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1600000004

第4章 文事乱弹(4)

5.读.看.想——关于报纸和电视

有朋友问,你们办报的人现在还看报吗?这话问得蹊跷,但细琢磨,这话也问得有水平。办报的人不看报,这才是新闻。报人不看别的报,也许对自己的报相当自信了,天下新闻一大炒,报纸还是自家的好。报人不看自己的报,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像是市场上有些商贩不享用自己的商品一样,也许这个比喻是不准确的。这可能只是一个个别,但无论哪种,都反映出,面对铺天盖地的泛滥成灾的报业大战,谁会有耐心去看那些对你没有多大用处,或者说,根本没有什么用处的报纸呢?

老实说,一张报纸让人眼光注意十分钟,就不错了。眼珠子停留二十分钟,就是优秀。我不知他人如何看,现在的报纸,尤其是那些号称大报集团报的东西,真让人觉得有新闻的,有可读性的,你如果以我这个标准去衡量,十有八九的是没有人捧场。

这就是我要说的,现在的一些报纸患了“新闻贫乏症”,报纸报纸,新闻纸,在一个新闻资讯十分发达的时代,少新闻,忽视新闻的报纸,是很难在竞争中占上风的。通常看到的是,新闻被挤压到配角的位置,或者以一些貌似新闻的东西充斥版面,让新闻纸变成了工作总结文件集录,也并不鲜见。问题是,还有不少的报纸编辑记者们,听不得或者根本缺少读者观点,自我陶醉在这种杂志化,搞宏大的选题,把新闻也做成耳提面命,高头讲章似的东西上;一张鲜活的新闻纸,一份本该散发着生活气息的日报,却让人感到没有一点亲和力,实在是少了在热闹的报业大战中的竞争力。还有一类的现象是,报纸的专版猖狂,一份达四五十个版的报纸,各类专版占去十分之八九,一些广告类的专版,堂而皇之地成为报纸的主打版面,新闻只是可怜的少数派。

足球世界杯期间,一张地方性发行量不低的报纸,每天早上出了个早报很抢手,价格便宜,更主要的是十几个四开小版,读到了想要看到的新闻,随手扔掉也不可惜。这就是很有读者眼光的新闻运作。那几日,特别是双休日,我赶早用两毛零钱去买这份早报的时候,我想,何必把报办得那么宏大,那么的臃肿。世界杯偃旗息鼓,这份报纸不知是否停办,我以为,它当时的红火,会给我们提供一些改革的思考。也许有人会说,我这是小家子意识,报纸现在发展是扩版,而我还是唱前朝曲,不合时宜。我只是说,办报也要因地制宜,也有个朴素为美的问题。要不,走着瞧。

是的,现在的新闻、资讯发达,电视台、电台、互联网等等如火如荼,让新闻这块大蛋糕再分配的时候,快捷和实在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新闻是什么,报纸以什么为主,这是个常识,可就是对这些常识的忽视,让一些报纸缺少了读者的人气。你看,一张报纸上,公文性的长篇大论,占去了一大版或者几大版,新闻的东西挤在小小的地方。有时候,本来是一个很容易出新闻的东西,却变成了一个经验总结式的报道。有人说,现在要提防伪新闻。一些缺少基本要素的消息,也占据着报纸的版面,这种东西可以说就是一种伪新闻。

比如,有地方发生灾祸,甚至是很大的惨剧,而新闻记者倒也很快地予以报道,这一点比起以前的故意不报或者晚报,造成的议论纷纷更是不好的影响要好多了。但读这些新闻的时候,也只有灾情惨祸的简单介绍,哪怕是百十来字的文字,也少不了突出当地的官员,什么什么人的名字,这不止一次是这样的了。当地的父母官,应当在这人命关天的时候冲在前面,哪怕是献出生命,但这个时候对他们的名字的提及,并不是为了这条新闻的权威性,本来救民于水火,解民之倒悬,是党性良心对官们的道德要求,是普通百姓在关键时刻对为官者们的期望,也是领导者们施政为民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把他们的头衔在这时候提及,把他们的大名在这时候提及,并没有什么好的效果。读者关心的是遇难和遇险者的名字,而不是那些到场的官员谁谁.,本来发生在所辖地的灾难祸害,你不去前线、第一线、现场,说得过去吗?这种灾难新闻,最好是提到受难者的名字才好,像航空事故现在都争取在第一时间里提遇难者的姓名了,是个大的改革。好像曾有上面领导批评过,而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无视这样的新闻应当给予读者所想要看到的东西,比如事故的灾害的程度、处理的情况、当事人的生命如何,而不是领导者们姓甚名谁,经过数十年跟党走忠于党的平民百姓们,自然会相信这危急的关头有地方的领导者的身影,不会怀疑党的领导者们的与百姓心连心,只是我们的新闻报道囿于旧的思维,往往生怕不提及地方领导者的行动,就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往往见到的一种情况是,这种以领导者的官职大小来排列新闻的主次。从人道的角度来看,人生遭逢不测,如果提及到这些人的名字的话,是一个起码的同情心。可是如上所说,真不知是有意安排这新闻的写法,还是记者们的习惯思维:新闻的老套套,唯官是先。

说到报纸的杂志化,这是一大通病,唯恐报纸在理论色彩上,在重大的论题上,不讲政治,不讲理论,不讲方向。于是,报纸动辄是公文式的文字,有时候,本来有意义的选题,也变成公文式的处理。不是说公文不好,公文与新闻不是一回事。比如,有不少报纸,在阐述有关重大的方针政策时,常常的以专版、专刊形式,组织和刊发一些座谈会、笔谈式的,以及署名文章,非要注明其头衔身份,注明单位,这就有些画蛇添足了。人们读报是看你对某一事件的态度和看法,不是看你作为什么人在发言、你的来头,当然,那些统领大政方针的文章除外。现在有的版面拿一些人物,其实是拿一些单位来装门面,其实这样做适得其反。职务并不是对一件事评判的标准,把那些单位名头标上、把那些头衔署上的文章,常常让人望而生畏,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这是做官样文章。更何况有些人也是因为其单位的名头大而跟着出了名。一位经常被拉去装门面的朋友在同学聚会中作为谈资时诉苦说,还不因为是看中了我们的单位,否则,我们什么也不是。

这有点清醒的自白,足以让我们导演这些场面的人们深思。也还是这位朋友说,其实老百姓读报,就不管你张三李四王五,就看你说了点什么,你写出了点什么,拉大旗做虎皮的,还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东西,是一种懒惰习性,更是一种官本位的思维作祟。

还有动不动就署上知名、著名,让读者被动地接受你编辑的判定。如果,这样的著名货真价实,倒也罢了,往往多是注水肉似的著名者,不光是别人大为不知,连本行本业也不知哪山哪庙的神仙。就说著名者也有个著了什么名的判定。有歌星著名,有球星著名,有科学家著名,有官员的著名。要说著名也是事实,但不同的人群中不同的价值判断,但社会的公共价值判断却是客观的存在,当你在版面上和报道中插上著名与否的标识的时候,你就把一种自己的价值判断限定了。

电视对公众的新闻导向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电视的泛文化化,可以让新闻进入到文化的层面,进入到理性的层面,但如果走样了也可能进入到肤浅的低俗的层面,这已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事。

电视节目一些娱乐性的内容,往往的打着文化的旗号,其实最难寻文化。一些益智、开心的节目,据说很受大众的欢迎,但好像除了一些低能的知识外,没有什么让人觉得有文化的。当然,看到主持人风光无限地呼风唤雨时,我们不应当泼冷水,但总觉得用一些带有投机性的题目来赚到观众的收视率,让一些小儿科的知识题来赢得观众和市场,让过多的商业行为来包装所谓知识性的娱乐性的节目,真担心有人打着文化的旗号,而走向反面。

还是回到新闻上吧。

电视的派头在新闻媒介中是最大的了,经常看新闻的人,如果仔细听新闻,稍加注意可以看到一个新闻联播中的经常性称谓,一条新闻完后就播出出处,有某某台的或是中央台的说法,我就不明白,也许是我的孤陋寡闻,也许是我的吹毛求疵,这个播法总有些自视其大的意思。本来人们就是看你中央台的节目,你还说什么中央台的,弄得人们好像收看的不是中央台似的。其实,你就简单地说是本报消息或本台记者采写的不就得了,非要重复或者是强调中央台的不可,从语法上说,这在指代关系上,是逻辑不明白。你现在是代表中央台在播新闻,可你自己又说什么节目是中央台消息什么的,把自己游离于所播主体之外,总觉得有些别扭,或者是故意的。这样,在称谓上总以为中央台的这种说法是与地方或者某某台相对应而言的,潜意识中就有一点感觉良好。当然,也许我这是小人之心,但愿是以己度人。不过,中央媒介也不是就此一家,在其他中央级的媒体上,再也没有如此一说的。没有看到什么其他媒介上,把发表或刊载自己编辑记者以外的人所撰写的文稿再注明,比如说《人民日报》的文章,其记者编辑的文章也只署本报记者而已,而不是特别地标明《人民日报》记者等等,其他的报纸也基本上是如此。这种称谓,虽是出于习惯,总觉得有些老大的意识。是的,你是中央的,别人是地方的,你有这个荣幸,但你也不必事事都这样有意的强调。

只是别人听来,有些多余,但愿仅仅是多余的一解。

还有,新闻媒介往往有很大的便利,自己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利用方便优势,进行评价和总结。这就有了另一个问题,比如,正确的运用可以扩大其影响,让新闻的作用发挥得更大,而相反,则只能留下读者或观众的笑柄。这一点也时有可见可闻。

比如说,一个节目,一篇好文章,一个好头条,在媒体来说,也是理所应当的,工作应当追求高标准。这早就是雷锋和王杰时代的标准,是时代的精神。可是,有了一个好的节目,有了一个好的版面.有的媒体就不惜代价赤膊上阵,找一些人,再做一个节目,吹嘘一番,好像没有经过学雷锋同志似的。我证我,自己证明自己正确,高明;表扬与自我表扬,有意思的进行自我吹捧,习见于一些媒体中,特别是一些电视媒介最为严重,这种不正之风蔓延生长之势,不可低估。做节目为获取好名,这固然没有什么不是,只是听不得别人的批评,也不容许别人的批评,这是不正常的。新闻的监督,对别人是件易事,对自己却难以行得通。如果新闻媒介都没有了批评,不知这个社会如何开通这批评的渠道。

6.怀念过去的“东方时空”

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改版已半月了,虽我每天不拉地看,但都是断断续续,没有完整地看全过。

时下,做好一件事不容易,更何况那些年轻人这么早就坐在一起,为人民服务,用他们的话说是,为大家“开启新的一天”。

可是,当连续十多天看下来,还是那句话,都不容易。是啊,想想在这个时间,大多数人还在梦里流连,而他们为了全国人民起个大早,你躺在被窝里,手握遥控器的时候,就没有想想他们的辛苦,就站着说话不腰疼地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可是又一想,这早上的新闻是我等百姓每天如同早餐一样的“头等大事”,如何了得,咱们也不能不关心。再说,为了爱护年轻的朋友们,理解是一方面,还应当提点意见——给他们的领导或者他们自己听听,也算是反映观众(热心的)对这个节目的关心吧!

言归正传。

过去看这档节目,是我每天早晨的必修课。说句实话,这档节目比晚上的那新闻联播有吸引力。因为它内容活,多为老百姓关心的事,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我的一帮同行也多有这样的看法。像我哪怕出差在外,或者是双休日,一般都不拉下。早七点新闻一个小时,时事报摘,天气形势,百姓生活,面对面的谈话节目,重要的新闻探访等等,时间不多,内容琳琅满目,也不必早早起来,上班前边吃早餐边收拾边看新闻,大事小事都不误,不亦乐乎。其实,说是关心时事,了解国内外大事,也许有那么一点,可是一个人面对新的一天开始,有人在最快的时间里,向你报告新近发生的事情,报告天气什么的,你不用费多大劲,就获得了这些,难道你会放弃吗?有时,也许会有这样的感觉:在忙碌的早晨,你习惯地打开电视,也许并不在意电视中的内容是什么,只是让它陪伴你在安静而忙碌的早晨,在不经意中,把上班前的准备完成,这就够了。所以,自有了早晨七点新闻,多年来,好多同我等一样的人,乐于接受这个时间里的节目,有了看早新闻的习惯,哪怕是忙忙乱乱的听新闻。

绕了一个圈子,意思是说,过去的早七点新闻,在观众心中有了良好的信任度,也有了基本的模式,比方时间的安排,比方节目栏目的设置,比方新闻的取向、内容等等,受到千家万户的关注,获得老少咸宜的好评,真是不容易的。这下子可好了,过去的习惯被改变,过去的时间被拉长了,两个半小时,那是要有空闲的,也是要有精力耐心的,而且又把时间提前到六点钟,这下子就让已经形成了习惯的如我之流,有些不习惯,岂只不习惯,还有些不理解。改版后究竟比过去这档节目好在何处,难说。

同类推荐
  •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文字清丽、平易而富有感性,同时涵有女性的精致与细腻,是朱文颖这本作吕的最主要特色。作为20世纪70年代作家的群的代表之一,读者更多了解的是她在小说中创设的优美竟境,本作则以散文随笔和对谈两种形式,从作家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学的理解和阅读习惯等多重角度的为我们展示了其鲜活立体的内心世界。
  • 多少爱在时光中来不及

    多少爱在时光中来不及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
  • 老茶客经典闲话

    老茶客经典闲话

    人们爱啖茶,其目的就是聚会:茶馆就是摆龙门阵的论坛,三教九流天所不有,其中精彩在茶水的滋润下汩汩而出。将这些玄龙门阵汇集成册,就是这本《老茶客经典闲话》。老茶客爱啖茶,啖必醉,醉必筛话,姑且听之……
  • 痛并明白着:一个渐冻人医生对生命的温情凝望

    痛并明白着:一个渐冻人医生对生命的温情凝望

    本书是一个35岁的医生的自传。35岁不是写自传的年龄,但作者说“我真的不知道我有没有那个‘福气’活到日落西山,我更不知道我果真有幸活到白头苍苍时,是否还能动得了笔,写得了字。”她是一个22个月时就被确诊为肌肉萎缩症的患者,是一个一出生就注定了要残疾一生的人。但她实现了自己当一个医生的理想。在人们的眼里,她是一个传奇,是一部励志的大书。她却说她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勇敢的行为,只是在命运的安排下尽量过好自己的生活而已。由于作者是一个医生,她对身体的痛苦和生命的体验异常细腻、敏感、丰富、独特,笔下展现出了人的生命之美,其中对于理想的追求的描写,对于生死的感悟更是感人心魄。这是一本难得的生命教育之书。
  • 被斯大林改变的中国边疆

    被斯大林改变的中国边疆

    斯大林迫切需要一个稳定而亲苏的新疆90年前的1924年,列宁病逝,斯大林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取得了苏联的最高领导权,开启了他近30年的统治。当他的目光投向东方时,发现中苏之间漫长的边界线上有太多沙俄时代留下的“悬案”——沙皇俄国本是一个欧洲国家,与中国并不接壤,但经过几个世纪的扩张,其势力入侵到中国边疆,形成西段、中段、东段三段有争议的边界。到斯大林时代,中苏西段边界,有新疆问题;中苏中段边界,有外蒙古问题;中苏东段边界,有东北的中东铁路等问题。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捡个佛爷带回家

    重生之捡个佛爷带回家

    她,是二十一世纪婚纱连锁店的老板,在当志愿者的途中命丧大凉山,再醒来时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玉竹村,因身体缩小而冒名顶替了村里的疯姑娘苏小小。画图纸,做衣裳,开婚纱店,打造一场又一场的盛世婚礼,赚的钵满盆满。可这一赚却赚了这么多极品亲戚出来,一把菜刀在手,打遍天下欺我之狗。他,是全国闻名玉龙寺的内定主持,麻衣胜雪武功高强,一身白衣宛若嫡仙,然那眼角红艳呢泪痣却让人更显妖娆,只待老主持圆寂就接任,然而与他高强的武功成正比的是他不分方向,是个十足的路痴,十里之内必定走丢,却因为出门历练而迷路于山里,遇上了回家的苏小小,被捡回了玉竹村。这一遭相遇让原本天各一方互不相干的人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论如何在铜器时代修理笔记本电脑

    论如何在铜器时代修理笔记本电脑

    这是一本小说——没错,虽然这小说奇怪的书名中有个“论”字。铜器时代和电脑,貌似没有什么关系……好了,先不说书名了,这是一本讲述科技与文明发展的小说。什么?你们还想知道书名是什么意思?那……赶快来看这本小说吧!
  • 幽就

    幽就

    人内心中的阴影,未必是青面獠牙或者是奇形怪状,还可以是层出不穷,变化万端。
  • 福尔摩斯探案集1

    福尔摩斯探案集1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创作的一部长篇侦探小说,主角名为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又译作歇洛克·福尔摩斯),共有4部长篇及56个短篇。第一部长篇《血字的研究》完成于1886年,隔年与其它作品合集出版于《比顿圣诞年刊》。被多次改编为电影与电视剧。
  • 灵剑仙踪

    灵剑仙踪

    讲述了一名在仙门与魔宗大战中侥幸活下来的乡村少年,意外获得剑灵青鸾认主,又阴差阳错被灵剑派收为弟子,逐渐踏上修仙,成魔,飞升,救世的精彩修道一生
  • 雷总情深不可负

    雷总情深不可负

    “失心游戏”系列第一部 一次意外的邂逅,她与他纠缠在一起,然而这次意外却是她的蓄谋已久。他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了这场失心游戏。“在这场失心游戏中,谁先动心,谁就输了。”明明知晓了她的身份,明明知道了她的目的,却还是不愿意放手。只因她是致命的毒药,一旦沾染,便再也戒不掉了。所有人都知道他在这场失心游戏中动了心,谁又能想到她也早已迷失了自己...“你就是我无法接受别人的理由。”
  • 无爱承婚

    无爱承婚

    她和他在一起,她花不完的心思,用尽了手段,她是硬生生从他前女友手中夺过,她以为只要她爱,只要她努力,他就会爱上她,他就会发现她的好。结果却是,婚姻2年,仅仅的700多天,他的前女友回来,他毅然选择了那个女人。他说,“乔漫,我爱她。”乔漫,我爱她?多么讽刺的一句话,当时她听到的时候,笑了,笑得撕心裂肺。她爱他,爱得死心塌地,她爱他,愿意为他做一切,连死都愿意。但是,他却还是告诉她,“乔漫,我爱她!”她的初恋,她的初吻,她的初夜,她两年的卑微付出,被他那一句冷冰冰的话,彻底的否决,不留痕迹。离婚,好,她答应。并不是为了成全,而是为了报复。在离婚前一夜,她上了她儿时玩到大的青梅竹马,给他第一次戴了绿帽子。离婚当天,她挽着她的青梅竹马,走进了婚姻礼堂。什么事情,都必须赶在他的前面,她只是想要证明,“言箔,不是没有你,就不能生活。”一年的报复,她遍体鳞伤,他也遍体鳞伤。她恨,那是因为她很爱。一直以来,莫离都知道,和他上床,和他结婚,都是因为很想要报复,都是因为,她很爱,很爱。所以,他可以假装不知道,假装不在意,假装听不到高潮时她叫着另外一个男人的名字。所以,当一年之后,她累了,站在他面前告诉他,“对不起,莫离,我爱他。”于当年,言箔告诉她的话一模一样。但是莫离不是她,他只会淡淡的说,“好,你回去吧。”没有仇恨,没有怨言,因为他明白,无爱承婚而已!可那一刻,乔漫的心却痛了一下。…嘿嘿,各位亲们,宅回归了!支持宅的亲们,点击你的鼠标收藏哦,那是给宅最大最大的动力!!
  • 完美进化者

    完美进化者

    盗贼的敏捷;游侠的感知;狂血战士的力量;圣殿骑士的防御,又或者是知识、智慧。集合职业的优势特性,在知识中思索,在死亡边徘徊,楚浩逐渐的走出了一条完美的进化之路。
  • 悟真直指

    悟真直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联盟之最强战利品系统

    联盟之最强战利品系统

    星海大学研二学生唐宋偶然获得联盟最强战利品系统,看他如何在系统的训练下踏上世界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