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9200000070

第70章 米沙的命运(1)

我所认识的知青朋友中,可能胡泓是最有才华的,要说他是一个天才,一点不过分。为了叙述的方便,我还是用他的小名米沙吧,这样更亲切。

米沙的才华最早显示在少年时代,他是哈尔滨少年宫的童星,他的钢琴弹得很好,小提琴也拉得很棒,在为外宾演出时,是少不了米沙的节目的。可别小瞧了这个少年宫,后来成了曲艺界大腕的黄宏、师胜杰和大作曲家的刘锡津,都曾是这里的小学员。他们也是米沙的师兄或师弟。

稍大之后,米沙又学画,从素描开始,又画油画,风景和人物都不一般。他的雕刻也很精彩,后来日本政界、商界、宗教界的许多名人的大理石雕像都是他的作品。后来他又练唱歌,成了漂亮的男高音,外国歌剧中的咏叹调,中国的抒情歌曲,只要你点得出名的,他张口便唱,具有专业水准。那些年,他又心血来潮地写小说,处女作《黑雪地》被一个全国有影响的刊物登在头条,当文学界开始关注这位出手不凡的新人时,他又学木匠,搞装修去了。16岁时,他就被评为5级木工。他在哈尔滨最早的作品是玉泉狩猎场的“八角楼”,不仅被国家领导人称赞,还成了许多影视作品中的场景。他在日本许多大城市设计建造的“中华牌楼”已经成了当地的旅游景观……

有人说,米沙的天才体现了“杂交”的优势,他是中俄混血儿,他的身上凝聚了中俄两种文化的结晶,所以才能表现非凡的才能。也许这也是一个原因吧。但他的人生悲剧,也是由此开始的。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米沙的家庭。他的外祖父是俄国穷苦的铁路工人,1896年他和妻子被沙俄驱赶到中国修中东铁路,他们和来自山东、河北、辽宁和黑龙江本地的中国劳工一样,开山劈路,遇水架桥,吃住在荒山野岭中。这对俄国夫妇在中国生了4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铁路修成了,俄国资本家通过铁路疯狂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但修这条铁路的工人却越来越贫困。

外祖父得了肺病,连自己的孩子都养不起了,他和外祖母把妈妈、小姨和小舅都送给了中国和朝鲜的农民。这位俄罗斯老工人在中国病死,埋在了靠近铁路边的一座无名小山上。后来妈妈、小姨和小舅都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妈妈是第四野战军医院的护士,在抢救解放长春中受伤的团参谋长爸爸时,和他相识并相爱,后来他们生了两个姐姐、米沙和一个弟弟。

米沙的祖父胡大海是珠河(今尚志)著名的抗日英雄,1937年2月,因叛徒出卖被日本侵略者杀害。11岁的爸爸跟着奶奶边要饭边寻找抗联的队伍,参军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在战斗中受过重伤。解放后,这位解放军团职干部被组织派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水电专业,毕业后又到苏联、波兰、匈牙利、捷克、南斯拉夫进行了为期3年的学习考察。回国后,他在哈尔滨电机研究所当工程师,成了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电机专家。

突然而至的“文革”风暴让这个幸福的家庭陷于了灭顶之灾。米沙记得1968年2月15日,爸爸起得很早,让妈妈装好饭盒。本来研究所已经乱套了,可他每天还是按时上班。他穿上大衣要走,又转身来到米沙和弟弟的床前,把他们叫醒,亲亲他们的脸,告诉他们:“外面太乱,别出去,在家看书!”就在这一天,爸爸被抓进监狱,几乎同时被抓的还有陈雷、李延禄等一批当年抗联的老干部,他们的罪名是“苏修特务”。

不难想象,在那个“反修防修”的年代,给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带来怎样的灾难。昨日相亲的邻居,今天也反目成仇,好像只有打碎他家的窗子才能化解对修正主义的愤恨,好像高鼻子卷头发的人都成了特务。米沙和姐姐、弟弟吓得不敢出屋,恨不得把自己的鼻子压扁,把卷曲的头发剪短。妈妈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她披着大披肩,整夜坐在窗前,她说爸爸今晚能回来。生活的窘迫,使米沙放下了手中的提琴和画笔,拿起了斧子和刨子以谋生计。起初,他给人家补鞋、磨刀、打洋铁盒,后来又干起木匠活,他在电子仪器厂当临时工时,竟考取了五级木工。为了使人看不出他的年龄,他天天不洗脸,听说刮脸能长胡子,他一天刮两次。

正在这时,上山下乡运动给我们的米沙带来了新出路,1968年11月9日,他和17中的同学登上了北去的列车。米沙记得,那天下了很大的雪,是他一生见到的最大的雪。火车一再晚点,半夜才出发。当列车开动时,他站在车门口,迎着扑面而来的雪花,心里竟涌出一首朝鲜歌曲:“送郎出征漫步原野,情比月夜浓,挽手祝福你,转战南北,盼郎建奇功!”他还唱着那支苏联歌曲:“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向那迷雾的远方,我们走在曲曲弯弯的小路上,送我的爱人上战场……”此时,他还想到了他喜爱的一部苏联小说《勇敢》,写的是苏联有理想的青年人在西伯利亚荒原上建设共青城的故事,他羡慕他们创建的新生活和因此产生的美丽爱情。

现实生活远没有小说中那么浪漫,在迎春站下车时,突遇“大烟炮”,他们挤在站台上像惊恐的小动物。坐在敞篷的大卡车上,到了连队,睡在还冒着蒸汽的土炕上。他想当木匠,却被分配去当农工。他还当上了小班长,领着一伙人,去修水利,住在地窨子里。他领着大伙顶着大雪刨冻土,因为不知道照顾有“例假”的女战友,日后还受到埋怨,当时他真的不懂。全连的人到现在还记得,当年“胡米沙”是大家的“开心果”。下了工,他拉起从家带来的小提琴,拉《梁祝》也拉马思聪的《思乡曲》,拉得大家热泪盈眶。他最擅长的是讲故事,他讲自编的《地堡街5号》是个情杀惊悚故事。随着情节的变化,他还自配音响,敲破铁片制造电闪雷鸣的效果,每次都吓得大家毛骨悚然,他们还乐此不疲。每到关键时刻,我们的米沙是“收费”的,每次一盒2角3分的葡萄牌香烟,要是没有,1角4的握手也将就,害得热心的小战友经常半夜去砸小卖店的门。

穷欢乐掩盖了米沙的苦难,尽管他是个艺术精灵,但他还是登不上大雅之堂。听说师里要成立宣传队,他写了长信毛遂自荐。这封信又转到了连队领导手里时,那位领导说:“你也不搬块豆饼照一照,自己是什么人!”部队文工团来招人,他大显身手,放下小提琴,又拉起手风琴,接着又唱男高音,最后还交上一个剧本和一个舞台设计,可惜,米沙和来招兵的是白忙活,他家的“历史问题”让他们望而生畏。在他们连还有一个怀才不遇的知青诗人郭小林,他和米沙住上下铺,当然也是因为家长的问题一他父亲是大诗人郭小川,那时他还在牛棚里。苦闷的时候,我们的米沙多少次跑到连队附近的白桦林,像野狼一样嚎叫;在欢度新年之夜,他竟顶着风雪在荒原上游荡。

1970年3月16日,一封电报又把米沙掷到了命运的谷低,那电报的内容是:“父病故速归!”他的眼前一阵发黑,他幻想电报的内容是“父病,故速归。”那时知青想回家,经常让家里发这样的电报。他买了35斤鸡蛋,装在木箱里,还买了一袋面,那时哈尔滨人生活很困难,他要用这些东西孝敬父母;他还带了一张自画像,他要让爸爸看看自己的油画水平有没有长进。

米沙背着东西一进家门就傻了,妈妈倚卧在那架破铁床上,身上盖着旧毯子,零乱的白发披散在她满是泪痕的脸上。他一眼看见桌子正中摆着一个木制的盒子,上面摆着一朵白花。

“啊,爸爸,爸爸!”他哭着扑上去,像男子汉一样恸哭。“米沙你可回来了!”妈妈也哭着和他抱在一起。老抗联战士、共产党员、电机专家,虽在战场上出没于枪林弹雨中,却在和平时期死在了自己的监狱里。他死后要火化时才通知家里人,13岁的弟弟去的,他在那个单子上代表家属签的名。也许因此受到刺激,弟弟情绪一直不好,二十几岁就死在酗酒上。

为了照顾病重的母亲,他已无法回北大荒了,可母亲让他走,她不想因为自己耽误孩子的前程。他坐火车跑到西安,去部队找一位任要职又走红的亲戚,可人家不愿意理睬他。他又自报家门地到兰州空军文工团,不要任何报酬地当了一阵子临时工,这下子感动了上帝。文工团派出干部三闯关东,到兵团调他,都碰了钉子。第四次,米沙和部队的同志一起去的,管盖章的还是不开面,最后米沙绝望地大哭,终于打动了人家的恻隐之心。

穿上了军装的米沙雄心勃勃地要大干一场。他起早贪黑地写了好几个剧本。人家更看重他一手好木匠活,于是他成了舞台美工,干得很来劲。后来他从报纸上看到上海的“左派”们发起了对无标题音乐的批判,米沙又拿出了为兄弟两肋插刀的劲头,为他热爱的音乐大师们辩护。同时他还狂妄地说“中国应当有自己的贝多芬和莎士比亚,鄙人要当中国的贝多芬和莎士比亚!”还有更过激的话:“不是说百花齐放吗,怎么只有8朵!”

于是,为了端正他的创作思想,上级派他去长期深入生活。也许领导为了保护他,只是时间太长了,他在青海高原的高炮连待了两年没人理睬。不过,边防部队的生活真的很丰富,馒头蒸不熟,清水每天每人半碗,白天端枪站大岗,晚上打扑克谈女人。为了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他还是不停地写,什么高原战士的风情,可爱的藏族老阿爸……几十万字的稿子,无人去看,只配摞起来当枕头。

在1976年10月的历史巨变中,米沙和祖国一起改变了命运。这个青海大兵复员回到了家乡,先到区文化馆重操旧业,当了几个月又编又导又演的临时工,后来被有门子的人挤掉了。他又被分配到了区医院当了放射科医生。他和一个护士结婚,又有了自己的女儿,母亲给她起名叫维拉,俄语为“信心、信念”,而米沙更愿意叫她的谐音“月亮”。

往往经历苦难的人最早成为改革的弄潮儿,当那些无业游民和有“前科”的人开始经营个体时,有着舒适工作和安逸生活的米沙出人意料地下海一去当打家具的小木匠。他用借来的700元钱,买来一台电刨子和一把小电锯,借了人家一个破棚子就干了起来。他打了一套欧式家具,式样古朴,颜色高雅,特别突出的是他在家具上刻了在椰树下吹笛的少女和展翅飞翔的小天使,这套家具在运往商店的路上就被人定货了。

当米沙每月可以有4位数的收入时,他又出人意料地关掉了火得让人羡慕的家具店,成立了一个以女儿的名字注册的“小月亮”装修队。他们的第一个作品就是火车站前的一个别致的公交调度室,它像婷婷玉立的少女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在蒙蒙细雨中,一位法国驻莫斯科的商务参赞在哈尔滨住了5天,竟来看这个小亭子四次,他终于见到了它的设计和建造者。他们这样对话:

“我很欣赏你的才华!”

同类推荐
  • 红色禁卫军(二)

    红色禁卫军(二)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一些原来不归中央办公厅管理的场所,由于中共中央的领导人经常莅临和使用,例如人民大会堂,从便于管理和警卫考虑,还是由中央办公厅接管比较合适。于是,接管这些场所的事宜,提上了日程。在人民大会堂交由中央办公厅管理后,1966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召集中办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开会,又具体部署了钓鱼台国宾馆的管理和警卫工作的交接。
  • 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

    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

    中国70后作家已经成长为新世纪中国文坛主力军,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创作质量、叙述技巧及文学理念等,这些作家都表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本书站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70后作家总体上的书写特性、叙事规律和艺术建构等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对70后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也进行了重点阅读和阐释,同时对湖南70后作家“文学湘军五少将”这个集体进行深入细致的文本解读,从中找出中国70后作家文本中宏阔的意境与悠长的韵味,这些突出的特色彰显出中国70后作家有责任、有义务、有使命去深入民间、大地、历史去呈现他们这一代人的喜怒哀乐,建立起属于他们这一代人打通过去和未来的经典文学。
  • 寻觅柳永

    寻觅柳永

    金秋的周末下午,天高云淡,和风拂面。我和作家陈旭驱车去武夷山上梅乡白水村探访柳永遗迹。不料遇上修路,汽车一路颠簸,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四五十公里的路程却花了3个多小时。到了村口,我即到一农家问路,一位20多岁的农民兄弟得知我的来意后,执意要为我做向导,领着我们借着手电筒光深一脚浅一脚来到依山傍水的路边自然村,他比画着跟前的五六幢房子说:“柳永曾住在这个地方,具体是哪里已无证可考。”眼前视野开阔,溪水潺潺,绿波荡漾。不远处,朦胧可见两棵参天大树,我们沿着田埂走到树旁,两棵罗汉松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 幽梦影

    幽梦影

    《幽梦影》被称为“妙书”“奇书”,是清代文学家张潮所著的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其内容丰富,文笔优雅洒脱,行云流水,书中有花鸟草木、湖光山色,看似信手拈来,娓娓侃谈,实则深蕴理趣,令人遐思。读来轻松愉悦,有如临其境的感觉。
  • 说东道西

    说东道西

    本书中收录了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大家的散杂文。他们以"世界民"自居的全球意识,站在平等、独立的角度,体现了他们爱的博大情怀。同时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幽默感,这些幽默包孕着慈爱与温馨,包含着苦涩,这样的幽默,丰厚而不轻飘,既耐品位,又引人深思!
热门推荐
  • 逗传

    逗传

    一个逗逼强大的师父带领一群逗逼徒弟闯荡世界的经历,抓鬼,收徒等等无厘头搞笑轻松,毫无节制,爆笑登场
  • 超凡尊者

    超凡尊者

    这是人类新的纪元,是科技正盛的时代,但与其这么说,不如说这是强者的时代…因为不管是地球还是天外天,唯有强者才是真真的主宰
  • 神能武界

    神能武界

    天降奇石造就多个武术流派,传闻若能集齐所有奇石,将会统领全世界!凌霄鸣,武神的后人,先救了神秘的村外人,后又成大气,修大道显示出天才之资。气修者,能武者,多彩的修炼方式,可怕的蛮荒野兽,将会给外出历练的他带来怎样的机遇和危难?混沌五行,大道通天,且看他能否超越先祖的高度,俯视众生……
  • 独宠无盐悍妻

    独宠无盐悍妻

    (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角绝对干净不容插足。)她,容貌太“出众”,却是丑的。长得太美不容易,但丑成那样也不容易。不过,老天爷是公平的,给了她聪明的头脑。他,才智太“出众”,却是笨的。聪明绝顶不容易,但笨成那样也不容易。不过,老天爷是公平的,给了他绝世的容貌。一个是王府嚣张的丫鬟偏偏没人敢惹。一个是将军府高贵的嫡子过得还不如个丫鬟。偏偏他们却自小一起长大,彼此熟悉的不行。装吧,看谁更能装。一夜好眠,睁眼一看,坑爹的谁把她塞花轿里了?自此,丑丫鬟成了将军府少夫人。再一回头,艾玛,郡主主子怎的从庶弟院子冲出来了?自此,郡主成了弟妹。说我嚣张?那就嚣张吧。敢算计我?那就来吧。反正我长得丑,温良恭俭让一条也沾不上。喜欢斗,那就斗个天翻地覆。欺我者,我必千倍奉还。毁我家园?我便夺你江山。管你什么皇帝妃子,皇孙郡主,将军后母的,惹恼了老娘,只有一句话奉上“打你丫的。童叟无欺。”片段一某男在某女面前喋喋不休。某女斜睨他一样。“你眼睛有问题?”“并无。”“脑子有问题?”“没有。”某女刷的掀开自己宽大的衣袖。“仙女若是都长这样,这世界上恐怕没人希望有仙女。”滑落的衣袖下,一截如玉似藕的手臂晶莹的散发着淡淡地光晕,怎么看怎么诱人。如果,你可以忽略覆盖在它上面那蝴蝶斑的狰狞青紫痕迹。长孙元轶却好似并没有被她吓到,低语道:“阿奴若是再脱下去,我就必须得娶了你了。实际上当年你在我面前肆无忌惮的沐浴,我就想这么做了。”“长孙元轶,你给我滚。”片段二“少将军,新夫人把您院子里的侍妾丫鬟全给打跑了。”某男呲牙一笑,雪白的牙齿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这么彪悍?天生就该嫁进将军府。”本文不小白,不慢热,斗争激烈,情节精彩坑品良好,欢迎来跳。记得收藏哦,么么哒。
  • 我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烧

    我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烧

    前世娱乐新闻、时事新闻的狗仔队记者,有着狗仔之神的称号,重生为长安城一名衙内,挖掘掌门,长老,天骄,神女的个人私密,甚至连灭绝师太今天穿什么也不放过......丧!心!病!狂!掌门前些年喜欢了一个女弟子,执法长老贪污了一笔灵石,天骄男神私下交易,德高望重的老祖竟然修炼魔功,圣佛寺方丈夜钻小树林.....这些都是猛料,需要正义的披露,被发布出去后,会引起人们的八卦舆论。八卦舆论点燃八卦炉的八卦之火,炼制金丹,锻造神器,还可以淬炼金身,一级金身,二级金身,乃至混沌不灭金身......至于火眼金睛,麒麟臂什么的,那些都是小意思啦!(求收藏)书友群:781717429
  •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你渴望知识吗?”“不,我渴望妹子,很萌的那种!”“当你触及到人类的知识巅峰,无所不能的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那我渴望知识!”……V裙5414481732裙676941643
  • 浅岛夏不宁

    浅岛夏不宁

    浅岛有无尽《深海》,浅岛再也没有《后来》。《浅岛夏不宁》是一篇网络小说,后出版成书,由气质才女蓝碎碎以深情谱就。“花火”记忆中最肆意疯狂的青春岁月,挚爱乃劫不复,放纵迷失归途,她心里装着的那个少年早已物是人非。
  • 你好,我的小侍卫

    你好,我的小侍卫

    樱花落下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我该用怎么样的速度,才能与你相遇。铁骑踏破山河的速度是每秒五米,我该用怎么样的速度,才能将你拯救。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最后,她没守住国门,也没死于社稷……在外人看来,他是组织的头领,生性薄凉,嗜血无情,杀人不眨眼,能使小儿止涕。在她眼中,他明明清风霁月,温润如玉,老实敦厚啊?众人:……他没有,他不是,他装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金刚般若论会释

    金刚般若论会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