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0600000013

第13章 残垣断壁中的星光

有一种倒下叫站起,有一种选择叫坚强!地动天不蹋,山摇人不侉!孩子,别哭!每一个善良的母亲都是你的妈妈;母亲,别怕!每一个可爱的孩子都是你的娃娃;灾区的兄弟姐妹们,挺住!一定别倒下!你们是全国人民的牵挂……胡主席已星夜兼程赶赴灾区,布置救灾抢险的任务了;温总理已流着热泪亲自坐阵灾区,指挥救援了;十万子弟兵也已开赴震灾前线了;还有那些不知名的志愿者,他们抛下一切,也去了……血脉相连的同胞们啊!请相信!血脉能够创造奇迹,生死不离,请你们不要放弃,全国人民都在数着秒,等你生还的消息。无论你在哪里,他们都要找到你!朋友!痛苦也别哭泣!请你相信生命不息!

祖国母亲不会让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的中国四川沉寂在黑夜里,尽管那一刻天摇地动、生死交织、人神共泣!但,有13亿颗心陪你呆在废墟里;有13亿双手共同搭起了你归家的路基;有无数双眸子像星光一样闪烁在用爱心凝聚成的银河里……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们永远照耀着你,请你安心呆在哪里,顺着这星光,一定会有人找到你!

“孩子,如果你能够活下来,请记住,妈妈爱你!”这位年轻母亲末发出去的短信留在了手机里,我不敢想象,当她看着弱小的孩子,预感到母爱将有始无终时,心,是怎样的疼?还有哪对拚尽最后力气支撑着倒蹋下的楼板,给女儿一丝活下来希望的父母,我不敢想象,他们如果在天有灵,看到3岁的女儿在压了几十个小时后,终于被成功救出时,是如何的欣喜,当他们看到小小的女儿只能保住一条腿时,心,又会疼成什么样子?……

尽管我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生命的奇迹,心随着镜头起起落落,泪随着画面悲流成河,也知道这是派往灾区的六台卫星转播车在传播,这是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可我内心却充满了矛盾与焦灼,真让人受不了!还是不要转了吧!为什么要把一场场伤痛再撕开了看呢?然而,我又总想寸步不离地守着电视机,守着网络,什么都不干,只是守着,不能尽杯水之力、寸尺之能,就那么静静地守着。守着,看我们的子弟兵紧张地忙碌,采访的话筒没有留住他们匆忙的脚步,摄相机的镜头拍下的只是他们工作的背影,和那一个个从瓦砾中救出的生命。

此刻,顾不得许多。惟有此刻,才能真正体会何谓“时间就是生命”,何谓“争分夺秒”,这绝不是做秀时喊喊就算了的口号,因为此刻,时间在与死神赛跑,少耽误一分钟,就有可能多救出一条生命。哪些从废墟里露出的一双手,一只脚,哪些从瓦砾深处传出的微弱的呻吟,猫抓一样挠着每个人的心……此刻,功名利禄、尔虞吾诈、虚伪客套……人类的一切劣根性全都被这骇人的废墟掩埋,所有不和谐的音符都在那天崩地裂、山鸣海啸中沉寂,一切虚荣浮华全都沉在了地层深处。大灾面前人类皮袍里的“小”被死神驱逐得无影无踪,所有锁定灾区的人,热泪朦胧的眼睛,最愿意看到的就是又救出一个活着的生命,被压104个小时的李青松;被困100个小时的向平;被困129个小时的张小平;123个小时候仍能说话的蒋雨航,被埋170个小时的彭国华……他们坚强的意志在提醒着人们,其实人类最原始最简单的欲望就是求生,即便是生活得不怎么如意的人,即便是那些常常抱怨生活不公,不如早早天踏地陷,穷的富的,贵的贱的一起玩完的人,灾难突来时最想的就是活着,最盼的就是有人救助,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单纯的个体,他们都还有未尽的心愿,未了的牵挂!

他们牵挂着父母兄弟,牵挂着上学的娃娃,他们都是父母的儿女,也都会是儿女的父母,怎么能不负责任地闭了眼呢!哪些倒蹋的校园,哪些散落在土堆旁的书包、文具盒、作业本、还有翻开没有读完的课本儿,还有哪些被搜救人员历尽艰险救出的小小人儿,再也不肯睁开童真的眼睛,灾难来临时,他们也许还在看《谁是最可爱的人》,还没搞明白“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这句诗的含义,就永远地闭上了他们的小嘴儿。他们早晨上学时还在向妈妈撒娇:“中午妈妈做啥好吃的给我?”怎么也想不到就这样与妈妈永别了,再也没有回家!小小的生命,还不懂得什么是生离死别啊!

悲哉!苍天!你为何这么残暴?如果人类做了太多的孽,罪不可恕,你也不应把这笔账算在孩子们的头上。我们的孩子纯洁得像张白纸,孩子的行为让成人汗颜,哪些被埋在内心深处的善,还没来得及开花结果就被死神湮灭,怎能不令人心痛扼腕!

我永远也忘不掉那个背着妹妹逃生的13岁少年;永远忘不了那个被救的女孩,拖着疼痛的躯体唱给救援人员的儿歌;更难忘那个可爱的小男孩,被抬上担架后,他没流泪,没喊疼,而是一脸阳光的标标准准、恭恭敬敬地给救他的军人叔叔们敬了个少先队队礼,他才只有三岁啊!小小的人儿就有那么高贵的感恩之心!这不是做秀,不是表演,而是来自那颗小小童心里最真、最纯、最原始的善念……这些稚嫩的心灵,这些生命的奇迹给了搜救者无限的希望和力量,使他们力量传递力量,真情辉映真情!每艰难地救出一个人,他们都欣喜得热泪盈眶,这一个个生命的坚韧与顽强,那一颗颗纯洁的少儿心,那一双双童真的眼睛,在经历了这场劫难后,一定会更加透明纯净,这赤裸裸的感恩与感动,使残垣断壁的黑暗中透出了点点星光,照亮了人类内心深处的美与善良。

同类推荐
  • 永远的怀念:我们心中的季羡林先生

    永远的怀念:我们心中的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先生是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学科的开创者,也是中国东方文学、东方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先生一生著述丰赡,学术经历极其丰富。大半个世纪以来,他身体力行,做出楷模,被公认为中国的东方学、东方文学以及相关的其他一些研究领域中成就最大,资历最高,影响最广,最具有世界性眼光的学术带头人。先生走了,先生不会再回来。我中心悲伤。只是突然又想起先生经常提到的陶渊明的一段诗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一段诗,先生说,他一直很喜欢。先生自己,也常常吟咏。如果是这样,先生也许走得是安心的。
  • 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

    本书是著名作家老舍的散文精选集。收录了老舍先生经典散文作品《济南的冬天》《我所认识的沫若先生》《滇行短记》《诗人》《敬悼许地山先生》等。老舍的散文大雅若俗。他精通写作之道,绝不光以“情真”和“形散神不散”的说词做注脚。他懂得如何将自己的学养才华幻术般融入写作之中,让个性的灵气渗透进每一个字眼儿。
  • 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

    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

    搜集了上百篇拥有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生、事业起到正面积极影响的故事。分为几个大类,有生活中的好习惯、职场上的好习惯、社交中的好习惯等等。从各个不同的方面,给予读者以指引,特别是对青少年读者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 徽州物语

    徽州物语

    这是一本以描写江南风光、徽州风物为主题的散文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作者在生活中看到的有意思的情景和经历,第二部分写江南的山水风光、山地风物,第三部分写作者的生活感受以及食物等,第四部分写江南人物。每篇文章写得细腻、真切和有比较浓郁的诗意,全部在报刊发表过,有的还获过奖。
  • 青春变成鱼尾纹

    青春变成鱼尾纹

    生活已成碎片。短暂的宁静之所以能够常常回到内心,完全是因为内心还在自然地抵抗着。这样的内心自然是不够强大的,它充满了矛盾、放弃、坚守、游离、妥协。它自然无法构成一股强大的精神洪流,冲破现实的束缚和藩篱,它同样又无法退回到自己的理想国中。一个更大更久远的困惑常常将我抛上抛下:哪里是我的故乡?
热门推荐
  • 不普通的世界普通的人
  • 真幻道无穷

    真幻道无穷

    空名无利害,虚语莫是非。天行而物化,真幻道无穷。
  • 西路上

    西路上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逝水流痕

    逝水流痕

    这些文字散碎芜杂,是我这些年屐痕和精神的一种扫描。我把它们整理出版不企望它能行传于世,岁月的流逝和过往的经历让我不敢对明天的事情寄予太大的希求,我知道在往后的日子里还会继续与文字相拥,但过去的我愿意交给朋友们评说,毕竟它是我这些年来的遭际和感怀,被动的和主动的一些行为的原始记录,也是我动荡尘世的一场难得的闲情。
  • 梵天火罗九曜一行禅师修述

    梵天火罗九曜一行禅师修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之奇幻之笔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之奇幻之笔

    杨哥爸爸又有新发明了,猜猜这是什么,这是奇幻之笔,杨哥靠它一举成名,
  • 光耀圣剑

    光耀圣剑

    命运早就把我的道路固定下来,我要做的只是慢慢前进,冲天而起的烈焰伴随着我踏过皑皑白骨,心中坚定的信念化作利剑,刺穿这被无边黑暗遮盖的苍穹……而命运这东西,当你相信的时候,它才是真实存在的。
  •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诛神屠魔

    网游之诛神屠魔

    (新书《我每天一个神级辅助》求推荐!有兴趣加群:250287047)千古仇恨,万骨成枯。汗赴黄泉,血染红尘。百万年前,仙界覆没,神魔二帝野心勃勃。万年之前,人界被屠,三界六族生灵涂炭。今朝,看风之子如何斩断神魔阴谋,傲视苍穹,上诛天神,下屠妖魔!
  • 第十七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A卷

    第十七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A卷

    《第十七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A卷》精选2015年第十七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二等奖获奖者的作品,结集出版,分为A、B两卷,本书为A卷。书中作品空灵隽秀、质朴绵长,表达着新概念获奖者们卓越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书中的文章都蕴含着作者们对青春的热爱和留恋,对未来和梦想的憧憬与追求。在迷茫中不断摸索,在坎坷中奋力成长,饱含热情和信念微笑前行。字里行间展示着美好的青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