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9200000077

第77章 附录(4)

在过去的将近3年的时间里,我四下上海、5次进京,又走了黑龙江农垦局所属的许多农场,采访了几百个知青。那些日子我每天都生活在感动和温暖中,有时采访时我和他们一起热泪长流,写到动情处竟痛哭失声。但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欣慰,我找到了一个说真话的作家的感觉。同时我也生活在责任的巨大压力之下,我不写就对不起埋在黑土地下的战友,不写就对不起就要遗失的历史!

现在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我已超额完成了自己的计划,这两本书我写了114个北大荒老知青的故事,其中说到的有名有姓的知青不下四五百人,书中的主要人物也有200多人,其中上海的知青就有42人,如下乡后被打成“反革命”大学毕业成为黑龙江省著名企业家的袁启鸿(《走出伤心地》〉、献身知青事业的哈尔滨知青联谊会副主席唐坚〔《艰难的探亲假》〉、情系芍药沟的盛文秀(《早春的芍药》〉、带着“小芳”回家的戴建国(《村里有个姑娘叫小凤》〉、在黑河开小店的翁静之《黑土情缘》〉、扎根边疆林场的“站人”

李颖〔《“站人”李颖的幸福生活》〉、小水电站专家黑河政协副主席张强富〔《一个人和一条河》〉、“垦荒模范”陆士龙〔《永远的垦荒者》〉、在烈火中重生的蒋美华(《火凤凰》〉、历经生活磨难的乐兰英〔《乐不起来》〉、对乡亲比亲人还亲的王槐松(《真情》〉、40年如一日忧国忧民的陆建东(《位卑未敢忘忧国》〉、两次受到周总理接见经历坎坷的咸氏三姐妹〔《三人行》〉、一个人改变一个县教育的张盾〔《在三江汇合处》〉、心系呼玛开发的教授刘琪〔《圆梦》〉、大山人的救护神张大东〔《走进大册》〉、“大兴安岭的音乐家”叶磊(《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与鄂伦春兄弟血脉相连的阮显中(《血脉相连》〉、无私支持边疆建设的优秀企业家张刚〔《张刚,你是这样的人》〉、在修路建设中死里逃生的周迈、林兰新〔《青春铺就的路》〉、投资家乡修路的王再放和她一家知青五兄妹〔《一个家庭的非戏剧性剧本》〉、情系黑土地的画家潘蘅生〔《丈夫壮志》〉等等。通过写这些上海知青,我认为在北大荒的近百万知青中,在边疆吃苦最多,返城后创业最难、对北大荒感情最深、对第二故乡贡献最大的就是上海知青。因为这些人的感人故事,让我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对上海人的不良印象。这是心里话。所以,每次到上海,和老知青相聚,我都感到了一种特殊的温暖。

(四)

下面汇报一下,我的知青故事的社会反响,我以为这不是对一个作家和一部作品的反响,而是整个社会对知青的关注。

哈尔滨的报纸是这样报道的(据《生活报》吴海鸥报道)一著名作家、老知青贾宏图的反映北大荒知青命运的纪实文学在哈尔滨的《生活报》连载已过“100期”,因真实感人,备受读者欢迎,每周刊发日,“洛阳纸贵”,人人争读,更有人剪报收藏,缺一不可。

2008年1月作家出版社将专栏文章结集出版《我们的故事》,引起读者热烈反响。作者已经多次在哈尔滨和上海签名售书,每一次都场面感人,排队来购书者有当年在黑龙江下乡的各大城市的老知青,他们给自己买,也给远方的当年同时下乡的战友买,买书的也有80后、90后的年轻读者。

这本新书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哈尔滨、西安等地的多家报刊发表书讯书评,海外的华文报纸也有报道。美国的《世界日报》在报道中说:“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有2000万城市青年奔赴农村边疆,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幕,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贾宏图最新长篇纪实文学《我们的故事》中,完全呈现。”“作者像位考古工作者一样,在北大荒和知青返城的家乡间奔跑,寻找老知青的足迹和他们发生在昨天和今天的故事,历时多年,用爱和激情写成这部书。”《光明日报》《文汇报》《文学报》等10多家报纸选载或连载了书中的故事。在国内有广泛影响的《作家文摘》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特选作品”专栏里连载了这部作品,按语中说:“翻开这部书,犹如推开一道沉重的历史之门,扑面而来的,却是豪情满怀的鲜活人生:纯真的理想,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以及柔韧亮丽的人性之花……北大荒知青们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读来无不为之动容。”

北京、上海、济南和黑龙江省、哈尔滨等城市的广播电台在文学节目连播了《我们的故事》,收听者甚众,有在上班的车上听的高官,也有在公园里晨练时听的退休工人和天天按时收听的出租车的司机。有的听众为收听《我们的故事》还专门购买了收音机。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亲自给北京广播电台打电话对连播此书表示祝贺。这部书也在海外广泛传播。美国南加州的中国知青联谊会组织部分在美的老知青朗诵了这部书中的40个故事,通过自己创办的网站,在华人中流传,还在当地的《世界日报》选载了这本书中知青的故事,感动了许多华人读者。

另有全国10多家网站转载此书,引发数以万计的网评。有的网友给作者留言:“真的应该深深地感谢你,把我带回到了曾经走过的道路和记忆中,你用辛勤的写作、真挚的情感、朴实的文笔,记录着那段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一代人至少10年的青春跨越,甚至延长至今。它虽然不如二万五千里长征悲壮,惊动世界;但它却牵动亿万人,曾经为之动容。更重要的是一代人的经历毕竟要在中华民族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因为知青昨天的故事,实在是可歌可泣。”一位当年兵团5师51团16连的战士王丽英在给作者的留言中说:“我以一个当年知青的名义,向你致敬,感谢你,为我们知青留下清晰的足迹,让历史记住我们。我现在河南一个原东北迁来的军工厂里,我们厂里有100多个当年的知青,我们的父亲就是为了能把我们从乡下带进工厂而南迁的。如今你的作品在我们厂的知青中抢着传看,你写得真好!”一位叫刘振的老知青在网上留言:“作为一名曾经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大学毕业后现在仍工作在黑河的上海知青,我非常愿意欣赏和拜读您的《我们的故事》系列作品,文章文笔清新、感情真挚,30多年的知青岁月,仿佛就在眼前,每每掩卷,唏嘘、叹息、感慨、回忆、遐想、思考、反省……不禁令人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感谢老贾大哥!您的笔忠实又艺术地记录和保存了知青历史,可使我们的长辈、同辈和晚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审视和评价这段难忘的历史,可谓功德无量!真心希望辑录成书,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

此书也在文学界引起好评。著名作家梁晓声致信作者:“宏图,我对你的此书的评价那就是一无一等情怀,断无这样一本书问世。无这样一本书问世,关于知青的历史,则断不能是真实的历史。”“我一直期待,能有一本书,从特别真实的角度,折射特别发人深省的‘知青时代’之特别。”“100个人,100种坎坷,100种令人唏嘘不止的人生一宏图,你做了小说家力所不逮之事。而且,这件事正该你做!”著名作家张抗抗、陆天明、肖复兴、石钟山、蒋巍、白烨等也对本书的社会意义或文学价值给予积极评价并向读者热荐。

根据读者的需要,《我们的故事》在印发1万册的基础上,作家出版社又加印6000册,后再加印两千册,正在各大城市书店销售。根据读者需要,出版社还可能加印。在读者的鼓励和督促下,作家日夜兼程,8月已把续集的书稿交作家出版社,?页计12月,新书将与读者见面。

据记者了解,此书将编集《生活报》正在和将要连载的49个故事,和上集的60多个故事一样仍然有强烈的感染力,催人泪下、让人感慨唏嘘的篇章很多。作者既写了“前知青时代”主人公在特殊的苦难境遇中的生与死、爱与恨和慷慨与悲凉、进取与退却的经历,也写了“后知青时代”主人公的从头再来、艰辛创业的光荣与辉煌以及被社会遗忘和淘汰后的彷徨与无奈,其中不乏英雄主义的颂歌。作者在续集中仍关注普通老知青的人生境况。爱与死的悲情故事,仍然是书中的重要篇章,那是时代造就的人生悲剧,有人性被摧残的惨烈,也有人性在挣扎中闪烁的凄美。对苦难的回忆也充满了温情,作者惋惜在苦寒绝境中消磨的青春,也盛赞在冰雪中绽放的美丽的花朵。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五)

我是个纪实文学作家,这两本《我们的故事》也是纪实文本。我知道纪实文学的特殊功能,以及纪实文学作家可为“小说家力所不逮之事”〔梁晓声语〉,但我仍然尊重小说家,如梁晓声、王安忆和叶辛这样有宏观把握历史、微观洞察人生能力的小说家,他们可为时代留下史诗般的巨著,那也是纪实文学作家“力所不逮的事”了。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中国知青运动”留下史诗,我们寄希望于梁晓声、王安忆、叶辛等知青小说家了。

今年5月在上海举办影响很大的知青油画展,美术评论家毛时安的序言让我们感动,他说:“人类历史上有因为战乱和灾荒的人口大迁徙,但从来没有过一次人数如此众多,时间如此漫长、以纯粹年轻人为主体的如此壮观的生命大迁徙。这样的事情,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人类历史上也未曾发生。上山下乡运动,是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的历史强音。”“知青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给荒原带来文明,用自己尚未成熟的身躯,支撑了共和国大厦。他们不仅将青春甚至生命托付给了自己为之奋斗、深深挚爱的土地。历史不会忘记知青,也不应该忘记知青。”

也许,这是对知青运动一个最积极的评价。无论怎么说,这个空前绝后的事件,对中国对整个人类都是一部难得的教科书。无疑是作家的创作富矿。第二次世界大战写了多少年了,出了多少名著;连对美国是个耻辱的越战,他们又写了多少书,拍了多少电影?而参战的美国青年,绝无中国的知青多。

我以为知青文学并不会因为纪念知青下乡40年而终结,而应该是新的开始。只要我们这些人和我们的后代还活着,就有故事发生。当然,我们这帮知青会渐渐老去,但知青文学是会比我们生命更长久的事业。

但愿这次聚会是知青文学创作新高潮的一次动员和战斗队伍的集结。

而我的发言,是众多冲锋号中的一支。

同类推荐
  • 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本书分为10部分:国都、飞向宇宙、生命高原、怀念大海、草原、东北这片土地、关中、丝路访古、仰望雪峰、塞纳河上的夜宴。内容包括:卢瓦尔河谷的城堡、在法国的田野上、塞纳河上的夜宴、海边的谈话、贝多芬雕像、帕塔亚景观等。
  • 云岩河的歌

    云岩河的歌

    本书的作者是一群曾经到陕北插队落户的北京知识青年。他们以不同的经历和感受讲述了40多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插队生活,向人们再现了“文革”时期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的真实一幕。
  • 宋词是一朵情花2

    宋词是一朵情花2

    最经典的宋词读本,最唯美的诗词解读。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严谨,唯美,更动人。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今人爱宋词,爱情花,是因为她包罗万象,又于万象中生出种种聚散无常。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我们都中了它的毒。
  • 眼光

    眼光

    本书是本散文集,文中虽然很多写的是生活中的事,但作者有一双锐利的审美眼光,擅于将许多人眼里看似很普通、很平常的东西,从中发现美、提炼美,体现出智慧、善良、美、真、自由、希望和爱。每一篇散文如同一幅幅熟悉的画面跃然纸上,让人如临其境,供人品尝和回味。
  • 郑振铎文学精品选

    郑振铎文学精品选

    本书收录了现代著名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著名作家、诗人郑振铎先生的部分经典作品,其中包括散文21篇,小说12篇,诗歌9篇。《别了,我爱着的中国》《唯一的听众》《猫》等作品,更是因被收录于中小学教材,而被大众熟知。
热门推荐
  • 带上系统去宫斗

    带上系统去宫斗

    别人宫斗带个空间,我宫斗带个系统,系统什么东西都有!贵妃强势?不怕,一颗泻药让你一泻千里。皇后心机重?不怕,姐姐阴得你皇后宝座坐不稳。别人几年才有一个孩子,姐姐一年生几个孩子,一颗多子丹,男孩女孩自己决定!且看纤纤素手,怎么拿着一个系统在后宫之中横行霸道。
  • 都市之被镇压一万年后

    都市之被镇压一万年后

    【最火爆都市爽文】遭到爱徒背叛,于都市泣血重生的龙皇仙帝,依旧傲然于天地间!这一世,我定撕破苍穹,那些欺我、辱我、骂我、背我、叛我之人,统统烟消云散!这一世,我定无敌于天下,无人可阻!我为仙帝,君临天下!!!
  • 婚前试爱:顾少轻轻亲

    婚前试爱:顾少轻轻亲

    当黎思羽被顾霆钧的三千花样折腾得不成人样,她终于咆哮出声——“顾霆钧,我还是喜欢七年前那个不行的你!”他不以为意:“那你可得好好待在我身边,等我老了不行的那天,你就信守承诺,更喜欢我。”他正式求婚那天,花车接踵,钻戒耀眼。她鬼灵精怪,伏在他耳侧道:“顾霆钧,我更喜欢你了。”入了坑,某顾勾唇一笑,“黎小姐,你可曾听过‘老当益壮’一词?”时至这日,黎思羽才知道,当年那些山盟海誓的老了不行,都特么是狗屁!
  • 天降萌宝:总裁宠妻成瘾

    天降萌宝:总裁宠妻成瘾

    外界传闻,她是一个被总裁包养的小明星,但她以为他们之间有爱,可当她拿着怀孕诊断书准备报喜的时候,看到的却是站在他身边的白月光初恋,以及一声冰冷的“分手”。几年后,独身带着小包子的她成功加冕影后,她在颁奖典礼后台再次遇见了他。“你好影后,我是你的头号粉丝,‘摘星’。”
  • 子君愿

    子君愿

    他是伏魔殿修佛道的仙子,她是在人间努力修炼的兔妖....他们之间有着难以跨越的鸿沟她坐在一旁的阶梯上用手撑着脸看着灵禅子,她喜欢这样看着他,默不作声只是专注的做自己的事,柔和的灯光打在他侧脸上,将他衬的那般俊美她看痴了,灵禅子嘴角扬起一个弧度,没有抬头只是抬手勾了勾食指带着几分笑意道“过来。”白雪被他这句话给拉回了神,摇了一下头“啊?”灵禅子带着七分笑意三分宠溺的重复道:“过来。”白雪起身走了过去蹲在他旁边似乎是在等他口中未说出的话,谁知灵禅子一手按过她的颈项,白雪的额头贴上了灵禅子的唇瓣随即又松开带着几分戏谑:“这是对你看了我那么久的惩罚。”
  • 电竞凶猛:这个法鸡有点萌

    电竞凶猛:这个法鸡有点萌

    不务正业SQ,组团出道SQ,颜值爆表SQ……电竞圈和娱乐圈两个完全不相干的圈子里都是SQ的神话,而缔造神话的那个人就是女主徐梦妮。众人对梦妮又爱又恨,爱她让大家看到了不一样的SQ,又恨她让大家爱SQ的资本要付出两倍多。
  • 让心灵透透气

    让心灵透透气

    一杯清茶,一缕光线,一本好书……轻轻抚慰,阅读是一种生命的享受。智慧、美丽、梦幻、快乐……慢慢品味,人生永远在书香里跳跃。
  • 重生之万界天尊

    重生之万界天尊

    一代仙尊,渡劫时被人暗算,导致渡劫失败,重生少年时。重生归来,不仅要登临仙道绝巅,俯瞰万界,成为万仙之尊,更要弥补过去种种遗憾,守护至亲之人!
  • 押往京师的贡米

    押往京师的贡米

    天启六年,后金努尔哈赤亲率十三万大军,渡过辽河,犯我大明;而江南遇涝灾,农田颗粒无收,陕西遭大旱,赤地千里。内忧外患,官绅横行,强人出没,百姓啼饥号寒,嗷嗷待哺。熹宗皇帝把遮放宣抚司的贡赋由“毫木西”稻米改作“毫木西”稻谷,魏公公魏忠贤的一道手谕也通过兵部传到了遮放土司府:着速将《毫木西栽培要略》撰毕,即刻呈送京师。朝廷要把“毫木西”良种分发到江南受灾的县、府种植,帮助灾民灾后重建;《毫木西栽培要略》也将由朝廷刊刻后,发至江南受灾的县、府,指导人们栽培。
  • 哈利波特之归来的费伦法师

    哈利波特之归来的费伦法师

    从费伦世界穿越到哈利波特世界的失忆法师,伴随着故事线开始对世界的认知,是继续随着牵绊生活,还是去寻找回归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