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2600000049

第49章 官声(7)

独处的时候,他像失了魂一样,嘴里反复地念叨这无奈的诗句。这还是他在范县所作的自我安慰的一首小诗。那时这个短命的儿子还没有出生。可他心中多么想要一个孩子呀!但又觉得那是遥不可及的梦。有时,当他面对着乐观、活泼的爱妾饶氏,又感到了一种平静的幸福。于是,便写下这首小诗,表露出无可奈何的释然。然而不久,饶氏竟然就有了身孕,孩子顺利诞生了!这喜出望外的结果,在绝望中点燃了他生命的希望。子嗣象征着他生命的延续,也象征着人丁不旺的郑氏家族从此又有了一支延续的香火。这是一个生命对家族的责任和最低奉献呀,对于郑燮心灵的宽慰无异于当初金榜题名。他的欣喜也就可想而知。他把许多的希望与理想都寄托于儿子的未来,把自己许多的遗憾与不如意,都希望用儿子的未来加以弥补。

就这样,被他和全家视若掌上明珠的孩子逐渐长大了,郑燮担心的是他的启蒙教育。他想着要使得妻和妾,还有堂弟墨儿能成为培养孩子忠厚品性和善良之心的老师。于是,他便有意在家书中不厌其烦地大谈天道与人道这些天下大理。他希望当孩子懂事的时候,能读到这些家书,或者是由叔父为他讲解,而成为他待人处世的准则。可见父亲的用心,该是多么的细腻而周全。是年春天,孩子算来已经六岁了,是到了入塾馆启蒙的时候了。郑燮还特别写了四首五言绝句,叮嘱墨弟教他唱诵,以便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民间的疾苦和劳作的不易。如今想起来,他竟然忘情地诵起了那些诗句: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背诵到这一句,他突然感到心头一阵难忍的剧痛,连呼吸也感到了困难。他觉得自己是无论如何承受不起这无情的打击呀……郑燮一觉醒来,早已经老泪横溢,于是再也无法入睡。

那是温暖的春日,当他披着阳光在田间巡视,看到杨柳泛翠,麦苗儿返青,老牛舐犊,就仿佛看到儿子在江南故乡和暖的阳光下健康成长着,当晚即在家书中写道:

吾儿六岁,年最小,其同学长者当称为某先生,次亦称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纸笔墨砚,吾家所有,宜不时散给诸众同学。每见贫家之子,寡妇之儿,求十数钱,买川连纸钉仿字簿,而十日不得者,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至阴雨不能即归,辄留饭;薄暮,以旧鞋与穿而去。彼父母之爱子,虽无佳好衣服,必制新鞋袜来上学堂,一遭泥泞,复制为难矣。

如今,宝贝儿子死了,失去了传宗接代的人,他的人生热情陡然减退,对官场的生活便失去原本就所剩无几的兴趣。好在潍县的水毁城工复修了,许多的急难事务也得到了处理。如今他茫然地走在城北水洼边的堤坝上,眼瞅着那茂盛的蒲草抽出一棒棒蒲茸,初夏的阳光照耀着那一片葱绿,景色是那样的迷人,他却毫无感觉。

也就在这同一年中,好友高凤翰也去了。宦途之中,同样是备受屈辱和摧残的高凤翰,带着满腹经纶与出类拔萃的书画才艺不辞而别。这接踵而来的情感上的打击,使郑燮精神麻木、心灰意泠。他眼看着苍老了许多,连自己对着镜子都几乎不敢自认。这令朋友们十分地担忧,有的还以诗劝慰他,曰:

“……一官樗散鬓如丝,万事苍茫心独苦。人生作达在当前,惟有清游豁灵府……”

但是,说起来容易,还是那句话,难得糊涂呀!每当他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看到高凤翰的遗作,就忍不住要唉声叹气,甚至伤心落泪。在他看来,凤翰仁兄的绘画,体现的是他那坎坷的一生。早期的作品,虽是细致秀润、妥帖工整,同时又使人感到一股蓬勃的朝气。看得出在规矩之外,另有超脱的创造。近年的作品,则于寂寥之中渐入萧疏淡泊之境。

郑燮自言自语,挥笔书写。

瞧那些枯木、寒鸦、野渡与荆棘丛生的小径。他是丹青高手,不单用笔作画,兴奋起来还会用双手蘸墨泼洒。瞧那斑斑的墨迹,简直就是野马长啸,是灵魂对命运的宣战……如此强悍而桀骜不驯的一条汉子,竟然是冻饿而死!老天爷呀!你快告诉我吧,究竟是凤翰征服了命运,还是命运征服了凤翰呢?

命运就像风浪中的一条小船,它将驶向哪里?能否停止颠簸?谁又能够左右得了?

十八

忧伤的日子里,他只能把闲暇时间,消磨在拜访友人。比如古雅而幽深的郭尚书府,还有那潍县著名的学者韩梦周家,不然就是到关帝庙同住持和尚恒彻上人一起下棋谈天,以寻求心中的宁静。

郭尚书府在潍县的东门附近,棋盘街的西边。明朝天启年间,尚书郭尚友想在家乡过一种闭门读书的隐居生活,所以就买下了这座园产。然后在他的精心谋划下,兴造了“旧华轩”“知鱼亭”“松篁阁”“来风轩”等古朴而幽雅的建筑景观,号称南园。由县衙到南园不远,郑老爷公余饭后常去小坐。

平日寂静的园子,此刻出现了说笑声。郭尚书的孙子郭一璐,正陪着郑燮观赏园中的假山奇石和古建。做过江西饶州知府的郭一璐,也是一个热爱林园的饱学之士,并对祖上的园子继续加以修建。经过了三代百余年的经营之后,园中不仅有广阔的荷塘、苍郁的名贵树木和庄严而古老的楼台,更有丰富的藏书和铜鼎、石碑一类稀世的文化珍宝。郑燮对于这些又是格外地喜欢。他简直有些入迷,脚下的步子也迈不开了。可谓是一步一景,渐入佳境。他们的身后,是太守的侄儿郭伟业、郭伟

两位伴随,他们也是郑燮的诗文至友,彼此很能谈得来。

眼下虽是暑气逼人的夏季,园子里青竹招风,荷塘泻凉,更有那开放着的艳丽荷花映日。白的、紫的、红的、黄的,看着娇媚欲滴,真是美不胜收。郑燮平日虽不画荷花,但是他对荷花的爱与理解还是独到的。除了人们惯常所讲的出污泥而不染、盥清流以不俗之外,他对于晚秋冬日的残荷,更是十分的留意。

“郑老爷,你瞧,我们的荷塘虽小,可是十分的热闹。南北的好品种荟萃,花儿也是五颜六色,应有尽有。”

郑燮点头称是,随即说:“到了秋冬,荷塘的景色,更能发人深省。那些枯黄的残荷在萧瑟寒风中挺立,虽然无花无果,却不畏严寒,坚守寂寥,默默地孕育着来年的新生命。”

三个人都点头称是。他们深感郑先生的思想,就是这样的深邃,这样的与众不同。往往能从普通的事物、常人的见识和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得出不同的感悟,令人耳目一新。

几个人说着话,就在荷塘边上一座凉亭坐下来歇息。于是主人吩咐侍女摆上茶具,大家就品茗交谈。在美如画图的景色中,时空似乎也穿越到了过去,宾主也都忘记了当下而进入了理想中的情景。于是,思绪信马由缰,随意谈天说地,吟诗论画,话题无所不及,真是海阔天空、无际无涯。

整整一个下午,郑燮都在郭府的园中度过。由交谈而至吟诗,由品茗而到鉴赏古印与古砚。到了后来,郑燮突然就来了兴趣,吩咐备了文房四宝,开始动手临写那一幅传说中大禹王手书的“岣嵝碑”的墨拓。这是一幅奇书墨迹,郑燮真是爱不释手。

潍县衙斋之外,郑燮诗文的活动中心,就得数这郭氏的南园了。郭质亭母亲此日生辰,郑燮特送橘子、香橼、橄榄三者为寿,送呈诗云:“持荐一盘呈阿母,可能风景似瓜州。”

郭母甚是高兴。可见相交之深。南园最吸引板桥的,还有一处丛竹。潍县自古无竹,元代蔡跬到潍任职,无竹可赏,以种芦苇代竹。板桥官潍时提议植竹,南园才有竹千竿。在这里,板桥品茗赏竹,留下了书画诗文多多。眼下这“郭家园”木匾,即是板桥手书。而园中的石刻《兰草图》,更是郑燮所画。

“郑先生,今日阿母生日,请您留下墨宝。”郭质亭说。

郑燮欣然允诺,沉吟半晌,遂即兴提笔写道:

我被微官困煞人,到君园馆长精神。请看一片萧萧竹,画里阶前总绝尘。

质亭鼓掌赞叹。遂让人刻于园中石墙。

就这样,在炎热难耐的夏季和苦闷的日子里,郑燮就会一整天地在郭府园中,在浓浓的友情与古色古香的文化气氛中,享受着亭上的凉风和满塘的荷香,以至于完全地忘记了政务的纷扰与心灵的忧伤。这样的时光,其实也并非是一种消磨,而是文化的熏陶与情怀的陶冶。对于他的身心健康与书画的创作,倒是很有补益。每次郭府归来回到衙宅,他都感到心情格外的轻松愉快,觉得生活中的乐趣又增加了许多。

在潍县,郑燮的另一位知心好友则是韩梦周。这位贫生也是家道中落的书香门第。为了生计,他连教书用的几间旧房也都租了出去,如今成了当铺的仓库。而他自己却蜷曲于陋巷的茅棚之中,埋头苦读。这种安贫乐道与自强不息,使得郑燮对他充满了敬意和同情。他们的偶然相识,也充满了戏剧般的色彩。

是夜,郑燮照例夜出私访。为官以来,他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当他走到城内东关的陋巷之中,就听到了隐约的读书声。那声音在静夜中如同琴瑟弹拨,显得十分悦耳。郑燮循声走去,就看到一间破屋窗户透出昏暗的灯光。于是他叩门进去,便见一位寒士端坐桌前秉烛夜读。

“请问,先生您是?”

“本人郑燮……人称郑板桥便是。”

“啊呀,什么风把咱潍县大老爷吹到寒舍来了?”

“是冬夜里的春风嘛。”

“先生此话怎讲?”

“寒夜闻到读书声,胜似杨柳舞春风嘛。”

二人会意,拱手相拜,随即哈哈大笑。当即就在周郎的寒舍之中守着一杯清茶,一直聊到深夜。二人训古论今,语出不凡,火花四溅,相见恨晚。可谓茶逢知己千杯少,一气喝至东方白。

从此,郑燮与韩梦周,成了忘记彼此身份、年龄的好友。他们相互走进了对方的心灵天地之中,不胜欣喜。同时,郑老爷的日常花销中,也就多出了一项对韩梦周的接济,直到他考中科举、进入仕途。这一段佳话,一段传奇友谊,两个素不相识的读书人,各自平添一个知己,一份生死不渝的友情。

十九

光阴荏苒,郑燮到潍县转眼已经五年。五年之中,风风雨雨、潮起潮落,整个潍县,就像一条风浪中飘摇的大船,而掌舵的人,竟然是一个貌似文弱的衰老的文人,这连郑燮自己想起来都觉得有些蹊跷。

如今风平浪静,正当他要轻松地喘一口气,回顾一下自己的人生,却担心老天爷又降下什么意想不到的灾难。他的德行与政声在民间传颂,他的清廉与勤勉在同僚中风闻,他的字画的价格也在悄然地飙升,但老天并不妒忌,只是欣赏着他的努力与作为。作为文化人的郑燮,又恢复了那种独立不群的心绪,那种独坐衙署中倾听萧萧竹声、苦思冥想着许多玄虚的问题,在书眉状尾的空白中画竹写石,还不时写信给几位出家为僧的挚友交流着思想的心得与艺术的新境,正所谓:

闲书状尾与山僧,乱纸荒麻叠几层。最爱一窗晴日照,老夫衙署冷于冰。

这其中的一个“冷”字一个“冰”字,足见他心境的难得平和。是年冬季的一天,除了日常程序与琐碎,又是整日的闲暇。郑燮照例潜心于吟诗作画。他兴致勃勃地提笔写下这《署中无纸书状尾数十与佛上人》之一首,背手捻须,得意地自我欣赏。他感到自己此刻的心境,只有同山间庙里的和尚交流才能得到理解。

清净平和,便是郑燮此刻的处境与心境。简朴的生活,恬淡的内心。在这一段平静日子里,他兴之所至,决定把自己大半生的著述,重新加以整理和修订,然后再亲自抄写出来,交与司徒文膏刻版印刷。他这么做,倒不是受所谓“一本书、一顶轿、一房小”的官场世风的影响,而是出于对艺术的喜爱和对文化的钟情。于是在这一窗晴日、半边冷月的衙斋中,他昼夜努力,潜心地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诗钞、词钞、小唱、家书,还有别的一些精到的文字,他就像辛苦的农夫在深秋时节,开始着自己的收获。尽管他的书画已经名扬天下,但是他还是对自己的诗文情有独钟。因为其中,记录着他大半的生命轨迹,浸润着他各个时期的思想火花,燃烧着他的情感。整理这些作品,重新地阅读筛选,反复地修改推敲,这是他深感惬意的事情。遴选是十分的严格,他平生最烦那些无聊应酬之作,生怕此类作品混入,就像沙子混入了精米。他虽然不敢设想自己这些东西就一定能够传世,但是他不希望自己身后留下任何一点儿文字上的缺憾。他担心自己百年之后有人把那些自己认为不好的作品重新收入,于是就在《后刻诗序》中特别说明:

板桥诗刻止于此矣;死后如有托名翻版,将平日无聊应酬之作改窜烂入,吾必为厉鬼以击其脑!

他不许他的珍藏中,混杂着稗子与干瘪的谷粒。就像一只孤芳自恋的小鸟,即使死后,也要努力维护羽毛的净洁与鲜丽。不仅遴选要精,还要对社会和后人作文有所补益。在词钞序中,他郑重提出了写文章的一大诀窍,那就是反复地修改。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一个观点。因为那时人们崇尚才子,都喜用“一气呵成”和“行云流水”来形容佳作的产生。而郑燮却主张文章要千斟万酌,一改再改,在修改中使文义精深,曲折通达,沉着痛快。当然他也讲到,有些时候因为思想上的偏差,也会在一改再改中误入歧途,丧失了生机。他说:

然改而善者十之七,改而谬者亦十之三,乖隔晦拙,反走入荆棘中去。

即便如此,板桥仍旧强调修改诗文的重要。

同类推荐
  • 二三毛:三毛传记

    二三毛:三毛传记

    三毛的冷郁、极端、神秘……米娜的辛辣、仗义、尖锐……一个性情女人写的性情女人。就当是性情女人辛唐米娜以她的敏锐与感性,带我们对“三毛时代”进行一次成功的穿越,我们将看到另一个性情女人三毛,不算太平的一生。
  • 真实的阿尔贝特·施佩尔:希特勒的千面建筑师

    真实的阿尔贝特·施佩尔:希特勒的千面建筑师

    希特勒的私人建筑师阿尔贝特·施佩尔拥有好几个名号:“好纳粹”,“希特勒的私人建筑师”,“未来总理”,甚至是“纽伦堡审判中唯一悔过的被告”。他向世界展露了很多不同的面目,但究竟哪个才是他最真实的一面呢?审判期间,传记作者们对施佩尔的生活非常着迷,曾试图去了解这个谜一般的男人。他们着迷的原因是,在战争结束前,越接近希特勒和纳粹党,他的行动就越多。这些行动是正当的吗?施佩尔最大的缺点是他的野心和对非人道行为的回避吗?还有,是否施佩尔最终利用他蛊惑人心的伎俩,设法说服了法庭,他从头到尾都是受到压迫才不得已向纳粹党效忠的?
  • 四海仁心:严仁英传

    四海仁心:严仁英传

    《大家丛书·四海仁心:严仁英传》主要内容包括:童年的教育诗篇、从南开到清华、协和岁月、走进北医、与祖国同命运、仁者之爱、中国围产保健之母、多彩人生。讲述了严仁英在妇产科、妇幼保健领域提出了很多新思想,不断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围产保健、优生优育服务和相关研究工作,并开拓出临床与预防保健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毫无疑问是值得仔细阅读的佳作。本书通过精 悍的叙述、有力的点评、生动的语言,诠释了秦亡汉兴的真实历史画卷, 展现了一代战神韩信神机妙算、英明果敢、儿女情长的一生,如同璀璨的 繁星从历史的天空划过,留给世人以无限的仰慕与尊敬。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本书分为西蒙·玻利瓦尔、赫尔穆特·毛奇、朱塞佩·加里波第等部分。
热门推荐
  • 大同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大同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大同史话》是浓缩了古城大同2300多年发展变化历史的通俗读本。本书引言高屋建瓴,引发共鸣,开宗明义地介绍了大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发生在大同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全书深入浅出,以叙事结合引述典籍的方法分别展示了大同古城的历史沿革、史海钩沉、地方文化、名胜景观以及现代风貌,使人感到了巨观、锁钥、古都、名城特有的精神风貌。
  • 若那时

    若那时

    你算过命吗?你信命运吗?如果有机会反抗命运,你愿意牺牲一切去挑战吗?你爱的人离你而去的痛苦还记得吗?你能放下吗?你愿意放下吗?一个朝代七百余年是怎样生存下来的?那些曾经仗剑走天涯的人都去了哪里?紫微斗数、风水等等这些术法最高深的用法又是怎样?最重要的是你相信姻缘吗?
  • 专业替死鬼

    专业替死鬼

    无限穿越,无限重生,断人鬼恩怨,理妖魔情仇,没有俺管不到地方,没有俺打不了的官司。用别人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理智断真理。解心结,消怨气,还替死,请叫我专业替死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可能是一只假的奥特曼

    我可能是一只假的奥特曼

    当奥特曼捡到了系统!当奥特曼穿越到了异世界!当奥特曼培养起了神奇宝贝!KONO百里缘哒!什么?你说我不像奥特曼?吃我一记破坏死光!(书友讨论群:702175437;本书V群:929343327,一万粉丝值可入,讨论群带截图联系管理或作者君)
  • 总裁老公我要离婚

    总裁老公我要离婚

    百化钢成绕指柔,想知道一个变态的男人如何变成妻奴吗?那就搬个小板凳‘耐心’看过来……陈家二少宠妻无度,这在兴安市不是什么稀奇事。若要问宋小染这辈子最骄傲的事:“那就是陈子墨有一天将她捧在了全世界最高处,伸手可触的幸福就在她指尖。”他将她折磨的遍体鳞伤,然后深情款款甩出个结婚。他娶她,一开始当然是目的不纯。她嫁他,也未必就是心甘情愿。只是一场婚姻造一个坟墓,埋葬在其中的是夫妻双方。日久生情这种事,处着处着就出来了。虐版(囊括前十万)片段一:“陈子墨站在她身边,面前放着份结婚协议书,目光带着几分凉薄的阴狠,残忍的说道:“要想他平安无事,就签了这份协议,用你的自由来换。”“小染,别签……”她的初恋情人林木,满身狼狈,被几个黑衣大汉踩在地上,一脸焦急的对她说着。话音刚落,男人一脚踢过去,带着十分的力道,硬生生的截住他剩下的话:“你签是不签。”她终是屈服于他的手段,在那尾处,颤抖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宠版(囊括至全文)
  • 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雕刻男孩

    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雕刻男孩

    麦场主系列《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丛书共计十本,收录于其中的小说都可谓是当代儿童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加之安武林老师独到精辟的点评,使麦场主系列成为不可多得的儿童阅读与写作精选丛书。本书为该丛书之一。
  • 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

    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

    作为当今中国大众审美文化的一种重要艺术的电视剧,因其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大,在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别的文艺样式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本书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历史的观点,对中国电视剧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史及其标志性作品作出独到的分析,注重探索电视剧艺术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其他文艺发展的关系,注重阐明电视剧艺术发展自身的独特规律,观点鲜明,材料翔实,史识兼备,是研究中国电视剧发展历史和高等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的合适读本。
  • 进化中的爱情

    进化中的爱情

    青春是每个人最美好的时光,而成长又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我们都在成长,而我们的爱情也在悄无声息的进化。
  • 快穿之姐不玩攻略

    快穿之姐不玩攻略

    大抵,知安最大的梦想就是自己创造一个世界。因为这个梦想,她在时空长河历尽沧桑,兜兜转转,便是万年。在生命与魔力竭尽之际,她遇到了一个非常不靠谱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