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2800000034

第34章 外公与外婆的生死不渝情(1)

第一节莫斯科之恋

初次见到外公时,见他爱笑,性格爽朗,也很乐观,善言谈,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但我在心里一直在琢磨:除此之外,老人内心世界里还有些什么?一个经历了生离死别的老革命家的胸怀里,有着怎样的情感波澜呢?

第二次见到外公,是相隔两三个月后的1988年春节,他在杭州,他邀我去他身边小住。

那是个料峭的早春,杭州下了场大雪。西子湖畔,一个雪花飘飞的傍晚,我与外公在他下榻的房间里说话,不知怎么就说起了元稹的《遣悲怀》。

“《遣悲怀》是悼亡诗。中国古典诗词中悼亡诗不少,但写得好的要算元稹的这三首。”

外公评议说。他记忆力好,能背大量的古曲诗文,这会儿,他情不自禁地背诵起来:

谢家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尽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

屋子里没有开灯,只有从窗外透进来的微白的雪光。窗外有几枝腊梅,枝上有细细的花骨朵,映着淡白的雪光,象暗红的炭火。

老人继续背诵着,语调变得深沉缓重。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我感到此刻那黄昏的微光中,有一种淡淡的哀伤四散漫延。我的心变得沉重起来。

……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无期!

唯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吟毕,外公久久没有开口,只是凝神注视着窗外那几枝腊梅,象是在追忆、默思……

后来,我去到外婆的墓上扫墓,看见墓碑上镌刻着外公亲笔写下的碑文:

……唐义贞烈士是我的最亲爱的亲人,是我的知己,我永远怀念她、学习她,也教儿孙们这样做。

这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对他在半个世纪前就不在人世了的妻子的深切的怀念。这一份感情是多么真挚和恒久呀!

是的,在外公的记忆中,总有一朵永不泯灭的红霞,一团光华耀眼的火焰。

年轻的外婆,就是那红霞,就是那火焰。

外公与外婆是在苏联莫斯科相识、相爱并结婚的。

那时外公是以瞿秋白为团长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之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驻少共国际的代表。外婆即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学生。

外婆是来自长江之滨的大武汉的一位共青团员,于1928初由党组织派来中山大学学习。

外婆进了中山大学学习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中大开设的课程很多,有哲学、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运动史、俄国革命运动史、东方革命运动史、西方革命运动史等,还有政治经济学大纲、经济地理、列宁主义、联共(布)党的建设、苏维埃建设及军事学,功课自然十分紧张。但在开初,一切是那样新鲜,那样令人激动:陌生的街市,陌生的话语,全新的生活,紧张的学习,热烈的讨论。也有傍晚红墙下的漫步,课余街心公园的小憩,假日莫斯科郊外的徉游……虽然夜深人静时那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会象潮水般袭来,但她总是咬咬牙来克制它……

可是,什么时候开始,她却感受到一种西伯利亚寒流般的砭人肌肤的寒意呢?

是的,她觉的在这块土地上的政治风云在变,就连学校里也风波迭起,失去了往日的平静。那个名叫米夫的苏联人,当上了中山大学的校长后,起用王明等人,控制了“支部局”,把持学校的大权,一会儿抓“江浙同乡会”,一会儿抓“工人反对派”,天天搞斗争,谁敢与支部局有不同意见,就对谁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开除党籍、开除团籍、开除学籍、流放到西伯利亚做苦工。

她对这一切感到困惑,陷入痛苦的思考之中。

她外表文静,内心却有一团灼热的火。

混乱的局面已经使人无法忍受,她带着义愤,和同学们一起,多次来到了克里姆林宫,向中共代表团控诉“支部局”的恶劣作法。

就是在这样的场合,她与外公相识了。

她所见到的外公,个头不高,戴一副近视眼镜,一介书生模样。但当了解到他就是出国前的团中央宣传部长、《中国青年》的主编,并记起她还读过他在《中国青年》上发表的文笔犀利的文章时,不禁就在心中产生了钦佩。

而外公眼里的外婆,也有很好的印象:外表秀丽文静,内心却充满激情,且正义感强,疾恶如仇。

她在他面前吐诉对学校“支部局”的不满,和面临政治风云的困惑。

他仔细听着她的倾诉,陷入沉思……为了解答她的困惑,他说:“我讲讲我的一个体会。当初,我以为参加革命,就是同反动派斗争,单纯得很。后来,瞿秋白同志告诉我,党内有斗争,我才意识到革命的复杂性。那时候,就是瞿秋白同志为代表,同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斗争,‘四.一二’、‘七.一五’就是党内的右倾妥协给我们的血淋淋的教训……现在,你所反映的那伙人,也在提出一套‘左’得出奇的理论,还有他们在学校的所做所为,,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呀!”

他的话,使她明白了党内同样有正确与错误力量的斗争,她认定米夫和王明一伙一定是错误的势力。当她知道中共代表团也成为打击的对象时,才感受到他的心中同样有一团压抑的火焰。

就这样,他们相识了,有了往来,有了交流,有了说不完的话题。

火与火相映照,那沉闷的日子就会少一份冷寂。

形势却更加严峻,学校一批批无辜的学生遭到迫害。她的头脑更加清醒,对那伙人的面目认得更清了——她内心的火突跃了!

又一场斗争会,她忍无可忍,挺身而起,慷慨陈辞,语惊四座!

同在中山大学的谢怀丹后来著文回忆:“女同学唐义贞,性格坚强,头脑清醒,敢于说话,不满陈绍禹(王明)一伙,因此被开除团籍。”1988年,小定舅舅寻访谢怀丹,谢又谈了两件事,一是中山大学开会时,外婆因气愤而中途退场;二是一次会议上,外婆与她坐前后排,两人都发了言,但内容已不记得了。

后来我从张国焘的老婆杨子烈写的《往事如烟》中读到她回忆在中大时的情形,其中提到了外婆(但她把外婆的名字写成了“汤仪贞”):

“当时在中国同学中有两位女同学,一个是汤仪贞,一个姓徒,名字忘记了,她们都是湖北省女子师范的学生,汤仪贞长得唇红齿白,亭亭玉立,惟个性很倔强,一张嘴不肯让人,一回斗争大会时,同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骂得最凶。汤曾同陆定一结婚,有一个时期住在青年国际招待所。”

同学们钦佩她的勇气和胆略,却又都为她暗暗捏着一把汗,因为大家知道任何愤慨的表示都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厄运。但是她无所畏惧,义正辞严。

就在这严峻的时候,外公与外婆的心贴得更紧了。

一天,她又去到他那里,告知一个紧急消息:支部局要召开全校学生大会,并要瞿秋白参加,目的是要质问和斗争瞿秋白。

“这个情况我们已经知道了。瞿秋白同志决定不予理睬。”他说,然后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进又长长地吐出。不无忧虑地接着说:“我有一种预感:这伙人有野心,是要篡夺中国党的领导权。打击别人,是为了抬高自己,他们不是说‘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吗’,只有他们才是‘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吗?这说明什么,用意不是很清楚吗?”

停了片刻,他又关切地对她说:“现在的形势很严峻,今后……你就不要来这里了。”

“为什么?”

“他们要打倒代表团,当然就不会放过与代表团亲近的人……你会受连累的。”

“就因为这个?”她淡然一笑,然后沉默下来。

这时候他看见,一种刚烈的神色泛上她本是柔各的眼波,那略显厚实的嘴唇的轮廓透着平时少见的坚毅。

她却突然把话题一转,“我来背一段诗你听吧。”说完,她果真用流利的俄语背诵起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门槛》中的一段对话来:

——呵,你想跨进这道门槛,你知道等待你的是什么吗?

——知道。

——知道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蔑视、侮辱、疾病、甚至死亡吗?

——知道。

——知道你会跟人世隔绝,完全孤伶伶一个吗?

——知道……我准备好了,我愿意经受一切苦难一切打击。

——知道不仅要躲开敌人,而且要抛弃亲人,离开朋友吗?

——是的,可以离开他们。

——好吧,你情愿去牺牲吗。

——是的……

她的话语轻轻,却充满了激情。她的眼睛凝视着他。他从她那深沉的目光中,看到的不仅是对正义和真理的执着,而且还有另一种灼热的情感……他们的两颗心,跳动着同样的韵律。

火与火的融汇,什么样的寒潮不可以抵御呢?

1929年12月的一天,外婆迈着轻盈的步子,走进了“留克斯”旅馆——外公下榻的地方,她的脸上荡漾着兴奋和幸福的神情——这天,是她与外公结为伉俪的日子。

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满堂的宾客,只请了几位中国同学来聚餐。她既当新娘又当厨师,亲手做了中国菜。

她也没有穿婚纱,只是特意换上了那件她喜欢的、平时不轻易穿的红丝绒旗袍。

穿上红丝绒旗袍的外婆光彩照人,如一团红霞,如一朵火焰,在外公的心中留下永恒的记忆。

多年后当外公对我谈他起与外婆从相识、相爱到相知的过程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成为相知,首先是因为政治,然后才是感情。”

外公所说的政治,就是革命——一方面要同三座大山作战,一方面要与党内邪恶势力斗争。正因为这种双层的战士身份,便决定了外公与外婆要走忍辱负重的道路,也就有了磨难中相濡以沐、刻骨铭心的爱的历程。

婚后没有多久,预料中的事情发生了——学校“支部局”做出一项决定:开除唐义贞的团籍与学籍,“罪名”是“反对支部局”——“反对支部局”就是“反党”。

外婆在遭受打击后无悔无憾,曾坦然一笑告诉一位即将回国的女友:“我被光荣地开除了团籍和学籍。”表示出她同王明集团势不两立的坚强决心。学校当局问她:“你回国后还革命不革命?”外婆回答:“当然还要革命!”于是她被送到一个“医务训练班”进行短期培训,规定回国后到苏区做医务工作。

1930年,共产国际提出要“刷新”中共代表团成员,外公回国,外婆即还在“医务训练班”培训。他们婚后第一次分离。为了保守秘密,外婆没有前往送行,只是与外公约好在上海见面的办法。

第二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外公于1930年7、8月间回到上海。外婆即是在9月底结束了在苏联的学习生活,于10月份回国,来到上海。外公派人把她接到他在同孚路租好的房子。当时租房子很困难,因为国民党的暗探、特务工作更加严厉,租房子要有家眷,否则房东不敢出租。外公事先对房东说他有家眷,才租到了房子。外婆没来时,房东经常要问。外婆来了,房东才放下心来。

外公回国后担任出国前原来的职务——团中央宣传部长。他向团中央反映了外婆在中山大学被开除团籍的缘由,并提出恢复她的团籍的要求。他指出,所谓“反对支部局”并无政治内容,构不成“反党”的罪名,开除团籍毫无根据和理由,也不符合团的章程。团中央因而做出决定,恢复了外婆的团籍。

外婆与外公在上海的小住,是他们婚后的所有岁月里所度过的相对稳定的一段“家居”生活。有欢乐,但也十分单调。秘密工作的环境下,非不得已是不出门的,甚至也不能出去散步。这对活泼好动的外婆来说,很不习惯,但她忍了下来。

外公也不无遗憾地告诉我:秘密工作的缘故,他与外婆结婚和婚后连合影也没有拍过一张。所以他拿不出一张他们合影的照片来。这成为外公的一件憾事。

外婆在这期间也曾想回家去看望她十分思念的母亲,但由于秘密工作的要求,她不能回去,为此她十分难过,但她也克制了下来,只是给母亲写了封信,告诉母亲她已经结婚的消息。这封信被保存至今,下面抄录其中的一段:

我已经结婚了,他姓陆,无锡人,性格很似大哥,不过加上些孩子气,只知做事业,不知其他,脏也同大哥相仿,不叫他洗脚他就不洗脚。荷包乱七八糟的塞了一大包。写的东西总是杂乱地堆满一桌,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别人都笑我,说我做过了,我也不否认。妈妈,这样顽皮的脏孩子你老乐意吗?我叫他写信给你老,他说不知道如何写才好,只知道坐在那里傻笑。你老来信可骂他这个不知事的小子。

这段文字不妨说是他们这段“家居”生活的一个方面的写照,那充满情趣和嗔笑的语言中,蕴含着她对外公的浓郁的情意。但因为秘密工作的缘故,她在信中只能写外公的姓,不能写他的名,也不能写自己的通信地址,因此也不能希望收到母亲的回信。

他们的“家居”生活中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下午,他们发现忽然有一个陌生的男人来到他们住地的前楼望了一望,一言不发就又走了。他们警惕起来,不一会,这个男人又来了,并且带来一个人,一看,原来是周恩来同志。他们虚惊一场,赶忙让周恩来进屋。带周恩来来的那位同志又出去了。周恩来坐着不说话,他们也不好问什么,怕隔墙有耳。大约一个小时后,那位同志回来了,把周恩来引走了。事后才知道,是因为顾顺章叛变,周恩来组织党的机关紧急转移,在转移过程中,暂时没地方去,先到他们住地避一避。顾顺章只知道党的机关的地址,不知道团的机关的情况,所以他们的住地倒是较安全些。他们为能掩护周恩来同志感到高兴。

同类推荐
  • 诸葛亮传奇

    诸葛亮传奇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国家陷入了分裂割据局面。一介布衣刘备,自称是汉室血缘,中山靖王刘胜以后,流离失所,戎马终身,最后在诸葛亮的全力辅佐之下,才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 优雅绽放:时尚玫瑰凯特王妃传

    优雅绽放:时尚玫瑰凯特王妃传

    本书描述了英国王妃凯特优雅而又时尚的人生。从备受欺凌的唐屋中学、到找回自信的马尔伯勒学院、再到熠熠发光的圣安德鲁斯大学,再到嫁给威廉成为皇室贵族,不同时期的凯特面临着不同的遭遇,不同的遭遇又体现了凯特不同的品质。书中有对凯特身上的品质的分析和学习,更强调了凯特王妃的人生经历对于当代女性的励志作用。
  • 默多克家族全传

    默多克家族全传

    1952年,默多克继承了父亲的小报《新闻报》,短短的三四十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巨无霸——20世纪福克斯公司。80年代初,默多克的国际新闻集团年营业额达到12亿澳元,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翘楚。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报业出版外,还延伸到电视台、电影公司、唱片公司、图书公司、足球俱乐部、航空公司、石油钻探等非传统领域。着眼于长远、敢于冒风险、善于撬动资本杠杆是默多克扩张的法宝,将为读者展示默多克的传奇经历和经营奇才。
  •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朱丹红编著的《李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 讲述了:李商隐,是晚唐*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由于一 直处于“牛李党争”之中,所以一生郁郁不得志。但 他的诗歌是唐诗里的一朵奇葩,其构思新奇,风格婉 约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 优美动人,成为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咀嚼回味揣测的 名篇,连带着他的人生在后人眼中也显得神秘。《李 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即是以小说体的形式, 来写李商隐郁郁悲苦的一生。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热门推荐
  • 幸福大抽奖

    幸福大抽奖

    黄永乐得到幸福系统,只要幸福就能抽奖,抽取全世界的东西。能抽取海水,也能抽取空气;能抽取植物,也能抽取动物;能抽取美食,也能抽取美女;能抽取地底的宝藏,也能抽取天上的飞机;能抽取超市的商品,也能抽取军火库的武器;能抽取武功秘籍,也能抽取神丹妙药;能抽取现实世界的东西,也能抽取小说世界的东西;想抽什么,就抽什么。从此,黄永乐过上抽奖的幸福生活……
  • 重生异能:傅少甜妻太迷人

    重生异能:傅少甜妻太迷人

    重活一世,她凭借那只异眼,赌石,开矿,鉴宝,从最卑微的弃女,摇身一变成为了珠宝界的佼佼者。这一世,她放下情爱,只想让前世害她的人付出代价!却没想不留情债的计划,会被她之前救了的男人打破。一次被迫的比赛,一次陷害,她和他滚到了一起…“既然强占了我,那就要负责到底。”男人一改平时的冷漠疏离,语气中甚至有点委屈。黎若欢忍不住腹诽:堂堂Soul的继承人怎么活像个无赖?她抽了抽嘴角怒道:“我没记错的话,昨晚我一直在说不,反而是你没完没了!到底是谁该负责谁啊?”“那就我来负责你。”男人眼底闪过一丝奸计得逞的狡黠,勾着好看的唇角,大手一伸又把人捞了回来“我们继续......”
  • 凰图帝姬

    凰图帝姬

    圣人听我言,至尊伏鞍前。我已极修凡尘道,觐见仙帝敢斜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帝少追妻:腹黑老公缠上门

    帝少追妻:腹黑老公缠上门

    欧阳翰庭,炙手可热的钻石人物,黑暗中的帝王!在他的世界里,但凡他想要的就没有得不到的!他以为,这世上,只有他征服一切,没有什么可以征服他,直到遇见一个叫做夏羽沫的女人……夏羽沫:“我要衣服要鞋子要名牌包!”“可以”欧阳翰廷看着手里的文件头也不抬。“我要项链要戒指要宝石!”“没问题!”欧阳翰廷依然盯着文件目不转睛;夏羽沫咬牙“我要股票要债券要期权”“好啊!”欧阳翰廷云谈风轻。夏羽沫戳着手指小心翼翼,“我要离婚找男人!”“男人何须离婚找,我不就在你面前?”欧阳翰廷抬眼,起身,剥光,推倒所有动作一气呵成……
  • 等清风与你一起归来

    等清风与你一起归来

    两情缱绻间,波澜伺机而动,时光深处的那桩惨烈往事被牵引而出,真相的揭发撕开旧目伤疤,牵涉其中的他们陷入两难抉择,是继续守护还是豁然放手?这场绵延十五年的爱恋能否抵达幸福的彼岸?《等清风与你一起归来》将向你讲述一段旷世绝恋。
  • 你迟到了很多年

    你迟到了很多年

    一个死了心的坐牢女人和被当成鸭子的雇佣军的短篇故事,职场,战斗都是辅助,以女主历程快速发展,建议慎点,这本会很快更完,结束之后就开始更古风文了,唯一的一篇现代文。
  • 仙医宠妃:腹黑太子是我的

    仙医宠妃:腹黑太子是我的

    那一世,青屿山上的她生来便是仙,却被凡身蕴育,法力被封印;太白虚上已飞升上神的他,闻见了她初临世时被取下的一撮婴发,从此梦中便有了她的音容。隔世再见时,受师尊之命下凡替她历飞升天劫……从此,太白虚上,再添一位“师叔”,已位列上神的他,默默守护师尊的隐世关门弟子,小师叔?对你的情隐于唇齿,藏于心间,只要你还在,只要我还存于天地间,谁理仙礼教数…
  • 逆袭归来国民老婆求复合

    逆袭归来国民老婆求复合

    林青空爱惨了顾景瑄,顾景瑄也爱惨了林青空,可他们之间隔着一个顾颜,跨不过去就永远不能在一起。
  • 中国社会体育参与中的妇女与性别差异

    中国社会体育参与中的妇女与性别差异

    本书梳理了社会性别、妇女体育与性别问题、性别平等与差异等问题,论述了传统社会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和社会转型时期三个时期妇女社会体育参与中存在的性别差异与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