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9200000073

第73章 有多少浪漫可以重来(2)

经常地流泪,是那个时候女知青忍受困难和战胜苦难最有效的办法,她只哭过一次,那时连里演忆苦剧,朱盛文演农奴,她演农奴的母亲,那时他们真的流泪了。(现在一想起老朱她也流过泪,他也许在天堂里等着这些老战友!曾担任过哈尔滨副市长的老朱已死在狱中。)

高尚的追求让人坚定,友情和爱情给人无限的温暧。这就是在那个时代她和许多知青能度过风雪严寒的原因吧。

两年之后,我远走高飞了-被调到了佳木斯的《兵团战士报》当记者。我又坐上了那台破嘎斯车,告别她和战友们,走出莽林和大山。大家都对她说,这回你也有希望了!她说,我不会跟着他到佳木斯当“家属”的!那时兵团机关多为军人,可把爱人当随队“家属”调来。我到报社不久,领导也说过,可把你的“家属”调来。她反感“家属”这个词,也不愿意离开风雨同舟的战友进城。她说,这一辈子要做一棵独立的大树,不想依靠任何人!

重返老房子,我们也老了那一年冬天,我们贡献了青春的哈青农场因无地可垦而被撤销了。她随队南迁,到了五大连池农场〔5团〉,并被安排了一个重要的职务,到贫穷的13连当家属队的指导员。她热情洋溢地挨家走访,却一路上呕吐不止。只见房屋破烂,人畜混居,肮脏不堪。那脸也不洗的妇女敞怀奶着孩子,炕上鸡在啄食,地下鸭在拉屎,连一个干净的水碗都找不到!

她亲自发动和领导了一场“新生活运动”。办法是先树立典型,她选择了相对干净一点的山西妇女“大白鹅”,在她的家搞样板。先人禽分离,把猪和鸡鸭鹅狗赶回圈里;再清掉屋地的污泥,铺上三合土,夯实成平整的地面;再用牛皮纸糊炕,用报纸糊墙和天棚;最后把窗户的玻璃擦亮,在桌子上摆上插着山花的罐头瓶。两天的工夫,“大白鹅”家焕然一新了。接着她动员所有人家以她家为样板,也来个改天换地。“运动”不断深入,她又教她们洗脸、刷牙、化妆、穿衣服。晚上她又把家属们请到知青宿舍,教她们学识字,学写信。这下子,13连可火了,最高兴的是那些男职工,他们发现自己的“屋里人”香了,美了,有文化了!

这时他们才相信这个弱不禁风的城市姑娘有这么大的本事。当然作为指导员的她更高兴,这时她才明白知识青年下乡的真正意义。她改变了别人,别人也改变了她一脸黑了,手粗了,放下了孤傲,变得开朗随和大度了。更重要的是她真正了解了普通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她下了决心不能当长在营养液中的鲜花,而要成长为扎根黑土的庄稼。

后来她又调到连队的小学当老师,继续她的“新生活运动”,每天在教室门口摆着一盆热水,她为每个学生洗手剪指甲,手不干净不让进屋!〔这项法律还在我们家施行,不洗手不让吃饭!30年不变!)当然她更多的精力是教好每一个学生,她像尽职的老师一样,业余时间家访每一个学生,请辕学的孩子回校,为贫困学生买书买本。那时,她写给我的信中洋溢着笑声,而没有带来一片阴暗的云彩!

当时她最大的幸福是,五大连池需要她,孩子们需要她。这时哈尔滨也需要她们,市里教师紧缺,要把在农场和兵团的高中生招回来,短训后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去。她正在犹豫中,我陪贺晋元副总编到五大连池采访,这位热情的军人,为她做出决定,要么调到佳木斯的兵团子弟校当老师,要么回哈尔滨当老师!不愿意当“家属”的她还是回哈尔滨了。

回家的日子很温暖,但不浪漫。她没有当老师却到团市委当了干部,因为她“文革”前在一中高三一班领导的团支部是全市先进。她起早贪黑,东奔西跑,她们搞的那个“送温暧活动”后来成了全国青年的行动。她已当了宣传部长时,我还在兵团当知青。我回哈探家时,曾随她去家访过自学理论的青年工人朴义〔现哈尔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积极上进的插队知青胡世英(现绥化市委书记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好典型,现在成了栋梁。

她还光鲜照人她是个另类干部,经常提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个人意见,而且始终坚持。我给她写的人生“鉴定”是:

风釆依然,脾气照旧。

貌似温柔,浑身是剌。

她下基层本来是总结女子火化工爱岗敬业的典型经验,她却反对被人称为“女鬼”的有艺术专长的漂亮姑娘当一辈子火化工。她为当年知青典型冯继芳的儿子因户口不在哈尔滨而不能上学而找市委领导帮助。她鼓励为工作多次流产的劳模女乘务员宋凤焕“保胎第一工作第二”,为此她找过她所在的单位的领导,要求他们关心女职工的生育问题。现在那个已经退休的劳模乘务员和她在省歌舞剧院当演员的儿子是我们家的好朋友,那位劳模还保留着她当年给她的信一“生孩子是生产力的再生产,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后来她转业到党校当党建教研室主任,她发表的论述在社会转型期党的建设问题的论文在省市多次获奖,成为许多基层干部的党课教材。再后来,她到外事部门工作,也许是为了圆一个梦。她们参与创立的中国第一个世界性的冰雕比赛,已在哈尔滨坚持了20年。她跑了许多国家,在文化交流中,她向外国朋友介绍了开放的哈尔滨,还引进了许多智力项目,促进了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在国际舞台上,她很动人,不仅让许多外国朋友认识她高贵的气质,更认识了她美丽的家乡。每到年终,她总能收到来自世界各国朋友的贺卡,这让也走南闯北的我很羡慕也很嫉妒。

青春稍纵即逝。奔腾的大江总要归于宁静的湖海。有多少浪漫可以重来,一切都在美好的回忆中。那是关于一个女人革命激情和小布尔乔亚浪漫的故事。如今,回归家庭的她,还像青春处子一样地单纯,像沧桑老人一样地淡定、从容。她最有兴致的是,从报上剪下我和儿子的文章,然后贴在一个本子上,慢慢地欣赏。她是我的那些篇《我们的故事》的第二作者、第一读者。她也不时去“泡股”,经常报喜不报忧地说“又赚了”。可看她每天挤公交车而从不打的,看她在菜市场不是货比三家而是货比多家,我和儿子从来不信。

对了,忘记告诉读者了,她叫王明珠,过去我的老同学,当年我的老战友,现在点灯说话的老伴。

博客留言:

我的父亲是知青,他对知青特别有感情,毕竟是属于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团队之中,过了多少年之后是极容易生出一种历史感和使命感的。这种空前绝后的人生经历,越是把它当成往事,它越是历历在目。作为知青后代,“知青”这个名词,几乎在我的心中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一直没有幻化成一个“动词”或“形容词”。知青,是我不了解,也并不渴望了解的一些人。

我所以对这个群体如此亲近,又如此陌生,这还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有如此不寻常的经历而表露出任何不同寻常之处。就像所有真正有故事的人一样,他们看着如此平常,骨子里却藏着那么多爱恨情仇。这与我们这代人反差很大,我们甚至无聊到喜欢来点探险,然后虚荣地讲出一点点所见所闻并沾沾自喜。“看,我有今天多不容易!”“瞧,我受过如此多的磨难!”父母身上有最好的励志故事,但他们却不硬塞给我们。他们安心地看着我们宽松自由甚至是安逸逍遥地生长着,而不是用自己的过去强迫我们换种眼光去认识世界。这是有经历的人,见识过苦难的人,才有的心境。

父亲一直都在搜集知青们的故事,那些故事带他回到过去,令他在花甲之年仍会血脉贲张。前一阵子,他的知青故事在结集出书,我帮他校对。还不时偷笑,有些文字一看就知道他边写边激动得要命,要不怎么会如此多、连续的惊叹号出现在字里行间呀。看了多篇知青故事后,我的情绪也被一步步调动。我做记者多年,也常跟文字打交道,但像知青故事里父亲写就的这些文字的气息和温度,却在时下的文字丛林中非常鲜见了。这在更多地被赋予游戏意味和处于感情泛滥的年代里,足够激荡心胸的少而又少。而知青的故事里有很多,那不是文字赋予了事件激情,而是事件激情过渡到了文字之上。

其中我最喜欢的、认为最好的当然是一篇叫《有多少浪漫可以重来》的文章,因为这文章的主角是我的母亲。不过,那文字记录的并不是我熟悉的母亲,记录的是一位青春少女的革命热情,记录的是一位女知青的青葱岁月,记录的是一场由革命爱情串起的精神恋爱。精神恋爱,多么伟大的字眼,这种形式以及那个时代灰飞烟灭,好似不曾存在过。那是个物质世界交困的年代,但同时又是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时代。用互诉革命理想的方式,就可以交往恋爱,超过时下任何偶像剧蹩脚的浪漫。用装有诗歌的信件,作为感情的信物,超过现在所有重金打造的彩礼。那是我们这代人如何才能企及的爱情制高点呀?在这个爱无力的年代,功利的爱情没有什么值得拿来回首。当我们像父辈一样老去时,有什么特别可供追寻吗?00里的贫嘴的聊天记录早已消除了,一起吃过的冰淇淋也消化掉了。好吧,我们不回忆了,只能放眼未来。

老知青们冰天雪地、荒凉凄苦的过去,却淀放出浓烈的记忆之花。那花朵娇嫩但不欲滴,多彩但不多姿,因为用鲜血沾红的花朵不轻露妩鎇,真正有故事的人不卖弄他的经历。

-贾大雷@附记:

这篇博文的作者是我的儿子,他在博客上看到了我的文章,于是就留下了这篇小文。他是名副其实的知青后代,当他在哈尔滨出生时,我还在北大荒的风雪中。作为老知青的后代,他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但他的物质生活也艰辛过,因为我们刚返城,月工资收入和我们的年龄相同,儿子的玩具和零食比其他孩子要少,有时到公园玩甚至连一支冰棍都舍不得吃。有时他甚至是很孤独的,刚刚返城的父母又被“二次创业”的激情燃烧着,他被我们忘记了或疏忽了。但是我们的孩子还是成长起来,不经意之间,儿子已经长到我们当年去北大荒的年龄。

不知为什么,我不愿意给儿子讲我们的故事。因为我不知道,他们听了这些故事会更尊重我们呢,还是相反?

现在,我终于听到了儿子对我的“宣判”。他理解自己的前辈。我心安然。

那么孙子呢?他们会怎么评说他的前辈的前辈?

我还会耐心地等待着,因此要好好活着。现在孙子才3岁半。

2012年3月1日

同类推荐
  •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最具传奇色彩的将军,在改变历史进程之后,身遭恶运,历经半个世纪幽禁岁月的人生实录。 它交织着成功与牺牲,光辉与惨淡,感奋与忧郁,布满着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叶紫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叶紫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鼓角声去

    鼓角声去

    该书收入作者在国内报刊上发表的思想随笔、文学随笔、图书随笔多篇,有《童子军和廉颇:为了告别的聚会》《文化原创与文化自信》《军旅小说与文本思想》《星辰寥落的文学天空》《草色遥看近却无》等。书中收入的少量书评文字,选题重要,涉猎广泛,不乏清晰洞见和直率批评。
  • 圣灵之歌·《楚辞》新考

    圣灵之歌·《楚辞》新考

    何新是名振中外的著名学者,其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早已素为人知。他在中华古典方面的研究,更为独树一帜。“何新国学经典新解”收入近二十年来,何新研究古学的全部重要著作。何新认为:中华乃是“日华”贵胃。惊世之论,石破天惊,欲寻民族文化之根者,不可不读这一套千古奇书!
  • 死结

    死结

    时间上世纪70年代。地点中国西南某偏僻山村。人物王满堂,男,26—36岁,农民。王母,女,60—70岁,王满堂之母。李凤英,女,19—29岁,王满堂之妻。刘半仙,男,50—60岁,乡村游医,掐指算命,拉牵说媒,司仪支客,无所不通。孙婆婆,女,50多岁,农民,乡村接生婆。大丫,王满堂长女,出场时13岁。二丫,王满堂次女,出场时11岁。三丫,王满堂三女,出场时9岁,哑巴。计生员甲、乙,群众演员若干。
热门推荐
  •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精华版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精华版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解读三分做事,七分做人,我们精心打造了关系到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书籍——《三分做事 七分做人》(精华版)。本书以成功人士的真实事例为引子,深刻解析了现代社会的做人做事之道,并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技巧。阅读此书的读者,可以少走一些弯路,更好地找到自我,给人生定位。它告诉你:在现实生活中怎样让自己灵活自如地去做人做事,以便解决棘手和麻烦的问题。让你在现实的世界里成为强者,成为一位成功的、受人尊敬的人。这是一本解惑之书,帮助你实现人生梦想,会做人、善于做事是巩固人格魅力的两大法宝。打开人生之书,你能找到成功之路。
  • 偶的小白2019

    偶的小白2019

    女孩和一只狐人的简单的爱情故事,简单、单纯,温暖。
  • 人族混子

    人族混子

    “李白,你被捕了!我希望你能束手就擒,不要做无味的反抗!”“神经病,我叫…杜甫!”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故事全集

    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故事全集

    一直以来,简单、轻松、活泼、表现力强的故事,始终为广大青少年所喜闻乐见,而富含哲理的人格故事更因其对人的启发和指导意义而为人们所推崇。《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故事全集》通过轻松幽默的故事将道理阐述出来,更容易为青少年所接受。书中,每一个生动的故事都蕴藏着一个做人的道理,让读者学会科学地判断事物的美与丑、好与坏。会激发青少年去遵循并实践人格行为,从而在实际行动中形成良好的人格风范,并养成积极的行为习惯。衷心希望每一位青少年朋友,通过品读书中感人肺腑的故事,细细咀嚼其中的韵味、精华,让涓涓细流般的感悟汇聚成浩瀚的心灵海洋,为自己创造一个洒满阳光的人生。
  • 两夜

    两夜

    那丛冬青被园丁修剪成形如一把张开的绿色折扇,造型别致。老杨便藏身在它的后面,屁股底下垫着一只塑料袋,蜷缩着,强睁开耷拉的眼皮,目光散漫地往外望。远处,是在寒风中穿梭往来的溜旱冰的孩子。一个穿着黄色羽绒袄的小女孩很是惹眼,让他不时地分神看向她。她跌跌撞撞,很显然溜冰的动作还不熟练。她的身后跟着一位妇女,应该是她的母亲吧,也在跌跌撞撞,亦步亦趋,像是张开翅膀护小鸡的母鸡。近处,在离老杨不到二十米远的地方,是一溜儿烧烤摊。
  • 如你光年

    如你光年

    笑容治愈系仙女&温和深情男神老鹿蹒跚的何若得遇曾经沧海的周俞舟,一见倾心,男神高而不冷,追夫之路却不易。平静的宜市早已暗流涌动,谁的一笑恍若故人。情是最伤人的刀,但爱是信仰,是生生不息的希望。如你光年,思君千千万万遍。新书《女主她不配工作》已经开更,欢迎阅读。
  • 白色恶魔

    白色恶魔

    神明潦草了他的样貌,给了他白色瞳孔和发色,被人们忌讳、恐惧、唾弃。他却没有用仇恨来潦草自己的人生。【交流群号:660333122】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