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2800000005

第5章 32岁寻找外公(5)

在我的印象中,大凡外婆的形象,都应该是弯腰曲背、皱纹满脸、白发苍苍、步履蹒跚、老态龙钟的。

然而,我所看到的照片中的外婆,竟是那样年轻!

最上面的是一张是她的半身照,浓密乌黑的头发整齐的绾向脑后,高高的额门光洁饱满,蕴含着无限的热情和睿智;脸庞丰满秀丽,略显厚实的嘴唇轻轻地抿着,棱角分明。给人的印象是:文静、端庄、聪慧、坚毅。她穿的正是那件在婚礼上穿过的红丝绒旗袍,在那浓郁色彩的衬陪下,她整个的形象光采熠熠,鲜丽夺目。

第二张是全身照,身着一件浅色旗袍,背景是一片树林、一条小溪,小溪上架着一座小木桥。她亭亭玉立于桥头,手执一片树叶,脸上微露笑靥,透着一种恬静、优雅、安详的神态。

第三张是与一群青年的合影:短袄、短裤,轻捷灵巧,朝气勃勃。

我凝视着这几张照片,心头涌起一股无法言说的情愫。这是外婆17岁和21岁的照片,照片上的外婆比我年轻,她牺牲的那年也仅25岁。她将宝贵的年华和一腔热血奉献给了革命,已长眠地下半个多世纪了……

哦,外婆,你的耄耋之年呢?

你的丰满秀丽的脸庞本还要迎接岁月无声的雕刻,任漫漫时光密布出年轮般的皱纹,皱纹才是生命完满的花朵,尽管它也是衰老的标记。

你的乌黑浓茂的秀发本该继续享受和煦春风的吹拂梳理,经受千万个太阳光华的照耀;或在严霜寒雨的洗涤中,渐渐变得苍白和稀疏,哪怕白发是生命冬天的标志。

可是……

我走进母亲的卧室,将照片摊开在她的面前。

母亲自然一下子就明白了照片上的人是谁。她伸出手,将照片托在掌上。

母亲的目光似乎凝固住了,紧紧地盯着那张半身照。她自出生后,在母亲的身边只生活过三年的时间。50年后,却只能这样与一张相纸上的陌生的面容默默地相对,与那凝固的目光无声地交流。

母亲凝视了许久,又缓缓地把照片贴在胸前,双手轻轻地揉挲着、揉挲着,象是要把它们揉进心里。她的眼睛渐渐变得朦胧,一滴接一滴的泪水冒了出来,沿着多皱的脸颊滚落。她将头轻轻地抵在床头上,抽泣起来,口中哀婉地念叨着:“妈妈,妈妈,我的亲妈妈……”

半个世纪后的骨肉团聚,悲耶?喜耶?

革命老人邓颖超奶奶称它是一件“悲苦的喜事”。

她是在给外公的信中说这句话的。外公赴赣之前,写了一封信给她,告诉她寻找到叶坪的消息和他将赴赣与女儿团聚的打算。她立即回了一封情真意切的贺信:

定一同志:

来信收到,带来了喜出望外的喜事,你找到了女儿叶坪(爱生),我向你们衷心地祝贺——然而这又是带着多么悲苦的喜事。喜事毕竟是喜事,让我再次向你祝贺。你南下去看女儿,祝你一路平安,诸位珍重。

你和女儿谈起历史时,请你告诉她,她的妈妈唐义贞曾经要她叫我爱外婆,我以爱外婆的身份向她表示祝贺。

紧紧地握手!

小超

1987.11.20

读到邓奶奶的这封信以后我们才知道,邓奶奶与外婆有着一番非同寻常的情谊。在苏区瑞金,她们一起相处的日子里,外婆崇敬邓奶奶,邓奶奶也喜欢正直、热情的她,并认她做干女儿,她称邓奶奶为“爱妈妈”。

叶坪出生后,“爱妈妈”特意来贺喜,抱着孩子又亲又吻,高兴地说:“干女儿生千金,我当外婆罗!”

邓奶奶还以外婆的身份,给叶坪起了另一个亲昵的名字:爱生。

当妈妈的便让孩子称邓奶奶为“爱外婆”。

这是革命者之间真挚的情谊。这是革命家宽厚的爱心。邓奶奶经历过多少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呵,却没有忘记50多年前抱过的她的“爱生”!

第六节半个世纪后的骨肉团聚

1987年11月30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一位81岁的父亲与他离散长达53年之久的56岁的女儿终于重新团聚了!

分离时,父亲是风华正茂的28岁的青年,女儿是呀呀学语的雏儿;相会日,却都已是白头人。

“无情未必真豪杰。”当父亲的在53年的漫长岁月里,心头回忆起的总是那一张小脸,稚嫩的小脸萦绕心间从来不曾消失,每每想起,总有一种揪心的疼痛。

那一张小脸曾多少次依偎在他的怀里,亲昵地在他的胸前磨蹭。那花瓣般的小嘴唇,一声声脆嫩的呼唤,曾给初当父亲的他心中增添多少甜柔和欣慰。

难以忘怀的还有那娇小的奔跑着的身影。每回,他去看望母女俩,那娇小的身影就会在那小山坡上守望等待,老远看见他来,就会欢呼着迈起小腿朝他奔来;即使跌倒了,痛得流泪,爬起来还要往前跑。脸上挂着泪花,却又荡漾起兴奋和亲昵的笑靥……

53年后的今天,他将见到的不再是那娇小的形象,而是一位饱经沧桑,当了母亲和祖母的老妇人了。

上午九点左右,我们来到了外公下榻的3号楼会客厅里,静静地等候着。

门口围着一群接待处和招待所的工作人员,《江西画报》社的一名记者也早已闻讯赶到,此刻正悄悄地把相机的镜头盖打了开来。

当人群闪开一条甬道的时候,我们知道:外公来了!

我们的心骤然怦动。

果然,一位老人在门口出现了。我们看到的是颤巍巍的身躯,霜雪般的白发,刀刻般的皱纹,炯炯有神的目光,和蔼慈祥的脸容。

这就是母亲的父亲!这就是我的外公!

他在53年前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女儿而去,踏上举世闻名的长征之路,走向冰雪和泥泞,穿过炮火硝烟,踏遍大地的山山水水,走进共和国灿烂的霞光……现在,正朝我们走来。

53年的岁月,各自走了很远很远的路,走过岁月的迷雾,走过情感的荆棘,走过苦难和心酸……现在,终于走到一起来了!

我们让母亲走在头里,迎了上去。

“是真的吗?是真的吗?”

这是我们听到的老人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口气是那样急切。莫非老人也不敢想象有这骨肉再度相聚的一天,难以相信眼前的事实?

母亲迎了前去,脚步有些迟疑。她的面前是那陌生、苍老的容颜——这就是日思夜想的亲人吗?不知道她是想要搜集儿时的记忆,还是正努力克制心头悲喜交集的情涌。我担心她会突然扑进老人的怀里,爆发出难以说是悲是喜的恸哭……

幸而,我的担心的并没有发生,她嘴角牵动了一下,深情地叫出了一声——

“爸爸”。

这是一声等待了53年的呼唤呵!

老人细细将母亲打量、端详。那一声呼唤激发他想起53年前那娇嫩的声音。而今,这声音变得如此苍老,却是同一个人的声音——是的,是女儿的声音!

“呵,是真的——真是我的女儿,我的女儿!”

老人激动不已,一手执着女儿那一双满是老茧的手,一手时而抚摸女儿那苍白的头发,时而拍拍女儿那消瘦的肩膀;然后是长长的一声叹息,悠长犹如历史。“孩子,53年前,我把你扔啦……扔啦,不要啦……现在,又捡回来了——到底是捡回来了!”说完,顿了一顿,又感慨万分地说:“五十三年之久,失而复得,算得上一个纪录了,恐怕还是世界纪录呀!”

接着,我们全家人一个个被介绍给老人。轮到我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说:“哦,好孩子,给我写信的就是你了?”我点点头,不知该说什么好,慌忙中开口道:“我捣乱了,费您从北方跑到南方来了。”他笑呵呵地说:“这个乱捣得好!捣得好!”

一个个介绍完后,我们扶老人坐了下来。老人让母亲坐在身边,开始叙述起沉重的往事……

忽然,大厅的门口一阵红光闪显。众人的目光投去,只见一位姑娘款款地走了进来,她的身上穿着的是一件鲜红如火的丝绒旗袍。大厅里亮堂了许多,象映进了红艳艳的灿烂霞光。

进来的是我的妹妹赖慧竹,因为连夜赶制出来的旗袍刚刚送来,所以她迟到了一会儿。

老人执着妹妹的手,脸转向八姨婆说:“这是你的主意了。”

八姨婆一把将妹妹拉到身边,含着泪花说:“孩子,看到你,我就象看到了姐姐!”

我心中涌起一股热浪,领悟到八姨婆设置这一场面所蕴含的一番心意——外婆没有死,在这大喜的日子里,她与亲人们同在。

在外婆身上沸腾过的血,还在奔流;她心中闪烁的理想之火,还在熊熊不息地燃烧、放光!

接下来是合影——照全家福,大家的神色都很复杂,百感交汇的时刻,那心境呵,该怎样在脸上表达?

八姨婆却用力把手一挥:“这是大喜的日子,大家都要笑。摄影师同志,请你把笑声也摄进照片中去吧!”

大家终于笑了起来。

外公追昔抚今,感慨万端,对寻找回来的儿孙们说:“我们大家的亲人义贞,牺牲到现在已经53年了。我一生坎坷,大难不死,现在81岁了。而今,与你们都见到了面,总算了却了心愿。”

当天晚上,老人在他的房间里伏案写作。大家都不清楚他写的是什么,只知道他房间里的灯亮到很晚。第二天,他把写好的东西郑重地交给了母亲。原来,他专门为母亲写下了这样一份文字:

给叶坪

你是我的女儿,名叶坪。你的妈妈是唐义贞烈士。你的生日,是1931年12月30日。出生的地点是瑞金叶坪。为你接生的是陈志方同志,无锡人,学医的,现在他还在北京;他曾做过几任大使,生活上归外交部老干部局管。

1932年,在叶坪举行过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以后,你妈妈担任中央卫生部卫生材料厂厂长。厂址在于都平安寨琵琶弄,当时划为“胜利县”。你由你妈妈带领。我在瑞金。

1932年夏,王明路线的追随者给我带上“右倾机会主义”的政治帽子,撤销了我的职务(团苏区中央局宣传部长),降职到上海团中央组织部(做)干事。我只身到上海,没有带你妈妈和你同去。

1933年秋,我从上海经赣东北苏区(***、邵式平领导的)再返中央苏区,到了瑞金。那时,卫生材料厂亦搬到瑞金了,我再次见到你们。

1934年十月,红军开始长征。出发的前一天,我还不知道,你妈妈知道了,骑马来看我。我知道长征之后,国民党军队一定会来大肆屠杀。你妈妈带了你,又怀了孕,处境会非常非常困难。你妈妈没有说过一句泄气的话。只说,把你交给你的“好妈妈”,在瑞金以外找个老百姓家寄养。这个意见我当然同意。第二天,我随红军出发,从此与你妈妈永别。

长征胜利后,贺一同志(毛泽覃夫人)到陕北,告诉我,你的妈妈已经牺牲,还在汀州四都某地生下一个男孩。最坏的事情发生了。我失眠半个多月。从此,不论是大喜事或大悲事,我都流不出眼泪来了。

1936年,双十二事变和平解决。我就着手找你。我自己要去打日本,所以托了唐家。但因我所提供的线索是错误的,所以无效。

1949年全国解放后,又找你。三十余年没有找到。我想,你是一个小女孩,说不定死了,被出卖了,反正是年代久远,没有希望了。

你的儿子章盛写信给我,我请你的弟弟家定负责证实。五十三年父女重逢,这恐怕也算得一个“纪录”了。江西省委省政府出了大力。

张德万是卫生材料厂的管理员。你妈妈当厂长,事情忙,所以常常由张带你。他很喜欢你。你小,除了爸爸妈妈都不会叫,所以叫他“好妈妈”。他是你的恩人,你要纪念他。

赖家把你养大,也要感谢。

陆定一八十一岁

1987.11.30南昌

老人写下的似是一份回忆,一份说明,也似是一份“字据”。字字句句,语重心长,倾注着父亲对女儿的关爱和深情。

团聚中,有一个小女孩,4岁。她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活泼快乐,唱呀跳呀,给团聚增添了不少欢乐的气氛。

她就是我的女儿赖希倩。

她称老人为“太姥爷”,老人称她“小不点儿”。她坐在老人的膝上,由老人拍拍脸蛋,括括鼻子,“小不点儿、小不点儿”地叫唤,心里美滋滋的。

饭前,太姥爷会给她洗手;散步时,太姥爷会牵着她的小手。她也争着要牵太姥爷。他与她,一老一小,晃晃悠悠,却不知谁牵谁了。

她不知道的是,正因为她“小不点儿”的“小”,触动老人心中的什么。她也不知道,老人抱她,亲她,给她洗手,领她散步,是想要重新体味些什么……

那一天,她瞧见大伙都要太姥爷写上点什么,于是也钻到太姥爷写字的台前,嚷嚷起来:“也要给我写。”

“好!好!”太姥爷连声应着。

太姥爷哪能不答应“小不点儿”的“要求”呢?

老人用微微颤抖的手,提起笔来,饱沾浓墨,略微默想后,挥毫写下四个大字:

勿离勿弃

这是一位奋斗了大半个世纪,饱经沧桑磨难,备受离乱之苦却坚忍不拔、矢志不移的革命老人写给他的第四代人的心声,也是对神州大地的美好祝愿和深切的希冀——让离乱的历史一去不返,万众一心,真诚地酿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第七节“爱生”到“爱外婆”家做客

1988年3月15日的《人民政协报》,刊有这样一张照片:邓颖超老人站在一张摆满麦克风的桌子前,向隔着桌子面对她的外公探起身,手指着自己。照片题为:“爱生还记得我吗?”

照片中的两位老人都那样容光焕发,热情漾溢,脸上带着欣喜的笑容。

可以猜测到,这是外公与我们见面后回到北京,参加政协会议时,特意向邓奶奶谈起了团聚的情形,邓奶奶听后高兴极了,不禁问道:“爱生还记得我吗?”

更使人感到欣慰的是,爱外婆与她的爱生,两个多月后,也在北京相见了。

在1988年3月29日外公给我的信中就告诉我:“你父母五月来京,很好。邓颖超同志说,她想看见叶坪。届时我当与之同住见邓。”

同类推荐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黑脸汉武帝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黑脸汉武帝

    刘彻出生于帝王之家,小小年纪就面临着生存之战。他的母后王娡是后宫争夺战的主力。很快,这场“一姐”之战就演变成了太子之争。历经了一波三折的数轮对决,刘彻终于登上了太子宝座。继位后,他雄心勃勃,先是发起前所未有的“思想革命”,把儒家学说作为维护统治的理论根基;随后又发动“武力革命”,使大汉帝国走上了“虽远必诛”的漫漫征程。然而,随着“绝代双骄”李广利和李陵的先后兵败、投降匈奴,刘彻的称霸梦彻底破灭。“巫蛊之祸”又引发了太子争夺战,刘彻手下的良臣名将纷纷卷入其中……
  • 光荣与梦想

    光荣与梦想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中冶集团在改革发展中,先后涌现出了二十多位各级劳模和先进代表。他们是员工队伍中的精英,也是广大员工学习的楷模。本书生动地记述了这些劳模和先进代表们严细、认真、忠诚、奉献的敬业精神,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一部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奋斗史,一部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创业史,一部顽强拼搏、激人奋进的发展史。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 编辑部九题

    编辑部九题

    1991年,我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介绍人是汪老和焦主席。忠义表弟说,表哥你已经是中国的作家了,应该换换笔了。我说换啥笔,他说该使用电脑了。我笑了,他原来说的是电脑。在忠义的说服下,我动心了。他说我先请你跟表嫂看看我的电脑去。我们就去了。以前我没见过,电脑原来就像是电视机似的,在桌子上摆着。他打开后,先在视屏上打出一句话:表哥表嫂你们好!看后,我不由得拍着手说,真好真好!他又打出一句话说:表哥表嫂,换笔吧。
  •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从中外历史上众多的名将中选择了十几位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力图将这些著名将领的人生经历尽可能全面细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把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谜题掀开其神秘的面纱,给读者一窥真相的阅读快感。在写作风格上,《中外历史名将之谜》也力求通俗易懂、精准生动,注重其中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以满足不同层面读者的阅读需要。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本全真、立体的《中外历史名将之谜》能够使读者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
热门推荐
  • 商家五女系列之追爱成双

    商家五女系列之追爱成双

    她,是商家的长女,从小就显现出了惊人的聪明,为人沉稳、内敛,却不想在一次酒宴中被对方下了合欢散,迫不得已却失身于一个陌生人,甚至连对方的长相都不知道。他,是隐国的翼王爷,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要什么有什么,女人更是自动送上门来,却一次巧合中碰巧成了这个女人的解药,从此一颗心就只停留在她的身上,甚至为了接近她使劲各种手段,却不想这个女人居然要选夫婿,怎么可能,我翼王的东西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要的吗?绝无可能!是你说不记得就可以的吗?既然女人你不记得了,那就想办法让你记起来。从此漫漫的追爱路。。。。。。。。。
  • 豪门秘密,总裁别过分

    豪门秘密,总裁别过分

    【已完结】一场伪婚,一夜乱情,她狼狈而逃。两年后,华丽归来。笑颜如花,狡黠如狐。听说,她有一个五好先生。切~不过是个和他略神似的男人而已。听说,她还有一个腹黑又帅气的宝宝,没想到……“叔叔,你想约我妈咪吗?”乔先生抽着嘴角,终于忍不住投降了。不都说烈女怕缠郎?跪在巴黎街头紧紧拽着她的手:“乔太太,跟我回家吧?”不都说金石为开?999朵玫瑰,缤纷的烟火,Darryring钻戒。谁想她美目一剜扬长而去,任他穷追不舍,死缠烂打,刚以为那颗心终于被他捂化时。一张与他昔日情人配型成功的化验单,再一次让她绝情到底。他一脸愧色,低声乞求,“小央,求你救救她。她是……”啪!袁央扬起手,眼底满是冰冷。“乔泽,我要你看着她死!”他眸色一暗,心中某个地方轰然坍塌……------痴男怨女?NO,小三是个酱油帝。男主渣渣?NO,他只是爱的太晚。女主回头?NO,谁回头还说不定。你们不看文?NO,要作者去死嘛!
  • 论对竹马负责的方法

    论对竹马负责的方法

    “帮了我,就要对我负责,一辈子。”“你是靠碰瓷才当上总裁的吗??”她以为当年施恩不望报做了件好事,可这男人非但不领情,还对她处处算计。终于乐然忍无可忍道:“你给我滚!”当年被百般虐待的私生子,十年后却成为沈氏说一不二的掌权人。可如今有再多女人趋之若鹜,他心中也只容得下当初向自己伸出手的那个女孩……
  • 背负着誓言

    背负着誓言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许多触动我们心灵,需要我们选择的事情,请不要为难,一切都让爱来做主吧!东方破晓,晨光熹微,黎明女神飘然下凡,从娇艳欲滴的红玫瑰边走过,看见花瓣上有三滴晶莹透明的水珠在向她招手,请她留步。“熠熠闪光的水珠,你们有何贵干?”快乐的女神驻足问道。“有劳大驾,请你给我们当裁判。”“噢,什么事啊?”女神迷惑不解地问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朱碧潭诗序

    朱碧潭诗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同志

    女同志

    大学中文系毕业想留校的万丽没能留校,与男友康季平分手,因为恰恰是康季平占了唯一的留校名额。随后,万丽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进入市妇联宣传科当了一名干部。这位年轻漂亮有才华的女大学生从踏进机关的第一天开始,就陷入了一座围城。面对剧烈残酷的“进步”竞争,万丽在良心与升职、进步与反叛、正直与卑鄙之间不停地做出协调和选择,跌爬滚打,尝尽个中滋味,几度升降,慢慢从科员到副科长、科长、市旧城改造指挥部副总指挥,一直做到区长、市属房产公司老总,小说结尾时她终于成为了副市长候选人。
  • 高坡异纂

    高坡异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听说每颗星都会寂寞2

    听说每颗星都会寂寞2

    一群少年,他们在一个叫葵花街的地方,上演着成长与迷惘,奔跑与跌倒,冷漠与离散。在小小的世界里演绎小小的执着、背叛、错过、梦想,还有爱。
  • 像温州人一样思考

    像温州人一样思考

    温州人不是“天生的经济学家”,他们也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但长期以来,他们通过自身的经营和投资,不断积累起创造财富的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可称之为温州人的经营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