后又把三个女儿适配献帝,既表示献忠,又安插了卧底。当然像走亲戚、做人情的也有,比如与夏侯氏的联姻,让清河公主嫁夏侯楙,让夏侯尚娶曹氏女……无论何种形态的婚姻都是为了曹魏天下的稳固。

现如今,曹家的地位跟当初打天下时不可同日而语,儿女的婚姻形式也要与之相应,不能像以前攻城略地式收编有夫之妇,贻人以柄如孔融辈。卞夫人已多次向他提及曹植的婚事。其实他也打定了主意,要为这个文才出众的儿子找一个像样的配偶。他决定在世族高门中找亲家。

当时最显赫的家族是弘农杨氏、清河崔氏、汝南袁氏。他首先把袁氏家族排除掉了,那袁绍势力已灰飞烟灭,几至断子绝孙,就连美若天仙的儿媳也被他曹家的儿子纳为妾室。

再一个就是杨家了,杨氏家族四世三公,确是望门,但那杨彪是他曾一度要杀的人,因孔融出面相救才幸免一死,虽然其子杨修被他征召当了主簿,与曹植也很友善,但若论婚嫁,杨彪未必乐意与他结为亲家。

最后唯有清河崔氏家族了,而眼下崔琰就任东曹掾[33],他在《崔琰东曹掾教》中说:“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故授东曹,往践厥职。”意思是赞崔琰有伯夷的操守,史鱼的耿直,贪心者因敬慕你而变得清廉,壮士因尊崇你而更加奋勉,你是时代的表率,所以委派你去担任东曹掾这个职务。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人[34]。其传曰:“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少好击剑,尚武事,通论语经学从郑玄,袁绍辟之。绍出兵黎阳袭许都,琰谏阻,绍不听,果败于官渡。绍卒,二子交争欲得琰,琰称疾固辞,获罪,陈琳、赖阴夔救得免。曹破袁氏,辟琰为别驾从事……”

曹操判定,崔氏家族血统纯良,若有未出嫁之女,可算得一门好亲戚。那么,找谁去崔家造访最合适呢?

于是,他想到一个人——陈琳。陈琳曾是崔琰的救命恩人。他马上差人将陈琳请来。

陈琳问:“主公要我来必有我要办之事,听说主公正在为子建公子筹划婚事,不知是否当真?”

曹操笑了笑说:“既然你已经猜到,也一定知道我为何请你来了。”

陈琳说:“若我猜的没错,是为清河崔家。”

曹操喜上眉稍:“崔家可有待嫁之女?”

陈琳说:“崔琰家中无待嫁闺秀,他哥哥倒有一位千金尚未出阁。”曹操喜出望外。托陈琳向崔家提亲。崔家听说是曹家三公子,一表人才,文采出众,当即答应了这门亲事。

卞夫人向来偏爱曹植,她不愿意把儿子的婚姻再作为曹操与权贵望族交易的筹码。起初,她想把干闺女槐花配与曹植,因为在槐花八九岁时,她已把槐花的身世告诉了她这个干闺女,并把珍藏的“弃女便书”让槐花看了。槐花姓陈,父亲是陈郡知名的相术师,以演义伏羲八卦、行走江湖、相面算命、卜算吉凶祸福为生。时年遭荒疫避之-城,为求条活路,遂将女婴弃于曹府门外,留下一纸弃文后远走他乡。槐花不算绝色,倒也长得可爱,圆脸杏眼,樱桃小口,一笑两个浅浅的酒窝,煞是好看。卞夫人说这闺女命大,有福相,将来谁娶了她可是福气。槐花却说谁都不嫁,一辈子服侍母亲。卞夫人可不想耽误闺女的青春,暗暗打算就在曹家男孩或夏侯氏家配一个与她。在曹家兄弟中,槐花与曹植最要好,曹植比槐花大两岁,从小就教她识字读书,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妹妹。

没承想,卞夫人把曹植与槐花成亲之事刚说出口,就被曹操断然否定。曹操说,槐花自小在曹家长大,如同己出,外人也都把她当曹家闺秀,若子建娶她,岂不让人讥笑。卞夫人问,主公打算给子建找个什么样的媳妇才合适呢?曹操说,自冲儿死后,他最看中的就是植儿了,要找一个与他相配的才行。卞夫人说,眼见子建都快二十岁了,比子桓结婚已晚了三年,不能再等了。曹操一想,可不是吗,曹丕的儿子就快七岁了,还是他这个做爷爷的给起的名字叫曹睿,希望孙子聪明睿智。哦,还有曹丕的女儿东乡公主也快五岁了,时光过得真快啊!

不几日,曹操满面喜色来到鸣鹤堂,手里拎着一个精致的香檀木礼盒,卞夫人忙接下来放于桌案,柔声笑问:“是何物这般珍贵,还要主公亲手拎着?”

曹操说:“我特意去尚方一趟,选了些珠宝首饰,你快打开看看。”

卞夫人打开礼盒,哇!尽是些难得的珍宝饰物。她逐个摩挲而过,其中有几副耳珰,煞是好看:玛瑙耳珰,色泽红润,纹理清澈;翡翠耳珰,碧绿剔透,款式简约而庄重;还有金镶玉坠,华贵典雅,光亮盈目……她打量一番,选中一副。曹操接过一看,居然是翡翠那副。在诸多耳珰中,这副显得普通了些,曹操便问:“怎么不挑副更好的呢?”

卞夫人笑而不答。

曹操非要给她换那副金镶玉坠,卞夫人伸手挡住,说:“主公既然见疑,奴家还是说了吧。取其上者未免显得贪奢,取其下者又显得虚伪,所以奴家取其中者正合心意。好的留给儿媳用吧。”

曹操听来,甚为叹服:“三娘可谓深得中庸之道啊!”

“主公过奖了,奴家遇事还是不能持中,以至性急。”卞夫人说着,便又嫣然一笑,“呵,奴家猜得出,主公是为子建的亲事找好了人家,快说给奴家听听。”

曹操哈哈一笑。他觉得嫁女比娶媳妇要省心一些,因为身边诸家子弟众多,任意可挑,比如前年爱女清河公主要出嫁,就有几个不错的子弟可选,他本想找世交老友丁冲的大儿子丁仪做女婿,却遭到曹丕反对,说丁仪眼睛坏掉一只,形貌上有缺陷,只怕妹妹觉得委屈,建议将清河公主嫁给伏波将军夏侯惇之子夏侯楙。曹操觉得有理,就照曹丕说的做了。但为儿子找媳妇就难得多了,谁家的千金也不会在那儿摆着随你看任你选。

接着他把找好崔家的亲事告诉了卞夫人。卞夫人甚是喜悦,这才恍然明白主公为何亲自拎礼盒回来。

急不可待,卞夫人即刻去叫曹植。

此时,曹植正与刚被解除苦役回来的刘桢小聚而斟,还有陈琳、应玚、王粲作陪。

刘桢说:“多谢子建公子向明公求情,也多谢明公网开一面,法外施恩,不然桢不知何时能免除苦役。”

曹植说:“在这里我也代兄长子桓给公干兄赔礼了。酒酣坐欢,脱略形骸,放诞为美,有何大不敬而言?兄命嫂出拜,似也出于盛情,公干兄以失敬罹罪,阿翁闻之,也是一时性急,请公干兄多包涵。”

陈琳半开玩笑地说:“风流艳逸,引人遐想,坐中众人感伏,独有你与美仙而视,且目光灼灼,魂不守舍,大概是酒壮色胆了吧?”

应玚也插话调侃道:“公干不惜罚罪而一睹为之,倒也勇气可嘉,发配磨役,抵一睹之欲,应大悟分享之快耶。罚酒!”

刘桢只是苦苦地笑,端盅一饮而尽。

陈琳似又显得一本正经地说:“甄夫人当年可是绝色美人,丕公子命夫人盛装出拜,亦是酒酣耳热之时,忍不住炫耀一下夫人美貌,为公宴添色加彩,无可厚非,无可厚非。”

王粲感叹道:“妙女怀春,男儿钟情,丕公子艳福不浅。人间女子合心意的也不易得,更何况像甄夫人这般倾国之色呢。古今男女婚媾常不得自专,多是父母之辞,媒妁之言,唯两情相爱者最无奈。”王粲自然想起在荆州时,喜欢上刘表的女儿,可是刘表嫌他其貌不扬,不让女儿嫁给他,迄今每一想起,心壑仍然难平。

曹植说:“故此才有神女之说立巫山石壁,令世代男儿遐思神驰。”

陈琳似看出曹植心思,便装故而问:“听说明公近来正操心子建的亲事,不知公子可有属意之人?”

曹植颇有些讶异:“没听阿翁给我说呀,再说,我也不急。”

陈琳笑而不语。心想,你很快就有意中人了,虽比不上甄氏美艳,可人家是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

卞夫人在门外驻足听了一会儿,没马上进屋扫大家的兴。她觉得曹植能为父为兄挽些面子,更说明这儿子本真良善,虽说任性,但不混蛮。等大家边喝边说得差不多了,她步态轻缓地走了进去。

“娘,你怎么来了?”曹植惊奇地问。

大家一看是卞夫人,马上立起。卞夫人连忙摆手让大家坐下。她走到儿子身边,神秘地笑着:“子建,你猜,娘为什么专差来找你?”

曹植摇了摇头。

“是阿翁找你,快去吧,阿翁在鸣鹤堂正等你呢。”卞夫人不由得催促着说。

“阿翁找我?有什么事吗?”曹植急忙问。

“去了你就知道了。”卞夫人笑容可掬。

曹植与崔氏的婚期定在正月初二。曹操说,这很好,又过年又迎亲,春喜盈门,开年大吉,是好兆头啊!

卞夫人是儿子婚礼的总指挥,甄氏也是为操办小叔子的婚事忙前忙后。比起当年曹丕纳甄氏的新婚情景,婚礼办得相当正式、气派,又不过于铺张、显摆。

槐花虽也跑跑颠颠地忙活,但心里却似打翻了醋缸子,说不出来滋味,又憋得心里难受,只好忍着。卞夫人知晓她的心事,便悄悄把思量好了的意想吐露于她:等适当的时候,让子建纳槐花为妾,以了却其心愿,曹操也非常赞同。槐花得知这个打算,心情晴朗了许多。虽说为妾,但只要能和三哥在一起,也就知足了。她深知,自己是个弃婴,出身寒门,不敢有太多奢求,只等与三哥圆房的那一天。

从提亲、定亲到结婚,曹植似乎都游离其外,仿佛不是自己在成亲,而是在参加别人的婚礼。他又觉得自己像一头小黄牛,被父亲、母亲牵着鼻子走来走去,叫喝水就喝水,叫吃草就吃草,叫拉套就拉套,很乖顺,很驯良,也很无奈。当父亲亲口告诉他要娶崔家之女为妻,他看到父亲那不容申辩、不容推迟、不容更改的眼神,他说,好,一切照父亲说的办。当与新娘子拜天地时,他仍觉得像在演戏。那个当夜就要与他同床共枕的陌生女子是何长相?是否也像《神女赋》里描绘的那样:朱唇、皓齿、蛾眉、雪肤花貌、眸似秋水?云吞雾绕,一切都是那么模糊,他只是在想象中不断变幻着一张张脸庞。就是她吗?一个蒙着盖头的女子,噢,崔氏,一个想不出任何形象、没有任何特征的符号而已;对于他来说,这个“出身高贵、贤淑美丽”的女子就像一团空气。他只是贪恋着手中的酒杯,欢快地接受大家的敬酒,大口大口地享受玉液琼浆的美味,嗅觉麻醉了,知觉、听觉麻醉了,肉体、血液和内心都麻醉了。人们恭贺他新婚之喜,还有人祝他早生贵子。跟谁生?是这个蒙着盖头的人吗?

带着足足十二分酒意,他摇摇晃晃地走过去,揭了几下才终于揭开新娘的盖头,一张秀美俊俏的脸庞绽放在烛光中,也仅在这一刻,他才模糊地意识到自己与这个被称作他妻子的女人开始有种联系。他从对方那如此水灵的眼眸里也读到了相似的讶异,还有矜持和拘泥。他们彼此对对方的容貌因陌生而缺少记忆,他们只是在揭开盖头的那一霎间才刚刚相识的男女,让他们现在就扮演夫妻多少有点扭捏、生涩。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曹植吟诵着《诗经·国风》里贺新婚的诗句,醉眼蒙眬,盯着崔氏打量许久,顿觉好生脸熟:鬓发乌黑,肌肤白皙,红唇鲜润,还有那娇羞的神态,这就是刚刚“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后的新娘吗?怎么越看越像是嫂嫂甄氏的影子?他怀疑自己是在梦中,伸手抓住她的手,她的手是这么柔软温润;他将脸贴近她的脸颊、她的嘴唇、她的鼻翼,直觉她的呼吸是这么曼妙轻柔,似熙熙春风拂动细细柳丝。在朦胧的光晕中,他看到新娘那既陌生又熟悉的模样,低着头,一双纤巧的手轻轻抚搓,似蝉翼颤动,眼眸里荡漾着千般妩媚万般柔情,不时瞥他而浅浅地绽露出笑靥。霎时,他彻底醉了,热烈而疯狂地把眼前这个越看越恍惚的倩影紧紧拥入怀中……

婚后,曹植作了一篇《感婚赋》,看来最能体现他当时的心境:“阳气动兮淑清,百卉郁兮含英。春风起兮萧条,蛰虫出兮悲鸣。顾有怀兮妖娆,用搔首兮屏营。登清台以荡志,伏高轩而激情。悲良媒之不顾,惧欢媾之不成。慨仰首而太息,风飘飘以动缨。”由此看出他的情绪郁闷百结,尽管沐浴在温暖和煦的春天里,他听到苏醒的蛰虫却总是悲声鸣叫;他知道已结为夫妻的崔氏虽也有甄氏的容貌,但不知道她与自己心中恋慕的女子是否一样;只好来到那高高的清台以发泄惆怅,步入那宽敞的长廊使心情舒畅;心里不免有些害怕与崔氏能否结成长久夫妻,胸中的郁闷只能仰对天空哀叹,任风吹起头上的缨带。

就在曹植成婚前夕,曹丕把前妻任氏遣出后宫,扶甄氏为正室。甄氏却五味杂陈,不知是悲还是喜。

同类推荐
  • 平凡的岁月

    平凡的岁月

    2003年1月辽宁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后,我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退了下来,年底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俗语说,“无官一身轻”。远离宦海生涯,再无工作的压力和烦恼,感到无比轻松。清闲之余,萌生个念头,想写一本回忆录,把自己一生所言所行,真实记载下来,既可更好认识自己,又可让后代知道自己。但到动笔时又作难起来,因我没有记日记的习惯,又无有价值的资料参考,仅凭自己的记忆,难免挂一漏万,更难准确,所以断断续续、写写停停,勉强把70岁以前这一段旅程写完。
  • 茶者圣:吴觉农传

    茶者圣:吴觉农传

    如果说,在那悠远的唐代,茶圣陆羽曾架一叶扁舟探索了茶之源流的幽深与浩瀚,那么20世纪以降,当我们祖国的茶叶在危难中面临枯萎凋零之时,吴觉农先生,像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引领着中国一代茶人走出困境、饶过激流险滩。本书传记了吴觉农先生将学者与茶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结合、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伟大一生。
  •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本书讲述三毛被守护和独立的两段人生。作者没有将三毛当作一个传奇的女性,她像大部分人一样,想要看不同的风景、爱刚刚好的那个人,是人生选择和生活态度成就了她的传奇和无可取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三毛的作品,不如直接读她的一生。
  • 永远的罗马恋人:奥黛丽·赫本与格里高利·派克

    永远的罗马恋人:奥黛丽·赫本与格里高利·派克

    有一种超越友情的友情,叫“派克与赫本”,有一种未达爱情的爱情,叫“派克与赫本”。他们在银幕上留下了一段被后世奉为经典的爱情;他们用银幕背后的互相鼓励,换来了人们对纯真友爱的憧憬。他们在灵魂上达成了联盟,世俗的我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淡淡忧伤中感动着。
  •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本书是国内迄今最新、最翔实的扎克伯格传记。作者以第一手的资料,描绘了“脸谱”背后的那张“脸谱”,讲述了 一个“屌丝”是如何成为全球极品“高帅富”的励志故事。 作者以最精简的文字、最精彩的案例,重点披露了扎克伯格的创业历程、青春记忆、爱情婚姻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同时穿插了其他几位关键创业人物的经历,详细分析他们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呈现了一个真实、全面的马克?扎克伯格。
热门推荐
  • 三流功夫一流侠

    三流功夫一流侠

    虽然侠客风云传评分不高,不过我还是很喜欢里面的故事,希望它能有后续的版本吧。写个小说证明自己来过这片江湖
  • 绯闻男友之我们试试

    绯闻男友之我们试试

    女生和男生之间就不能产生纯洁的友谊吗?鹿悦嘟真的搞不懂,为什么她和叶幻凛关系好就会被八卦呢?那么世界上真的没有纯洁的异性朋友吗?那么她和叶幻凛又算是什么呢?叶幻凛和柳逸楠的导火索回来了,她又该怎么办……
  • 回到唐朝做首富

    回到唐朝做首富

    当代好青年何明远穿越唐朝开元年间。在被乱捶一通之后,发现自己竟然是长安恶霸?本想过败家子儿的生活,没想到家早已被抄人人针对?处处挤压?好不容易装一次逼,怎么又被捶了?我太难了…………………… 我的唐朝,没有梦想,没有美好,全是黑料,皇帝手黑,宰相手黑,为了活下去,主角当然也很手黑,就这还是加了滤镜的,很可惜没能一黑到底,给个机会,下次吧!
  • 麝香

    麝香

    我爹让我回家,让我去拿他藏在家里的最后一点麝香。老尹又咕咚了一口酒说。终于能摆脱掉那些令人窒息的草药味了,在药铺里闷了这么长的时间,都快把我给闷死啦。出了药铺,我往城外走,身边不时有巡逻的日本兵的摩托车急速地驰过,怪叫着的声音很刺耳,像鞭炮一样在城里窄窄的胡同里炸响。出了城门,绕着城湖转到北岸,我就到了家。那时的城湖北岸,只有零零星星的几户人家。给我开门的是米莲。说起来你不会相信吧,米莲只比我大七岁,但是我得喊她妈。是后妈。说到这里老尹故意卖了一个关子,黢黑但没有一根胡须的脸上皱纹很深地笑了一下。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交通发展实现显著进步的历史阶段。秦汉交通建设对于此后交通史的进程有非常显著的积极影响。《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作者王子今总结了秦汉交通道路建设、津桥、车辆制作、运输动力开发、内河航运、近海航运和海外交通、造船业、都市交通等多方面的成就。对于秦汉主要文化区的交通结构、仓制和主要粮路、产业布局及运销区划、运输业、人口迁徙与人口流动、通信形式、域外交通等也有所论述。交通与秦汉政体的成立,交通与秦汉经济的运行,交通与秦汉文化的发育,在“秦汉文明的交通史背景”这一主题下有所说明。“秦汉人的交通心理与交通习尚”也作为历史文化考察的对象有所讨论。
  • 繁花满世却不及你一人

    繁花满世却不及你一人

    曾经的叶凝拥有过一切,经历了种种,最终连她最爱的人徐瑾年,都弃她而去。当叶凝再次出现在徐瑾年面前,她早已不是当时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复仇什么的叶凝倒是没兴趣,她只不过见不得某些人过得如此安逸罢了。若我卸去所有伪装,还是你爱的样子吗?
  • 重生校园:恶魔校草,太腹黑

    重生校园:恶魔校草,太腹黑

    第一世,她本是嚣张跋扈的高傲千金,却被亲人陷害,失去了所有,背负了所有的骂名最后走投无路只得一死。殊不知死后重生,重生一次后再重生!苏晚昕:这次我不会再相信别人了,老公?我可以不要,钱不可以不要!某男主:你再说一次嗯?苏晚昕:钱..钱可以不要,老公一定要...!某男主:爷爷说想抱孙子了。苏晚昕:…拜拜了您咧!少爷,少夫人又又又逃婚啦!!千金逆袭路艰险,恶魔前夫莫挡道。
  • 宇宙最强至尊

    宇宙最强至尊

    太阳耀斑爆发,地球发生大规模磁暴,灵气复苏,生物变异,外星生物入侵……而地球人,也开始了进化,觉醒了体内潜藏已久的远古血脉。有人觉醒了二郎真君的神眼,有人觉醒了后羿的神射手能力,有人觉醒了夸父血脉,夸海逐日,有人长出了翅膀,飞天遁地……地球人不简单,他们发起疯来,连外星人都吃!波澜壮阔的大宇宙史诗篇章由地球展开,一起征服宇宙星辰大海!
  • 在中国屏风上(毛姆文集)

    在中国屏风上(毛姆文集)

    一九一九至一九二〇年冬季,时年四十五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一千五百英里,《在中国屏风上》即是他此次行程的产物,五十八篇或长或短、原本可以写成小说的“素材”,连缀成“一组中国之行的叙事”。毛姆为英国同胞展现的是一幅古色古香、散发着浓郁东方情调的“中国屏风”。他以一颗久经世故又不失赤子纯真的悲悯之心感受着、传达着他所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的形象;尤其重要的是,他在满怀同情地试图贴近中国风土人情的同时,毫不留情地以批判的态度反映了在中国的英国人的生活真相。因为他始终认为:“写作中,更重要的不是丰富的材料,而是丰富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