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9200000003

第3章 漫漫人生路,求索得失间(2)

我认为,这就是谢志峰事业成功的动力和真谛。现在,我将时光倒流回1963年,那时谢志峰刚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政法机关。业余时间没有像现在夜生活那么丰富,在当时的条件下,他把全部工作之余的时间都用在读书上。他童年时失学激发的求知欲一下迸发出来,有“一日不读书,心废如枯井”的感觉。他到中山大学函授班和广州电视大学报名学习,选修汉语修辞、古汉语、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语言文学等必修课和基础课。

就是在谢志峰求学期间,他认识了容庚、商承祚教授。直到后来他才知道,容庚、商承祚两教授在北京执教时,原来与自己的父亲认识,并有同乡之谊。容庚、商承祚教授也把谢志峰当作世侄看待。谢志峰虚心好学,尊师敬老的精神,很得两位前辈的宠爱。谢志峰可以在他们的书房中观赏藏品,接受个别辅导。

容庚、商承祚都是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收藏鉴赏家。容庚提出专项收藏,对谢志峰多有启发,容庚收藏青铜器,著有《金文篇》及《商周彝器通考》。谢志峰把老师提出的专项收藏,发展成系列收藏。

改革开放后,由于土地承包和全国性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整个中华大地都在复苏,深埋地下的文物也不寂寞,大量出土,流入管理无序的占玩市场。不大为人注意的青铜兵器,没有多少人问津,有些甚至作为废铜废铁流入废品店。

价格便宜,有时以斤论价,好像有意留给谢志峰收藏。谢志峰每买到一件青铜兵器,都会拿给老师观赏、讨教,以探讨学术。经年积累,谢志峰收藏青铜兵器经研究整理,果然写出第一部收藏专著——《青铜兵器史》,大有对老师青出于蓝的气派。老师不但高兴,而且对谢志峰大加肯定和赞赏。商承祚老师还为该书写丁序言。

谢志峰每次向他人提起容庚、商承祚,总是压抑不下心头的激动,深为感慨地说:“当我涉及文物收藏时,容庚、商承祚两位大学者对我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我跟他们绝不是学他们购买文物的技巧,而是学习他们通过收藏来研究中国文化。”

这就使谢志峰的收藏立足于研究的高水准、高品位上。另外,和文学泰斗郭沫若、茅盾以及艾青的认识,大都得益于容庚、商承祚两人的牵线引荐。

胡根天是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艺术家,他将白己的一生都贡献给美术教育事业。1921年他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回广州后,广州美术界仍然一片凋零,西画仍是一片空白。1922年,胡根天筹办广州美专。40年后,即1962年,胡根天老人又创办了文史夜学院。1964年,谢志峰上了文史夜学院,说明谢志峰求索学问是日夜兼程的。从此,谢志峰成了胡根天的入门弟子。当时胡根天虽然是年过60的老人,对美术事业依然忠心耿耿,热情洋溢。文革后,他是频频登上节香楼的贵宾和老师,他把许多名人,许多国宝级人物,包括他的同学、美术大师刘海粟,介绍谢志峰认识。也就是这个热血心肠的胡根天,要谢志峰站出来为中国美术界执义仗言说公道话,写一部广东书画史。谢志峰性情秉直、忠厚、疾恶扬善。他虽在政法机关工作,但对文革蹂躏践踏中国文化的极左思潮,却深恶痛绝。他回忆这段往事,总是无限感慨:

文革中一批老画家被批斗,作品一钱不值。粉碎“四人帮”后,迎来了文学艺术的第二个春天。1976年到1978年那时,画家们大多还处于彷徨观望的心态,因此基本上说,画家们是比较寂寞的,如果你喜欢他的画,他会很高兴,遇到知音了。因为当时他们的画不值钱,要卖画,只有国家美术机构或文物店来买,非常便宜,按那时文化部的规定,在世的书画家们的作品最高限价是15元一平方尺,达到这个价的也就是李可染、吴作人、关山月等三五个人。而私人很少买,人们根本就没有买书画的意识,对书画家更何谈了解。胡根天老先生常对我说,希望我能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为书画家们说公道话,并希望我能写一写广东书画史,让人们了解中国书画,了解广东书画的历史和现状。

胡根天老人一席话,令谢志峰一连几夜睡不着,为中国一批老书画家平反,尽管当时许多人心有余悸,而谢志峰却是义无返顾。但毕竟身上的担子太沉了,不仅要为画家们写文章,呼吁正义,更主要的是文章要找出路。

终于机会来了,那是香港一家大报总编辑。谢志峰是通过容庚、商承祚介绍认识的朋友。谢志峰向这家大报总编辑的老总汇报了自己的想法。他说:文革期间,“四人帮”把中国书画家整得一文不值。我们想通过这家报纸替画家伸张正义,让世界了解中国书画艺术。这家大报的总编辑立即答应在报纸开设栏日,有计划推介中国一批画家。从1979年到1989年,一共推介了110位书画家。

推介110位画家,前后历时十年,不难想像这是一项多么巨大多么繁杂的系统工程。谢志峰担任了重要角色——专栏作家。第一炮推出著名画家李可染,一炮成功,震撼整个画坛和知识界。为什么第一炮推出李可染?谢志峰有他的策略。他说:

之所以将李可染选为第一个,因为他是被批斗得最厉害的,说他将“大好河山一片红”画成“黑山黑水”,被打成黑画家,所以我就专评其山水画。

纯用水墨来写山水,从宋代就有了,李可染山水既发扬了传统的点面线披绉法,又用浓淡对比来渲染画面,创造了自己的风格。可以说现代中国山水画突破传统框框的第一位就是李可染,他创出了“北李”的北派风格。那时我个人就收到全国各地的不少来信,通过香港那家大报转给我,多数老书画家都知道了广东有位谢志峰。

谢志峰啊谢志峰,你和胡根天老人都是中国书画界的活菩萨,你不断在当时境外的香港给中国美术界带来福音,为被“四人帮”蹂躏得奄奄一息的中国美术家伸张正义。神圣的艺术终于不再被亵渎。当然,谢志峰也得到一笔不小数目的稿费。在刚刚恢复的文物市场,这笔稿费成为谢志峰收藏文物一根强有力的经济支柱。而那110位被谢志峰推介的画家,都把自己最满意的若干幅作品赠给谢志峰。当然,绝大部分美术家的赠品被收藏,但也不排除同一题材的重复赠品被“套现”,再从文物市场或友人中购进藏品。于是,谢志峰的收藏有了深厚的基础,并朝向良性循环操作。他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系列收藏。这是受到他的老师容庚先生专项收藏的启发。

但是,聪明的谢志峰心领神会,把老师的毕生进行的青铜器专项收藏进一步发展演绎为系列收藏。尽管容庚、商承祚两位大师提醒他:这个时候谈专项收藏为时已晚。谢志峰分析了许多优势,除了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外,主要有许多老师指导、帮助。文物商店内销文物对容庚、商承祚两位老一辈收藏家及谢志峰开放,而老一辈收藏家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信心被彻底毁灭。辩证法和唯物论这时给谢志峰派上了用场,于是,谢志峰的系列收藏悄悄地顺利地进行了。

书画系列:书画中又有梅竹系列、扇面系列、羊城八景画系列、女画家作品系列、古今名联系列以及客家乡贤字画系列收藏。陶瓷系列,瓷砚系列。杂项有文房系列,古玉系列,石文化系列,竹雕笔筒系列、以及佛教造像系列……洋洋大观,使节香楼有着看不完的文物,欣赏不够的精品。藏品之丰,系列之多,令全国大师名士叹为观止,一个个,一批批,登上节香楼。

现在,拾级而上,身体矫健登上节香楼的是一位老大姐,女红军,原中共中央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李坚真。她是来参加1989年节香楼那次雅集的。她已经80多岁了,走起路来身体依然笔直,步履身轻如燕。当年,她就是凭一对客家妇女那对天足,跟着毛主席,跟着党中央,从江西瑞金出发,爬雪山,过草地,走到红都延安来的。无疑,她最懂得生命的价值和艺术的分量。和客厅各位贵宾打招呼后,李大姐即细细审观四壁许多大师所绘的梅竹画。

“节香楼,节香楼,名副其实的节香楼!难怪连茅公都称志峰是梅之君子。”她清清喉咙,立即放声高歌:

山上梅花傲雪开,老干新枝报春来;南粤改革花先发,开放前头路更宽。

屋前竹子节节高,新竹要靠老竹扶;同心同德搞四化,长征接力志可酬。

当年在长征途中把山歌从江西瑞金唱到延安的李坚贞,又在节香楼开喉放声高唱。其实,梅花傲骨竹有节,也是李坚贞人生的写照。李坚贞的到来使节香楼多添几分长征的硝烟与延安黄土高原上飞卷的战云,使充满书卷气的客厅有更丰富的内涵。

再看另外一个镜头:一位戴玳瑁眼镜的长者又登节香楼了。老人微胖,有几分富态。毕竟年岁不饶人,登六楼时中间他须稍稍休息。此人是唐云先生。这是第几次登楼啦?算是第十回吧。每次,谢志峰都劝他,他会到宾馆拜访。80多岁的人了,实在不忍他再登六楼。老人执拗地回答说:

“我登楼是要看东西的。你不让我登楼,难道你把你的藏品用汽车拉来。”谢志峰无语回答。是的,唐云先生从上海来广州,就是要看谢志峰的藏品。每次来广州,他必登节香楼,有时半天,有时一天,中午饭就在谢志峰家里吃。每次辞别的时候总是赞叹谢志峰:“志峰,你家的藏品越来越丰富。下次来广州,我还得再登节香楼。”除了广州的胡根天、容庚、商承祚,外地登节香楼最多的贵宾,首推唐云先生了。

唐云,浙江杭州人,著名国画家,收藏鉴赏家。曾任中国画院院务委员,上海画院名誉院长,上海博物馆顾问,有当代唐伯虎之称。他对节香楼主谢志峰评价极高,友情极深,曾书赠一对联:“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

80岁的老人了,文质彬彬一代大师,他笔划却如刀戟锋芒,外柔内刚,颇似棉里藏针,仿佛向世人昭示,士可杀不可辱,笔笔都具唐老性格,铮铮锃亮。要不,何以称他为当代唐寅?他这次来,是来观赏和鉴定谢志峰收藏的瓷砚。

在《瓷砚赏析》一书里,前面插有唐云先生与谢志峰的合照。唐老手握放大镜,正在鉴赏谢志峰摆满一桌的瓷砚。谢志峰坐在唐老身旁,一脸虔诚等待唐老发话。这幅拜师图展示了节香楼主谢志峰的人际关系。

除了唐老,经常登上节香楼的外地专家有谢稚柳、耿宝昌、冯先铭、徐邦达……他们都是国宝级的大师。我第一次登节香楼,一坐下就感到有一股震撼心灵的磁场。尽管我对艺术之神顶礼膜拜,但强大的磁场感应却几乎几次把我击倒。我历来视艺术为心灵中的上帝,在上帝面前,一切都是易碎品,只有艺术才是永恒!

节香楼主谢志峰为了使这些专家、大师有机会聚集羊城,便推出十年雅集。除了一次在广州兰圃举行外,大部分都聚集节香楼。

节香楼的命名,使谢志峰常常缅怀刘海粟大师。一次,刘海粟与老同行胡根天会面。谢志峰请刘海粟到广州昕雨轩吃“御膳”。席间,刘老对胡老说:“人活得不要太拘谨,放不开,只搞美术教育,把自己的创作搁下了,十分可惜。刘老还说,我的曲折够多吧,不过我不怕。”我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席间,谢志峰赋了一首诗:“雨轩会贤话百年,世纪之初拓画坛;沧海一粟成浩瀚,根立岭南松摩天。”刘海粟听后说,平仄不一定强求,诗写得不错。从此,谢志峰和刘老有了沟通。在谢志峰送刘海粟回宾馆时,谢志峰向刘老索墨宝。刘海粟问谢志峰:“你取斋名没有?”谢志峰随口答道:“有,名字叫节香楼。”刘老高兴点头说:“不错,很有书卷气。”从此,谢志峰的节香楼诞生了。

事后,有人笑谢志峰心血来潮。谢志峰不同意下此断语。他摇头说:“我自幼就喜欢四君子,后来藏画,更偏爱梅、竹题材的作品。竹虚心有节,梅傲骨幽香,这已成为我立身做人的准则。宋代苏东坡对竹的理解是雅、俗。曾有诗云:‘宁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中国历代文人都把梅竹视为骨气节气的象征。成为人格道德的物化。高风亮节是文人的道德修养。”我以为,心血来潮是不能解读谢志峰回答刘海粟大师时的随口而出。梅与竹,一直积淀立根于谢志峰的心灵之中,这样才有产生灵感的肥沃土壤。十多年来,几乎近百位当代著名的书画家为谢志峰题写节香楼斋名。而今,节香楼成为文物宝库,成为鉴藏家、书画家和中华名士雅集憩息高级消遣的理想家园。

参加十年雅集的贵宾有茅盾、李可染、吴作人、朱屺瞻、启功、刘海粟、徐邦达、谢稚柳、钱松嵒、程十发、唐云、冯先铭、耿宝昌。省内有谢志峰的老师容庚、商承祚、胡根天。有国画大师关山月、黎雄才、赖少其、扬奎章、杨之光、刘仑、苏庚春、黄安仁、刘济荣,作家秦牧、杜埃,以及喜欢书画的省市领导叶选平、张汉青、杨资元、邬梦兆。当然,十年是一个大跨度,一个年代,现在,有的老先生已经作古。如茅盾、容庚、商承祚、胡根天、刘海粟、朱屺瞻、钱松匋、李可染、吴作人、谢柳稚、唐云、冯先铭都已辞世,生命不再,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影响却是永恒的,留给节香楼的情谊亦是永恒的。

同类推荐
  • 革命导师写作讲演的故事

    革命导师写作讲演的故事

    《革命导师写作讲演的故事》在长夜难明、万马齐喑的年代,在“狂风卷集着乌云”之时,许多人都在抗争、在拼搏,愤世嫉俗、激昂奋起者有之,披荆斩棘、上下求索者有之——但是,只有成为民众领路人的革命导师才真正指出了奔向光明的解放大道。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洞察社会变革规律的真理,而且也在于他们能将这些真理化为启迪革命觉悟的谆谆教导,用深入人心的语言“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投身到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之中。认真领悟革命导师深邃思想内涵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学习他们把革命真理精彩地表达出来的方式。这种精彩的方式通过精彩的语言体现在革命导师的写作和讲演之中,使人们在拜读和聆听中如沐春风,如遇明灯,使道理的阐述迅速地成为广大民众的共识。
  • 朱新礼如是说

    朱新礼如是说

    1992年,朱新礼在山东沂蒙山区的沂源县创建汇源果汁厂,后迁址北京,汇源果汁目前已经发展成主营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公司与汇源果汁在港联合公告,可口可乐拟以约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所有已公开发行的股份。这一业界最强并购的消息一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轰动(尽管收购案未获审批)。本书忠实记录并深入剖析了朱新礼从一个县经贸委副主任成长为果汁行业(甚至中国当代)顶级企业家的艰辛过程,从创业精神、经营理念、资本运作、商战智慧、品牌推广、营销攻略、质量控制、渠道建设、企业家精神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为读者提供了一场关于中国企业家智慧的饕餮盛宴。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是享誉世界的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的代表作,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之作,也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拿破仑生平传记。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实为基础,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传奇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和心路成长的历程。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真实、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拿破仑传》是一部探究伟人心路历程的命运史诗。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旧中国的上海,十里洋场,风云变幻,灯红酒绿中酝酿着柔情,也潜藏着杀机。这里不仅是外国冒险家的乐园,也是黑社会存在的沃土。旧上海不仅有外国势力控制下的租界,更有黑社会严密控制下的方方面面,在上海滩如果不与黑社会打交道,任何人都无法立足,杜月笙就是当时上海黑社会的。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快说你爱我

    重生之快说你爱我

    -前世,遇人不淑的叶熙,在感情和生活上遭遇众叛亲离,活在地狱之中的她苦苦挣扎。一段充满谎言的契约婚姻,正那个让自己最看不起的男人,用温暖的手把她一步一步从深渊中带了回来,可当叶熙想要牵起对方的手一起面对新的生活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又打碎了她所有的梦。-从活一世,叶熙可以改变前世的种种不幸吗?当前世的那些谎言和真相一件一件的浮出水面来的时候,她又将何去何从~~-且看重生的女魔王叶熙,如何倒追前世的丈夫,那个她最爱的人。“小冤家~~,快对我说你爱我!”
  • 狂妃毒步天下

    狂妃毒步天下

    "二十一世纪独霸医术一道的陌晴悠魂穿异界,还未适应古代生活,就被太子一旨退婚书给甩了。叔可忍婶不能忍!晕迷受到陷害,被人指指点点的就算了,她还没找这对狗男女算帐呢!他们倒先把屎盆子扣到她身上。太子了不起?白莲花会装逼?且看她如何一步步把他们的面孔揭露人前,让他们明白,花儿为何这么样的红!"
  • 你好,之桃

    你好,之桃

    有个渣男爸爸又遇上个渣男初恋是什么体验!她怎么这么倒霉,初次为人,竟被渣男围绕。某男子邪笑:“少女,帮我带小孩嘛!”“啥?”“你宠我小孩”“我宠你”“emmm”【先苦后甜啦!家境和初恋虽不美好,但我们男主是实打实的宠妻狂魔啊,优秀优秀。希望每一个被渣男伤害过的女生最终都会遇到那个愿意把你捧在手心百般宠爱的人,姨母笑】
  • 北梦琐言

    北梦琐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咸鱼制霸娱乐圈

    咸鱼制霸娱乐圈

    “请问你是怎么走上制霸娱乐圈的道路的?”“说起来,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一直努力想要成为咸鱼的余闲很无奈的说道。……一心想要回家继承小卖部的余闲,在不情愿之下,被拉入了娱乐圈,从此开启了怼天怼地怼空气的人生。
  • 一生的资本

    一生的资本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最为推崇的励志奇书;《纽约时报》世界百年十大财富经典之一;改变了世界千百万贫苦人民命运的成功绝学。成功可以借鉴,传奇可以复制。只要决心成功,失败就不会让我们永远贫穷。改变命运从掌握人生的资本开始!
  • 降临在二次元

    降临在二次元

    穿梭到二次元世界,替鸣人,香克斯挡刀,替欧尔麦特传火。桐人:我刀光哥如今也落到了被抢人头的下场?御坂美琴:踢自动贩卖机可不是这么踢的,我给你示范一下!黑雪姬:不许碰我的小猪猪!哥杀:听说有人要抢我饭碗?……现实与二次元交接,未来又将发生什么?ps.简介略逗b,具体情况以书内为准。
  • 西镇流年

    西镇流年

    流年,光阴之河,奔涌向前。西镇流年,从光阴之河溯回,听舟子说流水,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在现世安暖里,追忆似水年华。本文以西镇为圆心,讲述一个家庭三代人摆渡光阴之河的故事。以李昌盛、李泰和李安、李婉为代表的三代西镇人,他们或从饥寒交迫中走来,坚韧、吃苦、有恒劲,历经生活磨砺却精神却从来屹立不倒;或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凭借自己的努力,勇敢追逐梦想,起伏跌宕中,成长为农民企业家和人民教师;或以开放的心态、勇往直前的魄力和饱满的热情,成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典型代表。他们以不同的奋斗之姿,一起壮阔了西镇的流年画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剑破神武

    剑破神武

    兄弟烈酒饮,红颜知己舞。生如闪电,划破夜空。死如流星,永记心中。一剑山河动,一剑道独尊。神武若无道,一剑破神武。
  • 锦桐

    锦桐

    李桐重生了,也清醒了,原来,他从来没爱过她惜过她……姜焕璋逆天而回,这一回,他要更上一层楼,他要做那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宁远千里而来:姜焕璋,小爷我专业毁人不倦…… 新书《暖君》连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