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1600000001

第1章 文事乱弹(1)

1.打量南北,杂说京沪——当前文学断想

当今文坛有没有一个派,不好说;当今文学界的某一类创作,能不能从一个地域来划定和规范,也不好说;叫做什么派的,或者冠以什么味的文学,能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增加“卖点”,收一回成本,或者推出一个作家,成就一方人士,也不好说。人说,当今文坛是杂语喧哗,诸神亮相,跑马占地,大小鬼争位;又有人说,当今的文坛,是老树新枝,小树奇葩,杂树生花,群莺乱飞,目迷五色,各领风骚;还有人说,文坛最耐不得寂寞,没有的要叫板呼唤,有了的就应声鼓噪,献媚市场,推销促销,应有尽有,不一而足……因此,提出文化和文学的“南派与北派”、“京派与海派”等等,好像太专门太学究太迂执太形而上了。也有人说,眼下文化进入大一统,世界变小,地球村,人类意识,说派分党,好像太局限太狭小太具体了。

当一个热闹的文坛,没有主调,众声喧闹,荤素全席,鬼神共舞,用一个传统的话题来梳理,是不是太那个,又太不那个了。

所以,面对开放多元的文化时态,面对文学的“五胡之乱”,说京派海派,说南方北方,是个难题。

如果说,有一种文化形象发生学曾在过去备受关注,以研究海派风格群体为其课题的话,而今这活儿很少有人去干,因为他所面对的多是一些个难以诠释、难以作解的,说清楚恐怕也并非三言两语能打发的问题。所以,说京城沪上,说南北东西,这派那派,虽话题老旧,却好像白头“说玄宗”,恍如隔世。

不过,设若数典寻根,从老辈人那里找根据找说法,何南何北,把京畿沪上作为有特点的地域文化现象来评说,自上辈人上上辈人就开始了。近现代以来,不少学者为此撰写专文,最著名的有鲁迅先生的《北人与南人》、林语堂的《北方与南方》等。在我的印象中,过去说南北的异同、南北的划分,多是以北京和上海为轴心为圆点,辐射开来。所谓南北之比较,多是从北京与上海的比较,北派的代表是北京是所谓“京派”,而南派的代表则是上海,是所谓“海派”了。如果说南北文化是凝铸了华夏文化的基石的话,而京派与海派则是她的集中体现。

近年里,理论的思维变得是一种奢侈。君不见,这种从地域特色的区分和关注渐次淡漠,论者们连过去多为提及的文学以至文化的群体性,也少有涉及。这是因为,当今文化呈多元驳杂状态,繁复的文学景观,难以用地域特色和风格流派梳理,各种文化取向大多呈现出一种外向发展的趋势。碰撞与交融,杂取与糅合,成为当今文化或文学的一大走势、一大潮流。在本土文化同外来文化的交汇成为时尚的时候,当不同的文化风貌竞相展现,各种文化潮流风行的时候,所谓“山药蛋”、“荷花淀”等某些区域性划分,并不全是人们认识当今文学现象的一个坐标。

还是那句名言,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太快。所以,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一个现代化文明进程期冀着同世界接轨的社会,文学和文化,成为开放宏阔的形态,吐纳八方,本土文化的区域性在现代观念的冲击下,也由内敛血脉变为外向收取。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此,一个地域的文化如此,甚至一个群落的文化也复如此。

如果我们不惮固执、吃力不讨好地对这派那派说三道四的话,我们难以脱开既成的定式,也难得走出前人的思路。所以,我们的话题只能是“打量”南北,“杂说”一下京沪而已。

如果我们沿用这个“派”的说法,我倒觉得不妨以南派和北派论及较为确当。鲁迅先生当年曾由海派与京派论争,而谈到北人与南人的异同,说到文化的地域性和地方性。今人余秋雨、杨东平诸先生也曾说到地域文化的不同形成了人文精神的差异。那么在当今文化与文学的发展中,南北相较,异同何在?

诚然,在诸多先贤同侪中,论及到北方南方,忘不了拉出法国哲学家丹纳所言立论,文学的种族、环境与时代的三要素,决定了她的性质她的面貌。当天阔地远、大漠落日、古道孤烟的苍凉,同征夫泪、羁旅情怀、金戈铁马、号角连营,发为心声,融会为文学,是一种高亢昂扬、感天泣地的诗篇;而小桥流水、杏雨江南、风行荷上的物华风情,造就了一种婉转曲致、神秘诡黠的文学魅力。前者有急公好义豪侠之气,而后者多是阴柔细绵的纤巧。这大致成为数千年来两种文学的基本特色。在今天的文学中如果单是从其风格情态来看,仍然是北方雄浑与南方的绵邈,仍然是大江东去的浩气豪气同绿杨荫里的灵动和清丽曼妙的区别。

但在文学最本能的意义上,北方长期以来的重教化的功用,人世情结,帝王之气,挥斥方遒的政治意识,又使得文学具有老大不掉的经世致用的人世之风,每每在“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的理想中,寄寓着文化的功用意识,寄寓着高歌豪迈的人文抱负。而南方的文化民间性的特色,重商的传统,致使文学的娱乐性突出。这曾经为众多论家所涉及的文化特色,至今仍然是我们考察这两种文化、两种文学的基本点。

也可以说,在当代文学的发展中,我们看到的是,由传统文化衍生出来的南北文化差异在今天仍复如此。我们还看到,从北方的文学领地上,那边关的诗情勃发,那黄土地上征服大自然的心声,那黑土地上人们对历史的诘问,那关中地方对民族主力的开掘,都无一例外地把当今文学的社会性功能发挥到极致。这无疑形成当今北派文学的主力军。而从南方文学的方阵中,我们也不难找寻如上的文学景象,可是,南国变化流动的生活,多化为文学精细的情调,廓大荒寥的背景,在流变而轻盈的文化因子中,多浸润出风动幡转的哲思,数千年来屈子行吟的奇崛浪漫和六祖慧能的禅意高妙,把南人坚韧顽强、精细覃思、生生不已的精神,糅合到文学的情致上。北方的文学多是内容上的气势雄浑,所谓燕赵多慷慨之士,临风悲歌,壮怀激烈,萧萧水寒,成就一世文名和英名;而南方的文学则在情调和形式的精致上,多变化和创造。当然,这都是相对而言。当一种沉郁浑然的文学之气象,与另一类阴柔蓊蕤的文学风格,出现在不同地域方位的同时,我们看到的是,婉约和豪放的区别,透过表里我们看到的是文心文气的不同。与此相类的是,北方的文学注重的是传统,是宏大的规模,鸿篇巨制,从司马迁的史传传统到明清四大古典小说的大场面,都是以宏阔的篇幅和纵览生活的笔力,宣示了北方文学的思想的穿透力,而南方的阴柔清丽、神秘而狡黠的气韵内涵,在灵动精致上,留给历史的是清幽峭丽。以散文为例,北方的游侠孤傲的灵魂,与南国的“夕阳下的小女人”情调,最显明地划出了自古以来“秋风胡马塞北”、“杏雨春风江南”的不同。

文学北派南风,千年以降,在最基本的风格上,是一阴一阳的比照互补,是一种对比中的美丽。

这数千年的南北文学的传统风格其变异十分的沉滞迟缓,也就是说,在基本的两极风格中,北派与南派,基本葆有着原生的文学情态,这也应合着所谓文学发展的时代性、人文传统和地域特色的说法,而在一个信息时代,一个新的文化精神观照下,这种老大的风格,也同我们今天对文学本体的理解发生变化一样,不可避免地有些许的变异。这个变化和变异,也增加了论者们专门从地域性考察文学的难度。没有了过去那种泾渭分明的文学分野,没有了过去显见的差异。更不用说,在同世界文学的一体化进程中,东西方文化的撞击和交流,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封闭性,也发展了对文化的认识。

幸也,憾也,不太好说。

京派文学如果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她的存在更多的是研究的意义,换句话说,所谓“京派”,早已名存实亡。京派文学,我以为,从老舍一脉就走向式微。北京作为文化重镇的人文内涵,作为首善之区,其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在文学的认宗立派方面,占有绝对的天然优势。这容易造成一种错觉,无论京派是否还能成学立派,是否还有继承者,是否还有代表派别和学说的真功夫,在某些习惯思维者那里,仍把她作为一个流派来信奉。

所以,如果说京派曾作为历史上一个文化现象存在过的话,而今这个文化的流派已成为零散的碎片,作为文学更是没有一种特定的内涵,缺少代表特有的文化内涵的作品和作家。仅是那种写地方土著生活,或者描绘京城都市的斑斓光影,是不足以构成文学特有的阵势的。另一点,主要的是,如今描绘北京大都市文学或文艺的,其主力军都是一批新生的作家们,他们对作为北派文化的代表京派文学多是从逆反的思维出发,如果说有所继承和借鉴的话,是它的戏谑性和幽默感。在同样描写都市生活的文学中,京城的作家们调侃味浓于沪上作家和南方作家。同样,首都的权威意识,天子脚下的皇都意识、政治情结、自负情结和老大情结等等,熔铸了京城作家们的敢言敢写的勇气。当代文学史上的最主要的几类文学现象,都少不了北京作家的参与。说京派的不复存在,还有一点是,首都的文化人大都是来自外地,从出生来说,南人居多,而在京都实际上是两拨人:一是属于北京市辖,这类人又多是本地生长,从地段上划分是地道的京派骨干;一是生活在北京,而工作在中央机关,纯“北京意识”弱少,他们从五湖四海来,大部分是南方人,对北京本土文化不熟悉,相融也太难,而且这类作家创作生产力也较旺盛,无形中对形成本地文化流派是个耗散。目前,形成京派文化的合力业已消散,尽管京城文学当中,曾有过少数的创作集体,也出现过共同创作打响了的作品,比如,运河文学,但是,由于缺少相近的文学主张和文学实践,人员成分纷杂,也就难以再现一个流派的成绩。

相对而言,海派沪上的文学相似性更多一些,或许是南方文化的相融性强,或许沪上的文化内质本身的凝聚力,也或许作为地域特色的上海城市文化更为显著更为单质……尽管在海派文化的传统中,个人性的操作较之北方来说更为单纯,可是作为一个群体的文学现象,上海的都市风格和情致,尤其是写当下城市生活所展示的文学面貌,是其他地方的作家们所不及的。上海的文化传统不及北京深厚,但开埠以来对外域文化的汲取,则是其他城市所不及的。上海文人的机敏和精细,干练和潇洒,能够在逼仄的题材里完成漂亮的活计,冲破亭子间意识、走出城隍庙的意识,俯瞰文坛急于功名的心理,在大上海都市气象中,不免透示着文人的小家习气。沪上的文学运作多是不张扬不叫卖的,却往往因了操作的精到而能得成。有句流行的话是,北京人看所有的人是外地人,上海人看所有的人是乡下人。确实与否,不去管它,但清高和自负作为人与生俱来的陋习,而在上海人那里通过这样流行语更为彻底地得到揭示。文人相轻,往好的方面说,是一种动力。也许人们对文学的所谓地域方位的划分仅仅是一种理论的阐述,一种文人的庸人自扰。

2.好梦中的隐忧——近期长篇小说漫议

大约在进入90年代之际,当代文学中的长篇小说创作,渐渐地成为强劲的阵势,所谓的“热潮”出现。每每在有关文艺信息中,可以看到长篇小说一不小心又冒出了一部(篇)。有关人士颇为自得:专业作者引以为荣,新秀后进以此步入文坛,组织领导者以此为年度政绩,出版经营者以此为获取利润……长篇小说做着各色各样的好梦,弄得有人以为长篇小说的时代正在到来。

是的,不可否认,眼下文学创作中最为热闹的仍然是长篇小说。五花八门、参差不齐、良莠混杂、铺天盖地的作品在出版社或杂志上刊行问世,为数不少的作品讨论会在不同的规格上风风光光地召开着,不少的媒介在做这样那样的炒作,有关方面以不同的方式予以重视和关爱……据有人统计,坊间书摊上被冠之为长篇丛书成长篇新作的不在少数;每天两三部作品问世,令读者即使是专业读者也目不暇接。在这个众多作者趋之若鹜、跑马占地、大批量地产生的热闹背后,藏匿着不可忽视的隐忧。有人认为这是虚假的繁荣,有人认为是花多果少,等等,都不无道理。

同类推荐
  • 归雁

    归雁

    《归雁》浸透着痛失丈夫又孤寂无靠的庐隐极度的悲伤与沉重的心情。庐隐借女主人公纫菁之口,抒写她在内力(内心的情感需求,个性解放等)与外力(社会规范、舆论、礼教等)之间痛苦挣脱的一段心路历程。《归雁》标志着庐隐思想与人生的转型,她的人生观由极度的悲哀开始转向热烈的追求,但是另一方面,又不敢打破礼教的藩篱,所以她的情感是纠结的。她的矛盾、悲哀与无助都透露着在回归与挣脱之间的苦苦挣扎,庐隐在情与理、旧爱与新爱、悲哀与快乐之间徘徊。
  • 故国山河集

    故国山河集

    本书是作者游历祖国山水时,凭吊古人的一本诗歌总集。诗句格调清雅,感情真挚,奇句频出,极具情怀,实乃一本现代作家古体诗集的上乘之作。本书是作者游历祖国山水时,凭吊古人的一本诗歌总集。诗句格调清雅,感情真挚,奇句频出,极具情怀,实乃一本现代作家古体诗集的上乘之作。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朱自清:荷塘月色》一书收录的都是朱自清最为经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辑:人生·追忆似水年华”收录的是朱自清经典写人、叙事散文,其中不乏《背影》《阿河》这样的经典名篇;“第二辑:游思·荷塘月色”收录的大部分是写景抒情散文,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春》《匆匆》《荷塘月色》;“第三辑:杂论·读书与做人”收录的是作者的杂文名篇,极具启发意义;“第四辑:旅欧·欧洲杂记”收录的是作者旅欧游记,既是游记,又是散文,情之所至,感人至深,篇篇经典。
  • 乙未诗稿

    乙未诗稿

    《乙未诗稿》收诗150余首,是作者近年的诗歌专辑,在体例上,古诗与新诗兼具。在内容上包括感怀、咏物、怀古、寄情,特别是对玉器、砚台、鼻烟壶、紫砂壶等文玩古物的吟咏,对历史古迹的吟咏、对二十四节气的吟咏具有特色,体现出历史学者的诗歌特色。
  • 民国清流

    民国清流

    从2015年起便陆续迎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百年纪念热潮,一个世纪前,由一代文人学士引领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推动着中国迈入现代化进程。民国六年至十六年(1917至1927年),中国呈现了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肩的思想活跃、文化灿烂的局面。继承了传统“士”担当精神的一代民国清流在风云激荡的时局中扮演着先锋角色,共同擎起中国文化的苍穹。
热门推荐
  • The Pickwick Papers(II) 匹克威克外传(英文版)
  • 向上的力量

    向上的力量

    会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在百年的岁月洗礼和世事变迁中,持续平稳地发展?又是一家怎样的企业,自1987年被引入华文世界后,一发不可收拾,连续 15 年获得全世界卡内基训练业绩第 1 名。黄皮肤黑眼睛的受训者,带着卡内基方法,排除焦虑,缓解压力,在更好的人际关系获得进步和成功。
  • 驸马至尊

    驸马至尊

    驸马是个奇特的群体,可能是吃软饭的缘故,没出过什么像样的角色。有个石敬塘,由驸马成了皇帝,可惜是个卖国贼;又有个陈世美,妇孺皆知,名头很响,却是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衣冠禽兽。一个现代小吏,意外地来到了大唐的贞观年代,成了房遗爱,一个历史上因其妻高阳公主红杏出墙而著名的王八驸马。幸运的是他到来时房遗爱的帽子还没转绿,那他能改变这可悲的命运吗?他能为驸马这个群体争光吗……《驸马至尊》书友群:qq:104687347
  • 夜妃太鬼精o其夫太宠溺

    夜妃太鬼精o其夫太宠溺

    她,本是一个无情、喜欢耍鬼机灵的杀手,却因一场意外重生到了家境不错的废柴大小姐身上。他是一位王爷,与她,因机缘巧合相遇相见,到相识相知,一层又一层的迷雾拨开……她一把按住他的头,“哦,我就不信了,你还还真敢”“本王有什么不敢的。”低头吻上了她的唇。原本充满自信的眼瞬间惊住了。“
  • 懿步峥嵘

    懿步峥嵘

    及笄之年,她奉诏入宫,而后虽初尝到了男女脉脉之情愫,但亦也品到了奸邪所带来的源源痛楚。面囚水、鼠啮伤、阿芙蓉、冻疮膏,诸多的迫害伴随着她步入了花信之年。彼时,她的骨肉、姐妹、挚友也都如秋蕊一般飘零入土。然就在她山穷水尽,断港绝潢时,孝慎成皇后的一纸守灵遗诏,却助她颠覆了前路……《孝静宫笺》抚君同圣母,钟粹宫楣宏。绮春尊慈后,慕东仙陵隆。内廷宠辱同飘渺山岚散,皇权博弈如王朝旧梦泯。簪扇苦情堕入火照绯花,只寄你我叙写红尘奇传。——诗寄读者
  • 云之巅山之盟

    云之巅山之盟

    【校园文】+【玄幻文】+【科技文】综合一体的构思。【校园文】:前半部,中间穿插玄幻情节。路天歌是一位普通女高生,命运让她和男主空(生物进化后的龙类)莫名纠缠在一起,发生的一些校园故事。【玄幻+科技文】:后半部,一直玄幻。云巅上的故事开始,路天歌为寻找空的下落,来到空从小生活的地方,令她惊讶的不只是这里的“人”,还有这里的科技。而他们卷进一场阴谋战争中,相互猜忌,相互背叛......
  • 滑稽故事

    滑稽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太上护国祈雨消魔经

    太上护国祈雨消魔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强猛士之汉末崛起

    最强猛士之汉末崛起

    新书《恶少的日常》已经在起点发布,敬请收藏!
  • 最胖刺客

    最胖刺客

    别人重生都是带着天赋,来个位面领主当当。而纳兰晓的却不同,他重生成了个胖子。胖子就胖子吧,可他却偏偏选择了刺客职业。别人潜行术完美,胖子潜行露大腿。别人闪现一百米,胖子闪现十来米。只不过,当一个抗打,爆发力强大的胖子刺客近身时,那便是末日!好了,让胖子先飞一会儿~就算是个胖子,我也要当那最强的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