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2800000041

第41章

在衡水,高扬还当面考核了武邑县委书记乔世忠。乔世忠头天晚上接到通知,第二天上午就要赶到地委向高扬汇报,“单个教练”,“突然袭击”。高扬在各地检查工作,曾多次批评一些县委书记心中无数,或者只僅粮棉油,不会管工业:或者只知抓生产,不会总览全局。而这位乔世忠,从上午十点谈到下午三点,居然没被问倒。

不久,乔世忠和顾二熊分别被委任为衡水地委书记和行署专员。八三年全省的机构改革和班子调整中,各级都吸收了一大批这样的新人,成为河北省一九八三年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当了省委秘书长;地区行署办公室主任当了省委组织部长;地区小报的主编当了专员……

但也毋庸讳言,许多“马而立”式的人物,还被埋没着、压抑着。几千年封建传统和长期吃大锅饭形成的保守意识、世俗偏见,比制度的缺陷更难清除。而这些偏见如果存在于老同志和领导者身上,则危害尤烈。

“两年来经常参加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更替的讨论。在大量中青年干部的考察材料中,不断出现有急躁情绪的记载。开始还不大在意,以为人总不免有这样那样缺点的吧!然而耳闻目睹这种论断越来越多,到最近,急躁情绪竟至成了百分之六七十被选拔对象的通病,这就不免引起了我的深思。”

这是一九八三年八月十二日和十三日分别发表在《河北日报》和《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杂文,题为《“急躁情绪”辩》。作者对“急躁情绪”做了辩证分析之后,问道:

“然而,准备选拔进领导班子的大多数中青年干部具有的所谓急躁情绪,果真是他们的缺点,应该要求今后予以克服吗?

“……毋庸讳言,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甚至各级领导班子中,还有以不为福始,不为祸先,做行动准则的人,还有只当和尚不撞钟,的人,还有遇着困难绕道走的人,还有一心想多栽花,少栽刺的人;至于满口大道理、满腹小算盘的人所在多有,那就不用说了。在领导班子里,如果这样的人成堆,就会……好人不香,坏人不臭,有功不赏,有过不罚,……在那“里,谁要是公而忘私,见义勇为,对邪门歪道敢抗敢管,就不免被讥为不安本分,不通情理,说得含蓄而且稍具原谅意味,就叫做对人对事有急躁情绪。”

作者深入分析了产生这种怪现象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根源之后,一针见血地指出:

“拿某种标准来衡量准备提拔的新人,说他们有急躁情绪,是缺点;而从革命的要求看,则大谬不然。当然我们也不必高喊急躁情绪万岁,但是,在被叫做急躁情绪,的种种突出表现中,却普遍地闪耀着勇于负责、勇于创新和勇于反对庸俗习气的革命光辉,这是谁也否定不了的。”

最后,作者以不可抑止的激情疾呼:

“循名责实,我认为,倒是应该把这急躁情绪,的贬责之辞从新人的考察材料中抹掉,而在缕述他们勇于战斗的字里行间,加上肯定和赞美之辞。……旧的政治历史规律对革命进入新时期的中国,基本上巳经不起作用了。……廓清云雾,涤荡腥膻,正有待于具备四化条件的干部发扬“往无前的战斗精神。”

这是申讨落后、保守、庸俗的传统偏见的战斗檄文,这是胸怀大志而求报国有门者的呼声,这是社会的新生力量要求摆脱羁绊的呐喊!文章从思想、情感,到犀利泼辣的文风和新鲜活脱的语言,无不充溢着青春的气息。谁能相信,它竟然出自七十三岁鬓发如银的省委第一书记之手呢?

言为心声。接下去我们将看到,这实际上也是高扬本人的写照。他是很有一点“急躁情绪”的,虽然已不属于待提拔的中青年之列。我们被耽搁得够久了,当前应兴应革的事情那样多,难道能够容忍“老牛破车疙瘩套”,慢慢腾腾地往前捱吗?有独立见解的人没有几个不被扣上“骄傲”的帽子,改革者没有几个不被斥为“急躁”、“不安分”。处在改革的大时代,非但有必要为这种所谓的“急躁情绪”辩一辩,依高扬的本意,倒是应该命题为《“急躁情绪”赞》呢!

我们可能做了件大好事,也可能是犯了个大错误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五日,高扬的办公桌上放着《河北教育》编辑部送来的一篇通讯,题目是:《感谢你们这些园丁;一一记省委第一书记高扬同志视察浆水中学》。稿子是邢台县浆水中学的教师们写的。看得出来,他们把这件事看得很重,有些段落,有些句子,可能是含泪写成的。的确,一所设在深山沟里的中学,竟然得到省委第一书记的视察,这在素来不大被人瞧得起的教师们看来,确是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高扬也没有忘记他们。离开以后,他曾几次提到那里的情形。在学生的大伙房里,他曾揭开锅盖,搅了搅里面的玉米稀汤煮山药蛋;他看了那些门不象门、窗不象窗的学生宿舍,十几个人挤在一张大通铺上,学生说,晚上解手回来就没位置了;校长和教师住的八平方米的屋子,一张床,一堆日用杂物,再加一张桌子,就没有转身的地方了。“这是宿舍还是办公室?”他问。校长说:“……都是。”

“这怎么能备课?”校长苦笑了一下:“……住惯了,也行。”从五二年建校到如今,他们就是这么过的。有的老师二十多岁进校,如今已五十多了。从早自习到晚自习,一天十几个小时陪着学生,有的教师一年不下山,家里有事,就把家属叫到山里来商量商量。老校长李庆俊是三八年高扬在邢台当县委书记时发展的老党员,从五二年起在这里一直工作到八〇年去世;陪他参观的现任校长耿忠信,五八年到浆水任副校长,“文革”中被“双开”,是全县挨斗较重的一个。七八年给他平反,问他想到哪儿工作,他说:“我哪儿也不去,还进山,还到浆水中学。”就是这样一批人,使这所破破烂烂的学校的升学率“文革”前达到百分之八十;恢复高考以来,在地区从未出过前三名。

“你们是八十年代的学校,三十年代的设备……”高扬沉重地对老师们说。

想到这些,高扬在给《河北教育》编辑部的信中写道:“稿子不该发表。一个省委书记到一所中学看一看,这是他份内的事。看了也没解决什么问题……”

他心里只有不安。他觉得欠着那里的教师一笔债,欠着那些背着米、提着炒面来上学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一笔债。

“教育经费非增加不行!”高扬到河北来一个月之后,就向全省的县以上各级书记们发出呼吁:“如果明年我们手头稍为宽裕,枓学和教育(包括卫生)事业费应该大幅度增加;否则明年也应该从各方面挤出一些财力物力,治疗科教卫生单位的贫血症,还一还历史积累下来的欠帐。多年来怪事多端,其中之一是各方面的浪费惊人,唯独对科学教育事业舍不得花钱,讲节约!”

但是,国家经济困难,河北财政出绌,他的“手头”始终“不宽裕”。根据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务院决定每个县必须办一所农业中学。山东给每所农中的开办费是八万元。河北家底穷,教育部门只申报了七万。不行,拿不起。那就六万吧。六万也不行……最后,财政部门只拨给教育部门总共一百四十万元的开办费。即:每所农中一万元!一万元,娶个媳妇大概够了,能开办一所中学吗?官司打到第一书记那里。高扬把财政厅长请来亲自做工作,最后说:太少了不象话,太多了拿不起,我在你这“140万”前头加个“1”字吧:“1140万元”。其中包括了开办师范的经费;落实到每所农中头上是五万元。

但是,他不可能在每一笔教育经费前头都加个“1”呀!那么就让我们的学校“破破烂烂”下去吗?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今天是腊月初六——一九八三年元月十九日,气温摄氏零度,西北风三至四级,人们的下巴已经感到威胁了。获鹿县城多处兴工动土,大风起处,黄尘滚滚,高扬正在呼号的大风中奔走。获鹿中学,一街小学,城关社办中学,书店,文化馆……他整整看了一下午。髙扬这天一大早从石家庄赶来,一不问粮棉,二不问工商,只问教育。获鹿是开展军民共建文明比较早的地方,县委书记解青林对教育尤其热心,但教育状况的落后仍然很惊人。“你们有什么办法?想一想,春节前我还来一次。”

二月十七日,农历正月初五,高扬从北京直接赶到了二百里外的廊坊,仍然只谈教育。这天六级大风。高扬要去看几个学校。廊坊师范设在城郊的大洼地里,无遮无掩,大风撕扯着人们的大衣,迈不开步。髙扬走在前头,一股狂风竟然刮掉了他的帽子——那顶戴了近二十年的鸭舌帽……漫天黄沙,扑朔迷离,使他苍老的双目更加深邃;迎风直立的白发在冬阳下闪光……执拗的西北风究竟要摄下一幅什么样的镜头?屈子行吟,“吾将上下而求索”,还是“怒发冲冠”,“壮怀激烈”?

“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落后,已到了令人不能容忍,有辱社会主义声名的地步!这样下去,我们是没法向农民交代的!”他说。他在呼啸的寒风中奔走,似乎听到一种强大的呐喊,从历史的深处滚滚而来……

教育,是经济起飞的基础,“十二大”将它列为战略重点之一。不须解释,你就看一眼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民对科学文化的渴求吧,那道理不是用墨而是用血泪写在八十年代河北的每块土地上。但是,十年动乱的恶果正使一大批青少年面临着沦为新文盲、半文盲的危险。一九八二年,全省的学龄儿童坚持读完小学的只有百分之七十四,而坚持下来的“毕业生”只有百分之四十五是合格的,初中“毕业生”的合格率则只有百分之二十!这一茬孩子,十年二十年后,即到了我们寄以重望的二〇〇〇年,可正是社会生产的主力军啊!教育质量低的原因在哪里?一日教师水平低。水平低首先是因为待遇、地位低,“养不住大鱼”。各地殴打、侮辱教师事件接连发生,你以为仅仅是法制观念淡薄的缘故吗?他为什么不打电工,为什么不打汽车司机?二日办学条件差。进村不用问,没门没窗的就是学校。全省每一百间校舍就有四间危房,每十个学生中就有三个人没有桌凳。不少地方仍然是“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钱,都需要钱哪!实际上,省里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一九八二年比八一年增加了百分之十五点九,仍然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单靠国家,三年五年是还不清历史“欠帐”的。严峻的现实啊!

高扬在严峻的现实中奔走,在教育现状的“死胡同”里寻觅。他发现了矛盾!发现了一个怪现象:这几年农民一天天富裕起来,农村里到处盖新房,唯独学校破破烂烂!获鹿县一个大队丰收了,一年中光请人唱戏就花了六七千元,可是学校的危房却不修,一下雨学生就得停课。为了唱戏,还挖了学校准备盖房的石头根基垒了戏台。~是何道理?他看出来了,听出来了:土地、山林承包了,学校可是国家包办的,他们觉得把钱花在教育上是扔在井里了……

道路无非是两条:要么等国家富裕了再办,结果将是继续耽误这一代人;要么把学校交给群众自己办……何去何从?农村中的先进分子已经在探索新的道路了。高扬在获鹿调查时听说,城北三十里有个李村,一九七八年,大队筹措了几万元,想改善一下陈旧的大队办公室。女支书张新香说,“我看咱干部再凑合几年吧……”冒着大雨,她把干部们领到学校,指着滴答漏雨的教室说;“咱全村八百多户人家,住的、用的,家家过得去,学校却玻成这样……真对不起孩子们哪!”于是,他们当年动工,花十几万元盖了一座标准的教学楼。这一来,师资匮乏成了主要矛盾。请县里派,县里也没有啊!党支部决心拿出三、四万元,出高薪招聘外地教师。县教育局拿不准;报社不敢登广告。教师可从来都是国家派的,这“招聘”符合这个、那个吗?高场听到这儿,却仿佛眼前打了个闪电:“我看可以。允许人家先富起来,为什么不能允许人家先文明起来呢?把招聘广告给我看看!……”春节期间,李村大队的招聘广告登出来了,登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可是一个月内,全国十七个省市报名应聘者竟达三百之众。经考核挑选,聘请了十六名,李村的教学面貌立刻改观。象这类群众和社队自愿出钱办学的事,各地都有发现。是改变政策、改革制度的时候了!高扬从廊坊、坝县、大城到保定,一路酝酿着,回到石家庄后,二月二十六日,立刻伏案疾书,提出了《关于办好农村中小学的意见》,共八条改革建议:把农村小学、初中划归民办,即分别由农村社队负责办;教师工资由社队发放,不论采取那种筹款形式,总之要保证提高教师的实际收入;腾出国家教育经费集中改善高中、师范、农中、其它职业中学和示范性初中,以及补贴贫困社队的中小学;对教师实行定期考核、淘汰和招聘制度……

这是一项带根本性的改革。它触动了现行中小学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

这是一个大胆的建议。它至少必须面对三个方面的挑战:第一,本来由国家“包办”的事情,如今要社队出钱,农民出钱,农民答应吗?第二,一提把中小学“下放”,人们就自然想到一九六九年使广大教师深受其害的“侯、王建议”,“又要拿教师开刀吗?”第三,这不等于倒退吗?报纸上正大谈普及义务教育,而你却要“划归民办”,符不符合社会主义方向?

同类推荐
  • 阿来:空山3

    阿来:空山3

    藏族青年拉加泽里为改变贫弱状况,放弃学业和爱情,走上伐树倒卖木材的道路。聪明的藏族青年游走在致富的玄机里,金钱使机村人陷入疯狂,在价值观混乱的年代,对与错困惑着新一代机村人。繁华小镇云雾般消散,信念,恩仇,斗争,疑惑,一如斯人远去,苍山已老,人何以堪。
  • 常识与通识

    常识与通识

    《常识与通识》里的十二篇文章,为阿城先生为《收获》所写的专栏,原题为“煞风景”,因为讲常识,常常煞风景。这些文章写自洛杉矶、墨西哥、上海、台北……游历世界的阿城向读者讲述“常识”——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他把抽象的学问拿回来,在他趣味盎然的世俗世界里好好涮过,舒缓的散文笔调,向人生的启蒙书房龙《人类的故事》致意。《思乡与蛋白酶》《爱情与化学》《攻击与人性》……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清醒、幽默,美好而富想象力,至今读来仍刺激脑啡。理想国推出二十周年纪念版,唐诺伴读文章《清明世界,朗朗乾坤》收录书中。
  •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 中的一册。传主丁玲是我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她一生坎坷,情路几经波折,是一位 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感情充沛,以诗意的语言 讲述了丁玲光辉而曲折的人生。
  • 流动的盛宴

    流动的盛宴

    《流动的盛宴》是海明威一本颇有鲜明个人风格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如果你在年轻时有幸生活于巴黎,那无论你在哪里度过余生,巴黎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在这本书里,海明威叙写记忆中早年巴黎的人与事,写他在丁香园写作,在莎士比亚书店借书,在塞纳河边散步,去卢浮宫、先贤祠、卢森堡公园……和庞德、乔伊斯、菲茨杰拉德夫妇、斯泰因小姐、西尔维娅·比奇、福特·麦多克斯·福特们的交往……阅读、聚会、赛马、饮酒、美食、滑雪、拳击、猫……本次出版以巴黎莎士比亚书店认证定本全本译出,译者张佳玮常居巴黎,从事写作和文学翻译。本版收录1920年代巴黎街景及日常生活影像,附彩印“爵士时代”巴黎都会地图,更好读懂经典。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墨竹河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墨竹河

    《墨竹河》以作者(熊忠彦)援藏12年期间的生活、工作经历为主线,以原始日记为依据,用纪实性的笔法讲述了墨竹工卡县各项援藏建设者艰苦奋斗的动人故事,再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展现了1976年—1988年那个时代背景下藏汉干部群众的高尚情操和鱼水相依的融洽关系,讴歌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春日灞亭同苗员外寄

    春日灞亭同苗员外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城夜泊

    江城夜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的习惯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你的习惯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每个人都在生活的道路上奔跑,而习惯就是背囊,如果没有好的习惯,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将负重难行,更不会领略到沿途的美好风景。在本书当中,我们以瑞士钟表匠的精神精密地解构了战胜拖延症、提高执行力、修炼气场等培养习惯方面的“小零件”,给你提供了一份完整的“习惯说明书”,愿你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虽然前进方向不同,但是从我们在这本书当中相遇的这一刻开始,愿我们都能由此开始发现人生的美好。
  • 今生唯愿与君绝

    今生唯愿与君绝

    你用尽最美年华诵读相思,而我转身轻负你如花美眷。那一年的长安飞花漫天,我听见塞外春风泣血。敌不过的哪是似水流年,江山早为你我说定了永别。于是你把名字刻入史笺,换我把你刻在我坟前。飞花又散落在这个季节,而你嫁衣比飞花还要艳烈。你启唇似又要咏遍相思,说的却是我愿与君绝~【批注:灵感来源于歌曲《上邪》,本文走古风虐心路线,喜欢的宝宝可以入坑了,另推荐作者另一现代短篇完结文《你是我如愿的星光》】
  • 君上娇妻之君后你别跑

    君上娇妻之君后你别跑

    女孩岚星和珠宝大盗以及她暗恋的男保镖意外穿越到某国,遇到现代盗贼假扮的君王。阴差阳错岚星由小侍者华丽晋升君后,也与珠宝大盗和男保镖发生一系列情感纠葛、虐恋。在此期间岚星学会了成长与担当。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My Lady Ludlow(II) 勒德洛夫人(英文版)

    My Lady Ludlow(II) 勒德洛夫人(英文版)

    My Lady Ludlow by Elizabeth Gaskell is a long novella. It first appeared in the magazine Household Words in 1858, and was republished in Round the Sofa in 1859, with framing passages added at the start and end. It recounts the daily lives of the widowed Lady Ludlow of Hanbury and the spinster Miss Galindo, and their caring for other single women and girls. It is also concerned with Lady Ludlow's man of business, Mr Horner, and a poacher's son named Harry Gregson whose education he provides for. With Cranford, The Last Generation in England and Mr. Harrison's Confessions, it was adapted for TV in 2007 as Cranford. This beloved novella offers a fascinating glimpse into the lives of wome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articularly those who were widowed or unmarried. The lack of legal rights afforded to these women may come as a shock to contemporary readers, but Gaskell addresses the unique challenges they faced -- and often triumphed over -- with grace and keen insight.
  • 推销方法与技巧

    推销方法与技巧

    本书根据我国产品推销人员工作的实际需要而编写,内容涉及市场调研、市场信息、消费心理、寻找顾客、推销礼仪、卖买洽谈、推销技术、价格策略、购销合同、简易核算、对外推销和商品运输等推销的方法、技巧及相关的知识。阐述简明扼要,针对性、实用性强,是工商企业推销人员应备的工具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