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2800000013

第13章 外公一生的四大难关(2)

外公的另一工作是担任团中央的联络员,任务是做团中央与少共国际代表之间的联络工作。为了工作方便,他住进了代理团中央书记任弼时的家里。

任弼时,湖南湘阴人,是中国青年最杰出的领导者之一。他自十六岁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到苏联留学。1925年1月,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弼时当选为团中央委员,任团中央组织部部长。团的“三大”之后,团中央书记张太雷被派往广州担任鲍罗廷顾问的翻译,任弼时便代理团中央书记。他与夫人钱琮英同在上海,所以有个家。

此时派来中国的少共国际代表是苏联的那桑洛夫,他化名卡拉轻斯基,与他的妻子以白俄的身份住在上海。外公就是负责他与团中央之间的联络。开始,任弼时带外公去了一趟那桑洛夫的住所一次,经介绍认识后,就由外公一个人经常来往,一方面把团中央的工作情况向那桑洛夫汇报,一方面把那桑洛夫的意见和指示带回团中央。外公会英语,但不懂俄语,他与那桑洛夫用英语进行交谈。与那桑洛夫夫妇熟悉后,他利用空余时间,跟那桑洛夫的妻子学过一阵俄语。

由于工作关系,外公接触到了一些党中央的领导人,认识了瞿秋白。

瞿秋白是党的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所选出的党中央局的成员之一,任中央宣传部委员。外公经常与瞿秋白在一起谈论革命形势,在许多问题上,有一致的看法,因此十分谈得拢,关系逐渐变得密切。当他们谈起当时国民党右翼势力对于革命的危险,他们具有共同的焦虑。这问题成为他们讨论的中心话题。外公谈出了心中的迷惑:国民党右派如此猖獗,为什么我们党却没有对此采取有力的措施呢?这时瞿秋白告诉他,党内在一些根本问题上,有重大分歧。外公这才第一次知道:党内有斗争。在这以前,他以为参加革命,就是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做斗争,没有想过党内还有斗争。当然他更未想到的是,在以后的经历中,他屡次遭受的残酷打击都是来自党内。第一次知道党内有斗争是瞿秋白告诉他的,所以他称“瞿秋白是我的老师”。

这时候党内有持不同观点的两派:一派是以担任党的总书记的陈独秀为代表,主张中国要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来领导。只有在民主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了,共产党再来领导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因此,现时党的任务是调解国民党的左派和右派之间的矛盾。陈独秀对参加国民政府和直接掌握武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发展革命的武装持消极态度,对农民运动持消极态度,对国民党右派则一味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即使发生了由他们制造的“中山舰事件”、“刺杀廖仲凯案”、“整理党务案”等事件,仍然没有坚决的措施,致使形成了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专制局面。陈独秀贯彻的是一条右倾投降主义路线。

另一派则以瞿秋白为代表,认为共产党必须领导民主革命,并建立自己的武装,在国民党内则要团结左派,打击右派。

外公赞同瞿秋白的观点,反对陈独秀的右倾路线,也决心要更坚决地来同国民党右倾势力作斗争,揭露他们反革命的阴谋和野心。

1927年3月22日,上海八十万工人在周恩来、赵世炎等领导下,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推翻了上海的反革命军阀统治,建立了民选的市民政府。外公撰文为之热烈欢呼:“这是革命何等可喜的消息!”他写道:“政权是最高形式的工具。民众知道要政权,是最高形式的觉悟。民众能自己起来抓政权,是革命行动的最高方式。”它的意义之重大,还在于“破天荒的上海市民政府,为中国革命开了先声……这好比一件科学上的发明,不久大家便会应用他。”

另一方面,外公也提醒上海民众:革命胜利的果实并非牢固,“外则帝国主义的兵舰,一天天增加,挑畔之举,一天天的加多,内则有假革命的分子,勾结流氓***脱以捣乱“。他特别提出,要对蒋介石保持高度的警惕。他在文章中对帝国主义勾结蒋介石之企图予以公开揭露:

“上海被武装的工人攻下以后,帝国主义者的宣传机关路透社,公开地说,领导国民党稳健派之蒋介石,行即来沪,当与外人订视汉口协定更优惠外人利益的条约。于是蒋介石果然匆匆地赶到上海,经过南京时,也未曾为震动全国的南京惨案而有停留。到了上海,开口就是保护外人生命财产。

“近来帝国主义宣传机关的记者,很多很多跑去见蒋介石,问他是否有权统治上海,市民政府与蒋介石谁是真正的执权者等等,他们是明明要蒋介石过问政治,重新建立新的军事独裁的军阀政权。

“帝国主义者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选就他的理想的谈判对象,消灭革命的上海政权。

“我们的工作,是先要制止稳健派与帝国主义勾结,巩固革命的政权。”

这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前的3月外公撰写与发表在《中国青年》的文章,这说明外公与党内的一些人士对蒋介石的蓄谋确早有觉察。但是,作为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的陈独秀,对于蒋介石却仍无高度警惕,反而企图联合汪精卫,稳住蒋介石,于4月5日和汪精卫联合发表《汪精卫陈独秀宣言》。宣言不但没有揭露蒋介石的阴谋,反而说国民党“决无有驱逐友党摧残工会之事”,要人民与之“开诚合作”。宣言恰好迎合了蒋介石欺骗、麻痹群众的需要,解除了共产党人应付事变的思想武器。蒋介石却利用这一时机,调集大批军队,并首先利用全副武装的青红帮,向工人纠察队进攻,继而枪杀请愿群众,查封革命组织,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与此同时,李济深在广州发动了“四.一五”反革命政变。蒋介石的爪牙在南京、无锡、宁波、杭州、福州、厦门、汕头等地相继屠杀了大批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北方军阀张作霖与蒋介石遥相呼应,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疯狂杀戮。共产党人和革命者人头落地,血流成河,党和革命事业蒙受巨大损失。

“四.一二”大屠杀期间,共青团中央机关还在上海,外公也在上海,但由于团中央一直是秘密机关,并且设在外国租界边上,反动派武装搞不到那地方,才幸免于难。

“四.一二”后,团中央机关秘密迁往武汉,外公也去了武汉。他们装扮成小商人,从上海乘船经九江转武汉。他们乘坐的是英国轮船。因为中国的船常常会被军人征用,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走不成不说,还会有很大的危险,而坐英国船就可避免遇到这种情形,还可避免检查。

到武汉后,团中央机关设在基督教青年会,仍为秘密机关。外公的主要工作是与另两位同志编辑出版《中国青年》。在革命的重要关头,舆论工具显得非常重要,它肩负着帮助广大青年群众认清形势、坚定信念、鼓舞斗志的重大责任。夏天来临,有火炉之称的武汉天气异常炎热,而且湿气很重,连墙壁上也水淋淋的,被盖也是潮乎乎的。由于人手少,任务重,编辑工作非常紧张。天热,他们就打着赤膊编稿子、写文章。

在革命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于4月27日在武昌高等师范第一附属小学(都府堤十号)的礼堂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正是在这次会上,党内斗争公开化了。经过斗争,否定了陈独秀在报告中的错误主张,批评了他在领导工作中的右倾错误,通过了实行土地革命的决议。会议仍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希望他改正错误。但是会后决议并没有实行。

在党的五大,任弼时被选为中央委员。大会结束后,他在武汉主持召开共青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外公出席了大会。任弼时在大会报告中表明了团中央的坚定立场,坚决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贯彻土地革命路线。

会上,任弼时当选为团中央书记,外公当选为团中央侯补委员。

共青团中央在任弼时的领导下,形成了与陈独秀的错误路线做斗争的坚强核心,外公是其中的骨干之一。他们为力求制止错误路线对革命的危害和断送,进行了不懈的努力。6月下旬,党在东湖召开会议,任弼时与外公起草了一份《团中央致党中央政治意见书》,《意见书》尖锐地批评了党内存在的错误路线,要求党中央正视和改正这种错误。任弼时在会上宣读了《意见书》,但陈独秀却耍起了他一贯的家长作风,气汹汹地一把从任弼时手中夺过意见书,撕得粉碎,扔到地上,还在上面踩了几脚。后来陈独秀就撂职不干了。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以妥协退让来换取汪精卫合作的幻想,终于酿成了最惨痛的一幕。7月14日,汪精卫集团秘密召开会议,确立了“分共”计划,15日,又举行了“分共”会议,公开背叛革命,在武汉地区进行反革命大屠杀。武汉三镇处于腥风血雨之中。8月蒋、汪合流,在南京建立了国民党新军阀统治。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了。

为了挽救革命,中共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党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著名的“八七”会议。外公与李子分、杨善南作为共青团代表参加了会议。

外公回忆了参加“八七”会议的情形:

“周恩来同志领导南昌暴动的消息传到武汉,我们异常兴奋。留在武汉的同志怎么办呢?同志们一直在等待中央的指示。8月6日,任弼时同志通知我,明天去参加中央的一个重要会议。开的是什么会,讨论什么问题,他都没有向我说明。我想既然是中央的重要会议,一定会对当前的局势作出重大决策,今后的斗争方向就明确了。这一夜我思绪万端,久久不能入寐,巴不得快一点天亮去参加会议。

“8月7日早晨,我按照通知来到汉口三教街41号(现在鄱阳街139号)。这个地区住了许多外国人,有个惠罗公司,是一家洋行,专卖高级消费品,价格很贵,中国人很少去买它的东西。街上往来行人很少。街上有一列公寓式楼房,建筑形式完全一样。一楼是铺面房子,和二楼是隔断的。从临街雨廊上直接上了楼梯就到二楼。这里是我们的机关,住着苏联农业顾问洛卓莫夫妇。我看了后面没有人跟踪,才由雨廊上了楼梯。到了二楼敲门,来开门的是洛卓莫娃,她是我们机关的管理人员,我们戏谑地称她的谐音“老祖母”,其实她才三十来岁。她认识我,很快放我进去了。会场很小,大概只有二十多平方米。陈设也很简单,只有一张三屉桌子和一些椅子、凳子。会场里已有不少人,有当天到的,也有两三天前由“交通”带进来的。当时白色恐怖很厉害,如果敌人发现,很可能被一网打尽。因此会议也作了应付万一的准备,倘若反动军警闯进来,我们就说是在开股东会。”

外公回忆说:会议由李维汉主持,接着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作了长篇报告,瞿秋白担任翻译。中午,洛卓莫娃为大家准备了午餐,吃的是面包和午餐肉罐头,一个罐头有好几斤重,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罐头,因此印象很深。记不得有什么饮料,大概只是喝茶或开水吧。吃完午饭只休息半小时左右,又继续开会了。下午首先讨论罗明纳兹的报告,然后瞿秋白代表常委会作报告。接着讨论《告全党党员书》、《工人运动决议案》、《农民问题决议案》和《组织问题决议案》等文件。会议最后是选举临时政治局成员。有的书上写“八七”会议撤销了陈独秀的总书记的职务,这不是事实。会议没有作出撤销陈独秀职务的决定,在批判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时,也很少点陈独秀的名。因为他还是共产党员,大家仍希望他能改正错误,继续在党内工作。

“会议只开了一天,散会时天还没有黑。为了安全,每隔半小时左右才出去一个人。我是离开得早的,出了门太阳还没有下山。有的同志则是第二天或第三天离开的。”

“八七”会议是中国革命遭受第一次严重挫折后,党中央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外公认为,这次会议有两大功绩:一是批判了右倾机会主义,宣告了陈独秀路线的结束,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二是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它开始了党在农村领导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的新时期。外公也指出,“八七”会议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同时,却为“左”倾错误开辟了道路,主要是对中国的资产阶级作了不正确的判断和提出所谓“不断革命”。但“八七”会议的历史功绩是主要的,错误是次要的。

会上,许多同志还纷纷称赞以任弼时为首的团中央敢于坚持真理,在同陈独秀的错误路线进行不调和的斗争中表现了革命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毛泽东握住任弼时的手说:“你这个头带得好!”瞿秋白也给团中央的同志以高度赞扬:“很明显,这一次团中央及一部分党员的见解,是高出党中央的见解的。”

1927年9月底,党中央和团中央由武汉迁往上海,完全转入地下。外公也随同回到了上海。他的工作除编辑《中国青年》外,仍然负责团中央与少共国际代表之间的联络,这时少共国际驻中国代表是阿布戈夫。

同类推荐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自传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 鲁迅读书记

    鲁迅读书记

    这是一部具有新视野的人物特色大传,作品通过跋涉在传统文化书山、放舟于西方近代学海、沐浴自然科学之光等华彩乐章,充分展示了鲁迅读书治学的三大板块,给人以去天盈尺欲泊无涯之感,通过对传主读书目的,态度及其方法的精审条陈,读者从中获致深刻肯綮与良多教益,而有关传主之盘桓书肆、披沙简金雅事趣写,则将一代传人行藏,万种书缘风情染得相当丰饶与葱茏。本书作者可谓将其有关积累扫数捐出,而心境笃读在致,笔墨平朴不奢,琢华夏之璞,写五岳之势,于是,鲁迅白一个新的切面向我们走来,剑锋般的人生态度,色正芒寒,巨轮似的求索之路,履深载厚。
  • 梁启超传

    梁启超传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他的《变法通议》是一新文化向旧文化宣战的第一把利剑;他的“小说界革命”的尝试为腐朽的旧文学注入第一支兴奋剂。他力主变法却踏上流亡之路;他推行共和体制却步履艰难;他指挥讨袁护国却遇重重阻拦;他与康有为同为戊戌干将,却最终分道扬镳……
  • 不畏列强勇捍主权的外交家曾纪泽

    不畏列强勇捍主权的外交家曾纪泽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轮椅总统:罗斯福(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轮椅总统:罗斯福(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天庭

    天庭

    无尽岁月之前,远古天庭威诸天,震万界,旷古绝今。却在一夕之间毁于一旦。无尽岁月之后,林天,一位无名的散修获得了来自远古天庭的传承,他能否重铸天庭,威震诸天万界,再现天庭荣光?
  • 解放军精神

    解放军精神

    解放军这个伟大的团队,孕育着伟大的精神和气质。何为解放军精神?简而言之,解放军精神就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在本书里,作者结合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归纳总结出了我们应该学习的解放军精神的九种内容。
  • 南瑶

    南瑶

    天塌下来有南瑶作死的骂着,地陷下去也有南瑶悠哉乎的坐着,可以说没有什么是她怕的。哼哼,好吧,还是有点怕某个从徒弟突然变成师父的某人吧……(心虚~)“喂!懂不懂得尊师重道啊?”某女插着腰,她刚才在晒日光浴,实则偷懒睡觉,被某人抱起放地上,那人自己躺上去睡觉了。说不火大是假的。“呵呵,现在我是你师父。”某男幽乎地飘来一句,让某女犹如吃了苦瓜一般,滋味只有自己懂得。“你!好女不跟男斗!”……
  • 博弈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1)

    博弈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1)

    《心理学课堂》套书共5册,包括《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价格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从多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并配以生动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阅读《心理学课堂》,可以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加以规避,从中得到人生智慧,使生活更加积极主动。
  • 北境庶民

    北境庶民

    大昊日趋强盛,歌舞升平。夜雨潇潇,繁华落幕,达官显贵在屏风后笑意盎然。北境蛮夷奴月氏,民风彪悍,赤脚的不怕穿鞋的,一路打草虐野,侵入大昊边境,原以为是一场毫无悬念的较量,大昊国大名鼎鼎的旷临军竟败下阵来。一时间外强中干,满目苍痍的大昊国暴露无遗,北有陈国勾结,东有大昌虎视眈眈。皇太子为振民心,亲率大军出征。外患不解,内忧不断,五皇子布英豪令,广纳天下俊才,剑指东宫。
  • 缁衣

    缁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华营养百味:清肠排毒食谱

    中华营养百味:清肠排毒食谱

    你的身体里的毒排出来了吗?清肠排毒已经成为都市女性的热门话题。常吃一些具有排毒功能的食品,帮助清理体内垃圾,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大家不妨试试,巧排毒素,巧瘦身,让你一身轻松,帮你清肠排毒,排出冬天在体内积存下来废物,告别小肚腩,潇洒地迎接春天。
  • 灾厄收集者

    灾厄收集者

    灵气复苏时代,超凡者遍布。一家小店,展台上工艺品琳琅满目。店主正在打游戏,大街上正发生着灾祸,人们正在恐惧的跑着,尖叫着。那天,我找到了一块黑色木头,把他雕刻成了木偶。从此,我既是灾祸制造者,也是灾厄收集者。
  • 缘来南枫知我意

    缘来南枫知我意

    北城的顾少是圈里有名的贵公子,帅气多金,清冷斯文。季知意一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的,直到后来,她才知道那只是他面对世人的虚假面目罢了,顾南枫到底有多腹黑多强势只有她知道。“季律师,如果有人偷走了我一件很重要的东西,我该怎么办?”“顾先生,偷窃属于违法行为,若是金额高的话会上升为犯罪。因此为了你的财产安全,我建议你做报警处理,早日找回失物。”“那……如果我不想报警想私了呢?”“作为律师,我建议你追究偷窃者的责任。”“嗯……你说的也有道理,那你下班后就来我别墅帮我做顿饭吧!”“啊?”“嗯?不是让我追究责任吗?那就罚你给我做饭。”“顾先生,我没有偷你东西!”“你偷了,偷了我的心。”“……”
  • 人生NG重启后的日子

    人生NG重启后的日子

    没有高学历没有高收入,默默无闻的生活,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对爱情对婚姻都是任劳任怨,以老公为中心的活着,她以为生活爱情也就是这样了!可万万没想到如此贤惠一心一意的自己,却遭到了背叛,生活陷入了绝望,就这样她结束了自己失败的人生,或许才是最好的!可老天却不让,或许是打开方式不对,她的人生得到了重启,带着前世的记忆重新活了过来,可生活又曾放过了谁,火灾,失去双亲,抢夺财产,在欺压中她明白过来,既然让她重新来过,那她就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要为自己而活,至于感情她再也不会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