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9200000042

第42章 青春铺就的路

那是一条神奇的路,它逶迤在大小兴安岭相连的山脊上,云雾是它的面纱,白桦林是它的伴侣。

30多年过去了,在遥远的黄浦江畔还有人想着它、梦着它,为它感叹,为它流泪。因为他们是用自己的青春铺就了它,那路上凝结了他们的汗、他们的泪和他们的血!

这条路叫大罕公路,东起黑龙江省嫩江县的大岭,西至爱辉县腹部的罕达气乡,全长112公里。1970年春天,近千名来自爱辉县各个公社的上海知青和带队干部投身到这项战备工程中。那段艰难的岁月,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记忆中。

在黑龙江省的地图册上,我在黑河市的那一页,找到了和罕达气相连的那条淡淡的红线,那是列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之后的第四等的县道,已经很少有车通过了。它像被遗忘在大山里的一条飘带。可为什么它还维系着这么多人的思念?

在上海,我请来了几位当年的建设者,在张刚的高博特公司座谈。已经远去的往事,又被他们拉到了眼前。

为什么在那个时候那个地方修这条路,宝钢贸易公司主管经理费名彪说得最清楚,因为他参与了这条路的勘测,他是从爱辉公社松树沟大队抽到筑路指挥部的知青。他说,珍宝岛战役打响后,两岸关系十分紧张了,透过黑龙江边的树林我们都能看到对岸的坦克和高炮正向江边集结。当时爱辉通往嫩江的那条公路,明晃晃的,就在高炮的射程之内。上级决定要修一条不在射程之内更隐秘的战备公路。1969年冬天,我参加了对这条路的勘测,向导是豪爽的鄂伦春小伙子吴明春。他骑着一匹枣红色的小矮马,晃悠悠地走在我们的前面,他是离不开酒的。我们带了几瓶医用酒精,用山泉水一兑,一路上就靠这“兴安白”调动着小吴的积极性。其实这路是马踩出来的。小吴在二站林场工作,他的家在200多里外的罕达气,公休时他坐在马上睡觉,那马就驮着他从小兴安岭穿过,一直走到家,天长日久,马自己蹚出了一条最近的路,这就是大罕公路的“路影子”。我们跟在马后,每走过50米,就在地上打下一根桦木桩。到了晚上就在野外露营,用木棍支起帐篷,再刨冰烧水做饭。夜里风雪呼啸,我们冻得缩成一团,只有小吴睡得最香,他是猎人,住在大山里是家常便饭。

无论多苦,我们总是不缺肉吃,小吴的枪一响我们就乐了,泉水煮狍子,再撒上一把盐,那可是最美的野味。一个多月的风雪勘测结束后,我们都回到了各筑路连队,小吴留在指挥部当通信员。哪个连队都盼着他去,“小吴来了有肉吃!”每次都是驮着猎物的马先进了驻地,炊事员再到附近的树丛中找醉卧的小吴。他处理完公务,再请他大喝一顿后,把他扶到马上,然后就顺着山路走了。可惜路修好几年后,小吴去世了,得了肝癌,可能和饮酒太多有关。

沿着小吴和费名彪他们勘测出的“路影子”,第二年5月,大队伍开始进驻筑路现场。当年拉腰子大队的女知青周迈回忆,在春寒料峭的季节里,我们坐了半天汽车来到大兴安岭脚下,前面没路了,拖拉机拉着行李,我们开始向宿营地进发。全连100多号人分成4个排,边走边拉歌,歌声此起彼伏,回声环绕林间。那其中一首《我们是大罕公路的筑路战士》唱得最响亮,那歌是插队干部、上海音乐学院的助教林友仁创作的:

在这巍巍的兴安岭上,欢乐的劳动歌声阵阵激荡,我们是大罕公路的筑路战士,肩负着人民嘱托和党的期望。

在歌声中,塔头在我们的踩踏下缩紧脑袋,桦树杨树在我们的穿越中迅速后退。天渐渐暗下来,我们已经走了4个多小时,可是还没有到达营地。排长传达上级命令:“就地休息,准备过夜!”因为前方路标找不到,我们已经走了不少冤枉路,大家有点傻了。为鼓舞士气,全连大合唱,“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只吃过早饭的我们已饥寒交迫,歌声也越来越小了。夜深了,就地休息的我们紧紧抱在一起,湿透的内衣变得阴冷,胶鞋和裤腿也全都被水浸湿了,脚下的水结成了冰,踏在上面“咔嚓咔嚓”地响。

也在这支队伍中的女知青林兰新说,当时四周没有一块干土,我们站在冰水中,寒冷无情地向我们袭来,我们几个女孩子手拉着手,站在原地不敢移动半步。密林深处,时而传来狼的嚎叫和“黑瞎子”的低吼,莫名的恐惧使我们忍不住哭起来,但又不敢哭出声来。我们几个紧紧抱在一起,互相用身体温暧着,心里默默地祈祷:天,快点亮吧!天亮了,我们继续行军,看见了前方的炊烟,看见了飘在眼前的红旗,其实宿营地离我们很近。昨天他们走“麻达山”(迷路)了。

安营扎寨后,周迈和战友们一起开始筑路战斗,要把路基上密集的树木锯掉,把半尺厚的草皮铲掉。男女分工,男生锯树,女生铲草皮。锯大树是一个技巧活,光会使劲不行,还要看风向,树的茬口要借着风向开,锯树时那树会随风倾斜,这时取一大绳,绑住树干,大家奋力一拉,树就倒了。

那天,黄建华和鲍春初一组锯大树,突然一阵风吹来,他们的锯被夹住了。他俩抬头一看,大树正摇晃着,逆着树的茬口向下砸来。这时,周迈正埋头铲草皮,那大树正朝着她的头上倒下。“周迈,快跑!”黄建华一声凄厉的叫声,让她一激灵猛地跳开,大树轰然倒下,砸在了小周刚才站立的地方。全场哑然,所有的人像被定格了一样。说起这件事,已经在上海煤科研究院当党务干部的黄建华仍心有余悸。

“周迈,我真没想到你会一下子跳开。我想这下完了!完了!”

周迈说,那年我们都只有17岁,男女生之间都羞涩得互不言谈,可是有这样的经历之后,我们都觉得自己长大了,成熟了,心底蕴藏着一种很深的感情,那就是一种纯洁的高尚的,为别人着想替别人担忧的美德。我说,很周迈在自己的花店里接受我采访遗憾,你们的感情如果发展成爱情,我的故事就更感人了。已经都当了父母的黄建华和周迈都笑了,小周脸还红了。

在座的每个人对当年修路时的艰苦生活还都记忆犹新。那是在远离村镇的原始森林里艰苦劳动,那时本来就物资短缺,断粮断盐的事经常发生,大家那样沉重的劳动却经常吃不饱。最难的是缺水,大山里干净的水源难找,只能喝塔头甸子里游荡着小虫子的脏水。有时掘开石头,喝地下渗出的臭鸭蛋味的黑泥浆水。那时一半的人都得了痢疾,拉肚子的人很多,有的男生连换洗的裤子都没有了,躲在林子里干活时,他们连裤子都不穿了,真像原始人一样。

周迈也是拉肚子最重的一个,她说,开始赤脚医生还给我药吃,后来因为生病的人真多,药都吃没了,结果越来越严重了。刚开始时,一天起来上茅房几次、十几次。后来没力气了,要人扶着上茅房,再后来几乎整天坐在同学从上海带来的马桶上起不来。拉无可拉,只见红血水黄黏液了。后来自己连坐着的力气都没有了,整天的昏迷不醒。

那天,我从昏睡中醒来,只听见赤脚医生趴在我的床头哭,她比我大1岁,是黄地营子的上海青年,每天两次跑到我跟前看我。她嘤嘤地哭着:“她要死了,她要死了……”在她的哭声中,我又昏过去了。不一会儿,她把我拍醒了,她拿着一支针药水,敲开,灌进了我的嘴里。她脸上还挂着泪,兴奋地说:“我发疯了,翻遍所有的药箱,终于找到了这支黄连素针剂,没有水可以煮针消毒了,只好给你口服了,总比没药好!”奇迹真的发生了。我竟然慢慢止住了腹泻,身体也活泛起来。这是我倒下整整8天之后发生的奇迹。那个赤脚医生抱着我直掉眼泪。那时的青年,懂得担当责任,懂得爱人救人,一切都流露得这样自然,这样真诚,现在想起还让我落泪。

林兰新也有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她说,上山不久,我得了皮肤病,开始我没和任何人讲,照样每天和大家一起干活。可病情很快从一两个斑块蔓延到双腿,山上的医生也没有什么办法。一两个月后,全身都是病灶了,白天硬挺着,晚上浑身奇痒,昼夜难眠。再后来身上淌着脓血,粘在衣服上,一脱衣就像扒皮一样疼得钻心。知青们只好把已经昏迷的我送下山。一个叫李荣的男知青牵来一匹老马拴了一挂花轱辘车,大家用棉被把烧得迷迷糊糊的我包起来,抬上车,在颠簸中上路了。在山上走夜路,容易碰到野兽,李荣带着一个脸盆,边赶车边敲。隔一会儿,他再停下来看看我是不是还活着。

当年在二站公社南二龙村下乡的现上海52中的老师钱中五,给我讲了他的战友晏智勤之死。那是12月初的一个下午,小晏和13个青年坐在胶轮拖拉机的拖斗里,为大罕公路冬季施工备料。在崎岖的山路上突然翻车,熟睡的小晏被翻到沟里,这都是我后来知道的。回到生产队,我很快被送到上海,经过半年的治疗我康复了,再回来时,修路已经结束了。当时心里很难受。

在宝山区人事局工作的林兰新至今还为没能和大家一起参加修路的全过程而遗憾。

在平安保险公司当业务员的毛仁昌死里逃生的经历更神奇。当时在筑路指挥部当施工员的小毛,半夜时分坐着钢轨做的雪爬犁上工地,突然钢轨碰到雪里的树桩,爬犁翻倒,把他甩出,那笨重的钢轨正压在他的身上。司机跪在埋在雪里的小毛身旁大哭,小毛说:“我没死,快把我身上的东西抬起来!”后来大家把他抬到屋里,同行的副总指挥用一瓶西凤酒把淤血的大腿按摩通畅了。还有一次小毛得了副伤寒高烧到40度3天不退,在场的一个兽医在没法做过敏试验的情况下,用兽用针管给他打了一支青霉素。打完针后,针点直往外冒血,那针眼太大了,小毛疼得满床爬。又接着打了两天,小毛竟退烧了。大家都说,这小子真是命大。

也许比药物更有效果的是青春的力量,他们太年轻了,像大山里的青松那样挺拔,像那漫山的兴安杜鹃那样鲜艳,黑色的死亡,面对他们也退避三舍了。

然而他们还是幸运的,为那条通向云端的天路,年轻的战友们曾献出了生命,至今他们还沉睡在那大山的怀抱中。周迈想起,我们十姐妹班的一个女生叫金建平,在大罕公路干活时被传染上出血热。当时不知道,因为出血热的潜伏期有三四个月。结果在12月份,金建平被查出得了出血热,来不及抢救就病逝了。大家痛哭,那时她才18岁,花一样的年华就这样去了!

当年死里逃生的修路者压在车下死亡。小晏很开朗,爱拉二胡,他最喜欢的曲子是《翻身道情》。公社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会,知青李向阳为他画的像挂在灵堂,他躺在厚重的棺木里,穿了一身他最喜欢的草绿色军装。他的母亲来了,站在他的身旁哭泣。

钱老师沉重地说,那天,棺木放入墓穴时,枪声响了,那是我们为小晏子送行。这时天很高,几乎没有一片云,青苍苍的。起风了,山坡上的桦树柞树,被风掀起一阵阵啸声。在那个时候,在那样的环境里,死亡是经常发生的,我为死在那片黑土地的年轻战友而痛惜。我还要说,因为他们的死,那片土地才有今天的丰厚和深情。

离开上海去机场时正好路过陕西路,我参观了周迈开的那家“初芳花店”。她曾在国营机电公司工作过,还办过报,写一手好文章。退休后又和姐姐一起办了这家花店。她说儿子也大学毕业了,一家人生活得很好。开花店不是为了生计。站在姹紫嫣红的花丛中,周迈还是那样年轻美丽。经过苦难的青春如锤炼过的钢铁,是经得起岁月的侵蚀的。

我祝福周迈和她的战友!

同类推荐
  • 公开的力量

    公开的力量

    这是一篇有关农村基层廉政建设和民主进程的作品,表面琐碎,却包含了对农村政策的深入理解,显示了非同寻常的操作性,对于推进农村政务公开、培养民主意识和发展基层民主有示范意义和参考价值。如今我们都痛恨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但假若山西运城市农廉网的阳光能推广并照射到全国农村的每一个角落,腐败该何处藏身呢?位于山西省南端的运城市,山川秀美,土地肥沃,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现在是山西省重要粮棉果生产基地,成为驰名天下的农业大市。同时,有一顶“桂冠”如影相随,挥之不去,这顶“桂冠”就是山西省的“信访大市”。多年来,运城市整体信访量、尤其是涉农信访量居高不下。
  • 素怀诗草

    素怀诗草

    我与高升同志相识已经多年。最初,他给我的感觉是气质儒雅、为人谦和,后因工作关系接触多了,感到他勤于思考干事练达。近日有幸读到他的诗作,让我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感到他才思敏锐、心存高远,大气荡然。这部《素怀诗草》小诗集,是他发自心底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知感悟。内容涉及较广,既有从政从经的体会、对当代人情世故的诠释,也有对世事国事家事的观察和理解。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的讴歌和赞叹,表达了对祖国、对事业、对家乡及对朋友的深厚情感。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作

    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本文以四大部分组成:元前文学精品,中世纪文学精品,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精品,十九世纪文学精品,四个部分十世界古代文学大作的总体大纲。
  • 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

    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

    1977年10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对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同一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在无数人彷徨的身影中,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中国,一度前途灰暗的青年人看到了希望。1977年12月,全国各省十三届高中毕业生——570万人涌向了高考考场,踏上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征途。1977年的寒冬,考场上却散发着郁郁勃发的生气,数百万考生正在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着未来的轮廓。第二年春天,27.3万大学新生踏入大学校园,在高校停止招生的十年寒冬后,终于等到了春回大地。1978年9月,新一轮的高考再一次拉开帷幕,前后两届共1000多万的考生,重新燃起了掌握自己人生的激情。
  • 我认出许多熟悉的脸:闫红读名著

    我认出许多熟悉的脸:闫红读名著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畅销书作家闫红诚意新作:对经典作品的独特解读,于字缝间发现世事的有趣之处,在阅读中识别自己,也将自己唤醒!
热门推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本书全面考察了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深入探讨了周恩来精心组建、调整和管理新中国第一至五届中央政府的过程。本书分为上下两部,上部重点研究从新中国创建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中央政府筹组、运转和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整的风雨历程,以及周恩来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下部深入研究了周恩来在长期领导政府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管理理念、科学的行政方式、独特的行政风格,以及杰出的人才观和廉政建设思想。本书对我们全面了解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的初创与沿革,传承周恩来卓越的管理思想与优秀的工作作风,对我们搞好今日政治体制和行政机构改革有深刻的启迪。
  • 王家庄的人和事

    王家庄的人和事

    传说,当年北京大王庄有弟兄三个,因为生计向南行走。走出八百里,老大停下来,老二、老三继续南行。又走了几十里,老二停下来,老三继续走。再走几十里后,老三也停下来。之后,弟兄三人各自娶妻生子,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时至今日,都繁衍成近千人的庄子。王家庄是老二的村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叫王家庄的呢?已无从考证。这里不只是王姓,早已夹杂了许多别的姓。多少辈子里肯定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没有村志,没有留下记录。我留意了庄里的一些人和事,并做了记录,今编成一篇《王家庄的人和事》。老五王家庄的王文昌,徒有文气的名字,但没有一点儿文化。
  • 灭世妖妃:神君霸宠

    灭世妖妃:神君霸宠

    世界著名藏宝阁内“这是什么鬼东西?长那么丑还好意思称自己为宝物?”寂静的馆内传来了,一阵动听的女声,当然,这个动听要忽略说的内容。只见红唇轻启:“这破石头到底有什么特殊的?长的那么丑,是不是上辈子被人扔到粪坑了?整一……”各种各样损人,不,损石的话,幸好这里没人…某石头:宝宝心里苦,不想说话…透过微弱的灯光,可以看见那个人,修长的体态,完全符合着前凸后翘的标准,天使……
  • 头牌俏捕头

    头牌俏捕头

    作为21世纪为人民服务的女警察,路小满意外来到一个陌生的时代,欲发扬其正义泯然,打击犯罪的职业精神,因为某个人,改变了她坚守的信仰。他是大周朝齐州县知府卫白杨,学富五车,聪明睿智。时空穿越,让他们相遇,是惊喜,还是劫数?看俏捕头与明智县知府携手破案……
  • 大眼瞪小眼

    大眼瞪小眼

    在莆田市文联的支持下,经市杂文学会同仁的努力,现在出版的“莆田杂文丛书”一套,有:陈天宇的《伪名人时代》、郑国贤的《鲁迅的鼻子》、许咨新的《呼唤清风》、蔡忠辉的《易变的脸》、邱南强的《灵魂的舒展》、李金贤的《猫眼内外》、潘真进的《照镜解闷》、郑志忠的《古典情思》、郑庆彬的《嘶哑蝉声》、郑玉珠的《大眼瞪小眼》。丛书的出版将成为莆田文学创作史上一件盛事,也将为莆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 坠仙颜

    坠仙颜

    坠仙成魔,霸占江湖,一手打下一片基业,成为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颜罗煞,与天宫为敌。神渡不了的,我来渡。
  • 祭痴狂

    祭痴狂

    若你不爱我,那我用这天下人的血,祭我曾经为爱付出的那股痴狂……又有什么错?——顾昧祭一夕魂穿,他借尸还魂华国顾家嫡系血脉。不想一入顾家深似海,本打算积极向上做任务,怎料事与愿违。顾家这后台有点糟心,成天尔虞我诈,个个都是影后影帝,顾昧祭:我觉得奥斯卡欠他们小金人…既然不能爱与和平,那便只好见缝插针,步步为营,免遭人诟后病。几番周折下来,顾昧祭整体感受只有一个:飙戏飙得不能太爽……可似乎这要强的人也有属于他的柔软与傲骨:“既然天下与我你已选择了天下,那便断了这痴缠又如何?”“如你所愿。”不悔此生……但似乎痴缠缘分都还未尽,偎依彼此怀抱堕落深渊万丈,以求来生再遇。
  • 鬼王宠悍妻:九皇叔,轻一点

    鬼王宠悍妻:九皇叔,轻一点

    月黑风高的杀人夜。只是某个小女人说这种晚上适合做贼。“妈蛋,痛死老娘我了。”云梦卉明明是在做贼,还踩在人家屋顶,一句脏话就那么突兀的出现了。吓得一干做贼的侍卫小心肝都颤了颤。“娘子,你怎么可以自称老娘”话完,就见自家皇叔一只眼睛黑了。“娘子,你的手疼不疼?”云梦卉对这个九皇叔真的忍无可忍了。只因为自己手贱,救了他,从此就摆脱不了也就罢了。还360度无死角的监视,最重要的是还那么的啰嗦。她只想报仇雪恨,肆意妄为的为自己重活一次。可是……“娘子,你等等为夫”“娘子,你累不累?我给你捶捶腿”“娘子……”……一干侍卫从最初的震惊到麻木再到习以为常……